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我的母亲随笔

时间:2022-09-27 18:04:48 随笔 我要投稿

我的母亲随笔(精选24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相信大家一定接触过随笔,随笔是一种很灵活随便的笔记或文体。为了帮助大家更多的了解随笔,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的母亲随笔(精选2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的母亲随笔(精选24篇)

  我的母亲随笔 篇1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的影响应该是最大的,不论是生活方面还是待人、做人方面,甚至是择偶,母亲都给我有形的无形的影响。这让我有勇气也有必要以此来记录我的母亲,以至于过若干年百年之后还是可以在这篇散文中来回忆母亲。所以我的这篇散文有两个意思:记录母亲,以后怀念母亲。

  和母亲最近的一次相处就是令人神往的暑假,母亲在外奋斗的唯一目的便是希望我能在将来有所成就,或许这就是每个母亲心中对儿女最真挚的爱和寄托

  母亲并不出众,一张平凡的不能再过平凡的脸,最给人印象的是口齿微突,短短的头发遗传了外公-稍卷,由于母亲年幼时家中贫瘠,头上长了一小块疮没钱治,以致到现在都是母亲心中的一个遗憾。母亲每次教导我时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一切都要顺其自然,不要被人欺负”,久而久之母亲的思想就开始印在我的脑海中,慢慢形成气候。

  在我十三岁之前母亲都在身边,记得母亲说过一件发生在姐姐身上的事:姐姐的性格有些急躁(完全继承了母亲),有次和邻居家比自己大一岁的女孩打架,结果输了,就哭着回了家,突然,姐姐看到母亲在家就说了句:“恩妈1,原来你在家啊!”说着便在门后拿着棍子去了邻居家。这便是亲人的力量,它可以让你变的高傲,变得有勇气。

  刚上初中母亲便离开下了海,那时候最流行的就是下海,记得母亲走的那会儿,我和姐姐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整哭了一下午。初一后,或许是长大了些,也开始慢慢理解了母亲的用心,母亲在外面也甚是挂念我们,于是她寻求了另一种能沟通的方法,让舅舅给家里装了一台无线电话,那时倒也是个少见的物件,于是每到周末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等母亲的电话,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母亲让我开始接触了解这个社会,了解这个世界的形形色色的人。初中,母亲电话里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让我不要太善,直到现在我才慢慢理解了母亲的用意,我们中国有句俗语“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很实用的一句话。无论什么人对我都没有母亲对我那样考虑的周到、温暖。记得初三那年过生日时正好逢上大雨,心情有些低落,这时姨父骑着摩托车带了一大袋吃的喝的,寒冷的咽喉中说出了一句话“这是你恩妈打电话让我带来的”,姨夫简单整理了一下雨衣之后就骑着摩托车消失在了大雨中,我还没有来得及问候下。当时心里真的好像被小刀刺进了一般,幸福而又作痛。母亲就好像是一个隐身的侠士,在保护着自己,幸福又充满力量和安全。

  高中之后便又是另一个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世界,紧张的学习,急促的脚步还有那教师的道道命令,让人感觉难以呼吸。母亲就好像是经历过我正在经历的种种一般,每次电话谈论的内容不再是初中那般,而是时刻教导着我说“你的自由由你自己支配,恩妈绝不会去干涉,但你要对得起自己。”母亲的话深深烙印在我的脑中,就好像是崖谷中的回音般环绕在自己的耳边。到了高二下半年,马上就要面临高三的高压、低时间,心里很是觉得压力比山还重。母亲的一通话让我顿时茫然。“峰昵,多谈几次恋爱会更好,老妈不反对你谈恋爱。”“谈恋爱”,这个词在当时的高三简直就是在秦朝的“儒家”一般,大家既想去了解却又不敢,敢想不敢言。而也正是母亲的一番话让我改变了看法,但我却觉得恋爱就应该认真对待。母亲知道后,便也是默默地多寄些生活费。我现在回想起当时的心中女友最喜欢的标准便是短发。

  现在已经是只身一人在离家更远的大学,这个地方简直就是个矛盾体充斥的所谓学术“乌托邦”,母亲给的告诫就更简单不过“自己的事自己解决”。

  暑假见到的母亲,再也不能和以前相比了,已经年过四十的她也已开始快速的褪去着那年轻的痕迹,随之而来的就是沧桑在脸上留下的印记,怎么掩藏还都是在。

  我的母亲,就是我幸福额度的载体。

  我的母亲随笔 篇2

  好久没给家里打电话,不是不想家。还是有点忙。一天早上,忽然电话响起,我还以为是顾客的,那头是小妹的声音,说俺娘生病了,并说比较严重。当时心里咯噔一下,喉咙哽住了,鼻子酸酸的。这么多年在外奔波,对父母的关心太少,深感愧疚。

  俺娘是属牛的,四九年建国那年生。性格特别倔强,刚强,我长这么大,没看她真正去看过医生,偶尔感冒发烧,她就煮点生姜辣椒水喝了就熬过去了,特别有时牙疼,半边脸肿起老高,硬是含冰块冷水坚持过了,任别人怎么劝,就是不听,还说药都是有毒性的,病来了,你越怕,它越欺负你。

  细想起来,俺娘除了怕打针吃药,另一层意思就是怕花钱,小时候带我们兄妹几个去姥姥家,总是给我们穿戴整齐,自己穿打补丁的衣服。还把珍藏的胭脂在我们脸蛋上印一下,就像红苹果那样。亲戚留她多住两天,总是不肯,说家里活太多,猪鸡的要饿跑掉,还是早点回家,谁也留不住她。

  我们很少看俺娘好好的休息过,她和老爸养育我们兄妹四个,忙不完的家务农活,只有下雨天在家编织,也不闲着,真的干起活来,很少有人超过她。割麦经常把老爸甩得老远,插秧也是出奇的快,老爸就说只顾快,没质量。俺娘就马上反驳,啥量不量的,你就是个相面先生,八年也没栽一陇,在生产队还要我帮你,不然笑话大了。

  有时学校放假,我是家里的长子,就帮做农活,她从不教我,只是说,庄稼活不用学,看人咋着你就咋着,她要我自己用眼观察。有次为了赶上俺娘,秧苗稀了,东倒西歪的,最后她又重栽过,挨了骂,叫你应付作业呢,糊弄谁,糊弄自个吧。俺娘虽然不识字,说出的话却包含大道理。

  俺娘和老爸都快七十岁了,把我和弟弟的田都种了,还要照顾孙辈,干起活来,还是那么拼命,听小妹讲,家里活大体忙完,留老爸守家里,去宁波给小舅舅的收购站帮忙,生病了,枯瘦的双手再也拿不起一点东西,二弟把她送回家的县医院,这次实在是挺不住了,岁数大了,又不顾惜身体,老爸说,以前干活干不够,这回医院检查是脑出血,还有糖尿病,高血压,咋钻出那么多毛病来。

  想起姥姥在世说,你娘从小就勤快,节约,你们要好好孝敬你娘。想起她没白没黑的干活,没有手艺,不会做生意,硬是撑起这个家,多么不易。

  想到这,我打电话说先把店铺停几天,听说我要回去看望她,马上叮嘱老爸,不让我回去,说生意要紧,说自己没啥大病,没事。幸亏发现早,医生说可以治好。

  想起俺娘这一生,像牛那样劳作,舍不得吃穿,她心中只惦记把这个家过好。她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大人吃点苦没啥,不能委屈了孩子。

  这两年生意刚好起来,没有回家过年,电话里俺娘声音有点酸,说做了我喜欢吃的饺子,还有炒花生

  想想心里实在亏欠二老太多,不由泪水模糊了双眼,但又很快止住了,记得俺娘从小一直对我说的话,男孩子性格要刚强,哭哭啼啼象啥样子。

  我的母亲随笔 篇3

  我有一个平凡的老母,在我的映像里除了她是最关心我的人,有时候甚至关心过了头,让人有厌烦的心里,她是个老师,嗓门特大,是个名副其实的高音喇叭,长期在这种高音环境下生长的我,也以穿了这种大嗓门,我和妈妈之间的战争随着时间的流逝也逐渐增多,战争的胜者是两人之中嗓门更大的一方,从前是妈咪赢得多,而现在我比较占上风。小的时候,我很顽皮,就少不了挨打,妈咪从柳树上摘一根柳条, 扒了裤子,往我屁股上猛抽,害得我几星期坐不下来,这大概养成了我上课好动的习惯。以前他从不管我,任凭我在外面痴玩,而现在开始管我了,让我好不自在。母亲他并不开放,从不让我带同学到家里来,所以我家被称为“死穴 ”。当然生日party就更别谈了。老妈也和其他妈妈一样,爱去逛商场,爱买衣服,在石碑他看见了什么东西,拦都拦不住他,以逛就是几小时。老妈还是个电视迷,《 红楼梦》是她的最爱,百看不厌,里面的台词他都可以背下来,让他出演里面的脚色一定不着及背台词。哦,对了,忘记告诉你,它是数学老师,是家里的经济顾问,我和爸爸是一贫如洗,家里少了一分钱都查得出来。记得小时候,我偷了家里五毛钱买冰淇凌,被查了出来,一顿毒打,至今还是我心灵的一道伤疤。

  母亲渐渐老去,玩24点也不行了,可她还是我的好妈妈。大嗓门、暴力、罗嗦…… 这就是我的“SB ”母亲。

  我的母亲随笔 篇4

  我的母亲是一位女中豪杰,坚忍、重情义,很顾家。她出生在农村,家中有七个兄弟姐妹,她是老大。外公成性,家里所有的钱量都被他拿去,输个精光。外婆胆小怕事,不敢管,所有的重担都落到了我母亲身上。小小年纪就要做家务,带弟妹。人还没有家里的炤台高,做饭的时候只好在脚下垫个小凳子。

  母亲长大后,认识了我父亲,看他勤劳可靠,跟他结了婚。婚后离开农村,跟随父亲住到了单位里,我们三姐妹也相继出世。其实我们三姐妹上面原来还有一个哥哥和姐姐,先后夭折了。姐姐长的很可爱,只有一岁多就病死了。哥哥聪明伶俐,像父亲,很能干,什么东西一看就会。他给我做的木头枪惟妙惟肖,木头箱子装上四个轮子就成了我的战车。只因小时候吃蛇肉中毒发高烧,便成了哑巴,十九岁的时候在一次车祸中丧生。母亲哭得死去活来,我们谁也不敢轻易提起,只能在心中暗自缅怀。

  生活的重创没有击垮母亲,她坚强的挺过来了。为了贴补家计,她像男人一样去父亲的工地上干活。做的都是又累又重的活,父亲在公路局,是一名修路工人。母亲时常伴随父亲一起工作,就连怀孕也没有休息过。八0年修建沅水大桥的时候,母亲也参与了修桥工程,我很自豪。如今的沅水大桥过了三十多年,依然雄伟壮观的耸立在沅水河上,纹丝不动。夜晚华灯初上,从远处看,桥上的路灯排成一线,犹如彩虹,那是最美的风景。

  母亲对别人很宽容,从不和邻居发生争吵。但对我们关爱照顾的同时要求很严厉,晚上回家晚,会挨骂。有一次犯了错,母亲气极了,拿出一把菜刀,扬言要剁了我的手。我从未看过母亲如此严厉,吓哭了。母亲从小教我们要勤劳,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打猪草、喂鸡啊,都要帮忙做。

