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如何写一封与众不同的求职信
与众不同的求职信
2005年10月中旬,离开微软担任Google中国区总裁的李开复,开始在中国8个城市的20所高校为Google研究工程院招聘第一批人才。
这次让无数学子望眼欲穿的公开招聘掀起了一股近乎狂热的应聘高潮,成千上万的应聘信潮水一般涌来。Google甚至专门为此设计了一套程序,用来检索、分类、统计应聘资料。
10月的一天,一封发给李开复个人的邮件引起了他的注意:“同一封邮件为什么会收到两次?”接着,李开复发现,这封邮件所发的地址远远不止两个,发信人把用户名KflKaifuliKfli信箱后缀Gmail、Hotmail、Yahoo等所能想到的邮箱地址全都寄了一遍。
毫无疑问,被深深打动了的李开复会细读这封邮件——这是一封求职信,但内容独特:
首先,这位同学在信中表述了他在五年级时第一次使用Google,在以后的时间里跟踪了Google所有的产品,详细说明了他喜欢Google某个产品的某个部分以及这个部分的特点。
接着他表达了希望成为Google一员的意愿,认真分析了Google招聘的几个职位,并分析了哪个职位最适合自己。
最后,他坦诚地表白他同时还面临其它机会,希望Google尽早答复,做出决定。
李开复后来说:如果你每天要看1万封简历,而几乎每封简历都千篇一律地以年龄、性别、政治面貌开头,第二页你肯定不想再翻了。
这封不一样的求职信让这位同学在成千上万的应聘者中脱颖而出,并顺利通过面试,成为李开复的第一个“关门弟子”。
梦想是那样美丽而令人迷醉,通往梦想的道路是那样艰难而崎岖,狭窄的路上挤满了无数的追梦人,适者生存的法则是那样严酷无情。我们要勤奋,我们要坚毅,我们要起早贪黑,兢兢业业,可我们还需要一点点富有智慧的创意、不落俗套的明媚的心机,它会让我们离梦想更近一步。
勇敢上路,让心灵年轻健康,让生活更有趣
勇敢上路,让心灵年轻健康,让生活更有趣。
不久前,我邀请到一位超过七十五岁的太太来上节目。
她是一位牧师娘,几年前,曾经和一群平均年纪超过八十岁的人一起骑重摩环岛,号称“不老骑士”。当年她七十二岁,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她笑称,自己是因“女性保障名额”而被录取。
她的先生当年也是七十二岁,和其他团员比起来太年轻,没有被录取,因为她坚持要参加的缘故,变成了“陪骑”。
“是你先生鼓励你参加的?”
“不是,是我自己想去的。”她笑着说。
在这之前,她连续得过两种癌症,化学治疗生不如死,她本来认为自己已经是被送进另一个世界的人。度过折磨之后,她决定报名参加“不老骑士”环岛。
首先,她要征服的是重型摩托车。考了两次,她征服了。
有一位近九十岁的老先生也为了环岛去报考,被监考人员小小泼了冷水,还是气定神闲地通过了。
她说,辛辛苦苦才欣赏到的美丽风景,没有被玻璃窗阻隔的大山大水真是好看啊。那是一辈子不会忘怀的画面。
虽然当年是因媒妁之言而结婚,但夫妻感情一直很好。休息的时候,两人总是手牵着手,重摩环台之旅,算是他们结婚五十年的蜜月。
环台过程中还有一段感人故事。
其中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先生,在机车后座放了太太的遗照,每日供奉鲜花,休息时常常抚着照片,对太太说话。老先生和太太青梅竹马,婚后始终在为生活打拼,他曾答应太太要带她环岛,没完成,太太就去世了。
当她说到,老先生总会殷勤地把照片上的露水和灰尘温柔擦去时,我忍不住哭了。
老人中的三分之二健检报告都不佳,有人骑车骑到一半因“不小心睡着了”而摔车,但他们在义工的帮忙之下完成心愿。
五年过去,“其中有三位已经去世,”她说,“包括那位带太太遗照环岛的老先生,终于去和太太团聚了。”
我看到他们的纪录片,当他们有了目的地,驰骋在梦想的路上时,他们兴奋的眼睛发出热力十足的光,像青少年一样。
实践梦想的故事,常让我落泪。
梦想是生命的柴薪。如果乔布斯当初因为被人视为荒谬而打消念头,那么就不会有你爱玩的手机;如果九把刀当时因为被人泼冷水而退缩,也不会有他的畅销电影。
梦想也不必那么伟大。只要你能靠自己实现的好事都是梦想。
有梦想的人都是可爱的,敢追梦的人都是勇敢的。㊣(作者:吴淡如,来源:妇女之友,感谢文字作者!感谢图片摄影作者!)
