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教学的随笔

时间:2023-01-27 08:22:00 随笔 我要投稿

教学的随笔12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应该很少人不知道随笔吧?随笔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具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随笔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的随笔,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的随笔12篇

教学的随笔1

  对于刚上中班的孩子,绘画的能力还不是很强,我决定先来一次涂色巩固的练习,为了迎合孩子们的兴趣,我印了很多白雪公主、奥特曼、公鸡、花猫、螃蟹、长颈鹿等图案,供孩子们练习涂色,中班美术教育随笔。在涂色前,认识了一遍蜡笔的颜色,并给孩子们说,我们要用红色的,绿色的、蓝色的、黄色的这些漂亮的颜色去涂,黑色只能用在头发上,白色涂了看不出来所以不要用。

  涂色练习开始了,我巡回整个教室,了解并指导孩子涂色的技巧,大半的时间过去了,我走到清清面前,一看,怎么什么也没图,仔细一看,他正在用白色的蜡笔使劲往猫咪身上图,我说“老师不是说了,不要用白色的蜡笔涂颜色吗?”他是一个不太善于言表的孩子,想说些什么,一旁的孩子都说“猫咪是白色的啊~”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心中也暗暗想:恩,猫咪的确是白色的,而且我印的是一只,pettycat,动画片里也是白色的。我拿起他的纸,看了好久,猫咪虽然是用白色的蜡笔涂的,但是涂得非常认真细腻,连黑色的轮廓线上也没有蘸到白蜡笔。

  其实,画画只是表意的,白色的猫咪真是孩子想心中想要表达的,我的目的只是让孩子练习涂颜色,不必拘泥于什么颜色,黑色白色或者是红色黄色,都是一些漂亮的颜色,可是引导孩子不要使用某种颜色而让画面绚丽,却对孩子的审美产生了误区。孩子的作品应该随性一些,可以不要去追求型,追求色彩的艳丽。

  让我想到,今后在班级开展涂鸦活动时,在活动中应该多给孩子一些空间,让孩子自由发展。

  由此,我明白了,绘画是一种表现创作活动,有着很多的想象创作空间。幼儿园的绘画作品虽然没有什么特殊的艺术价值,但绘画本身却对儿童的`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孩子的好奇心,使他们对绘画感兴趣,老师要为他们提供轻松快乐的绘画氛围,充分考虑到孩子的自主性,给予幼儿充分表现的空间,允许幼儿的个别差异,以及个性化的出现,成人应以幼儿的眼光去欣赏孩子的画,每个孩子的画都是与众不同,想象都是很丰富的,画中都有着天真活泼、生动稚拙的美。

教学的随笔2

  我们班的家铭小朋友十分地可爱,是从拖班升上来的,可能是正因年龄偏小的原因吧,每一天上幼儿园都要哭上一顿,因此妈妈也十分头痛,总是跟老师说:“我家宝宝怎样总是要哭,小班也是一样。”其实家铭只是养成了一个习惯,当他知道妈妈要送他来幼儿园时,他就知道会很长时刻看不见妈妈,就会以哭来宣泄自己的情绪,当我和他说:“家铭别哭了,呆会我打电话给妈妈,叫妈妈早点来宝宝,妈妈就会很早来接宝宝的。”这时他又会停止哭闹,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刚刚升入大班的宝宝自理潜质稍弱,总是期望身边有大人,要是你一但离开,宝宝又会哭起来。

  应对这种状况,我们就应采取应急措施,家长们也不需为此事担心宝宝身体之类的,正因宝宝哭其实也是个锻炼的过程、宣泄的过程,也是幼儿表达情绪的一种,家长要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与儿女之间的关联,把这种溺爱,宠爱转化成理智的爱,客观的爱,爱的太狭小,不但使家长身心交瘁,也剥夺了孩子自身发展的空间,家长要摆正自己的心态,如果孩子的需要是正确的,我们必须要给予满足,但如果是无理的,就要制止。

  应对一些胆小、爱哭幼儿问题,我们应采取以下几点策略:

  1、冷处理:

  应对幼儿一些无原则的要求,家长要坚持不一样意或不理会,让幼儿放任的哭,待幼儿冷静下来之后。再与她分析为什么没有满足她的原因,并要求她下次不许提出这种无理的要求。如果孩子哭闹不止的话,能够先答应她的`条件,但同时也要求他答应你一个条件并告诉他如果她的事没做到就会有一个很严重的后果,当然我们成人所要求的必须要是孩子能够办到的,比如下次你见到某某小朋友要打招呼等,以次来进行交换,另外我们答应她的事也必须要做到,这样才有信服力,以此来改善孩子任性脾气大的特点。

  3、分散注意法:

  这点很重要也很有用,在孩子哭闹时,家长可用分散法来引导孩子,例如她平时爱听故事爱做的一些事,都能够此刻用上来打消她刚才不合理的想法以及做法。

  4、鼓励法:

