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春节的随笔

时间:2023-01-26 08:22:02 随笔 我要投稿

【荐】春节的随笔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说起随笔,大家应该都有印象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可以抒情、叙事或评论。你知道什么样的随笔才是被大家所称赞的随笔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春节的随笔,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荐】春节的随笔

春节的随笔1

  新年是中国的习俗,不仅仅是那喜庆热闹的气氛,更是因为一年到头,各行各业的人都可以休生养息,与家人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

  实实在在的说,我喜欢新年的原因是——可以放假。假期在家里看看各个地方台的'春节联欢节目,与家人吃年夜饭,没事采购一些年货、零食,上上网,睡睡懒觉,实在是颇为惬意。如果在北方的老家,说不定还可以和同伴们打雪仗、堆雪人、滑冰。年夜饭更是丰盛的令人垂涎三尺,各色美味佳肴,是平时鲜为少见的。

  国家似乎早就有过明令要禁止燃放烟花炮竹,但在我看来,是不可能治住的。要知道新年期间,执法人员也是要休息的,很难腾出空来管制,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最主要的原因是,如果禁止,那么国家自己就要先以身作则。万不能“只许州官防火,不许百姓点灯”。在各种节日上,很多大型的晚会上,在这些大的公开场合,甚至是国家,也会放烟花炮竹。而遏制住了人们的习俗,那春节的气氛也会大打折扣。尤其是除夕夜守岁时,那声声不绝的鞭炮声,眼花缭乱、绚丽多彩的烟火,让人难以忘怀,处处洋溢着新年的喜庆。

  新年逛庙会自然是不二的选择。庙会是一种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民间性娱乐活动。由于起源于寺庙周围,所以叫“庙”。庙会上热闹万分,有舞狮子的、踩高跷的、唱戏的、猜灯谜的,花样繁多有趣,也有许多各色民间小食出售。

  这就是我喜庆而又简单的新年,虽然简单,但却乐趣充实。

春节的随笔2

  春节到了,家家户户喜气洋洋,团团圆圆。春节有许多习俗,比如: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等等。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它们吧!

  贴门神这是几乎家家户户过年都要做的,关于贴门神还有一段有趣的神话传说:相传在古时候,有位龙王总想偷吃玉帝的贡品,玉帝发现后狠狠地惩罚了它,可龙王依然屡教不改,于是,玉帝让两位身强力壮的天神看守大门,不让龙王再来捣乱。可是两位天神和我们一样要睡觉休息。于是玉帝想了一个好办法,把两位天神的画像贴在门上,从此贴门神的习俗就这样代代流传。

  在我国的北方有一种习俗,就是吃饺子,饺子的谐音即“交子”,表达了人们对更岁交子,对新的一年吉祥富裕的一种渴望。而南方人则喜欢在大年的早晨吃汤圆,意味着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圆圆满满,团团圆圆。人们还喜欢把一种叫“荠菜”的蔬菜和汤圆一块吃,“荠菜”有被称作“聚财”意喻在新的一年招财进宝,心想事成。

  春节里,我们更少不了要放鞭炮来活跃一下春节时欢欢喜喜的气氛了。放鞭炮在民间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在远古的时侯,有一只叫“年”的怪兽,每到春节的时候就出来吓唬人,于是人们就想了个办法。用竹筒点燃扔向它,竹筒爆炸后发出很大的声响,吓走了年兽,放鞭炮的`习俗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很多,它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拉近了人们的距离,它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它们吧!

