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

给深圳市市长的寄语

时间:2025-07-18 15:56:41 晶敏 寄语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给深圳市市长的寄语(通用7篇)

  市民学生有什么对自己城市建设发展的好建议,可以给市长寄语。下面是小编整理提供的给深圳市市长寄语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给深圳市市长的寄语(通用7篇)

  给深圳市市长的寄语 1

  深圳有一系列与生态园林有关的花环,如世界花园城市、生态模范城市,绿化模范城市等等。诚然,只管看深圳,深圳的确是一个漂亮美丽的城市。

  但我们静下心来细看深圳,光鲜的表面下还有许多龌龊的东西:比如没有一条河流是干净的;比如守着大海无海滨,在红树林保护边欣赏红树林吹来的常常是一阵一阵恶臭;比如每年的尘霾天气有一百多天等等。

  在我看来,深圳虽有生态城市之名,但与一个名副其实的生态城市还有较大的差距。

  如何把深圳建成名副其实的生态城市,提出如下建议供市长参考:

  第一,发展绿色GDP,尽快建立碳交易所,在国内率先将深圳建成低碳城市。低碳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一个潮流,深圳作为特区,理应在此方面领先。建议深圳尽快设立碳或排污权交易所,以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并促进全国的低碳化经济发展。目前国内已有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建立了一定形式的'排污权交易机构,但运作并不理想。深圳有毗邻香港的优势,在发展低能耗产业、低碳产业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建立碳或者排污权交易机构,比其他城市更具有优势。建议将其列入市政府重要工作议程,责成有关部门专门推进。

  第二,将生态控制先变成真正的铁线,而不为一些大企业利益、局部利益牺牲市民的长期利益。尽管深圳有生态控制线,但由于种种原因,常常是难以控制,尤其遇到一些国字号的大企业需要用地时,生态控制线就得让路,同时基层政府对生态控制线并不重视,总是以各种理由侵吞。深圳寸土寸金,保护一定面积的生态用地的确困难,但为了深圳市民的长远利益,必须有铁规铁腕,否则控制线控制不了,控制线会越来越短,线内控制的面积会越来越少。

  第三,以人为本,让市民绿色出行。我们目前的城市管理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汽车为本。原有的道路两旁的自行车道、人行道,都让路于汽车。包括是政府所在地的市民中心,周围没有自行车道,没有自行车停放场,无论政府官员上班或者老百姓来办事,想绿色出行也极为困难。在整个深圳时,许多市民想选择绿色出行,但苦于没有自行车道、人行道,而不得不买车或者坐车。经常会看到一些骑自行车者在机动车道上行驶,险象环生。建议给城市的全部非快车道旁恢复自行车道,健全人行道,在主要建筑物的停车场设置自行车停放空间,使市民可以绿色出行。同时对骑自行车上班的市民给予奖励,这在西方国家有先例,以鼓励市民绿色出行。

  第四,不再批地建别墅,让市民有更多的绿色空间。深圳地域狭小,本来空间有限,但在我们深圳东部的一些沿海山地,风景美丽,但却批给了开发商,在这些宝贵的绿色空间建了许多别墅,使少数权贵者以极小的经济代价,独占了本属于市民的绿色空间。建议深圳今后不再批别墅用地,留下更多的绿色空间给下一代,让普通市民可享受更多的绿色空间。

  第五,调整政策,坚决推行新能源汽车,限制大排量汽车。汽车尾气污染是深圳污染的主体,如何减少尾气污染是深圳环保的重点。比亚迪产生于深圳,但深圳街道上看不到几辆比亚迪,这是深圳的悲剧。据说现在在西安街道上有三分之一的出租车是比亚迪汽车。建议政策支持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上路,使出自于深圳的比亚迪车汽车在新增的出租车中能占主体。对于市民购买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也给予政策支持,这样一举两得,既支持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也推进了深圳的环保。同时对大排量汽车,也要在政策上给予限制。

  给深圳市市长的寄语 2

尊敬的许勤市长:

