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恐龙幼儿园教案

时间:2025-03-26 17:35:07 银凤 教案 我要投稿

恐龙幼儿园教案(精选9篇)

  知道恐龙曾是地球上的庞然大物,它的灭绝至今是科学上的一个谜。3、激发幼儿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现在是小编带来的恐龙幼儿园教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恐龙幼儿园教案(精选9篇)

  恐龙幼儿园教案 1

  活动背景:

  恐龙对于幼儿有着太多的神秘,在一次晨间活动中一名幼儿带来的恐龙玩具引发了孩子们的争议:有害怕、有喜欢、有疑问、有厌恶……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争论着,说着自己知道的恐龙的名字和拥有的玩具和图书资料等。为了让幼儿从自身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主动积极地进行活动,并从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体验宽松的学习乐趣,同时也为了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恐龙"生活的时代背景,知道更多恐龙的名称及生活习性,我设计并组织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主动探究恐龙秘密的积极性,能用连贯清晰的语言讲述恐龙的'特征。

  2、引导幼儿根据恐龙的生活习性进行分类。

  3、培养幼儿积极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和家长收集各类有关恐龙的图书、玩具、音像资料等

  2、分类筐3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带领幼儿参观恐龙展览。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去参观一个恐龙展览,好吗?跟我来吧。

  2、请幼儿介绍交流自己准备的资料。

  教师手指图片,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恐龙)你知道这是什么恐龙?它生活在哪里?它是吃什么的?(幼儿自由讲述)。这些关于恐龙的图片、图书、玩具是怎么来的?(我的是从恐龙园里买的、网上下载的……)

  二、认识不同恐龙的生活习性。

  1、教师出示多媒体资料

  师:刚才小朋友参观了恐龙展,了解了许多恐龙,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三种不同的恐龙,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2、教师帮助幼儿认识三种恐龙,了解这三种恐龙的名称,生活习性等。

  3、幼儿根据恐龙的生活习性进行分类。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三种恐龙,它们有的在陆地上爬行,有的在水中游泳,有的在天空中飞翔。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把活动室的这些恐龙也分一分,好吗?

  三、认识恐龙化石,结束活动。

  教师继续出示多媒体。

  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哦,这是恐龙的骨架啊,现在它已经变成了化石。原来,恐龙时代离我们已经非常遥远了,科学家们就是通过化石推测出恐龙各种各样的样子。那你们想想现在恐龙还存在吗?

  恐龙的世界还有着许多的奥秘等待我们以后一起去探索呢。

  恐龙幼儿园教案 2

  活动目标:

  1、知道一些常见恐龙的名称以及生活习性,并学习认识草食恐龙和肉食恐龙。

  2、知道恐龙曾是地球上的庞然大物,它的灭绝至今是科学上的一个谜。3、激发幼儿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活动准备

  1.ppt课件-食草恐龙和食肉恐龙2.操作活动业活动过程一、导入教师出示恐龙化石,请幼儿说这是什么?教师总结:这是一个恐龙蛋化石,当时的恐龙蛋被掩埋,经过几百万年地地质挤压而形成的恐龙蛋化石。

  2、说起恐龙,它有很多种类,主要分为肉食恐龙和素食恐龙两大类。你们都知道那些恐龙?老师这里有很多的恐龙照片,能帮我确认一下这些都是什么恐龙?

  二、引导幼儿一起讨论图片

  图片1霸王龙又名暴龙,是肉食性恐龙,它们是肉食恐龙中出现最晚、也是最大型、最强的食肉动物。身长约13米,肩高约5米,平均体重约9吨。

  图片2梁龙 属于食草恐龙,个体最长可超过25米,是最长的恐龙。体重约10吨左右。鼻孔位于眼睛之上。当陆上敌害攻击时,它就逃入水中躲藏,头顶上的鼻孔不会被水淹没,便于呼吸。

  图片3偷蛋龙 身长2m 宽0.2m 高1m 重24~34公斤既吃植物也吃肉,比如其它动物的蛋,种子,昆虫等。主要特征:手上有三个长手指,鼻子上长小角。

  图片4异特龙 属于食肉恐龙,出现时间更晚,身长最大的有15米长,身高大约5米高,体重3吨图片5镰刀龙是一种杂食恐龙,它最显着的特征就是前肢上极长的指爪--长达75厘米,可以用于驱赶天敌,或者得到食物。镰刀龙可能长有羽毛,但是显然不会飞。