春节的随笔3

  春节就是农历新年,是华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春节降临,万象更新,象征着一年的开始;标志着人生的另一个起点。

  春节之所以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节日,是因为通过这个节日的`庆祝仪式,能加强家庭联系与亲情。诸如吃团圆饭、向亲友拜年送礼等等,这些习俗都在提醒人们,家庭在社会中的中心地位。世界各地凡有华人聚居的地方,无不隆重而热烈的庆祝这个节日。春节的庆祝活动,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到农历正月十五,一连15天。

  为了接待亲戚朋友上门拜年,家家户户都在节日前把住家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一些家庭还在门上贴上春联,写上吉祥联语,祈求好运,年年丰收。

  春联在我国华人社会已逐渐简化了。今天我们还可以看到人们把象征吉利的“春”“福”等单字当作装饰品挂在门上或墙上,有者还特意把这些单字倒贴,那是因为“倒”与“到”谐音,表示“春到”、“福到”的意思。

  如果,你还想多了解广东,那就来逛逛吧!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啊!

春节的随笔4

  教师只有理解尊重孩子,真诚地爱每一位孩子,才可能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孩子年龄小,自控能力差,作为老师切不能对他们动辄批评、指责,而是要和颜悦色,循循善诱,运用暗示的方法,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教育,从而获得成功。这样既不损害幼儿自尊心,也不会使其产生抵触情绪。暗示法对幼儿是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暗示教育的魅力就在于教师不是直接阐述自己的观点,而是暗示诱导幼儿自己去思考和领悟。暗示的手段引导幼儿说出自信的'话,从而获得成功,使孩子不甘于在行动中落后于他人,以自信的语言调节自身行动,形成一种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

春节的随笔5

  一年一渡的新春佳节到来了,但令我最难忘的还是那洋溢着浓浓的年味的除夕之夜。

  除夕,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每到这一天,远方的亲人都要回到家里与亲人团聚,吃上一餐团年饭,表示一家人永远团团圆圆,相亲相爱,幸福美满。

  晚上,我吃过年夜饭,全家人都一起观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12点的钟声敲响了忽然,“噼里啪啦”的一声鞭炮声印入耳帘,我跑到了窗前一看,哇!鞭炮、烟花的声音彼伏着,像是在与过去的一年告别。我的`好奇心把我引到了窗前,最值得引人注目的,还是那“非花却比花甚之”的烟花了。十几支烟花直指天空,一粒粒“金砂”喷射而出,在空中傲然绽放。赤橙黄绿青蓝紫,样样俱全,姹紫嫣红,把夜空装点得美丽、婀娜,把大地照射得如同白昼。

  “通!”

  地面上又升起个通体发红的大火球。它飞到半空,“啪”的一声,化作千万颗小火星飞溅开来,拖着长长的、闪光的尾巴缓缓落下,好似翩飞的蝴蝶,从空中旋落;又好似被风吹散的蒲公英,不知是哪个调皮鬼,给它们涂上七彩的颜色“通通通!”“嗤嗤嗤!”看!一颗颗发亮,五颜六色的火焰拖着长长的尾巴,争先恐后,前仆后继地蹿上夜空;瞧!那边升出了“天女散花”,这里出现了“孔雀开屏”!哇!再瞧瞧那里的“含苞待放”天空中顿时成了“花”园,“花”的海洋,璀灿夺目,火树银花,多美呀!多么热闹的除夕之夜!“嗖,嗖,嗖”,伴随着一声声清脆的响声,那漂亮的烟花托着一条美丽的长尾巴,在天空中划下一道道拱们之后,“闪亮登场”了。

  烟花五彩缤纷,争奇斗艳,把节日的夜空装点成美丽的大花园!有的像仙女散花,一簇簇,一群群冲上天空,又慢慢落下来;有的像秋菊、月季,万紫千红,千奇百怪;有的像小流星,猛地窜上天空,刹那间又消失在夜空中大地和天空顿时像炸开了锅似的,沸腾不已。那各种各样的喜庆声连成一片,好似响彻云霄的交响乐。真是动听极了!

  鞭炮也不甘示弱,“啪,啪,啪”的响声在天空中回荡。炮仗、鞭炮双管齐下,一个个直冲夜空,在空中翩翩起舞,这边的声音弱了,那边的又起来了,声音此起彼伏,连绵不绝。鞭炮声、炮仗声汇成一股欢快和谐的交响乐,为这无边的夜景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耀眼的礼花在空中闪烁,鞭炮声声震耳欲聋,家家户户灯火通明,那五彩缤纷的烟花映红了大地,映红了天空,这绚丽的色彩,不正象征着我们祖国的锦绣前程吗 ?

