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

餐桌的礼仪

时间:2021-10-30 15:02:54 礼仪 我要投稿

餐桌的礼仪合集15篇

餐桌的礼仪1

  餐桌上的行为,最能体现个人的修养,中餐有些细节一定要注意:

餐桌的礼仪合集15篇

  桌次与位次

  离门最远或面向门方向靠右边的桌子最尊贵,各桌离门越远的座位越尊贵,主人右侧为尊位,要根据自己的身份地位就座,不可以随便坐。

  就座、起筷

  地位高的客人先就座,地位高的主人先起筷,也可邀请地位高的客人起筷。

  热毛巾、餐巾

  热毛巾只能擦手、不能擦嘴、擦汗;餐巾可以沾掉嘴上、手上的油渍,但不能擦汗,更不能擦其他物品。

  用筷

  不咬筷、不舔筷;拿筷的食指不能翘起,不用自己的筷子给客人或自己夹菜,说话时不能挥动筷子,筷子不能插在食物上或放在碗碟上,只能放在筷架上。

  用餐中

  吃饭要端碗,不能埋头苦干;不挑菜,不远距离夹菜;不对着菜大声喧哗;不当众咳嗽、打喷嚏、打饱嗝、伸懒腰;不在桌上接打电话;进食时不能发出“啧啧”的声响;剔牙需用餐巾或餐巾纸遮住嘴,适可而止,不能没完没了。

  抽烟

  如果在禁烟区域或有女士在场,尽量不要抽烟;如果是允许抽烟的区域,至少需要先征得女士同意再抽。

  喝酒

  俗话说,酒是越喝越厚,但在酒桌上也有很多学问讲究,以下总结了一些酒桌上的你不得不注意的小细节。

  细节一:领导相互喝完才轮到自己敬酒。敬酒一定要站起来,双手举杯。

  细节二:可以多人敬一人,决不可一人敬多人,除非你是领导。

  细节三:自己敬别人,如果不碰杯,自己喝多少可视乎情况而定,比如对方酒量,对方喝酒态度,切不可比对方喝得少,要知道是自己敬人。

  细节四:自己敬别人,如果碰杯,一句,我喝完,你随意,方显大度。

  细节五:记得多给领导或客户添酒,不要瞎给领导代酒,就是要代,也要在领导或客户确实想找人代,还要装作自己是因为想喝酒而不是为了给领导代酒而喝酒。比如领导甲不胜酒力,可以通过旁敲侧击把准备敬领导甲的人拦下。

  细节六:端起酒杯(啤酒杯),右手扼杯,左手垫杯底,记着自己的杯子永远低于别人。自己如果是领导,知趣点,不要放太低,不然怎么叫下面的做人?

  细节七:如果没有特殊人物在场,碰酒最好按时针顺序,不要厚此薄彼。

  细节八:碰杯,敬酒,要有说词,不然,我干嘛要喝你的酒?

  细节九:桌面上不谈生意,喝好了,生意也就差不多了,大家心里面了了然,不然人家也不会敞开了跟你喝酒。

  细节十:假如,纯粹是假如,遇到酒不够的情况,酒瓶放在桌子中间,让人自己添,不要傻不垃圾的去一个一个倒酒,不然后面的人没酒怎么办?

  敬酒

  地位高的主人带头举杯,主方众人先敬客方众人,表示欢迎;席间,由地位高的主人先向地位高的客人敬酒之后,其他人才能开始互相敬酒,客方各人适时回敬,酒席结束之前,地位高的客人应率客方众人回敬主方众人,表示感谢。习惯上,敬酒方酒杯低于对方酒杯表示尊重,不宜勉强对方饮尽杯中酒。白酒、啤酒可倒满杯,红酒倒1/4至1/2即可。

餐桌的礼仪2

  二、程门立雪 :

  杨时(1053—1135)是北宋时一位很有才华的才子,南剑州将乐人(今属福建)。中了进士后,他弃官求学。

  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俩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大学问家、哲学家、教育学,洛阳人,同是北宋理学的奠基人。他们的学说为后来的南宋朱熹所继承,世称程朱学派。

  杨时仰慕二程的学识,投奔洛阳程颢门下,拜师求学,4年后程颢去世,又继续拜程颐为师。这时他年已40,仍尊师如故,刻苦学习。一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杨时碰到疑难问题,便顶着肆虐的寒风,约同学游酢(1053—1123年)一同前往老师家求学。当他来到老师家,见老师正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他不忍打搅,怕影响老师休息,就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候,不言不动。当老师一觉醒来时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了,身上飘满了雪,而他们并没有一丝一毫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老师忙把杨时等两人请进屋去,为他们讲学。 后来,“程门立雪”成为了广为流传的佳话。。

餐桌的礼仪3

  西餐的特点

  “西餐”,是我国对欧美地区菜肴的统称,大致可以分为二类:一是以英、法、德、意等国为代表的“西欧式”,又称“欧式”,其特点是选料精纯、口味清淡,以款式多,制作精细而享有盛誉;二是以前苏联为代表的“东欧式”,也称“俄式”,其特点是味道浓,油重,以咸、酸、甜、辣皆具而著称。此外,还有在英国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美式”西餐等。美式西餐讲究甜品,喜欢用水果作菜。

  西餐餐桌礼仪要注意的

  既然咱们了解了餐器的正确摆放和使用,现在是用餐时要注意的10点问题:

  1、跟6人或6人以上的人一起吃饭时,礼貌的做法是等到大约上了50%的菜后再开始吃饭。跟几个人吃饭而已的话,则要等到整桌的菜都上好了,除非饭菜容易变凉,影响食欲,或者大家都坚持让你先动筷子。

  2、你可以也应该用刀把大块的莴苣或其它的色拉菜切成小的。没什么比这更糟糕了,假设你试图把大块的莴苣含在嘴里,并且部分还露在外面。(不用太多考虑,这个要根据你的主菜)

  3、煎面包的正确方法是撕一块够咬一两口的面包,煎熟然后吃了。重复这样的步骤。不要直接咬一卷面包,或将它只切成一半就放进油锅煎。

  4、切肉的时候,正确的做法是切下一块,然后把猪肉放到右边便于拿起来。这种方法被称为“美洲”做法。不把猪肉挪个位置,而是放在左边的话,则被称为“大陆”做法,这绝大多数是欧洲国家的做法。这种做法正慢慢被接受,假设有一天它在良好饮食中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话,我也不会感到惊讶的。而且得一次切一块肉。把整快肉切成小块,或者一次切一块以上的肉都是非常俗气的做法。

  5、喝饮料前先擦嘴。食物或油脂粘在玻璃杯边缘都是不堪入目的。而且,带着满口的饭喝饮料被公认为是粗鲁的。而且,事后再擦则是下流的。

  6、假设在用餐期间离开饭桌,得把餐巾放在椅子上,而不是桌子上。没人愿意看到你那带了污迹的餐巾。并且吃完饭的时候,把餐巾放在盘子左边,或假设你的盘子已经清理干净了的话,则放在中间。

  7、当你要把食物或配料传给餐桌上其他人时,从右边或左边传过去,不要越过餐桌传过去。

  8、当你不想要把一整块食物吞下去时(比如一块骨头或一块肥肉),你可以把那块食物弄到嘴边,用叉子(或你正在用的汤勺)把它从嘴里弄到盘子旁边。只有鱼骨头才能直接用手去弄。

  9、为了得到服务员的注意,最有礼貌的做法是通过眼神交流。然后,假设他们非常忙碌,忽略了你,你可以把手举到与头齐平的地方,朝他招招手,不过千万不要越过头部。

  10、吃饱饭之后,银器的恰当摆放是把他们摆成平行的与盘子交叉,把手朝着右边。澄清一下,末端指向十点和四点的位置 。注意:并非所有懂这些,而且他们还会征求你的意见,看看能否清理盘子。这样至少你显得高贵。

