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作文

《家乡的春节》作文

时间:2023-05-08 08:04:18 节日作文 我要投稿

【热门】《家乡的春节》作文10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乡的春节》作文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门】《家乡的春节》作文10篇

《家乡的春节》作文 篇1

  家乡的春节今天,是个与众不同的日子,农历大年初一,我盼望的春节到了!

  一大早,我就被爸爸妈妈叫了起来,穿上漂亮的新衣,我们要去给爷爷奶奶拜年了。爸爸说,这可是我们家乡过春节的传统风俗:大年初一给爷爷奶奶拜年;初二给姥姥姥爷拜年;初三要回老家祭祖;初四以后亲戚们还要相互拜年,一直到正月十五看花灯才算结束呢!

  走在大街上,天气虽然很冷,但是我感到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欢庆的气息:鞭炮在四处不停的欢唱;各种车辆川流不息,喇叭声此起彼伏;大人和小孩都穿着节日的盛装,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原来,他们也是去看望长辈呢!走进商店,人可真多。音响里播放着欢快的.乐曲,琳琅满目的商品摆满了柜台,人们正忙着挑选礼品,售货员累的脸上都渗出了汗珠。爸爸妈妈让我挑选礼品,我选了爷爷最爱喝的茅台酒,奶奶最喜欢吃的大核桃,爸爸妈妈表扬我是一个孝顺的孩子,我听了心里非常高兴!

  刚走到爷爷家门口,我已经听见爷爷哈哈的笑声了。爷爷家里可真热闹!亲戚已经来了好多人,叔叔家的哥哥弟弟也来了,我高兴的不得了。我给爷爷奶奶鞠躬拜年,爷爷奶奶搂着我,脸上笑开了花。最高兴的是和哥哥弟弟一块儿放鞭炮了!哥哥敢放“二踢脚”,“嘭、啪”两声特别响,震得耳朵嗡嗡直叫;我和弟弟只敢放“火柴炮”,虽然小,但是特别好玩。

  一会儿,爷爷奶奶叫我们吃饭了,我才知道肚子早已经咕咕直叫。今天的饭菜真丰盛:爸爸做的火烧肉,妈妈做的红烧鲤鱼,叔叔做的炖羊肉,爷爷奶奶包的饺子……,满满一大桌,都是我喜欢吃的。我想,过春节真好,大人们可以在一块高高兴兴,小伙伴们可以在一块尽情玩耍。多想让春节的时间再长一点啊!

  到了晚上,我们一家人去广场放焰火。这里放焰火的人真多,有的焰火象小火箭,有的象菊花,有的象流星……,把天空染成了漂亮的色彩。我和小朋友们笑着,跳着,手心都拍红了。

  一直到了深夜,广场上的人少了,星星也眨着眼睛想要睡觉了。回家的路上,我望着夜空,看着远处还在绽放的烟花,不禁感到我们的生活真美好,我们家乡的春节真美好!

《家乡的春节》作文 篇2

  春节快要到了,这是一个开心、祥和的节日。而且,每到这时,大街小巷都热闹起来,家家团聚在一起,感受着节日的快乐。

  过年前,家家户户都忙忙碌碌的,有的在买年货,有的`在扫灰尘,把不愉快的事情都扫出门去,把幸福和欢乐留在过去的一年。还有的在忙着贴春联、贴福字。春联都是红色的,这象征着人们在新的一年里红红火火,每个地区福字的贴法也不一样,有的地区把福字倒着贴,意思是福到了。

  一 切都忙完了之后,我和妈妈就静静的等待着除夕夜的到来。北方地区过年晚上必不可少的主食是饺子。包饺子要先和面,和面的“和”,是“合”的谐音。“饺”和 “交”也是谐音。“合”和“交”代表着团聚和合欢。听老师说,“交子”是古代最早的钱币,“交子”和“饺子”的读音差不多,所以饺子代表着财源滚滚,来年 要好运了。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你们那里是怎样过这个传统节日呢?