  图片6腕龙体重约在70-80吨之间,是最重的恐龙。体长: 长23米,高12米恐龙(五六层楼),食物: 草食动物,它吃树梢处的叶子,尾巴短粗,头部能抬得很高图片7鸭冠龙它与霸王龙一样都是生活在6850万年以前,鸭冠龙的生活与鸭子相似,是在水中游泳,并且以水中植物为生。

  图片8剑龙它最大的特征就是背部耸起的两排骨板,以及尾巴上生着尖棘。剑龙是草食性的恐龙,行动缓慢,它身上的骨板和尾巴上的尖棘,便成了躲避肉食性恐龙最好的防卫了。

  图片9雷龙体重约在35公吨到50吨之间(7到10只成年大象),粗壮的腿,有如树干一样雷龙的身体虽然大得惊人,性情却很温和,平时以植物为食,有时会走入沼泽里,由于水具有浮力,可以减轻它身体的沉重负担,同时也能躲避像异特龙般凶暴的肉食性恐龙的攻击。

  图片10慈母龙 身长9米(三到四层楼) 体重4吨 ,主要食物: 吃树叶,浆果,和种子 ,杂食恐龙,长着和鸟一样的脚,性格温顺图片11巨齿龙最早的大型、二足、肉食性恐龙,体长:7-9米长,约3.5米高(尽两层楼高),锯齿龙的大脑是最大的且,它的感觉器官非常发达,因而被认为是最聪明的恐龙图片12翼龙就是会飞的恐龙,其实翼龙不是恐龙,它是生存在恐龙时代的一种动物,是一种会飞的爬行动物,当时恐龙控制着整个陆地,翼龙就控制着整个空中,是当时的.空中霸主。

  三、探索恐龙外形与食性关系。

  1.食肉恐龙和食草恐龙看上去有哪些不一样的特征呢?

  2.引导幼儿观察肉食恐龙、草食恐龙的牙齿、脖子、体型的不同,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

  启发幼儿思考食性和外形的关系,比如为什么肉食恐龙的牙齿很锋利,为什么草食恐龙的脖子很长。

  3.根据初步了解的肉食恐龙和草食恐龙典型特征,给挂图中的恐龙分类4.小朋友知道肉食恐龙与草食恐龙生活在地球的什么地方吗?

  小结;几亿年前的地球上拥有一个完整的大陆,恐龙可以自在地四处漫游。按照四、食性给恐龙分类按照恐龙的食性对自己熟悉的恐龙进行分类恐龙喜欢吃什么呢?

  那哪些恐龙喜欢吃肉哪些恐龙喜欢吃草呢?

  五、恐龙是怎么灭绝的?

  可是,这样的庞然大物在地球上称霸了一亿七千万年以后却一起消失了,它究竟是怎么消失的呢?请你想一想、猜一猜、说一说。

  幼儿自由讨论、猜测并交流。

  教师小结:就象你们的猜测一样,我们的科学家也作了各种猜测,但却都没有根据,所以恐龙的灭绝,至今为止,仍然是一个没有解开的谜。小朋友,你们觉得恐龙神秘吗?希望我们小朋友努力学习,不断地去探索、研究恐龙,早日找到答案。

  恐龙幼儿园教案 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运用浏览与精度的方法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鸟是恐龙变的这一假说是如何得到证明的,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3)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并能用其中的一组词语写一段话。

  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引导学生运用浏览与精度的方法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并学习科学家探索不息的精神。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结合重点词句,了解龙鸟之争的起因、经过、结果,感受科学家们探索不息的精神。

  教学难点

  感受科学家探索不息的精神。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恐龙和季强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做一个好听众真好,他能使一个从小酷爱小提琴,却被家人称为白痴的人成为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还记得这样的一位听众是谁吗(生答)自称是聋子的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学会聆听终身受用,它可以使我们走出困境,变得快乐阳光起来。同学们,你们是好听众吗?你们会聆听吗?好,光说不行,你们要用行动来证明。下面老师说一句话,看谁听了一遍就能记住。

  2老师叙述课文的第一段话:1999年,一位名叫季强的中国科学家震惊了世界。

  3指明复述。

  4齐说。

  5听了这句话,你想了解什么?

