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药毕业论文

罗红霉素的不良反应论文

时间:2021-01-27 16:50:00 生物制药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罗红霉素的不良反应论文

  罗红霉素的不良反应论文【1】

罗红霉素的不良反应论文

  【摘 要】本文对近年来罗红霉素的临床应用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综述。

  【关键词】罗红霉素;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0 前言

  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商品名:Rulide)又名罗力得,是新一代14元大环内脂类抗生素,是红霉素C9位结构改造衍生物,抗菌谱广,对常见的革兰阳性菌、部分革兰阴性菌、部分厌氧菌等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其体内抗菌活性比红霉素强1~4倍,具有血和组织中浓度高、半衰期长、蛋白结合率高、胃肠反应轻等特点。

  因此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呼吸道、儿科、泌尿道、皮肤和五官等感染,疗效显著。

  但其在使用过程中不良反应以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为主,偶见皮疹、皮肤瘙痒、头昏、头痛、肝功能异常、外周血细胞下降等。

  罗红霉素制剂在临床已使用多年,现将其主要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1 药理作用

  罗红霉素为半合成的14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抗菌谱与抗菌作用基本上与红霉素相仿,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较红霉素略差,对嗜肺军团菌的作用较红霉素强。

  对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溶脲脲原体的抗微生物作用与红霉素相仿或略强。

  罗红霉素对P450酶系亲和力较低,故一般不会竞争P450酶系与卡马西平、抗酸剂、雷尼替丁等发生交叉作用。

  罗红霉素与茶碱类制剂配伍用,不影响茶碱的血药浓度。

  罗红霉素不能与麦角胺及其衍生物配伍用。

  罗红霉素口服吸收好、峰值浓度高、组织穿透力强、体内分布广、半衰期长,而副作用较轻微、易于耐受的口服抗菌药。

  2 临床应用

  2.1 治疗呼吸道感染

  盛瑞媛等[1]报道,用罗红霉素(150mg,每天2次)治疗呼吸道感染患者(急性咽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支急性发作、支扩合并感染、哮喘合并感染、肺炎及菌血症)30例。

  结果痊愈13例,显效14例,好转2例,无效1例,有效率90%。

  谷央丽[2]报道,近年来肺炎支原体及军团菌等特殊致病原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也不断增多。

  衣原体、支原体及军团菌居于细胞内,只有少数抗生素有效,大环内酯类为首选药物。

  傅得兴谢荣瑞[3]报道,非对照的临床表明,本品对肺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脓肿和支气管扩张等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愈率达80%~100%。

  而用对照性临床研究表明,本品对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与强力霉素、红霉素、氨节青霉素及先锋霉素砚相当,杀菌率为72%~83%,其中对肺炎链球菌为93%;流感嗜血杆菌为74%;金葡菌为89%;化脓链球菌为92%。

  对肺炎支原体、鹦鹉衣菌、副流感嗜血杆菌等为l00%。

  2.2 治疗儿科感染

  冯恩勤等[4]用罗红霉素(2.5~5mg/kg,bid)治疗小儿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40例,其中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6例,气管支气管炎6例,肺炎28例。

  按肺炎轻型15例,中型11例,重型2例。

  结果27例痊愈,10例显效,3例好转,有效率为92.5%。

  傅得兴谢荣瑞[3]报道,据205例患儿的临床研究表明,本品对扁桃体炎、咽喉炎、二重感染的鼻咽炎、大叶性肺炎和脓胞病的治愈率均为100%,对中耳炎和脓皮病分别为82.9%和87.5%。

  据101例2个月至15岁的门诊患儿的.治疗结果表明,总临床治愈率为96%,肺炎和咽喉炎的临床治愈率为10%,皮肤感染临床治愈率为83%。

  患者对本品的耐受性良好。

  2.3 治疗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汪芬妹[5]用罗红霉素治疗30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其中17例衣原体感染,支原体感染9例,混合感染4例,5例属于重复性感染,8例有慢性前列腺炎病史。