《家乡的春节》作文 篇3

  所有的孩子都喜欢过年,我也不例外。穿新衣,放鞭炮,家家团圆真热闹……

  但是今年的春节和往年不一样,我家买楼房了,要在城里过年。爸爸和我都想回老家,陪爷爷一起过新年。可是妈妈说:“新房第一年不能空着。”结果,妈妈一票战胜了我和爸爸的两票。

  新年终于来到了,可是我一点也不快乐。因为我没有一个小伙伴,整天关在屋里,还要写作业。还好妈妈一大早就带我去物美采购。一进商场,人山人海,妈妈马上紧紧拉住我的手。我被大人们挤着挪来挪去,什么也看不见,手还被抓的很疼,我再也不去物美了!闹闹、子键……我想你们了,要是在村里,一过年大家都不写作业,上山、滑冰、放炮、藏猫猫,咱们玩得多开心啊!

  晚上,放鞭炮了,城里人放的礼花真多还特别漂亮,可是我只能站在阳台上观看。一朵朵礼花盛开,我好像看见爷爷慈祥的笑脸,领着我走出院子看村里人放炮,我和爷爷也一起放,铛铛的响,真带劲。“爷爷,您放炮了吗?您吃饺子了吗?”“放了……”不知为什么,电话那头爷爷哭了,我也想哭,我想爷爷。

  我怀念家乡的春节,怀念那热热闹闹、团团圆圆的'日子。我做了一个梦,梦到在老家快乐的过春节!

《家乡的春节》作文 篇4

  在一年的节日中,我最喜欢的便是春节了。

  每到腊月二十三,大家都开始准备年货了,大街上人山人海,一不留神就可能在这人海中找不到东南西北了。

  除夕可真热闹。晚上每家每戶的人都要穿新衣,门外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断,在外面工作的人除非万不得已,他们都要从千里路上赶回来吃团圓年饭。一家人坐在一起聊天、看春节联欢晚会,时间在笑声中悄悄的溜走了,咚咚咚咚时钟响了,12点了,大家都回去睡觉,热闹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安静了起来,大家都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除一、除二几天,大家都要去给亲戚朋友家拜年了,在亲戚家不仅可以吃到很多好吃的,还可以收压岁钱,这是我最喜欢的部分了,压岁钱不仅可以买文具,也可以去买自己一直想要的玩具、手饰、挂件等等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到处张灯结彩,红火得很。晚上,我约上几个小伙伴,溜到大街上。啊!這里已是灯的海洋。灯可多了,有孔雀灯、荷花灯、老虎灯真是美丽极了!此时此刻,我好像进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

  一眨眼,到了正月十九。学生们该去上学了,大人们都去上班了,一切又恢复了以往的平静。

《家乡的春节》作文 篇5

  酸——思念的味道

  除夕夜。屋外。鞭炮声噼里啪啦响成一片,在这个普天同庆的节日里,在这个喜气洋洋的除夕夜,人们都没有了睡意,家家户户灯火通明,他们围在一起吃着年夜饭,并且举杯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

  秒针快速的走着,分针也紧随其后,只有时针,缓慢移动。

  11点。11点一刻。11点半。11点45。

  12点。春节。

  手机开始振动起来,朋友,同学,老师,亲戚,即使是并不熟悉的陌生人,也都陆续发来了拜年短信,虽然信的内容不一样,但是,不管哪一封信,我都能感受到他们那真挚而又朴实的祝福。

  鞭炮声依旧在耳边响着,似乎永远都放不完了。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睡不着。

  是呀,虽然吃了热闹的团圆饭,虽然看了精彩的春晚,虽然与朋友互相道了真挚的祝福。但是,今年我没有回老家,没有回到我最最熟悉最最牵挂的地方。

  记得以前在老家,每逢除夕夜,奶奶总会给我包我最喜欢的钱饺,而且,不知是什么原因,每次我都能在众多饺子中吃到那唯一包有钱币的饺子。那种味道,是我最最喜欢的味道,包含着奶奶的祝福,包含着奶奶的爱。