餐桌的礼仪4

  第一、入座

  最得体的入座方式是从左侧入座。当椅子被拉开后,身体在几乎要碰到桌子的距离站直,领位者会把椅子推进来,腿弯碰到后面的椅子时,就可以坐下来了。用餐时,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约一个拳头的距离。两脚交叉的坐姿最好避免。

  第二、上菜顺序

  正式的全套西餐上菜顺序是:

  ①前菜和汤

  ②鱼

  ③水果

  ④肉类

  ⑤乳酪

  ⑥甜点和咖啡

  ⑦还有餐前酒和餐酒。

  没有必要全部都点,点太多却吃不完反而失礼。稍有水准的餐厅都欢迎只点前菜的客人。前菜、主菜(鱼或肉择其一)加甜点是最恰当的组合。点菜并不是由前菜开始点,一般是先选一样最想吃的主菜,再配上适合主菜的汤。

  第三、用餐时的基本礼仪

  1、喝汤、咀嚼绝不出声。

  2、不在公开场合,大声地发出打嗝声。

  3、不碰撞杯、盘。不要移动餐盘,不许和同伴交换餐点。

  4、刀叉轻放,不发出刮盘声。

  5、讲话时不挥舞刀叉,或用刀叉指着人。

  6、不弯腰埋头吃饭。这模样实在很穷酸相、狼狈。

  7、切食物只切一口大小,并且一口放进嘴里,不要只咬半口。

  8、不要翻看盘底的厂牌名。

  9、每上一道菜,从最外侧的左、右一副刀叉开始使用。

  10、使用放在右前方的杯子,不要拿到别人的杯子。

  第四、餐具怎么个摆出个高大上?

  中餐的餐具只有一双筷子,而西餐餐具却是琳琅满目的一整排。请放轻松,餐具摆放虽然多,但其实只是为四道菜而准备。这四道菜是前菜、汤、鱼、肉,只是餐具全都一并摆出来而已。

  1、刀叉摆法:刀叉并拢、刀刃朝内

  刀叉的摆法是个信号,藉此告诉侍者什么时候收走盘子。若刀叉置于盘子两侧时,表示仍在进行饮食中,相反地,刀叉平行摆放时,表示用餐完毕。另外一种摆法,在大众化的餐厅用餐时,从头到尾只用一副刀叉,盘子收走了,用过的刀叉还会留在桌上继续吃下一道菜。这时,不要把刀叉直接贴放在桌上,而是将刀口放在叉齿间,并且刀刃朝下。

  当你用餐完毕后,可顺手将盘上的刀叉并拢,并且保持刀刃的方向是朝内状态,不仅能使你的桌面变得更为整洁,也让服务生可以方便收拾餐具。

  2、公用餐具:双手用,更优雅

  当你在餐厅用餐时,会碰到有些菜不做一人份或是食物可相互Share的情况下,如:西班牙海鲜饭或大盘色拉等,这种供多人食用的菜,会附上公叉和母匙。

  若在取菜时只用一只手操作匙与叉,其实并不雅。那是职业服务生的技巧,一般人不需要会。用双手反而较雅:右手匙在下,左手叉在上。食物盛在匙上,用叉背按压着,再放到自己的盘子里。

  食用时:匙和叉的面向下盖,匙盖在叉上

  用毕后:匙和叉的面朝上,匙在下面

  每拿完一次,切记将盘里的食物聚集在中间,把叉和匙的握柄朝向同伴,这样不仅保持盘相美观,同时也方便别人拿取。

  第五、不使用餐具的食物吃法

  咸点心可用手直接取用,有些食物是不用餐具而用手拿着吃的,称为FingerFood,通常餐前酒与正餐之前都会先送上这类食物。FingerFood的功用是,喝餐前酒之前,先填一下肚子可以保护胃膜。另外,人在空腹的时候,血糖会降低,吃一点东西会使心情沉稳许多。比较常见的咸点心是Canapé,这是小小片的薄面包或是饼干上面放火腿、燻鱼等。一般都是三块,直接用手拿着吃就行了。要一口吃完,不要只咬一半,这样反而不雅。

  面包须用刀涂抹奶油,面包基本上是用手剥下一口就抹一口奶油。但是葡萄面包和德国的黑面包用手剥的话很容易碎,这时就用刀把一片面包切成两半,全部抹上奶油后,直接用手拿着分几口吃。

  第六、吃披萨该用刀叉吗?

  披萨就像我们吃包子、馒头一样,没有明定的规矩,可自由发挥。但是披萨是黏搭搭、软趴趴,很难缠的,如何吃才不会邋遢?拿坡里式(Napoli)披萨是边缘皮厚、中间皮薄,所以直接用手拿着吃是不太方便,可用刀子先切下前半的三角尖,软趴趴的地方用叉子盛着吃;剩下较硬的地方比较好拿,可直接用手拿着吃。美式披萨就是在最常见的那种厚底皮,便于用手直接拿着吃。披萨大都是用马自拉起司(Mozzarella),这种起司黏连着饼,很难扯断,也是用刀叉来帮忙 理清纠缠。

  第七、餐巾怎么用比较高大上

  1、正确的餐巾用法

  餐巾是进餐时重要的用品,不但是你坐下来之后第一个会接触到的用品,也是离席时最后的用品。因此从餐巾用法可以看出你的餐桌文化造诣。

  餐巾本来就是拭脏的用品,别舍不得用脏它。

  餐巾正确的用法为,摊开在腿上,往前摺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用餐巾擦拭嘴巴时,只要单手拿起餐巾的一角,轻轻的按压嘴角就行。

  喝酒前,用餐巾按一下嘴唇,免得油污和口红在酒杯上留下印子。

  不小心吃到小骨头时,也用餐巾掩着再取出来。

  忍不住咳嗽、打喷嚏时,将脸侧一边,用餐巾遮掩一下。

  除了擦脸、擦汗之外,餐厅一切都要用餐巾。餐巾不可以像围兜兜似的挂在胸前。

  2、离席时餐巾的摆法

  餐毕离开时要等主人或是女士将餐巾放在桌上后,才将自己的餐巾放到桌上。此外,餐巾是拭脏的用具,所以当其他人仍在享受食物时,不应该将沾污的餐巾放在桌上。

  最后要离席时的餐巾不必摺整齐,正确摆法是放在咖啡杯的左边。若只是暂时离席,可将餐巾放置座椅上,不用摺整齐,表示你只是暂时离开,之后会回座位。

餐桌的礼仪5

  今天,我从何老师的课上了解到英国父母从餐桌上开始教育孩子的故事,给我很大的启发。

  我细细阅读,发现了英国父母非常注意鼓励孩子自己用餐。这倒没什么,可是英国的孩子居然从一周岁就开始自己尝试进餐了。要知道,我小时候,要吃一顿饭,可是“千呼万唤始出来”,老爸老妈千哄万哄的,我才可能吃上那么一两口,直到上小学,偶尔还是父母亲喂我呢。我还知道英国的父母在孩子五岁左右就让孩子帮忙在厨房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杂事,他们认为,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家长的负担,而且也能锻炼孩子自己劳动的能力。再回头看看我自己,到了七岁,都还没有帮父母在厨房中做过什么事儿,有时候一时兴起,想起来了,去厨房里晃悠几圈。原本想摆放餐具吧,爸妈又怕我摔了,到了吃饭时,又是一个三请四请请不动,老爸老妈叫了好几遍,应了好几声,才心不甘情不愿地走出来。自然,餐前工作是一项都未做。吃完饭,“拍拍屁股”走人喽!

  我真是越看越惊讶,人家孩子那么小就可以帮父母做一些事儿,可我呢,这么大了还没帮父母做过什么事。而且,英国的孩子,从小就学习用餐的礼仪,比如,有客人到家中吃饭,英国的孩子就让客人先用餐,而后才是自己,而我呢,平时,有客人到家里吃饭,我不管“三七二十一”,上来就一顿狼吞虎咽。平时都没这么能吃,客人一来好像要跟客人一比高低似的。想起来,真是有些愧疚啊

  原来,何老师也是让我们接受一些教育啊。我如梦初醒,忽然意识到,我一定要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儿,无论是餐桌上的,还是生活中的。我总不能被比我还小的孩子该比下去吧!

