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清明的随笔

时间:2022-08-29 05:16:02 随笔 我要投稿

清明的随笔(15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对随笔应该很熟悉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可以抒情、叙事或评论。你知道什么样的随笔才是被大家所称赞的随笔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清明的随笔,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明的随笔(15篇)

清明的随笔1

  由于,清明节是在学校过的不能在家里过。在家里,吃上那平时吃不到的的清明果,那可真是佳肴啊!而且不能在家里和家人一起去乡下扫墓(踏青),给死去的故人请安,给他们拜年,送上家中做出来的佳肴--清明果。让他们保佑我的学习更好,学业成功。

  于是,星期六爸爸在家很空,决定带我回乡下去给奶奶扫墓。我立即拿来自己家里做出来的清明果,拿来一个篮子在下面铺了一张干净的报纸,然后小心翼翼的把清明果平铺在里面,以免发生一想不到的“事故”。最后,我把篮子放在车子的后备箱中。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全家就坐上了车子。在坑坑洼洼的山路上车子不停的颠簸,这时我想起了后备箱中的佳肴非常担心,心急如焚。我叫爸爸开慢些特别是有坑的地方。我们就慢慢悠悠的坐车,就像老牛拖慢腿。

  经过,半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到了奶奶的坟前,我拿出清明果放好,拿香深深的鞠了一个躬,拜了几拜。给奶奶请了安,向他问好。对他行完了中华民族的.礼仪以后,就拿出鞭炮“劈劈啪啪”的响了起来。那声音震耳欲聋,就像天上打雷一样。把弟弟吓的呜呜大哭起来。后来我又默默的在坟墓前许愿“希望奶奶能保佑我学习快些进步,全家生活快乐,身体健康,学业有成”。

清明的随笔2

  又是一年的清明时节。每年临近清明的时候,心中总会有丝淡淡的莫名的哀愁,不甚强烈,却也挥之不去,就这样在心头绕着、纠缠着。

  这几天的天气很是不错,不知道,清明节那天,纷纷的细雨是否会如期而至。仿佛有了这雨,清明才更能显得出它淡淡悲凉和丝丝忆念的味道来。是清明成全了这场雨,更是这雨衬托了清明。望着飘洒的细雨,才更能引得人们心中那种淡淡的哀愁和思念。回味少年时,清明节和雨,在我的印象中只是一幅优美的画卷。随风飘洒的细雨中,一位骑着马赶路的'清贫诗人,俯身向着一个小牧童,牧童站在道旁,一手握着鞭子,一手遥遥指着间草房。草房上空,一面红色的酒幡在薄薄的细雨中时隐时现。这大概是源于《清明》这首诗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在我无忧的岁月里,这首诗所给予我的就是这样一种恬美的意境。少年无忧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就像童年放起的一只风筝,挣断了线,便消失的无影无踪,到处也寻觅不到了。渐渐地,清明对于我,便多了一丝淡淡的哀愁,愈来愈重,特别是外公离去后,这感觉更加强烈了。在我的印象中,外公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对我特别的好,可能是我比较乖的缘故吧。外公走后,每年的清明和他的祭日,我心中都会很哀伤。有人说,对别人的思念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淡。我想,或许对于至爱亲人的思念恰恰与之相反吧。即使过了再长的时间,在每次忆起他们音容笑貌时,我们的心中总会有些酸酸凉凉的感觉吧。哪怕是十年、几十年,这种感觉也不会减弱、消失,反而会变的更加强烈。

  正因如此,清明节才会成为一个流传千年的日子;清明时节的细雨,才会绵绵不绝地纷纷而至,这大概是对于人们心中哀愁的感应吧。

清明的随笔3

  绵绵细雨笼罩着翠色的人间,不经意间嗅到一丝春的味道。没错,是它——清明!

