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毕业论文

美术欣赏教学

时间:2021-01-21 16:00:02 美术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美术欣赏教学

  美术欣赏教学【1】

美术欣赏教学

  摘要:上好小学美术欣赏,大有益处。

  文章从"通过情境创设,内化学生的体验;带着问题欣赏,培养学生创造力;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有效教学。"三个方面阐述了小学美术欣赏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美术;欣赏;情境体验;问题探究;联系实际

  上好小学美术欣赏,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和陶冶学生的情操都大有益处。

  它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

  让学生达到明是非、知善恶、辨美丑,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从而完善学生的人格。

  1.要加强理论学习,构筑欣赏的支撑点

  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美术作品的欣赏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作品欣赏重在感受,知识重在研究,美术基础知识是美术欣赏所必需的支撑。

  美术欣赏课教学如果只重视对作品的直观感受分析,忽视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缺乏对作品的形式要素的探究,其结果必将导致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这样的美术欣赏只是停留在简单甚至肤浅的层面上。

  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常常出现以"像"和"不像""美"和"不美"来评判美术作的误区。

  这就是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不能并重基础知识和作品欣赏的表现。

  "像"和"不像"对于再现作品而言,就难以入座了。

  艺术的创作远远不只是为了形象,艺术家寄托在作品中的主观情感和审美理想,才是作品的灵魂所在。

  要知道,"美"给人的感受是多样的,和谐谓之美,悲壮谓之美,崇高谓之美,有形式之美,也有内容之美。

  美具有多元性、复杂性,不少的"美感",是通过不美的形式来表现的。

  2.以学生为主体

  新课程标准指出:"'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应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克服以往以教师讲述为主的弊端,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以学生为主体是教育观念的重要转变。

  在新课改背景下,美术教师必须把课堂交还给学生,革除过去单纯传授知识为主的弊端,采用启发诱导的方式,多给学生主动探讨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

  3.要把握学科特征,找准欣赏的切入点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的载体之一,是运用美术形式来传递情感和思想的一种行为。

  学生通过美术欣赏,参与文化传承和交流,陶冶情操,了解和形成以美术学科为特征的知识、能力、情感和个性。

  把握学科特征,一方面要防止过分强调美术学课的特征。

  要避免课堂上过多使用美术专业名词、专业术语,或直接套用教材章句,这不符合美术欣赏的学科特点,学生享受美的愿望得不到满足,美术的学科目标也难以实现,最终导致对美术欣赏兴趣的丧失。

  另一方而也不能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兴致,将美术课上成故事课、历史课,对美术作品的阐述,应基于市美教育的主渠道,过多地介绍作品的历史背景、轶闻趣事。

  或过多地挖掘作品的思想内容,容易忽视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审美功能,造成喧宾夺主。

  4.联系人文环境进行欣赏教学

  每幅作品都有自己特定的人文环境,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创作出来的。

  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时不能只注重技法的介绍,而要将作品回归到原有的文化背景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作品所要表达的人文含义。

  教师可介绍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相关的历史故事,加深学生对作品内涵的理解。

  5.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5.1 专题欣赏课。

  专题欣赏课是课堂教学的方式,是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主要形式(我们前面例举的内容都是专题欣赏内容),它指的是整个课时内组织学生专门对某些作品进行欣赏的课业。

  进行专题欣赏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谈话法、讨论法、伴音、放录音、幻灯等手段调节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可采取分析一幅作品后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要启发儿童观察分析,鼓励他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积极讨论。

  5.2 随堂欣赏课。

  随堂欣赏课是指在绘画和工艺(包括写生、创作、图案、塑造、手工制作)课业中所穿插进行的欣赏。

  这种欣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得很多,比如我们每一课都安排了范图及资料,教师指导学生观看讲解,指出作品美在哪里。

  5.3 现场欣赏。

  现场欣赏是一种在课堂教学之外的美术欣赏形式,是指在较长时间内到现场和实地察看所进行的欣赏教学。

  例如:组织儿童参观美术作品展览和博物馆中陈列的美术作品,访问画家、工艺美术家、雕塑家并观看其技法表演等。

  条件稍差的农村,有关欣赏课的内容应结合本地具体情况作有效地灵活调整。

  比如我们上《古代传统建筑》这一课时,就完全可以带学生到陶公庙去参观,让他们了解足够的知识后,民族的尊严与自豪感自然就出来了。

  6.联系学生实际生活,进行有效教学

  欣赏既是一种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也是一种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我们可以把它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不但可以欣赏世界名著或是世界的优秀遗址,也可以来挖掘学生身边的一些景和物,因为在我们的身边往往有着许多优秀的历史古迹,当我们的眼睛紧盯着书本上的内容时,就容易忽略了身边这些丰富的资源。

  对于学生来说,越是贴近生活的也越容易引起共鸣。

  如我们身边的岳庙,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栖霞岭南麓、西湖西北角。

  目前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岳飞纪念地。

  196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还有西泠印社、印学博物馆、盖叫天故居等许多优秀的文化遗址。

  引导学生多了解身边的民族英雄,自己家乡的优秀遗址,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也让学生了解到欣赏是不同形式和不同领域的,美术欣赏不是单一的欣赏,而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欣赏。

  总之,美术欣赏课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们对素质教育的逐步认识和提高,美术欣赏将成为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美术欣赏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广博学问。

  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更科学准确地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来施行美育工作,使美术教育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有力助手,成为启迪心智、培养爱心的园地。