  我最喜欢和母亲步行过桥去逛集市。过桥要走十分钟,我从来不好好走路,总是连跑带跳,做鬼脸,逗母亲开心。母亲以前有严重的风湿病,走路总是走一阵歇一阵,那是在棕丝厂干活时留下的老毛病。我喜欢去棕丝厂玩,和小朋友们在堆得高高的棕包上捉迷藏。我年龄小,爬不上去,别人拉我时把手给弄脱臼了。我凄厉的哭喊声把我妈吓坏了,她带着我去找老中医,那个白胡子老头真有两下,一抓一拧就把我的手给接上了,母亲总于吐了一口气。还有一次,母亲在干活,我一个人在厂房后面吃馒头,一边吃一边玩。不知道怎么搞的,一头栽下去,鼻子磕在了锋利的石头边上,鲜血直流,止都止不住。母亲慌了神,是父亲用手帕捂住我的鼻子拼命往医院跑,血一直在流,手帕都湿了。医生给我打了麻醉针,在我脸上盖上一块牛皮纸开始手术,药效一来,我什么都不知道了。伤口好了以后,鼻子上留下了一条不太明显的细小疤痕,高高的鼻梁变成了塌鼻子,我真不甘心。母亲为了安慰我,找了个算命的说我命里八字像男儿,要破相才会安好,我信了。直到今天,我看姐的高鼻梁就会心生羡慕。我小时候的淘气,真的让母亲操碎了心。母亲有时候逗我说:“你这个假小子不是我亲生的,是河里涨大水,在木盆里漂着,我捡来的。”说的多了,我就信以为真,好一阵不开心,难过极了,以为母亲不再爱我了。

  母亲后来不去棕丝厂上班了,也没再去工地干活了。父亲去世后,她看见别人贩小菜卖,也从对河挑来小菜,水果卖。一百多斤的担子,我都挑不动,不知道母亲娇小的身躯是怎样挑起来的。摆小摊很辛苦,早起晚收,日嗮雨淋,人都累瘦了。母亲却很开心,她说,赚了钱,家里的小菜还不用买,多好啊,做人就要自食其力。

  母亲一生勤俭节约,不吃好的,不穿好的,剩饭剩菜舍不得倒掉,留着自己吃。我们成家以后给钱给她,她从不要,总说自己不需要花钱。这几年带她出去旅游,她倒是很高兴。爬山的时候走的比我还快,健步如飞,我都跟不上她。和老姐妹聊天的时候说她的所见所闻,很开心。去年阅兵仪式的时候,母亲看电视,赞叹天安门的雄伟,我对她说,我要带你去看真正的天安门。亲爱的好妈妈,你就是我心目中的伟人,是我一生的骄傲!

  我的母亲随笔 篇5

  从我懂事开始,我总是能感觉到那温暖慈爱的目光紧紧的跟随着我,当我回过身去看去时,那道目光的主人确已经满头的白发。

  那是我的母亲,她的爱犹如潮水一般将我包围,又犹如涓涓细流一般将我滋润,我的母亲将我当作了她生命中最珍贵的存在,将我当作了她生命唯一的支撑。

  儿时的我还算乖巧,只是非常内向,不善言语,可以说有点自闭症的征兆,这是和我生活环境脱离不开的,我的父亲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特别是一喝完酒,就开始到处发疯。

  记得小时候我没少被父亲打骂,儿时的我过的很辛苦,因为我要在一个脾气暴躁的人下面,矜矜战战的活着,所以小时候的我也很早熟,即使是7、8岁的时候,我已经开始明白要怎么样去装孙子,怎么样去装可怜,怎么样去讨好别人......

  只是我的内心无时无刻不处于紧绷当中,我非常害怕,有时候会感觉屋内的四面墙都像我倒来,我知道,那是我内心长期害怕,压力过大,所产生的幻觉。

  在这样的生活中,我唯一的寄托就是母亲的爱,我总是在梦里梦见那美丽的笑容,犹如一条清流一般注入到我的心间。

  父亲的责骂是没有理由的,只要他不高兴就会骂我,这时候总是母亲来救我,当母亲将我抱在怀里的时候,这一刻我感觉,世界即使再危险我都不怕了。

  母亲经常也会遭到父亲的毒打,可惜的是年幼的我只能在一边看着,哭着,喊着“不要打我妈妈。”

  这个时候母亲就会抱在我一起哭,我知道母亲的难过,母亲可以离开的,离开这里的,年轻时的母亲很漂亮,离开这里可以拥有一个全新的未来。

  可是母亲为了我没有走,依旧过着这样的生活,生活的艰难并没有打到母亲,虽然随着岁月的流逝,母亲失去了美丽,失去了青春,但是岁月永远带不走她那颗慈悲的心。

  母亲就像观音一样,她永远是笑着的,不管自己遇到了什么艰难的事情她永远都是笑着的,其实她的内心很苦。

  对于父母的孝顺,对于子女的责任,甚至对于那个一直打她骂她,给予她很多伤害的人,她也给予谅解。

  她总会对我说“他也不容易,你不要看他凶,其实也是个可怜人,再说他是你的父亲,你应该原谅他”。

  母亲的善良,让我的内心永远那么的平静,对于为人处事因为母亲给予了极大的榜样,甚至每每内心烦躁不安时,母亲亲切的话语和鼓励总是能够让我平静下来,对于我来说,母亲就像一个活着的观音。

  我的母亲随笔 篇6

  从小生活在农家小院的我,却生长在一个知识份子的家庭,父亲是名人民教师,七零年初生的我,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各各相差两岁。家里孩子多,全靠父亲挣得那三十几块钱维持家用,那时候是生产队大帮轰,很多的人家都靠偷,把日子过的红红火火的,我家却是穷得只能靠教户,就是像现在的贷款一样。爸爸从来不会去生产队的地里偷一穗玉米,宁可挨饿。他还常常教育我们,不要不劳而获,不要贪图小利,要好好走正路,别贪别人家的东西,好好学习,自己多努力。家有万垧地,不如有个好子弟等等……很多的话。妈妈更是,宁可自己吃不饱,也不会像别的农村妇女那样,成天让丈夫去生产队里偷粮食,妈妈从没有因为家里少吃的让爸爸去上生产队去偷。她可以借别人家的粮食,等有能力时再还。

  在那个年代不偷不摸是被人笑话的,说你懒,吃等食。但父母却是硬可饿着,被人笑话也不肯去偷。也许就是在父母的教育下,我的哥哥姐姐们以及我,从小到大就知道做人要坦城,要宽容不要有贪心,处事为人一样看待,不可小看穷人。因为穷没根,富没苗,我们再穷也过来了,真正的穷富不是眼睛所看见的,心灵的贫富更重要。

  也许真是穷家出犟子,我的大哥可以说是天才一样的聪明。从小学三年跳级到五年,中学也是一直跳级,他写字用的本子全都是先用铅笔写一遍,然后再用钢笔写,一直到高中,字写得非常的干净,他的作业练习本上几乎没有擦过的痕迹,是学校各班级的老师拿来鼓励学生的榜样哥哥是我的骄傲。

  他终于走出了小山村,以全县最好的成绩考入了吉林大学数学系,后来研究生毕业,硕士也毕业后去美国读了博士,现在已是博士后,是全乡都出了名的人才

  二哥有大哥为榜样,也努力上进,考取了吉林工学院,穷人家的孩子要的是志气和才华,而那些以偷为生的,后来都入狱死的死残的残,早早的逝去了青春,离开了人世,人间正道是沧桑,多行不益必自毙。

  那些犯罪的孩子,往往就是和父母的行为有关系,爱打仗斗殴,爱沾边取巧,偷偷摸摸,看人家的东西什么都好,都要占为己有,不想想你在做的时候子女们都在看,在学,当你把偷来的东西给你子女吃的时候,有没有想到子女可能吃的是一颗毒药,会把你子女的心变成黑的,父母对孩子的影响真的太大了。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父母,成天家里满屋子打麻将的,儿子从小就没人管,孩子很争气,也考上了重点高中,可后来还是没能高中毕业,原因就是父母成天玩,孩子回家来得不到父母的关心,也在学校上网,学习快速下降,最终导至没能把书读完,家对下一代真的太重要了,会影响到几代人的命运和前途。

  家的教育对孩子真的非常非常的重要,父母是孩子的启盟老师,从小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真的非常重要,父母的一句话可把子女引向光明,父母的一个作为,会把子女带进罪的深渊。一个家的风气很重要,会影响到几代人,对社会也有影响

  一个小孩从小,小偷小摸,父母若不管教,他会从小偷小摸变成大盗,甚至为了贪图得来不费力的东西而去杀人。一切的事都是从小到大,一切的犯罪都是教育的不够完善,父母的溺爱,父母的纵容,和受父母的举止影响,都十分重要。要想自己的后代好,必须从自身做起,端正家风,给子女做榜样,成为子女前行的标杆,行路的基石

  我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我知道怎样做是对子女有益的,从不到不良的场合去,从不当着子女的面谈论别人家的事,我知道,你谈论别人的同时,你也会被人谈论,端正自己的言行,不要让自己也成为别人议论的话题

  我的父亲母亲是我人生的启蒙老师,他们的品行告诉我,人不管生活有多苦多累,都要坚持正道。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随着改革的春风,日子一天天变好了,妈妈从年青时身体就不好,可她活到了七十二岁,安然离世,老爸今年七十九岁,身体非常的好,他每天开心快乐的无忧无虑,有时听别人哪个单位涨工资了,我有时也挺羡慕的,会对老爸说,“您的工资也可能要涨了。”老爸会说,“现在已经不错了,啥也不干,在家闲着,国家还给开资,知足了。”老爸真的是知足常乐的,不论什么事,他都会看淡。每天除了一日三餐,就是看电视,看体育节目,看电视赶续剧,有时看到高兴的场面,他会笑得像小孩子一样的。这就是一个人最幸福的晚年生活,有子女在身边的陪伴,无病无灾的,这是新社会给予他的幸福生活。一个人年青时受苦受累真的不算什么,年老时有衣食无忧的生活,有开心笑出来的那份甜,真的是最值得追求的,愿我的老爸永远常把笑挂在脸上,永远开心快乐的生活。

  我的母亲随笔 篇7

  我离开家很久了,便想家了。在这个繁华而喧闹的城市中,再也没有看见故乡那广阔的原野和那静静流淌的湖水,只有忙碌和名利占据我原本平静的心。每当漆黑的夜晚,月亮撒下皎洁的清辉,总是勾起我的思乡之情:思念故乡那皎洁的圆月,思念故乡那静静的湖水,思念故乡那亲爱的母亲!

  故土是母亲一生的世界,而我是他心中的唯一。我家在洪泽湖畔,自然靠捕鱼种地为生。父母亲总是起的很早,他们急急忙忙地吃些饼喝些茶,就穿上皮靴,扛着捕鱼的工具,在黎明前就出发了。有时,我也会被从梦中叫醒,帮助他们拿些东西。在弯曲的小路上,我都走在父母中间,因为,我怕传说中的“鬼”。听着路边野草里的虫鸣,望着空中亮晶晶的星星,甚是安详。和煦的风带着湖水的气息吹拂,给我带来清新的感觉。小船发出的声响打破黎明前的寂静,我目送小船,渐渐远去。

  炎夏,正午的太阳,高照。大地,被晒热了。庄稼的绿叶都卷起来了。别人的父母都在家里乘凉,而我的父母还在湖中没有回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的皮肤,黑了。皱纹,深了。默默中,她失去了少女是的光彩。她不为别的,只是为了生命中的我,为了这个并不富裕的家!

  海有多深,山有多高,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母亲脸上的皱纹非海之深可比,母亲身后的背影非山之高可比!