写给依然拥有青春心灵的你
青春时期我们想什么?我想大家可能和我年轻的时候一样。男生想美女,女生想俊男,当然也有俊男想俊男,美女想美女的,但那是例外。反正我年轻时候想的就是美女,现在我也想美女,这反过来说明我还年轻,至少心理上年轻。我在年轻的时候,到底做过什么样的事情?想来想去,我发现,青春是犯傻的同义词。我们很难把老于世故、老奸巨猾这样的词语跟青春连在一起。也很难把正确和青春画等号。也许。青春最大的奢侈就是可以犯傻可以犯错误。犯傻,被人欺负,对于青春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就像在大学的时候,我们班一起上山唱歌通宵不归,两个男生为了一个女生围着校园一路厮打,为了写出一首好诗咬断一堆铅笔,全班同学跳贴面舞被学校点名批评,都是我们青春的记忆。我在大学帮一个女生扛包,上火车我给她扛包,下火车给她扛包,后来发现这个女生跟另外一个男生在散步。我就问这个男生是谁,她说是我男朋友。我就说有男朋友为什么还让我给你扛包?她说,我要让男朋友休息一下。我们班的另一个男生为了表达自己的爱情在女生宿舍前拉小提琴,结果被泼了一盆洗脚水。这些犯傻,也许就是青春的代名词。
青春没有后悔。如果我们计算好了,能从一个人身上得到什么,再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我们就已经变成了一个计算型的人物。而计算型的人物等同于老奸巨猾,和青春无关。
青春的第二特征就是爱情无悔,爱情纯粹。现在很多同学是没有爱情的青春的。很多女生在找男朋友的时候,先计算这个男生是什么家庭出身,到底有多少钱,家庭地位如何。这样计算的女生,跟巫婆差不多,基本上很难说跟青春有关。青春是一种脱离世俗的真爱,当男生看上女生,或者女生看上男生,不管她是灰姑娘还是红姑娘,不管他是富二代还是穷二代。你都全身心去爱,不顾一切去爱,而他/她的背景,只是一缕云淡风轻。这就是青春的爱情。
其实,在座的同学想一想,如果你先计算,然后按照计算的标准去寻找爱情,常常会是一场错误。《红楼梦》里说,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我觉得恰恰是对计算爱情和计算人生的批判。
青春的第三个特征,是无怨无悔、不计得失地交往生命中最好的朋友和同学。大家可能看过《中国合伙人》这部电影,是以新东方为背景拍的,那个电影中的角色之一成冬青是以我为背景拍的。其实,我对这部电影没有感觉,我谈不出来喜欢不喜欢这部电影,因为审美需要一定的距离。但这部电影让我唯一觉得有魅力的地方,就是三个哥们,从大学开始,一起变成朋友,最后一起创业,最后为了公司发展,不断打打闹闹,一起共同努力,让公司成功上市。在现实中,这个故事一直延续到今天,因为里面的`另外两个人物就是新东方的徐小平和王强,他们都是我在大学时代交往到的最好的朋友。到今天为止,我们依然在一起做共同的事业,所以我们的青春一直延续到今天。
在大学的时候,如果说你跟宿舍同学打了架,就一辈子不再理睬,这是失去青春的标志。因为青春就是,不管为了什么打架,为了利益打架,为了女朋友打架,为了分数打架,为了虚荣打架,但打完架后,哥们还能在一起抱头痛哭,那才是真正的青春。在大学的时候,我跟宿舍同学,无数次喝醉了酒:为了自己的成绩落后,为了自己生命的卑微,为了自己被看不起而抱头痛哭,互相鼓励着一直到能够坚强地抬起自己的头颅。所以,在我的生命中,到今天依然拥有青春时代的朋友。
青春其实跟三个“想”有关,叫做理想、梦想和思想。如果我们能够坚持自己的理想,追逐自己的梦想,并且探索自己独立的思想,我们的青春就开始成熟了。