  鼓励和表扬永远是培养一株小苗质的沃土,在鼓励和赏识的气氛下,孩子会变得越来越自信,与您会越来越贴心,当你们的心近了,孩子则更愿意与你交流,你的想法,她会更愿意采纳,孩子也会变得更温和,当她与小朋友友好相处时,当她不再随便哭闹时,当她很勇敢的和别人打招呼时,你都能够说“孩子,你真棒,妈妈很喜爱你此刻的样貌”坚信孩子们会高兴的重复做这些事情,知道行为定型为止。

  坚信有了以上几个方法,我们必须能改变一些孩子爱哭爱闹的问题,主要还需透过老师和家长,我们大人的一颗爱心去感化他们,让他们感受爱是关键,也让宝宝们开开心心地儿园大班教学心得!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需要爱心,在幼儿园学习和生活的孩子们更需要爱心,记得一位名人以前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

  作为幼教老师,教育好孩子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保教工作中全方位地奉献出我们的爱心。孩子上幼儿园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起点,他从那里开始了真正的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

  对于刚刚脱离父母怀抱的他们来说,幼儿园是一个全新而又陌生的环境。他们期望得到认可、赞赏、同情、关心和爱护,期望得到老师的爱。这就需要教师用自己一颗真诚、热爱、赏识孩子的心去唤醒、去呵护。多与孩子交谈,多给孩子以爱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用爱心来浇灌和呵护他们。哪怕只是一道温和的目光,也会让其争当“好孩子”,“乖孩子”的信念倍增。

  作为幼教老师,的过失莫过于对孩子没有爱,的悲哀莫过于失去了对孩子的爱。在幼教的日常工作中,爱心的体现无所不在。帮忙孩子系好带子、穿好衣服、盖好被子是爱心;尊重孩子、信任孩子、鼓励孩子是爱心……爱心是重要的,有了爱心,我们就会在日常的保教工作中,全身心地投入,把这种博大而宽宏的爱心不断地转换成日常保教活动的耐心,职责心。从有利于孩子心理和生理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不断加强自身幼教专业素质的提高,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教学活动计划,让孩子在幼儿园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孩子”。给孩子爱心,他就会认可你;给孩子爱心,他就会亲近你;给孩子爱心,他就会喜爱你;给孩子爱心,他就会感到幼儿园如家一般温暖;给孩子爱心,他就会在学习和生活中去关爱别人。请不好吝惜我们的爱心,让我们在幼教岗位上全方位地奉献出我们的爱心,让孩子在爱的'海洋里不断茁壮成长。

教学的随笔3

  美术活动时,看着他们的作品总不如我想象的那么好,我就忍不住拿过画笔,边说边画:“这里应该这样!”“颜色要涂匀,不能留白!”正当我为自己改过的作品而自豪时,一个怯怯《比多少》反思的声音:“老师,别帮我,我能行!”在离园活动时,家长总不免要让自己的孩子带他们看看绘画作业,或者在一些美术作品展览时,他们总说:“哪幅是你画的啊?”这时孩子会指着自己的作品说:“这是我的,这里是老师帮我画的。”这些小小片段,相信不只是我有过如此的经历吧?也许老师们会理解为孩子已经在我们的指导中明白了,领悟了。可细细想来,这似乎又提醒老师,这是我的作品,这是我的想法,你为什么要破坏我的作品呢?

  当我们为孩子的作品添上那自认为精彩的一笔时,孩子就觉得,那已经不是他独立完成的作品,不完全属于他了。

  这种现象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屡见不鲜,老师为了让幼儿的作品更趋完美,总在不经意间,从自己的审美出发,为孩子的作品添一点,改一点。目的也是让展示的作品更好,但从幼儿的发展目标来看,结果却是大相径庭。

  《纲要》明确指出,在艺术活动中,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所以,我们在此类活动中这些行为是不可取的,我们的这一细小的动作,也许会改变一个孩子在艺术活动中的表现和兴趣。从《纲要》中可以看出,对于组织活动的要求是为他们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并用鼓励表扬等方法来激发他们的情感和想象,还要肯定他们,接纳他们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表现方式。这些看似简单,做起来就有一定难度,所以要求我们的老师首先要管住自己的手,多用指导性的语言,让他们在理解、领会的基础上去创造和想象。

  孩子对于老师的这些行为也会有不同的反应,有的孩子就是前面我发现的,他不希望接受你的帮助,胆小者怒不敢言,大胆者就会说出自己的想法。另也有孩子他希望得到老师的相助,这是他以往的经验,告诉他,他不会老师会来帮忙的,这就渐渐地滋长了他的依赖性,他的这种惰性抹杀了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对于这些孩子,老师该给予怎样的帮助呢?我觉得应该是更多的鼓励,对他的细微进步都予以肯定,让他的自信多于自卑,让他在成功的体验克服对成人的依赖。

  培养孩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是幼儿园教育的目标,老师在美术活动中的组织和指导是达到教育目标的一条重要途径,让我们关注每个孩子的感受,真正把培养的目标落到实处。让每个孩子脸上都绽放自信的笑容吧!

