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

最新美术开题报告

时间:2020-09-12 16:48:58 开题报告 我要投稿

最新美术开题报告范文

  引导语:美术可以让人发现世间的美,其中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绘画方向,一是工艺美术方向,今天我们就从绘画方向整理出一份最新美术开题报告范文,欢迎各位鉴赏。

最新美术开题报告范文

  课题名称:现代语境中的中国画一20世纪中国画的观念重构

  1、选题意义和背景。

  自1980年代传统中国画研究复苏以来,学术界己对传统绘画的图式风格建立起了一套形态认识线路。尽管这个线路己经具有了现代美术研究的系统性特点,但这种认识线路只能在传统绘画的语境中生效,一旦面对当代日益开放多元的形态分化,这种单线条的研究思路仍显得捉襟见肘。因为现代艺术形态学的内涵不仅仅局限于对视觉的平面构造和风格演进的描述,而是视觉与构造、呈现与阐释的动态统一。形态学研究之所以对于现代艺术研究是至关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本身就是现代艺术用以抵制传统孤立、分割、静态的笔墨图式和风格流派的思维路径,正是现代主义者们在形式、语言、修辞方式上的不断开拓,最终演变出了形态各异的现代艺术。

  因此,在新形态出现的时候,我们的历史写作和批评也必须做一些相应的调节,至少必须突破传统的文学化、概念化的品评方式,在对形态的考察上也应适当疏离于传统的笔墨范畴(比如具体的图式和皱法概念),尽量在图像(图形)、色彩、视觉感知,以及作品呈现方式的方向摸索出一种适合寓意流动、语境转换、多重逻辑并叠的现代观察方式和解读方式。这不仅是阐释语言的转变,也是理解和参与现代的尝试,尽量让写作的思维与现代的语境匹配,以期达到真实地呈现一百年中数代艺术家在现代进程中的形态探索的努力。

  中国画的现代进程,首先应该是视觉形态化的现代文化活动,这个活动由现代性的点状经验连接而成,即新的艺术家以新的语言形态和材料,不断突破传统的定义和边界,个性的突破最终扩展出新的艺术语义系统。因此,本文尝试突破传统的风格传承、流派演变的系统论述,尽量去分析和解读个性化的新形态、新语言的成因及其未来衍生的可能性。

  2、论文综述/研究基础。

  中国画所面临的现代紧张不是从理论预设中分离出来的紧张,而是一种真切的被动的国际文化处境,而在异质文化的入侵的情形下,现代的进程则在文化情绪上必然带有“现实主义”的倾向。因为中国画的现代进程,所涵盖的不仅仅是中国画自身的现代语言问题,更重要的潜台词却是一一面对异质文化入侵的本土文化生存发展的策略问题。而在现代主义艺术逻辑中,尽管现实是艺术个性表达的基础和条件,但突破甚至超越现实往往是现代主义者的勃勃雄心。这是自“浪漫主义”以来开启的人文精神的新界面,正如黑格尔所说的那样,所要表现的是“自由的具体的心灵生活”,而不是现实或道统的说教。考察中国画,却正与此相反一一与集体话语和历史追溯关联最多的领域往往是现代性最不兴奋的领域。因此,在中国画与现实主义艺术思想纠葛的近百年历程中,我们实际上较少发现真正具有现代性的文化因子在中国画领域产生。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这样说,传统中国画的美学思想是伦理美学化、话语化和修辞化的。在这样的历史语境中,艺术的评介往往通过历史经验与现实功利的折中而成为制度化、合法化的阐释原则。这种阐释疏离了视觉经验,脱离了具体的形态考察,脱离了敏感的现场感受,依赖于历史权威和集体话语,己经与现代艺术语境格格不入。但是,在新生代学者中,我们逐渐看到一种转变:当代中国画的理论研究和批评写作己经逐渐突破传统诗文、道统的论述,他们己经认识到文艺理论首先是一种分析和谙问的态度,是对历史文化和现时的文艺活动的质疑和批判,而质疑与批判是健全的文化知性必不可少的抗体。这个转变,可以乐观地视为中国画领域的一大时代性的观念进步。

