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

教育硕士开题报告

时间:2020-09-12 08:50:19 开题报告 我要投稿

2015教育硕士开题报告范文

  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2015教育硕士开题报告范文

  本论文选题是依据2001年3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通过运用相关教学理论,并结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进行实践应用研究的探讨。

  1.从政策的角度看

  江苏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的通知苏办发〔2009〕24号:“积极探索“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鼓励启发式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中小学教辅资料管理的规定,切实改变依靠教辅资料搞题海战术的做法。鼓励和表彰在规定教学时间内通过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育质量的先进学校和优秀教师,大力推广先进地区和学校“减负增效”的成功做法。”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市(连云港)中小学办学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升素质教育质量,进而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会议决定2009—2010学年度全面开展“课程实施发展年”活动, 新学年全市要牢牢抓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核心,大力推进“四大工程”:一是大力推进课程实施提升工程,二是大力推进教学模式优化工程,三是大力推进自主发展导引工程,四是大力推进评价监测重构工程。会议强调,要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强化教学研究、推进教育改革,深化素质教育、提升教学质量。为了深入开展“课程实施发展年”活动, 大力推进教学模式优化工程,引领广大教师自觉规范教学行为,尽快熟悉推广“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 (教案、学案、巩固案,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应用)提升教学效益,各所学校都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省市两级文件的理念和思想为论文的选题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法律依据。

  2.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

  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必须要减负增效,这就触及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一主题。目前学校的教学中存在问题是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缺失,教学的效益较低,学生整天泡在课堂、书本、作业、重复习题中,这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老问题,其之所以久改不止,表面看来自片面追求升学率,深层次看来自于以分数高低衡量人才优劣的陈旧教育观念和评价标准。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减负增效,进行有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有一个感知、理解、记忆与迁移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有效教学, 让45分钟分分秒秒都产生效益。这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掌握最佳的教学方法,选择最佳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真正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3.从历史学科的角度看

  历史学科的特点是由它的内容和社会功能决定的。历史课的内容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基础知识,即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和历史概念,以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社会功能是“借鉴历史、资治育人”,“服务现实,创造明天”。

  历史学科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诸如:政治、军事、经济、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等,都包括在内,同时,这些内容又是有着纵横交错的内在联系的。这与别的学科不同。初中学生往往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出现分化,有些学生学习兴趣降低。但这里关键的是教师对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激活不够;另外有些教师驾驭课堂能力较差,对学生的管理缺少办法,课堂纪律不理想,影响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教师缺少及时有效反馈,对学生了解不及时,致使教学效率较低,历史教学质量提高缓慢。还有学生对历史人物感兴趣,但对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掌握缺少方法,一般都死记硬背 ,同学之间交流学习较少,大多数是考试前几天进行交流,因此历史成绩不佳。

  4.从研究的意义看

  影响我校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的因素主要有:一是是教师的备课(备课流于形式、单兵作战)、学案设计到位性不够(形式陈旧、抄袭拼凑),二是教学过程的控制不力(有些班课堂秩序较差),三是学生的学习方法缺失(死记硬背),四是班级人数偏多(60多)。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追求师生尽可能少的时间和精力消耗,去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如何有效地教? 教师如何教得成功而学生可以学有所成?历来是教学实践的基本追求。本课题主要是针对苏北地区的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及其条件,通过学案教学的研究为解决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学习方法的缺失,转变教师教育观念,优化教师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寻找一条有效教学的途径。希望能引起初中历史教师的注意,共同致力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学案教学作为一种新的适应课程改革理念而出现的教学模式,兴起于上个世纪随后在一些地区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并且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关的理论研究每个地区、学校的资源和学生情况不同,各种实践和研究的领域各有侧重。学案教学模式研究综述方面,裴亚男的《学案教学模式研究综述》(《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4)是比较全面和系统的,其共检索了1996年到2006年间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全国优秀博硕学位论文库190篇文章。笔者采取文献检索法和归纳法, 以关键词“学案”、“教学”模糊检索,检索了2004年到2009年间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全国优秀博硕学位论文库共得到357篇文章, 以关键词“学案”、“教学”“初中历史”模糊检索,共得到12篇文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案教学模式进行了综述研究。

  “学案”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

  1.学案即学习方案。如“学案是教师在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的指导之下,在授课前依据教学目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特点,以课时和课题为单位,把课本中相应的内容和预备知识,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模拟问题发现过程,精心设计递进性问题系列,以引导学生沿着问题的台阶,完成自主探索。”

  2.学案就是学习材料。如“学案是把教学目标、预习任务、知识重点、教学步骤、评价任务等编写成供师生使用的学习材料”

  3.学案就是案例。如“学案是在教案基础上,为开启学生智慧,发展学生能力而设计的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直接参与并主动求知完成的一系列的问题探索、要点强化等全程学习活动的案例。” 在这三种观点中认为学案就是学习的方案的比较多,本人也倾向于学案就是学习的方案这一观点。即“学案”是教师为开启学生的智能,发展学生的能力而设计的由学生直接参与、教师引导下完成的一系列问题探索、要点强化等全程学习活动的案例。

  “学案教学”一般有以下几种观点:

  1.就是借助学案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在这个定义中,我们不仅为学生找到了更好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也指出了学生获得知识的一般规律,即知识不能通过被动灌输和传递获得,而必须通过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进而实现知识体系的建构。

  2.是以学案为载体,学生依据学案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的教学活动。它的功能是: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确保学生学习中主体地位的落实,实现学生学习的最大效益,最大限度地为师生“互动—探究”提供课

  堂时空。学案可分为:学习目标、诊断补偿、学习导航、知识小结、当堂达标测试五个环节。

  笔者认为“学案教学”就是在实施学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转变观念、转换角色,以学生为着眼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学案为依据来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

  本人又查阅到一些学案教学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渗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经验。如:李增军的《中学思想政治学学案导学”教改实验报告》、柏岚的《创新教育下高中化学学案教学模式初探》、 杨振的《学案引领,任务驱动》等,这些文章的作者有的是学者侧重于理论研究,而更多的是中学的一线教师侧重实践研究。实践研究的文章大多是针对学科的具体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系统性的研究文章相对比较少。

  根据掌握的资料来看,目前关于利用学案教学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的研究并不十分完善。例如,课堂教学是否提供学生发挥他们自已的思维方式和解决策略的机会、提供更多的解释和评价他们自已的思维结果的机会和科学的评价体系等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因此,本文准备就实践做一些初步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