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英语毕业论文

理工科院校大学英语人文通识教育

时间:2021-02-01 09:32:46 人文社科英语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理工科院校大学英语人文通识教育

  理工科院校大学英语人文通识教育【1】

理工科院校大学英语人文通识教育

  【摘要】近年来全球化的逐步深入使得各行业都需要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理工科院校因为其办学目标和专业设置的特点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大学英语课程因为语言学习的特点在培养学生语言基础技能的同时也肩负着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本文在深入分析了理工科院校的人文通识教育现状和大学英语课程与人文通识教育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大学英语课程与人文通识教育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人文通识 大学英语 课程设置

  引言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是随着高等教育专业化程度逐步加深而提出来的,具有非职业性和非技术性的特点。

  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身心健康、文化底蕴深厚、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具有高综合素质的人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我国当前社会对具有高素质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而当前很多高校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忽视了人文通识教育的普及,从长远看来不但影响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同时也对学校长期战略性的发展不利。

  一、目前理工科院校通识教育现状

  我国高校按照学科类型分为综合类、理工类、农林类、师范类等不同种类,各类学校根据其专业特色设置了不同的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方向,理工类学校相对于文科类院校,其专业设置多以知识技能培训为重心,其中很多院校将自身的办学目标定义为培养应用型人才,课程设置以技能培训和理工类基础课程为主,人文类的课程所占比重极小,人才培养重专业轻综合素质,重工具性而轻人文性。

  目前我国高考虽然屡屡提出以素质教育为口号的改革,但实际上各地高校依然在围绕高考进行应试教育,学生甚至在高三一整年都只学习考试要求的几门课程,因为高考的沉重压力,学生整日忙于应付层出不穷的模拟考试,这些造成了高中后半段时期学生的人文通识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几乎为零。

  待学生进入大学学习,学校通识类课程的设置也未能高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目前理工院校的通识类课程基本依托学分制来实现,包括公共基础课和选修课两类,公共基础课中只有三四门课程涉及到人文通识,例如大学语文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虽然设置了许多人文通识类选修课程,但学生对选修课大多采取应付的态度,再加上选修课课时少,教学内容缺乏吸引力,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学生的人文知识储备和人文精神十分欠缺。

  而目前时代和社会的迅速发展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要培养的是具有高的道德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艺术品位和身心健康的综合型人才。

  因此,理工类院校人文通识教育亟待改革。

  二、大学英语课程和通识教育的关系

  自2008年北京大学等五所大学发起“首届大学通识教育论坛”起,国内学者就多次展开了关于大学英语是否能担起人文通识教育的重任的讨论。

  有的学者认为ESP是大学英语发展的必然方向,大学英语课程应侧重体现其工具性的特点,有的学者则建议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多类学科知识,普及人文和科学类常识,改变重工具性轻人文的弊端。

  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作为必修基础课,应以英语语言知识和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随着社会对综合型人才需求的激增,大学英语课程也应随之改变教学目标。

  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应兼顾其工具性和人文性两方面特点,以工具性为主,但同时也要承担起人文通识教育的重任。

  英语这门学科的特点也决定了其必然在通识教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英语语言的学习绝不仅仅是词汇、句子或篇章的学习,其背后承载的是不逊于中华五千年历史的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外语学习在传承文化、提高人文素质方面的作用也早已被中外学者认可,通过外语这门学科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西方的文化和历史,理解中西文化的异同,这对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素养的提高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从长远看来还能帮助学生在多元文化融合的时代具备良好的思辨能力和心理素质。

  大学英语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将英语语言知识和中外文化等多学科知识结合在一起,在学习语言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三、大学英语课程实现人文通识教育的策略

  大学英语是理工科院校的公共必修课,同时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特点,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社会性、文化性的重要途径。

  大学英语课程与人文通识教育的结合应该是科学的、生态化的整合。

  1.优化课程结构设置。

  目前高校英语教材普遍属于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的范畴,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深,更多的学者认为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向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方向发展,而根据现在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综合素质和社会各行业的需求,通识教育理念下的大学英语课程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大学英语基础类课程、专门用途英语和通识类拓展课程。

  基础课程顾名思义是为了给学生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培养听说读写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专门用途英语是为了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英语技能衔接起来,培养学生在未来工作和学习中的竞争力,通识拓展类课程则是针对学生专业的特点设置通识教育内容,对于理工类院校来说通识教育的内容要侧重于人文通识,这种课程结构设计既能够体现通识教育的构想,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同时也对学校人才的培养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建设非正式的英语通识教育课程。

