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教学的随笔

时间:2023-05-11 13:21:55 随笔 我要投稿

教学的随笔1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写过随笔吗?随笔最重要的是是表达出作者的意图,传达心情、感悟、观点...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什么样的随笔堪称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的随笔,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的随笔15篇

教学的随笔1

  怎样让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既轻松快乐,又能学习得很好、很透彻,是教材编写者以及我们生物教师所正在探索和研究的。教学内容就是教材内容,强调教师的教学要“因材施教”,不要“脱离教材”“超越教材”,只有不断地“钻研教材”,才能有新的体会,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我发现新版《生物学》非常注重教材“生活化”,很多例子,很多实验探究都注重学生能在生活中观察到和实践到。本人认为要想让学生感到生物“容易”学,“有意思”,就有必要把生物课教学与同学们的学习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一、把鼓励带进课堂,让学生充满自信

  俗话说:信其师,亲其道。怎样施展自己的魅力,让学生信服你,从而喜欢你的课。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教师的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当自卑感产生时需要教师的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丧失信心时需要教师的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的为难情绪时需要教师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进步取得好的成绩时需要教师的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受到挫折甚至放弃时需要教师的鼓励。总之,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离不开教师的鼓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说一些诸如:“好!”、“很好!”、“你真棒!”、“你真行!”之类鼓励的话,学生会有信心完成之后的学习任务,教师的一句不经意的对学生的鼓励,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二、把微笑带进课堂,让师生沟通融洽

  “微笑是学生思维的催化剂,是学生信心的增强剂。我祟尚微笑教学,因为我认为这是教学的最高境界。”这是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的一番肺腑之言。难怪有人作过这样评价:“于永正教学上的成功,多半归功于他的微笑。”

  老师带着微笑出现在课堂上,就会在教与学之间架起一座情感交流的桥梁:如当学生因紧张而回答不出问题时,教师的微笑对他是一种激励;当学生因犯了错而惴惴不安时,教师的微笑对他是一种谅解;当学生的回答精彩时,教师的微笑对他来说是一种奖赏;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的微笑会给他增加力量。

  “知识好比种子,教师的微笑好比阳光,学生的心情好比土壤,——只有这时的播种,才能使知识的幼苗茁壮成长。”

  用微笑营造和谐的课堂,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与真正提高。

  三、把竞争带进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竞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使学生的情绪处于亢奋状态。课堂上采用竞争的机制,时间性强,它要求学生必须在短时间内迅速反映才能抢得先机,它常常适应头脑反映快的学生。而那些头脑稍迟钝或反映慢一些的学生就只有做看客了,也就是说课堂上的竞争常常是学优生表现的'充分,是他们展示的平台。如果用的过多,中等以下的学生就跟不上课堂教学的进度,长此以往,就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竞争可以分层次进行。每个班级都有有做学优生、中等生和潜能生,因此要想把竞争带进课堂并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分层次竞争可能会更好一些。如做分层次的练习,不同层次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不同层次的学生讨论不同层次的问题等等。

  总之,教学无定法。上述几点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探讨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主动性的一些做法,在实践上还需要进一探索,在理论上尚待进一步提高。同时,精心选择教学方法,在教学当中,通过“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自学能力、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组织才能、发展每个学生各自不同的特殊才能。此外,我们要不断地注意学生学习活动的信息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我们老师也要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教学的随笔2

  近些年来,多次聆听魏书生、任小艾、丁榕、赵谦祥、郑杰等教育专家的报告,拜读陶行知、肖川、朱永新、郭元祥、高万祥、李希贵等教育大家的文章,受益匪浅,引发了一些思考。今以随笔的表达方式,与同伴交流,期待能与大家产生心灵的共鸣和思维的共振。

  优秀的教师,不仅为学生做了什么,更重要的是所做的一切是否有意义,做的方法是否科学有效,是否被学生接受和认可;优秀的教师,最重要的不是为学生做什么,而是引领学生做什么和怎样做;优秀的教师不仅有爱心,而且能把握好爱的时机和分寸;优秀的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关注学生的精神需求;优秀的.教师尊重学生的生命,尊重学生的差异,能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思考问题,再站在教育者的角度进行理性的分析;优秀的教师既不姑息迁就学生,又不无原则的宽容学生;优秀的教师不动辄大呼小叫,那是黔驴技穷的表现;优秀的教师处理“麻烦”事件,就是教育智慧生成或闪烁之时;优秀的教师既爱事业和学生,也爱自己和家人;优秀的教师不常戚戚,而坦荡荡,心胸豁达,心态健康;------。总之,优秀的教师,有思想、有理想、有文化、有智慧、有品位、有激情、有能力。