  但是今年,我多了一份遗憾。

  所以今年,我少了一份快乐。

  并且今年,我多了一份思念。

  顿时,鼻孔里酸酸的,或许,这是思念的味道吧。

  辣——自豪的味道

  大年初一,天还没亮,我就早早的起了床,为的就是能在太阳升起以前赶回老家,快一年没有来到这个我日日夜夜都魂牵梦萦的地方了,家乡的变化一定很大吧。

  果不其然,一年过去,家乡的飞速变化几乎让人认不出来。原来往村口一站,放眼望去的尽是大树和低矮的平房,而现在,放眼望去,一栋栋高大的楼房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原来显得很高的大树,已经被楼房给遮住。

  虽然没有了以前自然恬静的景象,但是,我依然自豪,自豪于中国科技的飞速发展,自豪于家乡的变化之快。

  于是,心里的那种痛快,火辣辣的。所以,自豪的味道,是辣的。

  (家乡的麦田)

  苦——倔强的味道

  终于回到了盼望已久的家,踏进家门,习惯性的拖长音叫了声“奶奶——”,随后就有了沙哑但是却带着兴奋的一声回应“哎——”,12年了,每次回到家,这一幕总会重现,它就如同一张冲洗的彩色的照片,永远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褪色泛黄。 奶奶缓慢的朝着我的方向走来,她步履蹒跚,身材佝偻,走路甚至有些踉踉跄跄。可脸上始终都挂着一副慈祥的笑容。一年不见,奶奶脸上的皱纹又多了些,它们密密麻麻的布在她的脸上,有深有浅,有粗有细,令人不禁感叹,岁月,终究催人老。 奶奶拍了拍我的头,先是呵呵的笑了一声,接着从口袋里摸出了崭新的一张100元,她颤颤巍巍的递给我。我伸出手,准备去接。

  可是,当我看到奶奶那一双手时,我顿时愣住了。

  那是一双多么粗糙布满了多少老茧的手呀,也许是冬天,风刮的太猛,奶奶的手已经皴裂的不成样子。

  我的'手不再往前伸,而是缓缓地落下,我没有接奶奶的压岁钱,毕竟奶奶的钱不多,仅仅只够她一人花,况且,这些钱她还可以留着来买护手霜。

  “怎么了,怎么不接奶奶的钱?”奶奶问。

  ......

  我没有吭声,只是扭头走出了家门。

  我知道,若是我说出来原因,奶奶一定会嫌我多管闲事,然后硬把钱塞给我。我宁愿奶奶独自站在原地发愣埋怨嘟囔,也不愿意看到奶奶因为没有护手霜手被冻成那个样子。

  只要一下定决心就算天塌下来也不会悔改。

  我很犟的。

  这个充满喜气的春节第一次有了苦涩的味道。

  甜——幸福的味道

  “开饭啦!开饭啦!”

  随着老爸的一声吆喝,大家都奔到了餐桌旁,准备吃饭。

  不得不说,老爸做的饭色香味俱全,还是很好吃的。

  (怎么样,看上去嘴馋不?)

  什么可乐鸡翅呀,鸡柳呀,油炸花生米呀,红烧肉呀,看着就让人眼馋,大家都默不作声,并且开始大快朵颐。

  唯有奶奶,一直在给我夹菜,我低着头,不敢与奶奶的目光相遇,因为我知道奶奶还在生我的气。

  可是,在生气的情况下还给我夹菜,我心中不禁涨满了幸福。

  于是,不论吃着哪一道菜,不管它好吃与否,在嘴里,总会有一种抹不掉的甜蜜味道。

  咸——牵挂的味道

  正月初一过完。初二来到。初三过完。初四来到......…………

  就这样,时光如流水一般,一直流到了正月十五,春节的句号——元宵节。

  元宵节过完,就该开学了,于是,元宵节成了对我来说最特殊的一个日子。

  晚上8点,天上的烟花开始陆续绽放,坐在窗前,吃着元宵,看着烟花,成了最幸福的事儿。

  (漂亮的烟花在空中绽放。)

  天上的月儿很圆,天上的烟花很美,但是,还是有一种惆怅在我的心头萦绕,令我久久不能释怀。

  因为今年的元宵节,我没有回家。

  望着那硕大如圆盘的月亮,我仿佛在里面看到了奶奶,看到了奶奶依旧在慈祥的望着我,那密密麻麻的皱纹布满了她的脸,月亮中的奶奶好像在对我招手,又好像在问我:“怡儿,今年元宵节怎么不陪奶奶来看烟花了?”。我知道因为学习和生活所迫,一年当中我只会回家那么几次,有时候甚至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和奶奶见上一面。可是,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连烟花都不陪奶奶看。

