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报告

抗战70周年社会调研报告:寻访抗战老兵,弘扬民族精神

时间:2020-10-05 10:09:54 社会实践报告 我要投稿

2015抗战70周年社会调研报告:寻访抗战老兵,弘扬民族精神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回顾历史长河,无数抗战老兵披荆斩棘,用鲜血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对世界和平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几十年前,他们大公无私、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用他们的身躯和鲜血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解放。几十年后,我们寻访抗战老兵,是为了留住历史的记忆。让这些老人从历史的角落里再次回归到我们温暖的注视中,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正视历史,不忘中国人民在那场侵略战争中奋起抗争的民族精神。目前,全国仅存的抗战老兵已不足两万人,几乎全部进入之年,生活在新时期的他们,除了必要的物质生活保障,更重要的,是社会、党和政府给予的广泛认可和尊重,英雄暮年,期待有尊严地活着。

2015抗战70周年社会调研报告:寻访抗战老兵,弘扬民族精神

  抗战老兵,是历史的见证者和中华民族的英雄。70多年前,无数抗战老兵在中华民族的危亡时刻,为驱除日寇、洗血国耻出生入死,用血肉之躯书写了8年抗战的光辉岁月,彰显出生命的价值与尊严,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和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和巨大的牺牲。历史长河奔腾向前,如今,中华民族在100多年的艰苦奋斗中已然摆脱了屈辱、挨打、迷茫的黑暗时代。 目前,全国人民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奔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代化新进程。硝烟散尽,将士解甲,时光湮没荣光于历史的褶皱之中,但是,无数抗战老兵和革命先烈的历史功勋,不应该被湮灭,他们的感人事迹,值得深入的挖掘,这将是一个个关于尊严和民族精神的厚重爱国教材。

  以青年人为主体的大学生群体,是中国未来社会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弘扬和传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而抗战老兵精神,正是民族精神的典型体现。在全国大学生群体中,大力弘扬和传播抗战老兵精神,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养和良好人格的养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关注抗战老兵群体,深入挖掘抗战老兵事迹,弘扬抗战老兵精神,是大学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和尊重历史的重要体现。

  为此,我们成立青年中国行2015之山东理工大学“寻访抗战老兵,弘扬民族精神”社会实践调研团队。历时20余天,行走几千公里,深入到蒙山区和台儿庄战役革命老区,深入挖掘了37位普通抗战老兵的感人事迹和动人故事,为走访的抗战老兵建立此本《不能忘却的记忆》口述史档案,尊重抗战老兵,是为了铭记历史,更是为了不能忘却的记忆。

  寻访老兵名单(按走访时间顺序排列):

  徐志科、姜玉法、公丕田、公麦清、熊加福、赵希容、于天生、任启遵、白刘方、杜荣津、朱贵存、吴树公、王宝礼(因病住院,向家人了解的情况)、刘学举、徐立顺、周问行、吴树亭、朱彦夫(更换居住地,距离较远,未亲自采访)王先庚、孙维章、、李洪顺、赵京宝、刘圣贤、李书元、张承德、谢金元(谢明元)、李中发、高士山、丁业海、侯成兰(未见到本人,随女儿生活)季常清、孙学臣(随子女生活,不在老家)、伊廷珍(女)、伊淑英(女)、赵友平、卢正青 共计走访抗战老兵37位,其中4位因居住地变动等未能采访到本人,向其所在村落或者家人询问了部分情况,特此说明。

  英雄气概,静水流深

  口述者:徐志科(88岁)

  口述者基本资料:徐志科,1927年农历9月16日出生,1942年8月入伍,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8月退伍,现居地:源县大张庄镇明末峪村二区66号。

  采访手记:7月21日一大早,我们从源县城出发,坐当地的客车前往大张庄镇,因为之前与大张庄镇镇政府联系过,大张庄镇镇政府领导对我们的课题提出赞赏并表示提供帮助。客车到达大张庄镇时已经临近中午,镇政府工作人员将我们接至镇政府并提供工作餐。在镇政府办公室与工作人员交流并稍作休整后,下午两点由镇政府工作人员将我们送至明末峪村,我们在村支书的引导与帮助下,开始对两位老兵采访。

  实践团成员走到徐志科老人家门口,老人已经坐在门口迎接队员,并与队员一一握手。徐志科老人已近90岁,穿一双黑色落满尘土的布鞋,一条短一截的黑裤,露出蓝色的秋裤,上身着黑色的尼龙短袖上衣,略短的胡须,银白色的头发,微躬的背掩不住老人精神铄。老人家五儿子及五儿媳妇接待了我们。

  口述史:

  1944年,我18岁(17周岁),党动员参军,参加到八路军,我母亲曾是村里妇女会主任,曾在老兵参军的时候讲话,送我去当的兵。

  我是在1946年4月16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蒙阴县入党,当时参谋长在一个下雨天把我叫过去,我们参谋长经常夸我这个小伙不错嘞,他挂上毛主席像,党旗,然后有人领读,宣读入党誓词:中国人民山东省源县XX大队,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身作则,党往哪里指,我往哪里走,听党的话,为全体人民服务。

  抗战时期,曾有一名新四军的战士因为身体原因,好像被部队落下了,我看了看,他是饿的,我收留这个人到部队上,拿出高粱煎饼和韭菜花给他吃,他恢复过来以后,临走前向我鞠了好几个躬。后来抗战胜利了,是上级领导通知我们的,心情扛激动嘞(住:非常、很的意思,当地方言)。

  解放战争时期,我参加过莱芜战争。参加孟良战役时,部队赶到当地的战场的时候,敌人已经转移了(战役已经打完)。1947年,我20岁时,在黄河北某部队我负责押船,就是管理上船士兵的纪律问题,让士兵有序上船。(有纪律的乘船到达目的地)。曾被派到县政府,负责保卫工作,县独立营,还有县警卫连。我在部队勤快,受到了好几次嘉奖嘞。

  现在啊,生活条件好了,孙子现在杭州军队上学,是一名炮兵,很早就入党嘞,是班长,很有上进心,每次打电话我就和他说在部队好好干。我现在生活很幸福,就是腿不大好,(类风湿性关节炎,比较严重,由腿疼引发的肩膀及后背疼),心脏也不太好,但不算严重,现在政策好,有新型合作医疗,报销什么的,儿女也都很孝顺。

  采访札记:老兵已近之年,却在战争与岁月的洗礼之下,使人们感受到静水流深的英雄气概,荏苒时光,无论岁月如何更迭,时代都不应该忘记这位为祖国开天拓地,如今两手黄土的抗战老兵,正是无数个像徐志科这样的抗战老兵,组成了这个时代亟待汲取的民族精神与可贵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