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第六课水彩静物画》教案

时间:2025-02-26 11:54:51 晓映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第六课水彩静物画》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第六课水彩静物画》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六课水彩静物画》教案

  《第六课水彩静物画》教案 1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复习旧课,讲授新课

  提问:干画法与湿画法在技法上有什么不同?各有何特点?

  总结:干画法是在画纸的干底子上着色或在第一遍色的纸面水分干后再着色的方法。这种画法适宜表现体面转折明显的物体,湿画法是湿时连接和重叠,趁第一遍色未干即着色,使各种颜色相互渗化,逐渐过渡。这种画法适宜表现体面转折不明显的物体。

  “水彩静物”这一课,由于写生条件不具备,故改为临摹范画《书》,基础好的学生可临摹《包壶》作业。

  1、临摹水彩静物的作画步骤(挂范图),教师讲解、示范与学生视听、手临摹同步进行。

  ①打轮廓

  在大小适中的.水彩纸或作业本上,用铅笔轻轻打底稿,注意构图适当,轮廓准确。

  ②略分明暗

  用铅笔将物体的明暗交界线,暗部及阴影部轻轻画出,注意不要太黑太密。

  ③着色

  《书》干画法:第一遍整体色调应轻淡,基本平涂,色块之间避免渗化。待干后再罩上暗部色彩,层层薄涂,深入刻划,逐渐达到色彩与形体造型完美的效果,叠色一般以三遍为宜,避免造成色彩灰暗混浊。

  《包壶》湿画法:一般先画亮面,待干时画中间面,再画暗面,使多种颜色相互渗化、逐渐过渡,达到塑造形体和质感的色彩效果。作画过程中可将湿画法和干革命画法结合运用。

  ④调整画面,完成作业。最后整体观察,不足的地方适当调整。

  (三)本课作业要求与注意事项

  临摹范画《书》和《包壶》

  1、要求学生以写生色彩的条件色观察方法塑造物象形体、空间关系,表现光线与色彩的冷暖变化。

  2、学生应该将颜料挤入调色盘内用水稀释调色,不要用毛笔直接在锡管中上沾一点画一笔,干巴巴的往画面上涂抹,使画面枯涩而失去水彩画润泽流畅的特点。

  3、湿画法作业要求一气呵成,用笔果断迅速,色彩肯定,避免重复,接色的时间和水分的干湿要恰到好处,画出的效果要明快流畅,能充分体现水彩画的特点。

  (四)总结

  总结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优秀的作业给予表扬鼓励,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六课水彩静物画》教案 2

  适用年级:初二下学期

  课时安排:2 课时

  课型:综合实践课

  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示范教学法、分层练习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水彩画工具特性(颜料、画笔、纸张),理解干湿画法的核心区别。

  能运用稀释、渗化、叠色等基础技法完成简单静物造型。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步示范与对比练习,体会水分控制对画面效果的影响。

  结合临摹与创作,初步建立条件色观察意识。

  情感态度

  感受水彩画透明轻快的艺术魅力,激发对色彩表现的兴趣。

  养成耐心细致的作画习惯,增强对画面整体的把控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干湿画法的技法要点与适用场景。

  难点:水分与时间的.精准把控、条件色观察方法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技法认知与基础练习

  1. 情境导入(5 分钟)

  展示吴冠中水彩小品《水乡》,提问:"画面中的水色交融给你什么感受?"

  引出主题:通过水与色的魔法,学习如何用透明语言描绘静物。

  2. 工具解析(10 分钟)

  分组传阅不同材质画笔(狼毫 / 尼龙)、粗纹 / 细纹水彩纸,对比吸水性差异。

  演示颜料特性:钴蓝的透明感 VS 土黄的覆盖性,强调 "薄涂" 是水彩灵魂。

  3. 技法实训(25 分钟)

  基础层练习:

  稀释阶梯:用同一颜色调出 5 个明度层次,观察水痕变化。

  渗化实验:在湿纸上滴入互补色,记录自然融合的色彩过渡。

  进阶层练习:

  干画法:用枯笔皴擦表现陶罐质感,点彩法塑造苹果肌理。

  湿画法:湿接色完成背景渐变,湿叠色表现玻璃反光。

  4. 作业点评(5 分钟)

  展示典型作业,重点分析水分控制导致的成败案例。

  布置预习:观察家中静物,记录 3 种不同质感的物品。

  第二课时:静物写生与创作实践

  1. 案例分析(10 分钟)

  对比讲解《书》(干画法为主)与《包壶》(湿画法为主)的处理差异:

  书本的硬朗结构适合干叠色塑造体积

  布纹的柔和过渡需湿接色表现层次

  2. 分步示范(15 分钟)

  演示 "三阶段写生法":

  ① 铅笔轻打轮廓(注意构图黄金分割)

  ② 单色铺大调(用赭石 + 水确定明暗关系)

  ③ 分层着色(先亮部后暗部,保持色彩透明度)

  3. 分层创作(20 分钟)

  基础组:临摹范画《书》,重点练习干叠色技法。

  进阶组:组合自备静物(水果 + 衬布),尝试干湿结合表现空间。

  4. 成果展评(10 分钟)

  举办 "透明水彩小画展",引导学生互评:

  色彩层次是否丰富?

  水分控制是否恰当?

  画面是否体现出水彩画的灵动感?

  五、教学延伸

  跨学科融合:结合语文课《荷塘月色》,尝试用水彩表现月光下的荷塘意境。

  生活应用:布置家庭作业 "绘制我的文具一角",鼓励学生用透明水彩记录日常。

  设计亮点:

  采用 "双轨制" 教学,兼顾技法训练与创意表达

  通过分层任务满足不同水平学生需求

  引入经典作品赏析提升审美素养

  强调 "观察 - 实践 - 反思" 的完整学习闭环

  (教案设计融合了传统教学框架与现代美育理念,既保证基础技法传授,又注重艺术表现力培养,符合新课标 "以美育人" 的要求。)

【《第六课水彩静物画》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水彩画》教案04-12

水彩笔小学作文12-12

水彩笔的小学作文(精选27篇)07-19

高中教案教案03-05

关于教案模板 教案模板教案10-20

环保教案范文 小班教案环保教案03-25

(实用)高中教案教案01-21

小班教案《小熊》教案11-19

实用的教案 完整的教案03-07

绝句教案 杜甫《绝句》教案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