  大学英语课程毕竟学时有限,特别是在非重点院校里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相对很差,大学英语课程的重点都放在培养学生语言基本技能上,通识类的教学所占的比例相对很小,为此开设非正式的通识类课程不但可以解决课时不够的问题,同时还可以拓展英语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现在的新媒体网络技术和移动技术的发展给非正式的通识课程的建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近几年,随着网络学习平台在各高校的普及和移动设备在学生中的普及,微课和慕课等网络课程发展迅猛。

  网络媒体技术有着课堂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其多种信息处理能力和丰富的互联网资源给网络通识教育课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移动设备的普及使得网络通识课程的学习充满自主性、趣味性、普及性和个性化,并极大的提高了学习的交互性。

  3.大力开展课外活动。

  人文通识的教育还可以通过大量的课外活动进行。

  教师应善于根据大学英语课程和学生的年龄、学习习惯等方面的特点设计多种课外活动,例如以戏剧比赛、通识知识竞赛、辩论赛、读书会等形式开展人文通识教育。

  这样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丰富教学手段和内容,同时还可以通过活动给学生创造展示才华的机会,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在设计和指导这些活动时要注意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教师只是活动的倡导者和监督者,学生才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和学生之间应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民主、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尽管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的通识教育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由于种种教学实践过程中的问题,理工科院校的人文通识教育亟待加强,为了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大学英语课程应该承担起其应负的责任,在培养学生语言基础技能之外,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也是大学英语课程的责任。

  为此大学英语课程结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等诸多方面都需要进行改革,把英语语言和人文通识有机的融合起来。

  参考文献:

  [1]张喜梅,张雪菲.麻省理工学院的通识教育对理工大学课程设置的启示[J].中国冶金教育,2015(2).

  [2]汪洋.通识教育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学[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5(3).

  [3]姚银花.通识教育视野下民办高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创新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2015(2).

  [4]任园园.利用外语教学资源加强理工科院校通识教育的策略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

  [5]朱永君,马凤余.通识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J].三明学院学报,2015(2).

  [6]陈雪姐.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的人文价值观导向[J].海外英语,2015(3).

  理工科院校本科通识教育课程设置【2】

  摘 要:近年,我国理工科院校广泛开展了通识教育,并在其课程设置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实践表明,理工科院校可以从明确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目标、突出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人文内涵、加强通识教育的师资力量、确保课程设置的实际教学成效等方面优化通识教育课程设置。

  关键词:理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

  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高尚情操、高深学问,能够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与教育部提出的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的目标非常契合,所以引起了各高校特别是理工科院校的普遍关注。

  国内诸多理工科院校都争先开展通识教育,取得了许多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其中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课程设置问题。

  一、理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现状

  我国理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覆盖领域比较广泛,基本上体现了科学技术与人文教育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精神,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我国理工科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时间相对较短,目前在课程设置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1.课程设置目标不明确,缺乏长远规划

  目前,一些理工科院校对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缺乏正确认识,在实际管理和长远规划中存在着问题。

  具体来说,课程设计体现不出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学科领域分布不尽合理,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不足。

  另外,课程设置缺乏明确的标准,课程体系缺乏整体性,课程结构存在堆积、拼凑现象,缺少科学设置。

  通识教育课程往往与选修课混为一谈,过于注重表面课程种类的丰富,缺乏对课程体系和课程建设的整体规划和有效措施。

  2.部分文科课程师资不足,教学质量不高

  相对于综合性大学来说,理工科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师资比较缺乏,因此在课程目标与师资队伍建设之间存在着现实矛盾,这也是很多理工科院校在开展通识教育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些学科缺乏师资,就比较容易出现“因人设课”的现象,甚至部分课程主要依靠青年教师。

  这些教师在学术视野和知识结构方面存在不足,使得通识教育中知识融会贯通的跨学科性质较难体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3.课程设置过度追求数量,实际效果不佳

  目前,一些理工科院校对通识教育存在着误解,仅仅把它看做“主课”之外扩大学生知识面的手段,因此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中求多、求全,认为可供选择的通识教育课程门类越全、数量越多,效果就越好。

  实际上,过多的课程和有限的教学资源使得部分通识教育课程流于形式,实际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二、美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研究与借鉴

