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毕业论文

计算机应用基础

时间:2022-10-26 09:50:28 计算机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学校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

  计算机应用基础【1】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学校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

  本文通过对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授课内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提高中职学校学生计算机基本应用技能,满足其学习和实际应用需求提出了一些个人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中职学校 计算机应用基础 中职学生 教学方法

  1、前言

  中等职业教育是一个特殊的教育类型。

  它不同于以理论知识为主、以升学为目的普高教育,也不同于社会上以单一技能为主的培训教育。

  而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初中时就对学习毫无兴趣,基础差,缺乏自信心。

  对这样一些进了中职学校的学生,我们怎样才能让他们留得住,学得好,出得去呢?我认为有好的教师,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我们只有从教学方法和技巧上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观的需求,才能培养出更多适合社会需要的合格的技术人才。

  下面笔者就个别中职学校实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解决的办法作一浅析。

  2、《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 中职学生的学习现状?

  (1)学生自身方面:中职学校的门坎很低且相当多学生来自农村,由于现在农村中学计算机教学设施的不完备,许多学生在初中学习时很少接触过计算机,对计算机的认知程度也很低。

  学生在学习整个过程中,普遍对计算机基本理论课程的学习都不感兴趣,他们只热衷于上网、聊天、玩游戏,既然学生在这些接触中认识了键盘、鼠标,学习积极性未能充分调动起来,很难提高教学质量,也不利于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

  (2)教材方面:部分教材过于陈腐,跟不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职业的需求;由于计算机知识更新实在太快,假设教材跟不上知识的更新,造成教材与教学的摆脱,就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3)教学方面:在这种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中没有让学生们拥有充足的空间让学生实践练习,计算机中的许多术语、原理、命令总让许多学生听的云里雾里,上机操纵时不知从何下手,结果造成老师教学费力,学生学习吃力,实际效果不好的情形。

  2.2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1)由于地区差异、学校差异和学生基础差异,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

  (2)由于这门课程的教学环境是职业学校,学生们又刚刚初中毕业,习惯了初中的灌输式教育,对职专的教学方法还不能快速适应。

  (3)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特点是知识点多、可操作性强,且许多知识点之间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

  如果仍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讲授,势必需要大量的课时,这将影响职业学校正常的教学进度。

  3、《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采取措施

  为了适应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要求,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需求,在实践中,我采用了如下措施:

  3.1 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1.1 多媒体教学与实际操作演示相结合

  随着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多媒体教学课件在制作过程中将文字、图形、图像、视频、音频融为一体,使得课堂讲授过程中,板书时间减少,可加大与学生的双向交流、互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图文并茂,将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直观呈现,动静结合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但若能将多媒体教学与实际操作演示结合起来,将能更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

  将桌面、窗口、菜单、图标、应用软件的使用,利用多媒体讲解后,再辅以真实环境下的实际操作演示,将每一步操作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强调应注意的细节,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加强记忆掌握。

  3.1.2 启发诱导式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式教学,就是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教师启发诱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通过学生自我感知、自我发现、自我探究,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真正实现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思想转变,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

  Word、Excel、Powerpoint是Office家族套装软件中三个非常重要的应用软件,也是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三者在窗口、菜单上的操作基本相同,甚至有些功能也相同,因此可以让学生在掌握一种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的基础上,通过联想,轻松学会其它办公软件的使用,优化教学效果。

  3.1.3 使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依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将基本知识点融合在具体、生动的典型案例中,以案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用案例来带动知识点的学习,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的过程大致分为这个四个步骤:分解为案例演示、分析讲解、指导学生动手制作、总结提高。

  例如在Powerpoint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可先行制作一个精美的个人简介,将素材的获取、新建演示文稿、插入图片、影片、声音、Flash、音频、视频、自定义动画、动作设置和超级链接等理论知识整合在一起,通过幻灯片放映,展示其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再逐步分析讲解各知识点,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并指导学生改进作品,最后进行总结提高,通过这一过程增强学生动手的能力和学习的信心。

  3.1.4 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教师在课前认真拟定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以任务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围绕任务帮助学生分析、探究任务,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最后归纳总结解决问题思路、方法,穿插介绍操作技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把握重点,变枯燥的填鸭式说教活动为自主的能动活动。

  任务驱动法的关键在于任务设计要符合实际需要,要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解决问题,并且引导学生在任务完成后总结和归纳所涉及的知识点、重点、难点,逐步形成自主学习和获取知识相互推进的良性循环。

  3.2 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技能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除了理论知识的教学外,应更注重于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操作,在实践中获取和增强实际操作能力,达到熟练应用计算机的目的,因此上机实践课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必须制定一套完整的目的明确、内容具体的实践教学大纲,以此作为学生上机实践的指导,通过学生的反复练习,体会操作的技能技巧,将单个知识点的应用上升至全面综合运用。

