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毕业论文

“商务英语”等于“黄牌专业”吗?

时间:2022-10-26 05:26:44 商务英语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商务英语”等于“黄牌专业”吗?

  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的《2010大学生就业报告》将商务英语专业列为"黄牌专业",即"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的综合考虑的专业"。下面小编就这一话题为大家整理了一篇论文,欢迎大家借鉴!

“商务英语”等于“黄牌专业”吗?

  摘 要: 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的《2010大学生就业报告》将商务英语专业列为“黄牌专业”,即“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的综合考虑的专业”。本文作者综合分析了出现该问题的宏观与微观背景原因,通过以网络问卷的形式, 对G学院外语系商务英语专业2010届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查,以期对民办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生存及需求现状作出定性分析,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专业定位及工学结合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 生存及需求现状 调查 定性分析

  由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的2010年就业蓝皮书《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在京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暨高校培养与就业改进研讨会。2010年的报告在专题调查了上新增了失业与专业预警、就业弱势群体等模块。新增加的失业与专业预警模块列出2010年中国大学毕业生“红黄绿牌”本科和高职专业。红牌专业是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的专业中综合考虑的前10个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黄牌专业是除红牌专业外,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的综合考虑的专业;绿牌专业是薪资、就业率持续走高,且失业量较低的综合考虑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业。高职高专中的“商务英语”被列为“黄牌专业”,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着这样一个就业现状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高职高专中的“商务英语”被列为“黄牌专业”的背景

  从宏观背景看,自从2001年加入WTO,中国更为广泛地加强了与外国的联系与交流,社会对外语人才呈现出高速增长的趋势。为了向社会输送更多高质量的“专业有特长,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提高有发展,发展有空间”的技术复合型、应用性英语人才,商务英语专业被列入了全国高职高专的招生目录,各高职院校纷纷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另一方面,自从1999年起,高校扩招的热潮席卷全中国。在国家鼓励多方渠道筹资,大力依靠社会力量办学的方针指导下,民办高校应运而生,经过多年发展,逐步被社会认可。截止到2010年秋,广东省共71所高职高专院校,其中民办性质的有23所,而在这些不论以文科为主还是理工科的民办高职高专院校中,开设商务英语专业的就高达21所,基本上成为“必开专业”。那么社会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需求情况又是怎样呢?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各企事业单位对商务英语专业的涉外人才需求是有的,但数量基本趋于平稳,相比逐年递增的毕业生人数,供远远大于求。同时,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各涉外企业外贸业务量急剧下滑,从事外贸行业的人员数量急剧缩减,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供大于求的差距仍在拉大。因此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庞大的就业需求与社会提供的有限就业岗位之间存在着结构性矛盾,这也是导致近年来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低、失业量大的外部因素。

  从微观现状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缺少职业化的支撑体系,培养出的学生无法凸显出“应用性”的特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职业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是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及有关工作的基本依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首要环节。一些院校在制定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未能突出高职高专“职业化”特点,导致培养出的学生知识结构、技能水平与本科学生区别不大。部分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按照本科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框架,重理论轻实践,偏离了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对本省部分民办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进行了解,大部分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以“语言+商务”为主导模式,即基础阶段主要是语言基本功的训练,中高级阶段主要是商务专业知识的补充,事实上语言与商务二者只是一种形式上的硬性拼接,因此学生的商务技能与语言能力并不能达到“融汇贯通”的层次,该专业学生的核心优势也无法凸显出来。另外,师资结构的矛盾性问题突出。许多民办高职院校迫于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在一些本科院校聘请高级职称的专业教师充实教学队伍,增强师资力量,这些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教研实力雄厚毋庸置疑,但或多或少受到本科教学模式的影响,“职业化”教学意识淡薄。另一方面,在招聘教师时,一些院校唯学历是尊,“非硕士、博士不要”,使得专业教师队伍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缺乏企业实践经历的高学历人才,不能为学生提供第一手的职场经历,很难引导学生进入一个较为真实的商务英语环境,这也是导致许多高职院校培养出的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缺乏核心优势、实践能力薄弱,最终使得该专业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缺乏专业优势。