  我有个妹妹,她的个子却比我高,母亲总是在我们玩的时候叫我们学习,她说:“要想过好日子,只有努力好好学习,才能改变命运。”她的话总是重复一便又一便,可很多时候,我们却感到厌烦。母亲没有富有哲理的语言,却用不住的唠叨来表达自己对我们的爱意!

  每次母亲买东西回来,总要分给我多一些而妹妹少一些,因此,妹妹经常说:“母亲偏心,重男轻女。”我也同意,也许这就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旧思想吧,根深蒂固的思想,要改变真的很难。

  如今,我离开了生我养我的故乡,离开了为我辛劳一生的母亲。也许我将来还会飞的更高,走的更远,但是,飞的再高,也带着我母亲的慈爱;走的再远,也留着故乡的气息。

  在我城市的梦里有我的故乡,在我故乡的梦里有我的母亲;在我母亲的身上有流不尽的汗水,说不尽的爱!

  我的母亲随笔 篇8

  母亲具有善良无私的秉性。她是外婆的心肝宝,外公的掌心肉。我母亲的一生,同样是饱经风霜,历经艰辛。她用柔软坚毅的心身支撑那片天地;用执爱守候来之不易的幸福;用热血和真诚融化冰封的情;用大爱赋予人生更多的意义。她每走一步,都是脚踏实地、挥洒汗水;她的每一句话,都是发自肺腑的善意。她与父亲并肩携手,从风雨坎坷中一路走过来的。母亲用娇小瘦弱的身躯,擎住风霜雪雨。她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她的收获不多,但她很满足。

  母亲做好事不言说。有一年,我去吉安考试期间,抽空来到堂哥的家中。那时,大伯患重病,还在调养阶段。大伯大娘、还有堂哥堂嫂说起我母亲的事,问我父亲的健康状况。说到动情处,大伯大娘眼睛滋润,对我说:九兰,你父母很不容易,是非常好的人,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的。大娘对金生哥说:儿呀,你真有福分,小时候,我患重病卧床不起,你骨瘦如柴,没有吃的,差点饿死。大伯接着说:是你桂秀婶婶(我母亲),主动把你抱回家喂养。那时候,五德婶婶重度营养不良,久病不起。而她的大女儿红兰,也在你婶婶家喂养。

  大娘说,你们想想看,在那个物质匮乏,饥肠辘辘的艰苦岁月,一个营养欠缺,娇小瘦弱的女子,为了施救别人的孩子,而不顾自己瘦的皮包骨的亲生儿。这是一般女人能做到的么事。金凤大嫂眼里闪着泪花说:是的,你母亲这样的人,真的是很难得,叫人终生难忘。我听得一头露水,感到纳闷。心想,这事,我咋就不知道呢。堂哥看出来了,对我说,九兰,这是真的,你那时离出生还早着呢,你母亲或许没跟你说这事。我知道,大伯他们跟他儿子提此事,只要是想让他知道,做人应该懂得感恩,人要多做善事好事。

  母亲是个贤淑善良、温存淳朴的女子。村庄谁家有大小事务,她都伸出真诚的援助之手;谁家没有米下锅,只要人家开口,她总是尽量帮助,绝不会让人家空手而归。即使家里米缸里的粮食所剩无几,她也要分出一些给乡亲。实在没有米,下地摘菜也要给一些人家,不会让人家失望。母亲常说:在艰难时期,人家若有办法渡过难关,谁愿意挨家逐户寻求帮扶呢?再说,有人会想到我们,说明人家信得过你,该尽力相帮才是。我和哥哥当时不能理解母亲的善举。为这个,我还埋怨过她,跟她怄过气呢!

  母亲有一颗最柔软、最仁慈的心。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缺衣少粮,沿途乞讨的现象,不是少有的事。我们村庄位于105国道旁,依山傍水,风景独好。前来讨饭要粮,索要零花钱的人,频频光顾我们这儿。每到吃饭的时候,老有一些端着破碗,衣衫破烂,灰头土脸的流窜乞讨者前来逐户行讨。母亲究竟施舍过多少次,反正我数不清。记得有一次,我们正在用午餐。门前突然站立好几位要饭的,母亲看见非得依次安顿好人家后,才肯坐下来享用很少的米粥。

  寒冬的某天,全家正在吃午饭。我家门前不知道啥时候站着一个年近七旬的驼背妇女。她手里拿着破碗,嘴里叽里咕噜说些听不懂的话。母亲即刻起身,吩咐我们少吃一点,接济下人家。我听后,气不打一处来。立马说:妈妈,你说的是什么话,要施舍也得看时机,我都还没吃饱呢。父亲不吭声,立马腾出半碗饭;哥哥停住了正要夹菜的筷子。母亲不顾我的反对,依然“我行我素”,果断履行她的“热心”义务。我知道,母亲那一餐只吃了几口,剩下的全给我填饱肚子了。完了,我脱口而出:活该,你这叫自讨苦吃!我话一出口,立刻遭到父亲的严厉批评。

  母亲乐善好施,富有同情心。平时母亲很宠爱我,我说什么,她一般都会依从。可是她明明清楚咱家过得很清苦,硬要逞强去慷慨解囊,无私接济别人。我跟她发脾气,与她理论,母亲总是不厌其烦地耐心疏导我,倍加关爱我。可那一次,我对母亲的做法异常反感,哥哥也赞成我的观点。事情过去大至半个月,母亲见我玩得兴高采烈,满心欢喜之际,便走过来轻轻对我说:兰儿,我还是要对你说明上次我救济的那件事。我说,悉听尊便!母亲用手抚摸我的头,温柔的对我说:兰儿,那天来乞讨的大娘,是从自安徽那边过来的。人家那边洪灾闹饥荒,无数家庭颗粒无收,不少人活活饿死。你恐怕不知道,她走了那么远的路,碗里还是空空的,难道我忍心让她饿昏不成。我听后无言以对,点头默认。在我的印象中,母亲只要见到贫困的及老弱病残的,不是给人家盛饭夹菜,就是给人家口粮零花钱,尽其所能。

  母亲富有诚心,勇于担当责任。有一次,年幼的我,高烧一直不退,导致重度肺炎,呼吸衰竭。父亲那时在从事社教,通讯设施不好,母亲没法同父亲联系上。半夜三更,母亲拿出看家本领,十八般武艺全部搬上。她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土方法帮我擦浴,煎芦根水,熬制清热降温的中草药;见成效不大,她心急如焚,强忍泪水,抱着我朝医院奔去。我这一病非常严重,并发症紧随而至。有本族长辈说,我端庄面善,心地纯净,但命运多舛,生命脆弱,需倍加养。否则会半途夭折,另投其主。母亲见我整天病怏怏的样子,心如刀割,恨不得将我的病全部给她。她说宁可自己生病,也不能让她的宝贝女儿有任何的不适。

  母亲内秀真诚,凡事不愿落后。她说日子是要经营谋划过,不能邋遢窝囊。她将生活看成是柔软而厚实的质地,每个人都有其复杂而单纯的一面。何去何从,任由自己把握。她像一台超负荷转动的机器,每天忙家务,干农活,夜里边做针线活,边看护我。母亲常常怀着愧疚的心说,我的疳积(营养不良),生长迟缓,都是由于她的失职导致的。我的出生在父母看来,简直是上苍赐给的珍贵礼物,所以我不能有丝毫的差错和闪失。我的小学时光很多都是在家里,学校,医院,三点一线上度过的。我在父母的悉心关照下,疾病很快治愈。体质虚弱的我,直到小学毕业,终于有了全面的改观,身体也健康起来了。这与父亲的的中草药的调理,母亲的竭尽全力是分不开的。

  母亲的言行始终感动着我。所有的农活,母亲样样拿得下,细活也是她的拿手绝活。分田到户前,母亲年年是生产队的劳动模范,多次被评为县市的劳动能手。母亲作为万安县农村优秀技能标兵,去井冈山作过思想汇报呢。年纪大了的她,即使身体每况愈下,她依然忙活劳碌不得空闲。她被当地村民称为品格高尚,仁爱贤淑,开明豁达的好女人。她的坚韧和善意,她的品行和助人为乐的精神,鼓励和启发很多年轻人的思维。

  母亲走的那段时间,我心神俱焚、悲痛欲绝,时常以泪洗面、整夜无眠。心底总有一股难以言状的苦楚与辛酸,充斥我的大脑。那种悲恸与无奈,覆盖及困扰z着我。母亲的身影萦绕在我的周围,植入我的心灵。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是天底下普遍劳动人民的缩影,干练大度,温婉热心勤劳质朴,勇敢执着。

  我的母亲随笔 篇9

  父亲和母亲是一个村的,父亲大母亲八岁。母亲高高的个子,模样周正。父亲应该说也很英俊,但因为小时候的一场病,烧坏了一只眼睛,一只眼睛视力很弱,这并不影响父亲干活。父亲很能干,种地是把好手,手也很巧,头脑也灵活,所以我家的日子还算殷实。

  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父母的爱情故事,是听姥姥讲的。姥姥说母亲要嫁给父亲,姥爷说什么也不同意,说要打断母亲的腿。一向温和的母亲铁了心了,最后姥爷把母亲赶出家门。母亲出嫁那天是从三姥姥家出的门。结婚一年,姥爷不让母亲进家门,直到有了我。姥姥太想母亲了,就偷偷去看了母亲,然后带着母亲,抱着我去见姥爷。姥爷见到襁褓中的我,心软了,接受了母亲,也接受了父亲。

  父亲很宠母亲,从不让母亲干重活。地里的活几乎都是父亲一个人干。因为父亲的宠,母亲单纯而清浅,高兴时会唱歌,还会在屋子里跳起秧歌舞,每每这时,父亲会眯着眼冲着母亲笑,一边笑一边对我们说,看你妈呀,这个疯啊。很长时间,我都觉得母亲不像个历尽沧桑的妇人,倒像个不经世事的少女。

  母亲一下子成熟起来是在父亲的一场大病之时。

  我生了儿子后,母亲来家里伺候我坐月子,父亲独自在家。父亲好着的一只眼睛突然看不清东西了,生性要强的父亲起初没和我们说,直到他完全看不见了才告知了弟弟。母亲离开月子里的我,陪着父亲去看病了,从市院到北京,母亲一路相随。在北京的手术很不成功,不久父亲的眼疾又复发了,父亲几乎要放弃了,我们不肯,母亲也不依,最后在市院动了第二次手术。手术还算成功,父亲的视力有所好转。我坐完了月子来医院看父亲,父亲正处于恢复阶段。我看着母亲小心翼翼地牵着父亲的手,神情凝重得让我陌生,那种感觉她和父亲不是夫妻,而是并肩作战的战友,无论父亲处于多么危困的境地,她都要挺身将他救出。

  出院后,父亲的视力也只有零点几。那时父亲承包着一块好几十亩的水田地,七年的合同,刚刚种完了四年。父亲健康时,从不让母亲下地,地里的活是父亲和小工们干的,母亲只负责给小工们送水发钱。父亲说,多花一个小工的钱就把母亲解放出来了,用不着母亲干活。父亲因为视力模糊不能到地里干活了,因为水田地正常人穿着水靴都有可能摔跤,这回是母亲坚持不让父亲下地了。身体瘦弱,一向不怎么下地干活的母亲突然就泼辣起来了,她领着小工们插秧、拔草、打药、施肥,因为是东家,她得样样干在前面。一次,我回娘家,父亲说,母亲在地里给水稻上水,带饭了,中午不回来。我到地里寻母亲,远远地,我看到单薄的母亲扛着一把铁锹,站在水田里。水泵呼啦啦的响着,泵口喷溅着四射的水花,水从水沟流到敞开口子的稻田里。过去,我见过父亲摇发动机带起水泵浇水的情景。一向大力的父亲摇起发动机都很吃力,我难以想象瘦弱的母亲费了多大的力气才把这发动机摇起,想着想着,就流起了眼泪。母亲远远望到我,扛着锹往回走,身体摇摇晃晃,她走着的是一条窄窄的、泥泞的沟边,上面曾经留下过父亲太多太多的足迹,如今,母亲的脚印叠加在这些足迹上,这些足迹便生动起来、温暖起来,然后隐没在岁月的长河里。

