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餐桌礼仪
餐桌礼仪是指在进餐时应遵循的一系列行为规范,以示对他人的尊重及展现个人教养。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关餐桌礼仪,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餐点菜的三优四忌】
一顿标准的中式大餐,通常,先上冷盘,接下来是热炒,随后是主菜,然后上点心和汤,如果感觉吃得有点腻,可以点一些餐后甜品,最后是上果盘。
在点菜中要顾及到各个程序的菜式。
优先考虑的菜肴
(1)有中餐特色的菜肴。
宴请外宾的时候,这一条更要重视。
像炸春卷、煮元宵、蒸饺子、狮子头、宫爆鸡丁等,并不是佳肴美味,但因为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所以受到很多外国人的推崇。
(2)有本地特色的菜肴。
比如西安的羊肉泡馍,湖南的毛家红烧肉,上海的红烧狮子头,北京的涮羊肉,在那里宴请外地客人时,上这些特色菜,恐怕要比千篇一律的生猛海鲜更受好评。
(3)本餐馆的特色菜。
很多餐馆都有自己的特色菜。
上一份本餐馆的特色菜,能说明主人的细心和对被请者的尊重。
饭桌上的礼仪有哪些?
现代饭桌礼仪:现代较为流行的中餐宴饮礼仪是在继续传统与参考国外礼仪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其座次借西方宴会以右为上的法则,第一主宾就坐于主人右侧,第二主宾在主人左侧或第一主宾右侧,变通处理,斟酒上菜由宾客右侧进行,先主宾,后主人,先女宾,后男宾。
酒斟八分,不可过满。
上菜顺序依然保持传统,先冷后热。
热菜应从主宾对面席位的左侧上;上单份菜或配菜席点和小吃先宾后主,上全鸡、全鸭、全鱼等整形菜,不能头尾朝向正主位。
这些程序不仅可以使整个宴饮过程和谐有序,更使主客身份和情感得以体现和交流。
因此,餐桌之上的礼仪可使宴饮活动圆满周全,使主客双方的修养得到全面展示。
古代饭桌礼仪:汉族人的席座一般的程序是,主人折柬相邀,到期迎客于门外,客至,至致问候,延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导客入席,以左为上,是为首席。
席中座次,以左为首座,相对者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
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
宴毕,导客入客厅小坐,上茶,直至辞别。
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规程。
现代的标准规程是:斟酒由宾客右侧进行,先主宾,后主人;先女宾,后男宾。
酒斟八分,不得过满。
上菜先冷后热,热菜应从主宾对面席位的左侧上;上单份菜或配菜席点和小吃先宾后主;上全鸡、金鸭、全鱼等整形菜,不能把头尾朝向正主位。
餐桌礼仪
1、入座与离席:等待主人安排座位,入座时应从椅子左侧进入。餐毕,待大家都放下餐具后,再随之离席。
2、使用餐具:了解并正确使用刀叉和其他餐具,通常是从外向内依序使用。用餐期间,刀叉的摆放方式可示意是否继续用餐,如并排放在盘边表示已吃完。
3、咀嚼与交谈:细嚼慢咽,嘴里有食物时避免说话。谈话应等待大家都不咀嚼时进行,声音保持适中,避免讨论不适宜餐桌上的话题。
4、传递物品:需要传递调味品或其他餐桌物品时,应传递给旁边的人,让他们帮忙递送,避免跨过他人。
5、手机使用:用餐时尽量避免接听电话或查看手机,如有紧急情况需离席处理。
6、饮酒礼仪:若涉及饮酒,应适量并尊重不饮酒人士的选择。敬酒时,可举杯示意,但不必强迫他人饮酒。
7、感谢与赞赏:餐后向主人表示感谢,对烹饪者的手艺给予赞美,是一种礼貌的表现。
【餐桌礼仪】相关文章:
餐桌礼仪10-26
餐桌的礼仪03-29
餐桌的礼仪12-10
餐桌的礼仪10-01
餐桌礼仪04-01
餐桌礼仪10-26
餐桌礼仪10-26
餐桌礼仪的酒会礼仪10-06
接待礼仪与餐桌礼仪03-19
餐桌礼仪:西餐礼仪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