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班主任日常随笔

时间:2023-05-11 14:13:09 随笔 我要投稿

班主任日常随笔8篇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别人写的随笔吧?随笔通常指一种散文体裁,随手笔录,抒情、叙事或评论不拘,篇幅短小。想看看大家都在写什么样的随笔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班主任日常随笔,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班主任日常随笔8篇

班主任日常随笔1

  当我翻开这本书的第一页时,我就明白必须会被它深深地迷住。果然,我爱不释手,读了一遍又一遍,被它的故事、动物和人迷住了。

  这是一本描述昆虫的书,第一次读《昆虫记》,故事像光一样透射到了我的心里。我一会儿被昆虫的愚蠢逗笑;一会儿被昆虫、动物的母爱而感动;更让我恍然大悟的是昆虫的世界竟是那么奇妙,迫使我立志要像法布尔一样,细心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与奥妙。

  之后读《昆虫记》,我仿佛仰望星空,走进了昆虫的世界。平常那些被我们忽略的角落,其实都是一个个五彩缤纷、充满生命的乐园,让我感到梦幻般的神奇,这不是一个现实的`童话世界吗?确实,像童话一样,《昆虫记》是一个个趣味的小故事:凶残的蟑螂,大家都有些害怕它,然而它在幼儿时,也会掉入渺小蚂蚁的魔爪。可爱的小毛虫,很会想办法,一个接一个吐出丝做路标,可一旦丝被其他昆虫“动了手脚”,它们便找不到回家的路,固执地跟着丝走。

  相比《昆虫记》的精彩资料,我却更敬佩它的作者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他是法国杰出的昆虫学家,拥有昆虫诗人的美称。令我没想到的是,法布尔出生于一户农民家庭。年幼的法布尔因家境贫困而使学业无法继续,但他抓紧一切时间自学,因为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萌生了他毕生研究昆虫的伟大志向,让他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都安静地研究,艰辛的付出,持之以恒地努力,换来的是丰硕的果实——我们今日看的《昆虫记》。

  法布尔笔下形形色色的昆虫,已不再是大自然下的渺小的虫子,而是一个个顽强乐观的生命,他在表现昆虫世界的同时更传达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我叹服法布尔,叹服他那种坚持不懈,执着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在这本书里,无论是作者还是昆虫都告诉我了人生的哲理:“一方面用人性关照虫性,在昆虫身上倾注了深刻的人文关怀,另一方面又用虫性反观人类生活,睿智的哲思跃然纸上。”大自然的生物无不给我们产生了深刻地启示,尊重自然,敬畏生命才能使人与自然一同存在于这个美丽的星球上。

班主任日常随笔2

  我出生在教师家庭,父亲是中学教师,母亲是小学教师。我的父亲和母亲是上个世纪40年代出生的人,他们当教师的时候,收入很低,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都很差,常常累得生病住院,还经常带病坚持工作。父亲57岁那年,在工作中突发脑溢血而病逝,堪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父亲的学生无一不尊重和爱戴他,父亲的去世对我震动很大。父亲一身清平,除了精神上感到满足以外,晚年没有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如果父亲活着,退休工资也可以领三千多元,遗憾的是,他还差三年退休就不幸病逝了。

  母亲想念父亲的时候,总是念叨:“要是你爸爸还活着,那该多好呀!现在生活条件这么好,你调到了主城区工作,还在主城区买了房。你爸爸辛苦了一辈子,没有能享福呀!”

  父亲是为工作而累死的,明知自己有高血压,还常常早出晚归,从不轻易请假,并且经常演算数学题到深夜。如果父亲多想想自己的身体和健康,他一定还活着。父亲病逝以后,我常常追问自己:究竟应该怎样当老师?