教学的随笔4

  虽然已是阳春三月,可天气还是变化无常,忽冷忽热。近日阴湿寒冷的天气,带孩子户外活动时总要穿上厚厚的棉服外套,可活动回班后叠衣服却成了一道难题。

  40个孩子,要让他们尽快学会自己叠衣服,实属不易。如何更趣味性地使他们乐于学、学得快呢?我尝试着编了一首小儿歌:

  “小小衣服真好看,低低头,抱抱肩,弯弯腰,压一压,我的衣服叠好了!”

  孩子们看着示范,一边说着儿歌一边动手练习,很快就容易地掌握了叠衣服的基本要领。

  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孩子们的自信。现在班里每次户外活动结束后,我都以竞赛的'形式激励他们将自己的衣服叠得整整齐齐。孩子们的自理能力明显提高,自立意识也迁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小儿歌,大作用。动动脑筋,事半功倍!

  为孩子积极创造动手锻炼的机会,是还给孩子自主成长的权力!

教学的随笔5

  管理调皮孩子的方法

  每个班都会有几个特别调皮的孩子,要是哪天他们没来上学,班上自然是安静多了。但作为一个幼儿教师有义务也有责任去教育那些调皮的孩子。其实他们有很多可爱的地方。比如说:往往调皮的孩子都活泼好动,但大多数都很聪明,课堂上会积极举手发言,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课外各种活动都踊跃参加等等。关键是怎样管理这些孩子,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优点,去克服缺点。

  一、给调皮幼儿一份关爱。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孩子。”“调皮孩子”期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和鼓励,他们想通过自己独有的行为来引起老师的关注,进而获得老师的爱。因此,对于“调皮孩子”,我们更不应该吝啬自己的语言和表情,而是要通过各种形式,向他们表达爱。即使只是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关心的话语,一次亲切的抚摸,都会使他们感受到:老师是爱我的,我应该听老师的话。

  二、细心观察,及时发现,挖掘“调皮”幼儿身上的闪光点“调皮”孩子虽然有不少不尽人意的表现,但同样也有许多积极可贵的地方,如好问、好探索、有主见、较聪明等等,教师要尽量找出闪光点以鼓励他们进步。美学家罗兰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我们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作为老师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以平静的心态、平等的眼光看待这些“调皮的孩子”,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比如,我班有个叫夏艺菲的女孩,上课时经常不举手就突然提问题,打断老师的话。

  三、创造条件,让幼儿有事做和“发泄”的机会。教学间隙是教育的盲区,很多时候,由于孩子没有事做,所以开始高声说话和乱跑。因为他们往往精力过剩,我们应创造条件,允许幼儿把剰于精力“发泄”出来,如保证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允许他们跑、跳,带他们玩活动强度较大的游戏等。

  四、让调皮幼儿有表现的机会,由于怕“调皮幼儿”闹事,所以很多活动中,老师都会尽量减少他们参与的次数。这样,那些孩子施展才能的机会就减少了,让人觉得似乎除了调皮捣蛋之外,他们无所作为。其实许多“调皮幼儿”都是极其聪明的,有的还具备很强的管理能力和动手能力。我们应该尽可能的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让他们和其他幼儿一样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

  五、教育调皮幼儿要有语言艺术,也许有的老师每天都是在用同样的“台词”批评孩子,“常常批评”没有效果也就理所当然了。如果老师每次批评的.话都一成不变,他们就会当作耳旁风。我们不妨换成另外一种说法,一点新鲜的刺激,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六、加强家园联系,统一教育策略,对于调皮儿童的教育,我们更应注重家园联系这一重要环节。从家庭入手,了解幼儿的家庭环境,家长的素质,以及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通过多种渠道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调皮儿童的办法,在此基础上做到有的放矢,优势互补,形成合力。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中无人作伴,所以他们在家时就会倾其所有的玩具拨弄不停,借此“渲泄”。

  总之,调皮孩子是很有“个性”的,他们的这些个性恰恰体现了创造性人才的突出特征。正如阿莫纳什维利所说的:“没有儿童的顽皮,没有顽皮的儿童,就不能建立真正的教育学。”因此,在面对班里的“调皮”孩子时,我们不仅不应该厌恶、排斥,而应该正确认识到他们身上的独特价值,并用发展的眼光、开放的心态、正确的培养方法来引导调皮孩子,使他们身上潜在的独特价值得以充分发挥,让他们的世界充满着传奇色彩。