当然,光有梦想和理想是没有用的,因为很多人都有理想和梦想。但是他们的理想和梦想是贪脏更多的钱,占国家更多的便宜,通过权钱交易获得更多的财富。所以,人必须同时有思想,有良好的价值体系。在大学的时候,如果我们没有为普希金、拜伦的诗歌所感动,我们没有因为康德、黑格尔的理论争得面红耳赤,我们没有苦苦追寻尼采、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脚步,没有去分辨这些伟大的思想家和马克思、恩格斯的区别在哪里,没有通过阅读去体会西方社会制度跟中国的社会制度到底差别在什么地方……如果我们从来没有独立思考过,你就不能叫自己大学生,因此你也就不是一个真正拥有青春的人。因为青春最伟大的标志,是思想的困惑和在困惑中苦苦地寻求,寻求真理,寻求人类进步之道,寻求心灵的自由。
青春最大的标志是坚决不承认失败,历经挫折,初心不改。青春的心是永远拥有一颗美丽的心,一颗希望的心,从绝望中寻找希望的心,拥有一颗勇敢的心。面对任何挫折、失败和打击,你都还能够站起来,挺立身躯向天空呐喊,依然感到世界充满美丽,依然能用快乐之心来面对苦难。当你感到绝望,被人侮辱欺骗,你依然相信,世界大多数人都是好的,这个世界永远会有机会。被踩到泥土里,你依然能像种子一样,破土而出,让生命成长。㊣(作者:俞敏洪,摘自广州日报)
梦想成真的力量:你所相信的,就是真的
量子物理学已经证明了宇宙中最重要的粒子——光子,具有波粒二重性,就是说,光子即可以以粒子的形式传播,又可以以波的形式传播。经过进一步的研究,科学家们发现,光的这两种表现形式,不是它本身决定的,而是由观测者决定的。也就是说,当科学家试图通过某种方式想看到光子的粒子形式,它就会表现出粒子形式,而当科学家试图通过一种方式想看到光子的波的形式,它就会表现出波的形式。
最终,这些科学家认为,光子这种最重要的粒子所表现出的特点,可能真的意味着,真正决定这个宇宙以什么形态呈现的,是人类的意念。
也就是说,宇宙本身是一种能量的存在,它是中性的,它最终以什么形态呈现,是以我们人类集体意识如何认为决定的。
认真想想看,就会有一点觉悟。当日心说提出之前,所有人都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那么,在那个时候,地球就是宇宙是中心,这是事实。因为,所有人都这么认为。你可能会说,那是人无知,所以那样错误认为。那么,请问,现在人们都认为宇宙是这个样子,它真的就是这个样子吗?我们一定要明白,所有我们看到的,都不过是我们了解的和认为的。而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感官和认知总是有限的,那么,这对于无限的宇宙来说,自然是一个盲人摸象的过程。
太多的时候,我们也发现了,很多事情都是,我们不自觉地想着是那样,往往就真的会是那样。更奇怪的是,我们越担心的事情,越容易成真。为什么?因为,当我们担心什么的时候,总是发自内心地,源自潜意识的,强烈相信的。而发自内心,潜意识,强烈相信——这正是最强大的意识能量,它将影响外界。
所以,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努力培养自己内在的信念,使它在正向上越来越强大。当你不自觉地能从正向上相信一件事情更好的一面,而不是怀疑,那么,你就慢慢步入了心想事成的境地。
有人可能对此不屑,意识能影响外界?扯淡!我天天想着有钱,为什么没钱?我天天想中奖,天天买彩票,怎么没中?