  我从教十多年了,当教师十多年来,我也像父亲那样废寝忘食地工作,并取得了很多骄人的成绩。我40岁那年,长了声带息肉,为了不耽误毕业班的教学工作,一直拖延了半年,用沙哑的声音坚持上课,直到高考结束才去做了切除声带息肉的手术。

  我做完声带息肉手术出院后,在卫生间洗澡时,不慎跌倒,右手骨折。当时,学校安排我接高二某班的班主任以及文科重点班的课,为了不辜负学校的'信任,我打着绷带就离开了医院,我用左手写字备课,用左手在黑板上板书,我的行为深得学生的敬佩和领导同事的好评。

  我有胃病和严重的咽喉炎。知识分子过劳死的事例常常见诸报端,过去,我为了学生,为了班级,经常不按时吃饭,或者用开水泡一包方便面吃就算一顿。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不利于教师的健康。

  在学校,教师最大的压力是班级评比。无数的教师为了在评比中获胜被压垮,例如,20xx年10月,石柱中学的一名女教师,才走上教坛一年,不堪重负,就在寝室自缢身亡。教师是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教师的身心健康问题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最近在网上疯转的一篇文章是《我只是一个教师》,尽管其观点有些偏激,可是,它从一个侧面真实地反映了教师的生存状态。

  我当过县级的优秀班主任,省级的骨干教师,也当过学校的中层干部,这些只是学校对我工作成绩的肯定。我们教学生要淡泊名利,身为教师就应该身体力行;我们教学生要做一个健康快乐的人,首先我们自己就应该做一个健康快乐的人。

  教育是光辉的事业,教师只是一个职业。

  我不希望看到老师们像我的父亲那样病逝于工作中。父亲忘我工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虽然学校给他开了隆重的追悼会,但是,他英年早逝给自己的亲人带来了莫大的痛苦和遗憾。

  我刚走上教师岗位时,父亲说,教师应该教好书,做好人。父亲是数学老师,说话时,没有华丽的词藻,他朴实的话语一直激励着我努力工作、积极进取。

  在我的眼里,父亲是好教师,我一直对父亲的话坚信不疑。当我跨入中年教师行列,才开始认识到,教师不仅应该教好书,做好人,而且应该做一个健康快乐的人。

  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我希望千千万万的教师,不仅要好好教书育人,而且要热爱生命和健康,不要用牺牲生命和健康去换取所谓的成绩和荣誉。

班主任日常随笔3

  时光荏苒,在一个新的校园里,我不是班主任,也不是教学经验丰富的教育者,跟那些前辈相比,我的教学故事没有那么多感天泣地的故事情节,但是也有印象深刻和意味深长的故事情景。

  一本励志书上以前这样说过,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不在于他的年龄大小,而在于他的意志力、经历和心智。回顾我这几个月,如果真的要来一个随笔的话,自己真的是感同身受。总觉内心深处时时充盈着感动。是领导的关怀,同事间的互助,师生间的灵犀,让我感到了生活的好处,感到了生命的'完美,也给了我在单调机械的工作中坚持下去的理由和信念。我感动着这一切,所以我也努力工作着,回报着,以下是我这段时间的一点心得。

  在学习上,数学学科本身很抽象,有时候甚至很枯燥,因而课堂教学应是学科渗透,师生互动思想碰撞,相互交流,师生共同成长的历程。上课热情洋溢,不讥笑学生,就能点燃学生心中求知的火焰,尽力给予学生鼓励性的评价,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细心洞察任何一个学生乐趣的闪光点。

  强调能者为师,才能充分体现和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畅所欲言,尽情表述自己对某知识点的理解与想法,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但是是“授人以鱼”,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是“授人以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时一题多解,能够采取学生交流,讲解的办法。通过不同学生的不同展示,使学生意识到知识的活性,增强一部分学生的兴趣及另外一部分学生的信心,从而对整个班群众的学习起到必须的推动作用。

  教师的言语,行为、情趣、人品是影响学生发展成长的关键因素。运用数学本身的魁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同时,教师本身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热爱数学学科的兴趣及广阔的知识,带领学生去探索数学世界的奥秘,就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影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效果出发,通过精心设计,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广泛收集教学学科最新成果,结合教学资料,巧妙地包装,隆重地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能够指导学生运用实验法,谈活法,调查法等学习方法,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进行自立主式研究性学习。

  在课堂设计上多下苦功,要多联系生活实际,多创设一些引起学生兴趣的情境等,还要注意自身的语言表达等,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必须要多理解一些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来完善充实自己的课堂教学,再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构成自己特色的课堂教学。