教学的随笔3

  今年我是第一次接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教学,新课标中对方程部分的改革、课本中对方程的呈现形式,确实引发了我极大的探究兴趣。

  在理解方程的意义时,我直接出示了天平,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接触到方程。我先在天平两边各放了一个20克的砝码,请学生用一个式子表示出天平两边的关系,学生们马上写出了等式“20=20”,然后我将其中一个盘子里换上了两个10克的砝码,学生又马上写出了“10+10=20”,然后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但提出要求,无论怎样调换砝码,必须保持天平的平衡。学生亲自操作与实验,并得出结论,要使天平平衡,必须使天平两边的重量相等。这时我将天平右边放上100克的砝码,左边放上50克的砝码和一杯水,并提出利用“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表示出等量关系。并总结出,一般情况下用字母“X”表示未知数,并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这一结论。使学生理解方程式等式中的一类特殊的式子,只有是等式并且含有未知数才是方程。学生可谓有滋有味的接受了方程这一新概念,

  在新教材培训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了以往的本部分知识的教学包括我印象中的解方程都是依据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即加与减、乘与除之间的逆运算关系去解决,而现在新课标指导下的解方程,却要求学生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探索、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再应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乍一接触,确实有些不习惯,连学生也是,时不时有人来问我,“老师,X+5=11,X=11—5,X=6”这种解法行不行?我首先肯定了学生的解法,再从天平的`原理出发介绍了书上的方法,并为学生释疑,看似利用等式的性质较为复杂,但是这种方法可以与将来我们到初中时学习的方法接轨,为同学们将来的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通过一段时间的巩固练习,我发现学生对这种方法掌握的很好,而且很乐意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但是,这其中,我也感到有些困惑:

  象“45—X=23 、56÷7=8”这一类型的题目,虽然在课本中没有出现,但是学生在实际计算的过程中却仍然能够遇到。如果用等式性质来解就比较麻烦。很显然这种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好的学生来说,我们会让他们尝试接受——解答X在后面这类方程的解答方法,就是等号二边同时加上X,再左右换位置,再两边减一个数,真有点麻烦了。而且有的学生还很难掌握这种方法。但是用减法和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答却比较简单。

  但是,在利用天平这样的事物原形来揭示等式的性质,把抽象的解方程的过程用形象化的方式表现出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解方程的过程是一个等式的恒等变形的过程中,也使我充分感受到了,要使孩子们爱学、乐学,教师就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充分理解教材,并要懂得为教学去创设合理情境,从新的理念、新的角度以及学生的角度去重新定位自己的教学模式。灵活处理教材中的问题,鼓励学生算法的多样化,真正体现课改精神——“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的随笔4

  一天,我带孩子去户外做体育游戏“找家”。这个游戏要求幼儿在听到老师的指令后,按照自己胸前挂着的“小飞机”的颜色找到并跑向与之颜色相同的“家”。

  活动前,我在场地的四个角落放了红、黄、蓝、绿四个木马作为红、黄、蓝、绿四种“小飞机”的家。活动开始后,孩子们开心的像“小飞机”一样在场地中飞来飞去,在听到老师的“小飞机降落了”时,大家纷纷跑向场地四周与自己的“小飞机”颜色相同的木马,但我却发现部分孩子并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跑到老师放在四个角落的上木马,而是跑到场地周围放着的木马旁(因为还有剩余的木马放在场地周围)。

  我刚想把小朋友召集起来,重申一下游戏的规则时,却发现他们找的木马的颜色其实并没有错,只是没有跑到老师指定的地方,但是却达到了本次活动的目标。想到这儿,我没有去阻止孩子,也没有让他们重新来,而是让孩子随自己的兴趣随意的在整个场地中找到与自己手中的“飞机”颜色相同的木马作为自己的.“家”。

  通过这次的活动游戏可以看出,孩子对我预设的场地不感兴趣,而此时如果我还守着预设的计划不放,就会形成预设活动与幼儿兴趣之间的矛盾。所以,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仔细观察幼儿的活动表现,准确判断幼儿的突发活动,从而决定是否要改变原计划,让幼儿更有兴趣的投入到活动中去。

