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

论文格式

时间:2022-10-26 09:28:10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2000字论文格式模板

  模板,是指作图或设计方案的固定格式,有时也指DNA复制或转录时,用来产生互补链的核苷酸序列。模板是将一个事物的结构规律予以固定化、标准化的成果,它体现的是结构形式的标准化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00字论文格式模板,欢迎阅读。

2000字论文格式模板

  2000字论文格式模板(一)

  数学好玩 玩好数学

  摘 要:数学是枯燥无味的,没有情感的。

  怎样让数学好玩,是值得我们一线教师不断探索与思考的。

  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最感兴趣的事。

  让孩子游戏于数学乐园中,孩子不亦乐乎;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孩子信心十足;让孩子体会到玩数学的乐趣,孩子开始至爱数学学习,真正感受到数学好玩。

  本文围绕数学好玩展开,让学生在幽默、游戏中学数学,旨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小学数学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

  关键词:数学好玩 情境模拟 口算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c)-0161-01

  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学,我们的理念是“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数学好玩”的提法,可以说一语中的,道破了学好数学的玄机。

  可是怎样让数学好玩,是值得我们一线教师不断探索与思考的。

  接触“数学好玩”这个名词以前,我就非常注重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喜欢我的数学课,进而也喜欢我。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在平时我会讲一些小故事,或者故意制造一些小幽默,逗学生开心,学生在收获笑声的同时也学会了新的知识。

  1 花大雁“投降”了

  前几天,在教学“一排大雁往南飞,穿花衣服的大雁从前面数排第6,从后面数排第3,这一排大雁一共有多少只?”这个问题时,采用了情境模拟法。

  首先,老师找一队学生站在讲台上,找一个穿花衣服的同学(代表花大雁),让他从前面数排第6,从后面数排第3。

  然后在这个时候,问学生:你们认为应该是多少只?

  学生受原来的思维限制,总认为是6+3=9(只)。

  怎么也不能搞明白有多少只。

  于是,我急中生智,从前面数的时候,数到第几就让相应的同学举起左手来,就这样有6个同学举起了左手;我又从后面数,数到第几就让相应的同学举起右手来,有3个同学举起了右手。

  这时,有一个学生突然叫了起来:“快看啊,他投降了。

  ”哦,原来是穿花衣服的同学(代表花大雁)举起了两只手,学生都被逗乐了。

  “为什么花大雁举了两只手?”我追问了一句。

  片刻宁静后,一学生说道:“是因为穿花衣服的同学数了两遍,所以他举了两只手”。

  “那我们要想数这一排大雁一共有多少只,能把花大雁数两遍吗?”

  “不能。

  ”学生异口同声地说。

  “那应该怎么办呢?”我故意放慢速度问。

  学生终于想到了好办法:“数了两遍就减一遍呗。”

  是啊,我们知道不能用6+3,而应该用6+3-1,只有这样我们算出的才是这一排大雁共有多少只。

  然后,我又问学生:“如果我们不减这个1会怎样呢?”

  “那样会投降的。

  ”声音是那样的一致。

  是啊,学生记住了这个小故事,在笑声中体会到幽默,在幽默中明白了个中原因。

  而且我相信学生是不会忘记这个题的做法的。

  让数学课堂成为孩子思维的运动场,让数学真正成为孩子思维的体操。

  这句话道出了我的心声。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们来说,这种排队的数学问题是那么的枯燥和抽象,用一个简单的“投降”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孩子们理解了,记住了,甚至想忘都忘不掉。

  在“花大雁投降了”的笑声中,孩子无论天资如何,都会感觉数学好玩。

  而笑声中的我更清楚,教师对培养孩子的数学兴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扑克牌走进数学课堂

  如果孩子们都能感受到“数学很有趣”,就一定会喜欢上数学。

  兴趣是孩子们力求接触、认识、研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是在探索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起来的。

  它是认识的欲望,是学习者参加学习的直接动力,也是自觉能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位学生如果对数学发生兴趣,他就会酷爱数学的学习,就可以持久地集中注意力,保持清晰的感知,激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形成“爱学―会学―学会”这样一个良性循环。

  教师要萌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满怀信心地参加到学习探索的活动中。

  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最感兴趣的事。

  能让孩子把玩和数学结合在一起,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玩一玩数学,是消闲娱乐,又是学习思考。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要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就必须提高口算能力。

  于是,我想到了扑克牌游戏,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

  它简单易学,便于操作,不失为促进低年级学生提高口算能力的一个好方法。

  扑克牌游戏从简单开始。

  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首先接触的就是10以内数的加减法。

  这些内容孩子基本已经掌握,只是有些孩子计算起来特别的慢,一个一个地数手指头。

  这时,给孩子一些简单的扑克牌加法计算,既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又大大提高了孩子的口算能力。

