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大全

河北七夕节的习俗

时间:2022-08-03 14:26:59 常识大全 我要投稿

河北七夕节的习俗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这个节日起源于一个关于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河北七夕节的习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河北七夕节的习俗

  七夕节的风俗习惯

  七姐诞

  七夕拜仙,已婚女子一般不能参加,但新婚后的新娘在过第一个七夕时,要举行一次“辞仙”仪式。即在初六晚上祀神时,除了牲醴、红蛋、酸姜等(取兆得子)以外,还要加上雪梨或沙梨,表示与姑娘节离别之意。

  据《广州市志》卷十七所载,初七日,旧俗还有女子泛舟游石门沉香浦的活动。游艇用素馨花、茉莉花装饰,称为花艇。她们信此日为“仙女淋浴日”。石门浦水质清洌,朝夕日出日落时返照两山,有时会像海市蜃楼一样在天空出现一些景幻。泛舟者坦希望能有运气看到奇最的出现,故姑娘们七夕游石门沉香浦成为一项重要内容,很是热闹,也成了一个节日的习俗。

  染指甲

  染指甲系流传在中国西南一带的七夕习俗,四川省诸多县志以及贵州、广东两地,也有此风。许多地区的年轻姑娘,喜欢在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不仅可以年青美丽,而且对未婚的女子,可以尽快找到如意郎君。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数女子与儿童们,在节日娱乐中的一种爱好,也与生育信仰有密切的关系。

  妇女洗发

  妇女七夕洗发,也是特别的习俗。在湖南、江浙一带都有此记载。例如湖南湘潭地区《攸县志》:“七月七日,妇女采柏叶、桃枝,煎汤沐发。”而散文名家琦君(浙江籍)的《髻》也提到其母与叔婆等女眷,都在七夕沐发。这项习俗,大约和七夕“圣水”的信仰有关。人们认为,七夕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银河水一样,具有洁净的神圣力量。有的地方直接叫它“天孙(即织女)圣水”。因此女性在这天沐发,也就有了特殊意义,代表用银河里的圣水净发,必可获得织女神的护佑。

  还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

  古代乞巧节民俗

  “鸾扇斜兮风帷开,星桥横过鹊飞回。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家家乞巧望秋月,穿进红丝几万条。”这些优美的诗句都是古代诗人对当时人们欢度七夕的描述。

  农历七月七日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夕节。七夕节又名“双星节”、“乞巧节”、“女节”、“少女节”、“香桥会”等,它最早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在其《西京杂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到了唐宋时期,乞巧的习俗就更加丰富多彩了。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当时已经有了穿针乞巧、蛛丝卜巧等形式。蛛丝卜巧,就是把小蜘蛛放在盒子里,第二天观察蜘蛛网,看是否圆正,以圆正为巧、为吉利。《新唐书》曰:“织染署每年七月七日祭机杼。”在宋代,民间于七月七日傍晚,妇女和儿童穿着新衣服,在庭院立“花竿”,设置香桌,摆瓜果、针线等,向着月亮穿针,名曰“乞巧”。

  乞巧源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传说,传说玉帝的第七个女儿织女,心灵、手巧、善织、令人羡慕不已,因此,人间女子就拜祭她,祈求智慧、灵巧和幸福,于是,就有了每年七月初七的“乞巧”活动。“七夕”活动的主体多为女性,包括已婚的中青年妇女、闺女和童女。这已成为七夕节的主要特点,这一节日使得平时在家庭中处于无权和受压抑地位的妇女们,能够公开地通过“过节”的形式,展示自己的高超技艺,表达心中的美好愿望,舒泄积郁的种种情思,因此七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又被称为“女节”。

  千百年来,生活在中国各地的普通民众围绕着这一节日都要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相传每年夏历的七月七日这天夜晚,化成牛郎和织女的两颗星座要在天河相会,因为织女一向被人们视为心灵手巧的代表,人们想从织女那里求得更多的智慧和技巧,以织出更好的布来。传说,在夜晚的葡萄架下可以听见牛郎与织女谈话,于是民间就有妇女乞求智巧的活动。晚上,妇女们穿七孔针,最先完者为得巧。七夕乞巧,早在战国时期的楚怀王时就开始了,据《考工记》的注释中说:“以织女之星之祥,因祭机之杼,以求工巧。” 在这一天,女性都得在月下设一个香案,供上瓜果和鲜花,虔诚地向织女参拜。“女子设瓜果,祀织女乞巧。”瓜果成为参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道具之一,除了以美食取悦织女外,就是取瓜体多籽的含义,间接地表达民众一种生育和繁殖信仰。

