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

公务接待礼仪知识

时间:2025-07-03 10:51:42 小英 礼仪 我要投稿

公务接待礼仪知识

  公务接待礼仪这对于塑造个人形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公务礼仪知识,欢迎大家阅读!

公务接待礼仪知识

  一、仪容仪表礼仪

  1、头部:头发干净整齐、长短适当,发型简单大方。

  2、面部:保持面部清洁、双唇和牙齿的干净,如鼻毛外露及时修剪,男性每天剃须,女性妆面朴实无华。

  3、手指:指甲不能过长,以从掌心面看不到指甲为标准,女性不染或染淡色指甲油。

  4、体毛:腋下胸前体毛不外露。

  5、香水:喷于手腕和耳后,轻揉,气味不要浓烈。

  避免喷在腋下。

  6、行为:避免不雅行为,打哈欠、喷嚏掩面,不要在公共场合剪指甲、掏耳朵、揉眼、搔头发、挖鼻孔和对人喷烟等不雅的举动。

  二、着装礼仪

  (一)女士篇

  1、原则:简洁、大方、保守、干练。

  商务接待礼仪

  2、配色:三色原则(全身衣物搭配颜色不超过三种)。

  3、基本搭配:近似色、同类色、强烈色

  (二)男士篇

  1、原则:简洁、大方、保守、干练。

  2、配色:三色原则(全身衣物搭配颜色不超过三种)。

  3、三一定律:皮带、皮鞋、公文包一个颜色,首选黑色。

  4、基本搭配:衬衣(打领带,领带打好后其下端在皮带口附近)+西装、衬衣(不打领带)+夹克。

  5、西装穿着注意事项:站立时扣上扣子,坐下时解开扣子,最下面的一颗扣子不扣。

  6、袜子穿着注意事项:黑色,长度以坐下时不露腿毛为标准。

  7、西装裤子长度:长度盖住鞋面。

  8、领带选择:斜纹(适用于谈判、会议主持、演讲)、圆点或方格(初次见面、见长辈上司)、不规则图案(酒会、宴会)、领带夹(已婚人士)。

  酒红色和蓝色是百搭色。

  三、介绍礼仪

  (一)介绍

  1、自我介绍:先递名片再介绍,内容要全面,包括单位、部门、职务、姓名。

  语言明朗、爽快,速度稍慢,流畅而不可炫耀。

  2、介绍他人:原则:尊者(女士、长辈、上级、客人)有优先知情权。

  3、介绍集体:首先介绍其中地位较低的一方,然后再介绍地位较高的一方。

  若一方拥

  有多位人士,则最为标准的方式是由地位高者开始,并依次进行公务接待礼仪公务接待礼仪。

  (二)名片

  1、名片应先递给长辈或上级。

  2、站立递送名片

  3、递出:双手拿出,文字朝向对方。

  4、接受:双手去接,马上要看,如有疑惑立即询问。

  5、同时交换名片时,右手递名片,左手接名片。

  四、握手礼仪

  1、握手顺序:尊者(女士、上级、长辈)先伸手,会客时:来时主人先伸手,走时客

  人先伸手。

  2、握手姿势:男士握满,女士握手指。

  3、时间和力度:相隔1米左右,握3-4次,用时3-5秒,力度2公斤。

  4、握手“四忌”:心不在焉、左手相握、戴手套、交叉握手。

  五、接待礼仪

  (一)同行礼仪

  1、走路时要昂首挺胸,尽量走直线,而不要左顾右盼。

  2、人行道的里侧是安全而又尊贵的位置,同行时应将其让给女士、上司、客人行走。

  3、走到车辆较多或人较多处,应先走几步,同时提醒和引领。

  4、通常两人并排走,右为尊,三人并排走,中为尊。

  5、男女同行时,一般女士优先走在前方,但遇到裙装(特别是短裙)的女士,上下楼时宜女士居后

  (二)引领礼仪

  1、方向的指引:近距离指示、中距离引导、远距离指引

  2、手势的运用:提臂为客人引导时,应走在客人左前方(右前方也可)2-3步,身体侧向客人,让客人走在路中间,步伐与客人保持一致,适当介绍。

  在楼梯上引路时,让客人走在扶梯侧,引路人走在靠墙侧,拐弯或有楼梯的地方应使用手势,提醒客人“这边请”或“注意台阶”。

  (三)电梯礼仪

  1、平面式电梯:左行右立。

  2、无人操作升降电梯(普通接待):陪同人员先进后出,以便控制电梯。

  先进去可以把按钮摁住,让客人进去方便,不会有被夹的危险,同时可以更方便帮客人按楼层。

