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文

优秀的药学论文

时间:2023-04-01 09:09:02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优秀的药学论文

  药学论文该怎么写?怎么样的药学论文才是优秀的药学论文,让人眼前一亮呢?下面有三篇药学论文,写的十分严谨优秀,在这里就分享给大家参考学习一下,欢迎阅读。

优秀的药学论文

  医院药房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的探讨【1】

  随着现代需求质量的不断提升,许多大学已经专门开设了药学这门专业,目的在于培养药物方面的专门人才以供社会所需,让病人在治疗疾病之后,涉及到用药之时能够得到更好更完备的医疗服务,受过专业培养的药学者,一般具有药师的从业资格,拥有合格的知识体系,有这个能力为广大患者提供药物使用的咨询和讲解服务,现在许多的医疗相关文件和部门规定,医院必须以病人为重,医生作为白衣天使要为病人全力解决问题和难题,提供优质的服务,在药物使用上,要切实遵守使用规定,不能滥用,以免造成医疗事故,这篇文章中,就针对于药房中,所提供的各项医疗服务进行了简单的叙述。

  1 医院药房药师对用药咨询和指导的必要性

  用药安全是当代社会,不仅仅是病人及病人家属,更是医生们所重视的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很多的医生在开完药之后,家属在药房取药之时,都会询问相关药物的基本使用方法,这就要求药师必须自身对于各类药物的使用规章制度要了然于心,同时也要能够正确地指导其病人或者病人家属进行安全用药,如果稍有不慎,很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医疗事故,因此需要认真对待,小心仔细。

  那么由此看来,药师的工作并不仅仅局限在传统上的抓药和煎药上了,更重要的是用药的指导,同时涉及到如何和病人及其家属交流,如何正确的表达使用规则,让其明白,如果口头表达不清,也很容易造成误会,从而错误用药,因此,提升药师的综合水平,也是提高药房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的重中之重。

  2 药物用法用量方面的指导

  怎么用药,如何用药,也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当我们去医院就医之时,常常听到医生嘱托某药是要饭前一小时服用的、某药服用期间禁止饮酒等等,这都是药物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决定的,从而就有了很多的用药注意的事项,如果我们不多加注意,便会产生许多的不舒服感,比如说有一类消炎类的药物,比如说阿莫西林,这类药物所含的成分容易和酒精中的醇类发生反应,使人感到头痛眩晕等不适,因此应该特别的注意,还有一些药物的药效是具有发挥的时段性的。

  比如说像一些治疗胃痛胃胀类的药物,他们往往是在服用之后半小时后产生较强的药效,因此我们应该注意在饭前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内服用,以便药效在用餐不久就能完全发挥出来。

  类似的用药注意事项还有很多,病人及其家属需要认真遵守医生嘱托,安全用药。

  3 药物不良反应方面的指导

  许多的药物,在服用之后,会有一些副作用的产生,比如说头痛等等,这些不良反应经过合适的处理之后也能适当的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缓解,那么也要求医生在开药之时,应当适时的嘱托病人及其家属可能的副反应情况,以便做好心理及相关的准备,不必引起用药恐慌,同时还需讲述清楚合理不舒适的程度,若超出该限度,应当立即停止用药,这也是由于许多患者自身的条件和体质不同,对于不同药物的反应也各不相同,因此不能完全依靠说明书和以往的工作经验来断定使用安全,倘若有明显不适,应当停止用药,询问主治医生,进行换药治疗。

  药物都是化学制剂或者合成品,具有不同的药物特性,有的药物在光照的条件下会发生分解或者变质等反应,因此医生也要提前嘱托在服用该药物之前,必须小心避光,以免变质后服用有不良反应。

  4 药物存储方面的指导

  许多从事药物研究或者化学研究的相关人员都知道,很多药物对于温度压强,光热的要求十分严格,这也是药物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因此我们要按照相关要求,对病人及其病人家属进行该方面的指导,确保药效的发挥,例如有一些药物的分子活性是在低温下能够保持的,因此应该让其储存在冰箱中,尤其是热天,如果没有按要求储存,将会导致药物失效,从而不能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还有一部分药物,由于光敏感性质,会容易遇光分解,因此应该配以棕色的试剂瓶进行安全储存。