  每天给罗红霉素300mg,一次或分二次口服,病程短者服药两周,病程长者连续服药1个月。

  结果28例病原体转为阴性,2例为阳性,治愈率为93%。

  8例原有前列腺炎症状者,经服药后症状得到明显缓解。

  另有报道口服罗红霉素150mg,每日两次,疗程7~14天,对急性盆腔炎4例,淋病2例,非淋菌性尿道炎2例,急性膀胱炎1例,尿路衣原体感染31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有效率91.7%。

  2.4 治疗皮肤和牙周组织感染

  胡宜春[7]用罗红霉素治疗寻常型痤疮48例,皮损主要分布额、两颊,下颌;少数有颈部,胸、背部亦有皮损。

  皮损亦炎性丘疹、脓疱、黑头粉刺,白头粉刺为主,其中5例同时可见囊肿及节结。

  服用剂量150mg/天,每天2次。

  临床结果,痊愈23例,显效13例,有效12例,有效率75%。

  据张玉英[8]等报道,在24例牙原性疾病肿,观察了罗红霉素渗透人牙龈和牙槽骨的情况,各种数据说明罗红霉素在牙周组织中达到了较高的浓度。

  2.5 治疗五官感染

  史毅[6]报道,罗红霉素对扁桃体炎或鼻窦炎患者的有效率为71%~96%,对口腔和牙科感染的临床疗效与阿莫西林、红霉素等相似。

  在牙科手术前应用,其预防效果与螺旋霉素相当。

  文献报道[9],罗红霉素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咽炎10507例中10198例有效,急性鼻窦炎5713例中5409例有效,中耳炎1566例中1503例有效,有效率为96%。

  吴炳光[10]等对58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每天服用罗红霉素150mg,疗程6~12月,临床观察结果,治愈33例,好转2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4%。

  3 不良反应

  3.1 常见不良反应

  本品一般副作用少,对临床2917例患者观察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1%,停药者仅占0.9%。

  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症状,恶心发生率1.3%,腹泻0.8%,腹痛1.2%。

  另304例婴儿口服2.5~5mg/kg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9]。

  3.2 罕见不良反应

  3.2.1 便秘

  尚北城[11]报道,1例女性,46岁。

  因上颌窦炎伴呼吸道感染而使用罗红霉素,150mg,2次/d,2d后出现便秘症状,并随服药过程(7d)症状加重,停药2d后症状消失。

  故该文作者建议习惯性便秘者应慎用。

  3.2.2 药物性皮炎

  满昌强[12]报道罗红霉素致药物性皮炎4例,男性3例,女性1例;原发病性支气管炎3例,慢性与气管炎1例,均无发热,口服罗红霉素150mg,2次/d,服药后20min内发病,其中猩红热样皮疹3例,多形性红斑样皮疹1例,均伴有发热。

  4例均停止用罗红霉素,经抗过敏、对症治疗2~3h后症状减轻,1d后瘙痒消失,1周后皮疹颜色变淡,大片脱屑。

  3.2.3 肝损害

  澳大利亚ADRAC已经收到罗红霉素引起肝损害的病例29例[13],其中怀疑药物为其病因者13例,致黄疸11例。

  12例患者有厌食、体重下降、上腹疼痛、发热,轻度肝肿大和黄疸等特征。

  多数病例(19例)停药几周内完全恢复。

  另据2002年12月WHO资料报道,来自美国等4个国家的报告:罗红霉素引起肝损害达157例,其中肝酶升高11例,肝功能异常10例,肝炎20例,胆汁郁积性肝炎8例和黄疸8例。