  从小到大,我都觉得父亲像一棵大树,母亲、我、弟弟三人是栖居在树上的三只鸟,大树为我们遮风挡雨,为我们驱热阻寒,我们在枝叶间安享着父亲为我们精心烹制的太平盛宴。忽然,大树枝叶萧条了,我以为我们会慌乱、会手足无措,没想到母亲“腾”的一下子就撑开了翅膀,护住了我们,也护住了她栖落的那棵树。

  我的母亲随笔 篇10

  我的父亲母亲都是农村人,都有着农村人一样的勤劳和朴实。父亲参过军,身体还算健壮,做起事来敏捷的很;母亲的身材虽小,干活却干净利落。因为家里贫穷,父亲母亲总是很拼命的干活,为的是我和弟弟能过上舒服的日子,但是他们从来不埋怨什么,总是很乐观。小时候,我和弟弟上学,每天早上都是父母早早爬起来为我们做早餐,而我们自己从来不用动手。别家的小孩都是自己弄早餐,我们要幸福的多,然而我们也不懂事,只是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然而我却是个例外,父母基本都不用我们干家务活,所有的家务都是父亲和母亲抢着干的。父母只是一直希望我们能够读书有个好成绩,但是又不会给我们很大的压力。我没有辜负他们,成绩一直都还不错,等到要上高中了,村里的一些人开始在父母耳边吹风:“一个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吗,读完初中就很不错了,应该让她去打工了,浪费那么多钱读书,以后还不是要嫁到别人家去成为别家的人。还不如要她早点挣钱,好让你们享享福。”父母对类似的话语置之不理。他们依然坚持要我好好读,能读他们会倾尽所有。我也没有辜负他们,成了村里第一也是唯一一个女大学生,其他的女生基本没上完初中就打工去了。

  上高中时我就离开了家到市里的学校寄宿,所以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总是很少。每次回家,母亲都会兴奋不已,会做很多平时他们舍不得吃的菜,并且拼命的往我的碗里夹菜。而我只是享受着这样的待遇却从来没有跟他们说谢谢。记得后来母亲说我第一次离家的那段时间,心里空落落的很,每天都希望听到我叫妈妈,有时候别家的小孩叫妈妈,我的母亲会兴奋的从屋里跑出来应,发现听错了后又会非常的失落。

  后来上大学离家更远些了,回家的次数也变的越来越少,所以每次在学校给父母打电话,他们会左叮咛右叮咛要我按时吃饭,早上再怎么晚起来都得吃早餐。寒暑假在家每天都是很晚起床,父母也从来不说什么,他们总是认为我在学校要用脑,学校的饭菜又没什么营养,现在休息休息是很应该的,也是什么都不让我做。渐渐大了,回家也会帮着洗碗刷锅之类的,而我的父亲却每次都会和我抢着干,他总是说:“你刚吃完饭,好好休息休息,这碗油多粘手,还是让我来洗。”很多次都会拗不过他。

  这几年发现父母老了很多,他们的脸上刻满了皱纹,再也没有以前那么硬朗的身板了,经常会看到父亲腰弯久了直不起来,会看到母亲头上很多银白的发丝。其实我的父亲母亲年龄不是很大,他们还没到50岁,然而却因为劳累过度,过早的出现了衰老。现在我有了工作,却是离我的父亲母亲越加的远了。他们总是期盼着我给他们打电话,询问着这里的一切,饭菜能习惯不、生活习惯能调整不、能和同事好好相处不…听到我说我一切都很好,他们会高兴的像个小孩。这就是我的父亲母亲,他们为了儿女付出了他们的一切,却不奢求我们任何的回报。

  我时时刻刻都能体会到父母那无私无尽的爱与关怀,我想他们的恩情我是无法偿还的。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父母,用一颗真诚的心去与父母交流,他们把我们带到这美丽的世界,已经是足够的伟大,且将我们养育成人,不求回报,默默的为我们付出,我们就别再一味地索求他们的付出,感谢父母们给予的一点一滴!也许只是一句问候的话语,也许只是儿传千里的声音,只是这些就足以使他们激动万分。有句经典的话语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那么我们从现在开始就要好好的孝顺父母,希望全天下人能以反哺之心奉敬父母,以感恩之心孝顺父母!

  我的母亲随笔 篇11

  我的父亲是名退休教师,今年69岁。我的母亲是名老代课教师,今年67岁,他们于1965年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在近五十年的婚姻生活中,他们相濡以沫,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坚定地牵手走过。如今,他们已经年近古稀,依然为儿女们操劳着。我的父亲、母亲一生最大的骄傲是当了一辈子老师,圆了许多农村娃的大学梦。

  一、夫妻携手,倾情农村教育四十载

  “人生在世几十年,化作春泥更护花”,相家庄村的乡亲们常用这句话来形容我的父亲、母亲。他们夫妻携手,一生倾情乡村教育,用自己的青春年华,书写着乡村教师的责任与使命。

  说起他们的教育生涯,我的父亲显得有些激动:“当了几十年老师,虽然生活清贫,但是看到学生成才了就感觉很幸福。”在四十载的教学生涯中,他们培育出了三百余名大学生。当我的父亲、母亲走在相家庄的街头,很多人都会亲切地叫他们老师,这样的称呼,让他们感到很幸福。

  1965年,我的父亲、母亲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几天后,村支书来到了我们家,请求他们到相家庄小学任教。那个年代的代课老师,工资很低,只有几元。但为了帮农村娃摘掉文盲的帽子,我的父亲、母亲欣然答应了老支书的请求。当时学校住宿的条件非常差,一间土坯平房就成了他们的新家。夏天,土坯房就像个锅炉,坐在里面,汗流不止;冬天刺骨的寒风直冲入屋,冷得让人直打哆嗦。当时,我的父亲、母亲也曾想过放弃,但一想到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最终坚持了下来。从那时起,就在这间土坯房里,不论严寒酷暑,狂风暴雨,我的父亲、母亲总是把各项工作处理得井井有条。

  那时每个年级都是自由组班,很多老师都不愿意接受调皮的学生,而我的父亲却把别的老师不愿接收的问题学生都接纳到他的班上。作为班主任的他,努力为他们做工作,摸清了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和他们一起上课,一起玩,很快就和学生打成了一片。在他的感染下,这一群老师眼中的“问题生”,成绩渐渐好了起来,纪律也变好了。“学生就是一棵幼苗,如何生长要靠老师来指导,所以只要肯花点心思,调皮的学生也一样有出息。”我的父亲感叹道。就凭着这个信念,40年来我的父亲总是坚持着自己的理念:当一天老师,做一天父母,让学生学会做人,学到知识,此生只为了乡村教育。

  我的父亲一直担任相家庄小学的校长一职,虽然工资低、任务繁重,但他一刻也没有停止对挚爱事业的追求。白天,他站在三尺讲台;晚上,他在昏暗的煤油灯下自学高中课程,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乡村小学任教二十余年后,我的父亲参加了省教委组织的民办教师转正考试,成为一名公办教师。而我的母亲却没有这样幸运,她先后养育了我们五个子女,根本没有时间自学高中课程,几次参考都名落孙山,当了一辈子代课教师。直到20xx年,才享受了政府对代课老师的补助,现在每个月拿560元的养老补助金。

  由于教学成绩突出,在母亲担任村代课老师期间,曾经有两个私立小学聘请她去任教,承诺每个月工资200多元,这可是她在村小学工资的四倍啊!可母亲丝毫没有被金钱诱惑,依然坚守在乡村教室的三尺讲台。当别人不解地问她:“张老师,您怎么这样傻!在乡村小学,代课老师是没有任何前途的,根本没有转正的机会。而在私立小学,您可以拿这样高的工资,生活条件也可以改善啊!”母亲微微一笑:“这所乡村小学的学生更需要我!我离不开他们,离不开挚爱的教育事业啊!”

  1990年,相家庄村的村民李某开办了一个造纸厂,许多家长放下了农活,当起了工人。由于受“知识无用论”的冲击,五、六年级的学生也纷纷辍学,到造纸厂打工挣钱。我的父亲、母亲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他们挨家挨户地去走访,苦口婆心地去劝说。面对厂长的质疑,他们坦坦荡荡地回答:“我们不是为了自己的名和利,完全是为了孩子们的前途啊!知识改变命运,学习创造未来!难道你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一辈子呆在农村吗?”李厂长我的父亲、母亲的真情感动了,破例答应了他们的请求。“一个也不能少!”他们信守了承诺,把一个个孩子从造纸厂带到学校。

  20xx年,已经60岁的父亲到了退休年龄,我的母亲也58岁,这时,他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一生挚爱的讲台。如今,他们已到古稀之年,原来的村小学早已经搬迁。但是,在闲暇之时,他们依然会携手“故地重游”,站在校门口张望。“一座房,两座房,红红的瓦,白白的墙……要问哪里最漂亮,要数我们的小学堂!”那熟悉的歌谣再次回响在他们的耳畔,他们不由得再次携手,相约“来世再做一对夫妻老师,坚守农村教育四十载!”

  二、言传身教,为儿女成长谆谆教导

  我的父亲、母亲不光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而且对我们姐弟五个倾注了一生的爱。在我13岁那年,农村实行了土地承包制,我们一家八口分了十二母责任田。白天,他们去学校为学生上课,晚上,还要在煤油灯下批改学生的作业。最苦最累的是母亲,在批改完学生的作业后,还要为五个子女缝制衣服。记得一个寒冬的夜晚,北风呼啸,雪花飘飘。为了让我能穿上厚厚的棉衣,母亲在煤油灯下忙碌着。两个小时过去了,母亲的手都快冻僵了。躺在暖暖被窝中的我含泪劝道:“娘,别做了,明天还穿原来的那件棉衣吧!”母亲摇摇头,柔声说:“孩子,别担心,娘不冷。你快睡吧,马上就做好了。”说完,母亲低下头,继续为我缝制棉衣。看着母亲慈祥的笑脸,不由得轻声吟起古诗《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由于父母亲都是老师,工资低,生活十分困难。每到周日时,我都会和小伙伴们去地里拾些柴火。母亲总是叮嘱我:“平,记住,一定要从别人收割好的地里去拾,千万不能去偷。如果发现你偷了别人的柴火,一定不会轻饶你!”母亲的话影响了我一生,至今不敢沾任何人的一点儿便宜。

  三、孝敬爹娘,用爱维系着家的和谐

  我的父亲是家中的独子,奶奶舍不得让他吃苦。经常在父亲、母亲放学回家之前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父亲看到这一切十分感动,拉住我奶奶的手说:“娘,您年纪这么大了,该享享清福了,就别再这样操劳了。”

  爷爷本来身体很硬朗,谁知在一年夏季不慎摔了一跤,躺在了病床上。父亲放学后就赶紧往家跑,细心照顾着我的爷爷。但一个月后,无情的病魔还是带走了慈爱的爷爷。父亲懊悔地跪倒在爷爷的灵床前失声痛哭:“都是儿不孝!都是儿不孝啊!”