  春寒料峭,这个节日与节气,散发着丝丝哀愁。携一束淡雅的白菊,踏上野草横生的山路,探访草丛林木深处的那方坟冢。

  穿梭在幽深的记忆里,我的口中像是衔了一枚青橄榄,顿时苦涩流遍全身。两年前,爷爷慈祥的面孔被永远定格在了方方正正的.遗像里,一阵阵凄怆的哭声回荡在爷爷的屋子里。我浑身木然,只觉得天旋地转,心在滴血……从那天开始,我尝到了离别的痛苦,变得愈发懂事。爸爸说,那是我人生中的一级台阶。

  银铃般清脆的鸟啼打断了我的思绪。我在爷爷的墓前恭恭敬敬地拜了几拜,看着大人烧纸钱。四周氤氤氲氲,朦胧了整个天地。“爷爷,我们走了。”我默默地想着,随大人们离开这里。

  太太爷爷和太太奶奶的墓在山上。大家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一路上,竹子、青草,鹅黄、嫩绿,在经过雨的洗礼后显得愈发精神。我们一行人像是在踏青。雨珠坠落,滑进嘴里,那么清甜,又透着几份寒意,我若有所思:“这是清明的味道吧!有春天的气息,也有哀愁的感觉。”大人们笑笑:“也许吧!”

  在这里,除了满眼的绿,就只剩下天空的颜色了。我们和大自然进行亲密的接触,无忧无虑地畅享自然的美景。我沉醉了,这时的我,全然没有“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哀愁,只有满心对春天的向往了。

  清明虽然没有其他节日时的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却独有一番清新的滋味。我们在这个节气中扫墓祭祖,细雨中透出淡淡的哀思,春光中映出对新一年的向往。

  这就是清明,一个中国特有的节气!霏霏细雨,朦胧天地,又是一年清明时……

清明的随笔4

  又是一个清明节,家家户户都出门去郊外祭祖;献鲜花。或者是去扫墓。而我们一家子呢?去和邻居家一起去郊游了。

  坐了两小时的车,终于到达目的地。爸爸把帐篷搭起来后,我们开始12点的午餐。妈妈找了一些火柴堆在一块儿;爸爸则在那扫旁边的垃圾。我无所事事,在一旁欢呼着:“野炊啦!野炊啦!”

  爸爸开始点火了。他用了一根火柴在那戳了一下,那火就一瞬间冒出来了。吓得我跑到后边去。爸爸用刚买来的鱼铐起来了,我也不例外,拿来一根长木棒,把鱼串起来。把鱼放在上面后,我就爬回“野炊房”静静地等待着烤鱼的滋味。可等我跑出来一看,连鱼都焦了,我问:“你们是不是故意把鱼弄焦的.?”再看看爸爸妈妈旁边的一大堆鱼串,我也是彻底“灭”了。

  等到了中午,一束束阳光一丝丝、一缕缕地照进来,可是舒服!躺在“野炊房”里,温和的阳光照进来,这时,你再吃口水果,那时的感受,是怎么样用千言万语地说不出来的。阵阵微风佛过,感受微风的轻柔,魅力;又晒着不大的阳光,吃着酸甜可口的葡萄。这日子,美呆了!

  夜幕渐渐拉下,天空似乎换下一张脸,变得黝黑黝黑的。我趴在一块大石头上,仰望着那满天繁星的天空,星星在和世界眨眼。瞧,那由七颗小星星组成的一把勺子,那就是北斗七星,我真想把它摘下来,尝尝世界上的美食。无数颗星星像个“星星布毯,”放在天空中会变成星空。望着那迷人的星空。我陶醉了,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在梦中,有意想不到的梦。这一天,慢慢从我的脑海中过去了……

  当我从梦中苏醒,这已是个新的一天了。那一天,它再也不会出现,但它也不会让我忘记那天。因为它是我生命中最特殊、最极为宝贵的一天!