春节的随笔6

  当身边的同事和朋友都在谈论年终总结,当打开电视发现正在播出关于春运订票新闻时,当望向床头日历上标注的距离春节多少天的标注时,蓦然发现,20xx年就这样结束,带着些许欣慰,些许惆怅,悄悄的在我生命的岁月里慢慢地溜掉。

  回首过去的一年,有收获,有失去,有开心,有哀伤,有鲜花似锦明媚的春天,也有骄阳如火炙热的夏天。时光会变,不改初心,我一直认为人生一世,需抱有一颗感恩的心。在过去的一年里,感谢亲人和朋友的陪伴,让寒冷的冬天不再孤单;感谢有你,让我在金秋收获自己的爱情;感谢同事和领导,让我在工作中不断成长,展翅高飞。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时光荏苒,时过境迁,30年如弹指一挥间。今天在街上看到一个小男孩一手牵着爸爸的手,一手牵着妈妈的手,满脸带着明媚的笑颜,一刹那感到莫名的`亲切和感动,儿时的场景好像历历在目,恍惚就在昨天,我就是这个小男孩,周末牵着父母的手,跟父母要好吃的棉花糖,要好玩的玩具。但是时光不会逆转,过去的时光,不管是开心还是伤心,都随着时光的流逝随着年轮而溜走,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有珍惜,珍惜每一天,珍惜每一个爱自己的人。回顾现在的生活,大学毕业八年,八年来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工作。青春如鲜花般绚烂多彩,但却短崭的一闪即逝,来不及细细品味青春的活力,它已悄悄地陨落。当看着新一批大学毕业生,从象牙塔踏入工作,怀着新鲜和憧憬,加入到我们这个队伍,心中升起很多感概和情愫。青春对每个人只有一次,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它已来过,就不会再重来。我们惆怅逝去,不如展望未来,过去不可追,现在和将来却是需要自己好好把握。记得儿时,每年的春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会给发压岁钱,会买新衣服;每年的除夕夜都会陪家人一起吃饺子,一起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

  那时候的春节晚会的主持是赵忠祥和倪萍,那时候过年总会放金庸的武侠剧,这都是那个时候的小伙伴最珍贵的记忆。儿时的春节,可以跟长辈耍无赖,可以早上睡懒觉,一觉睡到大中午。如今已经长大,有些亲人却已不在,爸爸妈妈的额头也有更多岁月的痕迹。我们已经不能再像小时候,不能让父母再伺候自己,乌鸦反哺,羔羊跪乳,我们该回报自己的父母,帮他们做家务,陪他们拉拉家常,让他们感觉到欣慰,感觉到自己的儿女长大,懂事。记得儿时,每年的春节,小伙伴们都会拿着压岁钱,一起去买好吃的,好玩的,尽情的玩耍。一起守候在电视机前看电视,一起去集市上逛街,买自己喜欢平时又没钱买的连环画。现在大家都长大,好多儿时的伙伴都已为人父人母,再相聚时聊的最多的都是儿女和工作。

  人生在世,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责任和目标,回想下自己,仍然孑身一人。心中暗暗思量,明年也该让自己有个着落啦,不仅哑然一笑。写到此处,大街上传来商店里刘德华的拜年歌:“恭喜你发财,我恭喜你精彩,最好的请过来,不好的请走开,oh,礼多人不怪,我祝满天下的女孩嫁一个好男孩,两小口永远在一块”。我恍然一笑,年真的越来越近。过去时日不可追,将来时日尤可为,希望未来的20xx年,能够有一个崭新的开始,用我的热情和努力换来自己的美好明天,实现自己的梦想。