  防治分解后失效。

  类似的要求非常的多。

  在此不一一列举。

  5 用药依从性方面的指导

  根据传统的药房职责所定,药师只对于医生开的药方进行抓药、煎药等等常规的服务,最多也只是在药方上简单的表明用药基本方法,在就医高峰期,由于工作繁琐匆忙,病人和其家属不能和药师进行当面沟通交流,可能并不是很清楚具体的使用方法,这很容易造成用药失误。

  对于该药会带来的一系列副作用反应也没有恰当的认知,在用药过程中,倘若出现一些不舒服的症状,可能不知该怎么处理。

  往往擅自做主停止继续用药,因此变不能达到治疗疾病的初衷,严重时还会耽误治疗,造成更严重的情况。

  这一类的情况常常发生在服用抗生素的时候,抗生素的药效很明显,会在短时间内生效,因此许多的患者在用药起效的初期便自行停止用药,几天之后,病情再次复发,往往比第一次更加的严重,反反复复下来,不仅在病人体内形成了该药的抗药性,导致医生不得不改变治疗方案,同时病人自己也吃了许多苦头,如若一开始,医生便能给他们着重的强调这点,嘱咐其持续用药,或许能够大大的减少此类事情的发生。

  6 医院药房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的实施

  医生是当之无愧的白衣天使,肩负着治疗疾病,拯救生命的职责,责任越重,对于自身的专业水平的要求也会越高,首先,药师应该不断学习,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的巩固和认知,不断考核验证自身水平,努力学习新型治疗方法和措施,从全方位的提升自己,同时也要加强沟通技能,学会与人相处,与病人和家属交流,确保能够将自身所学运用到具体的工作当中去。

  让病人得到良好的诊疗服务,早日康复。

  同时,作为一名医生,应当时时刻刻知道自身职责所在,能够肩负起一份职责,有一份担当,对钰自己的工作有一个良好的态度,能够耐心并且细心的去帮助病人安全用药,对于病人的不懂之处,耐心讲解,贴心指导,让病人们有家的感觉。

  对于潜在的用药副作用进行讲解,让其对于正常出现的情况不必恐慌,坚持用药,方能早日痊愈。

  对于特殊药物的特殊储存方式进行嘱咐,确保药效的保持,再者,由于药师的每一句话都会成为病人服用药物的最重要指导前提,因此药师要确保指导的准确性,对于自己没有把握的方法,不要随便说出,与同事进行探讨之后,再给与病人最好的最满意的服务。

  中药学发展的前景探讨【2】

  继承和发展是前提,发展是最好的继承,中药学发展离不开中西医药学结合。

  然而,无论是中药学发展还是中西医药学结合,在当前都还存在一些令人困惑不解的问题。

  其中既有理解的问题,也关系到科学观念的转变。

  现以中药学科学探讨对此问题作如下探讨。

  1中药学现代研究的困惑与思考

  1.1中药西药化

  以往所进行的中药学科学研究,大多探讨的都是中药西药化。

  因为无论它们是怎样表述的,其核心都是从现有的中药中寻找、分离及提纯所谓的“有效成分”或化学单体,其针对的大多都是西医学的疾病,而这不正是西药的发展历程吗?如青蒿素、黄连素等,大都失去了中医药学理论的表述和应用原则,我国《药典》也已将它们归入西药收载。

  中药西药化也许是新西药发现或创制的一条捷径,然而,其作为中药发展之路尚有明显的不足之处。

  其一,从已有的中药西药化的结果来看,其虽然有成功的范例,但与整个中药的数量比较就显得非常之少。

  其二,从西药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现代西药的发展本身就似乎陷入了一个走不出的“迷宫”。

  鉴于已有药物的临床毒副作用和病原耐药性等问题,人们忍痛地否定了一批又一批药物的使用价值,不断寻求合成新的药物。

  1.2中西药合用

  中西药合用最早可以追溯到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

  由于中药辨证与西药辨病治疗侧重和经验积累的不同,使中西药合用在很多情况下都收到了好于单纯中药或西药的临床疗效。

  然而,由于中西药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其临床适应症也各有不同,在没有合适的结合理论指导的前提下,尤其是在当今西医药学理论愈来愈强势,中医药学理论愈来愈弱化的条件下将它们合用,不仅难免发生用药理论和方法上的牵强附会与偏差,而且亦会常常影响它们的临床疗效,甚或导致严重的临床毒副反应发生。

