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抗战73周年社会实践报告

时间:2024-04-07 18:10:28 社会实践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学生抗战73周年社会实践报告5000字

  我队于2017年7月25日在金融学院团总支官方平台“CUFE金彩金院”头条推送了团队第一阶段实践总结。接下来,“继往开来”团队将继续为您展开在黑龙江开展的第二阶段的暑期社会实践。

大学生抗战73周年社会实践报告5000字

  有这样一种精神,他叫抗战精神,经历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洗礼,引人深思,常思常新;有这样一种信念,他叫爱国信念,伴随亘古的演变和时代的推进,呼唤热血,激励人心;有这样一种使命,他叫青年使命,经受往复的磨砺和思想的渗透,催人奋进,马不停蹄;有这样一支团队,他叫继往开来,秉承中财的校训和团委的期许,投身实践,且行且思。我们在投标期间积极投标,成为学校重点团队之一,同时团队成员拿到了网站大学生寻访活动校荐资格证明,通过了网站活动的审批。

  【第一阶段﹒回顾﹒思忆】

  第一阶段的实践方式主要是参观抗战纪念场馆和遗址,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国家博物馆、白洋淀抗战纪念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等;采访学界泰斗,有中国史学会会长张海鹏老师、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徐启新老师,到目前为止团队实践已经分跨三省、直辖市,陆续被《保定晚报》、《鹤城晚报》及网站、大众网、光明网、第一财经网等近20家网络媒体报道,取得了很大的实践成果和社会影响。可以说,第一阶段的实践总体上是有成效的。

  当时考虑到8月15日为日本投降日,且黑龙江省许多场馆,为迎接抗战告捷七十周年进行大规模装修,在8月15日之后才陆续对外开放,故团队第二阶段在黑龙江的实践时间定于8月15日-8月19日。团队小伙伴们在第二阶段实践即将到来之际,摩肩擦踵,整装待发,怀揣着对接下来实践的憧憬与期待,踏上了通向黑龙江的征程。

  请跟随我们的脚步,共同体验这五日内实践的点点滴滴……

  【第二阶段﹒启程﹒追寻】

  踏黑土,寻史根,丰富抗战纪实

  1.“寻访‘和平’”——参观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和平广场

  2017年8月15日,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日子。70年前的今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军民舍生忘死,前赴后继,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和世界战争的伟大胜利。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拂去历史尘埃,那段历史依旧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生辉,那种精神仍然在历史长河中屹立,历久弥新。70年后的今天,我们再次起行,同时作为本次暑期实践的第二阶段,将目光投向我国的东北,用脚步去丈量辽阔国土,用双眼遇见真实,用双耳聆听往事,用灵魂触碰英魂。

  “继往开来”团队乘车抵达和平广场后,按顺序依次参观了和平广场的几个主体。

  (1)抗战纪念墙

  在抗战纪念墙前,队员们驻足良久。整个纪念墙由六面墙体组成。其中,五面抗日战争大型浮雕墙分别由“流亡”、“虏役”、“屠杀”、“抗争”、“胜利”组成,绵延220米,生动地再现了从1931“九一八”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一幅幅雕刻映入眼帘,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气吞山河、誓死捍卫国家主权的峥岁月,为我们讲述着多少英雄儿女同仇敌忾、不屈不挠,抛头颅、洒热血,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幸福的生活。最后是一面抗战将士手印墙,镶嵌着由国内外征集来的600名参加过中国抗战的健在者的手印及本人签名,那一个个战争亲历者的手印承载的不仅仅是先辈的不易,更是对青年人铭记历史、居安思危的勉励。

  (2)和平广场胜利纪念碑

  37米高的和平广场胜利纪念碑身象征着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铸剑为犁”的整体造型启示着我们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塔碑由高低两个塔重叠组成,象征着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四块基座围成一面破碎的日本侵略军军旗,寓意中国抗日战争以日本帝国主义的失败告终。纪念碑前为“和平之水”,池形为日本侵略者曾占领的中国版图的抽象,池内以卵石铺装,象征着永不磨灭的历史记忆。

