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5-06-10 08:30:14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中班教案锦集7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中班教案锦集7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利用纸箱的变化进行跳、走、爬、钻的动作练习。

  2.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积极、愉快的情绪。

  3.在游戏中培养孩子创造能力,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4.培养幼儿具有合作能力和团结友爱的品质。

  活动准备:

  已剪去上下遮盖的纸箱若干,可折叠。作为奖励用的小红花。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开场舞--《魔术手指》

  (念):手儿搓搓,手指点点,眼睛眨眨,头儿摇摇,我的手指多灵巧,我的手指变变变。

  (唱):一个手指头变成毛毛虫,爬呀爬呀,爬一爬;两个手指头变成小白兔,跳呀跳呀,跳一跳;三个手指头,变变变,变成小花猫,喵喵喵;四个手指头,变变变,变成螃蟹走,走走走;五个手指头,变变变,变成大老虎,嗷嗷嗷;我用手指头变变变,我的手指头真好玩。

  二、基本部分:纸箱游戏地上放了很多纸箱,教师告诉小朋友今天要用纸箱来做游戏。

  1.自由玩纸箱。

  (1)教师引导:你有几种方法玩纸箱?是怎样玩的呢?你能和好朋友一起用纸箱玩出什么更好玩的游戏吗?

  (2)引导幼儿动脑筋探索纸箱的玩法,鼓励幼儿合作游戏。

  2.集中练习。

  (1)有间距地摆放纸箱,幼儿鱼贯进行单脚和双脚的跳跃练习。

  (2)穿山洞:请小朋友将纸箱一个一个连起来,象一列火车,然后请幼儿一个一个从纸箱的一头爬向另一头。

  (3)两人套箱走:将纸箱套在两人的腰间侧身走。

  (指导重点: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练习的.难度,探索两人走的方法。)3.游戏:比比谁快。

  玩法:幼儿分两组进行两人套箱走的比赛,给予优胜组的幼儿贴小红花的奖励。

  三、结束部分1.引导幼儿学习收拾游戏教具,教幼儿把纸箱折叠起来堆放。

  2.游戏:会变的机器人。

  幼儿一边说"变、变、变,猜猜我变成了什么?"一边用身体摆出物体的造型来。

  活动建议:

  1.纸箱应该由低到高,让幼儿分别跳跃,逐步进步。

  2.提醒幼儿在摆放纸箱时要拉开距离,以免跌倒。

  3.待幼儿玩熟练纸箱后,可以适当辅助材料,激发幼儿想象进行综合性游戏。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学习制作与投射纸飞机。

  2、 比较与学习纸飞机的不同折法。

  活动准备:

  “玩具卡”《纸飞机》

  彩色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 清幽而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用彩色纸折纸飞机

  二、 请幼儿试射自己折的飞机,然后说一说

  ——你的纸飞机飞得远吗?

  ——为什么你的飞机可以飞得远呢?你的折法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这是老师折的纸飞机,你们看看它飞得远吗?

  ——为什么老师的纸飞机飞得远呢?请你们看看老师是怎么折的。

  三、 鼓励幼儿尝试做不同的纸飞机,如将翅膀卷起来或飞机翅膀上剪几个洞,看看哪一种飞机飞得远、飞得快。

  四、 将飞得最快的飞机类型贴在展示区,请幼儿继续发明不同类型的飞机。

  五、 带领幼儿用幼儿用书中的玩具卡制作纸飞机。

中班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在主题《我是中国人》中,我们班的幼儿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了一些有关中国的文化,他们知道了京剧脸谱是中国的国粹,蓝印花布是我们的民间特色等知识,当然,中国的代表性建筑——天安门,也成为了孩子们资料收集的一部分,孩子们能够尝试在区角中画画天安门。但是,从幼儿的画面中发现,孩子们表现的天安门特征并不明显,缺乏仔细观察,因此,为了帮助能更好的表现天安门,并我预设了本次活动。活动的内容主要围绕“天安门前照张相”贯穿整个活动,在引导幼儿表达表现自己和天安门的同时,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是引导幼儿欣赏、感知天安门的主要特征,并通过做一做、摆一摆的形式帮助幼儿直观感知人物拍照时不同的动态;第二环节幼儿绘画表现不同人物动态和天安门的主要特征,表达自己和祖国的象征建筑一起拍照留念的快乐情感。第三环节欣赏、交流中,提升幼儿有关人物动态的经验。

  活动目标

  1、大胆表现人物在天安门前照相的活动情景。

  2、通过绘画,表现表达自己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

  纸、记号笔、蜡笔、天安门图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感知——通过欣赏天安门的照片,引导幼儿重点了解天安门

  1.出示幼儿在天安门前照的照片这是谁?他在哪里拍的照片?和谁一起拍的照片?