  在最初的游戏中,只是用“王”(两张)、1、2、3、4、5(各四张)来计算加法,“王”代表0。

  让孩子把牌的顺序洗乱,然后拿在手里一张一张地出,出第一张时,嘴里念出牌上的数字;出第二张时,不可以再说牌上的数,而要直接说出第一张牌与第二张牌相加的和;出第三张牌时,说出跟前一个得数相加的和……一直到和为20以上不会算了为止(如果正好是20加几的不进位加法,还可以继续算一步),换下一组重新开始。

  如:第一张牌是2,第二张牌是4,要直接说出得数“6”而不要说也不要默想“2+4=6”。

  这样开始可能会比较慢,后来习惯了就能又对又快。

  而且我要求学生准备最原始的带“点子图”的扑克牌,不要新式的花哨的扑克,以备不会算时还可以看点子图计算。

  在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后,可以把6、7、8、9、10加进来,继续用上面的算法练习。

  在学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以后,就可以拿出1到10各一张,依次加完和是55,然后再从55依次去减,直至最后的差为0。

  在学习乘除法的时候就可以练习“二十四点”了。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才会让学生真正享受到“数学好玩”。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好玩的东西才会使孩子们产生兴趣,而兴趣产生爱好,爱好产生动力。

  把计算巧妙地加入扑克牌游戏中,孩子们兴趣倍增,自己主动地玩,主动地练习,积极地思考。

  让孩子游戏于数学乐园中,孩子不亦乐乎;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孩子信心十足;让孩子体会到玩数学的乐趣,孩子开始至爱数学学习,真正感受到数学好玩。

  当幽默和游戏成为数学课的“课间操”时,孩子再也不会认为数学是“做不完的题、考不完的试”,再也不会成为崔永元书中所说:数学是伤疤,数学是泪痕,数学是老寒腿。

  参考文献

  [1] 孟玉茹,钱孟杰.“以行动为导向”教学方法的分析与比较[J].中国成人教育, 2010(11):138-139.

  2000字论文格式模板(二)

  前数学教师的数学观与数学教学观

  摘要:数学教师的数学观和数学教学观会通过教学方式对学生的数学观和行为表现产生一定的影响。

  而职前数学教师作为基础教育未来的主力军,其观念系统是否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是否符合时代的发展对于顺利进行教育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文章通过对职前数学教师的数学观和数学教学观的分析,提出了三点建议:完善调研方式、改善教育评价、加强教育实践,希望对职前数学教师观念系统的改变有所裨益。

  关键词:职前数学教师;数学观;数学教学观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1)12-0005-02

  一、问题提出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将培养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等数学观作为数学教育的目标之一。

  这既是对在职数学教师的一大挑战,同时更是对职前数学教师的一大挑战。

  因为,当今职前数学教师在中小学经历的是传统数学教育,即强调机械性的训练,忽视学生的数学体验和课本以外知识学习的教育。

  而这种学习经历势必会对其数学观和数学教学观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

  [1]而职前数学教师作为基础教育未来的主力军,担负着普及数学知识的重任。

  他们的数学观和数学教学观既会影响他们的教学实践活动,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

  因此,对职前数学教师的数学观和数学教学观的研究使我们能更有效的进行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

  二、现状分析

  1.职前数学教师数学观的现状。

  数学观是人们对数学本体和数学发展的认识,属于认识论的范畴。

  [2]已有的相关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模型,在我国现有研究中较为普遍的是Ernest的三维模型,即将数学观分为三类:工具主义观、柏拉图主义观和问题解决观。

  工具主义观把数学看成是由事实、法则、技巧等构成的一套工具,我们学习数学是为了熟练地利用它来解决日常生活问题。

  柏拉图主义观是将数学看成一个静态的永恒不变的学科。

  它通过逻辑将知识组成一个彼此联系的结构,数学是发现的而不是发明的。

  问题解决观则是把数学看成是一个动态的、由问题推动发展的学科。

  它是人类发明与创造的,其结果是开放的,因此它不是一成不变的。

  吕松军2004年做了关于高师院校学生数学观的调研,研究发现高师院校学生的数学观取向处于低层次的工具主义和柏拉图主义观点的境况。

  [3]黄毅英教授的研究小组在1998年通过问卷对吉林、香港、台湾三地做过调查,研究发现中学数学教师大多持有柏拉图主义的数学观,尤其是在内地更为明显,并且教师持有的这种数学观与他们在中学时代所受到的数学教育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4]

  2.职前数学教师数学教学观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对数学教学观的研究大致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数学教学观包含数学观;数学观包含数学教学观;数学观,数学学习观和数学教学观三者既是相互独立又是彼此关联的。

  对于这三种观点,笔者认为没有好坏之分,只不过是从不同的角度对数学教师的数学教学观进行研究。

  通过对现有资料研究分析得出的结论有:职前数学教师对数学教学目标的认识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会做题考出好成绩,二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虽然也有对终身学习能力、数学创造力和数学情操的关注,但这些都不是主流的观念。

  对于数学教学的有效方式,职前数学教师比较倾向选择“知识点讲授+练习”的方式。

  职前数学教师认为成功的数学课堂应该是既有好的教学效果,又能活跃课堂气氛;既能对教学内容作切合学生实际的处理,又能注重学生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