教学的随笔5

  在初学《化学方程式》一课时,我发现,学生对于常见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存在着很大的困难,不管教师如何强调,总是有少部分同学在写化学方程式时丢三落四,不是忘了写反应条件,就是不配平或不标“↑、↓”。只要稍微加以提示,他也能自己改正,但下一次,他仍会出错。

  正当我气急败坏的将2H2O 2H2↑+O2 写在黑板上时,我听到一个很低的声音在说:“老师写错了”。我寻声望去,竟然是李秋成──一个成绩很一般的学生。我余气未消地问他:“李秋成,我哪里写错了?”,他怯生生地站起来说:“生成的氧气是一种气体,它的化学式后面应该加↑”。我看了看我写的化学方程式,还真是出错了。这时我忽然觉得怒气全消,想到学生不一定是掌握得不好,可能使我的教学方法太枯燥,学生的.兴趣不是很高,注意力不是太集中。于是我的心中有了一个这样的想法。

  下午,在另一个平行班中上这一节课时,我并没有按部就班的先给同学们讲解书写化学方程式中常出现的错误,然后再让同学们练习,再检查;而是先让同学们自己预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书写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小组内再相互检查常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然后,我把需要他们掌握的化学方程式写在黑板上,要求他们记住。我则若无其事的在教室内巡视、检查。

  不一会我就听到他们在小声地议论开了,我假装没听见,继续在教室内巡视。这时,董后江终于坐不住了,他忽得站起来,“老师,铜与氧气反应的条件是加热,不是点燃.。”我假装恍然大悟到,“是吗,你看,老师也有出错的时候啊!你去给我改过来吧。”董后江很得意地去给我改了过来。然后,胡梦晨又告诉我铁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未配平。这样陆陆续续的同学们把我书写化学方程式中的错误都给指了出来,并且作了改正。就连平时很少发言的同学也积极地参与了进来。我觉得这一节课他们真正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了,没有一个同学在那里无所事事。

  在以后的几节课中,我利用导学案不时地给他们出示错误的化学方程式,在每节课的开始,同学们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我指错。期间,我也不时地检查他们的书写情况,这样持续了一周的时间,令我惊奇的事情发生了,同学们对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已经非常的熟练了,全班只有三个同学在检查中出过错。而在过去,一直到初四仍然有很多同学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出错很多。

  看来在教学中,不时地变换教学方法,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教学的随笔6

  首先感谢领导给我这次提高的机会,让我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又多了几分收获,同时也看清自己的差距,今天我从以下两方面对本节课进行反思:

  针对目标一:能够根据给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并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展示出来分类的结果,由于课前我对本班45名学生进行了调查,有40名学生不清楚按给定的标准分一分是按什么分的,因此,我解释的就是按题目要求去做。我出示的活动要求是,小组合作要求:1、以4人为一组,按不同的形状分一分,数出每种气球各有几个?2、你可以通过摆一摆,画一画,列个表格,找出不同的方法。首先我让学生充分的说,理解合作要求。可是在小组活动时还有学生不会分。一年级的学生小,理解能力差,需要教师解释再解释,这一点我做的`还不到位。

  展示时,上来的一组有分工,有合作,配合的很好,就是整理的不好。同时我有叫了第二个同学上来整理,整个过程很顺。接下来又展示了表格法,三种分得结果都出现在了黑板上。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方法做题。目标一达成的很好。我从中体会到,小组合作学习,要求讲明白,展示要正确,一定要有代表性,老师一定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对你的课堂活动的开展有好处。

  针对目标二:我采用的是放手让学生自己探讨,活动要求是2:自己按颜色分一分,分后快速的在纸上涂一涂。(注意:从起点开始涂)。这次的要求就读了两遍,没解释,让他们自己去理解,结果孩子们大部分没有按颜色先分一分,拿起彩笔就往纸上图,全都涂了,原因是没数,不知道有几个。所以说目标二达成的不好。

  通过以上学习,对不同分类结果的观察,能说出在同一种分类标准下分类的形式不同,但结果是相同的。由于教学中只注重了让学生找方法不同的呈现方法,而没有组织学生去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

  二、预设与生成。

  本来预设的环节一,让学生体会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分类,以及分类的必要性,达成的效果比较好,因为后面我们在进行全课总结时,学生能说出我们要利用分类的知识对自己的书包或文具进行分类整理更干净整洁。

  对于小组合作的预设,想着四人小组合作效果好,参与度高,可是有的并没有按老师要求的合作,而是自己在做自己的,平时小组合作的工作还是不到位,在小组汇报时没有让整个小组都上前去而是让一个代表去说,没有体现小组的合作精神。在今后的课堂上会加强小组的建设这方面工作。

