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作文

怀念儿时的过年作文

时间:2022-11-22 07:55:02 节日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怀念儿时的过年作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怀念儿时的过年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怀念儿时的过年作文

  怀念儿时的过年作文 篇1

  又要过年了,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已经经历了52个春节。20XX年的春节即将到来,望着家家户户阳台上挂起的腊肉香肠,走在大街上看见行色匆匆的人们大包小包的拧着年货,春节的气氛渐渐浓厚了。我也准备了许多的年货,这也勾起了我对春节的向往,也让我想起来许多的春节往事思潮起伏,难以平静。这几年,通过改革开放,国家强大了,人民富裕了,年货越来越丰富了。但是过年的气氛却没有小时后浓厚了,我更加怀念那时候的困难时期的过年,怀念我们走过的艰苦岁月。

  要过年了,我们弟兄4个都很期盼,可是苦了我的父母亲。

  人民公社的时候,都是靠生产队分粮食,自己的自留地里面产蔬菜。经济就靠自己家里养猪、养鸡,到集上去卖了,变成钱。买点其他的东西。年前父亲把我和弟弟叫上,把家里的鸡和鸭,背上,走五里山路,来到广兴场上售卖。卖了后,父亲去经营站买上几斤猪肉,一般都要买肥肉,不买瘦肉,这样油分大些。剩下的钱,父亲买上半斤水果糖,给我们弟兄一人一个后就收藏起来了,父亲说留到过年吃。回到家里。母亲把肉挂起,放在柴火灶面前,用煮饭的余火熏,到了大年三十的时候煮来吃。

  年前两天的时候,母亲开始做豆腐,母亲把挂在很高的房梁上面的那个袋子取下来,倒出黄豆,泡上水。我问母亲为啥把豆子挂那么高,她说,怕你们几弟兄偷来吃了,过年没有豆腐,没法过年。然后,用队里的大磨子推出豆腐来。磨子很大,需要两个人围着推。母亲走前面,我走后面,围着磨子不停地转圈,母亲一边推,一边加豆子。我体质差,推几圈下来我就晕了,母亲只有一个人吃力的推着巨大的磨盘,艰难的走着、走着。需要半天的功夫,一袋豆子才能磨完。完了后母亲用大锅煮豆腐,我就烧柴,母亲在灶前,点豆腐。煮好后用布包好成型。就这样辛苦做出来的'豆腐,都要等到大年三十中午,母亲才做出来我们吃。母亲的煎豆腐很好吃,现今餐馆里面的熊掌豆腐,无论怎么做都做不出母亲那样的味道。

  大年三十一早,母亲就起来了,开始煮腊肉,我就烧火。母亲用猪油煎豆腐,做成现今的麻婆豆腐。父亲和弟弟就去打扫院坝,父亲说过年了,要把家里打扫干净,迎接新年。好久没有吃过肉了,母亲在切肉的时候,趁她不注意,我和弟弟就去偷吃,很香很香。父亲就拿来红纸,笔墨,在院坝里摆上桌子,开始写春联。父亲只有小学文化,歪歪扭扭的写上几幅对联,将家里的门上都贴上对联,灶前也要贴、包括猪圈都要贴上红纸,保佑来年猪肥圈满。很有喜庆的味道。

  中午一家人围着在方桌前,我们很想吃肉了。父亲用筷子敲打我们的头,说不要慌,先给爷爷奶奶烧香、在神坎上放上一坨腊肉,点上香和纸钱。父亲说以前爷爷奶奶也很苦,给他们烧点钱,敬点肉去。我们照父亲的意思做,但是不懂里面的情意。长大了我们才知道这是敬祖。然后,在院坝里面点燃一串火炮,鞭炮然完后,父亲才让我们吃年饭。年饭都很讲究。吃饭的过程中,不能掉筷子。掉了,不吉利。如果哪个将筷子掉地上,要被父亲狠狠的骂一顿的。掉在地上的筷子,不能捡起来。只有等过年后才扫出去。我们大口吃肉,父亲就吃豆腐,母亲也让我们多吃点,不断的往我们碗里夹肉。父母都希望我们长大了好有出息。