  3、参考文献。

  [1]康有为著,《万木草堂藏画目》[M],上海:长兴书局,1918

  [2]康有为著,《欧洲十一国游记·意大利游记》[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

  [3]陈独秀著,《美术革命》[A],郎绍君、水天中编,《 20世纪中国美术文选》[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

  [4]吕玮著,《美术革命》[A],郎绍君、水天中编,《 20世纪中国美术文选》[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

  [5]梁启超著,《美术与科学》[J],北京:《晨报》副刊,1922年4月22日。

  [6]梁启超著,《梁任公文存》,上海:上海教育书店,19360

  [7]蔡元培著,《美术的起源》,北京:北京大学新潮社编《新潮》[J] 2卷4期,1920年5月。

  [8]蔡元培著,《蔡元培美学文选》[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0

  [9]大村西崖著,陈师曾译,《中国文人画之研究》[M],上海:中华书局,1922.

  [10]陈师曾著,《中国绘画史》[M],天津:百城书局,19340

  [11]张君励、丁文江著,《科学与人生观》[C],上海:亚东图书馆,19230

  [12]金城著,《国画宗派说暨各体式之商榷》[A],北京画院编,《京派画家艺术文集》[C],柳州:广西美术出版社,20120

  [13]刘海粟著《画学上必要之点》[J]《美术》第二期,上海图画美术学校出版, 19190

  [14]刘海粟著,《中国绘画上的六法论》[M],上海:中华书局,19310

  4、论文提纲。

  第一章遭遇现代一一对文人画的批判与背离

  1.1“国画改良”

  1.1.1康有为与“国画改良”

  1.1.2“国画改良”所面对的.中国画现状

  1.1.3岭南“折中派”的呼应

  1.1.4徐悲鸿与康有为的理论默契

  1.2美术革命

  1.2.1陈独秀与《美术革命》

  1.2.2康、陈辨异

  1.3蔡元培、林风眠“以美育代宗教”

  1.3. 1蔡元培与《以美育代宗教》

  1.3. 2蔡元培与林风眠的合作

  1.4百年震荡一一开启紧张对立的文化语境

  1.5小结

  第二章参与现代一一中国画与现代艺术的交汇(1920-1930年代末)

  2.1国学复兴:对民族文化的清理和论证

  2.2文人画的落照

  2.3异军突起的“折中派”

  2.4黄宾虹为文人画的辩护

  2.4.1内向自足的文化取向

  2.4.2“精神”与“内美”

  2.5中国画与现代艺术的交汇

  2.5.1“洋画运动”与“准印象派”画风的流布

  2.5.2现代艺术团体与现代艺术的发端

  2.5.3与文学同步的现代意识

  2.5.4白话美术理论的展开

  2.6小结

  第三章中国画的改造

  3.1审美趣味和艺术功能的转变

  3.1.1“画道革新当破雅”

  3.1.2反映论的创作思路

  3.1.3年画、宣传画的勃兴

  3.1.4国画油画之争

  3.2文人画余绪一一潘天寿

  3.3写生、写实及政治现实主义

  3.3.1样板中国画

  3.3.2“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

  3.3.3边缘的林风眠

  3.4小结

  第四章现代性的产生:“新潮美术”时期的中国画

  4.1 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期的中国画

  4.1.1走出“红光亮”

  4.1.2老艺术家复出与重返传统

  4.1.3先声夺人的吴冠中

  4.1.4再度的迟钝与滞后

  4.2“新潮美术”背景下的中国画

  4.2.1现代的文化生态一一个体意识的复苏

  4.2.2“三次地震”与“穷途末日”

  4.3多元格局的开启

  4.3.1写实风格的式微

  4.3.2“新文人画”

  4.3.3“实验水墨”

  4.4小结

  第五章开放性假设:新绘画一一边缘交叉与中心转移

  5.1“新绘画”的理论假设

  5.2“抽象实验”与“表现主义”