  4、提高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水平的几点意见

  4.1 合理选用和使用教材,注重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计算机教材的本身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要注意选取内容新、实用性强的教材,并做到适时更新。

  也可以结合学生的要求和就业的特点,开发校本教材,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充实教学内容。

  4.2 研究学生心理,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施,注重教学方法的使用

  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心理活动产生和谐的共鸣,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师同时应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结合,善于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和各种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生动灵活地表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3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上机操作技能

  足够的实践练习是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前提,学生上机实践的课时应占到总课时的三分之二左右。

  教师须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特点而又实用的操作内容。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勤于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把握好进度,分层次推进。

  4.4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1)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协作能力。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

  (3)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提高教师个人业务素质。

  5、结语

  计算机应用基础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结构更新加快,计算机教学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突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真正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2】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内容实践性很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学习这门课程的关键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留给学生一定的创造空间,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掌握对计算机这个应用工具的使用。

  [关键词]精讲多练 动手能力 培养

  由于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一门工具课已经成为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对于该课程的教学,我们应该注重的是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其创造力、想像力的发挥。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留给学生个人发挥空间,这样才能真正使他们掌握计算机这个工具的应用,而不至于让它成为学生考试的负担。

  下面结合我几年来讲授此课程的经验,将教学方法总结如下:

  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职业院校来说,除讲授基本的理论知识以外,更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而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首先就要培养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情感是发展认知能力的动力,当学生带着问题步入知识的殿堂,就会产生一种饶有兴趣的感受,而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忍受。

  所以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特点,精心准备、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做到各个教学环节中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融合,从而实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根本目的,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这也是学生能否学好该门课程的关键。

  二、教学过程中要精讲多练

  现在的计算机基础教材很多,而且大部分教材都图文并茂,多数实践操作内容学生自己参照教材就能完成。

  所以教师在授课时应该注意内容的讲解要合理,不必满堂灌,把学生会不会的都讲一遍;应该重点讲授学生难于理解和操作容易出错的地方。

  多留一些时间来解答学生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实验课只是演示不宜掌握的操作让学生看,剩下的时间留给学生去完成,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创造能力。

  例如:我在Word 2003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制作黑白字,主要讲解创建黑白字的原理,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文本录入、艺术字的创建、图片的基本操作可以一概不讲,让学生自己上机操作,利用所学过的知识,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想像力完成实验内容。

  教师则观察学生的操作,对学生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操作错误,及时进行提示和指正,便于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同时,也可以为教师今后教学收集资料。

  三、利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

  运用多媒体电子教室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手、脑、眼、耳并用,使学生有新颖感、独特感、直观形象感。

  唤起学生的情绪和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对于一些学生不易明白或不易理解的地方,也可以通过制作一些形象生动的教学课件让学生观看,便于学生理解,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合理安排课程设置比例,提高上机实验效果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实践性较强的一门课程。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内容讲解和上机操作之间的关系,既不能只上机,不讲解;也不能只讲解不上机,应该做到讲练结合,并且时间分配应该合理。

  根据我个人总结,较合理的理论与上机的时间比例是1:1.5,做这样的比例安排,目的是通过学生实际操作便于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使教学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

  我们要求每次上机实验都给学生规定明确的实验目的,完成一定的任务。

  上机练习题目全部是实际应用开发题目,而不是简单的验证和重复,从而启发学生开拓创新。

  我们课题组老师根据多年教学经验精心设计了一批既覆盖讲课内容,又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实例。

  通过对这些实例的上机练习,既让学生掌握课堂知识,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潜能。

  五、课程设计

  学生学完课程之后进行一到二周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教师既可以做规定题目,也鼓励学生出去做调研,根据实际需要自选课题。

  课程设计上教师要规定有一定的难度和工作量,要求学生遵守一定的设计规范,书写正规的技术文档。

  通过这样的训练提高学生开发能力、动手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学习计算机只有通过自身的操作和主动的参与才有可能逐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不能仅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而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学生则从提高接受知识的主动性转到初步自主地学习。

  教师所做的教学设计不应该只是设计教案、教学内容这么简单,而应该是设计怎么教,又要考虑学生如何学的问题。

  并且不能只是采用灌输知识的方法,而应该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全面发展。

  在教学中,应该边教边总结,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中设计活泼新颖和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有决定性的作用,从而达到真正的学习目的。

  【参考文献】

  [1]蒋宗良.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J].中国电化教育,2001(5).

  [2]李芒,徐承龙.PBL的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1(6).

  [3]张建伟.基于问题式学习[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3).