  吃完午饭,母亲收拾完后,就去炒花生。同样母亲把挂在房梁上的花生拿出来,用河沙一起在大锅里面炒,我问母亲为啥要用河沙炒花生,母亲说,这样不容易炒糊,好吃些。即使花生炒好了,母亲也只给我们吃一点,说要留到初一才能吃。弟弟趁母亲不在意的时候,也去偷一点出来给我们每人吃几颗,那真是香啊。母亲发现我们贪吃,就给我们每人抓上一把花生,几个水果糖。四个口袋装的满满的。我们跑到队里的院坝里去,和小朋友一起玩。大家在一起吃很香。还相互分享,看哪家的花生好吃,哪家的糖果甜,吃完后,大家一起打三角板、斗牛儿、滚铁环。玩到天黑才回家,这一天父母都不管我们,也不做家务,我们就尽情的玩,开心得很。

  大年初一,母亲给我们准备了新衣服,都是母亲自己用手工缝的。有几年困难的时候,我们没有新衣服,年前母亲就把旧衣服洗出来,晒干,一样给我们穿。还记得,有一年天气很冷,洗了的衣服无法晾干,母亲就将衣服放在柴灶面前用火烤干,或者用农村取暖的烘笼烤干。好让我们初一穿的新一点。70年代有几年我们都没有新衣服穿,每年我基本只有做一次衣服,弟弟就穿我们的旧衣服,有的还补上疤给我们穿。新年了弟弟穿不上新衣服大年初一就哭了,母亲看在眼里痛在心头。母亲照样给我们几弟兄装好花生、分好水果糖。让我们出去玩。我们那时根本就没有什么压岁钱,也没有如今的香肠和许多的水果。有糖有花生就算最大的幸福了。我们最高兴的就是大年初一与小伙伴们一起浩浩荡荡行走在去广兴乡场的山路上,大家一边走一边唱歌,半过多小时就到了街上。人很多啊,通往街上的山路上可以看到牵线子的人流向乡场上汇聚。古老狭小的街上到处都是人,大家脸上都挂满笑容。有时候街上还要舞狮子,官神庙里还要唱川戏,茶馆的人也爆满。街上卖小吃的很多,油果子(天鹅蛋)、麻花、油条满街串香。可惜我们兜里没有钱,看到油果子只有流口水啊。走累了,饿了,到下午一两点钟,我就疲惫的回家了。回家后,母亲给我做的汤圆,吃上一点,这个年也就差不多了。

  正月初二,是走人户,我们很想的就是去舅舅家,舅舅家里要富余点,去了,舅舅、舅母都很高兴,给我做好吃的。我们离舅舅家有三十里路,母亲带着我们,提上一把面,带上一坨腊肉,我们一早就出发,要走3个多小时才能到。那时我们也不知道辛苦,只想去舅舅家有好吃的。

  八十年代,家里的日子有点好过了,父亲基本上每年都要杀一只猪来过年,我们几弟兄都出来工作了,到了腊月,父亲就打电话,叫我们回家,要杀猪过年。父亲很早就请来杀猪匠,我们几弟兄一起把肥猪按住,杀猪匠一刀下去,红火滚烫的猪血喷涌而出。父亲很高兴,说以前我们很苦,包产到户了,我们的日子开始好了,以后我们年年都杀猪过年,让你们吃过够。母亲将辛苦一年养大的猪,煮给我们几个吃,高兴得很。还不断的数落我们当年,偷肉吃得情景。吃完午饭,父亲,把猪肉分成五份,四弟兄每家一份,父母留一份。真正的粮食猪啊,很香的肉,回到城里分一点给同事朋友吃,都说比饲料养的好吃得多。在村口,望着我们离去,父母脸上终于出现了笑容。

