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老师教育随笔

时间:2023-05-14 11:38:17 随笔 我要投稿

老师教育随笔(合集15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对随笔应该很熟悉吧?随笔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具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你知道什么样的随笔才是被大家所称赞的随笔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老师教育随笔,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老师教育随笔(合集15篇)

老师教育随笔1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的确,爱是一种情感交流,当你将炽热的爱通过一言一行传给孩子时,就会激起孩子对你情感的回报,从而“亲其师,信其道”。一个心中有爱的教师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最美丽、最值得信赖、最有魅力的教师。

  在我看来,觅渡桥小学陆老师就是这样一位有魅力的老师。陆老师给我们做了一次精彩的'讲座,整个讲座都围绕“爱”来展开。陆老师讲到的第一个“爱”就是用心去爱孩子。陆老师用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经历来告诉我们如何用心去爱孩子。大家都知道一年级的孩子不好教,需要我们老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陆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很好地阐述了作为一名老师应该如何爱孩子。陆老师的这种爱不是挂在嘴边的,而是发自内心的,真真切切的爱。陆老师非常细心,她总能从一些小事中了解学生的喜好,为孩子们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非常爱学生的老师,我总是非常耐心地对待每个学生,给予每个学生以妈妈般的关怀。但与陆老师一比,我发现我的班主任工作做得还不够细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用心地去爱孩子。我要时刻牢记教师的责任

老师教育随笔2

  一缕阳甜甜的洒在窗台上,冬天校园里的空气却仿佛热腾腾的。

  我独自一人坐在办公室里备课,“吱呀”一声,一丝凉风飘了过来。我回头看了看,只见门闪开了一条缝,我刚要起身关门,门缝里去探出了六七个小脑袋。我打了个寒颤,缩了一下脑袋。孩子们有的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有的调皮的伸了下舌头,还有的耸了下肩。我主动说:“进来吧,调皮鬼们。”孩子们一股脑的挤了进来包围了我。“老师,我们想问您哪里有大海?”班里的“西瓜太郎”李小轩边说边把手上的玻璃瓶在我眼前晃了晃。我上下打量了这群孩子,真捉摸不透这群小捣蛋们究竟想干什么。只见他们一个个眼巴巴地望着我,脸上似乎挂着同一个符号。我故作平静的说:“大海啊,我们连云港可是在海一方呢,当然要有海喽!”“那大海离我们这到底有多远呢?”急性子的张飞抢过了话茬。孩子们都一个劲地点头,好像这一问问出了所有人的心声。我装作沉思慢悠悠的说:“大海啊,可能要......”边说边用余光瞥了下那一张张乌云密布的小脸,最后我还是忍不住“扑哧”的笑出声来并告诉他们我们赣榆就有大海,青口还有港口呢。小孩子们顿时兴奋起来,“智多星”朱吉急忙抢下玻璃瓶揣进怀里自言自语道:“知道有大海了,可不知道它能不能顺利地帮我们完成心愿啊?”其他孩子纷纷面面相觑。我才豁然开朗,原来是要学南极科学家扔漂流瓶呢!

  我立刻咳嗽两声,拍了下胸脯,所有的学生齐刷刷的把目光落到了我这个“救星”的身上,孩子们嘴角上扬了起来。突然,朱吉小心翼翼的把瓶子捧向我:“老师,瓶子还是您来帮忙丢吧!”我笑着接过瓶子。张飞忙问:“那到底什么时候才能丢出去呢?”“如果你们很着急的话,我这个周末就去丢吧!”我说。“机灵鬼”谢子衡焦急地说:“可是我们还没做好瓶塞呢!”“包在我身上啦!”我连忙补充道。孩子们欢呼雀跃,有的点头,有的鞠躬,一阵风似的挤向了门口。

  我仔细打量了下亮晶晶的瓶子,举过头顶晃了晃,刚要回到办公桌前,只见走在最后的“小磨蹭”孙家宝回头瞥了我一眼,箭似的.跑了回来,嚷道:“你不会偷看吧?”门口的孩子们齐刷刷的顿住了,一起用火辣辣的目光射向了我。我孩子气般的把瓶子推向了孙家宝:“看来我帮不上忙了,你们还只自己丢吧!”这时孩子们都在嘀咕着什么,我隐约听见有人说“都怪小磨蹭。”孙家宝忙挽着我的胳膊晃了晃说:“老师息怒阿!”我哈哈大笑:“开玩笑的,你们老师是那种人吗?”孩子们松了口气,连蹦带跳的跑开了。我无奈的摇了摇头,关上了门准备备课。