  计算机基础及应用【3】

  摘要:在高职院校中,《计算机基础及应用》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应用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必不可少的科研和办公工具。

  由于各专业学生层次参差不齐,对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及应用》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为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过本人讲授《计算机基础及应用》的感受和对其教学现状进行改革与摸索,实施“教、学、做于一体”教学模式的效果显佳。

  关键词:高职院校 计算机课程 教学改革

  目前《计算机基础及应用》是所有高职院校所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熟练操作并能日常维护计算机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一种技能。

  但各高职院校的学生有的是通过高考的高中生,有的是职高生,加之生源的不断减少各高职院校各专业都是文理兼招,甚至是自主招生,导致学生的基础差异较大。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备综合素质较高、职业能力较强,且能零距离上岗于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既注重专业知识又注重实践技能。

  所以职业教育应结合市场要求,突出实践性教学及技能训练,强调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本位的指导思想。

  教学如何适应当今职业教育的形势,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迫切任务,要树立新的职业教育的理念,改变教学模式,按照职业教育特点和认知规律来合理安排教学。

  1、教学方式与方法

  首先教学形式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缺少师生交流。

  应以“讲解+演示+操作”的方式传授知识。

  确保每位学生一台计算机,同时对学生进行监控和指导,控制好课堂纪律,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步骤有计划地过渡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上来,最好是利用苏亚星软件通过教师机来控制学生机,让学生在自己的计算机上清楚地看到教学的内容和老师的每一个操作技巧,将理论和实践操作有机的结合起来。

  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实现师生互动,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选取是保障教学效果的重因素:应选择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特点的教材,内容以实用为原则,以日常工作和学习经常使用的知识和技能为重点。

  其中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教学的教学应当结合社会应用不断更新,根据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对人才需求的知识、能力、素养具体要求进行编排;网络方面,局域网和因特网已经成为当今办公必不可少的部分,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对正确使用和简单计算机维护非常必要,需要让学生理解掌握。

  坚持以能力培养为中心,重点加强实践动手能力,解决过去教学中出现的理论性太强, 缺乏实用性的问题,建立较为完整、科学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计算机基础及应用》教学是否有成效的关键是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是教学的关键。

  学习的主动性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动力,是激发创新的精神源泉。

  学生的兴趣越浓,求知欲越旺,知识迁移也就越快,信息交流量也将越大,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课堂教学效果也是最佳的。

  计算机教学的实施多用实例教学法,在每个教学内容的开始给一个代表性的实例,使学生从实例中对学习目标有一个整体认识,知道学习这些知识能做什么,需要补充哪些知识,然后以实例为主介绍相关知识。

  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深受学生的喜爱。

  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开始自学的内容要少而简单,待学生认为自学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且乐于参与时,再适当加大难度。

  如在图文混排的教学过程中,等学生已掌握文字排版的操作方法后,再将图片合理插入到文章中的操作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去学习体会。

  这样做会使学生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增强自信,逐渐养成求知探索的习惯。

  当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习惯后,必然会激发他们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探讨,再经过教师的讲解、指点及自己的练习,所掌握的操作技术就会更快、更多。

  这样也使整个课堂教学更快、更高质量地达到预期的目标,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再次,改变传统的灌入式教学方法,实行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理论教学在讲清概念的基础上,强化应用训练。

  传统的教学以章节讲述为基础,以基础理论为核心,知识分散,不重能力培养。

  而高职教育以课程标准为目标,以学习单元为基础,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突出技能培训,强调职业核心能力、关键能力、基础能力的统一,因而对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应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在“教”上,计算机基础知识对新入学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水平参差不齐,需注重因材施教。

  对于那些有一点计算机知识的学生,首先要告诉他们不要以为自己已经都会而骄傲自满,要多给他们讲些他们感兴趣的计算机知识,让其发现自己对计算机的认识还差得很远;对于没有一点计算机知识的学生,要认真从最基本的计算机知识讲起,讲的时候要结合生活实际去讲解,不能照本宣科,才会使学生容易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可让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学生去帮助那些对计算机知识完全不了解的同学。

  相对与教师而言,学生之间更容易沟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知识的总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前面讲过的知识过后就忘了。

  如果不及时回头做知识总结,学生到最后还是什么都不会。

  在“学”上,将“讲授为主”改为“自学为主”。

  《计算机基础及应用》这门课程以应用为主要,课程内容中知识和技巧应并重。

  技巧是无法通过课堂讲授获得的。

  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提倡“精讲多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起到引导的作用,应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去学习、思考、体会,培养学生在操练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能够自己通过该软件的帮助系统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用少许的时间演示令学生感兴趣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学会自己摸索,学习使用这个软件去完成实例。

  例如讲 “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时候,这个内容大部分学生均有一定的认识,即可让学生自己通过看书,然后上机操作,完成其教学任务。

  在自学过程中,需强调让学生发现问题,并试着自己去解决问题。

  不少学生对某个知识点还不够理解,却又不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到最后没有掌握其知识。

【计算机应用基础】相关文章:

计算机应用基础报告10-07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10-08

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02-24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10-03

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10-09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应用论文10-09

计算机应用基础调研论文10-08

计算机应用基础优质教案10-05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论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