清明的随笔5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此时的清明虽没有春雨纷纷,但空气中弥漫着的灰色调显得感伤浓重,花儿似乎也忧忧黯然。

  今天的小树林比往常安静了许多,我和刑姐照常一起练习太极步伐。暖暖的空气流动着,此时还有一种异样的声音苍凉传来:“由悲痛的凝噎,变成沉闷的哭泣”。我发现这悲怆是一个男人的眼泪:他说他相濡以沫几十年的妻子就在几天前,离他而去,在这花开的季节,却像落花一样消逝了,从此天上人间两相隔。不思量,自难忘,田间孤坟话凄凉……思妻心重,忍不住失声痛哭。寂寞石凳,孤苦仃影。我不由得感叹清明美丽的悲伤:人间四月繁花万种,芳菲浓;阳光明媚满面春风。也是思念亲人悲切时,离愁别绪亦悠悠。滴滴泪水的哭诉,让我感觉岁月无情,人生无常又无奈,时光如梭,岁月轮回有始有终;在世人生,一秋草木,最终回归自然成泥做尘。在这个时候我们的劝慰似乎显得苍白无力,徒增伤悲……只希望请春风把温暖带给他,散尽悲伤,放眼春光无限,珍惜以后的生活。

  我们离开小树林,刑姐,我、老师默默无语的走在返回的.小路上,树荫下,地面草丛,星星点点无数朵蓝色的花儿突然晃动着我的眼睛,我惊喜地说:好多漂亮的小花!刑姐说:满天星;老师说:满天的星星都跑到这里来了……呵呵、是啊!真好,你看它们眨着清亮的小眼睛,露着迷人的微笑,和着春风舞动,温婉雅致。有时的美好不是在遥远的前方等待,而是就在我们的脚下,只不过脚步匆忙错过而已。这小花儿多么神奇,就这么一小点儿,集聚一起载歌载舞,惊现清明。原来是她轻柔地告诉我们:清明虽是哀思亲人的季节,却也是美好的季节……请珍惜沾满雨露的青春年华。

清明的随笔6

  岁岁清明,今又清明,我掬起春天第一片思念,捧送您永远的寂寞,在这个无雨的.清明时节。一副宣纸点缀出众多景色,却再也唤不回那一缕幽魂。

  山一程,水一程,走一程,停一程,在我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中,您那颗普通的灵魂早已走得很远很远,再也没有归期,也再也没有回程。

  没有人知道,生与死的距离到底有多远,时光轻飘飘匆匆飞逝,没有谁能成为谁的永久。柳已抽绿,春已来到,只有那颗沧桑的心还在寻寻觅觅,无处释怀,无处寄托。

清明的随笔7

  清明节,是世人悼念已逝的亲朋好友于尊重之人的节日,其中扫墓是清明节鲜明的代表性活动,但是随着一个个清明节的到来又流去,其节日的代表性活动也露出了种种丑陋的一面,不得不令人为之思考。

  革命先烈之墓谁人真诚来扫?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常春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这是红歌《英雄赞歌》里边的一段歌词,正如歌曲所表达的意思,我们国家如今的繁荣,人民生活的富裕都离不开革命先烈用鲜血与生命所打下的坚实基础。可是,在清明节的到来,世人有几位真心到不是亲人而胜似亲人的烈士陵园为先烈去扫墓?不错,如今清明地是有许多单位或机关集体组织到烈士陵园扫墓,可是对于这些组织的集体扫墓,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什么?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他们扫墓时手中高举的横幅:某某学校、某某机关之类等等;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他们扫墓时手中高举的相机,然后第二天在电视或报纸上看到‘某某单位机关于清明节集体到某某烈士陵园扫墓’之类的新闻。倘若这些团体在烈士陵园好好扫墓在如此这般也罢,而我所看到他们扫墓时的严肃和认真只有旁人照相取材时的仅有,而过后则恢复了原有的轻松,一路谈笑风生,如此行为岂不做作?先烈的英魂岂容这般亵渎?清明节你们扫墓如此这般,那么平日呢?平日里你们会想起到烈士陵园扫墓吗?清明节,如今到底还能有多少人真诚到烈士陵园扫墓?