  3.2.4 眼部大面积严重出血

  葛敏华等[14]报道1例。

  女性,7岁。

  因发热、咳嗽来院就诊,经查诊断为小儿肺炎。

  给予青霉素,利巴韦林静脉滴注。

  4d后肺哮鸣音减轻,体温下降,改用口服药维持,遂给予口服罗红霉素75mg,2次/d。

  服药2h眼球结膜轻度充血,再次服药后结膜充血加重,水肿,眼睑呈青紫色。

  速到医院就诊,判断过敏遂停用罗红霉素,治疗5d后逐渐好转。

  4 结论

  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罗红霉素治疗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儿科感染、泌尿生殖感染、皮肤和牙周组织感染、五官感染等疾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与用药剂量、患者体质等多方面因素有关,临床应重视并严格掌握罗红霉素的适应症,对过敏体质及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应慎重。

  【参考文献】

  [1]盛瑞媛,等.罗力得治疗呼吸道感染[J].中国新药杂志,1994,03(06):42-44.

  [2]谷央丽.罗红霉素的应用与不良反应[J].浙江临床医学,2007,09(10):1410-1411.

  [3]傅得兴,谢荣瑞.罗红霉素的药理及临床应用[J].中国新药杂志,1992,01(05):15-17.

  罗红霉素的不良反应【2】

  摘 要 罗红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用于治疗中耳炎、呼吸道感染、泌尿感染、皮肤感染等,临床应用非常广泛。

  但其不良反应时有发生,笔者在此介绍其在临床应用中常见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 罗红霉素 不良反应

  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g)为一种半合成的、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抗菌谱和红霉素相似。

  对大多数呼吸道致病菌,如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军团菌、肺炎支原体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抗菌性。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除外)、链球菌(包括肺炎链球菌和A、B、C型链球菌,但G型和肠球菌除外)、棒状杆菌、李司忒菌、卡他摩拉菌(卡他球菌)、军团菌等高度敏感或较敏感。

  对口腔拟杆菌、产黑拟杆菌、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痤疮丙酸杆菌等厌氧菌以及脑炎弓形体、衣原体、梅毒螺旋体等也有较好的抗菌作用。

  对螺旋杆菌、淋球菌、脑膜炎球菌、百日咳杆菌等作用较弱。

  口服单剂量150mg,2小时血浆浓度达峰,AUC为72.6~81μg(h・ml)(口服红霉素500mg则为6.97μg/(h・ml)。

  进食后服药则吸收减少。

  但若与牛奶同服,因本品的脂溶性强而吸收良好,在组织和体液中分布较红霉素明显更高。

  在母乳中含量甚低。

  主要通过粪和尿排泄,以原形药物排出,也有部分脱糖代谢物。

  本品的半衰期为8.4~15.5小时,远比红霉素长。

  老年人的药动学无明显改变。

  肾功能不足者,t�1/2延长,AUC增大,但一般不需调节剂量(因粪排泄增加)。

  严重酒精性肝硬化者,半衰期延长2倍,需调整给药间隔时间。

  应用于上述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泌尿道、皮肤和软组织、五官科感染。

  适应证:用于敏感菌株引起的感染,尤其是上、下呼吸道感染、耳鼻喉感染、生殖器(淋球菌感染除外)及皮肤感染。

  临床证明,该药口服吸收好,在酸性条件下稳定,血浆结合率高,半衰期长,对上下呼吸道感染、五宫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及皮肤感染等效果显著。

  但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

  上市以来,临床上不断出现由于使用罗红霉素而引起的不良反应,现将部分文献报道的罗红霉素不良反应归纳如下,供临床医师借鉴。

  罗红霉素引起肝损害[1]

  澳大利亚药物不良反应咨询委员会(ADRAC)报告罗红霉素引起肝损害29例,年龄 14~85岁(平均 58岁),其中12例患者引起厌食、体重下降、上腹疼痛、发热轻度肝大和黄疸,肝功能系胆汁瘀积为其特征。

  大多数病例(19例)停药几周内完全恢复。

  另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资料报道,来自美国等4个国家的报告:罗红霉素引起肝损害达157例,其中肝酶升高 11 例,肝功能异常10例,肝炎20例,胆汁瘀积性肝炎8例和黄疸8例。

  罗红霉素致便秘[2]

