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水教案

时间:2025-07-19 09:40:43 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水教案汇总八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水教案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必备】水教案汇总八篇

水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河水像一位温柔的母亲,紧紧拥抱着小船。小船在河水妈妈的怀抱里轻轻地飘,慢慢地流。由此,作者联想到他们像一对母子,又像是一对无话不说的好朋友。诗歌的第一节和第二节形式相近,从内容上相互承接,比喻贴切自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写出田字格里的四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认识新偏旁“宝盖儿”。

  2、正确认读十一个生字。

  3、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境导入,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感悟到母爱的无私与伟大,通过游戏活动,识记生字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体会父母与子女间的情感。使学生深感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教育学生懂得尊敬、孝敬父母。

  重点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体会父母与子女间的情感。使学生深感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教育学生懂得尊敬、孝敬父母。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课题,板题

  (一)(出示课件)把学生带入情境:一只小船在河水中行使配乐提示音:河水像一位温柔的母亲紧紧拥抱着小船,小船在河水妈妈的怀抱轻轻的飘呀飘,慢慢的流呀流,像一对母女,又像一对无话不说的好朋友。(课件演示河水和小船都张开了笑脸)

  (二)教师随机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河水和小船的一篇新课文《河水和小船》。

  板题:河水和小船

  (三)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看后的感想。

  二、自读课文,识记生字

  1、有条件的学校制作课件:即先出示带拼音的课文,再出示去掉拼音的课文,帮助学生认读生字。

  2、将生字放在另一个语言环境中,帮助学生认读。

  3、学生认读生字卡片上的单个生字。

  三、边读边悟,理解课文

  【设计意图】课文以动画入手,导入情境,用形象逼真的课件演示把学生带入河水和小船之间如父母的`美好情景,从而引出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重视语句的整体输入,忽视对生字的个别注意是低年级学生特点。这一设计,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循序渐进的认读生字,是为引起学生对所学生字的关注,把枯燥的生字学习变为一种乐趣,达到记忆的目的。

  低年级学生在认读生字方面,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自主读书这个过程是孩子们的必然阶段。

  指导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读。不认识的字在书上标上记号,多读几遍。

  让学生自己思考、探讨、识记书写生字的方法,充分的发挥了学生的

  自主性,相信学生自己能学会,给予学生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

  (一)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小节。

  (二)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第二小节表达的情感。

  1、指生读。

  2、谈谈自己是如何理解这一小节的。

  3、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

  四、生字词的书写巩固

  (一)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先自己练习书写。

  2、教师巡视后,根据情况具体指导。

  (二)复习巩固生字词。

  小游戏——摘苹果:画一棵苹果树,苹果树上写上本课的生字,三个同学为一组,

  玩此游戏。一个同学读苹果上的生字,另两个同学去摘写着相应汉字的“苹果”,先摘到者为胜。

  五、扩展阅读作业,加深理解

  指导学生阅读《童年书架》或其他课外读物中有关亲情、友爱的文章,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的设计,进一步培养学生课下搜集资料的好习惯,并可以加深对课文内涵的理解和感悟。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学习活动中合理的安排游戏,既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将学习的知识点加以简化。

水教案 篇2

  教具准备

  1.配乐(似清泉流过的音乐)。

  2.藏有生字的5个句子。

  教学目标

  1.会认“股、缝”等9个生字,会写“瓦、泉”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3.学习泉水无私奉献的精神。

  重点难点

  难点:月字旁的写法,“然”字的书写。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读课文识字

  15分钟

  1.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一篇很美很美的课文,我读了很多遍,但我不敢读得太重,生怕破坏了这美丽,因为我喜欢这泉水,同学们,你们喜欢这泉水吗?那我们借助拼音来读一读吧。

  ⒉(出示课件)这一课的生字都躲在下面这些句子中,小朋友,你们还能认出来吗?来读读这些句子吧。

  出示“我会读”图标:

  (1)哦,原来是一股清泉从石缝里冲出来,来到这阳光灿烂的世界。

  (2)泉水流进山腰的水池,山里的姐姐提着瓦罐来打水。

  (3)泉水说:“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4)泉水流过山间的平地,火红的杜鹃花照见了自己美丽的身影。