  (3)江桥抗战纪念塑雕

  江桥抗战纪念雕塑由“抗日火种”、“打响第一枪”、“浴血奋战”三个主题内容组成,在群雕中间策马挥抢的指挥官是爱国抗战将领马占山将军,上方镌刻着他在陕西抗日过程中曾亲笔题写的“还我河山”四个大字。群雕体现了“江桥抗战”当时战斗的残酷、灿烈,充分表现了中国抗日军队英勇作战、视死如归的悲壮与豪迈。马占山将军领导和指挥的著名的江桥抗战打响了中国武装抗日的第一枪,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在中国抗战史和世界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页,为齐齐哈尔这座英雄的城市谱写了辉煌的篇章。

  (4)坦克、飞机及大炮

  团队最后参观了广场上的坦克、飞机及大炮。通过实地触摸实物,同我们2017年7月12日参观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感受一样,武器横向对比的科技差距,更加让我们理解到,当时抗日斗争中敌我双方的装备、武器等的差距如此巨大,14年抗战的胜利,是多么得来之不易。团队队长、中央财经大学鹤城藉学子何宇飞于最后接受了齐齐哈尔电视台的采访。

  2.“齐博之旅”——参观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博物馆

  2017年8月15日下午,天公不作美,下起了瓢泼大雨,但未能挡住”继往开来”团队成员实践的热情。下午2点,”继往开来”团队一行人,前往了齐齐哈尔市博物馆。来博物馆参观的主要目的便是了解齐齐哈尔——作为曾经的黑龙江省首府,其抗日斗争史究竟是什么样的。该博物馆于2003年正式对外开放。整体建筑风格仿古式,建筑面积1万1千平方米,馆藏文物5000余件,是黑龙江省内市级最大、设备最为完备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该博物馆集文物征集、考古、收藏、研究、展示于一身,系统反映齐齐哈尔古代、近现代、当代历史的珍贵文物,并通过举办基本陈列和多种专题陈列,向全市公众全面展示地方历史发展和灿烂文化。队员们主要参观了齐齐哈尔人民的抗日斗争史。一件件保存下来的文物为我们讲述着那段岁月军民艰苦的生活,战争的激烈与残酷、全中国人民团结一心抗日的决心和无畏勇气。

  进入馆中,该馆优秀讲解员梁萌萌为我们进行了齐齐哈尔抗日斗争史的讲解。由于市博物馆只有一个展厅涉及到齐齐哈尔抗日斗争进程的展览,所以我们随着讲解员,径直走向位于齐市博物馆二楼的抗日斗争展厅。展厅主要为我们介绍了江桥抗战斗争史、国共两党联合抗日、地下情报工作的开展过程及优秀情报员的艰辛斗争、及以伊作衡为代表的爱国志士的光荣事迹。江桥抗战斗争史为我们铺开了三阶段的抗日斗争;国共两党联合抗日告诉我们国难当头,放下嫌隙,合作为重;通过观摩地下情报工作开展的艰辛,我们更加真切感受到当时斗争之艰难残酷、当下和平之来之不易,也深深为英雄们的奉献和信仰所感动;最后通过了解以伊作衡为代表的爱国志士的光荣事迹,了解这些爱国志士们被侵华日军抓来严刑拷打却宁死不屈的经过,感受到那离我们远了又近了的,是一份革命的火种,是一份饱满的爱国热情!