  温暖的阳光洒在了办公桌上,玻璃瓶越发显得晶莹剔透。我的心再也不能平静下来去备课了,总会时不时地瞥向这个装满“秘密”的瓶子,顿时一个念头油然而生:打开看看应该没关系吧?想到这,我三步并作两步的走到门口,确定没有一个学生会看见后,急忙抓起了玻璃瓶跑到一个隐蔽的角落里。

  晃了晃瓶子,纸条轻易的都滑了出来。我拿起了白色的一张,打开一看上面歪歪扭扭的写着:嗨,外国的朋友,收到快来找我吧,下面是我的电话和地址哦!我忍不住地笑了出声。第二张黄纸条上写着:六年级了,我多希望天下有不散的宴席阿!愿我们班五十位同学和我们的老师永不分离。带着这份感动我打开了第三张纸条,浅黄色的纸条上写着:我从小失去了父母,身边只有爷爷奶奶,我希望他们长命百岁,永远陪伴我。我心里如打翻了五味瓶,说不出什么滋味,却总感觉嘴角咸咸的。第四张:希望我的篮球技术越来越高。第五张上写着:自己学习进步,老师工作顺利!我满意的点了点头,多希望他们都能实现心愿啊!回过神来才发现手上的纸条只剩下一张没看了,粉红色的纸条包得严严实实,还用透明胶带裹了一层,看得出来很在意的,我的好奇心又一次的冒了出来。小心的打开纸条,看完后我呆住了,纸条上说:我想和英语科代表共度一生!我怔了怔,这到底是个怎样的孩子?一个上午我都坐立不安,想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办法却又一个接一个的被我否定了。

  看了看表,还有十分钟就放学了,我还是冒险决定捧带瓶子到教室去探探口风。

  “孩子们,我看了下,这里一共有六个愿望对吗?确定了我就要封瓶子喽!”这次他们的嘴巴里不约而同地发出了同一个字母。我又接着说:“哎呀,这个白色的纸条不知是谁写的,好像没包好呢!”张飞一下子跳了起来:“糟了,是我的!”我心中窃喜,就这样一个个的问下去。最后我指着粉红色的纸条表扬了起来:“这一个就不错嘛,颜色好看,重点是打扮得也好。”我漫不经心的扫了一下这几个学生,这次却没有人举手了,不过我心里已经很清楚了。放学铃响了,送走了学生,校园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可那张纸条却一直印在我脑子里。我不想让他发现我知道了,却又很想给他正确地引导,带着矛盾的心情,我把瓶子收进了包里。

  时间过得真快,而我却一直在暗中观察这个孩子的一举一动。每周的班队会上,我总会读一篇花季雨季类的文章,直到这个孩子安静的毕业了。

  有一天我忽然发现了柜子下面有个蓝布包,拿起来拍拍上面的尘土,打开一看,哦,瓶子还在。我急忙找来一张火红色的卡纸,认真地写上:孩子,你会幸福一生的!写完后我毫不犹豫地把它和那张粉红色的纸条紧紧地裹在一起。

  又是周末了,我捧起这只满是心愿的瓶子丢向了早该属于它的大海,这才长长的松了口气,兑现了一年前的承诺。

老师教育随笔3

  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有味,致力于学生终生、全面发展,突出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通过几年的阅读积累,已储备了一定的知识,也有着相应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这些学生即将迈入中学的大门,如何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有效发展他们的语文能力?我认为应做到一下几点:

  一、因势利导

  六年级学生在校园里显得更为活跃,他们有热情,也显得任性、容易冲动。有时他们会在桌面上、墙上写几句小诗、一行话语,好象像以此表达对学校的留念。教师如何因势利导,抓住学生的情感契机,引导他们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呢?实践证明:积极疏导,把他们的心语得以外化,由此激发他们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是有效的路径。

  二、融会贯通

  六年级语文教学如果仅凭几十篇课文的精讲深挖、设计无数的`练习,由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作水平,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提高。的确,课文只是个例子,应由一篇文章的阅读触及其余,启发学生把知识融会贯通,灵活、高效地学,有趣有味地学。