春节的随笔7

  按照我国的风俗,过春节就要贴春联、包饺子、吃年夜饭、放烟火爆竹、看春晚等,长辈们还要给小孩压岁钱。我们家过春节也是如此。

  除夕那天,我们一早来到奶奶家,大人们开始忙着准备中午的过年饭了。我却乐悠悠地看起了电视节目。中午,我们邀请了大妈妈一家一起吃团圆饭。吃到一半时,大妈妈就要给我压岁钱,我和爸爸妈妈都说不用给,但大妈妈还是把压岁钱硬塞进了我的口袋。爷爷奶奶也给了我压岁钱,说是对我努力学习的奖励。

  下午,我们去外婆家过年了。一下车,我就跟刚从深圳回来的'哥哥玩起来。后来,舅舅带上我们去买了两个特大的烟火。我兴奋得盼着天能马上黑下来。甚至在饭店吃丰盛的年夜饭都有点心不在焉了,满脑子想着快去放烟火。

  回到家,在我地催促下,舅舅和外公抱出烟火放在一个安全的位置。舅舅迅速点燃了导火线,又马上跑到一边。只听一声巨响,绚烂的烟火在空中绽开了。我捂着耳朵、仰起头,贪婪地看着一朵接一朵绽放的烟火。它们五颜六色,一会儿像孔雀开屏,一会儿像百花齐放,一会儿又像群星闪烁,美丽得让人陶醉!

春节的随笔8

  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春节,每个地方的春节都不一样我就来讲讲广东的春节。

  年二十三,我们广东人过小年,这才是春节的节奏。一家家,以户户的人们出门买年货,腊肉,腊肠,吃的,穿的,都准备好了。

  除夕,一个美好的日子,一年的'最后一天,一家人团团圆圆,在家里守岁,看春晚。

  大年初一,我最喜欢的日子,也是新年的第一天。广东人在这一天都会“开油锅”,开火,倒满油,让锅里的油“跳起舞”来,放进油锅里的角子和煎堆在油里翩翩起舞,当它们出来时已经变成又香又脆的美食了。这个贪吃鬼就忍不住诱惑,那些香味飘进我的鼻子里,就像在对我说“来呀,来呀,来吃我啊,我又香又脆好吃的很。”搞得我闻着这香味向厨房飘去。

  我小心翼翼的吃着,生怕被大人发现,所以吃一口,回头看一眼。突然,大人来了,我连忙放下我手中的煎堆,假装什么都没发生。大人看见了我,就笑着说:“偷吃都忘抹嘴,真是个小馋猫。”这一天,是我最喜欢的,因为充满了欢声笑语。

  元宵节,春节的最后一天,同学们都要收收心,准备上学了,人们买元宵在阳台上吃,一家人一起聊聊天,真快乐。

  春节就这么结束了,真让人依依不舍,让人回味无穷。

春节的随笔9

  年前女儿就问我和她爸过年能给她多少红包,因为她今年期末考的奖金泡汤了,考到年级前60有奖,这一次又考了个吉利数字:108名,上次考了88名,所以奖金没了。

  年前买了女儿喜欢的衣服,那是她与同学一起逛街看好的,然后我们两位老妈去付钱的。说实话,女儿就最近两年多买了一点衣服,小时候几乎没买什么特别漂亮的衣服,每个季节就两套衣服换着穿,我几乎不帮她打扮(关键是我也不会打扮),穿得干净整洁就行,我不想把孩子打扮成公主似的,那样,可能心思就不全在学习上了。

  关于红包,家里长辈给女儿的红包回家后都是要上交的,然后只给女儿一点零花钱,小时候女儿也不问我要。自从读高一,所有红包才归女儿自己保管。女儿同学好多都有手机,还有的手机价格不菲,我就是坚持不给女儿买手机,但我承诺高考结束后就买。去年女儿到外地学习,没有手机联系不方便,我们才给女儿买个几百元的二手手机,学习回来后立即上交。放假时会给她玩玩,上学期间坚决不给。