  当“小老师”这个办法好

  在和家长交流时常常听到他们说也不太了解孩子在幼儿园学了哪些东西,只知道孩子们会背几首儿歌、会唱一些幼儿歌曲。可参加了我们的开放日以后才感觉到他们的孩子原来会许多知识,幼儿园老师教师知识面太广泛,生活太丰富。这是他们意想不到的。为了让家长们能够对孩子在园学到的内容有个别更进一步的了解,我们把每月学习的主题和每周要学习的大致内容都贴在家园栏上供家长观看,课他们细心看的人却很少。为了让家长能对幼儿园的生活有更深的了解,也为了提高孩子的积极主动性我尝试了新的方法,让孩子回家当“小老师”。于是我先让让孩子们在课堂上、活动中当“小老师”,带领全班孩子读童谣、背古诗,做各种表演等。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但能主动参与的还是小部分。我又利用每天下午离园前的十来分钟帮助幼儿简单的复习当天所学主要内容,告诉孩子们让他们回家给爸爸、妈妈、爷爷、祖母们当“小老师”,把当天在幼儿园里学到的知识、本领教给自己的家人,并比一比谁的“小老师”当的。

  这个办法还真好。第二天早上果真有好多家长兴高采烈地告诉我他飞孩子在家里当小老师教他们学跳舞、背诗歌了等等。有了家长方面好的反馈,我心里很开心,同时也坚定了这个做法。这样做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也加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更有利于我们的教学。

  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和鼓励,尤其是孩子,鼓励孩子会使他们更加康健成长,而常遭批评打击的孩子会变得更加不自信。

  我们班有对双胞胎姐妹,一个是“大大’一个是”小小”.她们聪明活泼,但是也很调皮。上学期“六一”儿童节都参加跳舞,可小小注意力不集中,老师教的时候她不听,所以老跟不上趟,为此没受我班两位老师批评,并告诉了她妈妈,她妈妈还把她痛打一顿。从此小小一段时间很消沉,不再有往日的自信。我发现她变化很大,班上有些活动也不积极参加了,像变了一个人。看到这种情况后我深深自责,于是我有意无意地主动和她交流、套近乎。不是夸她衣服好看就是说她长得好漂亮,方正就是找一切机会找一些话赞美她,并建议其他老师也这样做……总之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让她恢复了自信,她终于变回原来活泼的“小小”了。

  这件事情对我触动很大,我深深感到作为一名教师一言一行对孩子有多重要。我曾看到过这样一则寓言:寒风和太阳比赛,看谁能让行人脱掉外衣。寒风使出浑身的力气,拼命地吹啊吹,可是风越大,天气越冷,行人就把衣裳裹得越紧;轮到太阳,它不慌不忙地播撒阳光,暖洋洋地照着行人,行人感到热了,于是脱掉了外衣……我们的教育何尝不是这样呢,严厉换来的可能是敬而远之,苛刻换来的可能是冷漠敌视,只有重视情感交流的教育才会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开学至今,我一直试着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发勺子、分碗、发图书、搬凳子等等。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他们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我总是让能力强、善表达、聪明伶俐的孩子做事,而很少请调皮的和默默无语的孩子做。这一次,我依旧请表现好的小朋友发碗,忽然,看到性格内向的王雨涵轻声对我说:“强老师,我也想发勺子。”我看了她一眼说:“每次吃饭最慢,上课从不举手,老师只让表现好的孩子去发了。生硬的口吻,严肃的眼神,使王雨涵那纯净的眼睛充满了畏惧,继而蒙上了一层薄薄的水雾。

  吃饭时,王雨涵的神情,总在我脑海里出现,我感到自己错了。于是,我把王雨涵叫到身边,夸奖她是一个能干的女孩,以后一定请她发勺子,她点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后来,王雨涵分了一个星期的勺子特兴奋,还把这件事告诉爸爸妈妈,还说自己长大了,会帮老师做事情了。我发现,她比以前大胆活泼多了,上课偶尔也会举手发言了。现在想起来,真切地体会到不应该拒绝孩子想表现自己的请求。特别是对那些不善言谈,看起来似乎是不够聪明的孩子,我应该让他们从心里感到老师是信任他们的,认为他们是有能力的,我还应该努力创造条件,给他们充分表现的机会。

  每次带孩子到操场做操或者户外活动时我们班的孩子总喜欢抢占排头,喜欢插队。都想和我站一起走在队伍的前面带队。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站队抢排头的孩子们越来越多。

  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满足孩子们的心愿,我想出了一个办法。站队前,我对孩子们说:“请把你们的小手伸出来”。孩子们高兴的伸出自己的小手,我走到他们身边,一一握一下他们的手,亲切地在他们的耳边说一句:“你的小手真干净”。或者说:“你的小手热乎乎的……”孩子们笑了,高兴的也在我耳边说一声:“你的手也热乎乎的。”或者说:“你的手和我妈妈的手一样大。”“我爸爸的手比你的大…….”随后脸上露出得意和满足的表情。我说:“站队吧!”话声刚落,孩子们个个忙着找位置,很快就站好了对,没有抢排头的了。先抢一阵,再站队的现象彻底地消失了。幼儿园教育应重视幼儿的个别差异,为每一个幼儿提供发挥潜能,并在已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和条件。