  6质疑。

  预设:震惊?(相机引导学生理解。)季强?(根据搜集的资料补充。)季强为什么会震惊世界?

  7小结,过渡。

  同学们,你们都很会提问题,提的问题都有价值,下面,请你们打开课本的第39页,带着刚才所提的问题读读课文的第2段话,相信你们一定会从中找到答案。

  (教学设想:本课的第一段不但总领全文,而且很吸引人,用此段做导入语,开门见山,直入正题,既培养了学生听的习惯,思考问题的习惯,也为学习下文打好了基础,可谓一举多得。)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第2段,交流读书收获。

  2认真默读这段话,看看哪个词,哪个句子又使你产生了疑问。

  3交流。

  预设:

  心悦诚服?(相机引导生理解。)科学家为什么这样排列?赫胥黎、奥斯特隆做出了什么贡献?

  4小结,过渡。

  同学们,刚才你们提的问题都很好,在文中都能找到答案,请你们认真默读下面的内容,边读边思考大家提出的问题。

  5生认真默读第3段至最后一段。

  6交流,相机引导生理解惊世骇俗不容置疑等词语的意思,相机引导生朗读有关内容(重点引导生了解季强证明鸟是恐龙变的的过程。)

  7用精炼的话说说课文的大致内容。

  8从这些科学家身上,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教学设想:这个环节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培养学生速读课文,大胆质疑、解疑的能力。文中的惊世骇俗不容置疑等关键词语写出了科学家的个性,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人物,及时积累佳词,使人文性与工具性和谐统一。)

  第二课时

  一总结全文

  1如果让你给这篇文章起个题目,你会起什么?

  2交流,老师相机引导生体会课题的妙处。

  3谈谈其它方面的收获。

  1)速读课文,找。

  2)交流。

  预设:写作顺序倒叙、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作方法前后照应、首尾连贯;引号的作用;写时间的句子不同之处;用词恰如其分,例如震惊心悦诚服舒展曙光等(相机引导生选择三个写一段话。)。

  5总结。

  (教学设想:本课的题目尽管很吸引人,但如果导入新课时从质疑题目入手,学生会围绕恐龙提一些偏题、怪题,费时低效,与下面的教学不易紧密联系。学了课文后,学生对此文有了深入地了解,自己命的题目有道理,对课题的妙用也能教容易了解,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自然地总结了全文,两全其美。本文应该学习的语文知识很多,如果教学主要内容时一股脑地呈现,不仅容易冲淡对主要内容的理解,也不便于体会其中的好处。放在最后,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发现,去领悟,去积累。)

  二指导生正确书写本课的生字

  作业:抄写文中的好词;写写学了此文的感想。

  板书设计:

  恐龙在我们头上飞

  鸟是恐龙变的

  赫胥黎奥斯特隆季强

  提出假说肯定假说证明假说

  获得证据

  确认证据

  发表文章

  引起争论

  鉴定证明

  热爱科学执着探索

  《未来我们怎样出行》教材分析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以出行方式为话题,课文的段落以空行和小标题为标志,共分五段。

  第1段讲依据科学,科学家畅想着未来的出行方式,有火车下海、飞机入地、汽车上天。

  第2段讲海底列车,先介绍了即将修建的海底列车情况。从铁路专家指出,修建一条安全的海底铁路并非一件容易的事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件困难的事。那么科学家为什么要做这样难的事?海底铁路可以让整个列车横跨美、亚、欧大陆。这样实在是方便快捷。那么修建海底铁路难在何处?难在海底铁路的长度至少要有74千米,难在对环境的保护。

  第3段讲地下飞机,介绍了这种可以在隧道中飞行的飞机的外形、动力、飞机场的建设、这种飞机的优点。

  第4段讲公交飞碟,介绍了这种飞碟命名为生态与进步的原因、这种飞碟的不同之处和这种飞碟的优点。

  第5段讲飞行汽车,讲了这种汽车的工作原理和驾驶情况。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认识这四种出行方式,感悟科学对我们生活的改变。

  本课建议教学时间为1课时。

  解读与提示

  第1段:未来会有哪些交通工具?这些未来的工具会变成现实吗?让我们接着看看这些交通工具。

  第2段:铁路专家指出,修建一条安全的海底铁路并非一件容易的事,而是一件困难的事。科学家为什么要做这样难的事?修建海底铁路难在何处?

