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教师的随笔

时间:2023-05-10 12:18:28 随笔 我要投稿

教师的随笔(合集15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看到过不少让自己印象深刻的随笔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那么,什么样的随笔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师的随笔,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师的随笔(合集15篇)

教师的随笔1

  生活是一方沃土,你播下什么,你就收获什么。对于幼儿的成长来说,教师的赞扬如同阳光、雨露,时时滋润他们的心田。赞扬,是对幼儿好的思想和行为的肯定,其目的是使表扬的幼儿明确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扬,它是一种积极的“强化”,是强调幼儿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如果我们能够对幼儿多一点满腔热忱的引导,少一些冷若冰霜的严厉惩罚,给他们一些滋润,相信他们都会成长为参天大树的。

  在我任教的班级中,有一些胆小害羞的孩子。虽然幼儿园是一个很好的集体教养环境,具有非常强的教育功能,对孩子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是对于胆小的孩子来说,面对集体的关注要有一个适应过程。直接面对大集体,会使孩子产生极大压力,有可能刺激孩子由最初的胆怯转为惧怕。能在生人或众人面前大胆讲话,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飞跃。所以,我一直关注这些孩子最初介入集体活动的过程,这时是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刻。他们往往不只是不好意思当众讲话,有时连在游戏中拉拉别人的手都不敢。在他们最初入园时,母亲把他的手放入我的.手中时,母亲已把她对我的信任传递给了孩子。

  因此,孩子会关注我的举动,看我是否一直对他很关心,看他是否很安全。所以,玩“找朋友”时,我多去找他几次,用信任的目光看着他,用亲切的歌声与他交流,用温暖的手握住他,他就会多一份胆量;当他有得意之作时,让他给我或者给小朋友讲一讲等等。所以,在平日里我不断注意他身上的每一处“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点滴进步,都会给予他热情的鼓励和关注,为他在同学中树立威信,找回失去的自尊。

教师的随笔2

  一年一度的春游,在学生的翘首盼望中终于来临了。尽管那天的气温有点高,但老天一改前几天的灼热,还是惠顾了我们,丝丝暖风中多了些凉爽。学生早早到了学校,背着鼓鼓的行囊,笑意写在脸上。终于登上接送的大巴车,一时间,说笑声、书包的搭扣声、包装纸的悉嗦声……充彻了整个车厢。

  可不一会儿,车厢里的嘈杂声减弱了许多。当导游介绍森林公园的发展史时,车厢里几乎没了声音。原以为学生正在聆听,可回过头去观望时,大多学生低垂着头。难道车座底下有什么西洋镜?我有点疑惑,走近他们身边,才知他们手中有的拿着PSP、有的玩着手掌游戏机,有的听着MP3,有的摆弄着傻瓜机,还有的在摆弄手机……正玩得津津有味着呢!哪还顾得上导游的`介绍!数一数,全班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带了类似手机、相机、PSP等比较贵重的物品。尽管之前一再强调过不带贵重物品。

  进入公园,好几个学生对园中美丽的景致不感兴趣,鲜花、绿树、草坪激发不起他们的兴趣,一味沉浸在PSP中,甚至在玩安排的活动项目时只是观望,根本刺激不了他们,而对手中的游戏机却乐此不疲。至于“贵重”二字,优越的生活条件,让他们几乎没有这个概念。目睹了在玩“勇敢者道路时”,一位学生丢了手机还浑然不知;目睹他们在大快朵颐时,手机、相机、PSP随处乱放,一位学生的相机被小贩拿走而一脸无所谓的神情。这让我愕然。

  在森林公园的四、五个小时中,导游只是在履行工事。偌大的公园,学生只游了游乐场附近的一角,多数时间学生在草地上或吃,或坐,或躺,或玩,或无目的的嬉戏。回来时问及学生的感受,玩游戏机的回答“开心”;不玩的答曰“无聊”。

  愕然之余,我不禁沉思:如何让学生玩得有兴而有序。这也是摆在组织者和教育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我一直认为春游不光是游玩,它还是对学生课堂学习的延伸,让学生劳逸结合,舒缓压力,放松心情,亲近自然,在玩中学,在学中增长见识,受到教育。

  可近来的春游,旅行社安排的活动内容比较单调,往往玩了几个集体项目后,出现这样的画面:导演领着,教师跟着,把学生带到某一地方,然后让学生自由玩耍、吃零食,一两个钟头后便整队回家。只“为春游而春游”,难怪学生觉得没“味儿”,玩游戏机“有劲”!春游年年有,只希望旅行社能组织好。其实春游形式可以多样,如可举办“寻找春天”、“春天里的小画家”、“春天里的朗诵会”等;也可开展一些小调查活动;还可结合本地资源特色,组织开展主题活动,培养学的高尚情操等。