  在我的记忆中,我们农村娃在那个时候的最大的企盼就是过年。小时候老盼过年,那是因为贪嘴。桌上的菜肴是丰盛的,喷香肥腻的腊肉奢侈地安慰着我们一直寡淡的胃肠。小时候老盼过年,那是因为我们有新衣服穿。手巧的母亲做出的衣服很合身,使得小伙伴们总是围着我们看,一个个那羡慕的眼神至今仍历历在目。小时候老盼过年,那是因为喜欢那时农村过年的氛围。人们的脸上都有笑容,山村里不时响起鞭炮声。农民辛苦一年,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会释放出属于自己的欢乐。

  五十年多年过去了,父母都搬到城里居住了,但是每到春节,我们都要陪父母回到老家,在老宅住一晚上,在熟悉的田埂上走一走,看看故乡,会一会儿时的小伙伴,然后给老祖宗上坟,上香。母亲依然会在废弃的老宅里面做一顿年饭给我们吃,然后去乡里乡亲家里串串门,每当听到乡亲们夸耀父母能干、儿子都有出息的时候,父母亲的脸上那个灿烂啊。

  如今,我们早已远离了那曾经给我带来欢乐的家乡。可每当春节,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听到窗外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望着窗外腾空而起的缤纷的节日礼花所绽放出来的夺目的色彩,老家过年的景象就会浮现在我们眼前。我时常想起过年的水果糖、想起母亲辛苦给我们准备的花生,腊肉,还有那辛苦做出来的煎豆腐,想起母亲买来白布用颜料染成蓝色的布衣裳和那洗得发白还补上不少疤疤的衣裳。想起母亲的眼泪和父亲的无奈,也想起父母的吃苦耐劳和坚韧不拔的汗水,想起父母对未来那充满希望的劳动情景。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一年365天,在外漂泊的游子奔波千里回到故乡,与家人欢聚一堂的日子,那就是过年。它是一种文化,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盛典,过年是我们心中的一个永不消失的情结,一个幸福的隐喻,是一棵春天抽芽夏天开花秋天结果的树。过年,体现着浓浓的亲情,体现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过年的氛围更浓,情更真,谊更切。

  如今的过年不在简单的是腊肉很香肠的味道,过年更多的是品味一家团聚与亲情的味道,正是有了这种味道,才孕育出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浓浓乡愁。

  过年了,过年了,让我们一起品味过年的味道,让我们一起回味故乡的味道吧!

  怀念儿时的过年作文 篇2

  天色渐暗,看着大街上渐次亮起的大红灯笼和五彩斑斓的霓虹灯,心里默念着,新年又要到了。在这个社会高速发展的年代,虽然人们不再为过年的吃穿发愁,但心里总觉着在这个喜庆的节日里缺少了点什么。

  记得小时候过年,最大的感受就是翘首以盼,期盼一年当中最快乐日子的到来。因为过年,可以肆无忌惮地去玩,可以穿上平时舍不得穿的新衣服,可以吃一些平时很少吃的好东西。至于玩,也就是和村里的小伙伴满村的疯跑,没有现在的电视、电脑。新衣服无非就是母亲上街买块布料,回家自己动手缝制,并不像现在的衣服花色款式繁多。吃的东西也只有如今看来再平常不过的鸡鱼肉蛋,没有现在种类多样的各种零食。但那时的感觉就是特别容易满足,特别期盼过年。

  在那个电视机还比较稀罕的'年代,年三十晚上,有电视机的人家里总是被挤得水泄不通。虽然不太关心电视上放的是什么,好看不好看,去看电视图的就是人多热闹。春晚的相声小品,逗的人捧腹大笑,但笑得最开心的还是那时的孩子们。春晚结束,新年已至,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也随之响起。对于我们这些异常兴奋的孩子们来说更是睡意全无,总会三五成群的跑到外面再去玩一会,全然不顾漆黑的夜晚和坑洼不平的小巷。玩的那么开心、那么畅快!