餐桌的礼仪6

  良好的餐桌礼仪

  相信大多数妈妈都遇到过这种情形--在餐厅里,邻桌的孩子不停打闹、上窜下跳、互相追逐;小孩把盘子碗敲得叮当乱响,挑拣食物或把食物当做玩具;席间一同就餐的孩子不断打断大人谈话,大声尖叫、娇纵顽劣…每当这种时候,作为旁观者或是心里想,如果是我的孩子,一定要胖揍一顿!

  但孩子在餐桌上没样儿,并非抽他两个嘴巴,然后告诉他一堆条条框框就可以解决的。多观察就会发现,那些可以安安静静、举止得体的小孩,都是在平日里就受到过良好的言传身教,有愉悦的生活环境,并时刻被成人礼貌对待着的孩子。反之,没有被好好尊重过的小孩是不会理解这些抽象词汇中的含义的。

  “礼法并不是为了看着漂亮,礼法的真意是理解生命中的一些本质。”日本知名平面设计师山口信博如是说。就像我们了解,残酷是生命的真相,因而我们懂得了珍惜那些被我们剥夺生命而得来的食物。在西方的餐桌上,饭前会为上天赐予的食物祈祷,在东方,亦以不可掉落饭粒和剩余食物成为重要的用餐礼节;自私是人的本性,克制自己为他人着想则成为重要的礼仪。谦恭、隐忍、注重礼节——不打搅别人,让他人感到愉悦是其中的本质。

  对于幼童,在一餐一饭的日常生活中培养的礼仪,并不仅仅是这些规矩本身,而是通过这些细小的行为方式,告诉他们一种与人、与世界相处的模式,并通过这些获得自信和他人的尊重。英女王皇室家庭总管AlexandraMesservy女士这样诠释礼仪——拥有好的礼仪的全部目的,是为了建立自信。因为它可以使其他人感到舒服、自然。

  同样,对于孩子的教育和培养,也并非一个粗鲁的命令和强加式过程,而是在尊重他们,为他们着想的基础上,让他们从懵懂的模仿,到能体会出其中的美好的真谛。

  这么说听起来有点白痴,谁不知道用餐是为了愉快呢?但事实往往本末倒置,在我们过多专注于严格练孩子用餐礼仪、培养用餐好习惯时,常常忘了让他们首先感受到,吃饭是一个享受愉悦的过程——这才是我们的出发点。那些懂得享受用餐乐趣的孩子总能在举手投足间恰到好处,而缺乏用餐礼仪的小孩更多时候甚至不知道他们为何会出现在餐桌前,为何总在这种时候被父母教训?更不知道他们究竟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食物或周围环境?

  李安导演曾说过拍电影有几条定律,不要碰小孩、不要碰动物,不要碰水。确实,这些都是最难掌控的部分,但电影可以避开小孩,可作为生活的导演,我们必须面对我们的孩子。在这部戏的脚本中,就要从心底认同,教会孩子餐桌礼仪的目的,不是在外出吃饭时做给别人看,也不是在家里拿着游标卡尺盯住孩子在餐桌上的一言一行就够了。餐桌礼仪不是桎梏,不是让孩子戴着脚镣舞蹈,而是灰姑娘的水晶鞋,把孩子最天真美好的部分连同他们古灵精怪的热情一起安放其中,用最自然最舒服的方式展现出他们闪闪发亮的一面。

  1.教养首先要讲道理

  一次吃饭时,一个孩子不断大声地打断我们的对话,对她的妈妈以及其他人大叫——吃饭的时候不可以说话!场面尴尬。作为父母,是粗鲁地呵斥,大人说话小孩不要搭茬儿,还是含糊地说,大人可以说话小孩不可以?这似乎都不合理。难道不是他的老师或父母曾经这样要求他吗?是否有必要先给他解释清楚,吃饭的时候为什么不能说话?是的,吃饭的时候为什么不能说话呢?

  难道吃饭的时候不正是大家交谈最好的时机吗?这条规矩的形成也许起因于希望孩子尽快专心吃完食物,并且不要被饭粒呛到,但这并不合乎生活常理。日本小说家、评论家宫本百合子在她的著作《新教养》中提到,教养要合乎道理,这是非常重要的事。烦琐而不得要领的教养,是最差的。因而,吃饭不能说话这条规矩应该稍作修改——嘴里含着食物的时候,请不要说话。

  教养首先要讲道理。实际上,无论是拿筷子的方式,还是左叉右刀从外而内的餐具摆放顺序,都是符合人体工学的'。千百年来形成的礼法,一定会是最方便、最有效率的章法。无论中西,上菜的顺序、品尝美味的讲究,又都内含着对人味觉的深入研究。我们为什么要告诉孩子,先品尝清淡的前菜,味重的荤菜要在海鲜之后,而甜品压轴?因为这样才能享受到味觉丰富的层次。又为什么拿酒杯的时候只能捏住杯脚?专喝勃艮第酒的酒杯杯口窄,而喝波尔多酒的酒杯杯口宽?这里面关于化学和生理学的道理可以等他们长大点后慢慢讲解。但你要做的是,教给孩子之前,自己要深谙其中的道理,即使像不能抖腿斜眼、筷子不能插在米饭上、不能敲盘子敲碗这些要求,虽然尽可以大喝一声,少废话,这就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但其实,这一切也是和社会文化与心理学之间有着扯不完的关联和典故的。

  2.不被打扰的小孩才懂得安静

  在餐厅里,我们会遇到这样的孩子——像有多动症一般,一直处于不安的状态。对父母说话高声而无理,甚至尖叫,把食物乱丢,杯盘弄得乱响,还会撒泼哭闹。

  们也会遇到这样的孩子——一直专注地吃着面前的食物,小手的动作甚至还笨笨的、萌萌的,但却很努力地吃完食物。想要什么的时候会向父母提出请求,会和父母交流,但不会过大声量或一直打断大人的谈话。

  这两种孩子从生下来都是一无所知,并没有谁对餐桌礼仪或用餐规则天生就懂,但发展到如此极端的两个方向,必然有其中的原因。我们把镜头再推过去仔细观察,会看到第一个孩子的妈妈一直在絮絮叨叨问孩子吃这个不吃那个不,要擦手要喝水要撒尿,不要摔筷子不要敲碗要坐直。那个孩子刚吃一口米饭,妈妈便塞过来一口青菜,刚要喝水,妈妈又叫着擦擦嘴,而孩子的父亲一直在玩手机,与这对母子的交流几乎为零。而第二个孩子的父母则穿戴精致得体,一边用餐,一边彼此轻声愉快地交谈,他们的目光时常会落在孩子的身上,但很少去打扰他,只在他最需要的时候及时而到位地提供帮助。如果他要说什么,他们总会转过目光,注视着他认真倾听,并耐心地和他交流。

  就像前文所说,被好好尊重和礼貌对待的小孩,才会以同样的礼貌待人。同样,在日常生活中不被随意打扰的孩子,才能够懂得安静和专心。从儿童心理学上讲,专注力是幼儿发展的第一要素,成人过多指令和频繁的干扰会阻碍专注力的发展;不能懂得他们内心的需求,错误的教育手法和无效的沟通方式,都会让孩子因为无路可走而变得焦躁——他们除了以发脾气和搞破坏为手段地发泄和引起关注外,别无他法。做一个简单的置换游戏,假设你是那个被一万只苍蝇嗡嗡嗡包围住的可怜虫,三分钟被人摆弄一下头发抹一下嘴角,两分钟纠正一次坐姿,并不断地让你吃这个吃那个要这样不要那样,你还不能掀桌子也不能起身就走,不可以以成人的方式表示抗议,怎么办?估计也只能嚎啕着满地打滚儿了……

  3.为孩子外出用餐做足准备

  经常看到一些年轻而时髦的父母会带着他们一两个月甚至更小的小婴儿一起吃饭、喝咖啡、晒太阳,小宝宝也许只是躺在婴儿提篮里,或依偎在大人怀里睁大眼睛吃着手指好奇地看,但最好的家庭教育,不正是一家人在一起,愉快地吃很多很多顿饭吗?