  清明节扫墓的铺张浪费攀比之风

  记得以前清明节为祖先扫墓,烧点纸钱然后在虔诚祭拜一翻即可,可是如今放眼祭品市场,纸钱、纸人、纸房、纸车等等之些,祭品多的可谓是眼花缭乱,而这些祭品也是价格不菲,我曾问过一位老人这些东西有什么用,老人毫不犹豫的说:没什么用,扫墓只要是真心祭拜就行。既然没什么用,怎么还有那么多人大方的买这些祭品呢?其中原因不外乎面子工程,只要自己朋友为祖先扫墓时买这些东西当祭品烧给祖先,自己不这样做,岂不就显的很没面子?于是,我比你、你比他,慢慢的就形成一股攀比之风,而要搭上这股攀比之风就需要花费很多不应该花费的金钱,其实清明节扫墓我们祭拜祖先只要有一颗虔诚的心就行,当然,烧些纸钱也未尝不可,但是虚荣攀比而造成的铺张浪费实在不可,这样你们这些子女把祖先当作什么了?是尊敬的祖先?还是互相攀比满足虚荣心的工具?!

  清明节假期扫墓变为出外游玩现象

  早在零七年国家已把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些传统节日定为法定节日,并为之设了假期,目的是为了让人民对这些传统节日引起重视,可是当人们生活质量的渐而提高,游玩享乐成为人们的‘第二生活’,如今国家安排祭拜先祖的清明假期也被人们当作休闲娱乐之日,一年有很多天很多节日可以用来出外游玩,为什么要利用具有如此意义的清明节呢?难道清明节没有人值得自己为之扫墓吗?

  清明日,扫墓时;为祖先,为先烈。铺长浪费攀比不可取,认真虔诚用心就足矣;出外游玩莫为之,只因清明的意义。逝去故人在哪里?你们永远活在我们的心窝里。

清明的随笔8

  不知怎的,我突然意志非常坚决,想在清明时回一次老家。不管同时朋友们怎么拿去哪里哪里玩来诱惑我,我都坚决的回答:我要回家!也许是想念家乡的粽子,也许是想念家乡的土房子,又也许是想念家乡年过古稀的奶奶了吧!

  时节,回家的人还是很多的,毕竟在我们家乡农历的节日都非常重视,不是非得什么习俗,哪怕只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顿饭,老人也倍感安慰。所以不管子女在多远的他乡,不管子女在外面忙什么,每逢节日都会回家吃顿饭,和家人聚一聚。经过三个小时的排队,我终于坐上了回家的汽车,看着周围那些面孔,我知道这些都是老乡,都是节日回家的旅徒。望着窗外钢筋水泥铸成的高楼大厦,怎么也感受不到家的味道,心里期盼的是将要到达的老家,那里或许才有自己熟悉的感觉。

  颠簸了一个小时左右,我挣来惺忪的双眼,顿时没有了一点瞌睡,因为我看到了青山绿水,看到了红砖素瓦,看到了炊烟袅袅,看到了流水人家。望着路边成荫的树木花草,屋前嬉戏的垂髻孩童,塘里划过的白羽鹅鸭……隔别家乡几个月的我,心里却涌上了激动。看着熟悉的风景,想着马上就能到家了,汽车椅子上仿佛都长出了针毡。

  家里树木都没有变,奶奶仍屋前屋后的忙着,看到孙子孙女回来了,眼睛笑的眯成了一条缝,然后就琢磨着琢磨弄些好吃的给我们吃。家里被奶奶打扫的一尘不染,菜园里还有奶奶的很多“成果”,用奶奶的话说一个人在家不干这些干什么呢?总不能一天到晚闲着吧!