  “一个好的教育家,应该是半个心理学家。”此时,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认识。孩子们抢排头,主要是想站在老师身边和老师亲近,引起老师的注意,通过皮肤接触,感受老师对自己的关爱。老师主动给孩子们一些抚慰性言语和动作,是迅速缩短教师与孩子们的距离,亲近孩子们,满足他们愿望的好方法

教学的随笔6

  踏上工作岗位至今,我一向担任低年级班主任工作。为了使班级构成良好的班风,学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少年儿童德,智,体,美,劳多方面的素质,在班级管理方面我做了下面几点工作:

  1、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习惯。要保证教学质量,就要有好的教学常规。于是,我经常利用班会课和品德与生活课,教育学生怎样遵守课堂

  纪律,平时上课发现某些同学或者某个小组做得好的及时表扬,在班中树榜样,发现不良现象及时纠正,每一天进行一小结,每周进行优秀学生评比。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班里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同学都能做好,还有几个纪律观念薄弱者经常要老师教育才做好一阵儿,以后还要加强教育。

  2、培养学生礼貌礼貌的习惯。即要求学生做到仪表美,语言美,心灵美。强化要求学生执行校园的.学生行为规范,衣着整洁,佩戴好绿领巾上学,由班干部督促检查,结合评比制度,促使学生自觉自悟,此刻同学们都已经养成了这个良好习惯。在语言行动上,要求同学们懂得讲礼貌礼貌,无论在校内,校外,他们见到老师都很有礼貌地叫声"老师好!"放学回家都会说:"老师,再见!"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忙,拾到东西交公的好人好事不断涌现。从他们的行动已经能够看到:在他们小小的心灵里已经发出美的明芽。

  3、利用主题班队会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利用班会课向学生介绍优秀人物的先进事迹,鼓励同学们向他们学习。带动全班小朋友参加“六一”庆祝活动,进行写字比赛,讲故事比赛,"我是礼貌小标兵"活动……事实证明,班队活动是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佳途径。

  4、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在课上,我纠正同学们错误的读书写字姿势。每一天检查他们的个人卫生教育学生持续环境卫生,除了每一天坚持一小扫,每个星期五,我都会带领同学们进行大扫除,让孩子们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5、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每周二或四都对学生进行进行安全教育,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人身安全,不下河洗澡,不到危险地带玩耍,注意食品安全,不购买小摊小贩出售的不洁食品。学生课间玩耍时也要求他们注意团结,不打架,以免出现事故,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6、要搞好一个班的工作,就得有一支能干的干部队伍,班干部是班级的骨干和核心。一个优秀的班群众务必有一支素质优良,团结协作,富有活力,能独立工作的干部队伍。一是严格要求各位班委干部,要求他们具有高度的职责心和群众荣誉感。二是组织全体班干部走出去和人家交流。班干部是全班同学民主选举产生的,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选举出来的班干部不可能立即就做得让人满意。要更好的带领班级开展建设工作,班干部队伍的建设是班级建设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7、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共同教育好学生。老师要教好学生,除了做好校内的教育,管理外,还要做好校外的工作,要与家长联系,取得家长协助,才能把学生教好。平时我都注意做好这个工作,个性是那些顽皮的同学更要家长共同管教。以前有一,两个同学时常在班上欺负其他小朋友,学习不够认真,经过老师和家长的多次教育,此刻改变很大。基本能遵守校园的学生规范了。

教学的随笔7

  200X年的夏天,我离开了我的学校,又来到了另一个学校。而这一次,身份变了,我不再是一个学生,而是以一个老师的身份出现在了嘉峪关市第四中学,从此以后,我是一名人民教师了。而在这之前,我从来不了解这两个词对我意味着什么。这一学期下来,我心里似乎有了些许的概念,而老师的形象似乎也有了轮廓。