事实上,你去了解一下那些能心想事成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百分百相信自己能实现梦想,那相信是发自内心的,是源自潜意识的,而不是大脑思考的结果。也就是说,他们不自觉地就在意识中相信自己的梦想能成真。几乎从不怀疑。
第二点,他们总是为梦想,付出持续努力、热情,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决不退缩。他们几乎所有的行为都始终围绕着那个梦想。
再看看,那些不能如愿的人是如何做的:他们总想空手套白狼,甚至总想坐享其成。而很多时候,事实上,他们所谓的想,只是大脑中,思考中认为应该,而在很多时候,他们也知道那似乎不现实。只是自己想侥幸。
你要知道,你的任何梦想,要实现,你除了有强烈的愿望,内心最深处相信,潜意识中相信之外,你要为这个梦想,这个想法,这个心愿的实现,创造一个实现的载体。而这个载体就是你的努力持续行动。宇宙是一种中性的能量,它们要呈现出任何意念所希望的东西,得有个能量平衡的相应载体。否则,那就打破了宇宙能量平衡的法则。
你去看看,所有的创造发明过程,你就知道其中的秘密。那些创造者,科学家,研究者,他们全身心投入,充满热情,持续努力,费尽心力,很多人数十年如一日。那是何等的强烈心念和热情行为?他们的心念之强大,他们的行为载体之强大是一般人所做不到的,而正是因为他们那样强大的心念和热情持续努力使他们实现一个个伟大的创造和发明。
而你呢?如果还在抱怨,不烦反思一下,对比一下。
除此之外,心念的出发点极重要。你要不断省视自己的心念,它是否出自善,出自利益他人,利益社会,是否是为了使自己使他人更加美好,至少那不能是出自损人利己。否则,那将是一条通向黑暗世界的不归路。
你期望什么?你相信它吗?你内心最深处,你的潜意识中百分百相信它吗?你是否不自觉地就相信它是真的?如果是这样,那恭喜你!你将心想事成,记得持续努力!如果你还是会不自觉地怀疑它的可能性,很可惜,你需要走的路或许还很多!那么,加油吧!不断成长,不断修炼,直到使你自己不自觉地相信那是真的。㊣(作者:照临,于2013年11月12日清晨)
你所有的经历,都将让你的生命更加丰盈
我们所经历和正在经历着的一切,都将让我们的生命渐渐地丰盈起来;不管这经历是让你后悔不迭,还是让你喜不自胜,那么,这些经历,都将成为你生命大山里的一道道最能展示你灵魂的美景。
在时间的河流里,我们确实常常躲不掉会像一叶浮萍一样随波逐流、不能自己的命运,但是,如果愿意,我们往往也可以打造一艘航船,载上我们的梦想,驾着它驶向自己渴望的远方……
远方,永远是在迷人和神秘的地平线的后面,给你希望和向往,但也让你迷茫和彷徨,因为那不可知的远方有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所以,怯懦者总是在面对不可知的危险的恐惧中而不敢前进半步;一位哲人说得好:“危险是个好东西,正是因为它的存在,才让勇敢的人有了用武之地。”
在别人畏缩不前的地方,你勇敢地走了出去,当别人还像一棵树一样凝望着远方的时候,你却像风一样已将远方一步步的丈量了;你可能会走得非常艰苦,也可能会弄得伤痕累累,但是,你走过了,感受过了,经历过了,你把远方的传奇融入了自己的故事里,你可以用记忆之网在远方的大海里随意的捕捞。已经不记得谁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了:“你的想像之鸟,永远也无法在你不曾逾越过的地平线的后边,找到落脚的地方”,那么,你能在自己的经历之外,找到更深刻的东西吗?经历了,你才不会迷茫!