  3.“问师鹤城”——采访江桥抗战史专家、齐齐哈尔大学中国史一级学科带头人周彦教授

  “继往开来”团队于2017年8月16日9:10到达齐齐哈尔大学东区,做好登记后,进入安静的大楼,不免有一分紧张感。由于提前就和老师沟通好采访地点,同学们上楼来到位于齐齐哈尔大学东区人文学院四楼的周彦老师的办公室。队长何宇飞为周老师送上了鲜花表达对老师抽出周末宝贵时间、热情接受我们采访的感谢,这让周老师既羞涩又开心,我们也因萌萌的教授平易近人的性格而逐渐放松了紧张的神经。周老师热情接待,亲自为我们搬来椅子,让我们不要拘束,我们提议以他为中心绕圈而坐,近距离聆听学者为我们的历史解读。我们此行采访周老师的主要目的,是想了解一些我们不太清楚的关于江桥抗战方面的历史史实,以及周老师作为江桥抗战史的专家对于这段历史的独到见解。我们的第一个问题,即简要介绍江桥抗战的经过和马占山将军本人,周老师以自己多年的经验、丰富的知识储备为我们简明扼要又叙事生动地介绍开来,并就马占山本人的是非功过提出自己的看法,这让我们不仅对这段历史的印象有了更加深刻的记忆,还学到了一些多数史料上没有详细记载和讨论的江桥抗战方面的历史,也对鹤城——这座英雄的城市、充满传奇的城市、打响抗战第一枪的城市多了一份仰视。

  在问及江桥抗战具体情况时,周彦老师对我们说:对于历史的学习,有些细节的史实对我们这些非历史专业的学生来说无法一一讲解,毕竟我们身为财经学子,更多的是从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出发去认识并了解历史,有些历史细节对于非历史专业学生来说不必深究,重要的是你的视野、你自己的看法和认识,还有就是彼此间的交流。周老师又详细说道:对于抗战的第一枪,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但是马占山将军对民族抗日热情的推动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吉、辽两省不抵抗和日寇紧逼压力下,马将军依然能够周密部署,亲身抗敌,这对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的年轻人来说都是激发爱国热情的催化剂。因为身高而被称为“矮个子将军”的马占山,在周老师的解说下,马将军的形象一下子高大起来,仿佛就在我们面前,率领将士策马前行阻击敌军。周老师独到的江桥抗战的介绍使我们对和平广场及齐齐哈尔市博物馆的游览认识达到了升华和提高。在新时期,我们青少年应该铭记在抗日时期民族英烈的巨大贡献和民族精神,永远学习并发扬中华民族的不屈和奋斗精神。

  4.“同舟共济”——前往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苏军烈士陵园

  昂昂溪苏军烈士陵园坐落于昂昂溪火车站北侧,是1949年8月15日为纪念苏联红军在解放中国东北与日本的战斗中牺牲的苏联烈士而建。陵园内东侧中央为烈士纪念塔,陵园中有16座苏军烈士墓冢,安葬烈士126名。

  2017年8月16日14:40,团队成员经过一路颠簸到达了苏军烈士陵园。进入庄园后,全体队员庄重严肃地仰纪念碑,怀着感激与怀念的心情向纪念碑三鞠躬,向烈士墓碑默哀,以此表达铭记历史,感激英勇作战的苏军战士,珍惜当今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及美好生活之情。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战争的重要部分,而战争的胜利是依靠全世界人民的努力抗争才实现的。在中国的抗日战争的战场上也有国际力量的支持,苏军为了中苏两国共同的事业,为了从日本帝国主义铁蹄下解放中国东北,光荣地牺牲在中国的土地上。我们在庆祝抗战胜利时一定不能忘记他们的牺牲。我们伟大的抗战胜利的果实中也有他们的一部分贡献。这种不计国界的,齐心协力共同抗争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不断传承。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应成为我们这些青年学子的使命与担当。

  5.“首赴国难”——参观打响黑龙江省泰来县江桥抗战纪念馆

  2017年8月16日15:20,参观完苏军烈士陵园之后,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和对江桥抗战史的期待,队员们乘车奔向当天实践最后一个地点——位于齐齐哈尔市泰来县的江桥抗战纪念馆,该纪念馆正是为纪念民族英雄马占山“打响抗战第一枪”而建。

