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五的分合的活动教案(通用7篇)
一份教案能突出教师的教学水平,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五的分合的活动教案,欢迎阅读。
五的分合的活动教案 1
教学设计:
由于数学活动逻辑思维性很强,很抽象,幼儿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在这次教学中,我通过情境创设这个环节,让幼儿帮助小猴子想办法过河,帮助小猴子想办法分桃子的这种情境,让幼儿发现一个数有多种分法,知道5的4种分法。通过此活动培养幼儿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记录能力以及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1、通过幼儿操作,记录,探索“5”的分解与组成,寻找出递增递减的.规律。
2、培养积极主动探索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和幼儿的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
教师自制背景图一幅、桃子每位幼儿5个、两艘船,5只猴子
教学过程:
1、 教师出示背景图,让幼儿观看图画。谈话图画内容。
幼:图上有桃树,有河,有草地,有猴子。
教:小朋友,草地上有几只猴子呢?(5只)现在小猴子遇到了一个小困难,它们想要到对面去摘桃子,可是,草地和对面桃树中间有条河,小猴子应该怎样过去呢?请小朋友来帮小猴想想办法?(幼儿自己讨论回答)坐船。我们小朋友帮小猴子想的办法真好。
教:出示两艘船。小朋友,现在小猴子搬来了两艘船,5只小猴子应该怎样坐过去呢?而且要两艘船上都要有小猴子,(幼儿自由回答,可请个别幼儿上来分)再请幼儿说说这样分得对不对。看有几种不同的分法。5可以分成1和4,5可以分成2和3,5可以分成3和2,5可以分成4和1,请幼儿观察计数卡,找出它们左边都有数字几?右边都有数字几?引导幼儿观察并找出规律(递增递减的关系)左边从小到大,右边从大到小。
2.手指碰球游戏。(5的球)。教师:嗨嗨,我的1球碰几球?幼儿:嗨嗨,你的1球碰4球?依此类推。
3.小朋友,小猴子过了河可以摘桃子,可高兴了,其中,有两只猴子一共摘到5个桃子,两只猴子不知道怎么分,想请小朋友来帮帮它们的忙,一起来帮它们分桃子,好吗?(每个小朋友发5个桃子,幼儿自己实际操作,并把你所分的几种分法把它记录下来)
4.教师巡回指导幼儿操作。
5.教师来点评,结束活动。
延伸活动:桃子教具可以投放到数学角里让幼儿互相操作分成,达成让幼儿一起的合作意识。
五的分合的活动教案 2
活动目标:
1.在操作实物的基础上,理解5的分合。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结果。
2.尝试用数字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
2.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一个信封、5个花生。
2.操作卡片1张、水彩笔、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点数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个小礼物,我们拿出来看看。是什么呀?
老师给了小朋友几个花生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幼儿在小椅子上进行点数。(数完后花生收起来)
请个别幼儿说。
二、幼儿第一次操作。
1.出示课件。
师:5个花生我要送给方形宝宝和圆形宝宝,该怎样分呢?它们合起来又是几呢?我们小朋友拿着花生去试试,好不好。
2.幼儿进行操作。
(1)师:“你是怎样分的?”
个别幼儿说。(根据幼儿讲的出示相应的课件)。
(2)“和她分的一样的小朋友把手举起来,你们真棒”。
幼儿读分合适式。
(3)师:还有谁跟他们分的不一样。
个别幼儿说。(分的一样的幼儿举起手)
(4)“老师将小朋友分的整理了一下,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所有的分合式,幼儿集体读一遍。
三、根据顺序进一步理解5的分成。
师:老师也想来分一分,如果我方宝宝分一个,圆宝宝该分几个呢?(出示相应的课件)
师:方宝宝分2个,圆宝宝几个?(3个),你有没有发现什么?(前面多了一个,后面就要少一个,后面的跑到前面来了)
下面的同上。
幼儿集体读分合式。
四、幼儿第二次操作。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5的.分成,老师要来考考你们。(出示幼儿用书课件)
(1)认识圈里和圈外的标志。
师:小猴要玩套圈的游戏,你们看这个表示圈怎样了,(套住了),那这个呢?(没有套住,掉在外面了)。
(2)教师示范一个作业。
师: 小猴拿几个圈玩游戏的,(5个),套住几个圈,用数字几表示,(写上数字),掉在外面几个,用数字几表示(写上数字)。
(3)进一步理解5的分和。
师:5个圈分成了几和几,它们合起来是几?(幼儿说)
(4)讲要求,幼儿进行操作3个作业。
师:小猴又套了几次圈,套中了几个,几个落在外面,我们数一数,用数字记录下来,好不好!