  因此,对民办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进行调查分析,深入了解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

  二、民办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调查问卷定性分析

  麦可思研究院出具的报告研究抽样达到约50万人,回收有效问卷22万份,涵盖了全国各个区域的高校,因此将商务英语专业定性为黄牌专业是建立在全国各类高职院校的情况分析之上的。那么依托雄厚经济实力,占据地域优势的泛珠三角地区的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生存现状呢?是否与该报告中所指出的薪资待遇低、失业率高、就业率低的趋势相吻合呢?笔者以某民办高职院校G为例,针对该学校外语系2010届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半年的就业状况做了一个调查问卷,主要是对毕业生就业生存现状及其所在工作单位对于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评价作出宏观与微观的定性分析,此次发出的问卷共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7份,现就回收的有效问卷作如下分析。

  (一)毕业生就业生存现状。

  1. 86%的毕业生已经就业,尚有14%的毕业生处于无业、失业或者择业状态。在已经就业的毕业生中,83%的就业单位是私营或者民营性质的中小企业,87%的毕业生目前所在的主要就业地区是珠江三角洲地区。

  2.专业对口率为67%,即67%的毕业生目前从事的工作与商务英语专业相关。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的毕业生中,岗位主要集中在外贸业务员、跟单员、涉外秘书和出口营销管理人才。

  3. 12.5%的毕业生认为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是外贸业务能力,43.75%的毕业生认为是商务沟通能力,43.75%认为是语言能力。经过半年的工作,80%的毕业生认为自己的专业在从事外贸工作过程中具备优势。

  4. 43%的毕业生目前工资水平为1500―2000元/月,43%的毕业生为2000以上,14%的毕业生为1500以下,因而可以看出毕业后半年学生的工资水平86%在1500以上。同时,67%的毕业生对目前的薪酬待遇是不满意的。

  5.职业规划与自主创业。87%的毕业生愿意将专业与今后的职业规划保持一致;80%的毕业生有自主创业的意向。

  (二)企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现状。

  1.企业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要求。85%的企业要求英语与商务并重,10%的企业偏重于商务能力,5%的企业偏重于语言沟通能力。

  2.企业对课程设置建议。各企业根据学生的表现并结合工作实际需要,认为商务英语课程设置方面最需要开设应用类课程,其次是技能类课程。各企业对商务人员的能力素质要求最突出的要求是具有较好的沟通能力,接下来依次是应变能力、专业水平、思想修养等。另外,78%的企业将沟通能力、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等列为最重要的能力素质要求。可见,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和商务专业素质固然重要,但是单位更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态度。

  3.企业对资格证书的认可度。有73%左右的企业认为:“只要人才能胜任工作,资格证书不重要。”选泽以资格证书作为人才聘用依据的调查问卷中,企业对翻译证书、剑桥商务英语BEC证书、单证员证书的认可度较高。

  4.企业对学生的学历要求。75%的企业认为专科学历即可胜任与商务英语相关的工作。

  5.校企合作认可度不高。对于是否愿意与外语系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进行多渠道合作,79%的企业都表示要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而定。

  该调查问卷是在毕业生工作半年后进行的,考虑到就业过程中的一些不稳定因素,调查结果可能存在一定误差,但仍然可以对民办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就业及需求状况作一个定性结论:本专业毕业生的分布以珠江三角洲的中小企业为主,核心竞争力语言与商务并重,毕业生总体薪资待遇较低,生存压力大,自主创业意识较强。企业对于人才需求的突出特点是语言与商务并重,建议课程设置以应用、技能类为主,优先考虑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尚需强化,大部分企业的校企合作意识不强,需要校方做出积极努力。

  三、转变思想,变“黄”为“绿”的几点思考

  商务英语在20年前的中国可能是一个比较时髦的词,但时至今日,学习英语的人越来越多,英语只是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学好英语不再是安身立命的饭碗。作为输送高技能、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民办高职高专院校应当感到一种迫在眉睫的压力,不转变思想,按照传统模式,培养出大量只具备单一语言技能、缺乏复合知识技能的人才最终还是会被社会淘汰。如何能够培养出社会需求量大、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商务英语人才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切实可行的途径。