  不敢许诺什么,但我会取他人之长,努力奋进!期望校园多为老师带给学习机会。

班主任日常随笔4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把自己的所做所想、所见所闻、所说所感用文字系统的表达出来,我觉得很困难,虽然我在小学讲台上也工作了差不多15年了,然而每回给学生上作文课却是最令我头痛的。因为学生一般都无材可取,无话可写,详略不当。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我首先要做的还是:

  一、激发习作兴趣

  我发现每次习作只要作文题目紧密的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就基本能指导学生把自己最亲近、最熟悉、最喜爱的事物用文字写下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于是我就把一切生活的内容都以游戏的形式拉到作文课上来:带学生参观校园,下雨天捉蜗牛仔细观察,自排自演课本剧,做糖醋黄瓜,玩木头人等等,孩子们在扮演各种角色时,在忘我的游戏境界中积累了许多写作素材,不知不觉,就慢慢地走在了写作之路上。

  二、片段描写很重要

  我以前每次在对学生的作文评语中就经常会写到详略不当,或者请把过程写具体。其实学生有的根本不看,大多数即使看了也不懂。后来我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中,就注重要求学生进行作文片段描写,告诉他们一个游戏环节或者是一件事要想写具体详细,就必须把过程中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等描写出来。因此我创设情境,给出中心句,要求他们先认真观察然后写出来。例如有一次我让学生以“今天老师发火了”为中心句写一段话,开始的时候学生一般都写“老师今天很生气,大声的骂了我们,我们很害怕”等等,然后我就“现场直播”了一次生气发火的全过程,让他们好好观察我的动作、语言、神态。再次写作时不能出现“生气”二字,而且要把老师发火时全班同学的表现及自己的心里想法写出来,第二次的片段描写明显好于第一次。有的学生是这样写的:砰,只听一声巨响,教室门被老师狠狠地推开了。她阴着一张布满乌云的脸走了进来,顿时,教室里吵闹的声音,追逐的身影都停了下来,大家马上坐好,静悄悄地不敢发出一丝声响,唯恐惊动了老师。只见陈老师大步往讲台上一迈,把手中的作业狠狠地往讲台上一砸,阴冷的'目光往教室里一扫,顿时我只感觉有一股寒流在教室里涌动。接着老师用非常温柔的语气皮笑肉不笑的说:现在我点到名的都给我站起来。我心里想,是不是有的同学作业又乱做让老师发飙了啊,真希望我不在内啊!我不禁开始祈祷起来。所以说经过多次的各种片段描写后,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定会有所提升。

  三、多阅读课外书籍,多摘抄

  阅读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鼓励学生多读多看,同时开设小小读书交流会或是让学生写读书笔记。既能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的能力,让他们向同伴介绍自己看过的书;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好作文,让他们把写读书笔记当成习惯积累,也当成一种练笔。从上学期开始我就要求学生写读书摘抄笔记,先是课文里好的讲读或精读课文,再就是布置课外阅读。三年级我要求不高只要摘抄好词好句好段和五十个字左右的体会,四年级我就慢慢要求学生用简短的文字概括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让学生慢慢的积累好的词语和句子,更有利于他们的写作。

班主任日常随笔5

  《爱什么颜色》是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主题课文,是一首小诗。诗歌语言简练,相同的结构段式勾勒了三幅绚丽的色彩画面,抒发了作者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己理想的追求。

  课前,我让孩子们搜集有关各种颜色所代表的意义的资料,让学生在预习诗歌时交流自己喜欢的颜色及原因。 教学诗歌时,我重点带领学生赏析第一小节,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思考、讨论、相象诗歌所呈现的画面等方式,孩子们明白了“我的梦”,充分感受到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在学完第一小节后我引导学生回顾小结刚才学习的方法,然后让他们运用学习方法自学第二、三小节。孩子们通过小组合作、集体交流,在多种形式的读中理解了“我的心”,知道了“我的理想”。同时也在朗读中无痕地记忆了诗歌。