  从第一天的军训开始,我就告诉自己,我要教好这个班上的每一位学生,那种热情还真不是说说而已。在随后的教学生活中,我越来越发现我班上的某些学生开始原形毕露了,开始打闹、不写作业、上课说话 而我像所有新上任的老师一样,理想主义的认为说服教育应该是可以以,我不骂他们,不打他们,只是每天给他们讲好多话,不是大道理,不是大空话,将我的奋斗的过程,讲一个成功的人该具有的特点,讲这个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讲社会现实 总觉得能够感动他们,然后和他们一起奋斗、一起成长。经常和学生打成一片,开家长会,家长都反映学生说我像他们的大姐姐,学生也经常跟我撒撒娇,开开玩笑,关系很是融洽。我的心理健康活动课也要求我以这样的形象出现的他们面前,加剧了这种局面。而事实证明,这一切是行不通的。于是,我在迷茫的同时把眼光放到别的老班主任身上。不交作业要打手掌心,迟到要罚买扫把、罚卖盆栽,上课说话要发扫地等等,我开始思考,也许正是这些琐碎而具体的惩罚措施才是监督他们的有效办法,因此我也开始适度学习,稍做改变,比如说迟到的要做卫生,只到下一个迟到的人出现。我也时常产生内心冲突,刚上完一节气氛很好的的活动课,跟学生交流的很好,俨然一位善解人意的知心姐姐,一下课立刻又变成一个严厉的班主任的形象,我不是没有角色冲突的烦恼。我从一个“天使”变成“恶魔”,我开变得严厉,开始惩罚他们。我不知道这是一种成长,还是一种保守。 另一方面,我也很单纯的认为每个学生都是可以教好的,每个学生都可以变得很优秀的,而现实中,有的学生就算你用尽全力,他的表现和成绩也只会让你苦笑。我开始想到老教师的那句话,老师并不是万能的,不是每个学生都是可以教好的。我对这个观点的看法,就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变得很优秀,特他们的个体差异还是存在的,比如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基础、天赋等等,因此我给他们每一个人的目标都应该是因人而异的,都应该是适合他们的,而我在心理健康活动课上提到的`“跳起来摘到的苹果是最甜的”,最能反映这一点。至此,我从一个理想主义者走到了现实中来。

  不管怎么样,我的班主任工作还是在不断的探索中前进的,我相信坚持我的理念,给他们精神上的引导,给他们的心灵上课,再辅以具体的奖惩,未来我还是会有很好的成果的。教育,没有速成产品,教育没有急功近利。教育,不能没有思考,也不能没有想法而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因此,坚持我该坚持的,学习我该学习的,结果如何,只关乎内心。一句话,只关乎内心,这就是我的宗旨。

教学的随笔8

  第一件事情是在学校的师徒结对会议上,“师傅”代表谢老师发言,他刚刚被评为区先进班主任,是大家学习的榜样。谢老师简单介绍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希望在座的“徒弟们”能把握机会好好学习,不断成长。在发言中,谢老师提到:“其实我做得还很不够,我要向在座的刘玉芸老师学习,去年刘老师是我班的任课教师。一年里,无论是在开班委会时,还是在开班会时,或者是在和学生随意聊天时,我都可以听到学生对刘老师的赞赏与喜欢,甚至是在召开家长会时,也会有家长反映说孩子回家讲刘老师可好了……”听了谢老师的话,我既开心又惭愧:谢老师的这个班是我初三新接手的一个班级,为了让同学们尽快适应我,为了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与成长,我确实用心对待每一节课,用心对待每一个孩子,但,这也是一个教师应该履行的职责啊。可是,我没有想到,我的应该、我的付出原来都被学生看在了眼里,并给了我最真诚的肯定与鼓励。谢谢你们,我可爱的'孩子们,为了你们那一双双清澈的眼眸,我会努力做得更好!

  第二件事情是那天和新教师秀梅老师聊天,她无意间说:“小刘老师,其实你对我影响很大的。”我很纳闷,我教政治,她教历史,我怎么就对她影响很大了?她告诉我:“刚工作的时候,常听人说你上课很好。一次,我没有事先跟你打招呼就贸然闯进了你的课堂,那节课收获很大,我第一次知道原来上课并不一定要用很大的声音,原来老师并不一定要很凶很威严。你上课时一直面带微笑,说话柔柔的,可是学生就那么乐意去听,就那么乐意跟着你转,你的课堂让人感觉真的很温暖。”我笑了,谢谢你,小姑娘,没想到你还真是我的知音。确实,从上班的第一天起,我就知道,我不是一个有强大气场的人,我不可能做到往讲台上一站学生就立马听我的,我只能扬长避短,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用心与学生交流,因此我的课堂确实有生活的味道、有温暖的感觉。我一直以为我的课堂我做主,我只要学生能喜欢我的课堂,别人是否懂得并不重要,可是,今天,这位新教师,她用她的那双善于发现与学习的眼睛看到了我的风格与特点,这种懂得是这样地让我觉得温暖与感动。

  第三件事情是关于不久前结束的阶段性学情测试考试卷的问题。国庆节前,学校说片里要进行统一的阶段性学情测试,每个学校承担1-2门学科试卷的命题工作,我们学校承担的是数学和政治。当学校领导找到我,让我利用国庆假期准备一份政治试卷的时候,我真的不高兴,这个国庆假期我已安排好了啊,现在冒出这样一件事,会打乱我的计划的。我心里挺不痛快,有一种随便出一份试卷应付一下的想法,但想法归想法,毕竟这不是我的做事风格,终究我还是改变假期计划,把自己关在家里,用两天的时间弄了一份自认为还可以的试卷。那天,片里统一阅卷,兄弟学校的老师都说这份试卷出的很有质量,很有水平,说出卷人真的挺棒的。我听了不由得偷着乐,一种被承认被肯定的愉悦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同时,又觉得有点惭愧,差点我就准备糊弄过关的呢!原来,无论你做什么,你是否用心,却有眼睛在看到呢!