  三、开发课程

  在实际课堂中,特别是六年级语文教学中,难以听到琅琅的读书声,如果我们基于以培养学生的读写兴趣为目的、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根本,必然会摒弃。所以我们应该利用一切机会激发他们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同学们觉得毕业前的学校生活是紧张有序的,也是丰富多彩的,令人回味的。在他们的习作里、日记中有生动的记录,还有的以诗与画的形式、书信的方式告诉自己的亲朋好友,这是没有预设的、水到渠成的语文学习活动。

  我想,这是在问老师,又不仅仅是,我们该认真反思反思教学中的一些行为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探讨实施决非上几节公开课、写几篇文章、出几份试卷所能含涵盖的,我想,它的积极实施是体现在每个教学进程中的,六年级的师生同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应共享一片艳阳天。实践证明,在生动活泼、师生互动的课堂里、在丰富有趣的活动中,六年级学生的知识、能力会喜获丰收,他们的情感会得到升华,语文学科的魅力才足以得到展现。

老师教育随笔4

  一直以来,幼儿教师关注的是我们如何做,孩子才肯听我们的话,我们的班级才能好管理。然而,我们虽然表面上让孩子按照我们的指令去行动,却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孩子们内心真正的感受,忽略了他们真正的需求。

  我常常在思考,我已经很努力和孩子交流了,为什么还是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怎么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到底应该如何和孩子交流?怎样做,孩子才肯信任老师,同你分享他们的内心世界的真实感受?其实,我们是很想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的,但是孩子们为什么要拒绝呢?我不断地反省自己的行为,我认为,是我们倾听的方法不正确,没有为孩子提供与我们交流的机会,而直接否定了孩子的话,我们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理解他们,接受孩子的感受。

  教师如果能真正倾听孩子,认同孩子的内心感受,给孩子更多的机会去说出他们内心的想法,与他们产生共情。那么到底应该怎样倾听孩子,理解他们的感受呢?下面是我想与大家分享的几点倾听技巧:

  一、倾听要真诚、专注,而不能敷衍了事,心不在焉

  相信我们很多老师都可能会有下面的体会:

  入园时的一个情景:

  幼儿:“老师,我昨天帮妈妈洗衣服了。”

  教师:“嗯”(边听孩子说话边和另外一个孩子的家长说话)

  幼儿:“我把衣服洗得可干净了,妈妈都表扬我了!”

  教师:“嗯,老师知道了”(看都没看那个孩子,还是继续着谈话)

  幼儿:“老师,你在听我说话吗?”

  教师:“在听,在听。”

  孩子望着还在一直忙着谈话的老师,失望的走开了。

  老师虽然回应了孩子的话,但是看着老师心不在焉的样子,孩子心里会怎么想呢?孩子多么希望老师能够理解他当时的心情,听听他的话语,分享他的喜悦啊。换做我们那个孩子,我们会怎么样呢?你还会把自己的事情告诉老师吗?还愿意与老师分享你的感受吗?

  当孩子与我们说话时,我们应该放下手里的工作,眼睛真诚的看着孩子,让孩子感觉到你是在很认真的在听他讲话,而不是在敷衍他们,给孩子提供一个说话的机会,也给老师一个倾听的机会。

  二、倾听时的简单回应,更利于沟通

  在与孩子的交谈过程中,可以用简单的语言回应孩子的对话,而不是提问孩子或是提建议地回应,孩子会更愿意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因为有的孩子能告诉我们为什么他们惊恐、生气、不开心,但是多数情况下,由于孩子的表达能力有限,教师的“为什么”“应该怎样”只会给他们增加难度,从而使沟通很难再继续。孩子容易和一个接纳他们感受的成人沟通,而不愿意和一个逼他们做出解释的人谈话。

  在一次美术课上,子浩跑到我面前对我说:“老师,小雨把我的彩笔帽弄丢了。”

  老师:“嗯。”

  子浩:“没有笔帽的彩笔会干掉的。”

  老师:“是这样的。”

  子浩:“你让我们用彩笔的时候一只手拿笔,另一只手拿笔帽!这样就不会丢了!”

  老师:“老师是这样说过。”

  子浩:“那我回去告诉小雨!”