  2.天安门是什么样子的,有几层,每层有什么一样和不一样的地方?

  3.请幼儿上来摆不同的姿势

  (1)去过天安门的孩子:说说在天安门前拍照的感受,并摆不同在天安门前拍照时的姿势。

  (2)没有去过天安门的孩子:假如你去天安门你会拍一些怎样的照片。

  4. 重点示范手和脚的动作,如:拍手、叉腰、抬腿等。

  小结:天安门是我们中国很有名的建筑,代表了我们伟大的祖国,很多人到了北京,都要去亲眼看看,并会在天安门前拍照留念,代表喜欢和爱自己的祖国。

  二、观察示范——通过观察,引导幼儿了解天安门和人物的画法

  1.创作要求:那今天我们到天安门前拍张照片留念吧!

  2.幼儿作画,师指导

  (1)你想在天安门前哪个地方拍照呢?中间?还是两边?你和谁一起拍了照片?他是什么动作的?

  (2)引导表现人物的不同特征和动态,表现你最喜欢的手和脚的动作。

  (3)天安门是什么样子的呢,你画清楚了吗?

  小结:图画中,我们人物在前面,所以画的大一点,然后再画后面的天安门。

  三、欣赏交流——通过欣赏大家的作品,互相学习大家的优点。

  谁拍照的时候动作最神气,他是什么动作的?谁和他不一样?谁跟很多人一起拍了照片?天安门拍清楚了吗?

  小结:原来通过不同的曲线,可以表达手、脚和身体的不同的动作。

中班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会用简单的人物动态表现出自己的不同情绪。

  2.抒发自己的情绪感受和体验。

  教学过程:

  一、组织幼儿谈话,导入活动。

  1.出示高兴、伤心、愤怒、害怕的脸谱。

  2.提问:你有没有(开心,高兴……)的情绪,是因为什么事情让你感到(开心,难过……)

  3.小结:原来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因为这样或者那样不开心的事情,但是只要我们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我们就是世界上最幸福,最快乐的了。

  二、观察幼儿摆的表情造型,教师示范绘画,了解绘画方法。

  1.请幼儿在集体面前做表情动作。

  2.教师按照幼儿的动作进行范画。

  3.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心情故事。提问:你为什么高兴(开心,难过)?然后教师根据幼儿说的心情故事给画添上背景画面

  4.小结:原来我们都有自己的心情故事,有的是开心的,有的是不开心的,有的是发生在家里的,有的是发生在学校里的,今天就让我们把自己的心情故事画下来吧。

  三、教师介绍操作要求,幼儿操作,用简单的笔触描绘出自己的表情和动作。

  1.提出要求:今天我们画的是心情故事,你可以画一幅,也可以画两幅,画两幅的小朋友你可以把纸折成两半。

  2.幼儿绘画。提醒幼儿画的时候先要把自己的心情动作和表情画好,然后再添画上自己的是因为什么事情而开心或难过的。

  四、作品交流和评价,感受成功的喜悦。

  师:今天我们都画了自己的心情故事,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中班美术《我的心情故事》活动反思

  前几天我们班开展了我的情绪记录活动,幼儿每天将自己的心情进行记录,“我今天是开心的”、“我今天是伤心的”……使幼儿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情绪,同时也有了也关心小朋友的心情,有时还会相互问一问:“你今天的心情是什么样的?”我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大胆地属于自己的心情故事,提高了幼儿的表述能力。在这个基础上,我让幼儿大胆地用绘画形式表达出来,从小朋友绘画的画面来看:有的'画妈妈和我一起游戏、有的画在节日的时候放很多气球很高兴的画面、 有的画在床上抱着心爱的绒布娃娃很开心……一个个温暖的故事让我感到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充满了温情。同时,我也感到在孩子们的心里也有着一些不那么开心的事情,孩子们也表达着令他们不快乐的情绪:没有朋友了,做了恶梦等。阳阳小朋友在画面上画出了自己不开心的画面,上面还画了记号笔、蜡笔和胶水,他说因为他画画的时候,笔画布出来,所以他生气了。从而帮助他们学会表达舒缓不快乐的心情,通过活动,孩子们进一步提高了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技能,学会了多种表达情感的方法。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手的用途。知道手可以用来做很多事。

  2、知道生活中常见的手势所表达的含义。

  3、体验用双手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视频。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

  “两颗树,十个杈, 不长叶子不开花。会画画,会写字, 样样事情都会做。”(手)T:你们的手在哪儿?