  奶奶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人,生活十分简朴。有时候,母亲为她买来了营养品,奶奶还埋怨妈妈浪费。母亲总是呵呵一笑:“娘,怎么能说浪费呢?您为我带大了五个孩子,理应孝顺您啊!”听了母亲的这句话,奶奶很欣慰地说声:“你真是我们家的好儿媳!我这一辈子连个闺女也没有,你就是我贴心的小棉袄喽!”在母亲的细心照料下,奶奶活了八十多岁。临终时,奶奶拉着母亲的手说:“你真是我的亲闺女!”

  父亲、母亲的孝影响了我一生。在我嫁为人妻后,母亲常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孩子,婆婆就是娘。当你把婆婆当亲娘一样孝顺时,婆婆一定把你当亲闺女。孩子,你离娘家远,就好好孝顺自己的公婆吧!”

  母亲的话我牢记心中,尽心尽力地伺候瘫痪在床的公婆,直到两年前公婆相继去世。我的孝心感动了许多人,在今年的重阳节,我被评为“广宗县孝亲敬老模范”,颁发了奖牌。手捧着鲜花,我感慨万千:只有用爱和奉献才能维系家的和谐,只有以孝传家才能传承文明!

  我的母亲随笔 篇12

  如果非要我给母亲画一幅像,我一定会如实地画下她的外貌,一个在人流中常常被隐没的娇小身躯,远远看去,走路微微有点不自然,但你认真的欣赏她,会看到她谦逊和善清秀的面容中,透着一股子倔强。这就是我的妈妈,我要画出她的心,一颗比天高,比钢坚硬的心。

  或许,可以这样说,母亲是我除了伤残的乞丐看到过的最不幸的人。那个年代,外婆已经有了三个孩子,可又怀上了母亲,因为生活困难,到医院打胎,手术没有成功,却给母亲少了一块骨头,母亲打娘胎出来,左脚残疾,直到她小学四年级家庭条件好些了,才到医院做了矫型手术。母亲杵了三年的拐杖练习走路,又用了三年甩脱拐杖。母亲从来没有怨过外婆,她很爱她,一如我爱我的母亲。命运总爱跟母亲开玩笑,2008年512大地震,夜宿野地,母亲因为下雨地滑,左脚掌再次骨折。我和父亲从外地赶到医院去看她,她的左脚熏制一种味道怪异的中药,旁边放着石膏板,母亲笑嘻嘻的说:“锻炼你们的机会来了,你们可要天天给我做饭哦!”其实母亲在家歇不住,杵着拐杖依然要给我们做饭。当时绵竹有一个援建医院,需要区域管道提供及施工,找到母亲的建材门市。母亲硬是拖着石膏腿上工地看现场,进行现场布置安排。那个月,我看到母亲随时电话不断,随时在电脑上写写算算。

  如今的母亲,虽然依然是那样娇弱,但她走路的步伐已经非常坚实。

  作为一个这样的人,她也曾感到命运对自己的不公,多少个雨夜里,她说,自己曾躲在被子里撕心裂肺地哭泣。高中时,她写的一手好文章,是班上的文学才女,有那么一点高心气,也是一意孤行,一心只报考川大。学校老师给她提出建议,一是她身体不适合,二是她学业成绩还有点差距,于是她赌气放弃了高考。

  可是,谁的青春没有自负过?谁的青春没有叛逆过?

  在此之后,倔强的母亲自己学着卤制五香食品。每天五点就到冻库去批发兔头,鸡翅,鸭掌,上午清洗腌制,下午开始卤煮,基本上下午六点就开始骑车给头天联系好的商家送货,送到8点钟左右,剩下的自己在夜市去卖,天天忙到深夜。她的货供到了至今都还在营业的德阳吉星烧烤城,那次去吃饭,那里的老板还夸我母亲做的食品棒。她那双小时候从来没有做过家务的手,每天都被兔牙硌的伤痕累累,似一鞭鞭地被抽打着外婆的心,外婆竭力反对,这份工作干了两个多月,虽然也挣了钱,但母亲不得不放弃了。

  人的长大,似乎就在一瞬间。外婆被查出了晚期胃癌,对于青春年少的母亲,喷涌的眼泪让她懂得了珍惜和感恩,也突然间明白了自己放弃大学的愚蠢。外婆缠卧病榻6个月,母亲倾力伺候,尽心尽力,命运没有给母亲网开一面,还是带走了外婆。外婆的离去更加坚定了母亲与命运抗争的决心,于是她又开始了努力学习,用了两年时间拿到了中文文秘大专文凭和财务会计大专文凭,她对我说:“拿到文凭的那个初夏,我明白了自己的路应该往哪儿走!”

  她拒绝了舅舅给她找的出纳工作,自己开启了一个建材门市部。每天她骑着自行车一个个跑工地,上门推销产品。因为她勤奋,踏实,诚恳,认真,价格公道,客户渐渐认可了她。有些客户建议母亲把售后安装服务也一起搞上去,既可以稳定客户需求,又可以提高利润率。母亲觉得这个建议很好,又自己开始学习识图,预决算,做工程资料,学习项目管理,组建安装队。2002年母亲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同时背负了50万的贷款。听父亲说,母亲怀着我时,基本上没有休息过一天,就在我出生的前一天还跑二重厂收款。

  如今的母亲,常常一脸骄傲,坐在她的车上,她会带我去看看她曾经建设过的工程。她会兴奋的指着那座工厂,那条道路,那个学校,告诉我那里的管网都是她的队伍建设的。我望着她娇小的身躯,依稀看到她工作到深夜的背影,看到她清晨有点一瘸一拐的走在凸凹不平的工地上,我想我的母亲,她有一颗多么强大的心啊!

  或许,我们的家是有一个多劫的命运吧!但母亲那骨子里的坚强是永远难以言喻的,这份坚强就是母亲人生的盾牌;亦或许,人总是应该怀抱一点希望的,万一它实现了呢?所以,像母亲那样的人总有一天会成功!

  清晨,我又被《致爱丽丝》的钢琴曲唤醒,这是母亲最爱的一首曲子,我的母亲,正在厨房里做着一家人的爱心早餐……

  我的母亲随笔 篇13

  中国的名山大川很多,我就到过雁荡山、长城、西湖等地,不胜枚举。与外界的大山相比,松阳的象征——独山实在名气不大。可是它在松阳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却是很崇高的。有一句俗话说得好。出门在外的松阳人见不到独山则哭泣,见到独山则喜悦。

  独山海拔272.3米,三面环田,北临松阴溪,孤峰独擎,高耸入云,古称“百仞云峰”。独山东南崖陡,西北坡缓,整个山形如巨蛙蹲坐松阳溪畔,又有 “神蛙出水”美称。山上峭壁天成,奇石穿云,有600余年的石门、石床、石井等古迹,还有朝天洞、仙女脚印等自然景观。松阳人民把独山看作是古老松阳的象征和标志,并引以自豪和骄傲。

  残冬的一天,我们全家登独山。远远地看见了,伟岸,陡峭,奇异。蜿蜒曲折的山路一丛丛枯草,颜色苍白。一株株松树昂然屹立在山坡上,绿色葱茏。微风吹来,树枝摇弋是在对你点头微笑。半山腰有一座南天门。跨过此门,山路变徙峭,愈往上就愈加难爬,山势也越来越险峻。登山难,难于上青天。山间寂静无声。我看看前后左右,前无上山者,后无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苍然而涕下。南面山前悬崖峭壁,似斧削刀劈般险峻,好一幅天然美景,令人叹为观止。

  人是喜欢群居的高等动物,喜欢过集体生活。害怕孤独,登山亦然。所以,我动员全家出动,有伴出游才会趣味横生,妙不可言。登高远望,脚下是一条蜿蜒曲折奔流不息的松阳人民的母亲河——松荫溪,似一条白色的飘带。一江春水向东流。滋润着两岸的人民。山南边有良田千顷,炊烟袅袅。大地就在脚下,城镇就在脚下,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工农业生产蒸蒸日上的城镇。你会觉得茫茫大地其实很渺少。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竹枝词》云:“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剑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的诗句,生动描绘出“畲田”的景象。山顶的电视发射天线高耸入云,直插蓝天,天工妙成,与独山浑然一体。我平时少运动,爬山时气喘吁吁,感到吃力。看来要加强体育锻炼,生命在于运动嘛。

  杜甫登泰山时写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想。我登独山也有感触。“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独山的安静、稳重、风雨不动的大山性格。正是我人生的写照。仁者爱山,智者乐水。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当我碰到困难的时候,想想独山的刚毅性格,就会努力地去克服它。这就是我登独山而情懑于山的好处。

  我的母亲随笔 篇14

  我的母亲是一位虎妈,脾气也很暴躁,从有了弟弟妹妹开始,我与母亲如同陌生人一样。

  都说母爱似水,父爱如山,以前的我觉得说这句话的人都有病。以前在我心里,母亲是狱警,而我是犯人,母亲任何事都管束着我。

  我与母亲缺少沟通,很多时候觉得,我与母亲就是合租的人,各忙各的。

  弟弟妹妹出生之前,我生活得很快乐,母亲生妹妹那年,跟父亲一起去广东了,把我交给爷爷奶奶。直到弟弟妹妹都出生了才回来,之后,母亲脾气就开始暴躁了。

  有了弟弟妹妹,母亲对我不是打就是骂,小时候只要做错作业母亲就会打骂我,有时候跟朋友一起玩也要挨打挨骂,在这种生活下,恨透了母亲,感觉母亲就是我的仇人。

  对母亲发生改变是在初三毕业那年,我与高中无缘,母亲整天忙着替我找学校,看着母亲的这个模样,我有点心疼,但又有点窃喜。这也是印象中,有弟弟妹妹之后,母亲第一次把心思放在我身上。

  到技校读书后,我经常感冒发烧肚子痛,军训的时候,肚子痛的住进了医院,住院半夜十一二点,班主任打电话给母亲,母亲焦急得彻夜难眠。第二天,母亲先叫了离我就读学校近的阿姨来照顾我,然后自己坐车也过来了,从家到我现在就读的学校,可是有五六个小时的车程呀。

  最近这段时间,我请假回家待几天,然后就跑去朋友学校过夜了,星期五接上堂弟就一声不吭地回奶奶家了。回奶奶家,会经过母亲这里,我特意让司机绕了一圈,别让母亲看见我,然后看见了放学回家的妹妹,她跟母亲说我回来了。

  第二天奶奶去赶集回来的时候对我说,你妈妈很想你,等会吃完午餐时回去看看你妈吧,而我一直在拖,直到下午五点多才坐车去母亲那儿。妹妹告诉我,母亲今天跟奶奶说我很恨她,恨她当初把我扔给爷爷奶奶,所以我回来看都不看她。

  听了妹的话,我心里莫名的心酸,当天晚上半夜,我写了一封长达三面的信给母亲,在信中说了这些年对于她的一些心里话,并且在信中告诉母亲,我不恨她了。

  慢慢地,我对母亲的一些行为释然了。了解多了,慢慢原谅并尝试去理解母亲。我慢慢的明白了,世上有哪个妈妈不爱自己的孩子,只是她们的爱不一样吧!没有一个女人,天生就是做母亲的料,她们也是因为生下了我们,才慢慢学会做母亲,她们也会犯错,也有缺点,但她们也会与我们一起成长。

  最后想对我的母亲说:“妈妈,别想太多了,我已经原谅你了,对不起,过去让你操碎了心,妈妈,我爱您!”

