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毕业论文

设计管理与企业管理关系

时间:2022-10-08 22:51:19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设计管理与企业管理关系

  设计管理与企业管理关系,下面带来设计管理与企业管理关系相关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设计管理与企业管理关系【1】

  [摘要] 本文从当今科学技术呈现的特点和市场经济结构形成的管理模式的角度,对设计管理体系的形成做了初步的探讨,并对设计管理的概念及其要点,做了初步的归纳,以此引起企业管理层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 设计管理工业设计虚拟管理结构

  随着科学技术的爆炸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在当今工业设计中诞生出设计管理新概念。

  设计本身的复杂化需要管理的介入,设计与生产、销售之间的关系需要管理来进行调节,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随着设计深入到企业的各个方面,设计与管理间的结合成为了必然,设计管理的概念应允而生。

  一、设计管理概念的形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一步分工,设计管理倍受国内外企业管理层的关注。

  就设计管理而言,已有不少同人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对设计管理有过多种剖析,将其归纳起来,可以对设计管理做这样的概括:设计管理是引导企业整体文化形象的多维的管理程序,是企业发展策略和经营思想计划的实现,是视觉形象与技术的高度统一的载体;以开发、设计为龙头,正确调整企业的活动与组织机构,创造出越来越具体化的属于其自身的表现形式,从而逐渐形成企业技术与文化的形象。

  因此,可以这样理解设计管理的概念:“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研究与开发管理活动。

  有效地积极调动设计师的开发创造性思维,把市场与消费者的认识转换在新产品中,以新的更合理、更科学的方式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并为企业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而进行的一系列设计策略与设计活动的管理。”

  二、设计管理的特点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企业的发展比任何时候都需要设计管理,现代的经济战略已超出了商业和技术界线,当今的产品设计模式的运行,使企业形象和运行效率几乎关系着企业的生存。

  依靠设计管理,将能按市场的节律调整生产发展和有效提高商业活动的效果。

  一个倍受消费者喜爱的公司形象,将赢得消费市场的亲昵。

  设计管理在创建企业形象方面呈现出以下特点:

  1.设计管理主要针对企业管理和业务经营的正常运行具体化评价和运用的。

  2.设计管理的目的是创造出一个清晰的,有独特个性的,有凝聚力社团形象,集中地反映出一个具有持续发展前景的,有巨大创造财富潜力的发展中的公司面貌。

  3.创立一个社团形象并巩固这个形象,首先基于它的产品、信息、环境媒介的吸引力,尤其与产品设计有巨大关联。

  4.合理运用社团的各方面资源,充分调动社团内外一切有利因素去完成公司的系统任务,并将这些直观的行动方案实施贯彻到底。

  5.一个符合逻辑的有创造性的、灵活的管理计划可以创造出持续不断的设计发展和创造性的产品开发,以及经济方面的可行性。

  6.创造一个社团形象是以文化为根据的,服从管理的和直观形象方面,经得起社会舆论的评价。

  7.充分协调公司内部以及在公司和社会团体之间的沟通交往,帮助公司去对付商业界千变万化的市场现实,并激励公司向未来的成功冲击。

  8.设计管理是一个新事物,它不断地更新任务及要求去经营。

  它投资对任何公司来说都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是不可估量的无形的资产。

  9.设计管理提倡的是设计和管理的一体化,将设计扩大到企业的整体。

  10.在当前高新技术条件下,设计管理在企业中需建立一个虚拟管理结构,以完成整体计划的实施。

  现代企业大多数都呈现出哑铃式的企业结构,开发和销售分别是哑铃的两个铃,而检测和总装工作则是哑铃的连接杆,而设计虚拟管理结构分布在企业的各个部门,同时也贯穿工作的每个阶段。

  设计管理的核心是开发新产品,而对新产品开发的程序把握,管理实施就成为设计管理的具体化表达。

  三、高新技术条件下设计管理模式

  为适应市场需要,高新技术在各行业大量得以运用,使得21世纪的信息网络技术在设计管理体系中的应用,使得设计管理这一企业运行模式得到了充分展示。

  1.高新技术条件下呈现的设计过程管理体系。

  设计管理在高新技术条件下具体呈现出的设计过程管理体系称作CAID体系,这一体系的形成主要得益于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