  我想,只要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就能游有所得,游有所值,游出特色。

教师的随笔3

  有的幼儿活泼好动,有的幼儿安静。常听多数家长说,我的孩子只要睁开眼就没有闲着的时候。对了,这就是幼儿的特点,他们总是不停地做各种动作,不停地变换活动方式。

  我们大一班这学期就转来这样一个幼儿(他叫袁志浩,一男孩儿),他超级爱动。他坐不住,站不住,午休睡不着。特爱动:坐着时手脚不停摸摸这儿,摸摸那儿,一会儿拉他的拉链,一会儿扯他的衣角,总是忙个不停。站着时总在晃悠:摇头晃脑,伸手跺脚;中午孩子们都午睡他躺在床上老睡不着,不是在扯被角往嘴巴里塞,就是用脚踢另一头的小朋友,总是闲不下来。特别是他没有午休习惯,影响其他到小朋友,针对这样特殊的孩子我采取特殊对待:每天到午休时间,我先让他坐一会儿后感觉困了再让他上床睡觉,睡觉就让他一个人睡一张床,这样就影响不到其他小朋友了。一周,两周,三周,一个月两个月过去了,久而久之,他午休的习惯也养成了。

  说真的,要想管理好班上大几十号幼儿管理方法很重要。尤其是对待这样特殊的'孩子,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要有足够的爱心,耐心和恒心,不能轻易放弃,只有把爱心和耐心全部奉献出来,才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教师的随笔4

  有一种暖,时时刻刻在心里;

  有一种爱,滋润着心灵的距离;

  静静绽放的花朵,是欣喜,是感动,是珍惜。

  想起心暖,念起花开,于时光深处珍藏。

  ——题记

  流年有声,岁月无痕。

  时光清浅的岁月里,许我执笔,写一段美好时光,记录着,新教育路上的点点滴滴。

  我是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平时的教学生活简单而平淡。新学期伊始,我接任一年级。曾经的我,害怕过,迷茫过,彷徨过。看到调皮捣蛋的学生,我很生气;作业的脏乱差,字迹的不工整,书写格式的不规范,我很苦恼;晨诵《三字经》,内容晦涩难懂,学生望而却步,我很焦虑……用尽各种办法,收效甚微,我又很迷茫。

  现在,有了新教育这盏明灯,我是快乐的,愉悦的,幸福的。晨诵里,一句句耐心认真的指导,一遍遍不厌其烦的诵读,孩子们稚嫩天真的童声在教室里回荡。作业本上星星的批语,孩子们你追我赶,字迹是工工整整,态度是端端正正,于细节处体现认真。调皮的学生渐渐看不到了,文明礼貌的学生越来越多。一句“老师,您辛苦了”,让我感动;一句“老师,你好”,让我温暖;一句“老师,祝您身体健康”让我感到幸福……也许,这就是幸福的教育生活吧。

  一张张天真可爱的.笑脸,一个个繁重琐碎的日子,一个个善良热心的同事,滋养了爱心、细心、耐心,积淀了情趣、情义、情怀。感谢你,我的孩子们,很幸运地遇见你们,温柔了岁月,感动了时光。

  生活可以如诗般静美,曲径通幽;也可以是阴雨绵绵,萧萧瑟瑟。每个孩子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儿,只是花期不同而已。用心呵护,静待花开,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教师的随笔5

  快乐,人们谈论的最多,却鲜少懂得实行的一件事情。

  就像一个盲人在教导另一个盲人关于颜色一样,我们自小被太多不懂得快乐意义的人们教导着快乐的意义。我们误以为快乐必须拥有很多外在的东西,包括名誉,地位和金钱,但却不明白潜意识只是希望藉由它们,脱离社会对我们一生的约束,找回自由快乐的赤子之心。我们希望拥有大量金钱,以脱离每日上班的苦恼,我们希望拥有地位,以避免受他人摆布。但事实却告诉我们,最富有的人比任何人都忙,最有地位的人比任何人都失去更多自由,反之,在一无所有的孩子们身上,我们却看到了快乐的影子。

  孩子们从来就不会追求快乐这件事,但他们是最快乐的一群。他们的赤子之心对周围的微小事件抱着好奇心,他们可以不顾仪态的做一些大人们觉得很可笑但对孩子们来说是非常愉快的事情,不介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当心情顺畅时,他们会放怀大笑,当糖果被抢走时,他们会放声大哭,没有伪装,也没有造作。没有所谓的人生理想要追求,也没有别人强加的成功目标要完成,快乐的活在当下就是每个孩子们的原始本能。他们不会对OBAMA,BILLGATES这类的社会成功人士有任何兴趣,却会对一只飞舞的蝴蝶有更多的在意,他们会被草丛里的蝉声吸引,但绝对不会被在酒店BALLROOM里的教导如何致富的演讲所吸引。孩子们比谁都明白,快乐本来就是随着每个生命的诞生,而不论贵贱贫富的降临在每个人身上了,不需要向外向高处追求,因为它本来就在那里了。

  千金换来的豪宅可以给我们满足感,但迎面而来的午后凉风也可以令你有相同的感觉,每个人都有太多的'理由可以快乐起来,至少我们还可以看见心爱的人,还可以听见风的声音,还可以闻到海的味道。

  生命是公平的,当我们闭上双眼,全心全意的享受着百合花的芬芳时,一个皇帝和一个乞丐所感受的喜悦是同等的,不会因为皇帝的权利而多一些,也不会因为乞丐的贫穷而减少一些。快乐的关键在于愿不愿意,而非能不能够,<<不能够>>是贫乏的词汇,它代表你还未拥有,所以必须到外找寻;<<愿意>>代表你已经拥有,只是不懂得应用。