  2中医药学科特点认识

  2.1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是古希腊的一个哲学观念。

  然而,由于在“单因素线性分析” 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现代医药学乃至整个现代科学都将这一点忽略了。

  如现代医药学不仅注重对疾病发生的每一种因素的单独认识与把握,其虽然也用复方,或在处方中也常有两种以上的药物使用,但多是针对不同“病因”而各自为战的大拼盘;其也重视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但其多局限于两种药物之间。

  而中医药学辨证施治不仅在诊断上强调要“四诊合参”,形成一个整体“证候”,而且在治疗上,也是采用君臣佐使理论将其多味中药组成为一个整体处方来进行试验与观察的。

  如研究发现,龙胆泻肝汤与关木通加六味地黄丸及关木通加滋阴药的配伍,能显著减少其煎液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关木通加利水药与关木通加清热药,其煎液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减少不显著;而关木通加甘草与关木通加附子,均可显著地增加其煎液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

  关木通经过炒焦、与滑石粉炒和与麦麸炒后,其煎液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1]。

  当代名医用附子,李可最大量一昼夜达600克,祝味菊最大量在45克,姜春华用9克,而李翰卿则用0.3克治愈过心衰的患者,其间最大相差达到2000倍,而都取得了“起沉疴”的临床疗效[2]。

  这用传统科学的理念是无法理解的,对此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2.2整体并不等于宏观

  整体观念是中医药学的一大优势,但整体并不等于宏观。

  后者只是对宏观规律的认识与把握,前者则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

  由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使整体具有了“非线性”与“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等复杂性科学的特点;从而使其整体的特性不仅取决于其物质的构成,而且更是由物质之间的关系与构成方式来决定的。

  如“蝴蝶效应”只能在特定的复杂气象条件下产生;由于中药的配伍、剂量与炮制等不同,使其处方的作用有很大区别等等。

  那么,中药学发展不仅要重视其有效成分等物质性研究,更不能忽视对其复方配伍、炮制及其临床辨证施治规律等的认识。

  中药的疗效与毒性,既不能唯成分而论,也不能简单地依据剂量的大小来确定;而是要综合考虑其辨证施治、处方配伍与药材炮制等诸多因素。

  2.3整体认识需要微观化但必须转变科学观念

  整体认识不仅需要微观化,而且可以随着认识方法与观察指标的微观化而微观化,只是要以复杂性科学的观念为指导。

  这是因为:(1)证候状态的认识、分析与处理,不断需要新指标、新方法与新药物来提高、发展与丰富其水平、能力与手段。

  如有人将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X光、B超等)称为“放大眼”,把听诊器等叫做“放大耳”,它使我们看到和听到了以往未能见到的现象。

  再如温病学向称湿温缠绵难愈,因湿邪重着黏腻,湿与热合,如油入面;但诸如肠伤寒、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杆菌病等湿温类温病,今天已知并非“缠绵难愈”,因为用特效抗生素治疗,多能迅速遏制病情[3]。

  (2)中医药学的辨证施治或对证候状态的认识、分析与处理,虽然说传统上以宏观指标与天然的动植物药物为主;但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每一次随着新指标、新药物与新方法的引进,都给其临床疗效与辨证施治规律的认识带来了飞跃与发展。

  中医药学现代研究既要重视对每一种因素、每一种药物甚或单体物质的作用特点与规律的认识,更不能忽视对中药复方综合作用、处方配伍、剂量与炮制,尤其是其临床辨证施治规律的研究;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不断引进新指标、新药物与新方法的基础上,总结出新的辨证施治(证候状态分析与处理)规律,以更好地丰富与发展中医药学。

  自主学习在药学领域中的应用【3】

  知识的传授是有限的,而学习能力的延伸是无限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长远、发展的眼光来看,教育的任务应当由传授学生知识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转变。

  自主学习重视学生全面发展,通过教师预设案例及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理解知识、应用知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学生培养的新型学习方式,在药学、医学、民族医学、英语等专业广泛应用,逐渐受到各大院校的认可。