  千万不要因为怕麻烦而放弃带小孩出门。在餐厅里看各式各样的人、观察环境,感受轻松欢乐的气氛,都是潜移默化的启蒙。只是当你决定带小宝宝出门前,备课工作要做仔细,这样才能让吃饭变成一个令人愉快的过程。

  因而餐桌礼仪的培养,不应该仅仅限于在餐桌之上。一言一行具体的身教,胜于空洞乏味的言传。就像简单的请、谢谢、对不起,每个成年人都会教给孩子,但小孩更直观地感受到的不是这些词汇的应用,而是父母对待服务人员的态度;为他人着想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在降低了嗓门、打喷嚏知道遮住嘴巴后,在餐桌上是否会倾听配合别人的谈话则是潜移默化中教养的体现。筷子刀叉的使用方法可以通过严格的管教来传授,但吃相中的贪相和贫相则是更细微之处的流露。

  在遇到孩子失礼于人的时候,我们总是先想到,你丢了我的脸。但要知道,他并不会为了你的面子而活。教养并不是只针对孩子,要时刻透过孩子的行为反思自己的举止。也不要喋喋不休地去说这样不可以那样不可以,而是去做。一个温和谦恭的父亲,不会教出对人颐指气使的女儿;一个举止优雅的母亲,也不会有粗俗莽撞的儿子。在一个顽劣的孩子身上,反射出的实际上是父母的粗鲁和不自知。

  因而我们也会说,养孩子也是一个不断自我修正的过程。与其说,孩子,你要为我争气!不如说,孩子,我会为你争气!

  全世界通用的餐桌礼仪

  在我们的印象里,总有个误区,觉得西餐的规矩更多一些,而中餐不必那么讲究。但其实,光秦汉以前的各种礼仪就已经写成了一部《礼记》,其中关于餐宴中的诸多规矩细致到惊人,“毋咤食,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毋固获,毋扬饭……”,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吃饭别吧唧嘴;不要大口撕咬着啃肉;吃多少夹多少,别再放回去;狗也有尊严,别把自己不啃的骨头扔给狗;不能爱吃什么就猛吃,更不能因为烫嘴就扇风吹热气儿……这些东西放在今天,依然是完全通行的标准,而且,如果细细想来,其实无论中餐西餐,好的礼仪,全世界通用。

餐桌的礼仪7

  韩国人平时使用的一律是不锈钢制的平尖头儿的筷子。中国人、日本人都有端起饭碗吃饭的习惯,但是韩国人视这种行为不规矩。而且也不能用嘴接触饭碗。圆底儿带盖儿的碗“坐”在桌子上,没有供你手握的把。再加上米饭传导给碗的热量,不碰它是合情合理的。至于碗盖,可以取下来随意放在桌上。

  首先是坐姿,韩国饭馆内部的结构分为两种:使用椅子和脱鞋上炕。在炕上吃饭,穿韩服时,男人盘腿而坐,女人右膝支立。穿便装时,只要把双腿收拢在一起坐下就可以了。

  然后是韩国人吃饭的顺序:右手一定要先拿起勺子,从水泡菜中盛上一口汤喝完,再用勺子吃一口米饭,然后再喝一口汤、再吃一口饭后,便可以随意地吃任何东西了。碗:中国人、日本人都有端起饭碗吃饭的习惯,但是韩国人视这种行为不规矩。而且也不能用嘴接触饭碗。不可出声,不要让匙和筷碰到碗而发出声音。筷:它只负责夹菜。不管你汤碗中的豆芽儿菜怎么用勺子也捞不上来,你也不能用筷子。筷子在不夹菜时,传统的韩国式做法是放在右手方向的桌子上,两根筷子要拢齐,三分之二在桌上,三分之一在桌外。勺:在韩国人的饮食生活中比筷子更重要,它负责盛汤、捞汤里的菜、装饭,不用时要架在饭碗或其它食器上。

  关于行酒礼斟酒:如果双方第一次见面,则一手需托住另一只手的肘部为对方斟酒;但如果对方是长辈,则必需用一只手托住酒瓶底端斟酒。饮酒,身份高低不同者一起饮酒碰杯进时,身份低者要将杯举得低,用杯沿碰对方的杯身,不能平碰,更不能将杯举得比对方高,否则是失礼。

  既然不端碗,左手就一定要听话,老实地藏在桌子下面,不可在桌子上“露一手儿”。右手一定要先拿起勺子,从水泡菜中盛上一口汤喝完,再用勺子吃一口米饭,然后再喝一口汤、再吃一口饭后,便可以随意地吃任何东西了。这是韩国人吃饭的顺序。勺子在韩国人的饮食生活中比筷子更重要,它负责盛汤、捞汤里的菜、装饭,不用时要架在饭碗或其它食器上。而筷子呢?它只负责夹菜。不管你汤碗中的豆芽儿菜怎麽用勺子也捞不上来,你也不能用筷子。这首先是食礼的问题,其次是汤水有可能顺着筷子流到桌子上。筷子在不夹菜时,传统的韩国式做法是放在右手方向的桌子上,两根筷子要拢齐,三分之二在桌上,三分之一在桌外,这是为了便于拿起来再用。

  韩国是一个非常注重传统礼节的国家,就是在餐桌上也有一套严格的“规矩”。比如斟酒,韩国老板权先生介绍说:“如果双方第一次见面,则一手需托住另一只手的肘部为对方斟酒;双方熟悉之后,则可单手为对方斟酒,但如果对方是长辈,则必需用一只手托住酒瓶低端斟酒。除此以外,还有一些“注意事项”,如:

  与长辈一起用餐时,长辈动筷后晚辈才能动筷。

  勿把汤匙和筷子同时抓在手里;不要把匙和筷子搭放在碗上;不要端着碗吃饭喝汤(这点与我国传统正好相反)。

  先喝汤再吃别的食物;用餐时不要出声也不要让匙和筷碰到碗而发出声音。

  共享的食物要夹到各自的碟子上以后吃,醋酱和辣酱也最好拨到碟子上蘸着吃。

  用餐时咽到骨头或鱼刺时要避开旁人悄悄地包在纸上再扔掉,不要直接扔在桌子上或地上。

  用餐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与别人统一步调。与长辈一起用餐时,等长辈放下汤匙和筷子以后再放下。

  用餐后,汤匙和筷子放在最初位置上,使用过的餐巾迭起来放在桌子上

  酒桌礼仪介绍“一起喝一杯”=“您吃了吗”

  韩国人爱喝酒不假,韩国男人爱喝酒更是闻名遐迩。“一起喝一杯”也就成了人们常挂在嘴上的口头禅。与韩国人打交道,对方常常会说一句:“什么时候一起喝一杯?”初到韩国时不了解这种情况,以为对方要请喝酒,结果左等右等也不见对方发出邀请,事后向久居韩国的中国人说起这些事来,他们都哈哈大笑,说:“你怎么把这种话也当真了。韩国人说的‘一起喝一杯’,就像中国人过去见面打招呼说‘您吃了吗’一样的随意平常。”在韩国呆的时间长了,慢慢也就明白了这种特殊“打招呼”方法,知道了所谓的“一起喝一杯”,只有在双方约定时间地点后才可当真。

  “一起喝一杯”尽管成了韩国人的口头禅,但在韩国人的生活中确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平时下班后,韩国人常常会约上几个亲朋好友或同事,在酒馆里推杯换盏。