  对于学生动手操作方面的预设,本想着让学生通过摆气球来找出不同呈现方法,可是没有想到却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大家都用了最直接的方法,分一分数一数,没有用看一个画一个的方法的。这里说明还是对学生的思维不了解,没有从学生的思维的角度上去安排活动导致的结果。

  总之,今后在备课的时候,在备学生方面还要多下功夫,真正从学生的思维的角度出发,才能设计更为合理有效的课堂学习活动,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学的随笔7

  今年是我担任一年级班主任的第五个年头,似乎应该得心应手了。可是,学段没变,孩子变了。每个孩子都是个性迥异的鲜活生命。即使是前四年的经验,也不可能搬来套用。今天早上,我和一位家长交谈。我说:“今年是我带一年级的第五年,但我觉得是最费心的一年。因为,一年级的教师,似乎在高年级教师眼中,就是“问题学生的制造者。原来,没有接触过低年级,没想过这个问题。现在,才深深体会到,一年级老师的苦和累,只有教过一年级的老师才能感同身受。研究低年级课程的专家们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教过一年级的教师没有发言权。这几天,我正在读薛瑞萍老师的《心平气和一年级》。薛瑞萍老师也说:“我从来不和没教过一年级的老师谈论一年级的事情。今天的班会上,我跟学生谈了许多。我只想让学生知道,老师希望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一年级的孩子本来是可塑性最强的,教育效果最明显的。可是,却因为早早的进入幼儿园,沾染上许多坏习惯,而让一年级教师的工作变得被动而艰难。譬如,语文课上,老师指导生字的书写,一笔一划地指导,孩子们也认真看了、听了、描了——正确的笔顺笔画似乎没什么。可是,到了课下自己写作业时,原来小脑瓜中储存的记忆就占了上风。管他三七二十一,把课堂上老师教给的东西又搁置脑后。因为,第一印象对一个人来说,力量不可估量啊!

  调皮捣蛋是小学生的天性,也是他们心理发展必经的阶段。教学中遇到孩子们的'不停吵闹时,再怎么心软的教师也会变得“凶狠,轻者扯大嗓门高喊“安静!,重者则直接动手打骂学生了。这两者都不是最佳的处理方式,因为呐喊或者打骂之后,学生们调皮捣蛋的性子并不会立刻改正,它们依然会在下一节课上继续自己的行为,并且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完全不会记得之前因为调皮而挨打过。这时候,很多老师选择了一种方式,那就是让自己变得凶狠一些,动不动便出手打学生,知道学生学乖了,害怕自己了,每一节课的表现也就自然好些了。这种方法估计不少老师会用到,对于一些富有几十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来讲,想要有效组织好课堂教学,这一招依然很有效。因而我看到的实际情况是,很多教学经验相对较简单的教师对学生的打骂甚至可以用“无以复加来形容,只要学生稍微动一下教师就立刻面露凶相,直到吓得学生再也不敢捣乱了为止。通过这种方式,教师是将课上下去了,但我不知道学生在心里会怎样评价这位老师。也许学生会一辈子都记得该老师,但这种铭记更多的只会是恨和怕。

  做教师如果做到这一步真可以说是失败的,懂得教育规律的人都知道爱动爱闹是孩子成长必不可少的阶段,即便是那些常常动手打学生的教师,他们小的时候多半也和现在这些孩子们一样爱动爱闹。如此对学生下“狠手或许是为了报复当初自己的老师对自身的凶狠吧?

  在我看来,完全不打骂学生几乎不可能,但通过让学生害怕自己来树立教师的权威则是彻头彻尾的失败。每一位有经验的教师总是能够很好地处理孩子的天性和有效组织课堂教学之间的矛盾,通过提升自己课堂的趣味性和讲授的方式,来赢取学生们的欣赏和喜爱。喜欢一个人或许很难,但讨厌一个人却很容易,对学生来讲,一旦他真正的喜欢上了你,那课堂上他的表现可就同日而语了。

  不要让学生怕你,而要让学生喜欢你。因为,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我到现在还是不知道如何做一个让学生不害怕,又乐于听从的一年级老师——既做到心平气和,又达到教学井然有序。我一直在摸索。希望我能很快得偿所愿。