  该系统运行的目标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利用多方面的设计资源,实现标新立异的设计创新;充分利用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改进传统的产品设计与制造过程,利用高新技术达到产品设计制造的网络化、高效化,实现工业设计与工程设计的一体化,最终实现以人为核心,人机一体化的智能化、集成化的设计管理体系。

  CAID系统的中心环节是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的全过程又包括了设计概念、设计视觉和设计商品元素,从而使一个产品从最初的概念产生,向最终实现产品转化为商品。

  在这当中最主要的手段是设计与制造的计算机化,通过合理运用计算机技术,可高效地实现产品设计这一目标。

  当产品项目提出后,设计人员通过计算机进行图纸绘制,人机工程学设计数据库进行决策和定型,再利用计算机辅助市场分析得到产品的预期市场效应。

  这样设计的概念得以充分实现。

  设计视觉化的实现,可运用3DMAX的建立数字模型,通过快速成型仪,实现模型制作。

  随着计算机的大量介入,设计过程更加灵活便捷。

  在这一过程中主要运用了计算机辅助造型技术、计算机智能化技术和其他CAID高新技术。

  设计的目标就是实现产品的商品化。

  在传统的产品体系中,设计商品化是由制造部门来完成的,但是对于CAID系统,为了检验产品是否达到预期效应,以及便于及时对产品的改型设计,设计的商品化不可缺的成为了产品设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一过程中,高新技术(如:快速成形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以及这些高新技术在产品设计过程的应用,使得产品从概念提升到最终商品定型的层次,较传统设计过程有了质的飞跃。

  不管从产品推出时间来看,还是从产品性能上看,采用了CAID系统使企业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设计、制造出最优秀的产品,进而为企业赢得市场,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目前就CAID系统而言,其开发及应用方面远未达到我们所预期的效果,其中原因就是CAID系统的研发还处于起步阶段,其中有许多变数的存在有待研究,如:现代设计方法的研究;创新设计技术的研究;设计管理过程中智能化技术的研究;设计管理过程中并行工程、协调工程、全生命周期设计技术的研究;设计管理过程中人机交互技术的研究等。

  2.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集成化设计管理系统。

  21世纪在高新技术的推动下,网络技术在设计管理中的应用越显突出。

  在产品设计管理中心的统一调度下,CAID的各方面因素在通过网络相互关联,形成一个复杂而又有序的有机整体。

  这也正是并行设计的一种典型模式。

  在这个集团网络条件下,完全打破了传统设计体系,形成当今国际经济体制,整个设计制造体系完全处在统一调度、协同工作的有序状况下。

  在各个部门的协同工作之下,企业才能顺应客户需求的变化,对市场迅速做出反应,尽快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

  在这样的背景下,“虚拟产品开发”应运而生(虚拟产品开发称作VPD)。

  VPD的基础是集成化产品与数据管理,这种集成带来的好处是产品开发过程的所有人员,都能迅速的重复使用、存取所需信息。

  VPD 的目标是利用计算机仿真实验来尽可能多的取代实物原型试验,减少使用实物原型浪费的时间,工程师能在计算机上分得越多就越有利,就能更快更多的设计,从而获得更高质量的产品。

  虚拟产品开发实施及产品开发过程在计算机上的本质实现,即采用计算机仿真与虚拟现实技术,在计算机上群组协同工作,通过三维模型及动画,实现产品的设计开发的本质过程,是一种通过计算机虚拟模型来模拟和预测产品功能、性能及可加工性等各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提高产品的预测和决策水平,使得产品开发走出主要依赖于经验的狭小天地,发展到了全方位预报的新阶段。

  基于虚拟企业的产品开发,产品设计的网络化、敏捷化近年来得到了各方面的广泛重视。

  由于Internet的普及,以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敏捷制造技术等提供了十分有效的协同环境和技术交流的手段。

  而通过Internet这个全球网络环境,使得各个制造企业相互之间能迅速进行技术合作,共享彼此的核心资源,快速设计和生产出高质量、低成本、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使得敏捷制造真正成为可能。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集成化设计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是从单一产品设计朝总体识别设计方向发展,建立基于网络及电子技术的综合电子交换系统,是生产从单一最后阶段管治性监控向设计生产全过程监控方向发展,从单纯的概念设计到产品销售进行全程监控,最终达到建立虚拟组织这一设计管理的核心。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竞争日益剧烈。