  1931年11月4日,马占山将军激民族之义愤,怀满腔之热血,在嫩江桥边打响了武装抗日的第一枪,“以一旅之众,首赴国难”;滚滚东去的嫩江述说着当年悲壮的历史,两岸广袤的田野见证着当年抗日军民的英雄壮举。为了更好地纪念江桥抗战的真实历史,增加对台工作的新亮点,缅怀英烈们的丰功伟绩,弘扬抗战精神,激励教育后人。2001年,抗战纪念公园于江桥抗战的发生地——江桥蒙古族镇得以建立。

  车辆在江桥镇行驶了五六分钟,远远就可看见绿树环抱下的江桥抗战纪念馆。走进江桥抗战纪念公园,清新、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马占山将军乘着坐骑的铜像。队员们在解说员的带领下,认真聆听了江桥抗战的历史,深切地感受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抗日战争胜利做出的英雄壮举。

  进入馆内,“继往开来”团队的队员们,在江桥抗战纪念馆优秀讲解员姜崇凤的引领下,分别参观第一、第二展厅,观看了江桥抗战将领们使用过的生活用品、抗击日军时使用过的武器,以及日军侵华的物证和大量珍贵图片,并仰了抗日名将马占山将军等革命志士的雕像。整个江桥阻击战持续半月之久,队员们从这些历史遗物中还能依稀可见当时异常悲烈的战斗场面。教育先驱陶行知诗赞马占山:“神武将军天上来,浩然正气系兴衰。手抛日球归常轨,十二金牌召不回”。将马将军比拟南宋武将岳飞,生动地展现了马占将军大无畏的英勇抗战精神,也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以马占山将军为代表的抗日将士由衷的崇敬。

  毛主席在论述我国抗日战争历程时指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这个战争,还是在1931年就开始了。”充分肯定了江桥抗战的历史地位。江桥抗战中,黑龙江军民在敌强我弱而且国内士气低落的情况下,勇敢地打响了抗战第一枪,坚决抵抗日军的入侵,浴血奋战,抵御外侮,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江桥抗战点燃了中国人民抗日的火种,东北各地抗日义勇军、抗日联军进行了长达14年的英勇的抗日战争。江桥抗战作为打响中国人民抗日的第一枪的战役,其意义不仅仅在战役本身,更重要的是其象征意义及其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抗战热情,从此,中国人民开始英勇抗战,誓死保卫国家。

  6.“寻访老兵”——采访国民政府老兵、原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民革副主委孟繁柏及八路军孔宪文老战士

  (1)【特辑·寻访老兵一·孟繁柏】

  2017年8月17日10:00,在队员王尔实同学的带领下,“继往开来”团队首先拜访了国民政府老兵孟繁柏同志。孟繁柏老先生1925年生,祖籍安徽肖县。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爆发后,看着日本鬼子在中国领土上烧杀抢掠,欺凌百姓,孟繁柏选择了参军,并通过考试进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1940年毕业后,孟繁柏进入国民政府军队92军,并先后在国国民政府军71军,新七军担任连长、参谋和营长之职。

  见到孟老,眼前这个身体消瘦却精神铄的老人,就是我们要寻访的英雄老兵。我们提前了解过孟老的事迹,得知他在抗击鬼子时手背和腹部均被击穿过,却硬是凭着顽强的毅力与坚忍不拔的精神挺了过来,这一挺,便挺起了一腔热血,挺起了一身脊梁。孟老看到我们,一来就向我们是哪所学校的,当了解到我们是中央财经大学的学生时,孟老心里很激动:“财经大学好啊,我们当年拿枪打鬼子,保家卫国,现在轮到你们新一代的年轻人来建设国家,发展经济,经济建设也是十分重要啊……”孟老十分关心我们的学习和发展,在一阵简单的交流之后,孟老给我们讲述了当年抗战的情形。孟老从自己负伤的时候讲起,当时自己左手和腰部都被子弹击中,都是老百姓自行组织救下了他,给他养伤。在讲述过程中,孟老多次提到是老百姓自动的救起他,每每讲到这,他都会哽咽得说不出更多话。他昏迷了一二十天,当时日本人每天早上扫荡,村民就用麦子把他盖起来藏到地里,晚上再把他转移到下一个村庄。由于缺医少药,除了敷一些消毒纱布之外,别无他法,孟老说也亏是自己当时年轻才能扛住活下来。孟老的父亲在战场上找了他12天,几乎每一具尸体都翻看过,最后在老百姓的医疗据点找到了他。“那时候他看到我,一句话也没说,也没什么可说的,我们两个也都没哭,我当时就听到父亲在帐外向老百姓道谢,如果没有他们,我也早就死了。”说到这里,孟老哽咽了。