  儿子由于还小,每年的红包都是回家后上交的,他就对1元的硬币感兴趣,可以买东西,对于10元以上的`人家完全没兴趣。可是今年不一样了,舅奶与舅爹给的红包,回家后谁也不给了,无论我们怎么哄,他就是不给,非要自己收着,说那是自己的钱,还在我耳边悄悄地告诉我他把钱藏哪里了(其实,他爸爸坐在边上听得一清二楚,在那偷笑呢!)。孩子到底还是小,说小秘密时那个保密劲,好可爱的。

  我也忆起我小时候的红包了,每年去给爷爷奶奶拜年,都会收到10元钱,我那时是很高兴的,因为当时能拥有10元钱感觉是很多的。我记得我们村里有一位老太家卖小黑枣,1角钱买10个,我只要有1角、2角钱都会去她家买小黑枣吃,我觉得那是很美味的东西,很想一次吃个够,可总是余额不足。所以我觉得10元钱对我来说已经很多了,当时是很兴奋和欣喜的!然后就去老太家买我最爱的黑枣了,那次是吃个够的,买了好多,装在口袋里,慢慢吃着、品着、回味着。

春节的随笔10

  明天就是春节了,我高兴的想着:明天就能穿新衣服了,拿许多压岁钱,吃很多的菜当天晚上我兴奋的几乎一夜都没睡,满脑子的衣服,压岁钱

  第二天一早,我第一个从床上爬起来,穿上新衣服,拉开窗帘一看,哇!白银般的世界展现在我的眼前。我手舞足蹈地喊道:下雪啦!下雪啦!好美啊!在隔壁放床上睡觉的爸爸、妈妈被我的喊声从梦中惊醒,他们忍不住也起床了,两人站在窗前欣赏起美丽的雪景来,都陶醉了,这真是老天赐给我们的最美好的新年礼物啊!

  大年初一去拜年是我家历来的习惯,爸爸妈妈和我都穿着崭新的衣服去爷爷奶奶家拜年了。我一到奶奶家就对爷爷奶奶说:祝爷爷奶奶新年快乐!说完爷爷奶奶就给我两个大大的红包。我高兴的一蹦三尺高,眼睛变成了月牙,嘴巴笑得合都合不拢了,想着哈哈买什么买什么呢?中午,我吃着奶奶特地为我们做的.丰盛大餐,哇!全都是我爱吃的有:糖醋排骨,猪蹄,虾好好吃啊!我擦了擦油亮油亮的小嘴,拍了拍快撑破了的肚皮,对着爷爷奶奶伸出了大拇指,好,好,好吃啊!

  啊!过年可真好呀!我爱这快乐的春节!

春节的随笔11

  一直对回家没有什么感觉,在我看来,家是心灵的港湾,有母亲的地方就是家,而我的母亲早已离我而去……

  已近年关,火车站、汽车站里尽是一番人头攒动的局面……

  对于我来说回家与否并不重要,没有母亲,在哪儿过年都是一样的。

  女儿在哪儿,哪儿就是我的家,可女儿急切的想要回老家去,急切的想要见到她的老同学。

  我不紧不慢的去车站买明天的车票,还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排队买票的人多的看不到头,真的是人头攒动。满满当当的售票大厅里,污浊的空气压抑着我,使我有些窒息的感觉,因为咽炎犯了,真是难受极了,倍感呼吸困难……

  因为早上大意而丢了手机,看到售票大厅的拥挤,真的`有些心虚,甚至想要打了退堂鼓,就在这儿过年算了……

  售票大厅里,到处是急切的想要回家的人,工作人员不停的维护着秩序,还是有人加塞,还是有人拥挤着,甚至还有人想要动粗……

  终于轮到我了,赶紧买了票,赶紧离开这拥挤的地方……

  春节将至,看着人潮涌动,拼命往家赶,我的心绪终究无法波澜不惊……

春节的随笔12

  每年初一老爸老妈都会给孙辈们红包,金额也从最初的三位数到了现在的四位数,明白父母那一代人对孙辈们的疼爱,红包只是一种节日传递爱的方式,更深层的是深深的祝福和美好的祝愿。原来,我们三口往往是在小丁奶奶家过年,年前去,过完年,初四回来,基本就是一进家门,老爸老妈就赶紧给外孙发红包。