  第3段:地下飞机名字由何得来?这段用列数字的方法,说明这种飞机有哪些特点?专家认为这种飞机有哪些优点?

  第4段:公交飞碟的名字由何得来?这种飞碟为什么可以代替大型公共交通工具?这种飞碟的方便灵活体现在哪些地方?

  第5段:讲飞行汽车和普通汽车有哪些区别?

  课后第1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浏览能力,使学生能在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

  课后第2题:学生在学习文中这四种出行方式后,大胆思考,设想出其他的出行方式。

  《床头上的标签》教材理解

  本文的三个特点:

  1、别具匠心的标题。

  以床头上的标签为题最能表现李比希这位化学史上的`巨人,具有谦虚、谨慎的科学态度,持之以恒、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同时标签在文中还起到了线索的作用,把李比希失败与成功这两件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文章的结构更加完整。

  2、精心的选材。

  本文选了两件事,而且是一成一败,一得一失。这样选材让读者感受到科学家也是普通人,他们拥有成功的喜悦,也品尝过失败的痛苦。这样写,才能使人物形象更鲜活,更饱满。同时也让读者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在科学的道路上,只有不断地吸取失败的教训,才能迎来一次又一次的成功。

  3、这篇文章巧妙的细节描写。本文中有两处精当的细节描写:一处是:当李比希看到了一篇能证明自己失误的论文时,他屏着呼吸,细细地阅读,此处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李比希对科学研究慎重的态度及自己懊悔的心情。第二处是:描写李比希制作标签的过程。是这样写的,他把那张氯化碘的标签从瓶子上小心翼翼地揭下来,装在镜框里,挂在床头,不但自己天天看,还经常让朋友们看。生动地再现了李比希求实、自律的形象。

  4、先写李比希读论文后后悔莫及这一结果,后写懊悔的原因。是为了强调当时李比希发现自己失误的痛苦心情。为下文写他制作床头上的标签警示自己做准备。

  恐龙幼儿园教案 4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1、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了解所说明的事理、顺序

  2、领悟所说明的道理: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得出新的结论。

  3、增强科学意识,培养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目标达成:

  1、领悟所说明的道理: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得出新的结论。

  2、增强科学意识,培养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学习流程:

  【课前展示】

  1、给下列红字标拼音

  遗骸()蟾()蜍()

  褶()皱鸟臀()目两栖()

  追溯()天衣无缝()

  2、常识填空:

  《恐龙无处不在》的作者是()()国著名的科普作家和()小说家。

  3、说明的顺序有()()()

  4、说明文的类型有()和()

  【创境激趣】

  中国考古人员新近在甘肃省永靖县发现的巨大恐龙足迹化石证明,这种一亿年前的恐龙,两步就可跨过一个篮球场,是日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恐龙足印。

  【自学导航】

  1、课文开篇提出什么观点?

  2、课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3、为了把对象说明清楚,作者首先列举了什么事实?得出了什么结论?

  4、什么是板块构造理论?

  5、什么是泛大陆?

  6、什么是大陆漂移学说?

  7、、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怎样来说明的呢?

  8、课文内容涉及哪两个学科?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合作探究】

  1、为了把对象说明清楚,作者首先列举了什么事实?得出了什么结论?

  2、什么是板块构造理论?

  3、什么是泛大陆?

  4、什么是大陆漂移学说?

  5、、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怎样来说明的呢?

  6、课文内容涉及哪两个学科?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展示提升】

  典例分析知识迁移

  【强化训练】

  1、由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式,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

  启示一:看问题从多个角度去研究

  启示二:敢于大胆想象和猜测

  启示三:看问题不是简单化和孤立化

  启示四:学会举一反三

  【归纳总结】

  1、当堂训练:

  一、填空:本文按照———————————顺序进行说明。首先,提出说明的'主旨————————————————————————————————总领全文。然后用恐龙化石在各地发现的事实,阐释对—————————————————的证明,用具体事例证明开篇提出的主旨,最后总结恐龙化石的发现对———————————————提供了证据。

  (一)说明方法的判断

  1、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

  2、大约在2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

  3、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个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

  【板书设计】

  见课件最后一页

  【教学反思】

  恐龙幼儿园教案 5

  一、教案目标:

