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云雀的心愿》教案和反思

时间:2021-02-20 20:42:33 教案 我要投稿

《云雀的心愿》教案和反思

  教学目标:

《云雀的心愿》教案和反思

  1、认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学会本课11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

  2、技能: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名在语气上的不同。

  用“森林实在太重要了!”为中心句概括全文对森林用途的各种介绍。

  3、情感: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体会森林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陈述句和反问句在语气上的不同。

  教学准备:

  小黑板、课件。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本课11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大意,知道云雀的心愿是什么?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导入:(板书:心愿)心愿是什么?

  心愿就是一种愿望,是人们心里的理想或美好目标。老师的心愿就是希望你们每个都能快乐地成长,全面地发展,同学们,你们有心愿吗?(个别提问)

  2、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跟心愿有关的知识童话(板书:10云雀的心愿)。

  3、质疑:看着题目你们有什么疑问呢?

  二、初读课文:

  1、过渡:带着疑问小声朗读课文,看看文章能不能为你排忧解难。

  2、生答题:

  资料:云雀是一种叫声很好听的鸟,羽毛呈红褐色,还带有黑色的斑纹,显得十分美丽,它的嘴小而尖,翅膀大,所以飞得高。

  3、快速读课文,提出要求:

  (1)读准生字词的音

  (2)正确连贯地朗读课文,划出小节。

  三、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小黑板)字音检查:指名读,其他人看他的读音是否正确,领读,开读,反复正音。

  生字词①讨厌乱砍滥伐贫瘠冲垮树冠

  冲刷土壤擦去空调器绿洲

  ②脱缰讯期蓄水苔藓渗进储存

  多音字:埋怨mán/mái淹没mo/mei

  树冠guan/guan

  暖和huo/he/he/huo/huo/hu

  2、划生字词:

  3、字形检查:

  (1)出示生字词思考:生字中有哪个部分是需要注意的?

  (2)学生描红

  四、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云雀的心愿”是什么?课文哪一自然段直接告诉了我们?

  课文第14自然段告诉我们“云雀的心愿”是:让沙漠变成绿洲。

  2、(出示文字)指名读,思考: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板书: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云雀为什么说森林很重要呢?小云雀和他妈妈去了哪些地方?找一找,然后用“先……然后……最后……”(小黑板出示)回答。

  它喜欢其中的哪里?讨厌哪些地方呢?

  五、课堂练习

  1、听写:贫瘠、冲垮、树冠、土壤、空调器、绿洲、漫天飞舞、枯枝败叶

  2、组词:

  厌()伐()垮()冠guan()

  庆()代()挎()guan()

  六、课外作业:1、抄写生字词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陈述句、反问句和疑问句在语气上的不同

  3、用“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为中心句,概括全文森林用途的各种介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云雀的心愿就是(引)—————“到沙漠去种树”。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愿?就是因为它到了几个地方后发现“森林实在太重要了,请同学用“先……然后……最后……”说一说他们去的地方。(指名说)

  小云雀讨厌沙漠和大河,喜欢森林,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们今天就去弄个究竟。

  二、读课文

  (一)精读第2、3、4自然段

  1、过渡:小云雀和妈妈先到沙漠,它为什么讨厌沙漠呢,轻轻地读读2、3、4自然段,可以划出有关的词句。

  学生自读,然后交流

  (如果学生先交流了第2自然段)

  (1)你们有人见过沙漠吗?或者在电视上看到过沙漠?你感觉沙漠是怎样的?能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一下?总结描写沙漠的词语(漫天飞舞、贫瘠)。

  (2)沙漠这样的凶险,难怪小云雀要说,引“这里的风沙真讨厌!”(指导用埋怨的语气读)

  (3)妈妈是怎样回答他的呢?(指导用惋惜、心疼的语气读)

  (如果学生先交流了第4自然段)

  你知道了绿洲为什么会变成沙漠。“贫瘠”是什么意思呢?

  为什么小云雀要给沙漠种上树呢?它飞到沙漠上空看到了什么,把第2自然段读一读。

  沙漠好吗?怎么不好?

  它怎么知道的,请同做妈妈告诉小云雀,齐读。

  总结:没了森林不行,沙漠太可恶了,小云雀是什么态度,书上怎么说的?

  5、说话练习:“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板书:保护土地)看黑板,用”因为……所以……”把两句话连起来说。

  (二)、精读第5—10自然段

  1、过渡:小云雀和妈妈飞过了沙漠又到了哪儿?(大河),在那儿,他们又看到了什么?