  老人的故事其实远比我们听到的要多得多,老人很健谈,开始回忆之后思绪就再也停不下来,事实上是他引领着这次采访的方向。在这次的采访中,我们只向孟老提出了一些和抗日相关的问题,但孟老不自主地就给我们讲到了刚刚进入黄埔军校时的情形。孟老说,那是先报的是空军,但由于视力不够,就被刷下来。“那时候小孩不懂事,一听到没考上,就哭了。”最后这句孟老笑着说出,但笑完之后却又哽咽住了。孟老他记得当时和友人薛天白一起考军校,当时薛天白名次排榜前,他排榜中。他还记得当时只有高中二年级以上,方能报考军校。只念了高一的他为考军校,他便通过薛天白的关系,托徐州中学校长帮忙开了假证明。但他记得最清楚的是自己离开黄埔军校的日期:1940年12月25日。那一年,他18岁。“那时候都毕了业,一行人,就和你们现在一样,当时也不知道啥叫国民政府,啥叫共产党,一群小孩,上了火车,火车开过水,翻过山,我们一起聊天,一起唱歌……”老人哽咽了,这一次哽咽的时间最长,老人第一次眼角有了泪光。场面十分宁静,没有人再说一句话,我们不知道为什么老百姓自主的救助以及与父亲的艰难相见都没能使这位硬汉流下眼泪,而那段反而欢乐的时光,却让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也许这就是铁血男儿的柔情。

  (2)【特辑·采访老兵二·孔宪文】

  2017年8月17日14:00,在领队何宇飞同学的带领下,队员们拜访了八路军抗日老战士孔宪文同志。孔老是山东临人,1926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高小文化程度,享受副处级待遇,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等,荣立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三次。从部队转业后,先后担任过炊事员、托儿所所长、齐齐哈尔市芦苇公司保卫科科长,党支部书记等职。

  在采访之前做过一些功课,简单了解过孔老的事迹:1942年孔老和乡亲来到鲁中军区,不久,日本鬼子对解放区进行蚕食扫荡后被分配回家乡,宣传抗日。1943年,他再次来到解放区,正式参加八路军,负责后勤工作。在此期间,孔宪文同志不仅学会做棉衣,推着独轮车支援前线,还和战友一起与鬼子斗智斗勇,出其不意地打击日本鬼子和汉奸,直至1945年 8月日本宣布投降。1946年,孔宪文光荣入党,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党的事业中去。

  孔老看到我们非常高兴,兴致勃勃地讲起自己参加抗日战争的经历。虽然已至之年,孔老精神铄,思路清晰,在蒙山区参与的每一次战争,每一个细节都记得非常清楚。孔老先是回忆了在1938年抗战早期的艰苦生活,当时由于日军的扫荡以及惨无人道的烧杀掳掠,老百姓不如牛马,民不聊生,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在走投无路的时候,他听信了一个邻居儿子的招工谎言,被骗到抚顺给日本人当劳工,好在最后被一位共产党人救出,并回到了家乡。孔老说抗美援朝的时候路过抚顺城也想着去找一找恩人,但几乎找不到任何消息,这也成了孔老的一件憾事。到了40年之后,我军抗战已经有了一定了组织及力量,在当地孔老和战友们一边做宣传工作,一边积极打鬼子和汉奸,当时的汉奸对百姓压榨剥削很严重,百姓也对其恨之入骨。依靠老百姓的力量,孔老和战友们有效地埋伏了敌人,并取得几次胜利。当时神话故事满天飞,有的说,是天上掉下来的八路军,还有的说是汉奸自己在打自己,可以说敌人早已草木皆兵,以致到后期汉奸和鬼子一听到枪响,一知道是八路来了就缴械了。在交流中,每当讲到他和战士们一起以埋伏战方式痛击日本鬼子时,老人像个孩子一样,满足感洋溢在脸上,眼中闪烁着光芒。孔宪文老人说:“日本人根本没有什么可怕的,要是他们还敢来欺负我们,我还能拿起枪!”虽然孔老在讲述打仗时内心激动,充满着自豪感,但孔老也客观地告诉我们,虽然打仗的过程轻描淡写,但战场远比想象中要残酷得多,那些抗日神剧里的情节都是不可信的,每一次胜利都是先辈们用血肉换来的,正是他们奋不顾身、视死如归的精神使得我们有现在美好和平的生活。如今,离休在家的孔宪文老人,每天除了读书看报外,还经常指着墙上的地图给人们饶有兴致地讲起他当年打鬼子除汉奸的故事,每每这时,他的眼中便会写满神采。