  尚氏等报告1例女性患者,46岁,因上颌窦炎伴呼吸道感染而使用罗红霉素,150mg,2次/日,饭后服用,2天后出现便秘症状,并随服药过程(7天)症状加重,停药2天后症状消失,该患者平时极少因饮食原因出现便秘。

  故作者建议习惯性便秘者此药应慎用。

  罗红霉素致老年上消化道出血[3]

  武氏等报告3例罗红霉素致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病例。

  其中1例男性87岁,因呛咳10天、发热1天而入院治疗,给予头孢曲松,1.0g,1次/日,克林霉素0.3g,2次/日,静滴3天后加服罗红霉素150mg,2次/日,次日体温下降,5天接近正常,服药9天时因患者腹胀进行性加重伴纳差而停药,12天时患者神志障碍,呈嗜睡状,面色苍白,体温37.6℃,BP11.0/8.0kPa(83/60mmHg),心率120次/分,解黑色糊状便约50ml,潜血试验阳性,并从胃抽出新鲜血1500ml,血色素降至27g/L,急性胃镜见胃黏膜片状糜烂、出血。

  经输血扩容、止血、制酸等治疗3天后症状减轻,生命体征逐渐平稳。

  该患者既往无消化道出血及溃疡史,静脉滴注上述两药也无此症状。

  老年人因生理结构的改变[4],胃肠黏膜萎缩变薄血运缺弱,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抵御能力下降[5]。

  故老年人服用此药应严密观察,尤其是重症感染或伴有多种疾病的高龄老年患者。

  罗红霉素致药物性皮炎[6]

  满氏等报告,罗红霉素致药物性皮炎4例,男3例,女1例,年龄28~60岁。

  原发病为急性支气管炎3例,慢性气管炎1例,均无发热。

  给予口服罗红霉素150mg,2次/日,服药后20分钟~48小时内发病(皮疹),其中猩红热样皮疹3例,多型性红斑样皮疹1例,均伴发热。

  猩红热样皮疹散在或密集,帽针头至米粒样丘疹,对称分布。

  始于颜面,向全身发展,伴有面部、四肢血管性水肿。

  多型性红斑样皮疹,为碗豆至蚕豆大小圆型或椭圆型水肿红斑,中心有水泡,破损流出浆液性物质。

  4例均停止用罗红霉素,静脉注射50%葡萄糖20ml加地塞米松5mg,10%葡萄糖酸钙10ml。

  然后用地塞米松10mg,维生素C3g加入10%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并口服氯苯那敏,维生维C。

  2~3小时后症状减轻,1天后痒感消失,1周后皮疹颜色变淡,糖状或大片脱屑。

  另有报道,罗红霉素还可引起过敏反应、过敏性紫癜、急性胰腺炎、尿频等。

  故笔者特提醒,医护人员对老年患者、机体各脏器功能减退者、代偿能力下降者和既往有过敏史者,在选用抗菌药物治疗时,也应密切观察,如患者有异常反应,应立即停药,迅速采取措施,以防延误病情。

  参考文献

  1 叶金潮.罗红霉素引起肝损害.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6,17(3):234.

  2 尚北城,韦丽佳.罗红霉素致使用便秘1例.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1,19(2):79.

  3 武建英,罗向东,白云.罗红霉素致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中国药学杂志,2003,38(4):310.

  4 陈颧珠.实用内科学.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25-227.

  5 周兰.实用老年消化系疾病.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29-33.

  6 满昌强,甄守玲.罗红霉素致药物性皮炎4例.新医学,2000,31(1):53.

【罗红霉素的不良反应论文】相关文章:

本科医学论文药品的不良反应06-30

关于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的分析论文10-14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分析论文03-29

阿莫西林所致不良反应的药学论文01-10

抗生素药物的不良反应研究论文01-02

甘草类制剂不良反应分析论文04-07

药学服务对中药不良反应的效果分析论文10-30

罗红霉素肠溶片的制备及释放度02-03

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