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

广播电视编导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时间:2020-10-25 19:43:14 开题报告 我要投稿

广播电视编导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开题者在确认论文主题之后,对论文初步确定内容的撰写,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广播电视编导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供大家阅读参考。

广播电视编导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选题:从《一一》看杨德昌电影的镜头风格

  一、总论;研究杨德昌电影的镜头风格的现状及意义

  1.台湾导演杨德昌:作为20世纪80年代台湾社会转型期艺术界抗争活动的标志性事件———台湾新电影运动的代表人物,杨德昌在20世纪末台湾电影史的重大事件中充当的重要角色。身处中国文化、日本文化、美国文化和欧洲浪潮的交汇处,他的人生轨迹可以反映出他所处时代的最重要的思想潮流、艺术流派和科技手段的变迁。他可能是亚洲电影导演中受各国文化影响最深的一位,而他的作品却又始终同台湾地区,同中国文化紧紧相连。如果抛开地域因素不谈,我们几乎可以说他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最伟大的电影艺术家之一。杨德昌将拍电影的艺术实践变成了一种对社会变革清醒而复杂的思考手段。

  2.杨德昌的电影始终坚持着新电影时期确立下的写实风格和人文关怀,将电影提升为一种审视现实、反省现代文明、关注人的重新建构的视觉艺术,影片中充满了对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和困境的关照,厚实的人文底蕴。从《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独立分子》、《麻将》,到《一一》,始终都贯穿着这些理念。

  3.国内研究杨德昌电影现状:目前我国大陆地区对杨德昌电影的研究林林总总、研究方向涉及到杨德昌电影的电影风格、艺术特色、拍摄技巧、叙事理念、镜头风格等各个方面、蔚为大观。而被普遍认为是杨德昌的代表作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则成为研究者研究的'重点。

  4.研究杨德昌镜头风格的意义:“真实、自然、纯朴、再现的写实路线,放弃任何煽情的戏剧效果,以建立起更为平淡清净的电影世界”是台湾新电影的共同向往,杨德昌同样坚守着这种纪录式的写实风格,但他往往选择一些更加极致、冷峻和犀利的镜头语言来表达生活及精神的真实,使得他还原出来的真实世界总让人感到发寒发冷。

  5、研究杨德昌镜头风格的现状:大部分研究杨德昌电影的文献中,仍是在笔触着重放在电影中的人文主题上,关于镜头风格大都是作为次要点附于主题研究中。而作为杨德昌镜头语言中的最大亮点——长镜头的研究则在近几年层出不穷。这类研究,大都立足于长镜头对现实性主题的意义,并且在研究范围设置在杨德昌的所有作品中。而在接下来的论述中,本文将以杨德昌的作品《一一》为例,试图通过《一一》中的视听为切入点,力图从多角度深入剖析杨德昌电影中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镜头风格。

  二、研究目标、内容和难点

  (1)研究目标:杨德昌作为台湾四大导演之一,其导演作品一直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尤其是其冷静、理性的镜头语言。杨德昌的标志性风格在电影《一一》中得到体现:许多平行的故事串联在一起,交织成一张结构复杂的网络,并且随着剧情的发展,又不断发生新的联系,他用长镜头或者蒙太奇句子将所需要的内容统一起来,让电影显得自然流畅,又富有变化,用堆积着长镜头的电影来回答世俗长时间对其心灵的打扰。笔者试图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电影《一一》中的镜头语言进行分析,探讨出杨德昌电影的镜头风格,以及杨德昌是如何理智而巧妙地运用其一贯的拍摄技巧,在电影中延续自己的思想。

  (2)研究内容:杨德昌的电影通过怎样的拍摄技巧,使其镜头风格具有强烈个性色彩,并能一脉相承地在其所有作品中得到延续。这将成为文章探讨的重点。在《一一》中,长镜头一如既往地成为了影片叙事的主要手段。而一贯以“冷静理性”的杨氏长镜头,又通过演员调度、摄影机运动等手段让电影极具现实感又不至于乏味,获得了极强的戏剧性和观赏性。

  定镜长镜头带给观众的是长时间的戏剧舞台是的单一视点,众所周知,这种单一视点并不是电影的优势虽在,它很有可能会给电影带来舞台戏剧般的“牢笼”。不考虑拍摄角度,定镜长镜头对于戏剧的优势在两个方面:景别和开放的空间。因此,要挣脱这个“牢笼”,将定镜镜头变为电影化的手段,可借鉴的方法就是在景别和开放性空间上做文章。

  当然,杨德昌并不呆板地使用定镜镜头,在影片的某些叙事段落里,我们也可以看见极富表现力的镜头运动。在这些段落里,摄影机运动并不只是“被动的”跟随演员的走位,而是带有明显意图的主动运动,这也是影片获得戏剧性的手段之一。