教学的随笔8

  我从去年开始带小学四年级数学,今年是第二年了。小学四年级,正是往上的过渡时期,四年级以前他们还比较调皮和好动,可是从四年级开始就必须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良的学习氛围。但是,要想让学生一节课45分全神贯注的听讲确实不易,就算是好同学也很难做到。

  老师讲课的时候必须让他们把焦点放在老师身上。对于优生有的聪明男生很好动,特别是考试做题的时候很不细心。正是由于他们的不细心,所以考试的.时候很少能全做对的。所以我就用这点来教育他们不要总认为自己聪明就可以不虚心学习。如果打击他一次上课就能好几天。所以对于优生上课也应该多关注些。

  对于中等生,他们虽不扰乱课堂纪律,但是上课也很难听进去。有时我就把他们叫起来,问他一个刚讲过的问题,他根本不知道你讲到哪了,我就提醒他们注意听,多组织课堂教学。

  而对于后进生,首先给他们订的目标就不要太高,而是让他们跳一跳就够得着。这样不止他们自己觉得有希望,尝到成功的喜悦。在他们取得一点点成绩的时候就要适时的表扬,让他们觉得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希望的。用爱心温暖他们,让他们体验到爱。并且在课下时间多帮助他们。本身他们基础不好很容易坚持不住,所以多给他们讲一些非常简单的知识,让他们一点一点的进步。除了这些之外,作为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说话要和声细语。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给学生讲课时不管你多生气,多着急,在给学生讲课时都要忍住,要耐心的讲解。永远记住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要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他喜欢你才会愿意学这门学科。

教学的随笔9

  从事幼儿园教育工作已有三年了,在这三年的时光里有苦也有甜。没毕业之前,我认为幼儿园带小朋友很简单,但当我从事幼教工作后,才慢慢发现真正的幼儿园教育是要了解孩子在这个年龄段的性格、想法等各方面,这样才能更全面地教育他们。

  小鑫是个聪明又调皮的小男孩,平时爸爸妈妈在外面工作,他和奶奶、弟弟一起生活,所以对奶奶有点“黏糊”。由于他之前是在外地上幼儿园,回老家后,奶奶特别宠爱他,想吃什么、玩儿什么奶奶都会迁就他。开学那段时间每天早上都会带零食入园,以零食当早餐,小朋友们看见就都去围着他。每当这时奶奶都会说:“孩子没吃早餐,就爱吃这些,不然就不吃东西。”通过与奶奶的沟通交流,告诉奶奶不能太溺爱孩子,而且零食当早餐吃多了不好,影响孩子健康,孩子的营养充足才能健康成长。在奶奶的配合教育下,现在小鑫都会在家吃过早餐再上幼儿园了,再也不是用零食当早餐的孩子了,身体也越来越棒。

  尽管孩子年幼,但他们的自尊心很强,尤其是调皮的幼儿,我们更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他,尽量找出其闪光点以鼓励他们进步。每个孩子都有他的闪光点,小鑫也一样。他爱好画画,想象力很丰富,画面结构也很棒。有一次,他拿着一张画蹦蹦跳跳的跑到我面前,大声的告诉我说:“老师,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我打开一看,原来是一个穿着裙子的女孩。“老师,我画的是你呀。”孩子天真的小脸望着我,这一刻我体会到了幸福的感觉。我笑着摸摸他的`小脸说:“老师很喜欢,你画得很漂亮,谢谢你宝贝!如果你懂事些,不那么调皮,老师会更喜欢你的。”孩子受到了表扬,开心的笑了。在这之后,小鑫懂事了许多,再也不像之前那样惹老师生气了,也会帮着奶奶照顾弟弟了。孩子表达感情的方式很简单,由于爸爸妈妈在外面工作,奶奶又忙着照顾弟弟,小鑫很想有人关注他,很需要爱。平时他表现的很调皮,但你若耐心的和他交流,他就会乖乖听话。孩子就是这样,你爱他,他才会爱你。

  抓住孩子的闪光点,及时地鼓励表扬孩子,以点带面。让孩子对自己产生自信,并且信任老师,喜欢老师,当孩子喜欢一个老师的时候,他的话会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教学的随笔10

  怀揣着对幼教的向往和与生俱来对孩子的喜爱,20__年便投身于开发区中心幼儿园这片多姿多彩的新世界。

  衣怡,她是开发区中心幼儿园的一位班主任老师,作为年轻教师的她,她热爱教育工作,对小朋友关爱亲切,有着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严格要求自己,勇于探索,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她一直说,虽然我不能做到尽善尽美,但我能做到尽职尽责。

