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质量控制浅析

时间:2020-11-15 09:50:03 审计报告 我要投稿

审计报告质量控制浅析

  【摘要】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最终的成果,是审计意见传输的载体,其质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审计工作的质量,并影响到审计机关的形象。在当今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与使用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因此使用者首先要通过阅读审计报告获悉财务会计报表的可信赖程度,帮助使用者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所以,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十分重要。

审计报告质量控制浅析

  【关键词】审计报告 质量现状 改进建议

  一、审计报告的定义及作用

  审计报告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其作用在于:

  (1)鉴证作用,注册会计师签发的审计报告,是以超然独立的第三者身份,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合法性、公允性发表意见。

  (2)保护作用,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出具不同类型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以提高或降低财务报表信息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信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对被审计单位的财产、债权人和股东的权益及企业利害关系人的利益起到保护作用。

  (3)证明作用,审计报告可以表明审计工作的质量并明确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

  二、我国审计报告质量存在的问题

  1.内容上的不完整,格式、文字上的错误。

  目前有些审计单位没有按照规定的格式,出现要素不全,错字漏字,语言不通顺等问题,而且没有经过严格审核把关,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严重降低了审计报告的质量。这是由于审计人员为了保证按时完成任务,责任心不强,应付差事,撰写审计报告时不认真严谨,并且缺乏良好的监督审核体制,没有对审计报告进行切实的检查。

  2.专业性过强、晦涩难懂,缺乏重点。

  一些审计报告使用了过多的专业术语,使报告看起来高深莫测,给外行人的阅读和理解造成很大的困难。另外在反映问题时往往把查出的问题一一列出,甚至是将一些数字不大,性质不严重的问题也一并写出,没有突出重点,分清主次,影响使用者的阅读。

  3.审计报告不能完全体现审计工作的质量。

  在审计报告中,由于没有对重要性水平以及实行的审计程序的说明,对重要性的判断主要依赖于注册会计师,这也使得审计报告时常出现造假或质量低下的情况。而且许多事务所为了节约人力物力成本,实际审计中该有的函证等程序没有进行。

  4.审计报告中,反映问题多,提供改进建议少,且建议空洞,不能有效实施。

  审计报告中列出了问题,而所提意见和建议太抽象,不具体,如要被审计单位“完善制度”“加强管理”但究竟要完善哪些方面的制度,加强哪些方面的管理以及如何完善和加强。这使得被审计单位在改进上,无从下手。有些建议只是泛泛而谈,无事实作根据,无证据作支撑,没有针对性,无法让被审计单位心服口服,降低了审计威信。

  5.审计人员没有严格执行复核程序。

  审计复核工作往往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落实,存在水分,并且审计复核人员在复核过程中流于形式,没有对审计工作及审计报告作出实质性的分析,对于审计报告所反映的内容是否真实、恰当等没有严格把关。同时这也导致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的不规范行为时有发生,而一旦报告中出现审计过错,也难以确定审计工作的具体环节,责任无法落实到人,不能进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