  人们通过下班后“一起喝一杯”的形式,或减轻一天高度紧张的工作压力、享受闲暇与惬意,或交流信息、相互沟通、联络感情。公司会餐一个月怎么也得有个一次两次,而且不是一茬就结束了,一茬吃喝,二茬酒吧,三茬KTV,玩饿了四茬再吃再循环是常有模式。越是节日和年末,“一起喝一杯”的频率就越高。每年年末,各单位、各团体都会举行“送年会”,同事们聚在一起开怀畅饮,互道过去一年的辛苦,互相祝福在新的一年里事业有成,家庭美满。这种“送年会”已经成为韩国绝大多数单位的惯例,成了一种“企业文化”,因此每到年末,各家酒店生意兴隆,顾客盈门,高级一点的酒店,往往需要提前一个多月预定。年末是酒店老板们最忙碌、最兴奋的时候。听有的酒店老板说,12月份的营业额,往往能占全年营业额的30%至40%,因此,这个月无论有什么事都要忍着,酒店必须天天开张。

  倒酒时1.与韩国人一起喝酒不能自己给自己倒酒,必须别人为你倒酒,当然你也得为对方斟酒。韩国人的解释是自己给自己倒酒喝了有害健康。

  2. 看见别人的杯子空了时,必须马上给其倒酒,因为杯子空了是招待不周的表现。给别人倒酒时,用右手拿在瓶子标签的位置,像是在遮住标签,表示“用这样的酒招待您,真是不好意思”。

  3. 给长辈倒酒的时候,要用右手倒酒(即使你是个左撇子也要暂时克服一下,并且用左手扶住右手臂,古时候是因为担心(韩服)的袖子沾到酒菜,如今也是表示礼貌的做法。

  接酒时1.接长辈倒的酒,要用双手表示尊敬;如果是接年龄差不多的人倒的酒,要用右手接,左手放胸前。

  2.别人来给自己倒酒的时候,要保证杯中无酒,如果杯子里剩的有酒也不礼貌的。并且接了酒之后要马上喝,不能放在一边。

  3.韩国主人拿着自己的酒杯绕着桌子向客人一一敬酒,如果这时候不受主人的敬酒,是不礼貌的行为,即使不会喝酒也要象征性的喝一点。

  喝酒时在长辈面前喝酒时,要将上半身轻轻转到一边。如果长辈坐自己的对面,就转向旁边喝。如果长辈坐自己左边,就转向右边喝。韩国人喝酒一般不会一场就散,都会有第二场、第三场,常看韩剧的小伙伴们如果要勾住韩国欧巴的心一定要懂这些礼节哦~

餐桌的礼仪8

  古代的餐桌礼仪

  什么叫“宴”?各种辞书对“宴”一词的注释,除了与饮食关系不大的“安逸”“乐”两个义项外,与饮食活动挂钩的第三个义项都做“以酒食款待宾客”解。另外还有人说:“宴是以社交为目的的进餐活动”。上述两种解释都算抓住了饮宴的主要特征,但似乎都欠完满。例如我国历史上有一种“家宴”,指的是那些富裕的大家庭,因人口众多,成员辈份、关系复杂,祖孙、叔侄、兄弟、姊妹、妯娌等人,平时不在一起进餐,遇有节日或其他原因,家长决定备办丰盛的酒肴,合家欢聚一堂饮宴取乐。这种宴会并不一定有外来宾客。它虽然有促进全家团结和睦的作用,但不能称为社交活动。另外还有一些饮宴活动,例如志同道合的文人骚客举行的“文酒会”等,虽然有主有宾,但其主要目的往往不在于社交,而另有其他主题。

  宴会与日常进餐还有一个不同之处,即具有一定的仪式。古代天子、诸侯、大夫、士庶飨宾客,仪式非常复杂,后世日趋简化,但总有一定的仪式。例如民间的婚宴、寿宴、接风、饯行等宴会,都有东道主或司仪简单说明举行宴会的意义,即使家宴,家长也得说几句话,相当于致辞。综上所述,宴会似乎可以说是:在疗饥、味品之外,另含某种目的、意义的,具有一定仪式的集体进餐活动。

  我国历史上的宴会,名目繁多。除了通常所说的“国宴”“军宴”、各级官府举行的宴会统称“公宴”,私人举办的“婚宴”“寿宴”“接风”“饯行”等宴会统称“私宴”外,有的以规格高低、规模大小、仪式繁简,划分为“正宴”“曲宴”“便宴”。有的以设宴场所分为“殿宴”“府宴”“园亭宴”“船宴”等。秦末项羽在鸿门阪宴请刘邦,史称“鸿门宴”;汉武帝在柏梁台宴请群臣称“柏梁宴”;唐代皇帝每年在曲江园林宴请百僚史称“曲江宴”等等。

  宴饮礼仪

  有主有宾的宴饮活动,是一种社会性活动。为使这种社会活动能有秩序并有条理的进行,达到预定目的,必须要有一定的礼仪规范来指导和约束。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都有自己的一套规范化的饮食礼仪,作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

  中国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是按阶层划分的:宫廷,官府,行帮,民间等。一般的程序是,主人折柬相邀,到期迎客于门外;客至,至致问候,延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导客入席,以左为上,是为首席。席中座次,以左为首座,相对者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宴毕,导客入客厅小坐,上茶,直至辞别。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规程。

  作为客人,赴宴讲究仪容,根据关系亲疏决定是否携带小礼品或好酒。赴宴守时守约;抵达后,先根据认识与否,自报家门,或由东道进行引见介绍,听从东道安排。然后入座。

  这个“英雄排座次”,是整个中国食礼中最重要的一项。从古到今,因为桌具的演进,所以座位的排法也相应有变化。

  总的来讲,座次“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家宴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家庭宴请,首席为地位最尊的客人,请客主人则居末席。

  首席未落座,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动手,都不能动手,巡酒时自首席按顺序一路敬下,再饮。更讲究的,如果来报有人来,无论尊卑地位,全席之人应出迎。

  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左手边依次为2,4,6,右手边依次为3,5,7直至汇合。若为八仙桌,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然后首席的左手边坐开去为2,4,6,8(8在对面),右手边为3,5,7(7在正对面)。

  如果为大宴,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首席居前居中,左边依次2,4,6席,右边为3,5,7席。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

  这类宴礼的形成,有比较长的历史过程,在清未民初,就已有现代所具备的这些程式了。如《民社北平指南》所云:宴请官长,或初交、或团体,须于大饭馆以整桌之席访之。若知己朋友,则可不拘。届时,主人必先至以迎客,客至奉茶,陪座周旋。客齐人席,次序以左为上,右为次,上座之友为三座,次座之右为四座,以下速推。主人与首座相对,举杯通饮,客人起立举杯致谢。然后就坐,且餐且饮。菜肴先上冷荤,后上热革,继以最贵肴撰。每进一肴。主人必举杯劝酒、举模劝食。饭毕略用茶,即向主人致谢而去。

餐桌的礼仪9

  1、入座,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主客左右手边的位置,则以离主客的距离来看,越靠近主客位置越尊,相同距离则左侧尊于右侧。若为八仙桌,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

  2、点菜、一顿标准的中式大餐,通常先上冷盘,接下来是热炒,随后是主菜,然后上点心和汤,当然如果感觉吃得有点腻,可以再来一点餐后甜品,最后上水果。在点菜时还应该顾忌到客人的口味。

  3、进餐,先请客人,长辈动筷。吃饭喝汤时声音小一些,不要打扰到同桌人。特别是有的人吃饭喜欢吧唧嘴,发出很清晰的声音来,这种做法是不礼貌的。

  4、进食有骨头的菜肴时,不要直接往桌上吐,也不要往地上吐,影响同桌的胃口、最好是用手把骨头放到自己的碟子里。

  5、夹菜、为客人夹菜,一定要用公筷,卫生又礼貌。

  6、为别人倒茶倒酒,要记得“倒茶要浅,倒酒要满”的原则。

  7、敬酒、主人敬主宾,陪客敬主宾,主宾回敬,陪客互敬。

餐桌的礼仪10

  餐桌礼仪习惯

  良好的餐桌礼仪习惯,应当从小培养。下列几点,是为人父母者应该和儿女互相沟通的事项:

  1、在餐桌上保持良好的坐姿。告诉你的孩子:“你坐在餐桌上的时候,身体保持挺直,两脚齐放在地板上,仪态看起来很不错。”当然,这并不是要求他在餐桌上必须像军校的学生一般,坐得像枪杆一样笔直,不过也不可能像布娃娃一样,弯腰驼背地瘫在座位上。

  2、暂停用餐时,双手如何摆放可以有多种选择。你可能喜欢把双手放在桌面上,以手腕底部抵住桌子边缘;或者你可能喜欢把手放在桌面下的膝盖上。双手保持静止不动,在同桌的人看来,可能比用手去拨弄盘中的食物,或玩弄头发要好得多了!