  默读第二段,回答问题。

  小云雀来到大河上空,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你从这里感受到了什么?你从哪里感受到洪水很凶猛?

  (出示小黑板)指导朗读“浑黄的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咆哮着向下游冲去”(比喻句)“把……比作……”,突出“脱缰的野马,咆哮”,反复朗读,体会洪水的危害。

  3、所以小云雀不由得挨近了妈妈,它心里引“害怕”,谁能用害怕的语气读一读。(指名读)

  4、妈妈怎样回答他的.?用什么语气读?(指导用无可奈何的语气读,突击“唉”这个拟声词)

  5、说明森林有什么作用?(防洪)

  6、过渡:森林为什么能防洪?怎样防洪?森林水库又是什么?自读第10节。

  7、在黑板上画一棵树作示意图,指名按图复述树的各个部分如何蓄水?

  树冠挡住

  苔藓和枯枝败叶吸收一部分

  土壤吸收大部分

  ①森林是一水库

  8、比较句子:

  ②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

  指名读,说说这两句话说的内容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相同)。哪句话更肯定?(反问句更肯定),用反问句表示强调,更加肯定,同学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为了表达自己强烈的语气就可以用反问句,教师领读,集体读。

  9、这段话说明了森林的什么作用?(蓄水)

  10、说话练习:“森林实在太重要了!因为…。。”(板书,防洪蓄水)。用“因为……所以……”把这两句话连在一起说。

  (三)、精读第11、12、13自然段

  1、过渡:小云雀和妈妈飞累了,他们又回到了森林,感受就完全不一样了,默读课文11、12、13自然段,想一想,从这一自然段,你了解到了奥妙?

  2、读课文讨论:为什么说森林是空调器?

  森林就像空调器。

  3、比较句子森林像不像空调器?(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说话练习:“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板书:调节温度)。这段话说明森林有什么作用?(调节温度),谁能用“因为……所以……”,把板书连在一起说。

  三、总结

  现在你知道小云雀为什么说森林太重要了吧,你能根据板书,也告诉大家森林很重要吗?自己先试一试。

  四、布置作业

  1、练习册P26二、三、一

  2、搜集森林的资料,说说森林还有哪些作用?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复述课文

  2、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讲评作业

  ①字词:树冠guan乱砍滥伐咆哮冲垮

  ②解释:①流水漫溢(泛滥成灾)乱砍滥伐②选择或节制

  2、森林的作用

  用“因为……所以……”把森林的四个作用连起来说说。对啊,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所以小云雀就立下了到沙漠去种树的心愿(板书:种树)

  二、引申扩展

  1、课文中讲了林林的四个作用,那同学们能通过搜集资料发现森林还有哪些作用?

  (1)人类的资源宝库

  (2)庞大的氧气制适厂(天然的氧吧)

  (3)良好的吸尘器

  (4)卫生保健医生

  (5)绿色的隔音墙

  2、总结,还让同学抄在书上(有举的同学)

  三、复述课文

  1、通读课文

  2、表演:课文中描写了哪两个动物?(小云雀和云雀妈妈)。要求分角色表演,脱离书本,给5分钟时间准备。

  3、想象:假如小云雀实现了他的愿望,那我们将看到什么?

  四、培养环保意识

  1、过渡:是啊,那样世界该多美好啊!小云雀的心愿就是到沙漠去种树来保护环境,那你们在保护环境方面有什么心愿呢?

  2、例如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由此引出自己的心愿,我们看到河水脏,我就希望发明一个污水净化器来使河水变清(生回答)

  4、总结:老师真的希望每个人的心愿都能实现,那世界将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我们住着该多开心啊!

  五、课堂作业

  1、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

  (2)难道森林不是空调器吗?

  2、说“森林实是太重要了?用”因为……所以……”写下来。

  3、抄写课文中一个比喻句

  六、课外作业

  1、小练笔:以“森林实是太重要了!”或“我的环保心愿”为题写一篇200字的小作文。

  2、预习“习作3”

【《云雀的心愿》教案和反思】相关文章:

期中反思总结和目标09-18

大班绕口令《扁担和板凳》的教学反思01-01

有关学习方法和反思人生的名言03-25

狗和猴的绕口令教案参考11-23

绕口令赛车和吊车教学反思01-30

教学研修能力提升总结和反思09-18

上学期总结和反思300字09-18

期末考试总结和反思10-26

中班教案《大鞋和小鞋》03-22

大班语言绕口令教案及反思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