  (5)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⒈我们也喜欢清泉。

  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

  ⒉自由练习读句子。

  轮读句子。

  强调不带拼音的生字,“塔”声调,“脆”平舌。

  朗读

  感悟

  20分钟

  ⒈(出示“我会读”图标)小朋友,我们读读课文吧,读完后我们来交流交流,把我们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把我们自己的感受说给大家听,也可以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向大家请教。

  ⒉同学们读得很美,这一课的插图也很美,让我们在音乐中来欣赏这美丽的画面吧。

  ⒊小朋友,让我们自由地、尽情地来读课文吧,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再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下来。这么美的课文,谁不喜欢呢?如果你愿意,那就把全文背诵下来吧!

  ⒋出示“读读背背”图标。

  我们来试着背背吧。

  ⒈齐读后交流。①泉水愿意奉献,“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②“天然水塔”指的是什么……(生互助,联系上文理解)③“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泉水乐于助人。④泉水很团结,还很快乐,他们总是勇往直前,“欢快的泉水弹着琴跑下山去。”“他们互相问候”“他们互相约定:大海里见!”……

  ⒉欣赏插图。

  ⒊自由读、同桌互读。配乐读。老师引读,男女生轮读。

  练习背诵。

  ⒋试着背诵。

  指导

  写字

  3分钟

  ⒈小朋友,我们来观察一下 “股、脆、塔、杜鹃”,这几个字词是要求大家既会认又会写的字,你有办法记住这几个字吗?

  ⒉小朋友,谁知道这一课要写的字词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⒊我们练习写写这个词吧,写两遍。

  ⒋谁还想告诉大家要注意什么?

  ⒌我们大家一起来书空这个字。

  ⒍小朋友,请大家先在书上把这几个字词临写两遍。

  书写时要注意什么?自己写写看。

  ⒈交流记字词的方法

  ⒉ 杜鹃是一个词,一定要按词连写。

  ⒊练习写“杜鹃 杜鹃”。

  ⒋“瓦”我认为不好写。

  ⒌书空。

  ⒍练写。

  扩展

  延伸(2分钟)

  ⒈激发学生自读《我会读》中的小诗。

  ⒉小朋友,你们喜欢泉水吗?大家想一想,我们如何向泉水学习?我们能为身边的人做点儿什么呢?

  ⒈自由组合自读“泉水泉水你到哪里去……”

  ⒉①我喜欢泉水,假如这泉水是一个人,我一定要和这个人做好朋友。②我想向泉水学习。

  ③结合实际生活谈如何向泉水学习,为身边的人做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板书:

  水池……

水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潜、艇、般、够、胀、缩、启、舱、密、柜”等10个生字;认识部首“舟”(舟字旁);能正确描写汉字“航、艇、船、柜、够”。几类词语“潜水艇、一般、能够、缩小、启发、舱口、门窗、密封、柜子”。

  2、能比较熟练地用音序查字法查“启、舱、胀”等3个生字。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注意在读长句子时,作适当的停顿。

  4、能仔细观察图画,联系生活实际,用几句话说说自己了解的人类模仿动物或植物进行的发明创造。

  5、知道人类模仿生物的特点进行发明创造是一门科学。

  教学重点:独立认识本课8个生字。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仔细看图,用几句话说说自己了解的人类模仿动物或植物精心发明创造。了解潜水艇的发明原理。

  教具准备:幻灯片、投影、录音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今天在上课前老师先给你们讲个故事。(鲁班和橹)

  2、听了这个故事,谁能用我们学过的句式说一说?

  3、出示:()发明了(),是因为受了()的启发。

  4、指名交流。

  5、这种模仿生物的.某些功能的学问叫仿生学。

  6、小朋友,你们在网上、书上找到哪些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来交流一下。

  7、学生交流

  8、老师也找了一些有关的资料,谁愿意和老师合作一起来介绍?