  穿针乞巧是七夕节最为普遍的一种形式,妇女们用彩线穿过针孔,谁穿得准,穿得快就表明心灵手巧。瞿颢《七夕》诗:“长安城中月如炼,家家此夜持针线。”形象地描述了长安七夕节穿针乞巧的风俗。其寓意是希望得到织女的感召、除去笨拙,使自己变得眼明手巧,得心应手。单是乞巧时用的'针就有双眼针、五孔针、七孔针、九孔针之别。在七夕的晚上,女子们手拿彩缕丝线,对着月光穿针,看谁先穿过针眼,谁就是“得巧”,这是对她们目力的一种考验。这种考验,有时也会增加一些难度。“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

  各地风俗有:

  漂针试巧 七月七日,为“女节”。少女咸以盂盛水向日,中漂针,照水中之影,以试巧,复陈瓜果,争相“乞巧”。

  种巧花菜 山东荣城有两种活动,一种是“巧菜”,即少女在酒杯中培育麦芽,一种是“巧花”,也是少女用面粉塑制各种带花的食品。

  种豆乞巧 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在七夕的夜晚也有举行各种乞巧活动的风俗,妇女们往往要结扎穿花衣的草人,谓之巧姑,不但要供瓜果,还栽种豆苗、青葱,在七夕之夜各家女子都手端一碗清水,剪豆苗、青葱,放入水中,用看月下投物之影来占卜巧拙之命,还穿针走线,竞争高低,同时还举行剪窗花比巧手的活动。

  吃巧食 七夕节的饮食风俗,各地不尽相同,一般都称其为巧食,其中多饺子、面条、油果子、馄饨等为此节日的食物。吃云面,此面得用露水制成,吃它能获得巧意。还有许多民间糕点铺,喜欢制一些织女人形象的酥糖,俗称“巧人”“巧酥”,出售时又称为送巧人,此风俗在一些地区流传至今。

  在河北省,“七月七日妇女都穿针乞巧。”但该省各地还有各自不同的庆祝方式。在张家口一带,每逢这一天,在市场上就会出现一种蒸的面人,据说孩子们在吃了这种面人之后,在荒年的时候就不至于发生人吃人的惨剧。涿州一带在七夕的前几天,要“种麦于小瓦器,为牵牛星之神,谓之‘五生盆’”。这是人们对于生育信仰的一种折射。遵化女性在庭院中设香案,并把瓜果削成花瓣状,把针放在瓜瓣上,双手捧盘向织女参拜。如果看到瓜果上有蛛丝罗结,那么她就可以说是“得巧”。在乐亭、丰润等地,童男把蜘蛛放在小盒子里,等到第二天视蛛丝稠密的程度来看自己的文采高低,谓之“乞文”;在新河,当天晚上,村中的老妪在月下给人们讲牛郎配织女的故事。在唐县,人们甚至会举办宴会来度过七夕。

  永平民众把七夕这天看成是“牛生命日”,牧童们把桂花枝挂在牛角上,以求平安无灾,他们还会因此得到面饼的犒赏。盐山、肃宁等地,各户人家认为这一天是仙女下凡洗澡的日子,因此水质会很好,遂在该日洗涤油腻的器皿。在邯郸、鸡泽等地,七夕前后家中长辈如祖母、娘舅要蒸面羊送给外甥,美名其曰“送羊”,取羊羔跪乳之意,告诉孩子们要孝顺老人。在河间、青县等地,人们还要在七月七这天洗衣。