  (一)时刻关注市场变化,适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职业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首要环节。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经济产业结构也会有细微变动,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该以市场为导向,根据教学现状、往届毕业生反馈的调查问卷及企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三方面相结合来制定。作为广东省内高职高专院校应该突出人才培养的地域性特点,面向广东地区经济发展,特别是中小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要。根据反馈回来的调查问卷,中小企业对于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的岗位群主要集中在外贸业务员、跟单员、涉外秘书及出口营销管理人才。在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群的指导下,我们可以设置相关的核心课程,为教学实践提供科学合理的现实依据。

  (二)细化专业方向,明确学生的就业方向。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一直被认为是“万金油”,只要与商务或者语言相关的工作都可以做。在专业大方向下明确培养方向,既增强了该专业的职业针对性,又为学生择业与就业指明了方向。一些民办高职院校外语系或者外语学院在商务英语专业大方向下设置了具体的人才培养方向,如国际贸易、涉外文秘、国际商务、金融英语、对外汉语与同声传译、同声传译与翻译等。G校外语系商务英语专业从2010年开设了会展管理与策划方向。这一方向的设置主要源于我省会展业的快速发展,广东是我国会展业最发达的省份之一。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广州―东莞―深圳为中轴,包括佛山、珠海在内的珠三角展览带,会展经济已成为广东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既懂会展设计与管理、又具备较强的商务英语沟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今后在会展行业中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

  (三)开拓校企合作思路,依据专业特点构建工学结合新模式。

  商务英语专业的生存与发展最终取决于社会对于该专业人才的需求,被黄牌警告的时候,也是我们需要认真反思和采取行动的时候,宏观环境的影响我们无法避免,但微观因素的干扰是否值得去关注呢?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途径需要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思想贯穿在整个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方案的理念中。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在实践校企合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与企业共建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开发合作项目。但“学校热,企业冷”的尴尬局面使学校始终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许多企业对于校企合作的认可度并不高,主要原因是企业并没有真正从这种合作上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这就需要高校改变传统思维方式,多站在企业的角度思考如何实现校企合作的利益最大化,除了为毕业生开拓更多的就业渠道,我们更多地需要在企业行业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建设,将专业融入到行业,从而促进企业行业的良性发展。不同于工科专业的毕业生,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很难被企业“批量”接收,这是由社会需求特点而造成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如何实现工学结合,需要我们开拓思路、打破常规。一方面,当今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已从“单一型”外贸人才转向国际商务“复合型”人才。商务英语的内涵已触及与商务有关的一切范围,不再局限于“外贸英语”的狭窄空间,而扩展为包括国际贸易、金融、文秘、会展、电子商务和跨文化交际等在内的较为全面的商务英语体系。我们应该尝试与不同类型的企业和机构开展合作,让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与商务有关的活动中,为各类涉外会展、外事活动、外商旅游观光、涉外企业商务活动提供英语客服、导游、翻译等服务。另一方面,在学生实习实训期间,学校可以尝试与企业合作创办校内贸易公司,企业派遣骨干提供技术性指导,学校提供场地,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发挥电子商务的优势,使企业能够真正从中获得收益,增强其对校企合作的信心,提高企业参与工学结合教学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院.2010大学生就业报告[EB/OL].省略,2010-06-02.

  [2]周琪棋.高职院校英语专业男生就业难现象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8,(12):301.

  [3]邱国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推行“工学结合”实训模式的探讨[J].教育探索,2009,(1):69-70.

  [4]解芳.关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目标与课程设置思考[J].考试周刊,2009,(30):89.

【“商务英语”等于“黄牌专业”吗?】相关文章:

处女座就等于洁癖吗10-06

商务英语求职专业简历09-30

商务英语实习专业简历10-09

商务英语类专业论文10-01

商务英语专业简历10-01

商务英语 专业简历模板10-02

商务英语专业实习心得11-24

商务英语专科专业简历10-08

商务英语贸易专员专业简历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