  清明时节雨纷纷,在清明的早晨就下起了蒙蒙细雨,奶奶吩咐我帮她打伞,和她一起到池塘变清洗衣服去。池塘边我为奶奶打伞,不经意间就痴情于身边的风景。早晨的池塘变是安静的,没有了蛙的叫声,在这乡村里叶没有什么高的建筑物,一眼能望到很远的田野、山川。近处小桥流水人家清晰可见,池塘四周长满了郁郁葱葱的草木,和池塘里因雨水而泛起涟漪的`水面相映成趣。这些都仿佛被这雨水冲刷干净了似的,让人看的清晰,却又那般的赏心悦目。倏然间,奶奶已经清洗玩衣服了,当她站起身来时,却又骂我傻孩子,因为不知何时,我的后背已经被雨水浸的湿透了。

  和家人一起吃顿饭,在家里享受着家里的温暖,我突然觉得我的坚决是正确的。城市里没有这乡下的细腻,没有乡下这淳朴,没有乡下这家乡的味道。时间总在不知不觉中逃走,恍然间假期已经过去了,我也要离开家去工作了。临行前我还深深的吸了口家乡的气息,仿佛想带走这里的一口空气。我发奋要努力工作,或许期盼以后能常回家来,因为这里是我爱的地方!

清明的随笔9

  又是一年清明时,起风了。思绪随着风儿愈飘愈远,或许谈不上伤感,或许谈不上离愁。只是在这怀念的季节里,想起了已故的人和已逝的往事。于是,淡淡的哀愁随着清波荡开,荡开……

  清明时节雨纷纷。瞧,飘飘洒洒,凄凄冷冷,丝丝细雨,湿润了心头,也唤醒了我。滴滴答答,似乎很杂乱,又似乎很有律动力——正像我的心情,不悲不喜。我轻轻地走在这林间小路上,享受着这难得的安静。低头沉思,想起了那个他——在很久以前,他也像我一样,沉醉于这清明小雨之中,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但细雨纷纷,让人感受到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于是,他写下了雨中行路者的`心情——清明时节雨纷纷。他就是杜牧。

  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里,我理所当然地想起了已故的亲人,他们走了,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但却免不了多愁善感几回。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杜牧或许与我同样的心情。看那春雨湿衫,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的滋味复杂。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又平添了一层愁绪,于是,他写下了这句千古名句——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雨不知不觉小了,我的愁绪仿佛收敛回来了。人生自古谁无死,何必伤感离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人生亦如此。杜牧或许明白人世间分分离离,故写下了“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一绝句。行人也不愿继续哀愁下去,或许想散散心头愁绪,于是借问酒家何处,而遥指杏花村却令所有人豁然开朗。或许人生总有那么一些死结,需要别人帮我们解开,而杜牧这句,写得实在深得人心,一语惊醒我这个梦中人。

  喜欢,很是喜欢。喜欢写这首诗的高明的诗人,写得自如之极,兴味隐跃,余韵邈然,耐人寻味。

  喜欢清明,那种感觉,很是轻松很是惬意。杨柳拂过心头,悄悄地荡开了那颗忧愁的心……

清明的随笔10

  又是一年春草绿,梨花风起正清明。清明节是人们以各种方式缅怀英烈、祭奠逝者、祭扫陵墓、悼念先人、寄托哀思,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节日。按照传统风俗,节日期间,人们会上坟烧纸、说冥物、燃放鞭炮,以表达思念之情。

  早上,一大早我们就上山扫墓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话是这样说,可今早的天气却格外令人清爽。扫墓时,大人们提着糕点、水果、米酒、肉,我们小孩就在后面拿着锄头、铲子屁颠屁颠地跟着。

  我们只需要去爷爷的墓碑,首先是把墓前的`草除掉,然后再松土。爸爸把折来的柳枝插在坟头。他说:“爸,你在那边要好好的,今年国家不让放鞭炮点火,你不要介意。我就插柳枝在这,让绿荫成为你最好栖园。”接着,我们就屈膝跪下,向爷爷磕了三下响头。最后,爸爸拿到毛笔把墓碑上的字工工整整的描了一遍。