  其实,最近我的状态不是特别的好,我好像也到了职业倦怠期,好像也遇到了专业发展的瓶颈,我常常问自己,还要不要坚持?还要不要努力?还要不要用心?我感觉自己的教育热情在减退,职业倦怠在增加……感谢此时我遇到了这样几件事情,他们给了我继续前行的动力。

  是的,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双眼睛在看着你。人不是单纯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人与人之间,总会有这样那样的联系。因此,我们的一言一行,总有意无意地落人他人的眼里,学生的,同事的,同行的,所以,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做好!

  因为“总有一双眼睛在看着你”,所以,我愿意做得更好,这是对自己的负责!

教学的随笔9

  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过分重视与法和词汇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本事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本事,是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构成进取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构成自主学习本事的过程。

  新课标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构成进取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本事的提高。

  正是基于对新课标的理解,在这堂课中,我设计了多项全体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我认为: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是应用,是使用外语进行交际,让学生们感觉到每堂课都是他们的课,而不是教师的,学生是最重要的,缺少他们,课就无法进行。经过这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为学生创造参与教学活动的条件,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例如,在做游戏中给他们创造了互相了解的机会。因为他们是走到一齐的同班同学,有的同学还自我增加资料,使得游戏趣味,同学不仅仅学会了新句型,还把旧知识综合起来应用,表达必须的思想,反映出学习创造性,即使是简单的教学资料,也能够做到有效参与,也能够做到语言教学交际化。

  在听录音之前,我是按新课标所提到的,让学生自我阅读对话,尝试着自我补全对话,经过这堂课,我感到新教材的最大特点是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突出培养学生英语运用的本事。所以在教学中就采取了多种活动形式,使学生们学起来更感兴趣。

教学的随笔10

  校长在会上说今后是否对教案的检查采取灵活的办法,比如说电子教案也可、比如说年纪大的教师、经验丰富的教师、名师等是否采取另外一些考核的办法。听到这个说法以后,我是非常赞成的,因为近年来一直思考着教案和教法。

  说真的,如果一个教师的教学态度靠学校教务处叫几个人来查一下,给予量分而记入教师的量化考核分里,那是最原始的一种办法,差不多在封建社会就有。而教育,人们说是艺术而不是技术,那么靠几次检查教案能解决具有灵性的课堂吗?显然不能,最多是隔靴搔痒而已。

  我一直认为一个教师是否会认真工作,最主要的是从内心深处对工作投入而产生的一种幸福感,是由内而外的。那么他就会非常在意学生对他的评价,在意社会对他的评价。也在意学校对他的评价,这类人他不用别人的检查也能认真地工作,督促多了反而让他反感。

  备课,不是写教案。它可以写在课本上,可以存在电脑里,可以记在脑子内,也可以写在卡片上……

  我一直认为最好的备课是没有教案本的,不用教案。所有的信息存储于大脑里,上课应该是信手拈来,应该是灵光闪耀……

  检查教案也许只是对不称职教师的.一种督促的不是办法的办法。

  说到教案,我自然想到教法。当教师近二十年,头几年糊里糊涂不知教法是何物,于是自我感觉特别好,总感觉到自己的方法是天下最好的。

  后来,我知道了, 齐亮祖的四分法,严成志的五分法,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三主”“四式”导读法等等国内的教学法,让我们在课堂上有时无所适从。而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的教育跟着上海跑,什么研究性学习,什么案例教学等让人眼巴巴看着,真有点不知道北了。甚至于有一年我评中高职称,让我做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当然就对了一点点。

  好在研究性学习无疾而终……

  于是我在想我们教师应该怎么办?整天跟着那些所谓的专家,不走进课堂而坐在书房里的专家,我们是否有前途?!

  昨天,无意中翻开苏霍姆林斯基《致末来的教师》,有几句话让我深深地反思: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当它还存在于我们的观念中,当我们还只是在字面上——教科书上,在教案上分析优缺点时,这还不能算是真正的方法。……

  即使最好的、最精密的教学法,只有在教师加入了自己的个性,对一般的东西加入了自己的、经过深思熟虑的东西以后,它才能是有效的。这里不由得想起波兰的著名教育家亚努什。科尔恰克的话:“指望别人给你提出现成的思想,无异于让别的女人替你生产你的怀胎的孩子。有些思想是要你自己在陈痛中去生产出来,这样的思想才最宝贵”。

  只有你在其中注入了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活的思想的教学方法,才是最好最有效的方法。

  即使过了这么多年,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还是那么有指导意义。“只有你在其中注入了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活的思想的教学方法,才是最好最有效的方法。”