  我知道那仅仅只有一场,那场烟花对于奶奶来说意义非凡。

  我也知道奶奶一直在盼着那场烟花,一直盼了一年。

  我更知道元宵节这天奶奶一定站在家门口等我,等了好久好久,一直都没有见到我的身影时那种失望的表情。

  我不知道的是,我为什么不能抽出一点时间去陪奶奶,哪怕陪她看完我就走。

  可我没有这么做。

  奶奶是寂寞的,我好想回家,好像再陪一陪她,好想听她再甜甜的叫我一声“憨闺女。”

  可是一切都晚了。

  看着烟花,我第一次有了另外的感触。

  是呀,烟花再美,也只是一瞬间。我陪伴奶奶的时候即使我们有多么的快乐幸福,那也只是短暂的一眨眼就没有了的时光。

  我双手十合,默默地祈祷——

  愿今夜的烟花永远灿烂。

  愿今夜的奶奶不会寂寞。

  愿我与奶奶的感情永世长存。

  一滴眼泪缓缓落下,舌头轻轻一舔——

  牵挂的味道,原来是咸的。

  午夜零点。元宵节过去。时间很快,快的就像大年三十那晚我盼望春节来到一样那么快。

  家乡的春节画上了一个对我来说不算很圆满的句号。

  我闭上了眼睛,进入了梦乡。梦中,我梦到了奶奶,梦里,我正陪奶奶看烟花,那晚我被梦惊醒,发现奶奶不在身旁。于是,枕头被泪水打湿。

  经历了这样一个家乡的春节,我也终于明白:家乡的春节,其实就是奶奶的春节。我喜欢家乡的春节,是因为在家乡的春节里我可以陪伴奶奶。若是没有了奶奶,这家乡的春节......纵使年夜饭再好吃,纵使汤圆再甜,纵使收到的压岁钱再多。或许对我来说,都算不上一个好春节吧。

《家乡的春节》作文 篇6

  我家乡的春节,和别人家的差不了多少,没有什么特殊的习俗,也只是放放鞭炮,吃一顿好吃的而已,还不是过个年。

  除夕,也就算过年第一天,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鞭炮,先铺开来等时间一到就马上点着它们。因为我不敢出去看,所以只能在屋里听响,吓得我们家的兔子和狗一直在叫,这回我知道了,兔子也会叫……

  放完了鞭炮还要做糨糊,这糨糊热乎乎的,粘糊糊的.,但是用糨糊贴对子容易脱落,弄完这些之后还要包饺子,过年的这一天唯一好处就是可以不写作业,但出来混还是要还的,到了晚上就要先煮上白天包的饺子,当然过春节必备的定是中央一演的春节晚会啦,一边吃着饺子一般看着春节晚会还是很好的,饺子又叫作交子,意思就是又长了一岁,不知道为什么,今年的春节晚会不像往年好看。到了十点钟还要放鞭炮说是要接财神,这回没有听到两个活宝乱叫,好像习惯了似的。接完财神还要啃猪爪,又说是要挠钱。可这只是一个习俗,我吃了那么多也没得到什么钱。

  不知道为什么,今年这个春节我过的格外不痛快。

《家乡的春节》作文 篇7

  我的家乡在呼和浩特。我三岁的时候,我们全家搬到了北京。20xx年春节时,我们回呼和浩特在那里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到现在我都记得清清楚楚。