  大年初一是过年的高潮。一大早,孩子们便会一群一伙的走东家串西家去给长辈们磕头拜年,摸着装满衣兜的花生糖果,满脸都是幸福。在那个经济还不宽裕的年代,能够赚上几块压岁钱,对于孩子们来说更是天大的喜事。总会时不时地掏出来看一看、数一数,去找小伙伴们显摆显摆。那种幸福快乐的感觉,现在的孩子是体会不到的。

  随着年龄渐长,工作的压力和繁杂的琐事,让我们失去了对新年的期盼。但每当过年,儿时的记忆总会在脑海浮现。如今,我问儿子,你喜欢过年吗?他说喜欢。我接着问为什么?他说,过年就放寒假了,不用再去上学,不用再去练书法、学钢琴了,可以在家痛快地玩游戏、看动画片了。儿子的回答不再期盼吃和穿,他所期盼的只剩下玩了,但他们的玩更多的依赖于电视、电脑和其他的各类电子产品。我们儿时对过年的期盼,过年时的热闹快乐,在他们身上已难觅踪迹……

  怀念儿时的过年作文 篇3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盛大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对于我来说,春节年年过,年年有不同啊!

  儿时,最是巴望春节了。过了冬至,吃罢饺子后,就盼着腊月的早日到来。一进入腊月,就掰着手指头数着过日子了。腊八那天,那腊八粥是一定要吃的。我们家的腊八粥,其实很是简单,就是小米、花生米、绿豆、红薯块熬成的捞饭(能托着菜的粥)。那捞饭吃着甜丝丝的,不用就菜也成。但是,奶奶会先在油锅里爆个干红辣椒,而后把白菜炒了,且加入一些油渣(肥肉炼油的渣),最后再添水与豆腐一块炖,等到菜要出锅时,再倒进腌好的葱花。

  腊八之后呢,则又开始巴望祭灶了。因为祭灶这天可以吃到心仪已久的芝麻罐糖,还可以吃到香软的两掺烧饼,以及父亲也放假了,祭灶这天一定会从市里回家,一家人团聚的。

  祭灶之后,就盼着二十八这天了。俗话说:“二十八,贴花花”,即贴春联。我们一大家子前前后后的十多个门上的春联都是我父亲写的。父亲支好桌子后开始裁纸,而后,父亲写一副春联,我就把它拿到一边放在地上,晾干,父亲专心致志地写,我乐此不彼地跑腿,其乐融融。春联全部写好之后,我又陪着父亲,从大门开始,一副一副地贴春联。看着清一色喜庆吉祥的大红春联,心里美滋滋的。

  除夕夜,也是我最巴望的,不为守岁,而是为了啃骨头。晚饭,吃“金线缠元宝”饭,也就是汤面条锅里再煮一些饺子。吃罢晚饭,奶奶就着手煮肉了。我呢就守着炉灶,坐在煤火台上,闻着那肉味越来越浓、越来越浓。肉煮好后,母亲把肉从骨头上剔下来,剩余的骨头,我就开始大口小口地啃,那真叫一个解馋,真叫一个过瘾啊!

  大年初一的.清晨,我是最期待的。一是,我要端着一碗碗的饺子,给本家的叔叔、大伯家送;二是我一顿饭可以吃到好几家的饺子;三是吃罢早饭后给奶奶、父母拜年,可以得到最真挚的祝福;四是可以穿新罩衣或者戴新头巾;五是可以跟着堂姑一同到大街上荡秋千,不用再带着弟弟玩了。

  大年初一之后,就是跟着奶奶回娘家,不仅能吃到可口的饺子,又能喝到酸水,还能收到两毛或五毛的压岁钱呢!

  串完亲戚,这饺子、白馒头也就吃到头了。为此,又巴望着过“元宵节”。“元宵节”时奶奶仍然会包肉饺子,还会蒸“灯盏”,即一种用黄白两掺面做的犹如酒杯一样的馒头。“元宵节”的晚饭后,我就会端上“灯盏”,“灯盏”里面放有食用油以及棉线绳,点燃绳后,就可以端着“灯盏”到大街上找小伙伴一块玩耍了。我们常常一边玩,一边唱着:“灯笼灯笼会会,煳笼回家睡睡。”等到油烧完,那“灯盏”也就焦黄了。一边吃着香喷喷的“灯盏”,一边赏着明月,一边往家走去……那夜晚的梦乡,一准都是咯咯咯地笑个不停啊!

  “元宵节”过后,那年就真格的过完了呀!