  二、观看视频,了解手的用途。

  T:小手的作用非常大,看一看,叔叔阿姨的手在做什么?

  1、蛋糕师。 蛋糕师的手是怎么做蛋糕的? 小结。

  2、厨师。 厨师的手会做菜,做饭。

  3、理发师。 理发师除了理发,还会做什么?(洗、吹、染、烫、做发型)

  4、裁缝。会做衣服。

  小结:叔叔阿姨的手真灵巧,给我们带来了美味、漂亮。

  5、采访客人老师。

  T:后面老师的手也很灵巧,请你做小记者采访一下,老师的手会做什么?

  小结:老师的手真灵巧,给我们带来了温暖、知识和快乐!

  三、了解手势的特殊用途。

  1、师做手势T:我有一双手,我的手也会说话。 “YE”是什么意思?

  小结:原来手可以做不同的动作手势,表示不同的'意思。

  2、幼儿做手势,自由讨论T:你们的手会说话吗,让别人猜猜在干什么?

  T:生活中也需要用手势来工作,看一看。

  图片 A交警指挥交通 为什么不用嘴说,要用手势?

  B指挥家 他的手在说什么?告诉乐队什么?(有节奏、开始演奏、停、结束)C裁判 他有什么手势?表示什么意思?告诉运动员什么?(红牌犯规,罚下场)D舞蹈家杨丽萍《孔雀灵》

  T:舞蹈家的手在干什么? 小孔雀还在干什么?我们也来学一学小孔雀,给大家带来美的享受。(师带领幼儿学跳孔雀舞的动作)小结:在特殊的岗位,不同的手有不同的作用。

  延伸活动:

  T:你们的手有什么用呢?小朋友的手会给大家带来什么快乐呢?

  小结:让我们伸出双手,互相帮助。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 根据动物的特征及生活习性,想象它们能为人们做些什么事情,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2. 能运用已有的经验围绕谈话,大胆地表达个人见解。

  3. 感受乐于助人的快乐,增进喜爱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 物质准备:

  故事《我想借什么动物》的图片一、二、三、四。

  玩具手机一只

  动物图片若干(如:大象、猴子、松鼠、长颈鹿、鸭子等)

  问题图片三张(图一:工地停电;图二:果园果子熟了;图三:帽子掉在水中)

  视频转换仪、电视机一台

  2.经验准备:

  通过谈话、故事、观看录象等使幼儿了解动物的特征及生活习性

  三、活动过程:

  1.导入课题,引起兴趣:

  (1)师:小朋友,你喜欢什么动物?

  (2)师:有家动物园真稀奇:这里的动物不仅让人看,还往外借呢?现在就请小朋友听故事《你想借什么动物》,请大家听一听、想一想、说一说、看一看故事里的人借了什么动物,他们为什么借动物?

  2.教师边讲述故事,边穿插提问,帮助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较连贯的表达个人见解。

  (1)教师讲述故事的第一部(老爷爷看电视时知道借动物的消息后,打电话到动物园去借会挠痒痒的动物——猴子)

  师:动物园为什么要给老爷爷送来猴子?(要求幼儿动脑筋思考说出合理的理解,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一)

  (2)讲述故事的第二部分(小姐姐的红纱巾被风吹到高树杈上,她从动物园借了个最高的动物——长颈鹿)

  师:小姐姐借了什么动物?为什么?请你用响亮的声音来回答。(出示图片二)

  (3)讲述故事的第三部分(叔叔刚下火车,就给动物园打电话借动物——黑猩猩)

  师:刚下火车的叔叔带了很多的东西,你猜他要借什么动物?为什么?大家大胆的猜,你夜可以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讨论讨论。

  (4)讲述故事的第四部分(妈妈抱着宝宝逛商店,觉得累了就打电话到动物园借动物——袋鼠)

  师:动物园会给她送什么动物?为什么?

  3.通过解决问题,启发幼儿根据动物园的.特征及生活习性,想象它们可以帮助人类的情景。

  “叮零零”——电话铃响了。

  (1)师:“是谁呀?”“是动物服务中心的小猪啊,想请小朋友帮忙解决几个问题啊?”