  你必须变回孩子,把你的心打开,快乐就在那里。

教师的随笔6

  这学期从开学以来,就感觉到了很多孩子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同时自己心里也有一些小小的体会。

  凡凡,以前在吃饭方面总是不太好,总是看着碗里的一碗饭好像很难吃的样子。而且还比较挑食,如果让她吃她不喜欢的东西她会吐掉,吃饭速度也很慢常常一个人吃到最后。这学期开学以来吃饭变好了很多,也不太挑食,吃饭速度也变快了很多。凡凡是一个自尊心比较强的孩子,常常遇到一点点困难就会哭、或者逃避。但这学期明显有了改善,遇到事会自己解决了,也比较坚强了会自己面对自己的错误。

  子涵,在经过一个暑假后,来幼儿园的变化也是挺大的`。以前在上课时总喜欢自己一个人在教室里跑,常常惹得老师有点“头痛”。但现在在上课时基本上会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安静的听老师上课了。子涵是一个想象力非常丰富的小朋友,很多时候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有时候还很像一个小大人似的,常常语出惊人。在吃饭方面也是有很大的进步,现在吃饭一点都不挑食了,而且有时候还会添饭。

  智翔,在经过一个暑假后智翔也是有了很多改变的。在上学期中午不睡觉,是最令老师头疼的问题,现在每天中午都能够自己准时入睡了。智翔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小朋友,在平时也是很积极的帮老师做一些小事情,上课也非常有带动力。

  新学期新开始,我想我们所付出的总是会有回报的。专心工作,微笑生活!

教师的随笔7

  寒假里,我拜读了《教育与美好生活》。看了书之后,引起了我的深思。

  罗素,一个20世纪享誉世界的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对教育的观察、思考和实践经验均浓缩在《教育与美好生活》一书中。

  罗素说,有些品性只能为具有某些特点的人群所拥有,还有一些品行则应为所有人所具备。我们不能着眼于让每个人都具有诗人气质来构筑我们的教育。以下4种特征便可奠定理想品格的根基:活力、勇敢、敏感、智慧。

  我们中国的教育往往是求全的教育。我们总是在经意与不经意之间要求所有学生达到教育的所有目标。这便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也使相当一部分学生一直处在学业无法优秀的焦灼感中。君不见,有多少三四岁的孩子因为钢琴热的不断升温而早早地就被父母赶到了钢琴上。有多少满脸哀怨的琴童,就有多少惟恐孩子在某一方面落后的家长。“求全心理”已成为中国教师和家长(其实是中国教育)的一种无法摆脱的“隐痛”,这里面既有应试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有中国传统文化留下的痕迹。

  罗素说,儿童的生活原本是充满期盼的,他总是指向将来的可能目标。这是促使儿童上进的动力之一。但是,如果总告诉儿童将来会比过去更糟,这不啻会令儿童的生命之源干涸。

  我们不是经常这样来吓唬我们的孩子吗?你再不努力,就考不上舟山中学;你现在这个样子,长大只有去擦皮鞋。这就是我们为孩子描述的未来生活。如此赤裸裸的描绘和启发,我们在善意地提醒孩子的同时,又暗示给了孩子们一些什么?我们经常斥责年轻一代冷漠自私,甚至还常常感叹孩子们的早熟与叛逆。可我们想过没有,这些观念的始作俑者是谁?在这汲汲于功名利禄而无济世之心的熏陶中成长起来的孩子,除了对未来的学习生活充满了恐惧之外,还有的便是自私和冷漠了。

  罗素说,对于一个快乐的儿童,激发豪爽慷慨的性格并不困难。但是对于一个终日被愁云惨雾笼罩着的孩子,他自然会固守所能得到的物品不放。儿童不是通过痛苦的经历,而是通过幸福和健康的体验去掌握美德的。

  “儿童不是通过痛苦的经历,而是通过幸福和健康的体验去掌握美德的。”这真是一个无比伟大的提醒!在我们的教育中,不是更习惯于通过训斥与惩罚来让孩子记住美德吗?罚跑步,罚写作业,罚站……想起来我们是多么的愚蠢啊!我们越是希望孩子们能热爱的东西,我们越要把它们作为惩罚的手段。我们为什么就没有想到,这样的'行为反而会使孩子离这些东西越来越远呢?罗素还有一句名言:惩罚应该是你希望过失者感到厌恶之事,而不是你希望他感到欢喜之事。你看,辛辛苦苦地实施教育的我们往往是多么的荒谬啊!

