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三过家门而不入》教学教案
教学目的:
教学的指导思想:贯彻新课程标准,努力实现三个维度目标。
理论依据:生本课堂教学理念,信息科技与小学语文课堂的整合,以及情景教学理论在课堂中得以体现。 设计特色:本节课在设计时,多处发挥了学生的想象,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质疑,思考,特别是多媒体的使用,创设了情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字词。
教材分析:
1.分析纲要、课程标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等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 知识与技能:认识生字新词,理解重点字词,学会句的运用,培养说话,写段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教授阅读分析课文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于英雄的爱国情怀的敬仰之情,培养“先天下后小家”的远大理想情怀。
2.分析本课内容的组成和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导入部分:导入是激发学生进入课文学习的重要环节,因此本课我以“短、频、快”的方式导入课文; 初读课文:此读为初读,大致理解课文内容,但不读顺,难以进入精读课文; 精读课文:详细理解字词句,练习说话,进行语言训练,进行朗读指导,甚为重要。
3.分析本课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初中教材显然内容更多,而本课则短小精悍,符合小学生阅读量。 在理解课文时,小学生的理解,不需要像中学那样深刻。而且老师要把一些很深奥的道理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小学生更易理解,所谓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学生情况分析;
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 一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识字量和阅读分析理解能力。但是和高年级学生比,还差很多。
2.分析学生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学生可能会不认识课文中的一些字,无法读顺课文;‘ 学生可能不理解一些字词的意思; 学生可能不能流利地说一段话。 对于英雄,可能感觉远一些,难以激起共鸣。
3.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采取的各种学习策略。 可能采取的策略:谈话策略,情景策略,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洪、制、治、严、紧、因、事、劲、终; 描写生字:洪、哭、因、终
2、理解:凶猛、灾情严重 、三过家门而不入;
3、通过说话练习来进行语言训练;
4、朗读指导,感受禹的英雄形象;
五、重点难点
1、指导朗读,感受禹的英雄形象;
2、理解题目:三过家门而不入
教学策略与手段:
主要教学模式:启发教学模式
主要教学策略:有效提问策略,情景教学策略
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 预习课文,读熟课文。
2.教师的教学准备; 备课,多媒体课件。
3.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
【《三过家门而不入》教学教案】相关文章:
《我家门前的海》教学教案01-27
《过三点的圆》教学教案10-08
船过三峡的优秀教学教案设计10-10
中班安全教案《危险物品不入园》02-21
我家门前的海教案设计10-10
《舟过安仁》教学教案设计10-10
《过中秋》教案03-14
小学语文《船过三峡》教案10-09
沈家门渔港作文10-19
小班过马路教案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