  今年情况特殊,我们在郑州过年了,所以,三十晚上,可以和弟弟两家一起在爸爸妈妈那里吃团圆饭。吃完饭后,我把三个大一点的孩子叫到一起,悄悄商量一件事:第二天我们举行一个简单的颁奖仪式,由我准备奖状,三个小家庭的代表,三个孩子,完成奖状内容,即小丁写淅淅家的、淅淅写遥遥家的`、遥遥写我家的,小丁和淅淅再写姥爷和奶奶的,孩子们立刻就明白了,拍手同意。我说明要求,自己斟酌语言,给另一家的家庭成员各写一张奖状,要求从个人特点出发,语言贴切,表达准确。

  孩子们果然认真完成了任务,写完的奖状交到我手里,我偷偷瞅一眼内容,立刻就笑翻了,孩子们的语言真的是各有特色,字体更是三人各异,小丁语言丰富,写的龙飞凤舞;淅淅的表达平铺直叙,简明扼要;遥遥字迹工整,语言规范。

  令人兴奋的时刻到了,我用电脑放颁奖音乐,奖状按年龄从小到大发,由三个大孩子轮流给两个小弟弟发奖,两岁的被评为“可笑宝贝”,三岁的被评为“呆萌小主”,全体鼓掌通过,爷爷奶奶赞助红包两个。遥遥被评为“优秀小画家”,淅淅被评为“雷厉风行女汉子”,小丁被授予“最佳学习奖”……,发奖的高潮是小丁给姥姥写的奖状。

春节的随笔13

  开始的,这一天,家家户户大扫除,将家中一年下来用旧的,用坏的,统统换掉,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除了打扫房间之外,人们还要在这一天拜灶王爷,祈求将来的一年丰衣足食。

  之后这几天,人们更忙,要买好各种各样的过年时要用的物品,外地来打工的人们也将要去买火车票回家,而小孩子们更是一天一天地盼望着年的到来。

  到了除夕,广东春节的第一个高潮到了,家家一早起来准备年菜,因为在开年前不准广东的春节,开始的并不早,时间也不长,往往是在北京人过“小年”的时候才动刀子,不准煮饭揭锅,所以分量特别大。这一夜,所有在外面做事的'人都要赶回家吃团圆饭,即使真的赶不回来,也会为他留一个位置和一份碗筷。夜深,家家为了赶走瘟神,灯火通宵,不许间断。

  剩下这几天,人们就清净,悠闲的多了。男人们出去亲朋好友家拜年,女人则在家接待客人,孩子们要红包和收红包也是必不可少的功课。到处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一眨眼,初六到了,人们又回到了岗位上继续工作,可是无论是老板还是员工,干活都不用太勤奋,大家身上都喜气洋洋,带着一种对未来的向往与悠闲。

  又是一眨眼,元宵到了,广州春节的最后一个高潮到来了,人们的生活虽然都已经步入正轨,这一天就是一个最后的狂欢。这一天,家家吃汤圆,张灯结彩,将剩下的烟花爆竹一口气放个痛快。广州的春节就是这样结束的。