  当惩罚充斥着我们的教育,甚至成为教育的主要表现方式的时候(事实上教育技巧的缺乏经常让我们的教师不由自主地陷入了这个怪圈),孩子们会离“幸福和健康的体验”越来越远,而我们教育的内在的成功也就离“幸福与健康”越来越远了。记得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要给予儿童丰富而充实的精神生活。让学生拥有幸福和健康的体验,是教育改革所要关注的核心,也是教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目标。

  我们还必须承认:没有幸福体验的教育,也许能够培养出高分的学生,但绝对培养不出能够让幸福良性循环的人生。

教师的随笔8

  20xx年3月22日,清晨,拉开窗帘,推开窗户。微风出来,一阵清新,幽香,淡雅的泥土气息迎面而来。今天我就要和我的宝贝们去寻找春天。追寻春姑娘的脚步……

  在幼儿园准备好后,我们坐上了大客车,一路上我们说说笑笑,很快进入了郊区,路边的大树都长出了新叶,一片一片的油菜花开的那么灿烂,一座一座绿色的山坡,近了,近了,我们已经听到春天的脚步声了,这一切都报告着春天的到来,我们的整颗心都飘了出去,飘到那鲜艳的花儿上,飘到那绿油油的草地上。一个小时候我们到达了目的地:青龙峡。

  一下车,我们就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那高而绿的山,那潺潺流动的清澈的小溪,精致的休息室,一片一片的小竹林,情不自禁的我们留下了我们的大合照。稍适休息后我们的大部队就向着小溪的源头走去,许是被大自然的气息感染到了,我的宝贝们念起了我们学过的儿歌(绿,你是从哪里来的。是风儿捎来的.,是雨儿带来的,是阳光撒下来的……小树冒出了绿叶,小鸟唱出了绿色的歌,小溪露出了绿色的酒窝……)听着还真是我们眼前看见的景象呢?在欢声笑语中,我们相互搀扶,走走停停,用相机留下我们与春天的合影。

  中午,我们在小溪边的一片石滩处休息,野餐。在午后时分,我们又踏上了回去的路,途中宝贝们被河里的小螃蟹吸引了,纷纷下到河边捉螃蟹,家长们好似也回到了童年时代呢?当回到出发地休息时,我们在大山,绿树的怀抱中开展了有趣的亲子游戏。很快我们坐上了返程的车,此时大家都累了,进入了梦乡,看着他们熟睡又微笑的脸,我想他们是开心的吧,也许在回味刚才发生的种种趣事吧!

  看着窗外远去的山,我也笑了。春天来的好快呀,悄无声息,不知不觉中,草儿绿了,枝条发芽了,遍地的野花,油菜花开的灿烂多姿,生机勃勃的景象,拨动着我们的心弦。还好我们追上了春姑娘的脚步,没有让她悄悄溜走……

教师的随笔9

  我带的是小班幼儿,今天的午休结束了,景老师在饮水机前组织孩子们排队喝水,我在队伍的后面帮忙看护。突然,暖气片缝隙里的三节麻花映入了我的眼帘,让我吃了一惊:有孩子浪费食物,这可不是好现象,必须要想办法阻止这种行为再次发生。

  等孩子们喝完水,我走到了孩子们前面说:“小朋友好,我想和大家分享一首好听的歌曲,叫《大馒头》,你们愿意听吗?”孩子们很乐意地说:“愿意!”然后我就给孩子们播放歌曲,孩子们听得可认真了。听完歌曲,我趁热打铁,让孩子们讨论:馒头怎么来的?孩子们立刻兴奋了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在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我随机点了一个小朋友的名字,让他说,接着让其他小朋友补充。大家经过这一讨论都知道了馒头来到我们面前要经过很多的程序:播种、施肥、除草、收割、晾晒、清洗、磨成粉、蒸等,非常不容易。同时,有的小朋友还提出让大家要爱惜馒头、节约粮食,我对这些说法给予了高度的肯定,还说节约的孩子人人爱,又随即在一体机上给孩子们看了从农民播种到馒头吃到孩子们嘴里时的过程性图片,孩子们看到图片时的表情很丰富,有的高兴,有的好奇,有的若有所思……

  突然,宇文慕曦小朋友哭了,而且哭的.气都喘不匀称,我快步走了过去,孩子们也都把目光投向了她,吃惊地看着。我蹲下来边给她擦眼泪边询问为什么哭。结果孩子哭得更厉害了,我有点不知所措,就抱起她坐在了椅子上,摸着她的头安慰她说:“好孩子别哭,有什么事情老师和你一起解决,你说出来,小朋友也可以帮你想办法,好不好?”终于,她的情绪稳定了,然后她从我腿上下来,直接走到暖气片跟前拿出了那三节麻花,低着头站到了活动室最前面,小声抽搐着。这时,大家都明白了,原来她是因为自己扔了麻花才哭的。我走过去站在宇文慕曦旁边,问孩子们:“大家看,宇文慕曦小朋友知道自己的错误,而且还在我们面前承认了,她勇敢不勇敢?”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宇文慕曦真勇敢!宇文慕曦真棒!”此时,宇文慕曦的头也抬了起来,对大家说:“对不起,以后吃不完的麻花我不扔了!我要做个好孩子!”我带头鼓掌,孩子们的掌声更热烈了,宇文慕曦也破涕为笑了。