  至此,三天的齐齐哈尔社会实践告一段落。在这三天中,队员们参观历史展馆抗战遗址、采访抗战专家、拜访亲历抗日战争老兵,在英雄鹤城,在打响抗日战争第一枪的地方进行了充分的调研,每个队员不仅对抗日战争那段历史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而且对抗日战争之艰难、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以及作为大学生祖国未来的中坚力量肩上所要扛起的责任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7.“拜师求知”——采访中日关系史专家、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高晓燕研究员

  2017年8月18日,恰逢哈齐高铁正式开通第二天,“继往开来”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乘坐高铁来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作为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有着丰富的抗战历史。早在1932年,哈尔滨已经是中东铁路的枢纽和国际贸易市场,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地位突出。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先后经历了哈尔滨保卫战、哈尔滨的沦陷甚至长达14年的“夜幕”笼罩。

  走下高铁,迎接我们的是哈尔滨的蓝天白云。昨日刚刚下过一场大雨,今天晴空万里,是采访的好时候。于是,团队一行人在团队领队何宇飞同学的带领下,采访了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高晓燕研究员。

  高老师的研究方向是东北史、日中关系史,对东北的十四年抗日战争尤其是东北抗联的抗战历程有着深入的研究,著有《黑龙江开发史》等书。听说了我们的实践主题,高老师连连称赞,说:“当代青年对历史,尤其是东北抗战历史感兴趣的越来越少,许多学者也不太了解东北抗战的历史。但红军长征,南方八省三年游击战争,东北抗联的抗日活动是中国革命中最艰难的。正所谓‘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东北的抗战士兵忍受着天寒地冻的恶劣自然环境和敌人的围追堵截,条件十分艰苦。你们能选择这个主题并亲自走访感受那个时代真正发生的事情,真的很难得。国家的未来需要铭记历史的同学们。”能得到老师如此高的评价,真是团队的荣幸。

  接着,团队鹤城籍学子王尔实同学向高老师询问了从抗战以来不同阶段的爱国主义精神有何变化以及日本国内如何面对侵华战争这段历史这两个问题。老师说,抗战时的爱国精神主要是同仇敌忾,杀敌报国,现在的爱国情怀更多是为国家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这其中就有对日本态度的变化,要把过去的仇恨放下,向日本学习先进的技术,在竞争与合作中发展自己。只有国家强大才不会被人欺负。因为高老师平日经常与日本的学者和人民接触,她在回答第二个问题时为我们列举了很多例子,让我们了解了日本不同人民的态度。比如日本很多经历过侵华战争的人民都对中国有好感,承认日本的侵华罪行,有的人自发成立民间团体,努力维护中日两国的和平友好关系。