  清明节不仅是祭奠祖宗的时候,还是春游踏春的好时机。

  我们去山上的一块平旷工地放风筝。妈妈说:“快点放风筝了,把不好的事吹掉。”我们每个人都写了自己的心烦事,让它随风而逝。但唯独奶奶没写烦心事,因为她心里装的是我们。她写道:“老头子,你保佑啊,保佑你的儿子、媳妇心想事成,保佑你的孙子、孙女快快乐乐的,考到博士研究生。”奶奶没写她自己,我拿到笔在后面写下:爷爷,您让奶奶身体健康,让她多陪我们,不要把她从我们身边带走。

  这一天,虽是清明节,但我们却很快乐,很有意义。

清明的随笔11

  青春的芽苞虽是短暂,在那忧伤的'清明节前,凋谢枝头,令人叹惋,可是啊,春天的凋零并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生命的涅槃,更高层次的再生哟!

  和着清风晾晒,脱其嫩稚,伴着炊烟杀青,敛其丰腴。拾一堆山竹,再添一把松针,燃起篝火烘焙,烟温香暖中出落成纤纤美人,婷婷玉立,含而默默,始为上品中之佳品!佳品中之绝品也!在春后的时节,烧一壶清泉,把她冲泡,未见其形已闻其香!

  暗香氤氲,袅袅娜娜。看其形,观其姿,叹其舞,惊其颜,仪态万千,风情万种!鲜活一波春水,清绿一片心空!啜一口清甜,闻一丝香远!

清明的随笔12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清明节又叫寒食节,这是一个融汇了两个古老节日精华的清明节,在宋元时期形成了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祭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传统节日。民国时期,清明节这天,除了原有的扫墓、踏青等习俗外,植树也被确定为常规项目。

  周日上午,我和妈妈走在外婆家那边的山路上,溪水缓缓的流,路边的小草又被春风吹绿了,不时可以看到有人挑着担子和纸钱,匆匆而走;也不时可以从林中传来一阵一阵的哭声和鞭炮声和哭声;也不时有从山上扫墓归来的伤心人,这让我不由的想起了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慢走在山路上,看到外公以及其他的叔叔阿姨,都在田地中干活。有的在田地上翻地,田间一片忙碌;有的在翻好的地上撒菜籽、种菜苗,绿油油的一垅一垅;有的在插豆棒,整整齐齐,相互交叉依靠;有的在山地上种植果树苗。田地间一片生机勃勃,真好看!正所谓“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

  我和妈妈继续往山上走,看着山脚下嫩绿的.野草,半山坡上的桑树张开着嫩叶,毛竹林中破土而出的竹笋,清明到了,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我喜欢这春意浓浓的清明节。

清明的随笔13

  在我的印象里,清明总是潮湿的。雨水笼罩着天际,笼罩在心头,雾蒙蒙的。

  这也仅仅是我对清明的印象。小的时候,我一直认为墓地与死亡离我很远,虽然它们是生命的终结,但我从没见过它。那时的我可能并不明白死亡的意义是什么,只是老老实实的记下了名字——是死亡,是离去。

  大了一些,我去了烈士陵园。闻着浓烈的艾香,我第一次见到了墓——只有我身体一般大小的石坑。难道,我们离开后只能在这狭小的地方安眠吗?

  上了六年级,背得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才知道为什么清明的街道上总有一些失了魂般的人在徘徊。他们在什么中徘徊?忧伤,痛苦,以及一个人的回忆。清明的雨、清明的墓、清明的人,总在不时地透出伤感,或许清明的作用便是衔接相隔于两个世界的人,让那些可能被遗忘的人再一次出现在我们的记忆里。

  我曾遥想,千年前的杜牧也许曾在清明时节的某个城中徘徊,提着壶酒坐在街头看世间百态,雨纷纷地下,人痴痴地望。而千年后的我无所事事地趴在窗前,望着窗外的雨滴轻抚尘埃,打落玉兰。清明雨在飘洒,人们在对亲人景仰与怀念,一次又一次重温那随着人的离去即将消散的回忆。

  上初中了,我才隐约发现——原来从小到大我从未感受过在清明的.忧伤中回忆一个逝去的人的滋味。并不是因为没有亲人离开,而是那种辛辣的像酒,苦涩的像泪的滋味可能无法在我这个少不经事的年纪懂得。