  事情虽然过去了,可带给我的是深深的思考。第一,通过家园联系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多多培养他们的节约意识。现在的孩子物质生活很丰富,很多家长们更是本着“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孩子”的想法,尽最大的努力满足孩子们对物质的要求,孩子没有节约意识。作为老师,要和家长有效沟通,共同让孩子学会节约,反对浪费。第二,对待孩子的无心之失要正确对待,让孩子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教会孩子知错就改。在日常和幼儿的相处中,孩子们总会出现许多失误,但是我们不要立刻去劈头盖脸的批评,要用合适的方法去解决,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一味地批评就会让孩子拒绝和你交流,甚至失去自信,更有甚者,会产生自闭。对待勇于承认自己错误的孩子要给予肯定,正确引导,监督其改正。第三,培养孩子正确的荣辱观和集体荣誉感。一提这些,可能有人会说那么大点孩子知道什们呀?其实,对孩子来讲,荣辱观就是正确的是非观念,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对的就是大家认可的,错的就是大家共同抵制的等等。比如他们知道闯红灯害人害己大家讨厌,不乱扔垃圾利人利己人人喜爱,为了某个活动参加训练积极勇敢等等。

教师的随笔10

  1.改变课堂教学程式,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培养创新动机

  根据教育的开放性原则,适当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营造宽松的民主教学环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推动学生担任学习主角,加强学生个体间的信息交流。如以讨论、辨析、导演历史小剧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角色,在激发其自主意识时,诱发其创新兴趣。另外,教师要允许学生提出质疑,并调动学生参与,如引导若干学生支持或反对教师的某一观点,通过有序的积极辩论,使学生各抒己见,想人之所不想,见人之所不见,能人之所不能,从而优化学生的创造心理环境,促进他们想象的冲动、联想的新颖、思路的开阔,有效开发学生的潜能,使之成为创造性思维的策源地。

  2.加强学生的实践锻炼,向他们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

  思维是动作的内化,动作是思维的外现。教师要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参与探索性的实践活动,如实地调查、文物考古、模型制造、古画模仿等,使学生感官与感知并用,劳心与劳力结合,激发思维创新发展。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制作“张衡地动仪”的模型时,只提供一定的数据、原理、外形,让学生从自选材料、模具制造到演示都显示出他们的`创意水平。此外,我还让学生制作殷墟龟甲、兽骨模型;临摹《清明上河图》、《步辇图》、《蒙娜丽莎》等;到革命老区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如此多种形式 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多功能思维在实践中发挥,促进学生创造性意识的发展。

  3.构建完整的历史事件内在关系的结构

  所有的事情就像一张网,历史事件就是这张网上的一个个节点,若干节点组在一起,就构成了一张无边的大网,但无论你提起哪个节,都会将这张网提起,高的部分那是与你提起节点联系紧密的,低的部分是联系相对疏远的,但由此我们却可以知道他们之间是绝对有联系的,或远或近而已。我们要帮助学生建立这样一张网,要一节点而知网、一叶而知秋、一事而知史。

  学习历史的最大功用是用它来研究今天,预言明天,而且现在的学业考试非常注重对热点时事问题的考察,从这两个角度讲,历史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历史知识,还要关注当今世界发生的重大事件,并在课堂中渗透给学生。

  近两年,从黄岩岛、到三沙市的设置,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价值的线索,那就是海权,而且这个线索更紧密地把若干个节点联系得更紧密,构建围绕海防、海权的知识网。

  我们曾经强大,从南宋指南针应用、海船的发达到元朝的空前海运到郑和下西洋,再到新航路的开辟,继而英国因为夺得海权而成为霸主,正是因为从明末的闭关、海权的失去,而被迫步入近代,开始以洋务运动为始的近代化探索,这张网还可以再大些。这个线索和知识网警示我们及后人要重视海权,重视海防的建设,这也是知识网格的具体体现和应用。

  由此,我们根据不同的线索,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并以这个知识结构让学生逐渐读懂事件背后的真相,这是个良性的循环。这要求我们在日常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构建知识网格体系的能力。我们要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创新教学设计,实现教学目标,并把握学业考试的动向,在自己的课堂中贯彻创新理念,建立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单一的授课模式。

  4.与语文等其他学科整合,为学生学习历史“搭桥铺路”

  例如在讲“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时,我引用“春风不度玉门关”、“西出阳关无故人”两句唐诗,使学生立即识记西域的地理概念和形象地理解西域的广袤和荒凉。一曲谭晶演唱的《丝绸之路》把学生带进20xx年前黄沙飞舞、驼铃悠悠的漫漫古道,在歌曲中学生的学习情绪更激昂。

  5.巧用影视文学作品,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在讲到北宋、西夏、辽的对峙时,我跟学生聊起了《天龙八部》,通过对萧风、段誉等人物的简单回顾,使学生深刻理解这段历史。另外,很多历史穿越剧或历史题材影视剧受学生追捧,但这些历史剧史实在破绽百出,教师要告诉学生什么才是真实的历史。在课堂上我们要引用正剧,例如在讲辛亥革命时给同学们播放《走向共和》等片段,孙中山的形象在学生眼里由模糊变得清晰起来。

  6.与时事紧密结合,使历史具有时代感

  关心时事、议论时事是很多学生的爱好,在历史课堂中恰当地引出这些话题,既可以理解历史,又可以为现实问题寻找出路。例如在讲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时,我和学生谈到时事热点“中日之争”,一起回顾问题的由来,使学生认识到自古就是我国领土。针对日本自卫队进行的夺岛演习,我又进行追问,我们应如何回击日本的行为?怎样不让甲午海战的悲剧重演?学生义愤填膺,陷入沉思,思想教育达到最佳效果。