  您好!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在党的大政方针指引和鼓励下,各项建设以创新为主要特色的模式迅速发展,一直保持领跑全国的态势。其中民生问题不断得到改善,百姓的满意度日益提高,这不仅是深圳之荣,也是人民之幸。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大好形势和所有的迹象表明,在您领导下的深圳,正在创造不负人民期待的新成就!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分配不合理现象突出,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拉大,许多人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或许自身能力和其他原因,缺失时代节奏感,落后于社会发展步伐,没有争取到高收益的工作,只能徘徊在基本的生活边缘。很多人不知不懂公积金,即连基本的社保、医保都没能交上,如此差异不得不说是一种社会性遗憾,也是政府正在民生建设上一个值得重视的方面。近日,一位长期在深圳打工人的不幸,让我们有些震动,我们虽然已捐款万元,但仅仅是对一个城市建设者却是边缘人表示同情而已,巨大的无奈只好向您汇报。

  潘振玉,一位来自湘南山村的年轻妇女,一位遭遇非常不幸的母亲。今春怀孕后,依靠在深圳从事保安工作的丈夫养胎度日。为了支持老公尽职尽责工作,她身怀六甲包下了全部家务。然而命运和做母亲的幸福并没有眷顾这样一位普通的母亲。在怀孕七个月时,由于患病发烧而致早产,而更为不幸的是,因为早产的原因,孩子先天不足,严重的低出生体重,并且还患上了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严重时会导致间歇性呼吸停止,病情十分危急,目前正在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南山区人民医院)住院部5楼45房接受治疗。在这里,一个还没来得及好好看看世界的婴儿已危在旦夕。而丈夫从事保安工作,工资只能保证他们基本的生活,连医保也没能办上。但是为了孩子,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并向亲友们借钱治疗。从保守治疗的治标不治本,到不惜一切救孩子。在治疗中,打一针就要花掉2600元,有效果必须继续进行下一步的治疗。后来发现使用这种药物和治疗方法有效,别无选择,唯有继续救治。然而每天除了高额的医药费之外,还要交3000多元的护理费,医生说这个治疗至少要持续两个月,所以整个医疗费用将需要30多万元,加上已欠医院一万多元,借贷早已是杯水车薪。山穷水尽的潘女士再也拿不出多余的钱,如今所能支付的钱虽然可勉强支撑几天,但是接下来孩子将被迫提前出院,在没有治疗的情况下,这样一个刚刚来到世界的生命将在旦夕之间,这是一件多么残忍的事情!

  让每一个人活得尊严,至少让每个人都有生命的权利,这是社会责任,也是政府承诺。我们活在当下,在党的领导下,时代进步社会发展,愿最基本的医疗福利惠及每一个群落每一个人。现无辜的新生命在奄奄一息中等待救助,一筹莫展的夫妻在悲戚呼救,我们渴盼社会能看到,政府能听到,期待伸出救命的援助之手,救救孩子,救救母亲!

  给深圳市市长的寄语 3

尊敬的市长:

  每次走过深圳湾科技园,总被林立的写字楼里透出的灯光打动 —— 那是无数创业者深夜未熄的理想,也是这座城市 “敢为天下先” 的底气。从 “三来一补” 到 “全球创新高地”,深圳用四十余年走完了别人百年的路,而今天的它,依然像个充满锐气的少年。

  深知您和团队肩上的担子:既要让华为、大疆这样的. “巨头” 持续领跑,也要给街角的初创公司留足生长空间;既要破解 “创新者的烦恼”(如核心技术攻关、人才住房),也要守护 “普通人的日常”(如菜市场的烟火、校门口的安全)。

  愿未来的深圳,能继续把 “创新” 刻进城市基因:让实验室的灯光照亮产业链的每一环,让年轻人的奇思妙想能在孵化器里发芽,让 “来了就是深圳人” 不仅是口号,更是 “敢闯敢试就有舞台” 的现实。我们相信,在您的带领下,这片土地永远有 “第一个吃螃蟹” 的勇气,也永远有 “把螃蟹做成盛宴” 的智慧。

  给深圳市市长的寄语 4

尊敬的市长:

  朋友总说,深圳的地铁快得像 “穿越”,但有时也会抱怨:“等了三年的保障房,什么时候能轮到我?” 这座城市用 GDP 增速惊艳世界,而我们更期待它能用民生细节温暖人心 —— 毕竟,再快的`地铁,也抵不过 “家门口有幼儿园” 的踏实;再高的写字楼,也不如 “老人看病不用排长队” 的安心。

  知道您在推动 “民生七有”(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也看到城中村改造里保留的老树、社区食堂里 6 元一份的午餐、儿童医院新增的夜间门诊。这些 “小确幸”,比任何数据都更能让市民感受到被重视。

  盼未来能继续 “把钱包向民生倾斜”:让新市民能租到带阳台的房子,让打工者的孩子能就近入学,让公园里的长椅再多一些、社区的养老服务再细一些。当 “发展速度” 与 “民生温度” 同频,深圳才是真正的 “幸福之城”。

  给深圳市市长的寄语 5

尊敬的市长:

  上周去塘朗山徒步,撞见一只小松鼠从石阶上跑过;傍晚在深圳湾散步,看白鹭掠过红树林 —— 这些瞬间总让人想起:深圳不只有摩天楼,还有 “一半山水一半城” 的幸运。作为全国首个 “国家森林城市”,它的生态账,是比经济账更珍贵的遗产。

  知道您在推动 “双碳” 目标落地:从新能源公交车满街跑到光伏屋顶覆盖工业区,从茅洲河治理到大鹏湾禁渔,每一步都不容易。但也盼能更关注 “身边的生态”:比如让城中村的闲置空地变成 “口袋公园”,让路边的共享单车摆放更整齐(少一些侵占绿道的.乱象),让市民能更方便地参与垃圾分类(如增设智能回收箱)。

  愿深圳永远是 “推窗见绿、出门入园” 的城市:让孩子能在荔枝林里认识自然,让上班族能在滨海栈道喘口气,让 “山海连城” 不仅是规划图上的线条,更是每个人触手可及的日常。守护好这片绿,就是守护深圳最动人的模样。

  给深圳市市长的寄语 6

尊敬的市长:

  二十岁来深圳时,最打动我的是 “没人问你从哪里来”—— 外卖小哥能在路灯下背考研单词,退休教师能在社区开公益课堂,这种 “不设限” 的包容,让它成为无数人心中的 “青春之城”。

  深知您在为 “城市不老” 而努力:建设青年驿站、推出创业补贴、举办各种创新大赛…… 但青春不止于 “年轻人”,更在于 “永远有活力”。比如,能不能让城中村的文化墙多一些年轻人的涂鸦,让老工业区的厂房改造成更有烟火气的文创园(而不是只有昂贵的咖啡馆),让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 “归属感”?

  愿深圳永远像个 “大学校园”:有竞争的锐气,更有包容的底气;有对成功的渴望,也有对 “平凡也值得尊重” 的认知。当每个在这里生活的人,都觉得 “自己能参与城市的成长”,它就永远不会老。

  给深圳市市长的寄语 7

尊敬的市长:

  从蛇口港的第一声汽笛到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灯火,深圳的故事,从来都是 “打开门” 的故事。它既是 “世界的深圳”,也该是 “邻里的深圳”—— 毕竟,一座伟大的城市,既要能与全球对话,也要能让隔壁楼栋的邻居说上话。

  知道您在推动深港融合、对接国际规则,这些 “大开放” 让城市更有格局;也盼能多一些 “小连接”:比如让社区的 “邻里节” 更热闹(办些接地气的市集、运动会),让不同方言、不同职业的人能在社区食堂里聊聊天,让 “陌生人社会” 多一些人情味。

  愿深圳永远是 “开放而温暖” 的'城市:既能在国际舞台上自信发声,也能让每个角落都有 “熟人社会” 的善意;既能吸引全球人才,也能让本地人舍不得离开。这种 “大与小” 的平衡,或许是它最珍贵的竞争力。

【给深圳市市长的寄语】相关文章:

关于给市长的邀请函08-01

致市长的感谢信08-04

市长调研报告模板05-08

给市长建议书模板07-31

写给市长的环保倡议书08-25

作文:给市长的环保建议书06-21

关于副市长述职报告范文06-24

2017给市长的环保建议书09-09

市长公开信箱回复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