  我的母亲随笔 篇15

  头发瞒不了自己啊!”听到母亲这样的自叹,我的心里一阵痉挛。放下手机慢慢走过去看着母亲的头发,我是那么的怕她发现我,就像我是那么的怕发现她头上的白发一样。幸好今天奶奶在,跟奶奶说了一下,我便出去了。

  不知道是不是之前答应过别人戒烟,所以点烟的动作并不怎么熟练。不自觉的拿起手机下载了《母亲》这首歌,暂时就让它单曲循环吧,就像记忆一样单曲循环。记得有个广告中描述一个孩子给母亲洗脚的场面,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几个儿女能够做到?记忆来的不巧,偏偏让我留下了眼泪。初中时记得有个感恩讲座,我还做了学生代表发言,一只不知天高地厚的笨拙的手举过头顶,带着大家一起念:爸爸妈妈,我爱你们。那时候有过默默发誓,我一定要让母亲成为一个为自己骄傲的人,骄傲她是一个如此成功的母亲。很久了,很久的包容着我的不懂事,很久的忍受着我的无知,很久了,很久的奉献着她的无声的爱,索取”的却是不理解。曾经调皮的喊妈妈牛大师,大英子。这些个记忆如同一场场电影在我的脑海走过,故事并不传奇,故事只平淡的像一杯水,只不过这杯水融入了最传奇的爱啊,它是如此准确的阐释着母亲的含义啊!

  母亲,你并不伟大,你在人海中平凡的生活中,或者说生存着,但那是于记忆中的隔夜的灵魂,与我无关。记得有一次你给我发信息说你很累,我突然间不知所措,你如此陈腐”的思想,为什么就不肯听我一句劝?因为你是你啊,是你自己的选择。是的,一直都是这样,我偷偷瞒着自己,这是你的爱,害怕自己发现这是你的爱,因为我还不起,一辈子都还不起。

  你是苦过的人,你是懂苦的人,你是依附于现实而报复于现实却又脱离了自己的现实中可怜人。你是穷苦的人,你是习惯穷苦的人,你是受困于穷苦而选择了成为自己却又脱离了自己的穷苦的平凡人。母亲,你是母亲,你是母亲就足够了。单曲循环的母亲中好像有记忆中隐藏的白发,显得它更优美,尽管它偷偷的不敢去表露,不过我听见了,听见了呐喊:呐喊着每一个子女对母亲的爱,呐喊着有母亲的地方就有奇迹,呐喊着隐藏的白发是您最光荣的勋章,子女带着生活给您颁发的沉重而灵动的勋章,呐喊着,呐喊着您慢慢的变成了我隔夜的灵魂。即使闪耀,也必将在爱这件小事之下。

  母亲,错的不是隔夜的灵魂,错的是母亲这俩个字来的太轻率,来的太唐突,来的太狂暴。

  希望大家记得吧,父母之恩,涌泉难报,默默地帮他们为生活这件小事分担。

  我的母亲随笔 篇16

  很久以前,我是恨她的,我讨厌她在意世俗的眼光,在我之后又生了两个女儿直至我的小弟弟出生。每次同学用异样的眼神嬉笑着说你妈怎么那么能生的时候我就越发的恨她。可是现在我发现我错了,也许是因为年龄的增长亦或许是因为离家太久想念她的缘故我发现再也恨不起她了。反而是愈发的爱她敬爱她。

  很小的时候,她只有我一个孩子,那时候应该是我和她相处最多的一段时光。但是我大致都淡忘了只记得叛逆的我曾把她气哭了一次又一次。现在想想我那么爱流眼泪应该是遗传她吧。

  有一段时间我特别特别讨厌她甚至是觉得她是不爱我的,她只想生个儿子而已。可是我忽略了她对我的爱每一桩每一件现在都统统浮现在我的眼前。5岁的时候掉进我们庄门前的水塘我爬起来去地里找她她哭着自责没有看好我。8岁的时候生水痘她几天几夜都没睡,我记得每次我上醒来她都在我床边守着我。14岁的时候发高烧不退她在我床前守了一晚又一晚第二天早上还要带我去很远的镇上挂吊瓶做检查我看着她从楼上跑到楼下挂号拿药叫医生心里好心疼她那个时候她还怀着我弟弟。肚子已经好大了那个时候我还是有点气她的。终于她累到了我的病好了。凌晨的时候她被救护车带走了我留在家里看着两个年幼的妹妹。我终于爆发了把积攒了那么久对她爱全部的哭出来了或许我本身就是一条三峡大坝眼泪足足把我的杯子哭湿了一大截。

  第二天或许是我的泪水感动了老天爷她回来了医生说是因为营养不良过度劳累如果再晚点可能就会危及生命了。我泪眼汪汪的看着虚弱的她她强撑着微笑告诉我她没事然后扔不忘摸摸我的头说了句发烧好了就赶紧去学校。

  我的学习一直是她的骄傲,可是如今我却没能让她一直骄傲下去。甚至把所有的错都归在了再她身上,叛逆的认为你要生弟弟我就不学了。弟弟顺其自然的出生了,我也如我自己所期待的中考落榜了,其实我没有很伤心,只是想看看她失望的样子。我以为她会打我没有给她争气但是她知道后什么也没有说我给我安排了复读。她对我的学习几乎是不管不问但是我说换哪个学校她从来没有说过不而且都是默默的安排好一切事物。我们家其实并不富裕,可以说要用贫穷来形容。可是初中三年来我换了比富家孩子都要多的学校。原因就是心高气傲,我学习好又聪明你们这个学校那么差劲容不下我。而她每次都为我的叛逆买单,她身边的人怪她太溺爱我。而怪她太纵容我以至于我现在都那么盛气凌人。吃的用的穿的都要比别人好而她自己穿的仍是几年前就过时的旧衣服吃的是我们几个吃剩的食物。而我从不知感激每次都要和她吵架不许她动我东西甚至她给我系的衣服我都要挑挑拣拣说她把我衣服洗坏。我觉得我亏欠她的真的太多太多了。到现在仍是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我是学习好家教好懂事的乖乖女,这个标签自我很小很小的时候一直跟随着我至今可是他们没有看到我和她吵架时的那副张牙舞爪的样子。

  现在我都已经18岁了可以自己赚钱了,而她每次还都给我打零花钱记得我生日的时候而她手上只有一千块钱了给我打了800还说不够再让我爸爸打给我而每次我都死皮赖脸的接受着她对我的宠爱。

  我就像个吸血鬼贪婪的允吸着她对我的爱直至把她整个人掏空。

  其实我很怕用文字来描写她因为我觉得任何华丽优美的辞藻都描绘不出她的光辉。

  我的妈妈是个美人岁月你别伤害她。还好我醒悟时你未老。

  我的母亲随笔 篇17

  我的母亲是一个农村妇女,由于常年在田地里做农活,风吹日晒,肤色显黑。她的身形也有些臃肿,却并不影响她做农活时的速度,她永远都是风风火火的,做什么都是噼里啪啦,既快又好,让我很佩服。

  农活做得多了,手里的茧就层层叠叠,旧茧未脱,新茧就开始替换旧茧,伸手触摸,犹如老树皮,粗糙的很。我没有见过母亲年轻时的样子,但她自己说,她十几岁时就是田间地头做农活的好手,甚至还是家里的一个实打实的劳力。她是吃苦的命,这是她自己说的。

  母亲一生为家庭操心,也为我操心,我十七岁时因病住过一次院,而那时正是夏季农忙最累时。住院时母亲天天都会来医院看望一下我,给我送点吃的,陪我说一会话,然后又匆匆坐车回家做事。

  这天,中午之后天色就开始阴沉,渐渐风变大了,刮得窗外的树一阵乱摇,好像马上就会折断。大致到了三点钟左右,几声雷鸣后,就开始下起了暴雨,天色黑得可怕,只有闪电亮起时,才能看见外面的世界。

  我想着母亲大概不会来了吧,这么大的风雨,家里又正是农忙的时候,她也脱不开身。

  正在胡思乱想时,远远的,听见一阵脚步声,越来越近了——分明是朝着我的病房来了。

  我没有想到会是母亲。

  门“呼”的一下打开了,真的是她。她一手握着把伞,一手提着一个黑色塑料袋,笑眯眯的看着我。

  我眼眶一热,脱口而出:“妈!”

  她走了进来,把门轻轻关上,走到我床前时甩了甩伞上的水珠,嘴里问着:“儿子,好点了吗?”

  “好多了。”

  母亲的头发,肩膀,裤腿大部分地方都淋湿了。我真是不知道下这么大雨她还来干什么,但心里却是暖融融的,说不出来的安心。

  她放好伞,把手里的黑袋子搁上床头柜,打开,掰出一根香蕉递给我:“吃吧,刚在医院门口买的。”

  “你浪费这个钱干什么啊。”我还是接过香蕉,剥开皮吃了。

  母亲找了把椅子:“裤子有点湿,不坐床上了。”

  她把我上下一阵打量,完了才点头笑着:“气色好多了,看来过几天就可以出院。”

  “我巴不得现在就走嘞。”

  母亲声音一下子柔和了:“不要着急,儿子,把身体养好比什么都好。安心再住几天,到时我让你爸来接你。”

  我虽然不想继续住下去,但听到她这么说,便不再坚持了,这几天家里正是一年最忙的时候,我回去不但帮不了什么忙,还要人专门照顾我,不如再呆几天吧。

  窗外风雨依旧猛烈,雷声更响,仿佛有人在头顶放炮开山,震得窗户一阵乱颤,不时闪电亮起,昏暗的世界又变为白色,瞬间又陷入黑暗。

  而此时这间狭小的病房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安稳,静静的,淡淡的。

  母亲不时询问我的情况,我一一回答,听到好的`方面,她会笑一笑。

  看着时间差不多了,母亲站起身,说:“儿子,我先回去了。”

  “啊!现在啊。”我担心的看了看窗外。

  此时风雨略微小了一些,但雷声仍然在云中隐隐的响着,令人不安。我知道母亲肯定要回去的,家里事情这么多。

  “那你注意点安全。”我望着她。

  “没事。”

  她拿上伞,叮嘱了我几句,便往门口走去,走到门前,拉开门,回过头看着我,微笑着说道:“明天天气就会好起来的,下午我再过来。”

  我心里一热,点点头,“嗯”了一声。

  母亲轻轻地把门带上,随着脚步声越来越远,慢慢听不见了。我靠着床头,看着窗外已经亮起来的天空,虽然还有风,雨也没有停,但比之前小很多了,母亲回去的路会轻松许多。

  前两天我回家,又赶上农忙时节,母亲一边收着谷子一边跟我说:“年纪大了啊,这两天累了一下,感觉全身疼。”

  我劝她少种点田,母亲却说她本来就是赚不到什么钱的人,田都不种了,那不就剩下等死了。

  听到这话,我也不说什么了,只是望着她头上已经零零星星的白发,心里却是说不出来的感伤。

  我的母亲随笔 篇18

  父母娇宠我和弟弟。无论我们犯了什么错误,从没打骂过我们。我自小成绩优秀,又极爱读书、画画。父母把我的奖状和我画的画一并小心翼翼地贴到墙上,他们看着很舒心、很骄傲。父母不让我干任何活,十几岁时,同龄的孩子们挑菜、喂猪、做饭,个个都是父母的好帮手,我却什么也干不好,所以左邻右舍包括一些亲戚都给我起个外号叫“大小姐”。我到县城读高中到省城读大学回来,大家见了我就跟父母说,你家大小姐回来了。我参加工作后,别人再这样叫,我就甩脸子,渐渐就没人这样叫了。