其实,远方之所以值得我们去经历,正因为远方就是我们的梦、我们的爱、我们的事业、我们的向往,不要被恐惧、失败、失恋、失意、失利等等,阻挠了我们走向远方的脚步,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可以自嘲地对自己说:“我所经历的一切,都是我的人生造化!”㊣(作者:王飙,摘自思维与智慧)
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凡人,获得自己的幸福
【启引】:『世界上多数人的痛苦皆来自于个体追求与自身条件之间的不匹配。因此我们于是用所谓99%的汗水这样的说法来欺骗自己和他人。每一种职业都需要坚持,而并不热爱的职业,从来谈不上什么坚持。所以,每一个人都应该找到自己心头之好。我们自然很服那些天才,而后明白自己原本也就是一个中人之资,而且我猜想这个世界上多数的人也就是中人之资,天才和蠢蛋都是少数。凡人无以理解天才的欢乐与苦痛,而天才也未必不会羡慕中人之资者的自得。因为对于我们这样的人而言,在自己所喜欢的领域中行进所获得的满足,就好似知识本身在悠远历史中的积攒一样,它未必能够改换世界的门庭,但是它本身就是一种幸福的来源。』
前几天在微博上看见了一句爱迪生的名言:“天才就是1%的天分加上99%的汗水”。当然,这我们都知道了。可是我们不知道的其实是后半句:“但那1%的天分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我们都被欺骗了很多年。不过,我却没有五雷轰顶。我以为这应该是一个常识。有人愿意相信“人生而平等”,但是我却从来相信人生而不平等。美丽若是平等,这世界一来无趣,二来也无所谓美丽,整容医院全关门;出身若是平等,人便无向上的动力,拼爹固然可耻,可是薪尽也就不必火传;智力若是一样,十三亿神州尽尧舜,要多可怕就有多可怕。
所以我自然很服那些天才,而后明白自己原本也就是一个中人之资,而且我猜想这个世界上多数的人也就是中人之资,天才和蠢蛋都是少数。获得这个资讯的意义在于,我热爱苏东坡,可是我不会把自己逼成苏东坡,因为他是天才,所写的东西总能够准确地传达胸臆;我的哲学启蒙是波普尔,可是他是个数学和哲学的双料天才,你把我砍成8段重新拼起来也达不到;我最佩服的历史学家是史景迁,他运用材料的乾坤大挪移,鬼斧神工,我永远也达不到。所以如果我要用99%的汗水去置换那1%的天分,结果就是在把自己搞成过劳死之前,我大约是一个四流的作家,八流的哲学家和五流的历史学家。所幸,我只是一个做媒体的人。
我曾经多次引用过波兰导演基斯洛夫斯基电影《薇娥丽卡的双重生命》中的一个故事。波兰小城克拉科夫有一个美丽的音乐女教师薇娥丽卡,她拥有一副天生适合歌剧的嗓音,尤其是高音。可是,她所有天然的条件都受制于另外一个致命的缺陷,她有先天性心脏病,无法承受高音的压力。但是她终于还是进了她热爱的一部歌剧《神曲》中担任女高音独唱。在首演时,在她到达了高音之后,倒地身亡。
世界上多数人的痛苦皆来自于个体追求与自身条件之间的不匹配。因此我们于是用所谓99%的汗水这样的说法来欺骗自己和他人。在职业生涯之中同样是如此。资讯的发达总是使我们目眩于看似触手可及的成功,而并不能知道自身的条件是否“先天性心脏病”。
薇娥丽卡的矛盾在于她自身的条件与自己的热爱形成了致命的冲突,但多数初出茅庐的职业人所面临的问题却在于自身的选择。每个人从大学之中跨出时都拥有改天换地的豪情,并且坚信自己属于扎克伯格、马化腾和马云这一属,而根本罔顾自我的偏好与热爱。当我们在微博上关注的成功人士在喋喋不休地谈VC的时候,其实他就好数钱;喋喋不休地谈技术的时候,其实他就是个极客(geek);喋喋不休地谈古董,其实他从小就爱捡石头。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每一个人都应该找到自己心头之好。这不一定和我们自己的专业有必然联系,因为很多人在高考选专业的时候都是“盲婚盲嫁”,如果要知道最适合自己的职业是什么的话,其实只要知道自己在校园里花了最多时间做什么就明白。