  老师以关心的心态,用简单的`句子回应孩子,孩子就能在叙述的过程中,整理自己的思路和感受,从而可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三、倾听中试着说出孩子的感受

  在一次户外活动时,我正和孩子们一起玩跳绳,猛猛突然跑过来拉着我的手说,“老师,齐齐和刘翔打我!”我拉着猛猛让齐齐和刘翔给他道歉,可是没等他们说完,猛猛哇的一声就哭了起来。于是我抱着猛猛坐到石凳上,他哭了好一会儿,然后慢慢停止了哭泣,对我说:“杨老师,齐齐是我最好的朋友,他经常去我家玩!”我说:“嗯,”他接着说:“他不应该和刘翔一起打我!”我说:“他们这样做你很伤心,是吗?”他使劲的点点头,又趴在我怀里了。过了一会,他对我说:“杨老师,我想自己去玩一会。”我说“没问题!”

  我们通常会认为,说出孩子的感受会让孩子更难过。其实相反,当你说出孩子的感受时,孩子心里会感到安慰,会感觉到有人能理解他们内心的感受。例如,孩子摔倒了,我们通常会扶起来说:“不疼,不疼,一点也不疼”这样的话来安慰孩子,其实这样反而让孩子感觉到你不能理解他的感受,因此反而会更伤心。

  四、倾听中学会赞赏孩子

  手工课上,秦晴小朋友拿着自己的纸盘画对我说:“杨老师,你看我的画漂亮吗?”我拿过画看了看说:“上面有一道彩虹,你用了六种颜色,粉红色的小兔子好可爱,还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呢!”秦晴高兴极了,说:“老师你观察的真仔细,我一会画完了,还要拿给你看!”

  教师用赞赏的语气说出自己看到的和听到的,孩子听到这样的描述后,就能够明白老师在赞赏自己。教师把孩子好的行为去体验并详细的描述出来。与简单的说一句“真漂亮”“你真棒”相比起来,孩子会感觉到自己被重视,你在很认真的倾听他的讲话,在意他的行为,从而愿意和老师交流。

  爱孩子不需要理由,但需要技巧,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与孩子交流过程中的点滴,用心去倾听孩子,理解他们的感受,与他们产生共情。这样,孩子们才会愿意把他们的“小秘密”“心里话”告诉老师,把我们当成他们可以说悄悄话的朋友,从而加深孩子和老师之间的感情,让我们和孩子之间零距离,倾听孩子,陪伴孩子,与孩子共同成长。

老师教育随笔5

  近来发现,下午的课堂上孩子们渐渐被瞌睡虫感染了,写练习或讲课中总会发现有个别孩子渐渐进入睡眠状态。

  今天下午第一节课讲了一个小练习,有个平时活泼的孩子,很安静的端坐在位子上,俩胳膊平放在桌面上,已改往常的好动状态,我不禁多瞧了他一下,仔细一看:他竟然两眼紧闭睡着了,嘴角还有些口水。我让他同桌的孩子试图叫醒他,睡意正浓的他根本听不见同桌的轻声“呼唤”,周围的几个孩子用手挠他痒痒才慢慢的睁开双眼,正好看到我在看着他,就使尽全力的睁大眼睛似乎刚才的事他并不知情。还有个孩子虽然没有睡着,却是他在用意志力在与瞌睡虫抗争,眼皮马上合上了又强睁开了,再合上再睁开,再合上再睁开。即使睁开了他也不能清晰地听到我讲的习题呀,再看看还有几个孩子,也有了倦意,我想这样下去练习的.效果也不佳了,为了让孩子们不受瞌睡虫的干扰,让孩子们进行听、记、算比赛,听10道算式,每道算式连听2遍,算式听记正确、得数正确的孩子可以有奖励,孩子们顿时来了兴趣,他们快速准备好数学本,我说他们听记然后计算得数,刚才被瞌睡虫困扰的孩子也清醒了,计算时间已到,孩子们纷纷举起小手表示算完了,我们开火车口答得数订正、评价,不知不觉下课时间到了,孩子们也睡意全飞了......

  春风暖暖,下午的课堂与瞌睡虫抗争的孩子越来越多了。

老师教育随笔6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新课标的实施,使语文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归了原本属于学生的课堂“主权”。鼓励学生自由思考,自主发现,着力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习惯,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习惯。而问题本身就是阅读教学的灵魂,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学生探求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保证。怎样激活学生的灵性意识,问出智慧的火花,问出阅读的动力?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找到了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一、瞄准文眼,题中求疑。

  叶圣陶先生在《谈教学的着眼点》一文中提倡教师要着眼于使学生“开窍”。为使学生“开窍”,教师应注意提问的切入点,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问题通过变换角度,增设条件和提示而形象生动化。