  记着小时候,家家的炕上都只铺着一个炕席,硬硬的。晚上,父亲驮着我在炕席上爬来爬去扮大马。我在父亲的背上很欢快地笑,手里攥着爸爸从远处买给我的塑料小娃娃。清晰地记着,那小娃娃是粉红色的,梳着两个小辫子,怀里还抱着一个大玉米棒子。母亲在煤油灯下一边纳着鞋底,一边瞅着我们爷俩笑。煤油灯发出黄晕的光,很柔和,光晕里仿佛也藏着笑意。

  从小大大,对于我们姐两提出的要求,父母总是竭力满足,从不亏着我们。父亲常说,我这两个孩子,从小,他们爱吃什么,我都让他们吃个够,唯恐他们不解馋。弟弟上初中时,刚买的自行车骑了半年,就想要一辆山地车,父亲二话没说就带他进城买了。弟弟高兴,父亲就觉得很满足。父母都没什么文化,他们不懂教育方法,不像我有了孩子后,卢勤、尹建莉等的书买了一大堆,他们对我们的教育原则后来我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总结出:子女高兴,他们就欢喜,只要子女高兴,他们无条件的满足。这样做是有风险的,但我的父母是幸运的,我和弟弟都没被宠坏,我们都善良、孝顺、勤勉、踏实。因为父母一面宠着我们,一面用他们的善良勤劳质朴宽厚无声地影响着我们,父母的言行本身就是本无字书,我想我和弟弟是开了天眼的,这无字书我们能读懂。

  我的母亲随笔 篇19

  写过好多文章,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心情如此激动又如此沉重。父母金婚之年,作为女儿的我没有什么合适的礼物相送,只有在键盘的敲击声中,用我最真最诚的心记录他们的点点滴滴。

  ——题记

  我的父亲和母亲结合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像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年轻人一样,遵从父母之命,信赖媒妁之言,以先结婚后恋爱的结合方式,拉开了他们婚姻生活的帷幕。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情怀,也没有海誓山盟的情感宣言。就这样,在平平淡淡中,相依相随彼此牵手,走过了风风雨雨坎坎坷坷的整整半个世纪。他们的爱是朴实的,也是真挚的,更是经得起岁月的考验的。他们那种彼此关心体贴,彼此尊重信任,不离不弃,同甘苦共患难的夫妻情意是值得我们这些后辈儿孙效仿和学习的。

  由于工作关系的原因,父亲和母亲在婚后的二十二年间,一直过着聚少离多的两地生活。作为留守农村家中的母亲,既要承担抚育年幼的孩子的责任,还不能耽误地里的农活。由于孩子多,劳力少,母亲每日勤勤恳恳地劳作着,忙碌着,奔波着,辛苦着。为的是多挣几个工分,好多分几斤粮食,让我们兄妹几个能够吃饱穿暖,健康成长。尽管自己在家吃了不少的苦,受了不少的委屈,但在父亲面前,母亲从来没有一句怨言,在写给父亲的书信中总是安慰父亲不要牵挂家里,安心工作。时至今日我们都很难想象母亲是如何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挑起家庭这个重担,承受着常人无法承受的心理压力,心甘情愿地做一名无怨无悔的守望者,也许就是那份对父亲的爱和对家庭的责任心吧!而当时独自在外地工作的父亲,除了在单位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以外,还时刻牵挂着家里的妻儿。那年那月,微薄的收入(据母亲讲,父亲当时的工资是每月34.5元)很难支撑这个人口多收入少的大家庭。为此,父亲总是勤俭节约、紧缩开支,尽可能地多给家里攒点钱,以维持日常的生活所需。直到1985年,父亲在机构改革中,由原来任职的乡政府调回县广播局,母亲和我们兄妹几个也随父亲搬到县城居住。至此,他们夫妻才结束真正意义上的两地生活,我们一家才得以真正团圆。而此时的他们也已是人到中年,人生最值得怀念和记忆的青春岁月就这样在没日没夜的劳作中消失殆尽。

  柴米油盐的婚姻家庭生活,不可能没有磕磕碰碰。然而,父亲性子直、脾气急的性格,却在温柔贤惠,忍耐性极强的母亲面前显得是那么的无力。在遇到矛盾的时候,母亲总能以柔克刚,用她那和风细雨般的劝慰言语感化着父亲,使父亲浮躁的心得以平复,家庭矛盾迎刃而解。为此,父亲从内心深深地佩服着母亲,并且在日后的生活中尽可能地克制自己,营造出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

  像天底下所有爱他们的儿女们的父母一样,我的父亲和母亲同样全身心地爱着自己的儿女们。这份爱是无私的,毫不保留的,甚至是不惜一切代价的。

  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当年父亲为了给我们兄妹几个“农转非”,不惜丢掉当时已经比较显赫的官位,评以中级工程师的职称,顺理成章地让我们跳出农门,跻身于非农业人口的行列。现在想来,作为在官场上奋斗了几十年、作为在“官本位”社会现实中的父亲,竟然为了自己的儿女,不惜丢官弃爵,耽误前程,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如果不是源自对子女前途的考虑,和那份与生俱来的对下一代的关爱,有谁会做这样的傻事啊!这份深情这份大爱,让我们做子女的如何报答?而我们又如何报答得了父亲这份无私的爱啊!

  如今,他们的孩子们早已成家立业,娶妻生子。无情的岁月却在他们的身上雕刻出深浅不一的痕迹:当年挺直的腰板佝偻了,一头乌黑的头发苍白了,健步如飞的步子变缓了而他们的情却更浓了。

  只要是无风无雨的日子,父亲和母亲都会结伴同行,到小区附近的体育场散散步,锻炼锻炼身体。所谓“少年夫妻老来伴”,人只有在年老之后,才能真正体会到另一半的重要性。子女如何孝顺,都无法替代老伴在老人心目中的地位,也无法替代老伴在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从父母彼此关爱的眼神中,我能读懂他们对彼此的牵挂。从他们互相交流的言语中,我能体会到他们那份亘古不变的深情。我从心底里羡慕他们,羡慕他们一路携手走来,虽历经五十年的漫长岁月,依然彼此恩爱,相依相随;我从心底佩服他们,佩服他们在漫长的婚姻生活当中,虽栉风沐雨,依然忠贞不渝,风雨同舟。

  从母亲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位贤妻良母的典范。母亲的贤惠和善良,为父亲和她的子女们营造了一个和谐的温暖的家庭氛围,有了这个温馨的港湾,父亲才得以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事业当中,从而取得一番不菲的成绩。在父亲官位节节攀升春风得意的事业高峰,母亲用她那质朴的语言和淡定的行为告诉了父亲做人之根本,为官之准则。而当父亲的事业一度陷入低谷的时候,母亲用她那体贴入微的朴实言语,宽慰着情绪颇为低落的父亲,从而使父亲渐渐走出低谷,重新定位奋斗的坐标。

  而母亲对于自己的几个子女,更是处处关心疼爱有加。在我的记忆当中,几乎没有母亲斥责自己的场景。母亲的善良,导致我们兄妹几个在她面前无拘无束,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暴露无遗。也就是这种无所顾忌的交流,使得母亲和我们之间的关系也最为融洽。只有在母亲的身边,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幸福的滋味,而在尽享母爱的同时,我们也为有这样的母亲感到骄傲和满足。

  而我的父亲,是一位有着多年党龄的老布尔什维克,他那对党的无比忠诚和对工作认真负责,廉洁奉公的高风亮节无不是我们做子女的典范。而他对子女那种表面上看似漠不关心,其实心里边时刻牵挂的如春风化雨般,虽润物但却总是悄无声息的沉甸甸的父爱,更是让我们有一种无言的感动。父亲的敬业和他那种甘于清贫,不愿做有损人格和丧失党性的为官准则,更是让我们佩服的五体投地。父亲之所以在干部队伍里有着很好的口碑,与他刚正不阿的禀性是分不开的,这正是他的人格魅力所在。

  客厅内高高悬挂着的,是父母专门为金婚纪念而拍摄的照片。照片上的父亲身着一件绛紫色的唐装,母亲身着一件同样款式的大红色的唐装,两位老人面带笑容、精神矍铄。他们目光执着,似乎在憧憬着什么,又似乎在回忆着什么。旁边是父亲为他和母亲金婚纪念题的词:“时空转换,不变的是真情。”我原以为笔耕多年的父亲会为照片题几句非常经典的词语。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父亲只是简单地题写了这句平淡的再不能平淡的语句。惊叹之余,随之又想:他们在这五十年所经历的风霜雨雪,岂是经典言语所能够体现的。父亲这句看似随意的一句话,难道不是对他们那份看似平淡实则真挚的爱情最好的总结和诠释?

  在父母金婚之际,写下以上文字,以做纪念。但愿我的父亲和母亲身体安康,心情舒畅,尽享暮年的幸福!

  我的母亲随笔 篇20

  转眼间,一年一度的母亲节又快到了,网上和朋友圈里各种关于母爱的动态又要蠢蠢欲动了。回望母亲多年的陪伴,心头不禁涌上莫名的感伤。

  我想大抵在每个孩子的记忆里,母亲都是温柔慈祥的,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导师,悠悠岁月,我渐渐茁壮成长,母亲却慢慢老去。孩童年代的我甚是顽皮,经常四处乱跑,常把一日三餐抛在脑后。因此,母亲每次出门前必会把饭菜备好,并再三叮嘱我一定要按时吃饭,但每次母亲从地里劳作归来,总发现饭菜纹丝未动,我也不知所踪,而后母亲便挨家挨户地去寻找。那时的我对母亲充满烦感,只因我觉得她束缚着我的童趣,因此有时会与母亲作对,喜欢偷偷躲藏,暗地里看着母亲着急的模样,觉得莫名的开心。孩子的好动与不甘无趣,让我不自觉地想冒险从母亲的背后闯过,“转移”到另一个藏身地点,但在跑的时候终究还是没忍住笑出了声,被母亲逮个正着,从后面追上来一手把我抓住,并拍打我的小屁股说:“叫你回家吃饭,你还跑,赶紧给我回家吃饭去。”

  我相信每个孩子大都有恋母情结,我也不例外,有时母亲从地里劳作回来,屁股刚坐到凳子上,我就依偎在母亲的怀里撒娇,缠着她给我讲故事。每当这时姐姐总会挖苦我说:“妈妈那一身臭汗味,你也不嫌弃,还贴上去。”但是那时求知的欲望胜过母亲辛苦留下的臭汗味,自然是不在意的。

  母亲去远点的地方工作都会带着我,每当这时我就会带着一条绳子,用它把蚂蚁或青蛙捆绑,用一支小木棍轻轻地拍打它们的屁股,让它们往前爬再用绳子拉回来。或者看到蜻蜓,便从后面悄悄地靠近,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它们的尾巴,用绳子把尾巴绑住,然后拉着绳子的一端满地地追着蜻蜓跑,这或许是我少年最美好的时光了,而它正是我母亲陪我度过的。

  随着时间的老去,我不再像以前那么幼稚,也不再甘于自娱自乐,我便追随姐姐到学校,她们在里面学习,我就独自在窗口默默地看着她们,下课就跑去与她们一起玩耍。可能因为老师看到我天天蹲在窗口边,突然有天心血来潮想测测我的智力,就过来考了我几个简单的口算,我竟然全部答对。之后老师找到我的母亲说:“你的小孩也不小了,而且悟性不错,建议他可以早点接受教育。”母亲觉得老师说的有道理,便让我踏上学生生涯。