  9、听了这么多的仿生学的知识,我们轻松一下,来猜一个谜语吧。(鱼)

  10、板书:鱼

  11、出示图片(潜水艇)

  12、出示:一(艘)潜水艇

  13、学习带有舟字旁的生字:艇、舱、般

  14、出示课题,齐读。

  15、鱼和潜水艇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出示句子:潜水艇和鱼一样,能在水里上下浮沉,还能在水里行进。

  16、小组读,齐读

  17、鱼和潜水艇为什么会上下沉浮呢?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出示学习要求: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学习生字,读通课文。

  2、自学生字

  3、检查自学情况

  (1)学习生字

  (2)查字典,了解“潜、艇”的意思。

  4、交流识字方法。描写生字:舱艇航般

  (1)指名分节读课文,做到不田字,不漏字,注意适当的停顿。

  (2)评价朗读,再指名读。

  (3)读词语

  (4)认字形:够启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鱼为什么能上下沉浮呢?我们来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2、理解:鱼鳔

  3、指导读句

  鱼要浮上来得时候,鳔里慢慢地装满了气。鳔胀大了,鱼摆来摆去,鳔里的气慢慢地放出来。

  鱼要沉下去的时候,鳔里的气慢慢地放出来。鳔缩小了,鱼的身体略微变小,鱼摆来摆去,就沉下去了。

  5、师生配合读,想想:读了后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鳔沉浮

  6、小结:原来鱼是靠鳔的张大和缩小浮上、沉下的。于是,这个道理(引读第2 节)

  7、开火车分句读第三节。

  8、找找:潜水艇那些地方和鱼有关系.。

  9、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四、复习巩固,读写结合

  1、一字开花:密、蜜

  2、总结:人类可以通过模仿生物发明很多东西。

  3、用()发明了(),是因为受了()的启发的句式把你们收集的资料组织好写下来。。

  五、描写生字

水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水的重要性,知道水是有限的资源。

  2.引导学生关注家乡水的现状。

  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活动准备

  1.教师制作风景对照课件。

  2.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水的资料。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感受水的重要性

  1.观看反映九寨沟风光的录像或照片以及戈壁的大漠风沙的录像或照片。

  2.学生畅谈感受。

  3.教师小结:是呀,水是生命之源。我们的世界有山有水、有花有草才有活力。水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多么美丽的自然环境!

  二、水知识大比拼

  1.教师:同学们在课前查找了有关水的资料,现在把你了解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一下。

  2.学生交流。

  三、假如没有了水

  1.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遇到过的停水后的情景,设想停水一天、一周、一月、一年,人们的生活会受到的影响。

  2.教师小结:同学们亲身体会到了,我们是离不开水的。据有关资料表明,如果人不喝水,最多一周就会失去宝贵的生命。

  四、夸夸家乡水

  1.教师:在我们可爱的家乡,小河、湖泊、溪流、井,都在无私地为家乡的人们提供着生命之水。水给我们的生活做出了哪些贡献?

  2.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各抒己见,说说水为人们做出的贡献。(教师根据学生的陈述,出示相应的照片,可参照教科书第36页的图片)

  3.教师小结:清清家乡水,哺育了美丽的生命。可是今天,她正在发生着惊人的变化。

  五、舞水河的故事

  1.呈现舞水河(此河是湖南省的一条河,教师可查找当地河流的照片)的录像或图片。可以根据上游、中游、下游的.顺序,分别出示三张照片或三段录像,让学生感知舞水河流经不同地区后发生的变化。

  教师:同学们请看,这条河叫舞水河。它的源头是清清的山泉。山溪汇成小河,流向远方,它还能保持这份清澈吗?让我们随着镜头看看河流中游和下游的模样。

  2.在此过程中将教科书第37页的学生日记呈现出来,使学生的向往与现实形成

  反差,引发学生对舞水河变化的感慨。教师提问:看到原本清清的舞水河正在痛苦地呻吟着,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感想?

  3.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刚才观看的资料,谈谈自己的感受。

  4.教师小结:是呀!从同学们的感想中可以看出,同学们也在关注着家乡的每一条溪流,每一条小河,在关注着家乡人们赖以生存的水!让我们带着对家乡水的关爱,去调查、研究,去了解家乡的水环境吧!

  六、课外拓展活动

  调查家庭厕所、厨房、洗衣机等生活污水的去向。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教师:舞水河发生的触目惊心的变化震撼了我们的心灵,使同学们产生了太多的疑问:我们家乡的水环境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去想办法走近家乡水,去调查、去研究。

  二、关注家乡水

  1.教师:同学们最想了解关于家乡水环境的哪些问题?可以将自己关注的有关问题记录下来,在小组内交流。

  2.教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关于家乡水的问题,怎么才能解决呢?