  8.“直视惨剧”——参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

  结束了对高晓燕老师的采访,团队乘车来到位于哈尔滨郊外的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

  整个场馆以黑色和灰色为主色调,尽管在抵达场馆之前,队员们已经做好的充分的心理准备,但当真正置身其中,一幕幕景象映入眼帘时,大家还是被眼前的展出所震撼:有预谋有组织的细菌战体系!肮脏的细菌弹壳!注射人体的毒针!肆意的细菌实验、传染实验、解剖实验、人体野外实验、冻伤实验和毒气实验!马路大(人体实验材料)的悲惨命运!惨绝人寰的活体实验!被活杀的少年和被解剖的孕妇!随着讲解员的详细讲解,大家边走边看,默不作声。这种同胞被惨无人道的侵略者所折磨屠戮的场景,相信任何一个中国人的心情都难以平静。这种痛,已经超越了民族;这种罪行,已经灭绝人性!当看到自己的同胞被活活冻伤、耐热、断水、电击、倒控、截肢,遭受种种惨无人道的实验,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人被摘取体内的内脏,遭受黄鼠传播病毒的感染,当了解到那骇人的焚尸间里不仅焚烧细菌实验后的残尸,还有鲜活的生命时,队员们不禁热泪盈眶。展馆最后设有一面铜镜,取“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之意。还设有冥想厅,供游览观众静静思考。

  日本军国主义者为了实现独霸亚洲、称雄世界的政治野心,公然违背国际法,研制化学武器,并惨无人道地利用健康的中国人做活人人体实验,仅1939年-1945年就残杀3000人以上,展馆照片中惨遭杀害的中国同胞似乎在控诉当年日本的恶毒罪行,又似乎在告诉后人,勿忘国耻,国强则民安,中国要强大,才能将一切侵略势力赶出国门,为中华儿女赢得尊严。

  带着久久难以平复的心情,我们来到了七三一部队遗址,参观了日本人办公的总部大楼、进行活体冻伤实验的实验室、饲养黄鼠的坑洞、埋藏细菌武器的洞穴等。偌大的空地上曾经是一片人间地狱,无数的中国同胞在此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而七三一部队依然残忍的进行着细菌实验。参观的最后,我们看到了日本abc企划委员会捐赠的 “谢罪与不战和平之碑”。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是迄今为止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细菌战遗址群,这是人类痛苦的历史见证,是残酷的战争留下的特殊记忆。揭露罪证史实同保护战争旧址结合起来,使其承载记录历史之责,担当祈愿和平之任,守望良知,捍卫和平,严防历史悲剧的重演。

  9.“实践收尾”——参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东北烈士纪念馆

  8月19日下午2点,“继往开来”团队赶往本次暑期实践活动的最后一站——哈尔滨市东北烈士纪念馆和东北抗联博物馆。东北烈士纪念馆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一曼街,1948年10月10日建馆,是中国共产党在大城市建立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永久性纪念馆、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该馆馆舍是1931年建成的西欧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三层楼房。1933年9月,伪哈尔滨警察厅占用了这座大楼,这里成为日本侵略者镇压中国人民的罪恶场所。

  展馆地上部分为《黑土英魂——东北抗日战争时期烈士事迹陈列》展览,它分为序厅和五个部分,展示了在东北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英勇不屈、浴血奋战、前仆后继的抗日英烈的事迹。序厅主要展示日本侵华政策的制定与战争准备以及反日先驱的斗争事迹。第一部分:民族危亡时刻。这里主要展示日本侵华战争的爆发——“九一八”事变、中国抗日战争的第一次战役——江桥抗战和东北抗日义勇军爱国将领的斗争事迹;第二部分:创建人民抗日武装。该展区主要记述了中国共产党创建东北反日游击队、东北人民革命军和该时期抗日英烈的典型活动和事迹;第三部分:夜幕下的抗日斗争。主要展示了在日伪统治中心从事地下斗争的共产党员、爱国青年和国民政府爱国志士的事迹;第四部分:东北抗日武装的脊梁。记叙了东北抗日联军的建立和发展,以东北抗联为主体的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各民族以及不同国籍的抗日英烈的事迹;第五部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主要展示东北抗联教导旅配合苏军出兵东北对日作战,取得东北抗日战争和世界战争的最后胜利。