  在山西翼城,七夕当天,妇女们在庭堂以巧针和瓜果供奉牵牛星和织女星,然后用面做成猪首、砚、针线筐等,蒸熟后吃下,实以小石,名曰“过河砥石”。人们希望吃下什么东西,就可以得其巧。平定地区的幼女要用面制成禽鸟状,坠果为戏,名之为“巧食”。她们认为,在吃下这种食物后,会变得聪明巧慧。在和顺等地,处女要用瓦器生五谷芽,以供牛、女“乞巧”。临汾民众在过七夕节的时候,童男和童女都要参加专门为节日所设置的瓜果筵,共同乞巧。在榆社,人们要举办“牛女会”。虞乡县村中多挂有织女星像,并供奉瓜果,即“献巧娘”。

  在湖北省,七夕有一个独特的风俗,即吃星,每家每户都要吃肉食。同时,学生还要给私塾的教师送肉。

  在河南汝阳,妇女在乞巧的时候,还要把荷叶剪成盘状,以供瓜果。光山的民众在这一天要以水当醋,谓之“七醋”。在宜阳、洛宁等地区,人们要观彩云。

  山东地区在七夕节的时候要摆设香案,悬挂牛女图,以蜘蛛在碗、盘、瓜果等处结网的疏密来看女子得巧多少。在莘县,人们过七夕节的时候要搞重七。一般是七个女子,摆列七种瓜果,并“各包馄饨七,各置一钱于馅中,合而煮之,分盛七盘:焚香七炷,循序七拜,分而食之,以值钱之多寡验巧之失得。”潍县的人们要聚在一起,每家出一些米和面做成饭,并在这一天的黎明时分以七人一组吃下,谓之“乞巧饭”。在荣城,女子要做“巧花”,即用面粉制作成各种各样的食品,如莲蓬、金鱼、荷花、竹篮等。当地民众认为“七夕吃过巧花,能使人巧。”在掖县,为了乞巧,女子们还要特意设立一个“乞巧筵”,姻亲们纷纷送来瓜果和五色饼。日照地区,女子在七夕的夜晚多到海边去看五色云,即“巧云”。在商河,牧童还会采集一些野花插在牛角上,以“贺牛生日”。这一举动,大概是为了纪念在传说中死去的老牛吧。

  在北京,七夕的前几天,人们要在小瓦器种上麦子,视为牵牛星之神,谓之“五生盆”。各个阶层的家庭,不管是宫廷宰辅,还是士庶之家,在七夕当日,“咸作大棚,张挂七夕牵牛织女图,盛陈瓜果、酒饼、蔬菜、肉脯,邀请女流作巧节会”。宴会后,家中的儿女都要面对银河方向参拜。另外在香案上,还要摆设切成莲花形的西瓜、香瓜等,并在瓜果、麦秧上扎彩线。清代,皇宫中也会举办祭祀双星,宫女丢巧针乞巧等活动。在颐和园昆明池上还要造浮桥,以此暗指天上的鹊桥,供皇帝和嫔妃观赏。此外宫中还会举办盛大的“七夕巧筵”。

  在福建,过乞巧节时,妇女、女孩子们要摆设香案和各种祭品,比如说茶、酒、花,还有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一说是蚕豆、苹果、藕、菱、黄皮果五种,寓有求生育之意)和织女用的脂粉。在祭拜完双星后,她们把献给织女的脂粉分成两份,一份投向屋顶意味着要送给织女,另一份自己留着用来梳妆美容。她们深信如果与织女共享脂粉,则可以让自己的容貌永保青春,而果品则分给儿童吃。

  在四川的金堂县,多是富贵家的女子在月下乞巧,并于庭中设瓜果宴。而在简阳地区,间或进行乞巧活动的是诗书之家的女子。汉州的女性齐集一堂,摆设瓜果香案,以观巧芽成影的方式向织女乞巧,这一风俗从汉朝一直延续至清朝时期。

  在甘肃礼县,乞巧活动从农历六月最后一日傍晚接请巧娘娘开始,到七月初七傍晚送别巧娘娘为止,连续7天7夜。参加者都是一些没有出嫁的黄花闺女,她们乞求巧娘娘赐予她们从打水做饭到缝衣绣花等各种劳动本领,实际是为出嫁做准备。乞巧活动的形式不是一般的焚香磕头默默祷告,而是举行仪式,载歌载舞,吹拉弹唱无所不具,是名副其实的文艺集锦。期间在夜晚,要举行“转饭”仪式,即在盛有水的碟子里,放入用棉花粘的雏鸭,姑娘们端着它唱着“转饭歌”,在各自房间转来转去。还要唱“教线歌”,大概因为女红是最需要巧也最能体现巧的劳动,所以内容涉及到纺线、织布、刺绣等方面,最后一天的唱词,仿佛是一个总结,把一年四季12月都唱遍,唱出每个月的时令特征和劳动成果。