  午睡起床后,她总是喜欢给孩子们梳头发。她说:“每当我给孩子们梳头发时,我们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近了。因为孩子们总是唧唧喳喳地和我说个不停。”就是这样的.一个生活小环节,她就会利用好这个机会了解孩子,触摸到孩子的心灵,因材施教,适时点拔,让自己和孩子之间更加信任、亲密、和谐。

  大班的时候,班里一个腼腆的男孩子,可自升入大班后,上课不专心听讲,喜欢与小朋友疯闹,于是,衣老师就对他进行了一次家访。在和他妈妈的谈话中得知:爸爸妈妈工作忙,平时没有太多的时间陪伴,总是家长忙家长的孩子玩孩子的。他妈妈了解到孩子在园的表现后,急得眼泪都要掉出来了,衣老师叫她不要着急建议她多抽出时间陪陪孩子,在班里的时候,衣老师也会去带着孩子做一些静的活动,如看故事书,讲讲故事,和孩子一起剪纸等等,过了一段时间,孩子改变了自己的一些小习惯,变得活泼、大方起来。

  对孩子,她付出了全部爱心;与同事,能团结协作;对家长,能适时沟通交流。她说:“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幼儿教师,没有轰轰烈烈的先进事迹,也没有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但我要用最淳朴的点滴生活,构筑我心中最美好的诗篇,我愿终身在教育这片田园里追逐我的梦想,在此放飞新的希望!”

教学的随笔11

  写字是学生的一项很重要的基本功,也是巩固识字的重要手段,写字教学反思。它不仅直接关系到识字教学的效果,而且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开始带一年级开始,我就非常重视写字教学。

  我首先做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结合。每节课每个字,我都认真示范,做好表率。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教师的写字水平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几乎是百分之百地按教师的教导去做。我在利用板书指导学生写字时,严格做到“一对、二端、三美观”。“一对”就是写的字要正确,严格按笔顺规则来书写汉字;“二端”就是把字写端正,字型规范,力求与课本田字格中的生字一模一样;“三美观”就是把字写匀称、美观,笔笔到位、字字落实。

  其次是搞好写字教学与识字教学的结合。我在搞好直观示范教学的同时,还按照写字教学的规律和教学要求,对学生的执笔方法,写字姿势,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等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加强严格有序的训练,教学反思《写字教学反思》。 第一,指导学生写字做到了细致全面。每次上写字课,我都把所要学的生字写在画有“田字格”的黑板上,讲清楚每一个字,一笔一画应占田字格的哪个位置。对于结构比较复杂和不易写好的字,还要重点指导。 第二,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形特征,引导学生说出生字的笔画、笔顺及间架结构,通过说使每一位学生对生字有进一步的感知。 第三,书空练习。通过书空笔顺练习,使学生对所学生字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轮廓。 第四,临摹范字。利用假期,我所有要求写会的字做成了字帖,让学生反复临摹,使之在写字之前对每个字如何下笔,怎样设置,用多大力度等基本要领有所了解、有所掌握。 第五,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边教识字,边教写字。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练习写字的时间,做到了写字教学与识字教学的有机结合,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识字效果和写字水平。

  经过不懈地努力,学生的写字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大部分同学的字非常规范漂亮。

教学的随笔12

  本学期的教师人员紧缺,我们老师每天都特别忙碌特别累。周三中午,孩子们午睡起床时,我见贾羽的套头的衣服很难穿我赶忙跑过去帮他穿,这时正在摆弄他衣服的贾羽连忙说:“老师你每天太辛苦了,我是大班的小朋友了,我自己的事情我自己做”。这时旁边的小朋友们也一口同声的说:“老师你太辛苦了,我们是大班小朋友了,我们自己的事情会自己做了。”虽然贾羽说了自己会做了,可是我见他弄了很久很久才把衣服穿好,但是看他的小脸确实快乐满足的表情。

  说实话,有时看见小孩很难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我真想赶快帮助他完成。可是当见到懒惰就希望老师帮助他完成的孩子又很气但又不忍心不帮助他完成。常常又会出现一些懂事不怕困难愿意独自完成任务的孩子让你感动不已。贾羽穿好衣服对我说的一句话“燕子老师你看我多能干,不是自己穿好了吗?”虽然衣服前后是没分清楚的,但他锻炼了自己动手和自己思考的能力。最后我给他讲了区别前后的方法他从新穿了一次,最后成功的穿好了。他微笑着对我说“燕子老师谢谢你!”看他的.表情别提有多高兴了。