  一个有机的系统化的设计管理体系无疑将给企业带来健康发展。

  针对市场运行的基本特点,探求一个健全的设计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协调运行,从而呈现出勃勃生机。

  项目管理与建筑企业管理【2】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对项目管理工作的日益重视,个别建筑企业出现了重项目管理轻建筑企业管理。

  甚至有以项目管理取代企业管理的倾向。

  这一问题比较复杂,既涉及相关的理论,也影响着具体工作的实施,应该给予应有的重视。

  项目管理具有特定的适应范围,只有正确认识它在建筑中可以发挥效用的领域,才能保证项目管理工作健康地深入发展。

  Abstract:As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pay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management, som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implement the model of emphasizing more construction project than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even has a trend that project management will take place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The issue is complex and involves related theory and also affects the specific works carry out. The project management has its suitable range, only when we have the knowledge of the application filed in construction,we could guarantee project management develop deep healthy.

  关键词:项目管理;企业管理;建筑企业

  Key words: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management;construction enterprise

  1项目管理与建筑企业基础工作

  建筑企业的基础工作包括标准化、定额、计量、信息、责任制度和培训工作六个方面。

  它是组织社会化、现代化大生产的依据,是提高建筑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

  做好建筑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建筑企业发展的一项基本建设,在建筑企业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有效地实行项目管理,离不开基础工作。

  没有坚实可靠的荃础工作,项目管理工作就无法制订明确的细分目标,项目决策就缺乏科学的依据。

  合同计价就缺乏共同的基础,绩效考核就没有系统的标准。

  投资效益就难以进行客观的评估。

  的确,基础工作是搞好项目管理的根本和起点。

  近年来各建筑企业在大力推行项目管理的同时,都不同程度地投入了一定的力量加强基础工作。

  在客观上形成了开展基础工作是推行项目管理工作组成部分的局面,但也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基础工作属于项目管理的错觉。

  应该指出,基础工作不仅是项目管理的基础,也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基础工作的加强不等于项目管理的实行,而只能说为项目管理的实行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那些已经做了大量基础工作的建筑企业,应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在不断理顺各种关系的同时,逐步把项目管理的技术和方法系统应用于勘探、开发和建设项目的管理。

  2项目管理与建筑企业管理

  项目管理和建筑企业管理同属于经济科学中的管理学科。

  由于大量投资发生于建筑企业,故而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也存在重要的不同。

  从广义而言,建筑企业管理应包括两大部分。

  一是对重复性的工作及相应的供、产、销各环节和人、财、物进行管理;

  二是对投资即建设项目进行管理,如此,项目管理则属于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

  然而,从狭义上理解项目管理却不包括在建筑企业管理之中。

  这不仅因为两者是各有独立体系的学科,还因为项目管理产生和发展的主要环境并非在建筑企业,而是在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经济衰退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才为建筑企业广泛接受的,它并不是所有企业在运行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更具体一点讲,项目管理和建筑企业管理有如下共同之处:

  其一,两者都研究生产要素的合理组织问题。

  都以少投入、多产出、高效益作为最终目的;

  其二,两者的理论基础基本相同,诸如系统理论、决策理论、组织理论、行为科学等等都是两者的方法论;

  其三,管理职能基本是一致的,都具有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和激励职能。

  项目管理和建筑企业管理的不同之处包括:

  (1)两者研究的具体对象不同。

  如前所述,项目管理是研究一次性任务的管理问题,而建筑企业管理则研究重复性工作的管理问题;

  (2)两者涉及的运行机制不同。

  重复性工作主要靠职能管理,而一次性任务则需要相对独立的机构或独立机构与职能相结合的矩阵管理;

  (3)两者的管理重点不同。

  项目管理突出组织、计划与控制,并强调快速反应、快速决策和快速处理问题,强调应急管理,而建筑企业管理并未特别突出这些方面;