  展馆地下部分《伪满警察厅遗址及罪恶展》。通过展示伪满哈尔滨警察厅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对哈尔滨地区人民的残暴统治,来揭露日本侵略者在政治上残酷镇压东北人民,在经济上不择手段掠夺财富,在思想文化上进行专制统治的殖民统治罪行。

  接着,团队一行人来到了黑龙江历史纪念馆和东北抗联博物馆。其中,东北抗联博物馆基本陈列于2017年8月1日面向社会展出,分为“民族危亡,义勇军抗击强虏”、“抗战中坚,东北抗联建立”、“民族脊梁,抗联浴血苦斗”、“坚强后盾,军民联合御敌”、“红星指引,党对抗联领导”、“完成使命,建树历史功勋”六个部分。该展览记录了从“九·一八”事变爆发到苏联红军进入东北期间,东北抗联战士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白山黑水间同侵略者展开殊死斗争、保卫民族家园的史实。展览紧紧地抓住东北抗日联军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节点,充分展示了重要人物、重要事件和重要会议等,对东北抗日联军的产生、发展以及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予以较全面的展示。

  一件件文物,一次次战争,一个个英雄,一段段英雄事迹,队员们边走边看,心情也随着历史的延伸跌宕起伏。一部抗日战争的历史就是一部英雄的历史,承载不屈不挠、舍生忘死的民族精神的历史,团结一致、共御外侮的历史。如今的和平生活是多少革命先辈用鲜血染成,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

  【第三阶段·思索·结语】

  至此,“继往开来”团队从标书撰写到活动收尾,跨度四个月,横跨北京、河北、山东、黑龙江四个省、直辖市,展馆参观逾10个,采访专家学者人民教师及战争亲历者和抗日老兵共7人的暑期社会实践终于圆满结束。“继往开来”团队在为期十五天的暑期社会实践中,我们尝试运用多种实践方式力图还原历史真相:通过参观展馆,我们力求对每一段历史都有一个系统的认识;通过参观遗址,我们希望对往事有更为直观的体悟;通过采访专家,我们试图让自己的认知更加客观严谨;通过与老兵交流,我们希望用心灵感知真实。

  就像东北抗联博物馆的结语中说到的:“今天,血色硝烟已然散尽,岁月无情地抹平了战争的痕迹,但留在人们心中的伤痛却无法拭去。日本右翼势力无视铁的历史事实,无视在战争中牺牲的数以千万的无生命,逆历史潮流而动,一再否认甚至美化侵略历史,妄图否定世界战争的胜利成果,公然挑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引起了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强烈谴责。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警示未来。伟大的东北抗日联军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为维护世界和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中国人讲求薪火相传,这对于我们在历史的认知上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于抗日战争,这段凝聚了中国人太多血与泪、悲与痛的艰难岁月,这段正逐渐离我们远去但永远都不容遗忘的历史阶段。抗战胜利70周年,我们尚能采访到两位老兵,抗战胜利100年的时候,还会有几位?我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历史的传承者。我们希望用这次十人行的暑期社会实践来唤醒更多国人和我们一起,不忘国耻,让更多人在为自我奋斗的同时,心怀一份家国责任、一份民族担当,这也是中央财经大学“继往开来”暑期实践团队对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胜利七十周年的一份心意。

  在此,感谢所有支持我们团队的亲朋好友、关注我们团队的老师同学,我们想真诚地说一句:历史虽逝,精神未逝;珍视和平,共话未来。让我们携手共进,继往开来!

【大学生抗战73周年社会实践报告】相关文章:

抗战社会实践报告03-16

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报告:走访抗战遗址追寻抗战足迹03-15

暑假关爱抗战老兵社会实践活动报告03-16

暑假抗战70周年社会实践报告05-29

2015抗战70周年关爱抗战老兵实践报告03-16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03-15

抗战70周年关爱抗战老兵寻访实践活动报告03-16

2015年抗战老兵访谈实践报告03-21

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暑假社会实践报告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