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四年级下册数学手拉手教学教案设计
篇一: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手拉手”的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体会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不小数乘法里同样适用,培养学生比较、类推的能力。
3、使学生能把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类推到小数乘法中,并能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教学重点: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地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地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听说过“希望工程”吗?谁知道“希望工程”是干什么的?你们知道吗!每人每天节约1元钱,1年节约的钱就能资助一名西部失学儿童重新返回校园学习一年的学费呢。
我刚看到这组数据的时候,心底为之一颤,只要我们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就会有许多和你们同龄的孩子受益。因此,老师计划我们班也将参与一次援助失学儿童的手拉手活动。(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生成新知。
1、请同学们看老师的计划(贴计划),在老师的计划中还隐藏着一些数学信息呢,根据这些信息你想向老师提出什么问题?
生提问题,教师适时板书:一共要花多少钱?
2、请同学们估算一下一共要花多少钱?
生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方法。
师:老师发现我这个计划做的'有点不切合实际,钱太多了,我修改一下,加上个小数点,这回请同学们再来估算一下,现在一共要花多少钱?
3、生估算,说明估算的方法。
总结:小数估算的方法与整数估算的方法相似,也可以采用四舍五入法。
4、师:这几名同学估算的到底准不准呢?与正确结果究竟相差多些呢?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在座位上用计算的方法,独立验证正确结果是多少?注意提倡算法多样化,看谁用的方法多!(生笔算)
5、指生到黑板板演算式,并说明算式的含义。
6、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四个算式,其中有两个分步,两个综合,你发现了什么?结论:从运算顺序看: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相同的。
从运算过程看,整数的运算律在小数运算中仍然适用。
7、出示各种运算律的统计表。
三、强化练习、拓展提高。
1、把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用线连起来。
(5+8)×0.49×5+9×1.6
4.6×19+5.4×195×0.4+8×0.4
9×(5+1.6) (4.6+5.4) ×19
3.6×4×2.5 3.6×(4×2.5)
2、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在 ---- 上填上运算符号。59×2.5×0.4=×(×) 7.8×15+2.2×15=( + )×15
0.2×1.25×5×8=(×)×(× )
9.63×2.5+9.63×7.5=( )
( )×0.8+5× ( )=(+39.2)×5
0.63×99+0.63=()×( )
3、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2.5×(3.8×0.4) 7.69×101
8.36-2.48-3.52 46×0.33+54×0.33
0.25×39+0.25 0.125×72
4、选一选:24.6× 4.6+246× 0.44+24.6用简便方法计算应该是( )。
(1)24.6×(4.6+0.44+1) (2)24.6×(4.6+4.4+1)
(3)24.6×(4.6+4.4)
四:知识整理。
师:你们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本节课知识的梳理吗?谁愿来试一试。
教学反思:
1、没有单一地把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直接出示给学生,而是把一种静态的数学知识变为一种让学生在一种大问题背景下的探索活动,使学生在一种动态的探索过程中自己发现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体会科学的学习方法。
2、在探究活动中,能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成果,鼓励学生想出多种研究方法,尽量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篇二: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
手拉手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的内容。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完了小数的认识和小数的加减法及小数乘法的意义、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列竖式计算小数乘法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学习的。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根据“手拉手”的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体会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体会整数的运算律在小数的运算中仍然适用,并能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情感目标: 能利用学过的小数乘法和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举例验证的数学活动过程,初步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能主动运用有关的运算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引导学生主动运用有关的运算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课前游戏
师:刚才的游戏大家都玩得非常开心,我们每天在这样明亮宽敞的教室里学习,有这些先进的教学设备,同学们知不知道,在一些贫困山区的孩子,
有的用着破旧的课本,有的用树枝在地上写字,他们眼里充满了对学习的渴望。)
师:同学们,看到这幅图你有什么感想?
生1:这些山区的孩子太可怜了,条件这么艰苦。
生2:在这么艰苦的环境里,他们还刻苦努力,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生3:我们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实在太幸福了,和他们比起来,真是天上地下。
生4:老师,我们应该给他们捐钱捐物,让他们用上新的课本和文具。(这个想法一提出,同学们纷纷响应,有的说要给捐钱,有的说要给捐文具,还有的说要给捐书。)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我们生活在这么优越的环境中,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同时,我们不能忘记,在一些贫困的地方,还有许多上不了学的孩子,今天老师带你们去看望他们,我们应该尽我们的所能去帮助他们,我们要和他们“手拉手”。(板书课题“手拉手”)
(二)自主探索
1.出示情境图
师:老师先带你们去超市选购一些学习用品。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仔细阅读图上的文字,看图上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
(给学生留一分钟的读题和思考的时间)
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活动一:小组间互相提数学问题,体会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师:谁能根据这个情境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他俩每人要花多少钱?
师:这位同学提的问题非常好!如何解答呢?
请同学们针对这个问题列式解答。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有什么好方法?
(复习学习过的小数加减法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减法的.运算性质)
活动二:解决“买三个书包和三个文具盒要花多少元?”验证小数的乘法分配律。
师:你们提的问题都很简单,老师给你们提个难点的“赠送给这3名同学每个一个书包和一个文具盒,一共要花多少元?”
(要求:每四人学习小组,各自列式解答,争取做得和小组的其他成员不一样)
生:列式解题,请学生上台演示,然后讲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引出乘法分配律律。(多让学生自己说)
活动三:连连看(巩固练习)
活动四:学习大闯关(拓展练习)
师:同学们学得很好。现在有几道题,请同学们做一做。
1.计算下面各题
(8+0.8)×1.25 2.8×3.6+2.8×1.4 2.5×2.8×4
师:先请同学们观察这几道题,看一看这几道题有什么特点。
生1:这些题都可以用简便方法做。
生2:这些题都可以用我们以前学的乘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
师:下面请同学们做这几道题,看哪些同学的方法最简便。(学生试做,做完后,在小组内交流,看谁的方法最好?)
(教师巡视,发现有的学生不会用简便方法做)
小组汇报交流,说出各自的意见。
2.计算。
2.5×13+0.922-1.6×7
0.25×13.7×0.4 0.89×4.8+0.89×5.2
师:要求学生能用简便方法的尽量用简便方法做。做完后同伴两人相互交流。
(三)解决问题
课本练习,解决实际问题
(四)总结归纳
请学生说说学习这一课的收获和感想。
生1:我学会了在小数乘法中也可以用到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
生2:这节课我的收获很大,我不仅学到了小数乘法的知识。同时,我也知道还有许多贫困山区的孩子在那么艰苦的环境里努力学习。
师:同学们,你们说得太好了,看来这节课同学们的收获都很大,不仅学会了数学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去帮助人和关心人。今后,我们也要向实验小学的同学学习,为贫困山区的孩子献爱心。
【四年级下册数学手拉手教学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分配律》教学教案设计10-09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教案设计10-09
小学数学《数学广角》教学教案设计10-09
四年级下册《家乡美》教学教案设计10-09
四年级下册《岩石的组成》教学教案设计10-09
数学《小熊请客》的教学教案设计10-09
数学一年级下册《练习三》教学教案设计10-09
二年级数学下册《分苹果》教学教案设计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