每一种职业都需要坚持,而并不热爱的职业,从来谈不上什么坚持。
回到中人之资上来。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并不代表着它的报偿就必定丰厚,上天从来未曾像父母或者老师那么慷慨,允诺努力就意味着丰收。因此,认清自己是中人之资的意义在于不必像薇娥丽卡那样,把自己逼到过劳死和亚健康的行列之中。
凡人无以理解天才的欢乐与苦痛,而天才也未必不会羡慕中人之资者的自得。因为对于我们这样的人而言,每看一本书的若有所悟,就是一种至高的享受,而每获得一次的进益,都实在而可感。这并非意味着对于自我的放纵与废黜,而是,因为在自己所喜欢的领域中行进所获得的满足,就好似知识本身在悠远历史中的积攒一样,它未必能够改换世界的门庭,但是它本身就是一种幸福的来源。
这个社会最粗鄙的面相之一,就是为所有的人树立了一些标准化的偶像,比如比尔盖茨,扎克伯格和马化腾。我并不否认这些人在各自的领域中都能够让世界更加美好,但是关键的问题是他们的偶像作用仅仅取材与他们账户中资金的数目。成功被简化成为数字化的呈现,而幸福仅仅是标准化的删削。
我一点儿也不是仇富主义者的同盟,更不是平均主义者的拥趸。一方面那些人的道路未必值得期许,而他们终将腐朽在进化论的废墟之中;另一方面我对于成功的定义远比这些社会法定的偶像要复杂得多。因为在我看来,那些天才的使者,比如苏东坡,莎士比亚,牛顿和巴赫,才可以被定义为成功的宠儿。因为他们丰富化了人类的心灵,并且改变了这个世界的面相。那些依靠俗媚庸众的需求,以此积攒毫无技术含量财富的人,不过是地球上的速生林,速生而速朽。
标准化偶像最为可怕的地方,就在于它消解掉了我们每个个体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幸福的感觉。因为一个热爱会计的人,可以从数字的组合中需找到拼装魔方般的乐趣;一个奔跑在前线的记者,在追寻真相中迸发生命的热情;一个每天窝在房间里设计游戏的人,可以体验在虚拟厮杀中的豪情万种。每一种生命体验都可资珍贵,都独一无二,都无可替代。
我当然并非反对财富、地位和权力,这个世界从来都由这些东西构成。但是如果我们把每个人的乐趣都删削成如此,那么我们这些中人的生命就毫无价值了。他们拥有他们所拥有的快乐,我们拥有我们所拥有的快乐。如果他们所拥有的快乐要挤占我们所拥有的快乐,那么我们惟一的选择就是厮杀。
我的意思是,我们必须要反叛和抵抗那些独裁的成功主义伦理,因为他们的庸俗化,必定会侵蚀和改写我们本来高尚的灵魂和幸福的涵义。
中人之资不是鸵鸟式的逃遁和消极地抵抗庸俗的侵袭,而是建立起自我强大的屏障。这种强大的屏障,既不是对于财富的抗拒,也不是对于成功的追求,而是在自我满足中去寻找自己的世界中的位置。
因为我们的幸福,就是世界的幸福;我们的快乐,就是世界的快乐。我们就是这个世界的主流。
【如何写一封与众不同的求职信】相关文章:
与众不同的求职信04-02
如何写求职信09-05
如何写一封感谢信03-02
如何写一封感谢信[精选]01-10
与众不同作文11-15
如何写出好的求职信10-30
如何写好一封辞职报告模板05-16
如何写一封诚恳的道歉信09-03
如何写一封合适的介绍信?01-17
我与众不同作文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