  在陕西关中农村,姑娘们多早在农历六月六日前,即用豌豆在碗里“泡巧”,待七月七日晚举行“乞巧”活动:将王母像放在桌子上,周围放上在碗中长得一尺多高的“巧”(豌豆苗),除向王母作揖跪拜外,并用手轻轻摸“巧”,希望像织女那样手巧,又像她那样对爱情忠贞不渝,表达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三原县的姑娘们还要制作一种美食,叫“巧果”。制作方法,一般是用上等麦面二斤,白糖七两、芝麻一两半,先将白糖放入锅内,加热、加水溶为糖浆,然后和面粉、芝麻拌匀,擀开擀薄,晾凉切成方块,或擀成圆形,用油炸熟或烘烤既成。其味香酥甜脆,寓意牛郎织女爱情甜甜蜜蜜,情意绵绵。

  在上海郊区,姑娘们在乞巧节到来时,除穿针乞巧外,还外出采集凤仙花、捣汁染红指甲,李行南《申江竹枝词》曰:“金凤染成红指甲,玉尖片片弄桃花。”是日晚上,许多人家,在庭院内陈列莲藕、红菱、呈瓜果于庭院,礼拜祝告。同时挥扇乘凉,仰看银河天际,盼望看到牛郎织女鹊桥相会。

  拓展

  七夕节的传统习俗

  (一)吃七巧果

  每逢传统佳节,美食必定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像春节与水饺、端午与粽子、中秋与月饼等,七夕节自然也有它独有的美食——七巧果。七巧果又称“乞巧果子”,《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并会做成瓜果花草等模样。据记载,在宋朝市街上就已经有七巧果出售了。

  (二)种生

  这是一个较为古老的习俗,又称“五生盆”或“生花盆”,南方有的地方也叫“泡巧”。在七夕节前几天,人们会在木板上铺上几层土,并种下粟米,让它长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上一些小茅屋、花草在上面,做成小村落的样子,称为“壳板”。有时也将绿豆、小豆、小麦等种入碗中,等它长出嫩芽,再用红、蓝线扎成一束。

  (三)为牛贺生

  在牛郎织女的故事中,老牛为了帮助牛郎跨越天河,让牛郎把自己的皮揭了下来,使得牛郎能够借助牛皮过天河见织女。为了纪念自我牺牲的老牛,在七夕节这一天,儿童会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以此祭奠老牛,表示出对老牛的敬重。

  (四)祭拜织女

  这个活动基本上都是女性参加,七夕节的晚上,在月光下摆好桌椅,并在桌子上放好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物品。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子前,一边吃着瓜果点心,一边向织女默默许愿。

  (五)穿针乞巧

  这应该是最早的乞巧方式了,在汉朝就有所记载。《西京杂记》中提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在七夕节这天,每家每户的女子都会走出家门,聚在一起,拿出自己的针线女红,通过穿针的方式乞巧。

  (六)晒书晒衣服

  晒书晒衣服在古时非常流行,有记载司马懿原本为避祸装疯,结果因晒书被抓,可见在古代晒书晒衣服是多么流行的事情。不过这种习俗到了魏晋时期成为豪门炫耀财富的机会,因此也招来了很多文人墨客的鄙视。

  (七)拜魁星

  这个习俗和浪漫的七夕节没有太大的关系。民间传说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古代士子考中状元会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这里面的魁指的就是魁星。在古人看来魁星主考,为了能金榜题名在这一天读书人会祭拜魁星。

【河北七夕节的习俗】相关文章:

七夕节的来历及习俗07-23

七夕节习俗介绍12-14

七夕节习俗总结12-14

七夕节习俗英文12-12

七夕节的习俗英语12-12

七夕节习俗图片12-12

七夕节的习俗作文12-12

七夕节的习俗图片12-12

天津七夕节的习俗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