  3项目管理与深化建筑企业改革

  项目管理是边缘科学,它没有国界,其技术方法和运行机制既可为发达工业国家创造财富,也可在我国发挥效用。

  但是,也要看到,项目管理是市场经济下的产物,其有效运行需要相应的外部环境。

  这样,在建筑企业实行项目管理,除了对其不适合国情和不合理的部分予以剔除或改造之外,还要进行全面的配套改革,为项目管理的实行创造条件。

  从某种意义上讲,要充分发挥项目管理的效用,不进行全面的配套改革是不行的。

  同时,也应该明确,改革的目的是为了释放建筑企业潜能,提高经济效益。

  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物质财富,而不是为实行项目管理而进行改革。

  同样,实行项目管理虽是深化建筑企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革的关键,但却不能用项目管理来取代企业改革。

  深化企业改革涉及的内容很广,它不但涉及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及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的眼前问题。

  还涉及深层次的建筑企业产权制度和经营机制间题,而这些问题是不能依靠实行项目管理来全面解决的。

  项目管理与建筑企业改革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又是辩证统一的。

  在新的形势下,实行项目管理呼唤建筑企业改革的深化,建筑企业改革的深化又为项目管理的有效实行创造了契机。

  4项目管理与承包

  承包经营是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建筑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的一种形式,是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理论的指导下搞活国有建筑企业的一种途径。

  在一定时期内,承包经营对国有建筑企业内在潜力的挖掘和转轨变型起了积极的作用。

  适应改革的需要,建筑企业也在内部实行了层层承包,并提出了逐步形成以二级单位为承包主体、经营主体、投资主体、收益主体及责任主体的改革思路。

  使工业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承包是在我国特定的条件下和特定时期内的改革内容之一它和项目管理原本没有必然的内在联系,但由于承包可为实行项目管理提供内部环境。

  且大型复杂项目也涉及工程承包问题,从而许多同志把承包看作实行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甚至仅仅搞了承包就名其曰实行了项目管理。

  不论将承包等同于项目管理,还是把承包作为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都有一些问题值得讨论。

  首先,承包并非项目建设所特有,在经济生活中一切具有确定边界的工作都可采用承包的方式予以管理,各行各业都有其发挥效用的领域。

  其次,承包在项目建设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并非所有的项目都需要承包,适应承包的只是那些规模较大、内容复杂、涉及多种技术和多个专业而投资者又不具备相应作业能力的项目。

  最后,承包只是项目建设特定阶段的工作内容,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来看,承包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

  5项目管理与合同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它是指契约双方为确定各自权利和义务而订立的共同遵守的条文。

  项目建设涉及到合同问题是与工程承包联系在一起的,凡需要承包的项目同样需要相应的项目合同。

  一个时期以来,有些建筑企业把纵向承包与横向合同等同于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与甲乙方合同制作为相互联系的并列概念也多次见诸于各类文件资料,以致于使有些同志错误地认为项目管理并不是新事物,他们在五十年代就搞过。

  孰知,五十年代末期,现代意义上的项目管理作为一新兴的学科在发达国家刚刚得到承认。

  与承包间题一样,合同只是复杂项目有效管理的若干手段之一。

  不论从理论来看,还是从实际工作来看,两者既有交叉的一面,又有各自独立的体系。

  在项目建设领域里,不能将承包与合同等同于项目管理。

  把合同和项目管理并列而论也是欠妥的。

  项目管理有着完整体系的管理科学,从项目酝酿到项目竣工都有相应的理论和技术。

  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中,既不能以偏盖全以点代面,也不能割裂各部分的内在联系。

  同时还要将它放在建筑企业系统或更大的社会系统来认识。

  经过多年艰苦的探索,各建筑企业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不能再停留在创造条件、理顺关系的层次上。

  而应在正确思路的指导下探索,将项目管理的理论与技术系统全面地运用于工业项目建设实践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陈德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嵌入式系统研发项目管理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6.

  [2]张文杰,林知炎,伍戈.对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模式优化的探讨[J].基建优化,2000(4).

  [3]贺国海,陈新葵.多项目管理组织模式在大型企业技改活动中的应用探讨[J].管理工程学报,2005(1).

  [4]王子宗.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及其发展趋势[J].建筑经济,2003(5).

【设计管理与企业管理关系】相关文章:

设计管理与企业管理关系论文10-09

运用公共关系的企业管理论文10-08

论企业管理中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10-05

论企业管理中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论文10-07

公共关系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优秀论文10-08

企业管理流程与企业管理09-30

企业管理与企业管理模式10-01

论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10-26

企业管理流程与企业管理效益提升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