  3、有人操作升降电梯(高端接待):客人先进先出,陪同人员后进后出。

  注意陪同人员后进后出要有灵活性,比如电梯里人太多,最后进来的已经堵住门口了,如果还硬要最后出去,那别人就没办法出去了。

  (四)奉茶礼仪

  1、原则:茶不要太满,以七分满为宜。

  俗话说“茶倒七分满,留下三分是情份”。

  2、奉茶注意事项:奉茶时,手捧起茶杯,视情况从客人的正面或斜后方奉上,要面带微笑,并示意“这是您的茶,请慢用”,放下茶杯后要使杯把柄对着客人。

  3、加水时间:一般冬天40分钟加水,夏天20分钟加水。

  4、加水注意事项:加水时茶壶一定要放在身后,拿起杯子至身后加水,绝不能把茶壶提至客人头旁边,壶嘴不可对着客人。

  加水时避免杯盖上的水滴到桌上或文件上。

  以客人喝水时杯子的倾斜角度判断是否需要加水。

  六、座次礼仪

  (一)座次排序基本规则:

  以左为上(中国政府惯例)

  以右为上(遵循国际惯例)

  居中为上(中央高于两侧)

  前排为上(适用所有场合)

  以远为上(远离房门为上)

  面门为上(良好视野为上)

  (二)主席台的座次安排

  首先是前高后低,其次是中央高于两侧,最后是左高右低(中国政府惯例)和右高左低(国际惯例)。

  中国内事活动惯例(如接待国内上级领导视察等),以左为尊。

  当领导同志人数为奇数时,1号首长居中,2号首长排在1号首长左手边,3号首长排右手边,其他依次排列;当领导同志人数为偶数时,1号首长、2号首长同时居中,1号首长排在2号首长的左侧,2号首长排在1号首长的右边,其他依次排列。

  主席台座次安排:

  1、主席台人数为奇数时(观众看主席台摆法):

  2、主席台人数为偶数时(观众看主席台摆法):

  (三)、会谈或谈判的席位安排

  会谈通常用长方形、椭圆形或圆形桌子,宾主相对而坐,以正门为准,主人占背门一侧,来宾面向正门,主谈人居中(一般情况,上级来宾坐上方位置,其它活动根据来宾情况灵活掌握)。

  若是外事活动,译员安排在主谈人右侧,其他人按礼宾顺序左右排列。

  记录员安排在后面,如参加会谈人数少,也可安排在洽谈桌就座。

  若双方人数较多,厅室面积大,要备话筒公务接待礼仪默认。

  (四)、签字仪式的安排

  签字仪式,通常是指与各省市、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大的合资、

  合作项目达成协议,

  立责任状等一般都举行签字仪式。

  签字仪式要简短、隆重、热烈、节俭。

  1、准备工作

  (1)选好签字地点,即签字厅;

  (2)确定签字日期;

  (3)准备签字桌(长桌),一般隆重的签字仪式要铺深绿色台布;

  (4)签字桌后一般要挂与签字内容有关的横标;

  (5)两个国家间举行的签字仪式要备国旗和旗架;

  (6)视情况准备好音响设备供领导讲话或致辞;

  (7)准备好酒水和双方的签字文本、签字笔;

  2、位次排列

  签字时各方代表的座次,是由主方代表先期安排的。

  一般情况如下:

  (五)、宴会的席位安排

  桌次排列:

  举行正式的中餐宴会时,通常采用圆桌,各桌人数不宜超过10人,主桌可采用较大的圆桌,其它餐桌须大小一致。

  桌次安排应遵循如下三项规则:

  (1)以右为上:当餐桌有左右之分时,应以面向门的右侧餐桌为上桌

  (2)以远为上:当餐桌距离餐厅正门有远近之分时,一般以距门较远的餐桌为上桌。

  (3)居中为上:当多张餐桌排列时,一般居中央者为上。

  七、乘车礼仪

  小轿车的座位,如有司机驾驶时,以后排右侧为首位,左侧次之,中间座位再次之,前坐右侧殿后,前排中间为末席。

  上车时,后排位先上车,前排位后上。

  下车时前排先下,后排再下车。

  常见的公务接待类型有:

  视访接待。是指上级机关各级领导到本地区、本单位的视察、检查指导工作的接待。领导视访人数有多有少, 有时轻车简从, 只带一两个工作人员; 有时带队视访, 有相当的规模。视访时间有长有短, 短则一天半日, 长则十天半个月。视访任务可以是听取汇报, 检查工作, 听取意见, 了解情况, 调查研究。这类接待情况复杂, 任务重、责任大, 需要根据不同情况, 作出妥善安排。

