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报告

留守老人健康状况与对策社会实践报告

时间:2020-08-27 15:45:14 社会实践报告 我要投稿

留守老人健康状况与对策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随着中国社会的迅速发展,沿海城市依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政府的优先扶持政策,以惊人的速度迈向现代化。中国的日新月异也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南北差异、东西差距、地区之间的不均衡发展也导致了一个特殊群体的出现---留守老人。

留守老人健康状况与对策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据全国老龄办去年公布的调查结果,全国农村老年空巢家庭共3288万户,占农村老年人家庭总户数的48.9%,空巢老人共4742万人,占全国1.08亿农村老年总人口的43.9%,东部地区高达60%以上,有的地方外出青壮年高达90%。留在家里几乎都是老人和孩子,他们在生活上困难重重,精神上压力很大,已成为农村新的社会问题,应引起各级党和政的高度重视。老人应当是受到社会关注非常多的群体,同时老人的养老的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如果对他们关心不够,照顾不周,那么因他们而造成的社会问题将动摇国之根本。并且孝素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因而全社会都要高度关注留守老人的身体健康以及心灵的健康。

  云南是外出务工人员的输出大省,因而留守老人问题也十分突出。云南富宁县共辖13个乡镇,145个村(居、社区)委会,2615个村小组,截止2010年底,全县总人口40.17万人,其中60岁以上有4.5万人,占总人口的11.25%。据统计,属于留守老人(子女不在身边)共计18538人,占60岁以上人口的41.2%。其中留守老人最多的是木央镇,该镇总人口51103人,其中60岁以上有5698人,占11.2%,留守老人有2878人,占60岁以上人口的50.5%;其次是洞波乡、谷拉乡和那能乡,留守老人所占比例分别为49%、48.2%和48%。(一)

  富宁当地的留守老人经济收入低,生活条件差。随着农村劳务输出的开展,子女外出务工使农村家庭经济条件有所改善,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留守老人生活、医疗方面的不足,但是只靠外出打工子女的支持还不能给予父母充足的经济支撑。目前绝大部分农村老年人没有社会养老保障,农村留守老人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自己劳动所得和子女提供。据调查,老人的劳动主要是种植、养殖,但因子女不在身边,许多农活要请人,成本高,收入低,劳动强度大。随着孝道观念的不断淡化及子女在外务工压力增大,农村老人的经济收入更是少得可怜。因此,老年人生活相当困难。担负起抚养教育孙辈的重任,心理负担重。从目前看,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都将子女留在农村父母身边,由父母看护小孩,带子女上学。从照顾孙辈的生活起居方面而言,是增加老人的生活压力,增加劳动强度;从对小孩教育方面而言是心理负担重,因为农村老年人大多数识字不多,无法辅导小孩学习,担心学习成绩差。其次目前农村交通、通讯得到迅速改善,电视、网吧到处有,孩子在外的时间长,担心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老年人总觉得管理小孩力不从心,增加了留守老人的生活负担和精神负担。

  家庭氛围缺失、精神生活单调。家庭养老是当前农村的养老方式。由于子女都外出务工,家庭出现“空巢”后,家庭养老功能就被弱化。老年人需要亲情的安慰和生活照料,在这方面子女在老年人心目中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农村留守老人,尤其是“空巢老人”大多数过的.是“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寂寞生活。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单调,老人在家庭之外也很难找到精神寄托。生活缺乏照料,安全隐患多。由于子女不在身边,日常生活小事,诸如理发、换电灯泡等都成为难题。尤其是老人生病,子女不在身边,更显得孤独无助,感到很失落。山区农户居住分散,老人在遇到意外时,更是束手无策。留守老人的健康状况也不容乐观,看病问题较突出,健康难保障。在调查中发现,多数农村留守老人常年患病,甚至多病缠身,虽然子女外出务工带来的收入有所提高,加之新农合的实施,留守老人就医条件有所改善,但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中国老龄化近年来快速发展,留守老人的身体健康及心理健康都应成为社会福利重点关注的对象。

  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发展相对滞后,导致部分老人的养老和照料服务存在空白。各级政府对留守老人及存在的问题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农村老人劳动自养、夫妇互相抚养和子女赡养是传统家庭养老的三大支柱,由于子女在留守老人家庭中的“缺位”,丧失了家庭养老的稳定结构,影响了留守老人生活,加重老年自养的负担。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计划生育的开展,农村社会及家庭人口的减少。很多农村的经济还不发达,有的农村还十分贫穷。农村尊老爱老的社会风气还没有真正建立,有的子女只讲索取,不讲奉献,不尽义务,有的子女甚至虐待或遗弃老人。

  针对留守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各级党和政府应把农村老龄问题纳入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统筹研究和解决,制定农村养老服务政策和规划,大力发展社会养老和公共服务,逐步建立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在继续巩固农村家庭养老的基础上,建立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相结合的养老保障体系,将相关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逐步建立农村养老制度,为农村留守老人提供生活保障。首先是争取政策扩大农村低保范围,让农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从经济上保证老年人达到基本生活水平。其次是开展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筹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兴办农村养老福利事业,走家庭化养老与社会化养老相结合之路。有条件的地方,由乡、村组织牵头,通过招商引资等多种渠道兴办养老院、托老所等,并逐步将农村老年人福利事业引向市场,对于年龄较大的留守老人、“空巢老人”,可以考虑由其子女出部分钱,搬进托老所,进行社会化养老。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留守老人大多体弱多病,门诊费用大。按照目前我县农村医疗保险规定,只有住院才能得到较多的费用报销,而村级的门诊费报销比例低,因此要在逐步提高住院费报销比例的同时,提高60岁以上的农村参保老人村级门诊费的报销比例,切实解决他们看病贵的问题。

  为促进留守老人的心理健康发展、使他们老有所乐、老有所依。政府应建立农村老年人组织,为留守老人筑“新巢”。引导有条件的村委会提供场所,政府适当扶持,成立老年人互助会等组织,让老年人重新找到归属感,组织留守老人互相帮助,克服一些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同时要强化家庭养老功能,为留守老人搭起亲情沟通“桥梁”。在农村社会化养老机制尚未形成之前,传统式家庭养老仍是农村养老的有效形式。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强农村年轻人的孝道教育,对在尊老爱老方面做得好的年轻人应予以大力表彰,对歧视、排斥老人等行为给予曝光、批评。架起亲情时时沟通的桥梁,在外子女要经常与自己父母保持联系,按时给老人寄钱送物。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与联系。组织社会自愿者与留守老人结对子,以户为单位定点联系留守老人。

  留守老人问题已然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一大阻碍,这个关系到民生的问题亟待解决,各级各政府工作人员应将解决留守老人健康问题放在工作首位。古有王祥卧冰求鲤、郭巨埋儿,而今我们也要发扬这种精神。老人是这个社会的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作为儿女的我们要秉持乌鸦反哺的原则,关心他们、爱护他们。

【留守老人健康状况与对策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相关文章:

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范文08-03

健康状况证明范文04-13

关于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报告07-12

儿童健康状况调研报告05-06

大学生留守社会实践01-05

英语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研究开题报告12-17

企业负债经营的问题与对策开题报告03-07

解读老人与海05-07

网络安全风险与对策02-11

畜牧兽医防疫现状与对策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