  教师如何巧妙切入,选准正确的突破口,瞄准教学要求与学生兴趣的交汇点,又匠心独运,巧妙构设,使学生感到问题确实提到了点子上。即所提问题具有现实适应的思维价值,一般而言,课文的题目是文章的泉眼,扣住题目质疑,往往简洁明了,又直扑重点。如在教《月亮湾》这课时,我从课题切入: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马上提问:为什么叫月亮湾?一石击起千重浪,于是全班同学通过对名字来历的探究,来自主学习课文。学生争先恐后地说,一次又一次地说:月亮湾是个村子,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河,弯弯的小河就像一个弯弯的月亮,,所以这个村子叫月亮湾。学生乐于参与就有收获,学生乐于参与就是成功。教师瞄准文眼激起学生已有的兴趣,尊重学生学习愿望,引导对所提问题的热情,才会有解决问题的原动力。这正是学生一个认知不断完善、发展,从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甚多的学习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范围由小到大,理解由浅入深,求知欲望荡漾开来,课上学生的灵性思维踊跃绽放。

  二、联系实际,趣味求疑。

  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的生活中有什么”。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基础来进行设计。赞可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因此,在教学新课时,教师要创设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能唤起学生求知欲的问题情境,迫使学生想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在《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文中,怎样理解文中的“我”为什么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我认为这是本文的难点,分析我班学生情况,大多来自农村,对自然风景都有自己的观察。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我设计了让孩子们想象省略号的内容,联系实际生活中所见所闻,对于学有困难的.学生用我提供的句式“(谁)说:“荷叶是我的(什么)。”在荷叶上(干什么)”练习想象说话,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不用我提供的句式练习想象说话,孩子们的想象很丰富,生成了一些东西,可以编写一首首小诗文: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歌台。”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唱歌。  小蜜蜂说:“荷叶是我的小床。”小蜜蜂采花粉累了,躺在荷叶上美美地睡一觉。  小乌龟说:“荷叶是我的避风港。”每当刮风下雨的时候,小乌龟就躲在荷叶下自由自在地游玩。……生动有趣、充满童心的语言在课堂上荡漾。对于二年级的学生,从表面是很难理解的东西,在学生思维和已有的生活体验相链接的瞬间,把问题抛给他们,通过联系生活体验补充说话,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去一步一步感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诗歌的主旨,知道了荷叶在动物王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变成荷叶可以给别人带来方便,给大家带来快乐。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教育,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问题在学生灵动的思维中迎刃而解。

老师教育随笔7

  “小猫喵喵叫,小狗汪汪叫,小兔蹦蹦跳。”在一次小班音乐游戏的教学过程中,游戏情节发展到高潮的时候,幼儿的情绪也发展到了高潮,在我缺乏指导游戏方法的状况下,逼迫性的让幼儿安静了下来,在游戏即将结束时幼儿却不遵守游戏规则,在我的指导下也没有起色,我没有根据情节发展的需要来指导游戏,使幼儿对自我失去信心和对游戏的兴趣。幼儿是游戏的主人,游戏是让幼儿获得愉悦的一种活动。幼儿在游戏时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又不能成为成人愿望的执行者,那么咱们就应怎样去指导幼儿才能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去展示游戏自我的舞台呢?

  1、咱们共同认为对于不一样年龄特征的幼儿要用不一样的方法来指导游戏。如:小班的幼儿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个性钟爱模仿周围的人和事,因此幼儿在游戏时咱们要时刻注意观察幼儿,当孩子对新的玩具不感兴趣、不会玩、不钟爱玩游戏时,咱们就用孩子不感兴趣的玩具玩游戏,这样就会引起孩子模仿的兴趣,对幼儿起了暗示性指导的作用。

  2、中、大班幼儿,咱们能够作为一个参与者、发问者、倾听者解决问题的帮忙者的身份去指导幼儿游戏。如果幼儿在游戏中需要教师参与,咱们扮演一个主角参与幼儿游戏中,透过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起到指导幼儿游戏的作用。在游戏的过程中为幼儿带给一段时刻让幼儿把游戏中的过程体验、有创意的想法及做法等讲出来,透过幼儿之间的讨论,引导幼儿以他们自我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分享经验。我认为不一样游戏主题的.指导方法是不一样的,咱们要根据每一种游戏特点及幼儿需要指导游戏。