教学的随笔11

  本课教学中,学生能够很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在欣赏国歌教学中,我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并联系学校的升旗仪式,学生的兴趣一下被调动起来了,同学们认真的聆听国歌,神情庄重而肃立,激发了学生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同学们表现出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知道了国旗和国歌是祖国的象征,每一个公民都应当尊重和爱护国旗。教育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歌曲教学中,由于歌曲的歌词简单,又非常容易记住,所以歌曲的学习非常顺利。学生能够很好地进行演唱,歌词中“金星”学生容易唱成“星星”这一点需要指正。

  学生能够很好地唱唱名,也能够跟着老师拍节拍。在让学生自由地拍节拍时,学生有点乱,但总体感觉还是不错的。主体性:学生是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本教学设计丝毫没有生硬灌输、机械训练的迹象。教师自始至终都能先让学生自主听唱、自主感悟。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练习、展示,学生对歌曲的独特理解得到有效的尊重,学生学习状态积极,氛围浓厚。实践性:听唱活动是心智的内在实践活动,本教学设计,唱《国旗国旗真美丽》,是为了先整体感知,再重点突破,最后再整体回归。

  这,及时给学生提供了表演展示的.舞台,这种展示却又不是随意展现的。教师再次创设了升国旗的情境,让学生带着对国旗的敬爱之情,此环节都显得水到渠成,润物无声。播放《国歌》,出示国旗,创设了一个生动的升国旗的情境,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受到了很好的刺激,马上调出了平时参加升国旗的情感体验。再让学生说说国旗的样子和国旗的象征意义。当学生都对国旗有了一定的认识之时,很好地诱发了学生热爱国旗之情。让学生看图听录音,初步感知文本,也为学生的正确朗读树立了榜样,也为通过文本培养学生的热爱国旗之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师生关系平等和谐。

  教师以与学生平等的身份参加活动,通过引导,发挥主导作用,和学生共同探索知识,和他们亲切交流。在这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敢于大胆探索创新,敢于大胆表现自己。比如:让学生收集自己所听到的声音,并模仿,他们都积极开动脑筋,争先恐后地向大家展示。这样,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气氛,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创新能力。

  2、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主动学习音乐。

  奥尔夫认为:元素性音乐教育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参与者。让学生收集自己熟悉的声音,通过自己的各种器官表现这些声音的节奏,并用自己的语言去创编节奏,让学生了解到,原来动物的叫声有节奏,我们的语言也有节奏,从而把复杂而枯燥的节奏变得简单而有趣。这样,让他们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通过亲身实践轻松地获得音乐.变“枯燥”的知识传授为

  3、“有趣”的知识探索。

  如果用传统地教学思想和方法,就是直接告诉学生“×—、×、××”节奏型的名称和时值。实践证明,学生对这种学习音乐理论知识的方法毫无兴趣。但这节课是让学生自己收集和模仿各种声音和动作,并应用“×—、×、××”这三个节奏型说话,然后从声音中、动作中、语言中形成“×—、×、××”的节奏概念。这样,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积极性,体验了获得成功的喜悦,也培养了学生创造节奏和感受节奏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趣味教学,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学习音乐理论是件简单而有趣的事。

  4、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教学中,无论是读节奏还是用体态律动表现节奏,或是创编节奏,都注重激发学生的即兴发挥能力和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本人将拓宽自己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维,将课改精神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末。知识。

教学的随笔12

  小宝是班级一名新的小朋友,今天早上我象以前一样在门口迎接他,领他走进幼儿园,可他不肯让妈妈走,一定要让他妈妈在幼儿园陪他,我让他妈妈陪他玩玩具,趁他玩得入了迷,我朝他妈妈使了个眼色,示意她赶快走。

  小宝玩了一会儿,发现妈妈不在了,起身就往外跑,我怕他跑丢,连忙把他抱起来,抱着他往活动室里走,可他怎么也不想进入活动室,使劲想摆脱我的怀抱,这时,小宝突然用力在我的脸上狠狠的抓了一把,我疼的眼里流出了泪,他松开了手。只见我的脸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指甲印,每个指甲印里都往外渗血,钻心的疼,可他还……我们都感觉这孩子家庭教育也许有点不妥,决定与家长沟通一下。

  放学时,我与小宝的妈妈交谈,他妈妈告诉我,原来他一直在老家,跟爷爷奶奶生活,老人事事顺着他,养成了孩子自私、好攻击的.心理。我开始反省自己,小宝第一天到园,我应该事先和家长沟通一下,了解孩子的特点,然后因势利导,要让孩子先熟悉老师和新的环境,让孩子了解老师是爱他的,而不应用强制的态度把他留下,也许就不会发生被抓事件了。

【教学的随笔】相关文章:

教学的随笔03-22

教学的随笔04-06

教育教学随笔11-13

高中教学随笔09-28

英语的教学随笔10-02

地理教学随笔10-06

初中教学随笔12-23

物理教学随笔12-21

教学心得随笔06-21

教学教育随笔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