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沪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加与减》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P 3,《加与减》。
教学目标:
1、能从图、文字、语言中收集自己所需的信息。
2、能看懂线段图,知道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的好处。
3、能使用线段图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解决简单的问题。
4、能进一步理解加法与减法之间的关系(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教学重点:
能使用线段图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
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收集信息数据,看懂线段图。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可爱的小猫正在从大鱼缸中捞鱼,你能根据这个图来说意思吗?
生:桶里有5条鱼,鱼缸里有18条鱼
【设计意图: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小猫捞鱼图,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们尝试独立地从图、文字等不同渠道收集信息,为探索新知作好铺垫。】
二、认识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师:如果要编一道应用题,可以提什么问题呢?
(生自由回答)
生1:鱼缸里原来有几条鱼?
我们可以请一位新朋友线段图来表示这道应用题
出示线段图①
师:观察线段图,这里一共有几条线段?每条线段代表什么?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小结:捞出的条数+鱼缸里还有的条数=鱼缸里原有的条数
鱼缸里原有的条数-鱼缸里还有的条数=捞出的条数
鱼缸里原有的条数-捞出的条数=鱼缸里还有的条数
师:根据线段图,我们能很容易的列出算式
生尝试解应用题,反馈交流
5+18=23(条)
答:鱼缸里原来有23条鱼。
师:有算式以及单位名称和答句,这样才算是完整的解答。
生2:鱼缸中的鱼比桶里的鱼多多少?
你和小巧提的问题一样
出示线段图②
师:这张图中,要我们先填出桶里有几条鱼,鱼缸里有几条鱼,你能试一试吗?
生独立完成,交流反馈
问:多多少是什么意思?怎么求鱼缸里的鱼比桶里的鱼多出几条呢?(小组讨论)
算式:18-5=13(条)
答:鱼缸里的鱼比桶里多13条。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空间、时间2个角度来思考。尝试用线段图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并建立加或减的数学模型。通过让学生说一说线段图中3条线段之间的关系,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有助于学生理解线段图的含义,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巩固应用。
1、师:先请哪个小朋友来看线段图编题目
生编题目、列式解答
2、师:同桌讨论,编题并列式解答
3、生独立完成,反馈交流
用去28元,还剩32元,原来有?元,用去?元还剩32元
原来有60元,用去28元,还剩?元,原来有60元
同桌讨论,并列式解答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同一事件不同的问题,进一步让学生分析图意,牢固构建数学模型,理解加法与减法之间的关系。并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收集信息数据,看懂线段图,能使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解决简单的问题。】
四、总结
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五、拓展练习
盒子里有34个草莓,框里有16个草莓。
①总共有多少个草莓?
②盒子里的草莓比框里的草莓多多少?
【设计意图:二期课改强调对学生的评价,学生能够通过自我的评价,相互的
吃了16个苹果剩下的比吃掉的多少?还剩31个苹果
评价和教师的评价有机结合,能够全面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状态。在拓展学习中发掘学生的潜力,培养他们思维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让学生在知识的延伸与碰撞中得到相应的提高。】
板书设计:
加与减
算式:5+18=23(条)
答:鱼缸里原来有23条鱼。
捞到桶里5条
还剩32元
原来有?元
桶里有5条
鱼缸里有18条
鱼缸里比桶里多多少条?
算式:18-5=13(条)
答:鱼缸里的鱼比桶里多13条。
【沪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加与减》优秀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沪教版小学数学课件09-30
沪教版小学数学《分数》教案10-09
沪教版一年级上册《加减混合》数学教案01-17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分数》教案设计10-08
一年级上册加与减教案优秀01-18
数学一年级上册《加与减》教学教案设计(通用12篇)10-27
沪教版《邂逅霍金》教学教案10-08
沪教版语文《蝉》教学教案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