  广州的春节虽然短暂,但是不急促。春节也就是在这样一种惬意的生活中,噼里啪啦地大笑着走来,又噼里啪啦地大笑着走去。

春节的随笔14

  每逢过年,大家都喜出望外,但也很忙。家家户户忙到停不下手,整条街都热闹起来。

  腊月三十,各家必定大扫除。大扫除的时候咱们有一个习惯:把床的位置转换一下。我用尽全身的力气,如一头猛牛,帮助妈妈移动床位。奶奶佝偻着腰,拿着扫把与一个垃圾铲在地上扫啊扫,汗水仿佛下雨似的往地面滴。晚上,妈妈含辛茹苦地在抹肮脏的东西,她疲劳的双眼一夜不合。我看见妈妈那么辛苦,变走过去帮助她。我去打了一桶水。哇!水好冰啊!冰得我的手在瑟瑟发抖。我拿起一块抹布,抹干净那些东西。东西布满了一丝丝灰尘。看了一下我抹的东西。嗯,不错,干干净净的。我不得不黄婆卖瓜——自卖自夸地表扬自己。

  除夕,我陪着白发苍苍的曾奶奶到菜市场去买鹅。过年我们要煮鹅吃,所以要预备好。想起我们吃鹅的样子,我不禁微微一笑。我们大口大口地咬,津津有味地吃,嘴边沾满了烧鹅汁。鞭炮声日夜不绝,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悄悄走来,却不会有再走的时候。我想:它应该是对我们这个节日依依不舍吧!

  这一天,大家都期盼了很久,它终于来拜访人们了——过年。老人家早早起床去喝茶,回来拜神。我也一早起床,打开窗子一看,鞭炮烧了后,大街小巷被它染得红通通的。只见奶奶在桌子上摆布着各种各样的东西。有鸡,有杯茶叶茶,有一些水果。奶奶把一些元宝和银纸放进一个黑魆魆的炉子里烧。烧元宝是代表保佑新的一年,新的运程。大家喜气洋洋、笑口常开的.去拜年。他们说得津津有道。有的在讨论将来的事情,有的在说自己儿女的光荣事,有的在讨论金融风暴。我只在那儿默默地听着。

  不知不觉,这个哄堂大笑的年就这样过去了。但它给我们新的一年带来了新的希望。

春节的随笔15

  时光老人带着人们又度过了充实而美好地一年,心地一年又来到了,广东地春节是那样地多姿多彩,喜气洋洋,到处张灯结彩,洋溢着欢欣地气氛。

  年二十八,人们要到商店去买各种各样地晖春和年画,因为大年初八才开张。下午,大人们还要与小孩子们一齐进行大扫除,把家里地门窗玻璃与各种家具擦得干干净净,以崭新地面貌迎来新地一年。

  年二十九,人们把各种家务完成后,就可以去逛花街了。花街两旁摆满了各种各样,五颜六色地花朵:有娇媚地兰花,有高洁地菊花,有优雅地百合花,还有雍容地牡丹花……花街里地花琳琅满目、万紫千红,就像走进一个花地海洋,使人心驰神往。

  年三十,家家户户都灯火通明,家家都把房子打扮得别具一格。人们把晖春、年画都摆在了地上,按照自己地个人喜好和风格来点缀房子:有地横着贴,有地竖着贴,还有地歪着贴,各有特色。下午,人们把买来地菜都弄好了,到晚上一家团聚在一起,其乐融融。

  大年初一,小孩子们就开始了传统地拜年模式。一大早就来到父母地房间里,对父母说出一些吉祥地话语,父母就会拿出压岁钱给孩子们,预示着孩子们一年到晚健健康康,一帆风顺。

  除此以外,一些亲朋好友也欢聚一堂,品尝着美味地佳肴,聊聊天,品品茶。但是最高兴地还是小孩子,他们可以大把大把地积攒压岁钱,然后把压岁钱存起来,或者去买一些心爱地课外书和文具。

  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新地一年里,人们憧憬着美好地希望,以崭新地面貌拥抱新地开始。

【春节的随笔】相关文章:

春节的随笔06-12

春节的随笔05-22

有关春节随笔06-15

小学春节随笔05-10

写春节的随笔05-16

春节高中随笔05-15

春节的随笔范文05-28

写春节随笔04-08

春节初中随笔04-14

初中春节随笔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