  本文将总结自主学习在药学中应用的成功案例,以期为该方法在药学以及相关学科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1 自主学习在药学领域的应用

  1.1 在中药学中的应用

  为避免在中药学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改变“填鸭式”教学,李海燕等[6]在中药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逐步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在讲授每章概述内容时,强调共性内容,然后在学习具体药物时,只需掌握共性以外的个性特征,向学生传授学习的方法,切实做到“授人以渔”;创设最佳的学习氛圈,增加历史典故以及经典医案,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适当引入病例,通过分析病例,促使学生将所学的中医基础、中医诊断等知识结合起来,温故知新,增强自主学习兴趣;充分利用中药标本和校园药圃,让学生鉴定药材,学以致用,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何世民等强调中药学的教学方法应当与时俱进,认为自学与网络教学是“实地现场教学”模式强有力的补充,建议将中药学中较为次要和简单的内容,采用教师布置自学要求和思考题,依托课程中心和网络课件引导学生自学的方式进行教学,该项改革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

  舒树苗等在课堂教学环节,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帮助学生制订学习方案、确定适合自己的自主学习方法实施自主学习;在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开设创新性实验并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安排实训教学环节;合理规划见习、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进行社会实践并撰写实践总结,保证自主学习的顺利开展。

  同时,建议应当设置与自主学习相应的质量评价标准(如学习能力)和评价方法(如形成性评价)。

  王君明等建议以问题为基础,在发现、提出及解决问题过程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提出将课堂多样化,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动性。

  1.2 在中药炮制学中的应用

  窦志英等在中药炮制学理论教学模式的改进中,强调将学生作为认知主体而不仅仅是教育对象,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也要体现广泛性和综合性的问题,营造师生研讨的氛围来保证课前设计的质量,并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资源、多媒体技术、情景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在教学理念及原则方面,培养学生的中医药思维、批判性思维及创新意识。

  做好课后教学工作以完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树立了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

  薛海萍创设了中药炮制学虚拟实验室,使学生可进行模拟实验操作,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3 在中药药理学中的应用

  王晖等采用启发式教学,根据中药功效主治让学生自己分析判断药物可能的药理作用,并引出药理作用可采用什么方法证实等问题,并采用PBL的教学法增加设计性实验,让学生自主查阅书籍和文献等,设计实验方案,全班集体讨论,确定最终方案。

  通过这两种教学方法的应用,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效果。

  方晓艳等在教学过程中,统筹教材,突出重点,采用求异、求同不同方法比较药物间药理作用,并将中药药理作用与中药功效主治相互渗透、中药药理与现代药理的相互比较,以期能提高大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4 在药剂学及中药药剂学中的应用

  杨文婷等在药剂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知道教学计划和教学要求、自主建立处方分析题库、设计工艺操作单元的磁贴、注重学生的自我总结和反思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

  并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对专业前景的展望、培养自信的态度、公开地鼓励表扬等,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

  章圣朋等在理论教学方面,注重新课导入方式、突出案例分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实验教学方面,加强设计性实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并建立模拟药厂,提高学生感性认识,缩短实验室教学与生产实践之间的距离;在实践教学方面,学生可自主选择高校研究所、药剂科室等单位实践,关注学生个性化教育,为提高药剂学教学质量提供思路。

  徐静在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结合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潘雪英建议在备课时,对于学生自己能学会的知识,要相信学生,引导学生自学;对于新旧知识有直接联系的,采用迁移类比的方式,诱导学生自学;而对于难以理解或不易接受的,采用动手操作、演示等方式,指导学生自学。

  张荷兰等在药剂学中实施小组自主学习,建议应当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和基本的合作技能;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以利于有效激发自主学习的欲望;同时需要学生具备具备阅读、理解、归纳以及自制等学习能力。

  国大亮等从知识、情感、能力三方面剖析了教学设计的要素,诠释教学设计对中药药剂学教学活动的指导作用,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张继芬等借助Moodle平台,将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引入中药药剂学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团队合作、学习探究和知识创新能力,实现高质量的教与学。