  7.在网络资源中放飞思维

  把网络资源引入历史课堂,让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思维健康成长。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学校网络教学日益广泛,历史老师要通过网络,开拓进取,借助网络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培养学生熟悉网络、利用网络查找历史资料,启迪学生思维,放飞思维空间,进行自主的探究性学习,并努力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造性学习能力。

  8.在学习竞赛中积累沉淀

  新教育理念告诉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和创新能力。历史课堂理当成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和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以学生自主活动、直接体验为基本形式进行活动。如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多样的竞赛方法,每上完一节课,下课前一定会提问所学知识,并采取现场打分的方式,引起学生重视,巩固基础知识,课后要求认真完成作业,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达到较好的效果。

  9.在辩论中达成共识

  激发、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见解,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这是当代教育教学的目的之一。在课堂中组织学生对“秦始皇功过的辩论”、“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武则天功过的辩论”等专题进行分组辩论。为了在辩论中获胜,为小组争光,主动查阅相关资料,辩论会上个个争得面红耳赤。学生经过辩论对历史事实的认识有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辩论能力得到了训练,这些活动必将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使历史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教师的随笔11

  经过国培教师的点拨,结合了我校的实际情况,我展开了如何上好体育课的思考。

  在我校班级多,场地小,利用率高的前提下,如何开展体育课,什么是好的体育课,如何上好体育课,确实值得考虑,深思的问题。

  经过实践,我发现要上好体育课,必须做到

  1。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也就能抓住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此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抓住学生普遍兴趣去促进他们身心发展。

  2。让学生共同参与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发挥好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共同参与,注重学生的个体,个性发展。

  3。增加课堂趣味性

  教师如果能够运用幽默诙谐的语句,趣味的动作设计,引人入胜的主线等来对抽象的技术动作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示范,就会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而且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多采用激励表扬的手段

  激励的语言,表扬的手势、眼神都能给学生带来莫大的信心,因此教师的肯定,给挫折的鼓励,都能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什么是好的体育课,借鉴前人的经验和自我思考,我觉得必须要抓住每一个细节对学生进行身体训练,传授知识文化技能;要把我们的体育教学进行科学化。教学骤要清楚,讲解示范要明确,要让学生看得清楚,想得明白,练得出来,练得好。还有就是学生上完这节课后,感觉很有收获,很高兴,期待着下节体育课的到来;一节好的体育课一定要有一个适宜的练习密度和适宜的运动组合。

教师的随笔12

  请耐心等待一会,花儿就要开了。——教师要学会倾听。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艺术的基础在于教师能够在多种程度上理解和感觉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吐不失为一种的方法,我们教师就应用心去听,与学生交谈,从中了解学生的某些动向,可不少教师总认为学生是小孩子,不乐于倾听他们的谈话,个性是学生犯错误时,更是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任凭自己对学生大加训斥,这样很不利于教育好学生,我自己也有这样的缺陷。学校强调学生不准迟到,我平时也是这样要求学生的,但有的学生就是犯__,有一次,预备铃都响过了,班里的孙_没来,我焦急的.站在楼上往下看,也没看到人影儿,同学们都在专心的读课文,“报告”,同学们听到声音都停止了朗读,看到他,我的气就不打一处来,他经常迟到,我昨日找他谈话时,他保证说再也不迟到了。我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老师,我在路上……”“你又在路上磨蹭,你看,都几点了。”我没等他说完,便接过他的话头训斥了他一顿,然后就让他站在门口,再也不理会他了,课后才了解到,他奶奶生病了,他去给奶奶拿药,所以才来晚了。明白事情的_,我后悔自己没有听完他说的话,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并向他道了歉,他很诚恳地说:“老师,这没什么,谁让我以前老爱迟到呢。”反思一下:作为教师,有时凭自己的主

  观决定去对待学生实在不就应,工作再忙,也要给学生说话的机会,也要尊重他们的人格,认真倾听他们的说话。古人云:人之相交,贵在交心。所以,教师要放下架子,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时间、机会听听学生们的心声,听听他们的想法,注意他们的情感变化,让学生充分显示自己的内心世界,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教师的随笔13

  第一,精心设计教程,启发学生兴趣。

  应新课程教学目标设置的变化,语文教学不应单纯要求学生掌握知识,而应在培养学生基本知识和创新思维的同时,给学生以丰富的内心体验和个人感悟,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因此教师要在上课伊始将学生的心尽快吸引到课堂学习目标上来,使学生尽快进入愉快的.情绪状态,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教学过程创造最佳时机。

  第二,开拓灵活多样的形式及知识面,激发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感到所学的知识需要了解,需要掌握,学习起来才会兴趣倍增。因此,教师要挖掘教材,活化教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性学习,开发学生创新能力,塑造学生创新性人格。教师要设身处地地关爱呵护,尊重学生的感受,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自主学习的探究,给学生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兴趣虽然属于非智力因素,却是学好语文的先决条件。所以语文教师不但要教得得法,更要满腔激情,持久地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上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教师的随笔14