  优化美术教学【2】

  摘 要 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美术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更富有鲜活的时代气息,美术教师更应大胆开拓教学活动,实现美术教学从以学科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寻求优化美术教学的真正出路,使学生得以更生动活泼地发展。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小学美术 教学

  一、传统观念影响下的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美术课在普通学校中地位的弱化,除了应试教育思想的干扰外,还与人们普遍对美术学科缺乏认识不无关系。

  人们一般认为,美术课就是教会学生一定的绘画等美术技能,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这是偏颇的认识,在这一观念的影响下美术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学校普遍重视不够,教学设备投人不足;教学方法陈旧简单,重技法轻素养;美术课成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装饰品,表面上丰富多彩,实质上空虚苍白,远未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新课程理念下对小学美术教学的再认识

  学习是快乐的,小学阶段的美术学习更是快乐的。

  曲折的线条,跳跃灵动的点,变化无穷五彩缤纷的色彩,让孩子随心所欲地自由挥洒,或是鲜花草原,或是飞机大炮,或是超人、奥特曼,或是美丽的家园校园。

  孩子是天生的创意大师,即使是世界艺术大师毕加索,也曾从孩子的绘画作品中参悟创作的灵感。

  小学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学生的个性,启发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的爱好,发挥他们的创造性。

  儿童由于性格天真活泼,有着最直接的感受能力,他们的作品无拘无束、任意驰骋,没有成人式的思维模式,全然是他们自己充满活力的感性体验。

  虽然他们的作品会有许多“出人意料”或“不真实”的“错误”。

  但是这些“美丽的错误”却让我们为之心动,孩子们的才能是如此让人惊叹。

  传统的美术教学严重地阻碍了他们灵动的才华的发挥,《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三、新课改下小学美术课教学应采取的措施和思路

  在“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新理念的指导下,为充分发挥美术的教育功能,发挥美术教育特有的魅力,改变当前美术课教学的薄弱势头,我对美术教学所采用的策略提出以下几点探微。

  1."蹲下来看孩子”

  “蹲下来看孩子”是目前教育工作者的口头禅。

  其实怎样蹲、怎样看有很大的区别。

  首先,要尽量争取把握所教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基本规律,多从他们的视角观察和理解问题,这样才能充分理解他们,尊重他们。

  其次,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处于和他们平等的位置,与他们在宽松、自由、平等、愉悦的气氛中互动、交流,教学相长。

  新课程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既意味着每位学生都有接受同等教育的权利,不论他们的背景、基础、个性等如何不同,都能通过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科学教育,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基本能力和素养,并获得不同的成功,使得人尽其才,各得其所。

  优秀的儿童作品散发着孩子花季般纯真可爱的芬芳。

  一位优秀的美术教师应极力维护孩子这种天性的充分发挥,而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干扰孩子的行为。

  研究证实,让儿童按照自己的想象和意志自由地表达和表现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是有利的。

  教师在现代美术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是“援助者”而非“教导者”。

  优秀的美术教师会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活动。

  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兴趣和个性进行创作和表现。

  在这种美术教育中,我们在了解学生精神价值的同时也会认识自我,当我们把学生放在首位的同时,也就会尊重他们。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

  怎样培养?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一个人的大脑就像一个房间,他的容量是有限的,如果只从房间里往外拿东西,总有一大房间会变得空空的,什么也没有了。

  所以,教孩子学习画画,首先应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让孩子学会看,这就如同不断地往房间里装东西。

  在学生画画时,教师不应催促他快画,或者要求他们按成人的意思或已有的概念去画,而应提醒他们时时停一下笔,仔细把所画的事物同自己脑中原有的概念比较一下,让孩子在画的过程中提高比较和求异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鼓励孩子在画中充分发挥想象力的最好办法就是引导孩子细心观察,一旦孩子养成了从周围世界的细致观察中扩展自己想象的习惯,他们的想象力自然而然地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更多、更细致地观察周围世界的机会,这样做,既可以让孩子充分地发挥想象力,又可以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对更多的事物产生兴趣,强化孩子对学习的渴望。

  3.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一个人基本素质能力的最高体现就是创造力。

  要通过画画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教师首先就要把“孩子是否能画一张漂亮的u,\“能否得奖”、“能否成像画家那样的画”这样一些目标放在后面,而将“孩子是否敢于画”、“是否敢于面对真实的世界画”、“是否敢于画与众不同的画”这样一些目标放在前面。

  有了这些目标,教师就可以把孩子今天的画同他们过去的画相比,看今天的画是否有了更多的内容、更多的细节和更多的情趣,不难发现这其中闪现着孩子创造力的火花。

  为了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在辅导孩子画画时,教师应尽可能地鼓励孩子画自己周围一些常见的事物。

  因为创造力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往往是对一件平常事物的再发现和重新组合。

  孩子在画周围事物时,往往会自然而然地在观察、记忆、分析、理解和再现的过程中加人自己的想象,补充新奇的内容,这正是孩子创造力最好的锻炼。

  总之,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美术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更富有鲜活的时代气息,美术教师更应大胆开拓教学活动,实现美术教学从以学科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寻求优化美术教学的真正出路,使学生得以更生动活泼地发展。

【美术欣赏教学】相关文章:

美术欣赏课论文01-27

关于高中美术欣赏课中的抽象美术05-30

美术教学12-13

偏远地区中学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探讨01-28

浅论如何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01-27

美术之教学12-21

服装美术教学12-20

中学美术教学12-13

美术快乐教学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