  上访接待。是指下级机关单位和有关人员到本机关部门处理公务的接待。下级及基层有关人员前来汇报工作、请示事项、反映情况、提出建议, 办理其他有关事宜。这类接待, 一般时间较短, 不用组织专门的接待安排。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马虎应付。否则让人感到不受重视, 受到冷遇, 同样影响机关形象。

  内宾接待。是指兄弟单位客人前来参观、学习、访问的接待。这类来宾一般由领导带队, 有一定的规模, 有数天时间, 要安排座谈、参观、游览、住宿。不管规格高低、规模大小, 要周密安排, 热情接待, 否则会影响兄弟单位之间的感情。

  公众接待。任何单位部门, 经常要接待一些前来办事、投诉、上访、采访的有关人员。这些来访人员属于“散兵游勇”, 人数不多, 大多是不速之客, 零碎繁琐。由于都是因工作关系而到访, 同样需要热情接待, 尽量给予帮助, 解决有关问题。

  外宾接待。是指国外来宾及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接待。外宾接待有些由专门部门接待, 如外事、侨务、台办等, 有些则需要有关部门承担或协助。这类接待政治性强, 体现国家的外交政策, 需要按照外事接待规定和公务礼仪进行。

  公务接待中的礼仪介绍

  1.公务接待中的礼仪规范概览

  在公务活动中,接待礼仪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体现了组织的形象,更是对宾客尊重与热情的直接体现。掌握并遵循这些礼仪规范,对于提升公务活动的整体效果至关重要。

  2. 当面接待礼仪

  当上级来访时,接待工作要周到细致。对于领导交办的任务,要专心聆听并详细记录;若领导意在了解情况,应如实详尽地回答;若领导前来慰问,则应致以诚挚的谢意。领导离开时,务必起身相送,并互道“再见”。

  当下级来访时,接待态度要亲切热情。除遵循常规的来客礼节外,对于下级反映的问题,要认真倾听并尽可能给予解答;若一时无法回答,则应礼貌地回复并承诺尽快处理。来访结束后,同样需要起身相送。

  3. 接听电话礼仪

  接听电话时,应保持语气平和并礼貌问候。要认真倾听对方的谈话,以真诚的态度进行交流。确保理解电话内容,并准确记录重要信息。在回应电话时,应做到灵活应变、干脆利落。

  此外,还有一些电话接待的基本要求需要遵循:首先,在电话铃响时迅速拿起电话,并自报单位名称,再询问对方的来电意图;其次,在电话交流过程中要认真理解对方的意图,并对对方的谈话作出必要的回应;再者,应备有电话记录本以便记录重要信息;最后,在通话结束时,应等待对方先挂断电话,自己再轻轻放下话筒以示尊重。

  4. 引见时的礼仪

  当办公室的客人需要与领导见面时,通常由办公室工作人员负责引见和介绍。在引领客人前往领导办公室的路上,工作人员应走在客人左前方几步远的位置,避免背影朝向客人。这段时间内,可以适当地与客人进行交流,介绍本单位的基本情况。

  抵达领导办公室前,需轻叩门扉,得到允许后方可进入,避免冒然闯入。进入后,首先向领导点头致意,然后向领导介绍客人,注意措词礼貌,用手示意但不可用手指指着对方。介绍的顺序通常遵循职位高低、年龄大小、性别等原则。介绍完毕后,自然大方地走出房间,并轻轻关门。

  5. 介绍礼仪

  社交场合中的介绍分为为他人做介绍和自我介绍两种。为他人做介绍时,应五指并拢、手心向上、指向被介绍人,并注意介绍的先后顺序。自我介绍时,需先向对方点头致意,再说明自己的姓名和身份,可以同时递上名片。自我介绍时要把握分寸,既不过分自谦也不夸大其词。

  6. 握手礼仪

  握手顺序遵循“尊者为先”的原则。在正式场合,上级先伸手为礼;在日常生活中,长辈、女士、已婚者先伸手;社交场合则以先到者先伸手为礼。接待来客时,主人先伸手;客人告辞时,客人先伸手。

  7. 接送名片礼仪

  名片的递送与接收。在交换名片时,应遵循“先客后主,先低后高”的原则。若与多人交换,需按职位高低或距离远近的顺序依次进行,避免跳跃式交换,以防给人厚此薄彼之感。递送时,需双手奉上正面朝向对方,并配合眼神和微笑。接收时,应起身微笑致谢,并认真阅读名片,随后回敬自己的名片。若身上未带名片,应向对方致歉。在对方离去前或话题未结束时,不必急于收藏对方名片。