幼儿进行操作,教师指导。
五、评价幼儿的作业。
(1)幼儿互评。
(2)教师集体评价幼儿的作业。
五的分合的活动教案 3
一、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通过游戏操作,理解并掌握 5 的分合,知道 5 可以分成不同的两组数,且两组数合起来是 5。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教具:5 个彩色气球、5 个水果模型(苹果、香蕉等)、数字卡片 1 - 5。
学具:每个幼儿 5 个小积木、记录纸、彩笔。
三、活动过程
情境导入
教师出示 5 个彩色气球,提问幼儿:“小朋友们,老师手里有几个气球呀?” 引导幼儿回答 “5 个”。
接着说:“现在老师想把这 5 个气球分给两个小朋友,你们想一想可以怎么分呢?” 引发幼儿的思考和讨论。
操作探索
发放小积木给幼儿,让幼儿自己动手分一分,尝试将 5 个小积木分成两组,并把分的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
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分法,引导幼儿思考是否还有其他分法。
分享交流
请幼儿上台展示自己的'分法和记录结果,教师将幼儿的分法用数字卡片记录在黑板上,如 5 可以分成 1 和 4、2 和 3 等。
引导幼儿观察这些分法,发现其中的规律,如交换两组数的位置,总数不变。
游戏巩固
“水果分一分” 游戏:教师拿出 5 个水果模型,邀请幼儿上台扮演水果店老板,将 5 个水果分给两个顾客,其他幼儿判断分法是否正确,并说出 5 的分合式。
“数字找朋友” 游戏: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如 1,幼儿需快速找出数字卡片 4,边举卡片边说 “1 和 4 合起来是 5”,依次进行不同数字组合的游戏。
四、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投放相关材料,如 5 个珠子的串珠、小卡片等,让幼儿继续进行 5 的分合操作练习;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寻找 5 的分合现象,如 5 个玩具的分配等。
五的分合的活动教案 4
一、活动目标
帮助幼儿在故事情境中理解 5 的分合,熟练掌握 5 的多种分合方法。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通过讲述和倾听故事,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态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活动准备
教具:绘制的故事图片(小兔子有 5 个胡萝卜,要分给两只小松鼠等情节)、数字卡片、分合符号卡片。
学具:每个幼儿 5 个彩色圆片、操作板。
三、活动过程
故事讲述
教师展示故事图片,声情并茂地讲述故事:“在一个美丽的森林里,有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它收获了 5 个胡萝卜。小兔子想把这 5 个胡萝卜分给两只小松鼠,小朋友们,你们快来帮小兔子想一想,可以怎么分呢?”
引导幼儿带着问题认真倾听故事,积极思考。
分析讨论
故事讲完后,教师提问幼儿:“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小兔子可以怎么分这 5 个胡萝卜呢?”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用数字卡片和分合符号在黑板上记录 5 的分合式,如 5 ╱\ 1 4 等,并引导幼儿理解分合式的含义。
操作验证
发放彩色圆片和操作板给幼儿,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用圆片代替胡萝卜进行分合操作,验证自己的分法是否正确。
幼儿操作后,与同伴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分法,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拓展练习
教师提出新问题:“如果小兔子要把 5 个胡萝卜分给三只小松鼠,又可以怎么分呢?” 引导幼儿进一步思考 5 的多种分合情况。
幼儿再次进行操作和讨论,教师总结归纳 5 的`分合规律。
四、活动延伸
让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分享这个故事,并尝试用家里的物品进行 5 的分合操作;鼓励幼儿创编与 5 的分合有关的新故事。
五的分合的活动教案 5
一、活动目标
让幼儿通过多种动手操作活动,深入理解 5 的分合,能准确说出 5 的不同分合式。
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在操作和讨论中提高数学思维水平。
增强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体验成功完成数学操作的喜悦。
二、活动准备
教具:5 个拼图块、5 个雪花片、磁性数字卡片 1 - 5、分合式卡片。
学具:每组幼儿一套 5 个小纽扣、5 根小棒、记录表格。
三、活动过程
情境创设
教师展示 5 个拼图块,说:“小朋友们,这里有 5 个拼图块,老师想把它们分成两部分,放在两个盒子里,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试一试吗?” 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
分组操作
将幼儿分成小组,发放小纽扣、小棒等学具,让幼儿分组进行 5 的分合操作。
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记录每次分合的结果在表格中。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如何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出 5 的所有分合方法。