  第二天,贾羽一大早来到幼儿园

  ,来到我面前大声的对我说:“燕子老师我按你教我的方法,回家教我弟弟如何穿衣服不反了。”我轻轻摸着他的头说:“你真是个聪明,懂事的好孩子,老师可喜欢你了。”他高兴的跳着玩去了,我也感觉内心无比的快乐幸福。

教学的随笔13

  小宝是一位聪明可爱的小男孩,特别是他那张小嘴,常常使我感到快乐。一天,小宝吃完饭去用毛巾擦嘴巴,然后他又在戏耍自然水,手上拿着一块小毛巾,看他那全神贯注的样子,就知道他正待发现什么。我想抓住这时机仔细观察,或许我会有更大的发现。于是,我静静地站在他的身后。

  通过有足足两分钟的观察,我发现他正在为流出的自然水“造型”:时而喷出细细的水花,时而喷出银色水柱,时而显出颗颗珍珠……煞是好看。与此同时,我也欣赏到了他脸部的表情变化:一会儿撅着小嘴、一会儿睁大眼睛、一会儿哈哈大笑。简直是行家里手在欣赏罗丹雕塑作品时所表现出来的丰富表情。

  我心中一直有数,这是一个对“造型”有着特殊敏感性的孩子。为了试试他,我亲切地问:“小宝,你在干什么呀?”他时时回头与我交流:“老师,这水会变样的。”说完,他快活地为我示演:“这像洒水车洒出的水花,这像广场上的喷泉,这像一把扇子……”

  我,频频点头,表示欣赏孩子“想像的翅膀。”

  “这样吧,下次让我们到大自然去观察物体的形状。”小宝一听,眼珠里放射出幸福的'光!

  这件事使我懂得了,对一些“造型”有敏感性的幼儿,我们不应该忽视他们的感受。

教学的随笔14

  1.注意“活”而不“险”

  体育教学活动的独特性在于其学生身体必须加入到激烈的运动中去,并且使用一定的辅助器材(如跳箱、单双杠等),从而使体育教学活动产生了更多的危险性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安全教育。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身体锻炼,在设计时教师首先要有预见性,预见在活动中可能发生的意料不到的情况,使教学过程“活”而不“险”,让学生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2.注意“活”而不“乱”

  体育教学大多是在室外进行,这对大部分时间关在教室里的学生来说,无疑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自由空间”,学生表现出活跃、好动,常常会借机捣乱。教师应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采取行之有效(如以“动”制“乱”、以趣治“乱”)的方式让学生“活”而“乱”。

  3.注意“活”而不“放”

  让学生“活”起来,以充分展示自我,并不是一切都以学生为中心,重学轻教,进行“放羊式”的'体育教学,而是教学着眼于发展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得以生动活泼地健康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调控好教学进程,松弛有度,做到“活”而不“放”。体育教学中只有灵活选择教材内容,大胆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改革教学组织形式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学的随笔15

  “探索规律”作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函数思想的主要体现之一,是隶属于《标准(20xx)》中“数与代数”领域的正式教学内容,要求学生能够“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我执教的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找规律”第一课时,这是找规律的起始课,主要让学生自主学会寻找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为后面课时的学习打好基础。由于学生在学前阶段就曾接受过“找规律”这部分知识的启蒙教育,因此,对于学习“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这部分内容较为容易。但是一年级学生特点:有效注意力时间短,旧知迁移能力弱,语言表达不完整。因此,加强直观教学,提高数学学习趣味性,注重为新知搭建“梯子”,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强化语言表达训练,是本节课教学中我较为注重的学习策略。

  我的教学意图有三个:一是让学生学会找规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规律;二是能够用规律解决实际的问题;三是让孩子充分感受规律的美。围绕着这三个教学意图,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分别是:1、游戏导入;2、感知规律;3、发现,总结规律;4、应用规律;5、延伸规律。