  儿时最巴望过年啊,因为有慈祥的奶奶,有可敬的父亲,还有勤劳的母亲的陪伴,一家人热热闹闹过春节,其乐融融啊!

  怀念儿时的过年作文 篇4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出生在华北平原一个偏僻的小乡村,关于过年的记忆是从腊月二十一的集市开始的。

  以前的农村乡镇,没有大型的商厦和超市,人们日常的采购都是到集市上。腊月二十一因为接近春节,所以赶集的人特别多,熙熙攘攘,摩肩接踵。虽然那个时候人们的生活还不算太富裕,但积攒了一年,在过年的时候是不会吝啬的。买十几斤肥瘦适中的五花肉;再买上鱼和生鸡,讨个吉庆有余的.好彩头;还要买些火腿肠、凉拌菜,招待亲戚用;瓜子、花生、糖果也要备着给来拜年的人吃;水果要买苹果,寓意四季平安;最后给孩子们买上一身崭新的新年装。

  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开始扫房,大人们拿着扫帚把屋子里面的四个角扫一下,不能留着蜘蛛网过年。因为那时家里都是泥土地,不像现在的瓷砖地板、木地板那样讲究,只需扫地就行了。

  腊月二十七、二十八家家户户开始蒸馒头,要蒸三四十个,还要蒸玉米面的、高粱面的窝头,这三种主食叫隔年饭,过年的那几天吃,再留下一些正月待客用。我的家乡不产水稻,所以稻米显得非常金贵,不常吃。另外还要蒸十几碗的肉,把肉放在上面,豆片放在下面,吃起来满嘴流油,很解馋。

  腊月二十八、二十九每天晚上都要吃饺子,素馅的是白菜的,荤馅的是牛肉的,我们管饺子叫元宝,希望来年能够发财平安。临近过年的那几天,家家户户的炊烟一直不断,都在忙着,生怕落下什么。

  最令人期待的年三十终于来了。我们家乡年三十中午的饭菜特别丰盛,有炖鱼、炖鸡,几个炒青菜里面都要放很多的瘦肉。孩子们早就盼着这天,因为那个时候一年到头穿不了几件新衣服,新衣服从集市上买来之后,孩子们就一直悄悄瞄着,但断然是不能提前穿的,不然到了过年就没了新意,家长也不允许。年三十中午吃完了饭才能换上新衣服,因为怕中午吃饭时不小心把饭菜的油滴到新衣服上。吃完了饭,孩子们像出笼的小鸟四散到村里光秃秃的场院里,显摆着各自的新衣服。

  晚上的年夜饭还有饺子,因为中午吃的荤菜多,量也多,晚上的年夜饭就简单一些。吃完了饭,大人们就在家里呆着,那时候全村没有一台电视机,每家只有15瓦的灯泡,平时不舍得开灯,过年就不心疼那点电费了,灯一定会亮到十点多,算是守岁。

  正月初一,孩子们聚集在一起,给各家各户拜年,到了长辈家,吃着瓜子、花生和糖果,临走时还要带着。一个上午下来,棉袄棉裤四个大大的兜里都会被装满,鼓鼓囊囊的。

  一般初二去姥姥家,初三、初四在家里等着亲戚来串门,初五吃破五的饺子,照例是不能出门的。串亲戚的活动一般在初十前完成,正月十五、十六吃元宵。吃完元宵,这个年便算过完了。

  庄户人家很讲究过年,过年前后的一个月地里没活儿,正是休闲的好时候。过年的那段时间,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所以那个年代的人们看到脸上带喜气的人,都会说上这样一句:有什么高兴的事啊,看你美得跟要过年似的。

  过年可以有滋有味,有情有调。年是一个节点,终结我们的过去,开启我们的未来。

【怀念儿时的过年作文】相关文章:

儿时的作文02-10

儿时的中秋作文03-03

儿时的乐园作文11-29

儿时的作文(通用50篇)02-27

儿时的中秋作文(通用42篇)03-07

怀念的作文03-03

我怀念的作文06-07

怀念小学作文08-19

怀念外公的作文02-20

怀念母亲作文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