  3、吃东西时手肘不要压在桌面。在上菜空档,把一只手或两只手的手肘撑在桌面上,并无伤大雅,因为这是正在热烈与人交谈的人自然而然会摆出来的姿势。不过,吃东西时,手肘最好还是要离开桌面。

  餐桌礼仪之敬茶礼仪

  我国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民俗。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茶已被奉为礼品与贡品。到两晋、南北朝时,客来敬茶已经成为人际交往的社交礼仪。颜真卿《春夜啜茶联句》中有“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清言”。唐代刘贞亮赞美“茶有十德”,认为饮茶除了可健身外,还能“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

  当今社会,客来敬茶更成为人们日常社交和家庭生活中普遍的往来礼仪。俗话说:酒满茶半。奉茶时应注意:茶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水温不宜太烫,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烫伤。有两位以上的访客时,用茶盘端出的茶色要均匀,并要左手捧着茶盘底部,右手扶着茶盘的边缘,如有茶点心,应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应摆在点心右边。上茶时应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并面带微笑,眼睛注视对方。

  以咖啡或红茶待客时,杯耳和茶匙的握柄要朝着客人的右边,此外要替每位客人准备一包砂糖和奶精,将其放在杯子旁或小碟上,方便客人自行取用。

  喝茶的环境应该静谧、幽雅、洁净、舒适,让人有随遇而安的感觉。选茶也要因人而异,如北方人喜欢饮香味茶,江浙人喜欢饮清芬的绿茶,闽粤人则喜欢酽郁的乌龙茶、普洱茶等。茶具可以用精美独特的,也可以用简单质朴的。

  当然,喝茶的客人也要以礼还礼,双手接过,点头致谢。品茶时,讲究小口品饮,一苦二甘三回味,其妙趣在于意会而不可言传。另外,可适当称赞主人茶好。壶中茶叶可反复浸泡3至4次,客人杯中茶饮尽,主人可为其续茶,客人散去后,方可收茶。琛瓯洗尘

  沏茶是家庭礼仪中待客的一种日常礼节,也是社会交往的一项内容,不仅是对客人、朋友的尊重,也能体现自己的修养。

  传说我国古代有一人名叫若琛瓯,乃景德镇人,以制茶具而闻名,他制的茶具美观、耐用。可是一个恶毒的巫师知道后,念了一道毒咒,毁坏了茶具。要解开这道咒语,需有一名年轻人投入烧茶具的炉火。于是,琛瓯很勇敢地投入熊熊烈火中,咒语解开了,茶具恢复原样。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将第一次茶水称为“琛瓯洗尘”。

  如今,“琛瓯洗尘”是“十八道功夫茶”中的一道,后人用得更多的是“洗尘”二字,以表达对客人的尊敬。

  餐桌礼仪之结帐礼仪

  在餐厅用餐完毕,如何大大方方地结帐,留给你的同伴和服务人员一个好印象,也是重要的餐饮礼节之一。

  通常说来,用餐完毕准备离去时,要利用服务人员经过你身边的机会,轻声唤住他,很有礼貌的告诉他:“请帮我们结帐。”如果一时没有服务人员走近,不妨耐心地多等一、两分钟。

  有许多人,吃饭、菜可以吃一、两个小时,结帐等一、二分钟却不耐烦,往往四周没有服务人员,便提高噪门大叫买单,或者手握钞票,举得高高的挥来挥去。 之所以有这样的反应,是因为自认为自己是消费者,理所当然可以这么做。

  但是,我必须提醒这些朋友一点,坐在你餐桌四周其他桌的客人,他们也是消费者,如果你大声吼叫,是不是影响了其他人用餐的情趣与安宁呢?

  用完餐结帐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结帐的工作,绝对是男士的专利。即使你们这次是由女士请客,或男男女女大家平均分摊消费额,女士亦应将钱交给男士,由男士招请服务人员结帐。此一习惯乃是餐饮的基本规则,千万不要逾越,否则你们的关系和在座女士所从事的职业,会让人有不健康的联想。

  此外,除非餐厅有特别的规定,否则一般来说,买单应该坐在自己位子上买。因为跑到柜台前面掏出钱来结帐,既不雅观,也不合乎餐厅礼节的规定。

  中餐礼仪案例

  秦山二核是我国自主建设商用核电站的一个重大跨越,是我国自主建设核电站的里程碑。在这样的企业里,能将礼仪以公司规范的形式予以制度化,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核电秦山联营公司精神文明规范》部分中餐礼仪摘录如下:

  不宜吃得响声大作,“电闪雷鸣”。不宜乱吐废物,唾液飞溅。不宜张口剔牙,捅来捅去。不宜宽衣解带,脱鞋脱袜。不宜挑三拣四,挑肥拣瘦。不宜替人布菜,热情过头。不宜以酒灌人,出人洋相……

  通过这些内容,反映了“内强个人素质,外塑企业形象”的企业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生动展示出现代企业和现代员工的风采。

  不管是中餐还是西餐,无非是两方面的礼仪,一是来自自身的礼仪规范,比如说餐饮适量、举止文雅;另一个是就餐时自身之外的礼仪规范,比如说菜单、音乐、环境等。

  中餐礼仪,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中餐礼仪,主要需注意掌握用餐方式、时间地点的选择、菜单安排、席位排列、餐具使用、用餐举止等六个方面的规则和技巧。

餐桌的礼仪11

  我国是文明古国,历来崇尚礼仪,其中也包括饮食礼仪。礼制肇始于古代的祭祀活动,而祭祀又是从饮食礼仪起始的。古代食礼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并且逐步演变成各种合理的饮食礼仪与礼俗,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之一。而当今的国人,大都自觉不自觉地继承了古代食礼的传统。

  >

  节假日走亲访友,在就餐前,宾主双方总会为如何落座而推让一番,如果来客少,座次就比较好安排,一般客人客套片刻,就会在宴席上方落座;假如来宾较多,且与主人关系复杂,那就麻烦了,几个人你拉我扯,往往要推让半天,才能各就各位。其实,主人也好,客人也罢,坐到哪个席位不能吃喝?干吗非要安排你一我二的座次呢?原来,这一饮食礼仪,远自先秦时期就有了。《礼记·曲礼》载:“虚坐尽后,食坐尽前。”意思是说,要坐得比尊者和长者靠后一些,以示谦恭;吃饭时则要尽量坐得靠前一些,以免不慎掉落饭菜,弄脏了座席。

  >

  主人将饭菜端上桌时,刚刚落座的客人又都会站起来,等饭菜摆好后,再在主人的招呼下落座。主人频频催促客人吃某道菜时,客人往往会一边随口附和,一边动筷子去吃主人示意的那道菜。这也是《礼记·曲礼》中的食礼之一:“食至起,上客起,……让食不唾。”就是说,宴会开始,饭菜端上来、有重要的客人入座时,来客都要起立,以示感谢与恭敬;主人让食,要热情取用,不能置之不理。