集体分享
每组推选一名代表,上台展示小组的分合结果和记录表格,讲解分合的过程和方法。
教师结合幼儿的分享,用磁性数字卡片和分合式卡片在黑板上展示 5 的所有分合式,带领幼儿一起认读和记忆。
游戏巩固
“小棒游戏”:教师说出一个 5 的分合式,如 “5 可以分成 2 和 3”,幼儿迅速拿出 2 根小棒和 3 根小棒,边拿边说。
“找朋友” 游戏:每个幼儿佩戴一个数字卡片 1 - 4,教师播放音乐,幼儿随音乐自由走动,当音乐停止时,教师说出一个数字 5,佩戴能合成 5 的数字卡片的幼儿迅速站在一起,如佩戴 1 和 4 的幼儿站在一起,并说出 “1 和 4 合起来是 5”。
四、活动延伸
在数学区角投放更多与 5 的分合相关的`材料,如 5 个珠子的计数器、5 个图形的卡片等,供幼儿继续操作练习;开展 “5 的分合” 绘画活动,让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 5 的分合。
五的分合的活动教案 6
一、活动目标
借助音乐律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5 的分合,熟练记忆 5 的不同分合式。
发展幼儿的节奏感和身体协调能力,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和数学思维的融合能力。
激发幼儿对数学和音乐活动的双重兴趣,提高幼儿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
二、活动准备
教具:音乐《找朋友》改编版(歌词涉及 5 的分合,如 “5 个小朋友呀,来找好朋友,1 和 4,手拉手,合起来呀就是 5”)、数字头饰 1 - 5。
学具:每个幼儿 5 个彩色手环。
三、活动过程
音乐导入
教师播放改编后的音乐《找朋友》,带领幼儿一起唱唱跳跳,初步感受音乐中关于 5 的分合的内容。
提问幼儿:“小朋友们,在刚才的音乐里,你们听到了什么和数字 5 有关的内容呀?” 引导幼儿回忆并回答。
理解分合
教师戴上数字头饰,邀请部分幼儿也戴上数字头饰,一起进行音乐游戏。例如,教师戴数字 1 的头饰,邀请戴数字 4 头饰的`幼儿一起边唱 “1 和 4,手拉手,合起来呀就是 5”,边拉手转圈。
通过多次游戏,让幼儿直观地理解 5 的不同分合组合,同时教师用简单的语言讲解分合式的含义。
操作体验
发放彩色手环给幼儿,让幼儿根据音乐中的分合内容,将 5 个手环分别戴在两只手上,表现 5 的分合。如听到 “2 和 3,好朋友”,幼儿就将 2 个手环戴在一只手上,3 个手环戴在另一只手上,并大声说出 “2 和 3 合起来是 5”。
幼儿之间互相观察、交流,分享自己的分合方法。
拓展游戏
开展 “数字接龙” 游戏,教师说出 5 的一个分合式的前半部分,如 “5 可以分成 3”,幼儿接着说出 “和 2,3 和 2 合起来是 5”,依次进行接龙,巩固对 5 的分合的掌握。
四、活动延伸
在户外活动中,继续开展与 5 的分合相关的音乐游戏;鼓励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创编新的关于 5 的分合的音乐或儿歌。
五的分合的活动教案 7
一、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将 5 的分合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进一步巩固对 5 的分合的理解和掌握。
培养幼儿观察生活、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幼儿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增强幼儿对数学的应用意识。
二、活动准备
教具:图片展示生活中 5 的分合现象(如 5 个苹果分给家庭成员、5 本书放在两个书架上等)、超市购物情境图(含价格为 5 元的组合商品)。
学具:每个幼儿 5 个小贴纸、模拟人民币卡片(1 元、2 元、3 元、4 元面值)。
三、活动过程
生活导入
教师展示生活中 5 的分合现象的图片,提问幼儿:“小朋友们,在图片里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和我们学过的数字 5 有什么关系呢?” 引导幼儿观察并思考。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 5 的分合现象,如家里 5 个人的座位安排等。
情境模拟
创设超市购物情境,教师出示超市购物情境图,说:“小朋友们,现在我们来玩超市购物的游戏。这里有很多商品,有些商品组合起来的价格是 5 元,你们要用手里的模拟人民币卡片去购买这些商品,想一想怎么组合钱数可以正好是 5 元呢?”
幼儿进行操作,尝试不同的人民币组合方式,如 1 张 1 元卡片和 2 张 2 元卡片,边操作边说 “1 元和 4 元合起来是 5 元” 等。
实践操作
发放小贴纸给幼儿,让幼儿将 5 个小贴纸贴在纸上,分成不同的两部分,如贴在纸的左边和右边,并记录下分合的结果。
幼儿完成后,互相欣赏作品,交流自己的分合方法和在生活中的类似应用。
总结提升
教师总结活动内容,强调 5 的分合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鼓励幼儿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观察和发现更多的数学知识。
四、活动延伸
布置家庭任务,让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 5 的分合现象,并拍照或记录下来,带到幼儿园与同伴分享;开展 “小小设计师” 活动,让幼儿设计用 5 个物品进行不同组合的方案。
【五的分合的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项目工程承包部分合同书04-10
六一活动方案活动教案10-16
实践活动教案06-16
折纸的活动教案05-26
大班活动教案09-12
科学活动教案07-26
捐书活动教案09-05
游戏活动教案08-29
活动《桥》教案07-31
剪纸活动教案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