  在感受理解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城市,用完整的语句来讲述“我们的城市”

  对中小恐龙介绍城市的错误之处作出判断。

  积极参加学习活动。

  二、教案准备:

  小恐龙玩具一个。事先在班中放一个阶段,大家熟悉并喜欢。

  图片三张。投影仪。

  纸、笔人手一份。

  三、活动流程:

  教师讲述—讨论—向动物介绍我们的城市—想象讨论构画

  四、教案过程:

  引起兴趣这几天,我们班来了位好朋友。它是谁?(小恐龙)

  对,(出示)小恐龙和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城市里,可他还有许多的动物朋友都还生活在森林里。乖着我们国庆节放假的'时候,小恐龙也回到森林去看望他的朋友们。动物们见了,都围上来问长问短,想请他说说城市的事情。

  老师完整讲述一遍。(略)

  你们说:小恐龙是怎么介绍“城市”的呢?把你听到的、想说的,先跟你旁边的朋友说说。

  (1)幼儿先讨论,老师巡回指导

  (2)幼儿回答,根据幼儿的回答顺序出示图片内容,并一一分析:

  恐龙幼儿园教案 6

  一、主题活动由来

  我们与幼儿一起来到了龙潭湖秋游,孩子们知道了龙潭湖里有很多龙的建筑,所以得名龙潭湖,于是我们便与幼儿在公园里 开始寻找龙,一名幼儿突然问我:“老师,龙潭湖里有恐龙吗?”这一个问题,引起了全班幼儿的极大兴趣,他们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对恐龙的认识,并提出许多关于恐龙的问题,如“恐龙是怎样灭绝的”、“霸王龙为什么那么厉害”、“恐龙有多少种”······随着孩子们的一个个的问题,探究恐龙的奥秘便在孩子们浓厚的兴趣推动下产生了。

  二、主题活动教育目标

  1.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是他们尝试用不同方法大胆表达他们对恐龙的了解。

  2. 鼓励幼儿用各种方式进行体验和探索,在自主的活动中激发幼儿对恐龙的喜爱之情。

  3. 引导幼儿用自然材料,创造性的组合出各种形态的恐龙,并能够成简单情节。

  4.培养有序完成一项活动的能力。

  5.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创造,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6.运用想象及创造力,展现自我对艺术表达的独特性,在探索、创造与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心以及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7. 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8.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三、环境创设与利用

  问题板:

  1、在墙面上创设“我来告诉你”的栏目,将幼儿提出的问题及寻找到的答案展现出来,如:恐龙生活在什么年代、恐龙是怎么灭绝的、假如恐龙还活着等。

  资料展板:

  1、将老师、幼儿及家长收集的恐龙资料、模型展示在出来。

  各游戏区相关内容:

  图书区:各种收集来的有关恐龙的书籍、图片、磁带和VCD。

  美工区:制作恐龙、恐龙故事连环画、恐龙服饰等。

  建筑区:幼儿自己设计“恐龙家园”做为建筑图纸,进行搭

  建并完善恐龙家园。

  表演区:提供恐龙剧院、幼儿自编的剧本及恐龙的道具

  家园联系板:

  1、利用家园碰碰车向家长出示主题活动网络图及教育目标、主要内容。

  2、向家长展示幼儿活动的照片及作品。

  3、提出家园合作建议:请家长协助幼儿寻找恐龙资料、记录幼儿创编的恐龙故事、带领幼儿参观恐龙站,在家长园地里进行交流。

  可利用的教育资源:

  1、图书:恐龙大世界、恐龙百科全书、

  2、VCD:恐龙大世界、恐龙、侏罗纪公园等

  3、故事:慈母龙妈妈、可恶的偷蛋龙等。

  可利用的周边环境:

  四、部分主要活动内容

  (一)、我知道的恐龙

  1、请幼儿收集恐龙的资料及实物。

  2、组织幼儿对恐龙的种类进行分类,并讨论每类恐龙的外形特征,总结其特点。

  环境创设与利用

  1、与幼儿一起收集恐龙的资料及实物,认识并了解恐龙。

  2、与幼儿一起设计主题墙面“恐龙地带”,收集各种材料里及资料在主体墙面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