  墓志铭总是默默记载一个人的生平,清明雨总是默默洗刷着每年的灰。它拂去了灰尘,却无法拂去时光的痕。或许当人在每年祭奠时看到碑上新长的青苔,总会感叹一声——他离我们又远了一年。

清明的随笔14

  一次,孩子问我:“爸爸,你是不是很想念老祖,我领你去看。”此话一出,把我惊出虚汗,原来孩子是说挂在堂屋的遗像。

  这里的清明似乎和文明传说的渊源无关,或许大家根本就不懂介之推之类的流传故事,也不知道什么清明的由来,只知道清明来了,要去祭拜祖先,这样一年两年,直至刻印在后人心中。

  看着窗外笼罩着的云层,深灰色的天空像一顶帐篷支在小城四周的山上,将小城和星空分割开来,或许傍晚小城的山尖还会挂着一个横切的南瓜,丝缕阳光像黄红的瓜瓤在滚圆的瓜皮的伸展,中心那一粒黄白的瓜子,向外输送着养分。

  云和雨就像兄弟姐们一样,有时云集雨来,有时云过雨逝。清明时节雨纷纷,没有雨的清明似乎就像枯坟里的祖先,只有没有腐化骨骼,躺在阴暗的角落,或许就连骨骼也腐化为泥,一堆布满深黑色早已褪去红色原色的坟土,等待着人们从心里想起并祭拜。

  求学期间,由于离家几千里,清明只能在心里默默的祭拜,或者根本不用去祭拜。那时,熟悉的亲人还在世,死去的祖辈,我都没有见过,只是听奶奶们说起过。多年后,亲人相继离世,才想起清明节一定要回去上坟,看一看那一堆埋着亲人的土,是否长树长草,是否被猪拱牛挑,是否被雨水冲刷,坟前的.树是否遮住坟向……

  清明节,经济好的人家会拉只羊去杀,家庭一般的人家几只鸡即可,或邀亲朋好友前去家族坟地上坟。柳枝此时已经长出了新叶,不知为何要采摘柳枝置于坟头?在这里,柳枝和桃枝是用来驱鬼的,难道祖先没有变鬼的,都升天成仙了?大人也会给孩子编一定柳枝凉帽,不知是避热气,还是辟邪。每次吃饭,老人就会念叨:“不能用柳枝筷子夹鸡肉,否则会被毒死的。”山上,也不一定会有柳枝,但还是一年一年的叮嘱着。吃完饭,收拾剩菜时,老人又要高声叮嘱:“鸡肉要收好,不可让蚂蚁爬过,爬过就会闹人了。”似乎这就是,每年上坟都少不了的话。有的老人或问儿孙:“给祖先磕头了没有?给祖先上香了没有?”尽责的老人会领着孩子,前去认祖坟,看墓碑认先人,要跪下磕头,可要碰到地上,要用左手上三柱香。回想那时甚是虔诚,有时不小心还将头磕破,裤头磕脏。如今上坟,稍作比划略表心意,香纸不化……多年以后,或许孩子们都不会再有上坟的场景。

  上坟时,会对有的祖坟进行填土,选土要选松软的土,那样祖坟才会蓬松,种植高杆茅草才能更好的生长,一家人才能从祖坟得到庇佑,才能兴旺发达。要修去坟周边的树木,不能让坟前的树遮住坟向,不能让让坟后的树根长进坟里,不能让左右的树枝盖过坟沿,树上的雨滴会冲走坟上的土,这些都是不能忽视的细节。

  晚饭后,大家启程回家。一个老人点着三柱叫魂香,叫着所有上坟的子孙名字:“说着快回家来。”并和祖先说:“赶快回去守好坟。”