  [page_break]

  “动物服务中心的小猪打电话给钱老师,想请小朋友帮忙解决几个问题。你们愿意吗?”

  出示图一:

  师:工地上突然停电了,许多木头没法运。“动物服务中心”该派谁去帮忙呢?

  (请幼儿讨论,提示:哪些动物力气大,能搬运木头?)

  出示图二:

  师: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得马上摘。“动物服务中心”该派谁去呢?

  (幼儿自由讨论,提示:哪些动物能摘果子?)

  出示图三:

  师:宝宝的帽子被风吹到池塘里了,宝宝正伤心地哭呢,派谁去帮忙呢?

  (2)老师给“动物服务中心”的小猪打电话。

  师:“小猪你好,我们小朋友帮你们想的办法好吗?”“奥!很好啊,你们已经按照小朋友们想出的办法去做了,都比较好的完成了任务,还要谢谢我们小朋友们啊!”

  师:其实我们小朋友应该小动物学习,他们帮助别人解决了许多困难。我们也应该做个爱帮助别人的好孩子,小朋友你们说对吗?

  幼:对

  4.引导幼儿创造性想象。

  师:小朋友,动物服务中心的许多动物们都出去帮忙了,如果我们这里的动物园也可以借动物,那么,你是最想借的是什么动物?为什么?

  师:我们回家后想一想,你想借什么动物,然后把它画下来,讲给大家听。

  活动结束:

  请幼儿想象动物为人类所做的事情,进行创造性绘画。请幼儿将自己借动物的内容,编成一个小故事。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练习双腿夹物跳的动作,发展腿部力量。

  2、激发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

  3、培养动作的灵活性,增强体能。

  活动准备:

  塑料圈每人一个,山洞(纸箱)、垫子和泡沫板等若干,小皮球、小枕头、可乐瓶若干(幼儿人数的3-4倍),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幼儿手拿圈开汽车进场,跳开心舞。

  2、游戏:"狼来了"。

  兔妈妈带小兔把圈搭成小兔的家(圈与圈连成圆形或方形),然后小兔们在兔妈妈的带领下去为新家购买物品。要求:每次只能买一样物品,买来的物品要用双腿夹住跳回家。当老师喊:"狼来了!"小朋友迅速逃回家,在塑料圈里蹲下。老师说:"大灰狼走了。"小朋友再出来买东西。

  3、游戏:"小兔搬家"。

  教师与幼儿商量:"大灰狼真讨厌,经常偷袭我们,我们还是搬家吧。"→讨论怎样才能把家里的那么多的东西都搬走→兔妈妈和几只小兔示范夹物跳的搬家方法(1)造新家。

  自选小桥路[塑料地垫铺成曲折的小桥]或小树林路[可乐瓶搭成],夹着圈跳到家的新址,把圈搭成一个新家(圆形或方形),再爬过小山坡[堆成山坡状的垫子],钻过山洞,回到原处。

  (2)搬家。

  自选小桥路[塑料地垫铺成曲折的小桥]或小树林路[可乐瓶搭成],夹一样东西跳到新家,把物品放进新家的筐里,再爬过小山坡[堆成山坡状的垫子],钻过山洞,继续搬家。教师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进行指导。

  4、放松整理活动。

  (1)把东西分类(2)互相敲敲腿、捶捶背、揉揉肩,进行放松活动。

  家园立交桥:

  1、小兔和大灰狼的游戏是幼儿屡玩不厌的活动,富有情节的游戏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也符合幼儿动作的发展水平。中班的幼儿双脚跳的动作已较协调、轻松,而夹物跳对他们来说增加了难度,富有新的挑战性,游戏化的情节更吸引了幼儿进行反复的`跳的练习。材料的提供也考虑到幼儿的差异,(如易夹的小枕头和难夹的可乐瓶;小桥和树林也具有不同的难易程度)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不同的运动能力。

  2、家里也可利用简单的情景设置(如绕过沙发、跳过席梦斯床、爬过靠垫小山坡、钻过桌子山洞)夹上不同的物品进行夹物跳的练习。有趣的亲子游戏一定会让孩子兴趣大增。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中班教案01-07

【精选】中班教案01-30

中班教案(精选)10-19

中班教案(精选)09-04

中班教案【精选】08-19

中班教案08-09

[精选]中班教案08-10

中班的教案11-22

中班教案(精选)08-25

(经典)中班教案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