  在学完诗歌后,我还让学生自由地讨论交流自己喜爱的颜色及原因。在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颜色的理解只停在表层意思上,联想不到颜色的`象征意义,只能说出什么是什么颜色的,不能进行深层描写。要想突破这一难点,只有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了,于是我迅速调整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说:“当我看到“火红”这个词,脑海中马上会浮现那熊熊燃烧的火焰,或热情如火的场面。你们是不是也跟老师一样,也有这种感觉呢?”话音一落,学生纷纷举手,果然,我这一示范,调动了他们的情感体验,有的学生说想起了过年时家家贴春联、挂红灯笼、发红包等热闹的情景。有的说想起了新娘子的红裙子等。我见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了,便又在黑板上写了“洁白”一词,有了前一次的基础,学生无需多大的点拔,便联想起了白衣天使、洁白的婚纱、心地善良的同学等,甚至有一个学生还联想起了“白色污染”,看来只要启发得当,充分调动学生的表达欲望,便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后来又引导学生就“金黄、粉红、黑色” 等几种颜色充分联想,学生的发言充满童趣和想象力。最后在充分“说”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再去“写”,并指导他们选择有意义的、鲜活的事物去描绘。一首首充满童真童趣的小诗便诞生了。

班主任日常随笔6

  还有半个月就是六一儿童节了,这个节日已经十多年和我没有关系了,而现在它又突然降临到我身上,但是这次我不是以一个儿童的身份享受这个节日,而是以一个小学班主任的身份“摊上”了这个节日,我认为“摊上”这个词很准确地形容了我和这个节日的关系。

  五一前夕学校举行了亲子运动会,孩子们和家长一起为了荣誉共同努力,争分夺秒拼尽全力,运动会虽然规模小,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每个环节的设置无不饱含着老师们的心血,这当然也包括我。

  学校要求每个班级在运动会上都有三分钟左右的集体展示,这是孩子们释放天性、展现自我的舞台和机会,班主任们绞尽脑汁为了这三分钟的展示都拼了,有的把孩子们的家长都召集到学校排练集体舞,有的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在操场排练,看到别的班级这么卖力地准备,我有点着急了,我们班究竟表演什么节目呢?合唱吧,似乎有些太安静了,不适合运动会活跃的氛围;班级里倒是有一两个孩子学过舞蹈,如果让她们跳一支舞,那其他孩子只有观看的机会了,也没有体现重在参与的理念,最后征求孩子们的意见,大家达到了空前的一致:集体舞《小苹果》。

  我和孩子们利用中午的时间编排舞蹈动作,放学后留下来集体排练,为了出彩又不给家长增贴负担,我买来了亮闪闪的彩带,在运动会的当天缠在了孩子们的手腕上,还给每个小女孩的小辫儿上也扎了一朵小花,孩子们很高兴,我也很高兴。在彩排的时候我才知道我们班有8个同学被体育老师选去参加啦啦操或是当升旗手了,不能参加班级集体节目的展示。我们班本来人数就少,被选走的都是有文艺细胞的、比较有表现力的孩子,班里只剩下16个人了,为了给班级加油鼓劲,也为了让我们的节目更精彩,在表演的当天我站在了最前面领舞,动感的音乐响起来,我们快乐地跳起来,且不顾孩子们动作是否一致,只要大家跳得开心、跳的尽兴,我们就展示了自己的`精神风貌,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效果。

  运动会刚结束,紧接着就是期中质量评估,老师们都是以沉重的心情参会的,成绩不理想我们和孩子们都有责任,在剩下的两个月内我们共同努力迎难而上,相信期末考试会有一份满意的答卷呈现给大家的。过完五一,要忙着过六一,要排练节目,要出黑板报,节目要有一定质量和水准,要有编排有排练,黑板报要以庆祝孩子们的节日为主题。孩子们可真幸福,每个月都有一场大型活动供他们娱乐和参与,班主任是全才,要会写、会画,要会唱、会跳,要会自己出彩,还要带领孩子们展示他们的风采,最最关键的是花时间排练节目后还不能影响课堂教学质量,不能影响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你说难不难?担任班主任的都不是音乐老师,但是她们排练出来的节目要具备艺术的水准,要高端大气上档次,我觉得自己正在朝着全能的方向发展。