  3.学生交流:

  可以到河边观察,可以去找长辈了解家乡河流的过去,可以查阅有关水污染的资料,等等。

  三、我们的考察计划

  1.指导学生根据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自由结组,小组讨论考察的内容和方法。

  2.交流汇报各组的考察内容和方法。

  (1)有的小组去访问环保局的专业人士,了解有关河水污染的数据。

  (2)有的小组去实地考察,拍摄一些照片。

  (3)有的小组去寻找污染源。

  (4)有的小组去参观污水处理厂,把有关照片带回来。

  3.指导制定考察计划。

  (1)教师:同学们的这些方法都非常好,但是要使我们的考察收到好的效果,我们还要在考察前制定好考察计划。

  (2)课件呈现考察计划范例。看看制定计划应考虑哪几方面。

  ①确定考察内容。小组要先商量考察的内容,这是制定考察计划的关键。

  ②做好考察的准备工作:本小组考察的项目、地点,要准备的考察工具,考察的方法及考察的步骤,拟订水环境调查表,等等。

  4.选出小组长,小组商量制定考察计划。

  5.学生交流、讨论、评价小组考察计划。教师可从中选出几份完整的计划供学生讨论。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考察计划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四、考察注意事项

  1.教师:为了让我们的考察能顺利进行,在考察中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2.学生讨论。

  (1)小组同学要有明确的分工,要做好记录。

  (2)考察时要注意安全,可以邀请家长一同去。

  (3)在访问时要注意礼貌用语的使用。

  五、课后拓展活动

  出一期主题为“水——生命之源”的黑板报。

水教案 篇5

  (一)水分子的运动

  1. 水的三态变化 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状态变化。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加快,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失去能量时,运动减慢,分子间的间隔减小,水由气态又变回液态。

  2. 水的天然循环。 3. 水的人工净化 “沉降”“过滤”“灭菌”

  4. 几种常见的水

  ①纯净水——长期饮用降低免疫力 ②矿泉水——矿物质适中才是健康水

  ③自来水——含天然水中有益矿物质

  (二)水的组成

  1. 电解水 ①正极: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O2) ②负极:能被点燃——氢气H2 ④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化学反应。

  ⑥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单质。 ⑦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分子和原子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2. 氢气的燃烧

  ①现象:产生淡蓝色火焰,烧杯壁凝结有水雾,放出热量。

  ③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

  ④理想能源:资源丰富,放出热量大,生成水,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

  (三)认识原子

  1. 原子的结构

  ②注意:

  a. 氢原子没有中子

  b.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c. 原子不显电性

  2. 原子中的电子

  因此,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

  3. 相对原子质量

  注意: ①是一个比值 ②“一种碳原子”6个质子,6个中子的碳原子

  ③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 溶液

  2.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3. 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

  (2)应用:

  ①溶液稀释:“溶质质量相等”

  ②溶液配制:a. 计算;b. 称量(量取);c. 溶解;d装瓶存放。

  例1. 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在化学实验室里你曾用过哪些溶液?还看到过哪些溶液?请将这些溶液的名称及其溶质和溶剂的化学式填写在下表中。

  (2)联想生活中的实例,谈谈溶液的用途。

  (3)为什么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比较快?举例说明这一道理在实验室或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例2. 某市售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H3COOOH),其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如下图,请回答

  (1) 从标签上的文字说明可以推知:过氧乙酸之所以避热储存,是因为过氧乙酸受热时像双氧水一样,容易发生水解,生成乙酸和一种单质气体。过氧乙酸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_____ __。

  (2)一瓶这种溶液中含过氧乙酸溶质_____________g。

  (3)0.5%的过氧乙酸溶液可以杀死细菌和SARS病毒。某医院需配制0.5%的过氧乙酸,一瓶这种过氧乙酸需加多少克水?