  称呼礼仪。称呼时需注意准确性,避免读错或写错姓名,更不可戏言或滥用接待对象的姓名。在不清楚对方行政职务、技术职称或学术学位时,可礼貌地称呼其职业名称,如“老师”、“大夫”等,以示尊重。

  上下楼礼仪。上楼时,宾客应走在前面,以示尊重并起到保护作用;下楼时,为确保宾客安全,应走在前面。但遇到特殊情况,如穿短裙的女士或不认识路者,应给予特别照顾,让他们走在前面。

  8. 乘电梯礼仪

  在无人驾驶的电梯中,接待人员应率先进入并负责开启电梯;而在有人驾驶的电梯内,则应最后进入,以示尊重。离开电梯时,通常接待人员应最后一个离开,但若自身处于门口位置,则可先行离开,这并非失礼之举。

  90. 行进位次

  并排行进时,通常遵循“以右为上”或“居中为上”的原则。接待人员应走在外侧或两侧,而让外方来宾走在内侧或中央,以示尊重。单行行进时,则讲究“居前为上”,即请外方来宾先行。若外方来宾不熟悉道路或路况不佳,接待人员应在左前方引导,并侧身面向来宾,必要时提醒其“脚下留神”。

  101. 乘坐车辆位次

  若小车由司机驾驶,后排右侧座位为尊,左侧次之,前排驾驶座右侧为末席。而若主人亲自驾驶,则前排为尊,后排次之,其中驾驶座右侧最尊,后排右侧次之,左侧再次之,而后排中间座位为末席。在接待团体客人时,以司机座后第一排为尊,其后依次为后排、每排从右侧往左侧的座位。

  112. 饮茶礼仪

  在公务接待中,上茶的礼仪至关重要。通常情况下,秘书或专职人员会负责为客人上茶,而在接待重要客人时,本单位在场的最高职务者则应亲自为客人奉茶,以示尊重。上茶的顺序也颇有讲究,应遵循先客人后主人、先主宾后次宾、先女士后男士、先长辈后晚辈以及先上级后下级的顺序。若来宾众多且地位相当,可选择以下四种上茶顺序:以上茶者为起点,由近及远上茶;以客厅之门为起点,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上茶;依照客人到来的先后顺序上茶;或者让饮用者自己取茶。

  在端茶时,应双手端着茶盘进入客厅,先将茶盘放在茶几上,然后右手持茶杯杯耳,左手扶杯托,从客人的左后侧将茶杯递上,并放置于桌上,杯耳朝外。若有点心相伴,应在上茶前先上点心,同样从客人左后侧递上。

  另外,第一杯茶不宜过满,以杯中的三分之二为宜。当客人喝过几口茶后,应及时上前续水,避免客人杯中见底。在大型会议和活动中为来宾续水时,宜在活动进行30至40分钟后进行。

  123. 合影礼仪

  在正式场合合影时,一般不排列位次或可自行选择是否排列位次。合影时,宾主通常应站立,若有必要,可安排前排人员就座,后排人员梯级站立。若安排参加者就座,应预先在座位上贴好名签以便辨认。

  在国内合影时,通常讲究居前为上、居中为上和居左为上的原则。具体而言,合影时的位次排列又有单数和双数的不同。在涉外场合合影时,则应遵循以右为上的原则,让主人居中,主宾居右,双方人员分主左宾右依次排开。

  134. 宴请礼仪

  中餐的用餐位次涉及桌次与席次两个方面。在正式的中餐宴会中,桌次的排列通常遵循“以右为上”和“内侧为上”的原则。同时,席次的排列也讲究主宾分坐的原则。在宴请过程中,还应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如礼貌地请客人入席、适时地为客人斟酒、以及合理地安排菜肴的摆放等。通过遵循这些宴请礼仪规范,可以更好地展现我们的尊重与热情好客的精神风貌。

  (3)“居中为上”的原则。在多张餐桌并排摆放时,通常认为居中的位置最为尊贵。

  在实际应用中,以上提到的三种桌次排列的常规方法往往会相互交织,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公务接待礼仪知识】相关文章:

公务接待礼仪知识06-22

公务接待礼仪知识(精选8篇)06-23

公务接待礼仪知识合集【8篇】06-23

关于公务接待餐桌礼仪常识12-21

商务礼仪接待基本知识05-09

学校公务接待制度08-06

酒桌接待礼仪11-14

国内公务接待自查报告07-28

单位公务接待管理制度10-03

局公务接待管理制度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