  另外,杨德昌亦是一个多人场面调度的大师。在影片中的诸多场景中,多人同时出现在同一个镜头内,事件的发展与人物关系得到全景式的展现。杨德昌通过对这样场景的戏剧性安排,在同一空间形成了层次丰富的视听节奏。

  当然以上阐述的内容方面的研究必要,在接下来的论文写作中,主要通过影片中各个具有典型性的重点段落分析,来从多个角度对《一一》中杨德昌的镜头风格进行探究。

  (3)研究难点:一个导演的风格是从他的所有作品中反映出来的共性中定论。而通过一部作品去研究其导演电影的镜头风格,必然会存在局限性。此外,对镜头风格的把握,需要对电影工业的镜头做出系统的探索。因此,笔者在研究中需要从多方面去把握,再通过一个小的切入点来进行探讨,这样使研究具有一定难度。

  三、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法 此类研究方法是文章的主要研究方法,研究课题决定了文章的研究需要通过杨德昌导演的一部电影--《一一》来探讨杨德昌电影的镜头风格,这就要求笔者需要由《一一》中的典型镜头来具体分析、阐述其导演风格中极具个性的镜头特征。

  2、文献研究法 搜集业界的文献是写作文的前期工作,在接下来的论文写作中二次、三次文献运用比较多。

  3、比较分析法 在文章中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一》一部影片,同时需要引用杨德昌导演其他电影作品来进行对比,通过比较得出结论。

  四、实施计划进度

  1.20xx年12月5日---20xx年12月30日 收集资料,确定论文的题目.

  2.20xx年1月 1 日---20xx年1月20日撰写开题报告,交论文老师修改.

  3.20xx年1月21日---20xx年2月1日 修改开题报告,撰写开题报告二稿。

  4.20xx年2月2日---20xx年2月10日修改开题报告,撰写开题报告第三稿.

  5.20xx年2月11日---20xx年2月13日开题报告定稿.

  6.20xx年2月14日---20xx年2月25日资料收集,撰写论文初稿.

  7. 20xx年2月26日开题答辩、初稿面谈

  8.20xx年2月27日---20xx年3月27日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二稿.

  9.20xx年3月28日---20xx年3月30日修改论文,撰写第三稿.

  10.20xx年4月1号 交定稿.

  五、论文框架

  绪论

  选题背景

  研究方法和思路

  研究目标

  第一章 台湾新电影运动

  1.1台湾电影新势力的爆发

  1.2 主要代表及作品

  1.3 现实影响与历史意义

  1.4大师轨迹--台湾新电影运动中的杨德昌

  第二章 杨德昌电影作品分析

  2.1都市视角下的省思

  2.2 当代处境下的探询

  2.3多人物群像叙事

  2.4 电影语言的独特运用

  第三章 研究案例概述——《一一》的最后神话

  3.1《一一》—最后的杨德昌

  3.2《一一》的艺术特色浅析

  3.3《一一》中关于生命之种种

  第四章 以《一一》为例—浅析杨德昌电影的镜头风格

  4.1长镜头的践行者

  4.2 镜头运动与有源声音

  4.3象征性手法的运用

  4.4开放性空间的运用

  第五章 结束语

  六、完成该课题所存在的困难及要求

  从电影《一一》看杨德昌电影的镜头风格,需要笔者以电影《一一》为切入点,对台湾导演杨德昌的电影风格进行探究。涉及到对电影镜头语言、杨德昌的个人镜头风格、电影《一一》中的镜头特色等做出整体的了解和研究。杨德昌直到其第七部作品《一一》面世,才在国际上打开了知名度,可惜的是,《一一》却成了杨德昌最后的导演作品。再加上台湾新电影运动经历了最初的成功之后,随后面临的非常不乐观的处境,也让杨德昌的作品即使是在台湾地区,也并没有得到过多观众的接触和了解。以上原因造成了现今关于杨德昌个人对电影的阐述、各国电影研究学者对其电影的研究文献著作较少来作为参考。这对笔者是一个较大的挑战,但同时,这对现在研究此课题的后来人而言,也是一个重要的机遇!

  七、主要参考文献

  我的论题是:青春题材影片的叙事分析——以《致青春》为例

  可以从多方面来看:叙事风格分析,叙事背景分析,叙事规律分析等等,还可以拿其他电影为例,或者比较。像《蓝色大门》《那些年》等等

【广播电视编导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相关文章:

2017金融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样本06-15

最新中文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06-23

2017届艺术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06-17

表演系开题报告12-31

中文系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指南08-03

经济管理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优秀篇06-16

经济与管理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优秀范文06-14

计算机科学技术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06-19

机电工程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09-29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简历模板,电视编导简历模板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