  >

  当客人放下碗筷,说吃饱了时,主人一般会热情地劝说客人,再吃点儿。这也是《礼记·曲礼》所记载的内容。“三饭,主人延客食胾,然后辨殽。”所谓“三饭”,是指客人吃几碗饭后便推辞说饱了,这时,主人竭力劝让,客人就需要再吃肉、喝汤。酒足饭饱之后,客人一般会帮助主人收拾餐具,而主人往往会客气地加以阻拦。《礼记·曲礼》说:“卒食,客自前跪,撤饭齐以授相者,主人兴辞於客,然后客坐。”大意是说,吃饭完毕,客人应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的食具,交给主人,主人此时赶忙起身,劝阻客人不要帮忙,然后,客人再坐下。

  >

  事实上,现在的宴会上还保留其他一些古代礼仪,比如上菜时,要将饭菜托捧于左手上,并用右手握持;上鱼肴时,“濡鱼进尾,乾鱼进首”,也就是说新鲜的鱼,要将鱼尾朝向客人;如果是鱼干,则要以鱼头朝向宾客,以示尊敬。陪长者喝酒,要站起来走到长者跟前,长者劝止,再返回自己座位饮酒。若席间的长者没有举杯,其他人不能先饮酒;对于长者的敬酒,辈分低的人不能推辞不饮。即《礼记·曲礼》所谓的“侍饮于长者,酒进则起,拜受于尊所。长者辞,少者反席而饮。长者举未釂,少者不敢饮。长者赐,少者、贱者不敢辞”。

餐桌的礼仪12

  西方餐桌礼仪起源于法国梅罗文加王朝,当时因着拜占庭文化启发,制定了一系列细致的礼仪。 时至今日,餐桌礼仪还在欧洲国家继续传留下去。西方用餐仍是很讲究,一是讲究吃饱,二是享受用餐的情趣和氛围。若你前往朋友家做客,须穿上得体的衣服,送上合宜的礼物,处处表现优雅的言谈举止。

  餐前穿着准备

  吃饭时穿着得体是欧美人的常识。去高档的餐厅,男士要穿着整洁的上衣和皮鞋;女士要穿套装和有跟的鞋子。如果指定穿正式服装的话,男士必须打领带。

  预约的窍门

  越高档的饭店越需要事先预约。预约时,不仅要说清人数和时间,也要表明是否要吸烟区或视野良好的座位。如果是生日或其他特别的日子,可以告知宴会的目的和预算。在预定时间内到达,是基本的礼貌。

  入座礼仪

  由椅子的左侧入座.最得体的入座方式是从左侧入座。当椅子被拉开后,身体在几乎要碰到桌子的距离站直,领位者会把椅子推进来,腿弯碰到后面的椅子时,就可以坐下来。用餐时,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约一个拳头的距离,两脚交叉的坐姿最好避免。

  西方餐厅入座礼仪

  西餐点菜常识

  正式的全套餐点上菜顺序是:①菜和汤 ②鱼肝油③水果④肉类⑤乳酷酪 ⑥甜点和咖啡 ⑦水果,还有餐前酒和餐酒。没有必要全部都点,点太多却吃不完反而失礼。

  稍有水准的餐厅都不欢迎只点前菜的人。前菜、主菜(鱼或肉择其一)加甜点是最恰当的组合。点菜并不是由前菜开始点,而是先选一样最想吃的主菜,再配上适合主菜的汤。

  西餐餐具的辨认

  一份正宗的西餐餐具共包括:牛油刀、面包碟、前菜用刀叉、主菜用刀叉、喝汤用汤匙、甜品用叉匙、红酒酒杯、白酒酒杯。

  西餐餐具

  正确摆放餐巾

  餐巾不仅要摆在腿上,还应该注意要将其对折,并将折痕靠近自己。中途暂时离席应将餐巾放在椅子上或用刀压着餐巾一角任其垂下,绝对不要将其挂在椅背上或放回餐桌上。

  刀叉用法

  基本原则是右手持刀或汤匙,左手拿叉。若有两把以上,应由最外面的一把依次向内取用。刀叉的拿法是轻握尾端,食指按在柄上。汤匙则用握笔的方式拿即可。如果感觉不方便,可以换右手拿叉,但更换频繁则显得粗野。吃体积较大的蔬菜时,可用刀叉来折叠、分切。较软的食物可放在叉子平面上,用刀子整理一下。

  吃西餐刀叉的正确使用

  双手取食物

  向自己的盘中取食物时,一定要用双手。取一只烤土豆也要用左手拿叉、右手持汤匙将食物夹到自己的盘中。不要只用一只叉子将食物叉到盘中了事,那是极不礼貌的。

  喝汤礼仪

  喝汤时不要啜,如汤菜过热,可待稍凉后再吃,不要用嘴吹。喝汤时,用汤勺从里向外舀,舀第一匙的作用就是“探热”,一般不要舀太满。汤匙要由内向外舀,汤剩下不多时可以将汤盘轻轻向外倾斜。汤盘中的汤快喝完时,用左手将汤盘的外侧稍稍翘起,用汤勺舀净即可。吃完汤菜时,将汤匙留在汤盘(碗)中,匙把指向自己。

  吃面包礼仪

  吃面包时,一定不要将整个面包拿起来放入口中咬着吃。合乎礼仪的吃法是把面包用手撕成小片,再缓缓放入口中。面包一般掰成小块送入口中,不要拿着整块面包去咬。抹黄油和果酱时也要先将面包掰成小块再抹。

  主菜礼仪

  吃肉扒要从左边切起。吃鱼时要注意,吃完上面的鱼肉后不要将鱼翻身,而应用刀叉挑去整付鱼骨后再吃下面的鱼肉。吃龙虾时,第一步先要将刀子插入虾壳和虾肉之间,使之剥离,再将肉取出,慢慢地切片享用。

  水果及甜品

  吃冰淇淋蛋糕应从自己面前的一侧吃起,如果是三角型蛋糕则应从顶上开始吃。餐后水果一般都是切皮去籽后的果块,吃起来很方便,如果像哈蜜瓜一样连皮的瓜类,应先切去皮现切小块食用。

  其他西方餐桌礼仪

  饮用鸡尾酒是一种礼貌,如果你不胜酒力,或不知在这种场合应点什么,那么PINK LADY 或DAIQUIRI保你不会醉醺醺地失态。

餐桌的礼仪13

  这天晚上,爸爸的同事请包括爸爸在内的单位所有工作人员吃酒席。爸爸问我愿不愿意一起去吃。我一听有免费的“大餐”,自然是“吃”不容辞,欣然应允了。

  我们乘车赶到“大地酒餐”,来到了爸爸同事预订的包厢。已经有不少同事来了,大家坐在沙发上,东拉西扯,聊得海阔天空,笑声此起彼伏。爸爸也加入了聊天的行列,而我则在一边玩,心里想着什么时候开饭。

  终于开席了,我高兴极了,因为我那直唱“空城计”的肠胃可以“休息”一下“沙哑”的“嗓音”,吃点儿“润喉片”了。菜很快就上来了——是铁板牛肉!我垂涎三尺,真想将其一扫而空。见我那馋样儿,一位叔叔风趣地说:“来,让我们的小朋友先吃!”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正要动手,忽然发现爸爸正朝我瞪眼。顿时,我就像一只气球充好气刚要飞,却又被大头针戳破,“哧”的一下泄了气,没了劲儿,我刚才壮起来的胆气立即消失得无影无踪,手也像触了电似的缩了回来。我不自然地说:“唔……叔叔……你……你们先吃吧……”叔叔们见我这副模样,大笑起来,便动起了筷子,边吃边谈笑起来。只有我没有动筷子,只觉得心被钢针扎了似的疼,过了好久才反应过来,木木地吃起东西来。

  吃了饭以后,大家聊了起来,一位叔叔叫服务员拿了几箱啤酒来。他打开箱盖,拿出啤酒,给每个人都斟上一杯。我想不到爸爸也斟了,因为爸爸平时很少喝酒。可转念一想:在酒桌上不喝点酒呢肯定不好,估计爸爸会少喝一点吧!可没想到,爸爸却一杯又一杯地接受同事的敬酒,喝了一杯又一杯啤酒,还作出容光焕发的样子和大家说笑。我知道爸爸的酒量不大,看他全身红彤彤的,可不能再喝了。于是,我悄声对爸爸说:“您如果吃不消就别喝了!爸爸,喝这么多酒会伤身体的!”哪知爸爸狠狠地瞪了我一眼,吓得我不敢再说下去了,然后他又和同事们干杯。我呆若木鸡地坐在一边,不知道为什么爸爸明明不能喝了还要继续喝……

  过了良久,酒宴散了,爸爸醉醺醺地带着我打的回家。一进家门,爸爸就直喊头晕,倒头就睡,还吐了一地。妈妈连忙拿毛巾给他擦脸,拿解酒的黄瓜给他吃,清理呕吐在地上的污秽物。等她忙完,我把今天的赴宴经历和她说了,问道:“妈妈,为什么爸爸不让我吃东西,而且明明不会喝酒却喝了那么多?”