  年三十儿晚上,我、弟弟、爸爸和姨夫一起去楼下放鞭炮。当时,大家都在高兴地看着春节联欢晚会,忽然我听到了一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听完之后,我飞快地跑到爸爸面前,激动地说“爸爸,我们下去放鞭炮吧!”爸爸说:“好”!于是,我和弟弟飞快地换好衣服,我俩一起抬着一大箱花炮来到楼下。刚出楼道门口,我就看到天空上绽放出了橙色的、白色的、紫色的、红色的花朵,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我和弟弟也毫不示弱,跑到爸爸那里每人拿了两只“小棍”,然后请姨夫帮忙点燃。只见那根小棍上冒出了橙色的火花,我和弟弟一起配合努力在空中画出五环的形状,呵呵!真好玩!接下来还有“窜天猴”、“天女散花”、“大公鸡”和一些我不认识的特大的花炮,这下我和弟弟就不敢燃放了。姨夫用打火机把“天女散花”的引线点燃后,立刻撤到了很远的地方。在楼上的`妈妈看见我们点燃的花炮后,也兴奋地叫了家里的其他人一起到窗前来看。

  伴随着震天动地的花炮声,我仿佛看到了天空中绽放出了最迷人的微笑!

《家乡的春节》作文 篇8

  过年了,在我的家乡,冰糖葫芦、年糕、火炮这些小玩意儿都是属于春节的“ 特产”。

  除夕那天早上,我和妈妈都忙得不得了,但忙得高兴,忙得乐意。妈妈往大门上贴春联,我呢?则帮妈妈贴“福”字。

  胶水都已经抹好了,刚要贴到门上时,妈妈急忙阻止我:“贴反了,贴反了,福到了,‘福’就应该倒着贴嘛!这样才表示福气临门。”听妈妈这么一说,我赶紧将“福”字倒过来,一刻都不敢怠慢了“福大人”。

  晚上,该是吃年饭的.时候了。客人们都到齐了,房间里弥漫着各种菜的香味。外公也不惜拿出了自己最宝贝的酒,看样子是准备大干一场呀!菜上齐了,大家都欢欢喜喜地坐在桌子前,津津有味地品尝着年夜饭,一大家子其乐融融,有说有笑的。

  吃完年饭,最让我激动的时刻到来了,该发压岁钱了!呵呵,从小我就有两大梦想:一是睡觉睡到自然醒,二是数钱数到手抽筋了。只要我面带着微笑向外公、外婆、爷爷、奶奶说几句吉祥话,财源就滚滚而来。真可谓是“钱来了,挡都挡不住”啊,哈哈!

  有句歌词唱得好:“找点时间,找点空闲,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过年了,回家看看吧!

《家乡的春节》作文 篇9

  曲折幽深的胡同、古老的大树、沉重的石磨,还有那广阔的田野……家乡熟悉的一切,如今在我的梦里依旧是那样亲切,而最令我难以忘怀的还是家乡的春节。

  春节是我们最传统也是最重要的佳节,村里的老人一到春节就最忙活了。从记事起,我就知道春节好,我们叫过年。“春节”是一个好听的名词,现在我不习惯称过年为过春节,我总认为,它没有“过年”两字亲切、热闹。说到过年,我就兴奋,仿佛浑身的细胞都活跃起来。大约从腊月二十起,姥爷就每天都去赶集了,自然少不了叫上我。因为快要过年了,集上的东西就格外贵,可人却格外多。姥爷的三轮车上总是有一大堆东西,鸡、鱼、肉、芹菜、木耳……这些都是过年必备的,还有很稀罕的'水产———虾,也就是一年里几个比较重要的佳节才能吃得上。姥姥说,过年家里要来很多人,东西要备得多才好,所以姥姥一过年总是要摊煎饼、蒸馒头。我不喜欢吃煎饼,我喜欢大锅馒头。

  一开锅,我就奔过去了,热气腾腾的馒头,像碗一样大,姥姥的脸在热气中忽隐忽现的,用手碰碰馒头看看怎么样了,我拿起一个便吃起来。看着我大口吃的样子,姥姥眼睛里流露出温柔。二十七一大早,就能听见院内的谈笑声,是那群小孩又来我家了吧。大人们这一天又是剁肉又是杀鸡的,忙得不亦乐乎,是没有时间管我们的。我穿上衣服加入他们之中,干什么呢?当然是去各家要东西了。我们在人家院里一站,不用开口,长辈们便嗔怒着来骂我们:“小讨债鬼,又来捣乱啊。”可一边又把肉丸子呀、猪耳朵呀给我们吃。

  二十八、二十九这两天多数人家是要打扫卫生的,这自然也用不到我们,可我们这群小孩子却不愿意出去,因为在打扫中,总是有很多小玩意被搜出来,所以我便总是一步不离地跟在母亲后面,那些小小的角落,似乎总能带给我们惊喜。活干完了,家里就整洁了,心中是那样的舒坦,我很高兴。那些东西,我总感觉我是永远也吃不完的,姥爷也总是出尽“花招”,什么香肠、煮肴肉,应有尽有,让我幸福得什么也不想。

  啊,我多么懊恼我的口拙,不能把我的感受全部说出来。我只能说家乡的春节平凡中却带着很多美好!