  好胜心似乎是我的天性,但或许因为这样,可把我的发小坑惨了。我们同班,村里的老人经常拿我们作比较。正因为如此,我比别人更加的努力,所以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班里的王牌,在那段贫困的岁月里,老师的赞赏和母亲的鼓舞是我不断向前的动力,每当看到母亲对着成绩单露出自豪得笑容时,便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我三年级的时候,因为一点事跟一学长发生了口角,对骂中他牵扯到我的母亲,为此我们展开了一场“惨烈”的战斗,直到老师的调解,才把我们劝住。回家之后,母亲看到我脸上的抓痕,把我臭骂了一顿,询问我打架的动机,那时的她哭了,连晚饭都没吃。至于当初为什么打架,直到现在我依旧记得,但是我始终都没有对母亲说过,这件事或对或错已不重要。人生难免会磕磕碰碰,但是我想,那应该是我生命中最后一次打架吧。

  岁月似水,我已经从一个爱惹是生非的调皮捣蛋鬼蜕变成一个明白事理的大学生,在我人生的旅程中,母亲的爱犹如一条永不断流的小溪,灌溉我的成长。时光不老,母爱不散。

  我的母亲随笔 篇21

  有一种爱,我们无法用言语表达,更无法用文字写尽,作为子女的我们,都要为拥有这份爱而感到幸福。

  ——题记

  五月的黄昏开始来得有些缓慢,天也开始变得日长夜短,这种闷热的天气,我总是有一种昏昏欲睡的 感觉,头脑也是一片空白,但是我不会忘记,在五月会有一个特殊的日子,自从五一过后我就一直在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这个月有一个特殊的日子,今年一定不能再让她们提醒了”。

  独自一人在异乡求学,记得大前晚,也许是因为天气闷热的原因,我独自爬上了天顶,瞭望这座城市的万家灯火,霎时间回忆如雪片般蹁跹淹没了眼前。那前不久在饭桌上的欢声笑语,那个一边为我夹菜一边不停絮叨的话语:多吃点,好好补补的母亲!当我回想起这些画面时,我总会在眼前流露出幸福的泪水,也许我是想家了,我想人都是这样吧,越长大越恋家!

  今年为了不会忘记五月里的日子,我早早的在手机日历上打上了标记。

  亲爱的妈妈,这么多年一直都想为您书写一篇短文,来感谢您的生育之恩,可是每次提起笔来,我总是毫无头绪,因为您是那么的质朴无华,任何的修饰都是显得如此的多余。但是今天的我趁着黄昏的时间决定用最简单的文字为您书写一封迟到的感谢信。

  我的母亲平凡和蔼却自强自立,在她的身上总是有一种我无法学到的涵养,她总能容下生活上的事事非非,小时候她总是教诲我,女孩子要有怎样的内涵,怎样的修养,每次听完我总是使劲的点点头,这时她总会笑呵呵的用手抚摸着我的小脑袋,而我便像一只温顺的小猫,静静的依偎在她的怀里。亲爱的妈妈,我要感谢您生育之情,教导之恩。是您赋予我生命,是您让小小琪从懵懂无知变得知书达礼。

  我的母亲随笔 篇22

  人们喜欢逐水而居,世界上很多城市都依水而建。是的,一座城市,可以不依山,却不能不傍水,就像一个人的生命可以少几根骨头几斤肉,却不能没有血液。

  打开祖国的版图,洛河,没有长江“浩浩荡荡,横无涯际”的恢宏磅礴,也没有黄河“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波澜壮阔。她,在华夏林林总总的水系中不突出、不张扬,甚至似乎有些卑微,有些可以忽略不计。然而,在洛阳人的心目中,她绝不逊色于任何一条大江大河。因为——她是我们的母亲河。

  这条母亲河,有着母亲一样的坚韧。

  洛河,发源于华山南麓,一路走来,到巩义洛口汇入黄河。洛宁长水以上,穿山越壑,百折不回,“导众谷,汇群壑,经华南,逾熊耳。历千山而成聚,合百源以为宗”(清·袁良谟《洛水赋》)。

  笔者曾溯水而上,到陕西洛南县寻访母亲河的源头,终因天公不作美连降大雨而未能如愿。听当地人讲,在洛河源头,山上绿波翻涌,谷底水声震耳;头顶巉岩突兀,藤萝倒垂,奇树悬壁,万木葱茏。洛河,就是从这曲折幽深的深谷险隘中奔涌而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条母亲河,有着母亲一样的神韵。

  大川东去几千秋,百代兴亡一水流。“河图洛书”的美丽传说,演绎出泱泱中华文明,孕育出东方文化的智慧,让龙的传人魂牵梦萦。宓妃之美,“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难怪大才子曹植感叹“华容婀娜,令我忘餐”。他们人神之间浪漫美妙、令人怅惘的交往传说,千百年来拨动了多少人的心弦。

  大运河,从这里沟通南北;丝绸之路,从这里迤逦西行,走向世界另一侧的文明;天津桥下,桨声灯影,“空阔境疑非下界,飘飘身似在寥天”(白居易《晓上天津桥闲望》)……

  这条母亲河,有着母亲一样的无私。

  我的思绪穿越时空,回到童年那不堪回首的年代。每到春天,面对饥荒,洛河就像母亲一样敞开胸襟,拥抱着面黄肌瘦的儿孙。洛河滩就像母亲干瘪的乳房,河边的水芹菜,滩涂上丛生的茅草根儿,还有那刚刚露出嫩芽就被人们捋得精光的柳叶……一向慈爱、慷慨的母亲,倾己所有,拿出食物让人们果腹。此时,哦,我的母亲河,本有着坚毅刚强的性格,也忍不住泪水潸潸。那日夜哗哗流淌着的,分明是她泣血的泪水。

  曾几何时,对于母亲河,糊涂的儿孙竟一味地索取。在有的河段,河床被挖得千疮百孔,惨不忍睹;在有的堤段,堆积的垃圾弄脏了母亲河的颜容;在沿线,有的开矿者、有的办厂者、有的居住者,把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进河里,污染了母亲河的乳汁。我们仿佛看到母亲那疲惫不堪的身影,仿佛听到母亲那不堪重负的呻吟。

  让我们感到心安的是,这些年来,上游的几个县城,都建起了滨河公园;碧绿如茵、花团锦簇的洛浦公园,从市区段不停地向东延伸,给母亲河戴上了瑰丽的花环;一个个排污口被堵上,一道道拦河坝建起了,让母亲河一碧如洗、容光焕发。更令人欣慰的是,正在建设的水生态示范区项目,将用一个水面浩瀚的东湖,再现母亲河的辉煌。

  尽孝要趁早。对母亲,对母亲河,无不如此。我们敬畏生命,就要敬畏母亲,敬畏母亲河。

  我的母亲随笔 篇23

  给母亲打了一个电话,一直想说一句话:娘,我心里有点想您了。可是母亲一直在讨论我的那两个孩子。我知道,这次媳妇跟着我来,把两个孩子留在了母亲的手里,我这一打电话过来,母亲以为我是在想两个孩子啦,不停地跟我说两个孩子的情况,让我找不到间隙说一句念她的话儿。

  母亲告诉我,两个孩子都睡下了,明天还要上学,就不喊她们跟我聊天了,我说:“我知道她们睡了,我就是想你了,娘,挺长时间没打电话了,就是想跟你聊聊天。”母亲听了,笑了,说:“想我干啥?你那俩孩子真叫我操心。”母亲又扯到我的孩子身上,“这两天过礼拜天,在家里待不住,老是跑出去玩,总是找她们半天才回家,让人担心不已。”

  母亲的话让我无言,我知道母亲不是刁难我,是照顾孩子有些力不从心啦。

  我想到了母亲的辛苦,她辛苦把我们兄弟几个拉扯大,现在我又把孩子丢给她,我心里觉得对不住她。

  母亲只是想告诉我孩子的情况,她觉得我这个电话就是想了解两个孩子在家里是怎样的,她有必要跟我说说,她告诉我说:“今天下午你大闺女自己跑到屋里去,盖了厚厚的一层被子,一个人独自睡了,我寻思,这么热的天,怎么盖被子睡觉,我进屋去看了看她,见她满头大汗,我用手一摸,额头上滚烫滚烫的,一测体温,都烧到三十八度多了,让她吃些布洛芬,到晚上就没事了,你说这孩子,难受了也不知道说一声。”

  母亲说完了大闺女,接着又说起了我的二闺女:“这个二妮子太让人不省心,想上学就去上学,不想上学怎么都拉不到学校里。上周都两天没去上学了,挺有脾气,谁得话也不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拿她没法,管她紧一点儿,就会哭闹。”

  这俩孩子的情况,母亲跟我说了好长时间,我本想聊聊想她的事情,但母亲一直说我那俩孩子的事,我一直在听她说,却难以插口。

  母亲说完了,最后再告诉我,孩子的事别让我担心,她在家会照顾好的。因为时间晚了,她让就挂电话了,我打电话欲说我心里话,但母亲一通说到底,我成了聆听者了。

  我的母亲随笔 篇24

  从小到大心里藏不住秘密,有什事都会对母亲说。现在,电话里的母亲总是担心我。所以,每次打电话我会尽力除掉自己生活中负面新闻,把母亲哄到开心。

  我:“今天家里吃的什么?”

  母亲:“你吃药了吗?”

  我:“家里天气怎么样?”

  母亲“别废话,赶紧去医院!”

  我:“……”

  三天没往家里打电话,母亲问上来,二十几岁的人了还是说漏了嘴。母亲得知我有胃病消息后立马训了我一顿。幸亏我自制力比较强,好的快,这才让她老人家只打了“三”次电话追问。母亲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母亲说的话,我还是比较遵从的,因为那都是我流着眼泪才明白过来的真理。

  “你是三辈不离姥娘根(地方俗语,意思是三辈人的性格外貌,个人喜好都离不开外公外婆那边亲戚的影子)”。一看到我喝酒,母亲总是又气又好笑地说我。果真如此,父亲和母亲都不能喝酒,而我却能喝个大半斤白酒。后来,离开家,电话里母亲一直叮嘱我少喝酒。果不其然,胃坏了,才知道表哥们的痛苦……

  母亲常说:“儿行千里母担忧,长再大,在我眼中你还是孩子”。前些日子我休假几天回去,母亲帮我铺床,洗衣服,扫地。其实我是极其不愿的,但看到母亲非常高兴,也就随她了。临走的时候,她竟然把我的小背包里塞的满满的,我一出门背带都断了。我看着母亲,母亲有些窘迫:“我是怕你到地方不够分的,到时候你吃不了多少”。上车的时候母亲还要给我付车钱,我说自己挣的够花了,母亲才收回钱目送着我离去。

  最近母亲总是担心我的婚姻。电话里问:“你跟那女孩怎么样了?”我说:“没怎么样。”后来又问,我如实回答:“早就不说话了。母亲责怪着我,说我别那么挑剔,找个平凡的能过日子的就行了。在我苦口婆心答应了半天后,母亲终于肯收手,饶了我一命。

  其实,我也知道母亲担心我,是舍不得,她最怕有一天我用不上她。我更舍不得,虽然嘴上烦恼,每当母亲担心我,我都觉得很甜蜜,很快乐。当然,前提是我能够把她老人家哄开心。亲爱的你要是烦恼,你能吗?

【我的母亲随笔】相关文章:

我的母亲随笔12-28

描写我的母亲的随笔散文04-06

《母亲的母亲》随笔06-24

中华我的母亲散文随笔02-25

母亲的背我的家随笔散文11-08

回忆我的母亲随笔散文04-01

我和母亲随笔散文03-29

我的母亲随笔情感散文03-23

母亲的随笔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