  5.2.1“抽象实验”

  5.2.2“表现主义”

  5.3它山之石一一跨界的实验案例

  5.4新生代新绘画案例

  5.4.1新生代中国画

  5.4.2新生代新绘画的理论背景

  5.4.3跨界的实验一一新生代新绘画案例

  5.5小结

  5、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本文采取三种基本的研究方法,即美术形态学分析、文化语境分析、文献综合的基本方法,并适当采用开放假设,对自上世纪初期以来中国画与现代文化遭遇的历史情境中的文化命题、美学观念及形态擅变做一宏观的理论梳理,著重探讨中国画在“现代”情境中身份确认和致力方向的困境。

  对于绘画而言,“现代性”的本质意义是语言形态的裂变和惯性表达的中断式的革新,因此,现代性必须通过形态学的表征来指证。这种指证首先来自新语言实验,同时来自历史语言的突变甚至中断。因此,要证明中国画现代性的存在或展开,必须在中国画领域去寻找那些曾经发生的形式语言的实验的历史事实,通过对具体艺术家的具体语言实践去鉴别和梳理这些现代性质的文化因子的产生和发展情形。当然,这还不够,只看见产生的新东西也许还不足以证明现代性的产生,我们甚至必须去检查一一哪些既往的东西己经或正在消逝。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旧东西的消逝和新生事物的诞生同等重要,它们同是文化新陈代谢的明证。鉴于此,笔者对中国画的形态学观察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

  为了照顾中国画形态学意义的整体性,笔者把“文人画”看作是“中国画”这个种概念的子概念或“附属概念”.同时,本文尝试适当拓展了“中国画”形态学的概念外延,将之放在更大的绘画界域,即与同时期的其他绘画种类中去进行比照和互参。这是因为,中国画的现代进程本身己经超越了前现代的单一线条的祖述和嫡传的发展状况,逐渐实现多向交叉、分化、转移和异化。要对这些形态上的征候做出恰当的揭示和呈现,必须将之放在宽泛的现代视觉艺术的视域中才可能得以实现。此外,在现代进程中那些引发争议的案例和被视为典范的案例一样重要,都是语言风格、修辞方式的革新最直接的表征,是传统形态的对抗性力量,同样需要在相对开放的文化视域中来进行考察和评介。

  6、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本文对问题的开放性假设,著重于转换“中国画”在历史和现实背景下凸显出的重重矛盾,这些矛盾既是当代中国画的课题,同时也是我们关于中国画现代J陛的多重定义项。因在多元价值背景中,绘画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生存与发展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文化选择与创造的问题。简言之,这些矛盾在文化观念、艺术形态的层面深刻地影响著一百年来的现代进程。笔者研究的重点就是以下的三对矛盾:

  1、文化品质:传统的内向、超脱的人格与现代开放外向、入世的人格之间的矛盾;

  2、文化观念:传统的单一谱系的文化伦理与现代多元价值取向之间的矛盾;

  3、艺术形态:经典的历史形态与变异、更新的当代语言与之间的矛盾(语言的滞后和被动)。

  7、预期的结果。

  本文试图以一种价值中立的视角,为中国画假设一种与现代文化通约和对流的情景,来推测中国画与现代意识沟通的可能性,并在这种预设的情境中去推测中国画在文化性格上可能发生的变化。事实上,这个性格的转变是必然且正在发生的,那就是冒险的勇气逐渐萌生,而最重要的性格转变就是,对传统问题的检讨,以及对异质文化的宽容和沟通的态度己初露端倪。如果一种文化己经敢于与对手展开通约和对话,这非常有理由让我们相信一一将来会证明它的强大。

【最新美术开题报告范文】相关文章:

美术小课题开题报告范文12-09

最新临床开题报告范文09-25

关于最新开题报告范文07-06

最新农业硕士开题报告格式范文01-17

2017年最新开题报告范文06-24

最新体育硕士开题报告范文06-24

美术小课题开题报告论文09-03

小学美术小课题开题报告12-08

关于幼儿园美术的开题报告范文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