  3、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性活动,是幼儿的需要,而不是成人强加的逼迫性的活动。咱们就应让幼儿自我确定想玩什么、怎样样玩、和谁一齐玩、在什么地方玩等等,幼儿是游戏的主人。平时指导幼儿游戏时,就需要咱们用心去了解幼儿的想法,不好把知识和答案告诉幼儿,不好轻易地打断幼儿的游戏,在游戏中幼儿有权决定一切,如:游戏的玩具、材料要以幼儿需要兴趣为出发点;要让幼儿自我的方式解决游戏中出现的矛盾和纠纷;让幼儿愿意自觉遵守游戏中的规则。因此,要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让幼儿主动控制游戏,自主决定游戏的方法。这是咱们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的关键所在。

老师教育随笔8

  刘平是咱们班的“小公主”,不仅仅长得干净漂亮,而且聪明懂事,深得老师们的喜爱,个性是有一头洋娃娃的头发,每当看到她的`头发乱了我就给她梳梳,并给她扎好看的小辫,她似乎也很清楚这是老师对他的偏爱,总是跟我形影不离。

  这天早上,我看到宁宁的头发乱蓬蓬的,梳也没梳,我叫过她来问:“你为什么不梳头发?”宁宁说:“老师我是故意不梳的,让你给我梳,你为什么每次只给刘平梳小辫,我也要,”一时刻我竟不知说什么好了。

  我恍然大悟,无意中我犯了一个错误,梳头事虽小,但在孩子们心中却造成了不平等的感觉这样对谁都不好。

  我想起,有好几次上课宁宁在扯自我的头发,我还批评他,他却无动于衷,如果这是我主动给她梳梳头发,就能满足孩子心理的需求,不至于给孩子造成心灵的阴影,咱们的宗旨是让鲜花和小草都受到阳光的温暖,咱们做到了吗?

老师教育随笔9

  冬天到了,天气真是很冷很冷的。教室里温暖如春,我领着孩子们一起跳舞呢。有一个叫华华的小男孩太调皮了,他不仅不和小朋友一起跳舞,还来来回回的跑。我大声地说:“不许跑了。”他看看我,知道我生气了,就乖乖的站到了旁边。我也继续带着孩子们跳舞。

  活动结束了,我把他叫到我的身边,轻轻地对他说:小朋友都在跳舞你怎么不跳呢?他没有说话,只是看看我。我把他抱起来,让他做在我的'怀里。我们又谈了一会,他答应我以后不再乱跑了,要好好和小朋友一起跳舞。但是他也有条件,那就是他想和我呆在一起,想跟着我。只要他可以管住自己,我答应他,让他跟着我。真的是我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我问他:“你这样跟着我,那你叫我什么?”他想了想说:“老师妈妈。”我笑了,说:“好,那你以后叫我老师妈妈吧”。他很高兴。也这样叫我,我感到很开心。

  如果我真的可以做“老师妈妈”,那时我就真的走进了孩子们的心里。只要你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你。爱是相互的,有付出就有回报。

老师教育随笔10

  班里有个学生很招人讨厌,他就是所谓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坏学生。

  他姓贾,本文就称他为小贾吧,他本质上是一个很有上进心的孩子,可就是自制力太差,上课爱捣蛋,下课还经常给同学们闹矛盾,以致于基础知识简直一塌糊涂,人员还可差。

  说他不聪明吧,他有时候算计起自己的小利益头头是道。说他聪明吧,学习成绩总是倒数。最让人苦笑不得的`是他的座位引起的xxx。为了不影响其他孩子,他总是单人单座,我把他调在讲桌的边上,离老师最近的地方,目的是让他受到约束,认真听讲,同时也方便管理,可时间长了,发现他喜欢接话,声音还可大,每次当你讲的正关键时,他就会插一杠子,打断你的教学,很烦人。于是他就到了最后一排,自从换了位置,天天来缠着我问,老师我啥时候能到前面,有一次数学老师把两个上课经常说话的人调到前面了,他就来问,我也能来前面吗?我告诉他表现不好的人才到前面了,你们猜怎么着了,他竟然故意捣乱,让他周围的人纷纷来报告,老师我表现不好就能来前面了,我是又好气又好笑,我说你是表现好了就可以来,果然连续几天他收敛了许多,经不住缠人的我,终于让他坐到前面了,看着他欢呼的身影,不禁觉得孩子不管学习啥样,在他的世界总会有追求的东西,这一段发现他还有点改变,希望他每天可以进步一点点。

