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大全

禁毒防艾知识宣传资料

时间:2025-01-18 17:35:13 晓丽 常识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禁毒防艾知识宣传资料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从小父母和老师都是这样教育我们,现在?大家有什么更好的方式教育下一代?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禁毒防艾知识宣传资料,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禁毒防艾知识宣传资料

  禁毒防艾知识宣传资料

  (一)吸毒对个人的危害

  1.吸毒严重摧残人的身体。

  吸毒破坏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和新陈代谢并导致多种疾病,机体免疫力下降,如果吸毒者吸毒过量还会造成突然死亡。

  2.吸毒扭曲人格,自毁前程。

  吸毒者毒瘾发作时,大都会不顾廉耻,丧失自尊,无法进行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贪图享受,好逸恶劳,爱撒谎,丧失责任感,不知羞耻,六亲不认,只认毒品和金钱。

  并且常常是每吸过一次都悔恨万分,极度压抑郁闷,悲观绝望,恐惧多疑,甚至自杀、杀人。

  3.吸毒引发自伤、自残、自杀等行为。

  毒瘾发作时会使人感到非常痛苦,失去理智和自控能力,甚至自伤、自残和自杀。

  4.吸毒容易感染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

  吸毒会导致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使人容易患上肝炎、皮肤病等传染性疾病,特别是用注射器、静脉注射毒品的危险行为,极易导致艾滋病的交叉感染。

  (二)吸毒对家庭的危害

  一人吸毒,全家遭殃。

  1.吸毒对家庭成员的精神摧残。

  家庭中只要有一个吸毒,这个家庭就会失去往日的宁静、和谐、幸福和快乐。

  2.吸毒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众叛亲离。

  吸毒需要大量的金钱,一般家庭难以承受,就是家产富裕的,用不了多久也会一贫如洗。

  3.吸毒贩害后代。

  吸毒不仅危害自身的健康,还影响人类的生育能力,父母吸毒对胎儿发育和儿童生长将造成严重损害。

  4、一个吸毒人员自己总结败家的四步曲:花光积蓄,卖尽家产,借遍亲友。

  (三)吸毒对社会的危害

  吸毒不仅是危害个人、家庭的问题,而且也会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

  1.吸毒诱发犯罪,影响社会稳定。

  吸毒与犯罪是一对孪生兄弟,吸毒者在耗尽个人和家庭钱财后,为了维持吸毒,往往会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进行以贩养吸、诈骗、盗窃、抢劫、凶杀等犯罪活动,严重危害社会治安。

  2.吸毒吞噬社会巨额财富。

  吸毒不仅不会创造任何积极意义上的社会财富,而且严重损耗社会财富,而且严重损耗社会财富,纯粹是一种恶性消费。

  3、吸毒毒害社会风气。

  吸毒者失去正常人应有的道德观念、伦理准则和是非标准,自私、冷漠、精神空虚、人格低下,毫无自我约束能力,沉溺于毒品感官刺激之中,严重败坏社会风气,腐蚀人的灵魂,破坏社会道德,摧毁民族精神。

  4、吸毒影响国民素质。

  吸毒者在吸毒成瘾后,身体消瘦,体力和智力水平下降,使得吸毒人员不能进行劳动,成无益于社会的废人。

  据联合国统计资料,全世界因吸毒每年至少造成10万人死亡,绝大多数是青少年,有1000万人因此丧失劳动能力。

  禁毒防艾知识宣传资料

  1、何谓“国际禁毒日”?

  1987年6月,联合国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了“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国际会议”。

  会议专门讨论了毒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通过了禁毒的《综合性多学科纲要》,向各国政府和组织提出了禁毒要综合治理的建议。

  会议提出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口号。

  6月26日大会结束,与会代表一致通过决议,确定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

  2、什么是毒品?

  根据我国《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y品和精神y品。

  3、吸毒为什么会成瘾?

  总的来说,吸毒会成瘾是毒品与人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方面毒品有个同的特性,就是进入人体后作用于人的脑内与学习记忆有关的神经系统,逐渐产生精神依赖(心瘾),进而形成追求使用该药物的行为;另一方面,毒品进入人体后,破坏人体

  正常的平衡,产生在毒品作用下新的平衡状态(身体依赖)。

  一旦停止吸毒,就会感到不适。

  只有连续不断地吸入更大剂量的毒品,才能保持人体新的平衡。

  4、吸毒有哪些危害?

  (1)吸毒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12个字。

  (2)吸毒对个人的危害:吸毒严重危害身心健康,加速死亡。

  吸毒扭曲人格,自毁前程。

  吸毒引发自残、自杀等行为。

  吸毒容易感染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

  吸毒对家庭的危害:吸毒给家庭成造成巨大的精神摧残。

  吸毒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吸毒贻害后代。

  (3)吸毒对社会的危害:吸毒诱发犯罪。

  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

  吸毒者在耗尽个人和家庭钱财后就会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进行以贩养吸、诈骗、盗窃、抢劫、凶杀等犯罪活动。