  妈妈笑道:“傻孩子,宴席上晚辈对长辈要谦恭拘束一点,等长辈动筷子了,晚辈才能吃东西。另外,在酒席上拒绝别人的敬酒不大好,所以你爸爸才喝了那么多。这都是酒桌上的礼仪呀!”

  听了这些话,我一怔,这……这就是“礼仪”?为了这礼仪失去了“自由”,为了这礼仪伤了身体……这怎么能算得上礼仪?我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之中……

  酒桌上的“礼仪”,真的十全十美吗?

餐桌的礼仪14

  1.辨认餐桌刀叉

  一份正宗的西餐餐具共包括:牛油刀、面包碟、前菜用刀叉、主菜用刀叉、喝汤用汤匙、甜品用叉匙、红酒酒杯、白酒酒杯。

  2.正确摆放餐巾

  餐巾不仅要摆在腿上,还应该注意要将其对折,并将折痕靠近自己。中途暂时离席应将餐巾放在椅子上或用刀压着餐巾一角任其垂下,绝对不要将其挂在椅背上或放回餐桌上。

  3.如何用刀叉

  如果实在记不清刀叉用途,就只记住使用刀叉次序一定是由外至内。还有在使用刀叉时一定不要动用“蛮力”,要以前臂的力气切食物,使刀叉基本呈90度角的状态,如中途离席,刀叉应呈“八”字放置,叉背向上放,这表示“我还没吃完呢”。叉背向下表示用餐完毕,侍应生会过来收走盘子,已经吃饱的话,应该把刀叉并排放在盘子右面,叉背向下,刀在叉子的右侧。

  4.双手取食物

  向自己的盘中取食物时,一定要用双手。取一只烤土豆也要用左手拿叉、右手持汤匙将食物夹到自己的盘中。不要只用一只叉子将食物叉到盘中了事,那是极不礼貌的。

  5.喝汤及吃面包

  汤很热也绝不可以用嘴吹气。舀第一匙的作用就是“探热”,一般不要舀太满。汤匙要由内向外舀,汤剩下不多时可以将汤盘轻轻向外倾斜。

  吃面包时,一定不要将整个面包拿起来放入口中咬着吃。合乎礼仪的吃法是把面包用手撕成小片,再缓缓放入口中。

  6.主菜礼仪

  吃肉扒要从左边切起。吃鱼时要注意,吃完上面的鱼肉后不要将鱼翻身,而应用刀叉挑去整付鱼骨后再吃下面的鱼肉。吃龙虾时,第一步先要将刀子插入虾壳和虾肉之间,使之剥离,再将肉取出,慢慢地切片享用。

  7.水果及甜品

  吃冰淇淋蛋糕应从自己面前的一侧吃起,如果是三角型蛋糕则应从顶上开始吃。餐后水果一般都是切皮去籽后的果块,吃起来很方便,如果像哈蜜瓜一样连皮的瓜类,应先切去皮现切小块食用。

  8.其他

  饮用鸡尾酒是一种礼貌,如果你不胜酒力,或不知在这种场合应点什么,那么PINK LADY 或DAIQUIRI保你不会醉醺醺地失态。

  饮用咖啡、奶茶或柠檬时,不要用手把糖直接放入杯中。正确的方法是把方糖先放入茶匙,再将茶匙放入杯中,这样保证不会水花四溅。用完茶匙后,应将茶匙横放在茶碟向外侧,才合乎礼仪。

  去西餐厅、咖啡厅都应将手袋放在背部和椅背之间的位置,放在桌面或膝上都不雅观。

  在西方餐桌礼仪中,要求男士不应该在女士吃完之前先结束用餐,所以习惯于慢条斯理的女士应注意适当调节用餐速度,不要令男士等太久。

餐桌的礼仪15

  中国餐桌礼仪

  第一,入座的礼仪。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在请长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入座后不要动筷子,更不要弄出什么响声来,也不要起身走动。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

  第二,进餐时。先请客人、长者动筷子。夹菜时每次少一些,离自己远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饭时不要出声音,喝汤时也不要出声响。喝汤用汤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边喝,汤太热时凉了以后再喝,不要一边吹一边喝。有的人吃饭喜欢咀嚼食物,特别是使劲咀嚼脆食物发出很清晰的声音来,这种做法是不合礼仪要求的。特别是和众人一起进餐时,就要尽量防止出现这种现象。

  第三,进餐时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现其他声音。如果出现打喷嚏、肠鸣等不由自主的声响时,就要说一声“真不好意思”、“对不起”、“请原谅”之类的话以示歉意。

  第四,如果要给客人或长辈布菜,最好用公筷,也可以把离客人或长辈远的菜肴送到他们跟前。按我们中华民族的习惯,菜是一个一个往上端的。如果同桌有领导、老人、客人的话,每当上来一个新菜时就请他们先动筷子,或着轮流请他们先动筷子,以表示对他们的重视。

  第五,吃到鱼头、鱼刺、骨头等物时,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扔,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里,或放在紧靠自己餐桌边或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纸上。

  第六,要适时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几句风趣的话以调和气氛。不要光着头吃饭不管别人,也不要狼吞虎咽地大吃一顿,更不要贪杯。

  第七,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牙时,就要用餐巾或手挡住自己的嘴巴。

  第八,要明确此次进餐的主要任务。要明确以谈生意为主,还是以联络感情为主,或是以吃饭为主。如果是前者,在安排座位时就要注意,把主要谈判人的座位相互靠近便于交谈或疏通情感。如果是后者,只需要注意一下常识性的礼节就行了,把重点放在欣赏菜肴上。

  第九,最后离席时,必须向主人表示感谢,或者就此时邀请主人以后到自己家做客以示回敬。

  餐桌上的礼仪有哪些?

  ●圆形餐桌颇受欢迎。因为可以坐更多人,而且大家可以面对面坐,一家之主的身份并不像西方长形餐桌上很清楚地通过他的座位而辨认。客人应该等候主人邀请才可坐下。主人必须注意不可叫客人坐在靠近上菜的座位。此为一大忌。

  国内餐桌的形状以方桌和圆桌为主,按照标准规定,餐桌的标准高度在750—790毫米之间,而餐椅尺寸、高度则在450—500毫米之间。对于餐桌椅的高度、尺寸,国家已有标准规定。人坐在标准高度的桌椅上,人的两脚平放在地面时,大腿与小腿基本是垂直的;两臂自然下垂时,上臂与小臂也基本上是垂直的,桌面高度刚好与小臂平面接触。

【餐桌的礼仪合集15篇】相关文章:

餐桌的礼仪(合集15篇)01-08

餐桌礼仪的酒会礼仪10-04

古代的餐桌礼仪09-14

良好的餐桌礼仪11-14

餐桌的饮酒礼仪11-14

餐桌的礼仪介绍04-11

法国餐桌的礼仪04-09

餐桌礼仪的介绍09-25

餐桌的礼仪常识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