老师教育随笔11

  本学期时间短,再有两周就要考试了,可是我们还有很多内容没有讲完,高考期间还要外出监考,就剩下一周多的时间了。学校提出将音乐美术等科目暂停一下,上成历史地理生物等科目。情理之中嘛,马上和班长付玉琦商量,班长倒是很利索,马上把黑板上的课表改成了改上的内容,我也没有多想,挺好,就这么办。这时李幸珂同学走过来,“老师为什么要把音乐课上成历史呢?”“马上要考试了,历史还没有讲完,就占用这一节嘛。”我有点不高兴,就你意见多,你以为自己是第一名吗?更何况人家第一名还没有说什么。“你为什么想上音乐课呢?”“上音乐课可以放松高兴。”“马上就要考试了,只知道高兴,万一考试不好,你还高兴起来吗?考出好成绩,有你高兴的?”我声音有点高,他不知声了,准备推门出去。我有点后悔,自己说的重了,毕竟孩子赶来和自己说,都是心里话,都是真心话。他是语文课代表,平日里我们的关系不错,要是关系不好,他还回来撒娇吗?“你回来,我还没有说完,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我也不想这样,很想让大家轻松高兴,可是现在还不是时候,考过之后,无论好与不好,我们一定happy一下啦。”“你说话算数吗?”“当然,只要你到时候有时间,更重要的是你要有心情哟,只怕到时候,你还在为自己成绩不好而哭鼻子呢。”“好,一言为定。等着瞧吧。”他不服气的`看着我,就是和刚才相比,脸上的表情不那么难过了。我也松了一口气。

  我们有时也会为一些事情而发牢骚,甚至找校长发牢骚,发归发,发完继续做事情。想想学生也一样,发完照样学,她们只是想发泄一下吧,如果我们太当真,那就太不识耍了,还可能会失去一个好友。毕竟是孩子,他们都会和谁撒娇?和最亲的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你撒娇,说明你们亲密度高。

  给孩子撒娇的机会吧。

  算了,还是在去班上和同学们好好聊聊改课这事吧。

老师教育随笔12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学习科学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现将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感受谈一下。

  一、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同时,它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性别、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种子埋藏在土里,只是具备了发芽的内部条件;只有当它感受了阳光的温暖才会发芽!

  我们要做的就是使学生感受到——我是课堂中的一分子,而且是不可缺少的!这对学生建立信心、合作意识、集体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二、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学习科学应该是他们主动参与的过程。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但也需要明确,探究不是惟一的学习模式,在科学学习中,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

  1、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题的训练,一般安排在探究活动的起始阶段。

  2、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

  3、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

  4、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的方法。

  5、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6、组织好探究后期的小结,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

  综上所述,只是本人的一点点体会,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教学者必须重视小学科学教学。

老师教育随笔13

  当所有的小朋友做完下午操后回到班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坐好。老师请小朋友自己去小便洗手并喝水。只见孩子们有条不紊的站好,然后有秩序的拿杯子喝水。所有的小朋友接完水后便开始喝。只有逸逸一个人只到了几滴水,于是我提醒他多到一点喝,他听了我的话接了半杯水,他喝水喝了很长时间,然后趁我一不注意的时候便把水倒进水池里。然后我转头正好看到了这一幕情景。有的孩子边喝边玩。然后,我便轻声地问他:“逸逸,其他的小朋友都喝水了,你怎么不喝呢?”只见他低着头和我说:“我不喜欢喝水。”

  之前有几次我也看到逸逸每次喝水时打开水龙头滴几滴水喝完就走,看到后我总会提醒小朋友多喝点水,逸逸也会听话的到半杯水,这一次突然的发现,我才知道原来每次逸逸都不愿意喝水,甚至会偷偷倒掉。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物质。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喝水习惯,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重视和配合。可能在家的'时候,家长没有时常提醒幼儿喝水,没有养成这方面的习惯。加上平时可能在家喝惯了饮料,淡然无味的白开水小朋友不喜欢喝。有些宝宝习惯喝各种果汁解渴,但这种饮料里面含有大量的糖分和较多的电解质,喝了以后不能像白水那样很快离开胃部,而会长时间滞留,对胃部也会产生不良刺激。而且,果液中过量的色素进入宝宝体内,易沉着在不成熟的消化道黏膜上,引起消化食欲下降和消化不良,影响宝宝的体格发育。因此,果汁型饮料宝宝不宜天天喝。