  吸毒吞噬社会巨额财富。

  吸毒败坏社会风气,腐蚀人的灵魂,摧毁民族精神,这已成为全世界普遍的问题。

  吸毒影响国民素质。

  吸毒者都丧失正常的劳动能力。

  5、导致吸毒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1)好奇心。

  因为新鲜好奇,想试一试而沾上了吸毒行为。

  调查资料告诉我们,初中生开始吸毒,多数是由好奇心引起的。

  (2)寻找刺激。

  把吸食毒品当作吸烟、喝酒一样,满足消遣和享乐的需要。

  这种动机,青少年多数和在社交场合或者是单独休闲环境下容易产生,把吸毒当作一种精神上的所谓享受。

  (3)自我显示。

  把吸毒看作是一种“高贵的”气派。

  在青少年吸毒者中流传着这样的荒唐说法:“吸c是现代社会后种时髦,不吸就是落伍,吸了神气、够气派!”不少青少年花了一大笔钱来吸,就是为了炫耀自己,显示自己的大气派。

  (4) 从众。

  所谓从众,就是人家怎么干,自己就跟着人家怎么干。

  青少年喜欢从众,以为朋友在吸毒,自己也就一起跟着吸了。

  有一位中学生谈到他开始吸毒的行为时说:“我原来就吸香烟。

  有一天,一个朋友给我一支烟,我看它不像香烟,就问朋友是什么。

  他说,你吸吧,反正比你吸的那种烟要好多了。

  我想,反正都是烟,吸就吸吧。

  就这样,吸了没几支就上了瘾,再也戒不掉了。”

  (5) 为了摆脱烦恼和忧愁有些青少年碰到的挫折,处于焦臣不安的心境,为了消除内心的烦恼和忧愁,就从吸毒行炽去寻求暂时的解脱。

  (6)被欺骗,引诱。

  6、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

  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t丸、等兴奋j。

  (6)即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坚决不再吸第二次。

  7、怎样正确对待吸毒者?

  吸毒者是社会中的一类特殊群体,他们既是违法者,又是受害者。

  从医学的角度看吸毒者也是病人。

  因此,吸毒者具有双重性

  质身份。

  要正确地对待吸毒者,既不要因其吸毒违法而歧视他们,又要区别于一般的病人,严格管理,依法科学戒毒

  8、青少年应当避免与4种人交往:

  有吸毒恶习和嫌疑的人员;

  从强制戒毒所释放回来的人;

  从劳教戒毒所回来的人员;

  因吸毒被公安机关拘留处理的人。

  青少年应当远离三种场所:

  赌场、有贩毒嫌疑的住所、社会上营业性娱乐场所。

  同时防吸毒要从不吸烟开始。

  9、如何判断他人染上毒瘾?

  (1)无故旷工、旷课,学业成绩、纪律或工作表现突然变坏。

  (2)在家中或单位偷窃贵重物品,或突然频频地向父母或朋友索要或借用钱。

  (3) 食欲不振、面色灰暗、身体消瘦。

  情绪不稳定,异常的发怒、发脾气。

  坐立不安、睡眠差。

  (4) 为掩盖手臂上的注射针孔,长期穿着长袖衬衣。

  在不适当的场合佩带太阳镜,以遮掩收缩的瞳孔。

  (5) 行动神秘鬼祟。

  白天少吸、多睡,晚上多吸、少睡,对毒品以外的事情不感兴趣。

  不寻常地长期躲在自己的房间内,或远离家人、他人。

  经常无故进入偏僻的地方(觅毒品),与吸毒者交往。

  (6) 藏有毒品及吸毒工具(如注射器、锡纸、切断的吸管、刀片、匙羹、烟斗)。

  如何防止沾染上毒品?

  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了解毒品的危害,懂得“吸毒一口,掉入虎口”的道理。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

  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中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定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即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不再吸第二次,更不要吸第三次。

  什么是艾滋病呢?

  艾滋病,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呢?

  艾滋病传染途径主要有三种,包括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其中通过性传播和血液传播是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不包括一般的接触,所以艾滋病患者在生活当中不应受到歧视,如共同进餐、握手等都不会传染艾滋病。

  学习艾滋病防治知识:

  普及宣传艾滋病的预防知识,了解传播途径和临床表现及预防方法。

  安全性行为

  加强道德教育,禁止滥交,避免与高危人群发生性接触,在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

  不要共用针头

  不要和别人共用针头,也不要使用已经被人使用过的针头。医护工作者严格遵循一人一针的操作规程就可以避免艾滋病在病人和工作人员间、病人和病人之间的传播。

  避免不必要的血液暴露

  如美容、文身、扎耳朵眼、修脚等操作行为,这些均有血液暴露,如果必须进行上述操作行为,不要到价格低廉没有卫生合格证的机构做这种高危操作行为。因为如果这些用具没有进行严格消毒,很容易造成HIV病毒感染。

  不共用生活用品

  避免共用牙刷、剃须刀等物品。女性月经期要注意卫生。

  注意外伤防护

  工作中如有外伤,体育运动外伤等引起的流血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在救护伤病员时,避免破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

【禁毒防艾知识宣传资料】相关文章:

学校禁毒防艾活动简报,学校禁毒防艾宣传简报11-20

社区禁毒防艾宣传活动方案11-18

禁毒防艾简报11-10

禁毒防艾倡议书07-22

禁毒防艾作文700字06-24

禁毒防艾心得800字10-24

禁毒防艾策划书04-15

禁毒防艾活动方案优秀09-19

禁毒防艾简报8篇[经典]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