  现在离六一还有半个月,我不知道在这半个月内我和孩子们的故事会有怎样的进展,期待着一切都能做得尽可能地好,期待着六一会有精彩呈现,期待着我们都能快乐地成长……

班主任日常随笔7

  某县教研室举行中学优质课评选活动,我有幸参与了语文学科的听评课工作。

  课题是苏教版高一必修三《老王》(另见于人教版八年级必修、鄂教版九年级必修)一文的文本研习。参评教师都使出了浑身解数,展示出丰富的教学经验、新颖的教学手段和良好的基本素质。自然的教态、生动的语言、个性的设计,把我一次次带回当年瑰丽的中学殿堂,久违的课堂亲切感油然而生。

  激动、亢奋后是冷静的理性思考。我发现,除了视觉听觉上获取的极大满足外,留在脑海中真正实用的东西却很寥寥。这些参评教师都一如我当年的老师,机械地地搬演着同一部枯燥的话剧。

  导入新课、走近作者、自读课本、整体感知、自主体验、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程序十分规范,整齐划一,过程相当完备,无一遗漏;活跃性、动态性、趣味性、艺术性突显,文字、图形、声音、影像、动画等诸多手段令人眼花缭乱,牢牢操纵控制着执教者的双手和听众的大脑;课本、学案、练习册上清晰可见的作者简介、背景介绍、正音释词等知识又被教师拎出来花样展示;段落划分、主题归纳、语言鉴赏、练习处理等步骤均转化为教师不厌其烦的自问自答;画说老王、问询老王、走近老王、评说老王、品味老王、善待老王、怀念老王、关注“老王”,环节繁多,或重复或交叉,弄不清,理还乱;平淡似水而又情丰意蕴的优美散文被无情地肢解,静默能悟的佳句被生硬地提升,贴上了晦涩难解的标签。

  原本应该让学生轻松自主认知人物形象的简单课题,让教师们有意或无意地复杂化了,学生被困在老师精心设计的迷宫中,东走西奔,寻找出口。教者疲惫中带着无奈,学者疲惫中充满不解。

  可不可以运用减法思维,删繁就简,让课堂简单一些呢?

  板书“老王是一个的人”,思考在横线上填写什么修饰语。

  或者,抓住“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样了?好些没有?’‘早埋了。’”如果现在的你是老李,该如何回答?

  教学,是教师带领学生抓住要点,让复杂无序的事物尽可能变得简单易行的过程,以达到化难为易,以少胜多,以约驭博、事半功倍的目的。

  教师之所以被牢牢束缚,学生之所以得不到解放,就是因为在不少的课堂教学中,无效的努力太多,过犹不及,劳而无功。首先,目标定位不准,盲目拓展,往往使得课程本身变得复杂、繁琐,或尾大不掉,或支离破碎。其次,为迎合评委心理,为适应周全的打分标准,程序繁杂,喧宾夺主,得不偿失。再次,误解新课改要求,翻新作秀,“绝招”迭出,顾此失彼,或照搬照抄,失去个性,或被动模仿,落入窠臼。

  著名特级教师张庆先生早在10年前就曾振聋发聩地指出:“堵不住烦琐分析的路,就迈不开语言训练的步。”只有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才能解决好语文课堂教学“乱花渐欲迷人眼”的问题。

  首先,教学目标要化整为零。语文教学的总目标是通过不断积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达到“自能读书,自能学习”的目的。因此,我们要根据学情,从整个学段宏观布局,确定课堂目标,三维目标固然要考虑,但并不是每一节课都要做到平分秋色。要有的放矢,给学生真真实实留下点东西,并集腋成裘,水到渠成。其次,教师要转变角色,从“台上”走到“台下”,从“台前”走到“台后”,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协作者。让学生这个主体在阅读、理解、分析、争辩中汲取营养,学会学习。教师的第一要务是运用更大的智慧选准达成目标的突破口,做好指引性设计,纲举目张。第二是遵循内在认知规律,捕捉灵感,适时拨动,自然教学。第三是恰到好处地简单收束,适度引领拓展,不必刻意为之,自能“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简单不等于肤浅,课堂简单化不等于师生无为化。形式上的简单化要求,与深入探究的实质要求并不矛盾。课堂简单化的前提是教师课外更多的脑力投入和课内更强的能力调控。这是教师高能力、高水平的表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提出:“教育能够是而且必须是一种解放。”课堂简单化其实就是回复根本,就是解放的教育。或许简单一些,我们就能更好更快地进入语文教学的最佳境界。