  家长工作

  1、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有关恐龙的资料及实物。

  2、带幼儿到自然博物馆去观察各种恐龙,使幼儿对恐龙有初步的了解及认识。

  (二)、恐龙的'制作

  1、请幼儿通过观察恐龙的实物模型,寻找所需的材料,自己探索进行恐龙的制作。

  2、继续观察恐龙的外形构造,引导幼儿能总结出恐龙的外形不同恐龙的外形特点,并能根据这些特点进行制作。

  环境创设与利用

  1、幼儿制作的恐龙进行展示,并请其他班幼儿来参观

  2、创设问题板把幼儿的问题放在上面,号召

  幼儿和家长帮助解决。

  家长工作

  1、请家长一起配合幼儿观察恐龙的实物,总结不同恐龙的制作特点。

  2、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搜集制作恐龙所需的材料。

  (三)、假如恐龙还活着

  1、能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描述假如恐龙还活着的情景。

  2、激发幼儿对“恐龙还活着”这一美好愿望的想象力。

  环境创设与利用

  1、观看VCD《恐龙》。

  2、将幼儿想象到的“假如恐龙还活着”的情景展示在主题墙面上。

  家长工作

  1、请家长及时纪录幼儿提出的有关恐龙的问题。

  2、请家长与幼儿共同创编“假如恐龙还活着”的情景及故事。

  (四)、有趣的恐龙

  1、通过幼儿搜集的各种资料了解恐龙的特点及生活习性等知识。

  2、激发幼儿举办恐龙展示会的兴趣。

  3、和幼儿一起制定恐龙展示会的计划,共同寻找所需物品。

  4、邀请家长及其他班幼儿参加我们的恐龙展示会。

  环境创设与利用

  1、通过恐龙展示台,激发幼儿创办恐龙展示会的愿望。

  2、利用一块主题墙面把幼儿创办恐龙展示会的整个流程进行展示。

  家长工作

  1、和幼儿一起搜集有关恐龙的资料。

  2、请家长为班中的恐龙展示会出谋划策。

  3、与幼儿一起共同制作恐龙。

  恐龙幼儿园教案 7

  活动由来:北京紫竹院公园的“侏罗纪恐龙的展览”,我知道幼儿喜欢恐龙就去录像、照相。许多小朋友参观后拿来照片,他们对恐龙很有兴趣,看到孩子们对恐龙这样感兴趣,我们与孩子一起定下这个主题――恐龙世界主题。

  活动目标

  1、情感的目标。

  培养幼儿对恐龙的兴趣,萌发幼儿喜爱恐龙的情感。

  2、知识的目标。

  会观察、比较、恐龙的种类。协助幼儿了解恐龙的外形特征、习性等。

  3、能力的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对恐龙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提问题,培养幼儿探索精神。用测量的方法感知恐龙的巨大。

  (2)会用各式各样的美术工具及手段表现恐龙世界。

  问题板块

  1、教师的提问,恐龙的种类:你知道哪几种恐龙?他们长什么样?它们有那些生活习惯?恐龙趣事?

  2、幼儿提出的问题。要求:引发幼儿积极思考的问题。

  恐龙吃什么?

  三角龙是食肉还是食草的恐龙?

  恐龙是胎生还是卵生?

  恐龙是群居还是独来独往?

  恐龙怎么说话?

  无齿翼龙会飞吗?它们长不长羽毛?

  剑龙身上有几块骨板?

  梁龙的牙齿是尖的还是平?

  现在如果有恐龙会不会吃人?

  水里有恐龙吗?

  主题壁报

  墙壁的布置:恐龙世界,古代森林背景,立体手工制作的恐龙、图片说明文字,幼儿绘画“我喜爱的恐龙”语言区:

  师生共同收集有关恐龙的图书、恐龙的故事。

  区域游戏相关内容

  科学区:照片及文字说明、恐龙玩具、模型等。

  建构区:提供各种恐龙的拼图。

  美工区:

  剪贴:副栉龙、剑龙、霸王龙等。

  美劳区:

  1、展示幼儿的绘画及手工作品。

  贴恐龙的图片。

  展示角:各种恐龙的模型。

  2、恐龙的资料及图片,反映幼儿对恐龙的认识的绘画作品。

  家园合作

  1、请家长与孩子一起寻找有关恐龙的资料,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2、专栏:“我认识的恐龙”收集家长与幼儿去图书馆寻找资料及图片。