  时军等在中药药剂学教学实践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新课引入采用日常实例、背景知识或已学知识,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图片、动画等辅助作用帮助同学们理解抽象概念,将重难点知识详细讲解,课后注重自学辅导,培养探索与创新能力,使沉闷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

  1.5 在中药制剂分析和中药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邵晶等通过问题预设、案例讨论分析、热点问题追踪、专题项目设置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课前准备并引导学生按照正确方向进行自主知识构建,综合自主学习过程学生的参与程度、团队协作能力、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对学习结果进行考核,为了更好地激励学生参与整个教学活动,提高学习兴趣,引入竞赛机制。

  所建立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探究性、合作性、创新性,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

  为达到期望的效果,要求教师在问题及案例的设置时,应当与科技进展和前沿相联系,并考虑其针对性、准确性、实际性、合理性及与专业的相关性、与其他专业的连贯性等。

  1.6 在中药化学中的应用

  徐暾海等在自主学习模式与理念的应用、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程序的安排、作业的设置、教学形式的选择以及参考文献的推荐等方面,调动学生有效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将概念知识转化为操作技能、把陈述性知识内化为操作性知识的能力。

  魏娜等在中药化学的教学中,将课程讲授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分析比较醌类、黄酮、苯丙素类的结构及性质,找出相似性与差异性;第2阶段从生源途径的共性上理解萜、三萜、甾体的结构特点;第3阶段则是生物碱类独立讲解。

  通过规划合理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为更好地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

  刘浩宇采用情景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等方法,使学生逐渐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求索,从学习知识转变为学会学习,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李文军等在中药化学中开展“以三棵针为原料提取盐酸小檗碱”、“复方丹参片中丹参提取工艺优选”等本土化、科研事例等案例,在案例的分析、思考、讨论、交流、报告撰写过程中,使中药化学的教学贴近社会,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1.7 在天然药物化学中的应用

  韩维娜等注重理论教学的艺术,在教学过程中尝试运用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和双语教学,并强调实习教学和实验课教学的重要性,建立了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实践教学为平台的教学方法,加强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由于不同院校教学条件、教学内容等存在差异,在借鉴过程中应当注意灵活变通,切不可生搬硬套。

  刘可越等在天然药物化学课程中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发展自主学习技能的教学模式时,为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新型教学环境,运用PBL教学法[30]和双语教学方法,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1.8 在生药学中的应用

  钟世红等深入挖掘生药学课程特色,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课题式教学法、实践教学法(改进实验课教学、改进见习模式、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乐学、善思,调动学生的主动作用,鼓励其主动发展,以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推进教学改革的实施。

  1.9 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邓海山[32]在理论课教学中,首先创设一个复杂而有意义的情境(问题、实物、图像、活动、语言、原有知识及相关背景),并寻求解决之法;然后引导学生在已有答案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增强学生对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迁移能力;最后,让学生对所获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总结、反思,培养学生的反省认知能力。

  在实验课教学中实施开放式、设计性实验教学。

  课堂之外,构建自主学习的网络平台、建立自适应测验系统,促进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提高。

  通过构建分析化学课程的自主学习体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1.10 在药物治疗学中的应用

  吴昊姝等针对药物治疗学的教学目的,将课程教学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采用教师教授总论章节并结合药物治疗实例进行讲解,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第2阶段采用让学生自由组团,开展文献调研、综述写作、PPT 制作及展示、课堂讨论等多种个性化教学手段,由教师和学生一起综合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知识运用和团队协作能力,并根据自主学习和考核特点,建设具有网上互动和评价功能的课程网站,促进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增强获取专业知识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2 展望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主动性为学习的内在动力,为实现“教学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教”得有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的热情和积极性。

  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大胆创新,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融合使用、合理调配,形成完善的方法和质量评价体系,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最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主学习在药学中的成功应用,为其在药学及相关学科的进一步推广积累了经验。

  随着药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成果的不断累积,如何将现有的研究成果进一步的升华,则是今后应当关注的方向。

【优秀的药学论文】相关文章:

药学专业的优秀论文10-08

药学的论文11-12

药学论文10-01

优秀的产品化的医院药学论文10-08

药学论文范例10-08

临床药学论文10-09

药学论文范本10-06

药学论文精选范文10-01

药学论文大全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