班主任日常随笔8

  "当教师真累,当班主任更累。”所有当教师者都有此同感。记得20xx年毕业刚当班主任那会儿,那时的孩子可能“见识少”,班主任一吓唬,家长一边倒(全向着教师),全班就都乖乖的了。此刻是网络时代,什么都是开放的,家长与学生的见识也是与时俱进,简单粗暴倒被小瞧了。于是,对于一些难管的学生,教师们变换了思维,要么放任冷暴力;要么“哄”应付一节课再说。可是,班主任能这样应付吗?显然不行,既然不行,那么就拿出真心来吧。对此,有几点感悟:

  多赞美,少批评

  由于性格的原因,也怕学生翘尾巴,我很少“夸张地”表扬学生,更不会不厌其烦地表扬,相反,对犯错误的同学,我“提醒”得很及时,我相信他们在小事上能做到“宠辱不惊”,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可是,我错了。

  一生在周记中写到“教师开始表扬一部分同学了,我竖着耳朵听,没有我,但没想到在批评的同学名单中竟然有我,我很难过。”

  又一生在周记中写到“教师说我好做面子活,我承认,我也决心改正。那次听写,我只是下意识地向同桌本子上看了一眼,结果教师发现了,当堂点名说我。其实我什么也没看到。”

  这是一个优秀生和一个中等生的周记。虽然我批评的话不重,并且也是有根据的,但他们显然不能理解。由此,我明白,再怎样着,孩子毕竟还是孩子,他们也仅有十一二岁,认可和赞美,他们十分在乎和渴望,教师的批评或多或少会让他们受挫。

  此后,我尽量改变以前的做法,再微不足道的事,只要学生做了,做好了,我就表扬。比如刘辉,对学习其实没有一点兴趣,作业要么抄,要么应付,但他的作业总按时上交。

  教师的赞美是一座桥,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之河;教师的赞美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教师的赞美也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的赞美越多,学生就越显得活泼可爱,学习的劲头就越足。作为教师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各班总有几个学生既不勤奋上进,又不惹事生非,对班级一切活动既不反对抗议,又不踊跃参加;虽然学业平平,却不名落孙山。一般状况下,既得不到教师的表扬,也得不到教师的'批评,是一些容易被教师忽视“遗忘”的学生。我班的王文龙同学就是这样一个似乎没有什么特色的学生。在我教他的这近一年的时间里,我几乎没注意到他的存在。直到有一天,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好象也改变了他自我。那是一次课间操,由于下课稍微晚了点,学生都急急忙忙的往外挤,我站在讲台上,维持着秩序正好门后面的拖把倒了,学生光顾着挤,好像没有注意到横在地上的扫把。这时,王文龙同学挤了过来,告诉大家看着点,别拌倒。然后拿起来了。我被这一幕感动了,做完操回教室后,立刻在班级表扬了他,并尽力赞美了他关心群众,为他人着想的好行为。此后,我又从几件小事里发现他性格中闪光的地方,并及时给予表扬,使真善美的精神得以激发和升华。渐渐地我发现

  他变了,上课认真,作业完成得很好,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件事给我启示颇深,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开始注重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细心观察,捕捉他们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把赞美送给每一个学生,使之发扬光大。

  实践使我懂得,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教师对学生小小的成功,点滴的优点给予赞美,能够强化其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满足其成就感,进而激发学习动力,培养自信心,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构成和发展,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奋发向上的班群众氛围。请多给学生一点赞美吧,因为他明天的成功就蕴藏在你的赞美之中。

【班主任日常随笔】相关文章:

班主任日常随笔05-11

班主任日常随笔(9篇)05-11

班主任日常随笔(精选9篇)05-11

班主任日常随笔9篇05-11

优秀班主任日常工作随笔03-12

班主任日常随笔(通用9篇)05-11

军训日常随笔02-27

暑假生活日常随笔03-19

日常生活随笔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