  进行恐龙的主题活动。一起收集以下资料:

  有关恐龙的图书、图片、海报、模型、VCD等。

  参观恐龙展,让我们一起做好活动记录(参观前准备好纸和笔把形象、生动的恐龙记录下来,可记录不同恐龙的名称、外型特征及参观趣闻等,来园与小伙伴分享)1、物质材料的准备。请幼儿收集关于恐龙的相关材料。幼儿把收集相关的图书、图片、玩具、图书分类。

  2、教师准备到紫竹院侏罗纪恐龙公园相应的图书、相片、录象,充气玩具。

  3、自然博物馆。

  主要活动:

  1、恐龙世界

  2、恐龙知识竞赛

  3、恐龙的分类

  4、我的恐龙朋友

  活动一:恐龙世界

  活动目标:

  1、积极与同伴交流有关恐龙的知识信息,激发幼儿对恐龙的'关爱。对它有浓厚的探究兴趣。

  2、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大胆、清楚地表述认识的多种恐龙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活动形式:集体

  活动准备:恐龙展品(模型)VCD(有关恐龙知识)、介绍恐龙的书籍、照片等。

  设计意图

  教师让幼儿参观、看图书、看VCD照片初步了解恐龙的特征。

  通过语言的交流唤起幼儿的已有经验,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师幼互动

  教师及时的总结,帮助幼儿归纳和理解,便与幼儿整理自己的思路,对恐龙有初步的了解。

  1、参观恐龙展:“恐龙”―“可怕的爬行动物”你看到了有哪些恐龙?什么名字?是什么样子的?

  2、谈话:我认识的恐龙

  老师:“你知道哪些有关恐龙的事情?”

  幼儿谈话记录:

  “我知道霸王龙是吃肉的,它最厉害。”梁龙脖子很长很长”

  “肿头龙头上有一个大包”

  “三角龙的头上的三个角特别厉害”

  3、我认识的恐龙:“小朋友,谁能给大家说说你喜欢哪些恐龙呀?”幼儿:我喜欢的恐龙有三角龙、雷龙、翼龙、长颈龙、剑龙。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作小结,帮助幼儿理清巩固知识。

  4、看照片(教师制作配恐龙名称简单文字说明)做恐龙、照片的讲解。

  5、幼儿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知道的恐龙知识。

  幼儿自由的观看展览,翻阅图书,也可以通过观看VCD了解有关恐龙的知识,和同伴自由交流。

  6、围绕有关恐龙灭绝的问题,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已知的有关恐龙灭绝的原因,展开辩论。

  知道恐龙的灭绝,科学家分析有两种:陨星撞击地球、火山爆发。通过参观恐龙展和已有经验,幼儿收集了许多有关恐龙的知识,对恐龙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了让幼儿更深入了解有关恐龙的知识,我们与幼儿一起选择了棘背龙、霸王龙、恐爪龙、重爪龙、跃龙、犹他猛龙、异齿龙、双棘龙、三角龙、剑龙、副栉龙、肿头龙、阿普吐龙等作为我们的主要探讨对象。

  教育反思:

  孩子们经过较长的认识阶段,对恐龙已有一定的经验,非常想展示一下自己的认知,因此,从幼儿需要出发,让幼儿自由充分的讲述,一方面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幼儿间实现资源共享。

  恐龙幼儿园教案 8

  主题由来:

  在日常生活中,我发现孩子对“恐龙”很感兴趣,很多幼儿天天带有关恐龙的书、光盘、恐龙玩具等等。他们谈论的话题也大多围绕着恐龙。于是,我就以幼儿的兴趣为主,开展了以下的主题活动——恐龙。

  活动目标

  问题板块

  主题墙报

  区域游戏

  相关内容

  家园合作

  资源利用

  1、通过幼儿对恐龙的兴趣,引发幼儿学习的欲望。

  2、培养幼儿用语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其言语表达能力。

  3、了解恐龙的生存年代、生活习性、是怎样繁衍的?又是怎样灭绝的?等等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5、知道能用多种渠道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6、懂得通过相互的交流,可以传递知识等,使自己获取经验。

  幼儿:

  李紫云-恐龙生活在多少年前?

  罗天雅-恐龙生活在天空.陆地还是海洋里?

  张翊博-恐龙吃肉还是吃草?