水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八个生字,学会九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那一部分。

  3、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1、学会九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那一部分。

  教学难点:

  1、“瓦”、“脆”的记忆和书写。

  2、培养学生 主动帮助别人的意识。

  教学用具:

  生字词卡片,媒体资源:视频《泉水》,动画《泉水:生字学习》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自读识字

  1.导入新课

  春天里,泉水唱着欢快的歌儿流进小池,流过平地,流到果园,穿过山谷,它给别人带来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板书并齐读课题。

  2、自读课文。利用视频《泉水》进行听读,要求:读准字音,划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二、合作交流

  1卡片认读生字:哦、股、缝、罐、塔、杜、鹃、脆

  自读、齐读、指名读

  注:“哦”的音是“”,不是“w”;脆的音是“cuì”,不是“chuì”

  2、自读课文。要求: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并读一读。(先自读再小组互读)

  3、指读课文,想想泉水都流过了那些地方?

  随机板书:山腰、平果园、山谷)

  三、品读领悟

  选你最喜欢的段读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1、学生汇报交流

  2、在学生的回答中指导读好泉水说的四句话:

  (1)泉水(高兴地)说:“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2)泉水(快乐地)说:“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3)泉水(愉快地)说:“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

  更大更甜的果子。”

  (4)泉水(兴奋地)说:“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3、引读二、三、四、五自然段。

  4、学生选读二、三、四、五自然段。(方式:自读、挑战读。)

  5、学生选背二、三、四、五自然段。

  6、这股泉水是从那里来的呢?指导读好第一自然段,重点指导读好“冲出来”。

  7、读好六、七两个自然段。(方式:跑呀,跑呀做重点指导。问:泉水要流到那里去?你从那里看出来的?读一读。)

  8、通读全文。

  9、小组读课文,讨论:泉水快乐吗?为什么?

  第二课时

  四、巩固练习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根据课文内容连线:

  流进山谷

  流过果园

  流到平地

  穿过小池

  4、照样子写一写:

  例:很多很多

  很多很清

  很甜很美

  5、指导书写生字

  6.延伸

  泉水快乐是因为它帮助了姐姐、杜鹃花、果树、画眉鸟,愿大家都能成为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出示名言

  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奉献和付出。------爱默生-

  《泉水》教学反思

  《泉水》这篇课文很美,无论是文字还是内容,都像一股清泉,潺潺地流淌着,洒下一路爱心。我们读着这优美的文字的时候,心似乎跟着那清泉流淌,心中不断地涌起像清泉那样去无私奉献、帮助别人的渴望。我在教学本课时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大意,让学生自主学习,讨论交流:你觉得泉水怎样?喜欢他吗?并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品味,在读中积累,在读中体会到奉献的幸福感。感悟泉水的纯洁无私,美丽可爱的心灵。整堂课学生学习兴趣较浓,课堂中书声朗朗。但学生对一些词语理解还不够透彻,主动积累词语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水教案 篇7

  一、初读课文

  ⒈初读课文第一小节

  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喜欢旅游,那今天唐老师带大家到一个美丽的地方,大家看:这里有高大浓绿的椰树,有别具风情的村寨、竹楼,这就是迷人的西双版纳。

  (出示词语)谁来读读这个词语。

  看,还有更美的呢!(出示凤凰花图)这是西双版纳的凤凰花。

  (出示词语)这是怎样的花?(生说)请你来读一读这个词语。

  西双版纳的凤凰花开了,瞧,(出示课文中的图)傣族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出示词语:傣族一年一度泼水节)谁会读这些词语。

  泼水节(板书):泼水节是少数民族傣族的传统节日,在节日里,人们泼水互相祝福。

  (出示第一自然段)谁来读读这句话。

  ⒉初读课文第二小节

  看看图,说说人们此时的心情怎么样?(交流,注意提醒学生说话要说完整)

  那我们一起去参加泼水节吧!

  泼水前该做些什么呢?(出示第二自然段1、2句话)

  请大家读读这些句子,遇到生字可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划出词语)谁会读这些划出的词语?

  [读到提着桶、端着盆做做提、端的动作]

  这些词语都会读了,那这些句子肯定也难不倒大家。谁来读给大家听。

  开始泼水了,看(出示录像)。

  他们是怎样泼水的?(交流)

  (交流后出示词语:互相追赶、瓢(你见过吗?出示瓢图)、灌、盆、泼、湿淋淋、笑开了花)

  我们来读读这些词语。(指名读)

  原来是这样泼水的,我们自己来读读这两句话。(自读)

  谁想读给大家听?