  在设计“游戏导入”环节时,我给出两组电话号码,男孩记一组,女孩记一组。女孩记得那一组有规律,很容易记,男孩记得一组没有规律,不容易记住,引出问题冲突,让学生了解学习找规律的必要性,揭示课题——找规律。第二个教学环节,我设计的是“感知规律”,通过找“熊大、熊二”和“小羊们”的规律,充分调动小朋友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初步感受规律中“一组”和“重复出现”的'含义。为学生学习新知搭建梯子,让学生在心里感受规律的特点。第三个教学环节,我设计的是“发现、总结规律”。这一环节,出示“例1”主题图,通过彩旗的规律让学生发现规律,并总结规律,引导学生用完整简洁的话说出发现的规律。利用彩花、彩灯和小朋友进行巩固。第四个教学环节,我设计的是“应用规律”,这一环节,我重在强化训练孩子用较清楚、完整的语言来表述自己发现的规律,巩固练习中我采用的是“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孩子独立完成。

  通过本次赛课我的收获是:

  (一)深刻体会备课从“厚”到“薄”的过程。

  这次赛课让我真正明白了备课要从厚到薄的含义。在开始磨课时,教案中详细到课堂上的每一句话,甚至还要想出多个预设,在一次又一次的推翻和调整中,初稿教案终于写成,一共有13页,但第一次试讲还是失败告终,需要从头再来,又进行了第二次备课的过程,过程是痛苦的,这次定稿也有十页,进行了第二次试讲,又因为一些细节,需要调整,终稿确定时是七页,最后一次在学校的试讲时,整个教学流程已经烂熟于心,最后登上比赛场时,教案只剩两页。通过这次赛课,让我明白,厚就是做最充分的课前准备,薄就是将这些备课内容烂熟于心,完全内化吸收,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做到游刃有余,处变不惊。

  (二)教学中遵循儿童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

  在第一次试讲中,我就忽视了孩子的认知规律,没有任何铺垫就开始讲例题,不管怎样引导孩子的思维都打不开,而且课堂气氛也很沉闷,本来可以动手实践的数学课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最后的效果确是孩子一张张茫然的小脸,李老师对那节课也只说了一句话,“不行,重来”。这让我深刻的明白了,遵循孩子认知规律的重要性,如果在教学中能够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课堂教学目标才可以水到渠成的完成,孩子对事物的认知总是直观的、感性的、形象的。本课开始通过两组电话码号的记忆比赛,引出问题冲突,让孩子直观、形象的发现规律的存在,再通过两组有规律的卡通形象,深化学生对规律的认识,让学生渐渐明白,规律是一组一组出现的,为孩子们攻克本课难点(一组,重复出现)搭建了扶梯。当进入例题新授时,只需简单的点拨,就可以引出规律的表达方法。这时找规律孩子们已经内化成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而乘胜追击,抛出找规律的学习目的是用规律。在应用规律的环节中,教师完全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三)教学媒体的使用要合理恰当

  第一方面,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主动性。利用孩子们比较感兴趣的“熊大熊二”等动画元素,制成了课件。这样教学内容就显得生动、活泼,孩子们学起来兴趣盎然。正所谓:学中乐,乐中学。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快乐气氛包裹着整个课堂,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第二方面,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突破新授难点。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把知识更多、更快地传授给学生,还节约了时间,增大了容量,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能把教材中抽象的东西具体化,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弄懂教师难讲明白的内容,突出了教材的重点,从而突破新授难点。本课多媒体课件中涉及到形状、颜色、人物、数字等多方面的规律。如果没有多媒体的配合,根本无法完成这么多类规律的展示。如:本课“一组”和“重复出现”学生不是很容易发现和理解,在出示熊大、熊二时,用虚线将一个熊大和一个熊二圈出来,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一组,再一个一个的出示虚线画出的圈,让学生明白,什么是重复出现。利用多媒体功能成功突破了本课新授的难点。

  (三)课堂注重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在巩固环节中,孩子们需要用画笔涂一涂,涂出自己喜欢的规律,孩子们画出很多漂亮的作品,有两种颜色一组的,也有三种颜色一组的,甚至有孩子画出了变化的规律,让我很是惊喜。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一些规律。有的学生发现老师的衣服是有规律的、班级桌椅的摆放是有规律的、斑马线是有规律的、声音和动作都可以是有规律的。通过举例让学生体会生活中规律无处不在,因为有了规律,我们的生活才会丰富多彩。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注重数学课堂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可以培养孩子思维的延展性、灵活性。如果孩子的数学思维打开了,以后的数学学习也会更轻松。

【教学的随笔】相关文章:

教学的随笔03-22

教学的随笔04-06

地理教学随笔10-06

教育教学随笔11-13

物理教学随笔12-21

小班教学随笔10-23

中班教学随笔07-09

幼师教学随笔08-06

《长城》教学随笔08-03

教学设计随笔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