  刘祎然-恐龙妈妈是怎样生下小恐龙的.?

  王聃-小恐龙生下来有多大?

  宋洋-在天上飞的是什么龙?它是和鸟一样吗?它能飞多高呢?

  教师:

  为什么现在没有恐龙了?

  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人们是怎样发现恐龙的?恐龙化石是怎样形成的?

  主题墙报分为:

  问题板-对幼儿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公开。

  展示板-随时对幼儿学到的知识加以展示。(如:幼儿制作的恐龙、活动中的语言、家长的反馈等)

  成果板-让幼儿谈谈自己都了解了那些知识,教师、家长可帮助记录,并加以展示。

  图书区:

  有关各种恐龙的书,供幼儿阅读。

  美工区:

  各种美工用具供幼儿制作“恐龙”(如:画笔—画;彩纸—折;彩泥—捏;废旧物等等)

  建构区:

  各种恐龙的模型、玩具。请幼儿想想可为恐龙搭建什么。

  1、请家长在家中帮幼儿找寻一些有关恐龙的资料,并给幼儿讲述,使幼儿基本了解,能为其他幼儿讲述。

  2、请家长有时间可带幼儿到自然博物馆去参观一下,看看恐龙的化石,亲自感受恐龙的高大等。

  家长资源:请家长帮助幼儿了解有关恐龙的知识等。

  园所资源:从园资料室找来了一些有关恐龙的书籍和图片等。

  恐龙幼儿园教案 9

  思路

  生活中的孩子们对恐龙有着浓厚的兴趣,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孩子开心的谈论恐龙,对恐龙的习性、生活环境有着丰富想象,延续着孩子们浓厚的研究兴趣,我们以恐龙化石为主线,将恐龙相关的知识贯穿其中,让孩子了解更多的恐龙化石的知识。

  活动目标

  1、理解化石存在的意义,对恐龙化石感兴趣,

  2、发现图画中恐龙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3、了解化石形成的'过程及化石的种类

  活动重点

  了解化石形成的过程及化石的种类

  活动难点

  理解化石存在的意义

  活动准备

  大挂图《真的有恐龙吗》恐龙化石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谈话

  你们喜欢恐龙吗?你喜欢什么恐龙?

  2、引出问题

  现在我们还能看到恐龙吗?那我们怎么知道地球上曾经有恐龙呢?

  二、基本部分

  1、化石

  师:之所以我们知道恐龙曾经在地球上生活过,就是因为我们发现了恐龙的化石,帮助我们了解恐龙。

  2、恐龙化石的种类

  师:你知道我们发现的恐龙都有哪些化石吗?

  教师出示图片:牙齿、皮肤、骨骼、恐龙蛋、脚印

  3、出示大挂图,了解恐龙秘密破解的过程

  师:这是科学家最先发现恐龙化石时的猜想,科学家以为是鸵鸟的脚骨,于是就在图片中画了一个思考泡泡,后来的科学家会不断地推翻原来的猜想,画出新的思考泡泡,直到这个秘密被破解。

  4、恐龙骨架的组成

  你们知道这个部位叫什么吗?

  教师总结:头骨、肋骨、尾骨、腿骨

  三、恐龙化石形成过程

  1、幼儿自由交流恐龙化石形成过程。

  2、教师出示图片,介绍恐龙化石形成的过程

  3、你们想制作化石吗?调动幼儿的兴趣,请幼儿回家收集可以制作化石的材料。

  活动反思

  今天的活动,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因为之前我请孩子回家收集有关恐龙化石的相关资料,并让孩子和家长一起了解恐龙化石形成的过程,有了经验铺垫的孩子在讨论的时候表现特别活跃,其他的孩子从图片、挂图及老师的讲解中也对化石的形成有了相应的理解,活动过程中孩子的兴趣浓厚,而且探索欲望强,效果较好。

【恐龙幼儿园教案】相关文章:

《恐龙》幼儿园中班教案05-15

《恐龙》教案06-25

关于恐龙教案08-15

大恐龙大班教案10-26

大班主题恐龙世界教案09-24

恐龙喜欢吃什么大班教案01-16

大班科学教案:恐龙的秘密教案及教学反思03-06

恐龙玩具作文12-30

恐龙时代作文01-27

《神秘的恐龙》说课稿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