清明的随笔15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你身边,咫尺距离,却永远也见不到你

  -------题记

  清明时节,独自一人沿着一条崎岖的乡间小路,悄悄地走到了你的身边,你在这里静静地躺着,已经十几个年头了,茔头青青,那晶莹滚动的露珠,我知道是你无声的哽咽,是你过早离开家人,对父母、妻子,儿女愧疚的泪痕---------,捧一捧新土,轻轻地洒在你的身上,那湿湿润润的泥土清香,包含着对你丝丝缕缕的思念和怜惜,虔诚的跪在墓碑面前叩拜,燃烧的纸灰在一片火红中时起时落随风舞动,思绪又牵引回到了从前,不觉潸然泪如雨下,想起当年送你去殡仪馆火化的路上,嘴里喃喃低语,不停呼唤着你的`名字,多么希望你能醒过来,因为这是你最后一次存活的机会,当高耸的烟囱冒出一股青烟的那一刻,彻底、彻底,彻底粉碎了我痴心妄想的梦幻-------

  还记得当年吗? 我们一行人去皇藏峪游玩,为了节省景点门票,我们开着卡车从景区后面翻山,不料却被那里驻扎的武警部队抓个正着,以为我们是间谍,来探测什么国家机密,车被开进了营房,还对我们进行了核查,最后说明缘由才把我们给放了,登高远眺,云雾缭绕,美景尽收眼底,顿觉心旷神怡,把先前发生不愉快的事都抛到了九霄云外,沿途留下了阵阵欢乐的笑声,那一次和你一起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照片和美好的回忆,直到如今,翻起那些泛黄的照片,心中就不由自主的又想起你,正是那次旅行,让我第一次吃到当地的名吃,皇藏峪蘑菇鸡,饭桌上提起翻山被抓的事,大家都笑得前俯后仰,那种愉悦的氛围无法用语言表达,那一次的啤酒是多麽的甘甜,那么的爽口,从那以后都再也找不回那种感觉,吃意正浓时,清晰的记得,我们端起酒杯相约十年以后,继续相聚这里重温旧梦,那是多么难忘的一个场景,犹如一树美丽的风景定格于心灵最深处,万万没想到那一次竟然成了我们之间的永别,你没有遵从我们的约定,悄无声息的狠心的离开我们大家。每每在去皇藏峪游览时,往昔在一起的快乐时光,都浮现在眼前,山上的一草一木还依旧如故,却再也见不到当年的你,物是人非,心中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痛,不禁感慨万千。

  不曾忘记, 在我创业起步最困难的时候,是你伸出了热情的双手,倾尽全力帮我度过了一次又一次的难关,慷慨解囊,不求回报,你的胸怀宽广,风趣幽默,成熟稳重,睿智通达,一直被我追捧仿效,岁月如梭,流年飞逝,我也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寒酸,略带稚气的青涩少年。感谢上苍,让我有缘结识你这样义薄云天,重情重义的大哥,在我最无助的时候,给予我最大的鼓舞和支持,让我一步一步迈向成功,感恩岁月,让我在人生的路上遇到你,让我学会宽容 ,感恩;懂得珍惜,明白了刻骨铭心的真诚。在我事业每一次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一想起你,我就会鼓足勇气,斗志昂扬,坚定的向前迈进。心中暗暗发誓,绝不辜负你对我的支持和厚爱。

  陌上花开,杨柳青青, 清明时节,微风拂面而来,却感到阵阵透骨的凉,缓缓起身注视墓碑,良久良久 ,久久不愿离去,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是我在你身边,你却不知道我在爱你,而我认为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你身边,咫尺距离,却永远也 见不到你,

  燕子飞走了;还会再飞回来,花落;还会有花开的季节 ,一场生命的结束;也可能会是孕育一个新生命的开始 阡陌红尘 ,相思渡口,生命若有轮回 , 来生我们有缘还能再相聚,答应我,做我恪守承诺,永不相离的大哥好吗?

【清明的随笔】相关文章:

清明的随笔04-09

关于清明随笔09-22

清明高中随笔09-25

清明回家随笔09-11

清明话题随笔09-14

清明踏青随笔10-04

清明随笔作文09-12

清明随笔散文11-05

清明小学随笔08-12

清明假期随笔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