  “如果要在正确与善良之间作出选择,那么,请选择善良。”——《奇迹男孩》

  继《寻梦环游记》之后,影片《奇迹男孩》再一次温暖了我,诚然,这是一部典型的美国励志家庭教育喜剧片,却不落俗套的道出了为人友之善、为人师之诚、为人母之责。电影讲述了具有先天性面部缺陷的小男孩奥吉,在家人、朋友和老师的帮助下接受学校教育,融入校园的暖心故事。令我意外的是,与以往励志题材不同,该片竟没有刻意渲染悲伤,也不以残酷来煽情博取眼泪,而是分镜头向观众呈现了不同的人物视角,一股更为真挚纯朴,诱人共鸣的暖流才能流入观众心底,奥吉的自卑,妈妈为孩子的牺牲奉献,姐姐为奥吉让出的父母关爱等等都真实的呈现在荧幕上,让我们看到,每个人面对生活都会有着不为人知的挣扎与成长,使之一直坚守的大概也就是影片想要传达给我们奇迹之源——人性的真善之美与至纯之爱。也许是站在现在初为人师,将来也要为人母的立场,影片给予我的不仅是泪水,更是感动之后的深思,为人师,我们如何引导孩子们善良勇敢;为人母,我们又如何教导子女成为温暖而发光的人......

  【最好的父母之爱——你从未离开我的视线】

  “父母的爱,会为孩子的灵魂渡上金身”,奥吉的幸运就在于他拥有一个充满爱的家,爸爸爱妈妈,姐姐护弟弟,每次送奥吉上学也都是全家出动,包括宠物狗黛西。宽容与理解是构成家庭之爱的元素,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即“亲密关系”,映射到家庭教育的范畴中来,可简单的理解为家庭成员关系的亲密程度会对孩子带来不同程度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奥吉健康心灵的成长完全得益于此,良好的亲密关系、充足的家庭对话与亲子时光于无形中给予了孩子最直接的安全感与为人之道——善良、自信、勇敢,换言之,在孩子的成长里,父母从未缺席,以有效的陪伴代替身在心离的无效作陪,则是引导孩子最好的方法。爱有时往往以最简单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为人父母,爱从未离开,也许我们缺少的仅仅是对孩子抒发爱的时间与心思罢了。如同奥吉的妈妈,为了缩小奥吉与同龄孩子的学业差距,放弃了硕士论文与事业以给予奥吉堪称完美的家庭教育,以至于进入校园后奥吉所学远远超出同龄范畴,他的喜怒哀乐,妈妈、爸爸、姐姐都努力地了解参与,这大概就是最好的一种家庭亲密关系了。试着进入孩子的内心吧,也许当你不知怎样开头时,一句“今天在学校过得怎么样、发生了哪些趣事”就足以打开孩子的心,打开 彼此心灵沟通的桥门,爱就是这样简单——无论我怎样忙,孩子,你从未离开过我的视线!

  【最棒的友情——我一直在你身后】

  孩子们之间的友情大抵是这世间里最为单纯的情谊了,也许是因为一颗糖、一个玩具、一句早上好、一个微笑,简单却最真挚。“外表只能决定我们想不想去了解一个人,魅力才能决定我们会不会和他成为朋友,”这足以让我们的孩子明白美的标准绝不等同于高颜值,在这样一个看颜值的时代,我们需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美丑观,影片中杰克问奥吉,你为什么不去整整容?奥吉傲娇地回答,“我就是因为整过很多次,才能变得像现在这样帅!”顿时心里为之一动,一为两个小伙伴的真挚友情,二为奥吉如此乐观的心态。杰克曾因奥吉的面容抵触与他交往,但最终被善良的品格所吸引成为好友。我想,或许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个奥吉的影子吧,每个人的童年都会有自以为的自卑与孤独,诸如有的孩子觉得自己不够高,有的孩子觉得自己不够大胆,苦恼自己为什么比别人跑得慢等等小心思,其实,孩子们的世界是无比简单的,在大人们眼中不是问题的问题,于他们而言有可能是困扰一整天的糟心事儿,除了家长在心态与观念上的引导,一个好朋友的善意鼓励和陪伴更能促进孩子在一些问题上的成长,“善良一点,因为每个人都在与人生苦战。”

  【最美的`你——善良勇敢,温暖而发光】

  初为人师的我,观影过后,脑海里都是班上我那些可爱的孩子们,六岁的他们,时而如跳动的小精灵,时而如奥特曼勇士,时而温暖如天使。我偶尔会在他们玩耍时静静凝望每张可爱的脸庞,不自觉嘴角上扬,因孩子一句童真的话引得弯腰发笑,被孩子突然的背后拥抱感到温暖不已——“你的扣子扣不上?我来帮你吧”、“你别怕,就像我这样一抬脚就跳过去了”、“老师我告诉你哦,我的梦想是长大后成为奥特曼,拯救世界,哼哼,厉害吧”、“不不,我的海底小纵队才厉害,我要开着章鱼堡去探索深海世界”、“老师你不用帮我,我马上就成为一名小学生了,这点小事我当然OK”、“老师你看,我跳绳跳得越来越多了,总有一天会超过一百的”。小小的身体,大大的力量,在我望向他们的时候,他们每个人背后都散发着各自的光芒,耀眼而闪亮,我曾在现实亦或梦中想象每一个孩子长大后的样子,畅想着多年后他们在做着什么,讲实话,我预见不了未来,但我似乎总能看到一抹光,七彩斑斓,一望无尽。孩子,你的未来是最好的,是值得憧憬的,愿你能一直善良勇敢,温暖而发光!