  国内学者对于通识教育的研究多以美国为主要参考。

  目前,美国高校的本科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主要有三种模式。

  1.对所有本科生统一要求的课程模式

  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院校彩了这种模式。

  其中,哈佛大学最典型,也是国内高校纷纷效仿的模式。

  哈佛大学的本科全部课程为35门,其中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为8到10门。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分为7个领域: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和艺术、道德思考、社会分析(社会科学)、定量推论、自然科学。

  本科生需要从7个领域中的每个领域选修一门以上课程。

  2.对文科生和理工科学生区别要求的课程设置模式

  以普林斯顿大学为例,其对理工学院学生的通识教育课程要求为至少选修人文社会科学课程7门,外加英文写作一学期、外语两学期,其他则为数学四学期、物理两学期、化学一学期。

  其对文学院学生的通识课程要求是英文写作一学期、外语三至四学期、历史哲学与宗教两学期、文学艺术两学期、社会科学两学期、自然科学两学期,鼓励但不要求选修数学与计算机课程。

  3.面向理工科学生的课程设置模式

  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其通识教育占到学分的1/ 2,且分类必修。

  在32~34门学位课程中,通识教育有17门,其中人文社会科学8门、自然科学6门、科学与技术限制选修2门、实验课1门。

  麻省理工学院的自然科学通识课程是专业的数学、物理等,这点类似于我国理工科院校的本科专业课。

  在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方面,麻省理工学院要求理工科学生必须选修至少8门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而且其中至少3门必须集中在某一特定领域(如历史、哲学或文学等)。

  作为一所著名的理工科院校,麻省理工学院不但没有忽视人文科学的重要性,反而给予更多的关注,为学生提供一种“专”“通”相结合的教育方式。

  上述三类美国大学的课程设置模式各有优势,对我国理工科院校来说,比较值得借鉴的是麻省理工学院和普林斯顿理工学院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模式。

  三、国内理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探索

  1.明确理工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目标

  《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通过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修养和科学素质。

  因此,对理工科院校来说,开展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增强学生的文化内涵、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与文明,获得适应社会与个人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公民道德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体性意识,突破专业教育所形成的思维模式,最终成长为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展的社会人。

  2.突出理工科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人文内涵

  对理工科学生来说,学习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显得很重要。

  因此,我国理工科院校在通识教育的课程选择上,应该将有限的文化素质教育课学分集中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可考虑借鉴麻省理工学院的做法,即要求理工科学生在人文通选课程选择方面相对集中在某一领域,精选几门核心课程,从而帮助理工科学生比较深入地学习某一人文领域课程。

  在自然科学方面,可采取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找出与专业教育的结合点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这样既避免了重复选课和教学,又实现了通识教育的目标,也有效解决了通识教育的学分分配问题。

  3.加强理工科院校通识教育的师资力量

  加强理工科院校通识教育师资力量,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学校高度重视,广开渠道吸引优秀人才;二是加强优秀的教师培养,在人才引进的同时,切实加强现有教师队伍的培养,特别是加强对年轻教师、相关专业师资的专业培训,逐步建设一支优秀师资队伍;三是实现教师资源共享,大学城的出现为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提供了可能性。

  基于通识教育课程的基础性、共通性、普及性特点,理工科院校可以加强与相近院校之间的合作,共享优秀师资。

  4.确保理工科院校课程设置的实际教学成效

  目前,我国的通识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应该先重质量而不是数量,才能保证长久发展。

  对理工科院校来说,一个值得借鉴的方式就是美国高校普遍采用的“核心课程”法。

  美国高校通识教育很多都采取“核心课程”的方式,设计少而精的几门“共同核心课程”,按照教授授课、小班讨论等方式,要求学生深入学习经典,提高课程阅读量以及讨论要求,从而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辨能力。

  因此,我国的理工科院校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通识课程学分,重点开设几门最基本的核心课程,并对学生提出较高的课程要求,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这样才能保证理工科院校的通识教育有效地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甘阳.文明·国家·大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3]李曼丽,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

  [4]王义遒.大学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3).

【理工科院校大学英语人文通识教育】相关文章:

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论文10-31

试论新建本科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思考论文10-23

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紧迫性及困境分析论文10-31

高校通识教育学前教育论文04-01

职业技术教育中的通识教育人文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论文04-13

理工科大学人文社科教育的几点理性思考05-28

电气信息类专业通识教育内容07-07

加强大学英语的人文素质教育12-14

大学英语教学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