  身上湿淋淋的,却还这么高兴,这是为什么呢?(出示句子)请大家读读这句话就一定会知道的。(自读)

  (指名读)(划出词语:吉祥如意幸福)

  怎么能不高兴呢?原来泼水是件快乐的事。让我们轻轻地打开书本,一起来读读第二自然段。(齐读)

  ⒊初读课文第三小节

  泼完水可不要急着回去,还有其他活动呢!

  请大家放声读读第三自然段,看看有没有你喜欢地活动?(交流)

  难怪人们不肯离去。(划出:不肯离去)

  谁来读这个词语。

  师生接读:地上铺满了-----( ),空中回响着-----( )。大家-----( ),(),赛起了-----( ),放起了-----( ),直到深夜-----( )。

  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这欢乐的`节日。(出示图片)

  真是个怎样的泼水节?(板书:欢乐的)

  指导读题:谁来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让我们齐读课文,把欢乐带给大家。

  二、认读词语

  旅途真愉快,大家的收获如何呢?(出示词语)

  指名按顺序读,集体掉着读。

  三、生字教学

  词语会读了,我们来学写几个生字!唐老师听说我们二()班的小朋友字写的可棒呢!认真学啊,一会把你漂亮的字展示给老师看。

  (出示生字:泼桶湿淋祥)

  看看这几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我们一起来记记这几个字。

  记住了,我们就要来写了。(切换到光盘)

  (看一个注意点,描一个。)记住要点了吗,描一个。

  再把这5个生字临写一个。(放音乐:凤尾草)

  反馈。

水教案 篇8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教材数学三年级上册第36页例题及“试一试”。

  教学目标:

  1、 解并掌握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 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 通过合作、交流,体验估算方法的多样化,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具准备:课件、投影

  教学过程:

  一、温习铺垫

  1、口算

  20×3= 0×6= 8×0= 24×3=

  12×8= 12×4= 22×4= 300×4=

  2、竖式计算

  48×4= 320×5= 602×5= 540×3=

  二、创设情境

  秋季运动会即将拉开序幕,同学们为了取得优异成绩正积极准备着。为了咱们班的运动员在运动场上能赛出风格、赛出成绩,在运动会上,邱老师给运动员们准备了两箱矿泉水。(出示课件:师生到商场购物的情境,展示矿泉水的价格,每箱24瓶,每瓶3元),请同学们帮老师算一算,老师需要准备多少钱呢?

  三、自主探究 感悟新知

  1、学生自己先独立尝试解决。要求每位同学认真读读想想,在练习本上解答出来。

  2、小组进行交流

  要求:每位同学都要说出自己的解法,其余同学要认真听取,并对其方法进行研讨。组长选一位同学做好记录。

  3、全班交流算法

  哪位同学愿意交流你的算法?

  生1:我是估算的。要比120元多。算式是20×3×2=120(元)

  生2:150元就够了。算式是25×2×3=150(元)

  生3:先求一瓶矿泉水多少钱,再求一箱多少钱,算式是

  24×3=72(元) 72×2=144(元)

  生4:我的想法和生3的一样,只不过列了综合算式。

  24×3×2=72×2=144(元)

  ……

  师:还可以怎样算呢?

  4、小结:同学们今天表现真棒。用了这么多的方法帮老师算出了准备的钱数,这么多的方法你喜欢哪一种方法呢?把你喜欢的方法给同位说一说。

  四、拓展应用 巩固提高

  1、学校要求每个班选8名运动员参加比赛,三、四年级共有24个班,每人参加三项,一共参加了几项?

  2、二年级参加了跳绳比赛,4人一组,每组一分钟平均跳65下,6个小组一共跳了多少下?

  3、课堂作业:

  (1)试一试1。学生在书上计算。

  (2)试一试2。估算学校学生人数时,请学生讨论后再交流方法。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

【水教案】相关文章:

水教案07-30

水的教案08-04

关于水教案11-07

水的心情教案02-28

好玩的水教案06-21

水的小学教案01-07

教案小班《有趣的水》05-08

神奇的水大班教案06-04

【精选】水教案4篇05-08

周庄水韵教案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