教师的随笔15

  假期里我拜读了《教育与美好生活》这本书,书中的内容引起了我的深思。

  对于一个快乐的儿童,激发豪爽慷慨的性格并不困难。但是对于一个终日被愁云惨雾笼罩着的孩子,他自然会固守所能得到的物品不放。儿童不是通过痛苦的经历,而是通过幸福和健康的体验去掌握美德的。——罗素

  这段话让我有诸多感慨,幸福是什么?幸福在于自我满足,在于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学生的幸福在于教师给学生一片自主发展的土壤,从内心感到满足,幸福。

  作为教书育人者,我们不能苛求学生千人一面,要用心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尽可能帮助他,给他们一片自主发展的土壤,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

  流淌潺潺的小溪流,碧草青青的草地上,硕果累累的果园里,芳香四溢的花园中,……多么富有诗意的地方,多么激发灵感的地方,这就是苏霍姆林斯基精心选用的“课堂”。我也向往这样的课堂,假如我也能每天带着我的'学生徜徉在那种“课堂”,那么,我和我的学生将会品得出愉悦的滋味。

  善待每一个儿童,发挥每个儿童的优点,让他们自豪地说:“我是最棒的!”其实,我们没有必要让每个学生在学习成绩上都拿满分,但我们可以给学生播种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愉悦。

  其实真实、平凡的课堂,作为教育只要动一番脑筋,努力让孩子心里的诗的琴弦响起来,打开他们愉悦的源泉,让他们在感到自尊的前提下自愿创造劳动,那么这愉悦的滋味将一直陪伴孩子们成长。

  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能让孩子经常感觉到新鲜、兴奋。那么引人入胜的中队活动可以给孩子营造一个美妙的天地,掀起孩子情绪的波澜,因为自主、自信、自强而使学习生活充满神奇的魅力,进而辨得出心跳的节律。

  孩子们拥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能力、自己的选择,怎会不从学校飞向自己生命的梦想?怎么不会辨得出心跳的节律呢?

  看到孩子们收获成功幸福的笑脸,我会欣慰,似乎看到一朵朵向着阳光绽放的花朵,听到他们花开的声音!

  “儿童不是通过痛苦的经历,而是通过幸福和健康的体验去掌握美德的。”这真是一个无比伟大的提醒!在我们的教育中,不是更习惯于通过训斥与惩罚来让孩子记住美德吗?想起来我们是多么的愚蠢啊!我们越是希望孩子们能热爱的东西,我们越要把它们作为惩罚的手段。我们为什么就没有想到,这样的行为反而会使孩子离这些东西越来越远呢?罗素还有一句名言:惩罚应该是你希望过失者感到厌恶之事,而不是你希望他感到欢喜之事。你看,辛辛苦苦地实施教育的我们往往是多么的荒谬啊!

  其实惩罚也是需要艺术的。记得我刚走上讲台时,作为一名年轻老师,对班上调皮的学生十分头疼。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之后,也不见有什么效果。无意之间,我看到了的一篇文章《为这样的“惩罚”叫好》,心中不禁一亮。文中讲到5条罚于教育之中的“惩罚”方式:①作业不按时完成者,第二天晨会课上罚讲一个3分钟的古人勤学的小故事。②上课不遵守纪律的学生,课后进办公室读5遍《我的战友邱少云》,回家写一点读后感,第二天张贴在教室黑板报上。③相互打骂者,罚整理对方的书包。④自身卫生缺乏,随地乱扔者罚在校园内捡纸屑。⑤作业字迹潦草者罚回家临一页帖。

  看完上述文字之后,我感慨很多:班级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上面的几个教育办法,不仅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过失,也知道不遵守纪律或不完成作业会受到“制裁”,更受到了一次心灵的教育,从而让学生明白该把自己管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正在成长的学生。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可能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吃一堑,长一智”,犯错误是人在成长中走向成熟中的表现。惩罚不是教育的目的,带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教师爱学生,是一种信任,是一种鞭策,是一种激情,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在班级管理中,对学生的管理不能牢牢地固守着“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信念,而应该根据个体差异,在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班级常规。事实证明,我采用了以上措施,对那些调皮的学生的教育非常明显。让我感受到了作为教师的成就和自豪。

  卢梭说过:“我们不能为了惩罚学生而惩罚学生,应该使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正是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结果。”新课程主张“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但是小学生,大多数自控力不强,不能准确辨别是非,一旦犯了错误,教师运用的方式是怎样呢?现代教育呼唤更艺术的“惩罚”,于潜移默化中巧妙地引导和改变学生,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我们要追求良药"甜"口。这就是一个惩罚的艺术。

【教师的随笔】相关文章:

教师的随笔06-09

教师工作随笔04-07

教师写的随笔05-29

教师教学随笔07-16

普通教师随笔07-24

教师寒假随笔08-05

关于教师随笔08-09

教师个人随笔03-01

教育教师随笔02-24

教师课堂随笔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