《家乡的春节》作文 篇10

  照瑞安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

  腊月二十三又名冬至,这一天,家家都吃汤圆,汤圆是用糯米和芝麻做成的,把糯米滚成一个圆形,再塞入芝麻,放进锅中,煮熟后,汤圆雪白雪白的,还吐着热气,犹如一个个柔软的云朵。此时,再撒上些桂花,勺上一个,轻轻一咬,里边的芝麻便慢慢流出,糯米QQ的,芝麻甜甜的,一种令人思念、甜美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汤圆色美双全,使人忍不住再多吃几个汤圆。

  我们小孩子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便是买糖儿。这是用各种糖果和茶叶掺和成的,我们待别喜欢吃零七八碎,趁父母忙乱时,悄悄吃上一颗,那甜味一直从舌尖传进心中。还有这些茶叶,就给父母待客用。

  我们高兴,大人们也忙乱。外婆总会在此时晒一些酱油肉,酱排骨什么的,用来过年吃,共余人等必须准备必须品,在过年时显示出万象更新的气派。

  过二十三,大家便会先择吉日,大扫除一次,除旧迎新。

  腊月二十五我们便会吃分岁酒,一大桌亲戚围坐在一起,谈谈这一年的风尘往事。当然,分岁酒必少不了鱼和年糕!鱼代表年年有余;年糕则代表步步高升,看着这么多亲戚洋溢着的'笑容,心中也浮起一丝甜。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终于在孩于们的欢乐与大人们的忙乱中除夕迈看轻盈的步子到来了。夜幕降临,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桌子前,外婆与奶妈聊聊家常,叔叔与外公开始祝酒,妹妹则大大口塞着酱油肉。

  “吃过年夜饭,接着就是不可少的放鞭炮了,几个孩子三三两两捧着一串串爆竹,胆大的孩子便手提鞭炮,去吓唬追赶那些胆小的孩子,那些孩子被吓得团团转。当然,最好看的莫过于仙女棒了,它会散发出金色的光芒,好似一群小精灵在空中飞舞,又带着人们美好的祝福,飞向深邃的夜空……

  初一到初三便是走亲访友了,一大清早,就被母亲逼出温暖的床,换上新衣服,在分外热闹的大街上穿梭。到了亲戚家,向长辈说一些祝福语,比如:“祝外公外婆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时,他们便会变戏法似的变出一个红包,并拍拍你的头祝你学习年年高。这时,看看这些红包,便是我最幸福的时刻。

  正月初四,一些店铺便陆续开张了。这时,店里还不忙,一些服务员轮流替换,出门看看热闹的集市与喜庆的广场。

  正月十五便是元宵,这时大街小巷便挂满了彩灯,有纱布的、纸质的、绣花的、走马灯、宫灯,上面有着艳丽的小花,或是装饰《红楼梦》的片段,各形各色,让你简直挪不开眼。这时,你便可到一些店铺,买上一个花灯,里面有小铃,摇起来就“叮铃铃”的响,可好听了。

  过了元宵,正月十六年便过完了,我也该上学了,大人又恢复了平时忙忙碌碌的上班族生活,可是,谁又忘得了过年那份喜庆与快乐呢?

【《家乡的春节》作文】相关文章:

家乡春节的作文04-08

家乡的春节作文05-17

春节的家乡的作文10-01

家乡的春节作文精选06-13

家乡春节作文09-16

家乡的春节的作文06-10

家乡的春节作文03-11

春节的家乡作文09-20

家乡的春节的作文02-05

家乡春节作文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