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大全

普通话的由来介绍

时间:2020-12-09 13:26:11 常识大全 我要投稿

普通话的由来介绍

  “普通话”这个名称,是清朝末年“切音字运动”的积极分子朱文熊提出的。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普通话的由来介绍

  普通话的由来

  民族共同语是民族内部共同用来交际的语言,是识别一个独立民族的主要标志之一。

  汉民族共同语最晚在上古的夏商周时期就产生了。

  当时的民族共同语叫“雅言”,主要流行于黄河流域,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语言就是雅言。

  汉代的民族共同语叫“通语”。

  唐宋时期,人们写文章、作诗词非常注意使用“正音”(国家颁布的读音)。

  明清时期的汉民族共同语叫“官话”。

  民国时期汉民族共同语叫“国语”。

  新中国成立后的汉民族共同语叫“普通话”。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是在1955年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确定的。

  它作为我们汉民族共同语的地位是历史形成的。

  一方面,作为北方方言代表的北京话,数百年来作为官府的通用语言传播到了全国各地,而发展成为“官话";另一方面,“白话文运动”以后,作家们自觉地用普通话写作,涌现出一大批作为普通话书面语规范的典范作品。

  “国语运动”又在口语方面增强了北京话的代表性,促使北京语音成为全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

  北方方言区自身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和人口优势等客观条件奠定了普通话作为汉民族共同语的地位。

  普通话名字的由来

  普通话由来中名字的来历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

  “普通话”这个名称,是清朝末年“切音字运动”的积极分子朱文熊提出的。

  他在1926年写了一本叫《江苏新字母》的书,把汉语分成三类,其中之一就是普通话。

  他还注明:普通话是“各省通用之话”。

  当时人们又称“普通话”为“蓝青官话”。

  元明清以来,北京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各地赴京应考、做官、经商的人很多,天长日久,他们也学会了普通话,但他们的北京话,却有多少杂有地方口音,人们就用“蓝青”比喻它(“蓝青”比喻不纯粹)。

  开始,这种话只能在官场使用,所以称“官话”。

  后来,会说官话的人越来越多,称官话不合适了,民国初年又有了一个新名:国语。

  “国语”名称行不通。

  在普通话由来的历史中瞿秋白就反对过。

  解放后,人民政府非常关心汉字改革工作,不仅使“普通话”有了严格的内涵与规范(即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而且把推广普通话作为文字改革的一项任务。

  普通话定义的由来

  普通话的由来与这些学者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902年,学者吴汝纶去日本考察,日本人曾向他建议中国应该推行国语教育来统一语言。

  在谈话中就曾提到“普通话”这一名称。

  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留学日本时,曾与留日学生组织了一个“演说联系会”,拟定了一份简章,在这份简章中就出现了“普通话”的名称。

  1906年,研究切音字的学者朱文熊在《江苏新字母》一书中把汉语分为“国文”(文言文)、“普通话”和“俗语”(方言),他不仅提出了“普通话” 的名称,而且明确地给“普通话”下了定义。

  普通话的由来历史中下的定义:“各省通行之话。

  ”上世纪三十年代瞿秋白在《鬼门关以外的战争》一文中提出,“文学革命的任务,决不止于创造出一些新式的诗歌小说和戏剧,它应当替中国建立现代的普通话的文腔”。

  “现代普通话的新中国文,应当是习惯上中国各地方共同使用的,现代‘人话’的,多音节的,有结尾的”……

  “普通话”的定义,解放以前的几十年一直是不明确的,也存在不同看法。

  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10月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期间,汉民族共同语的正式名称正式定为“普通话”,并同时确定了它的定义,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1955年10 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而努力》的`社论,文中提到:“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

  ”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把普通话的定义增补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这个定义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明确规定了普通话的标准,使得普通话的定义更为科学、更为周密了。

  关于普通话的由来时间和地点介绍

  所谓普通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7年开始规定并提倡的。

  古代人也会说普通话,不过,那个时候不叫普通话,而叫官话。

  所谓普通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7年开始规定并提倡的。

  原来,各地有各地的方言,并没有一个普通话的定义。

  不过各个朝代,也都有自己的官话,也就是那个朝代的“普通话”。

  中国传统的经济方式是农业,农民安土重迁,不肯轻易背井离乡;中国传统的社会组织是宗族,人们聚族而居,“死徙无出乡”。

  在家乡生活只须讲方言就行,即使当个村长乡官,也只要用方言就可以了,可是,如果有人被推荐选拔或考取进士到朝廷去做官,那末用方言就无法与人交谈了,那就必须学说官话。

  关于普通话的由来这是最初的影响因素之一。

  方言的分歧就是因为人群受到地理的阻隔而形成的。

  中国北方的黄河流域因为地势平坦,东西部交往比较方便且又频繁,所以整个北方虽有方言的分歧,但仍然可以归为一个系统,即北方话系统,而江南地形复杂,山岭河流造成的隔阂比北方要大得多,所以可以划分为吴语、赣语、湘语、闽语、粤语和客家话六个方言区。

  官话是官场上讲的话,朝廷设在哪里、皇帝讲哪种方言,那种方言就成了官话。

  中国古代的都城,周秦汉唐主要是在长安(西安),东汉魏晋迁到洛阳,所以,长期以来黄河流域的方言便成了通行全国的语言(注:由于历史原因,当代北方话与古代北方的有很大差别.或者可以说,古代北方话与当代南方话更接近如粤语,吴语等)。

  东晋南朝迁都建康(南京),大量北方人移居江南,不仅把宁镇一带的方言改造成为属于北方话系统的下江官话,而且洛阳方言也成为当时朝廷上的工作语言,南方士人入朝为官无不争相学之。

  河南方言对官话的影响极其深刻,直至后来徽班进京形成京剧后,京剧的道白仍用中州韵而不用北京话,只有丑角才讲京片子,即北京方言。

  南宋迁都临安(杭州),大批官员和士兵涌入杭州,把杭州话改造成为一种以吴语腔说北方话的特殊的方言,使杭州成为吴语区中的一个官话岛。

  元明清三代都以北京为都城,于是北京话又成为当官必须通晓的语言,以至于现在我们的普通话也成为既不同于河南话、又不同于北京话,而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语音的一种语言。

【普通话的由来介绍】相关文章:

猫屎咖啡的由来介绍07-10

普通话自我介绍04-27

月饼的由来07-27

火锅的历史和由来07-10

世界动物日的由来07-06

有关歇后语的由来12-27

国际护士节的由来07-10

明朝国号明字的由来07-06

世界地球日的由来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