  由于气候和天气的不同,幼儿的活动量大小不一样,饮食结构、身体状况的不一样,平时在规定的时间让孩子喝水,也未必能满足所有幼儿对水的需求,所以他们渴的时候随时去倒水喝。幼儿天性又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一玩起来什么都会忘了,所以在幼儿活动中、游戏中老师要提醒幼儿随时喝水。天气渐渐热了,夏天又是个运动的好时节,然后气温高,人体消耗大,大量运动会加速体内水分流失,因此一定要注意对身体消耗的水分进行及时的补充,下午温度较高,孩子们在操场上玩的出汗较多,所以在下午户外活动进去后,要及时补充水分。在发现逸逸的问题后,我找了一些缺水地区的视频,告诉小朋友我们的水资源十分珍贵,有的地方连水都不到,平时要节约水,不可以浪费。同时告诉幼儿多喝白开水的好处,不能光喝有味道的碳酸饮料,白开水才是最最好的。教育幼儿在喝水的时候不能玩水,并时常让幼儿要多喝水,养成良好的喝水习惯。同时和家长进行沟通,在家的时候也要适当的喝水,让孩子养成定时喝水的好习惯。

老师教育随笔14

  周前会是要准点准时的,所以还得提前到学校,还是先到自己的班级里看一看,结果发现还是有学生恶补做作业的现象,抬头看见我进来,赶快将作业收拾一下,这样的作业有何效果?联想到上周五放学才过“五一桥”时,看到别班一些学生匆匆忙忙地走进网吧的情景,再看一看眼前的这一幕,也就不觉得奇怪了。

  提到网吧,我觉得有话要说,现在的网吧,好像对我们的中学生没有多少的限制,有一种说法,要年满十八周岁的成年人才可以进去的,可是据我的学生跟我反映,里面都是中小学生,只要交钱就可以,并且其服务还是比较到位的,除去可以承接学生们休息的地方之外还负责提供外卖等,有的孩子呆在网吧里,一呆就是两天,当然现在孩子所玩的各种大型游戏在网吧里都可以玩到,费用也不是太贵,大概一个小时在一元左右,这是多么大的诱惑呀。

  人都常说,不要玩的忘乎所以,对成年人或许还是有点效果的,但对于一个未年人来说,真得要有点毅力呢,谁来为这些孩子的生存状况,为他们的安全买单,许多孩子的父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孩子的,让我们的学校来控制吗?学校又能控制多少?要知道网络上许多的`游戏还带有色情、凶杀等不良场景,怎么能对孩子没有影响?网络的普及,孩子们的学习方式也不是单一的了,学习的方式有很多,如有些不良的东西就可以在网吧里学会,当然也有很多的孩子比我还会玩智能手机,所用的软件比我还多,这也不奇怪,因为很多孩子一到星期六、星期天就是在泡手机的。

  课间休息时,曾和同事聊到这件事,老师也是叹了口气说:“现在的孩子管不得,说不得,还不能布置作业,关键是您布置作业了,许多孩子也不做,您又有何办法呢?”这也是目前许多农村中学学生的一个特点了。

老师教育随笔15

  随着孩子的成长,步入中班后,幼儿的一些操作活动在内容丰富的基础上,又将难度加深了,这不仅是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也是为幼儿提供新的挑战。

  一次操作活动中,孩子们练习“摘苹果”,就是要求幼儿将不干胶苹果贴片撕下来,然后再按篮子上的数量进行对应粘贴。由于书本印刷分了页,因此幼儿在操作时,需要来回的翻书,这样不仅操作熟读慢,而且显得特别麻烦。有些孩子由于翻来翻去,呆滞思维混乱,于是就乱粘了。看到这一幕,我顿时着急万分,怎样来解决现状,教给孩子们一个好方法呢?

  我正想着,突然看见育语小朋友的操作后,让我眼前一亮。之间她不急不躁的将“苹果”撕下来,然后粘在自己的小手背上,在将书翻到要粘贴的那一页一个个粘了起来。妙!这样做不是省事多了吗?于是我让孩子们停了下来,对他们介绍了育语的好办法,并让育语现场示范,再引导孩子们像育语小朋友学习。在幼儿再次操作的同时,我还鼓励并启发他们可以想出不一样的又快又好的粘贴方法。

  这样一来,有些幼儿还真想出了自己的办法,做起来省事多了,速度自然也加快了。孩子们在快乐中得以进步个提升。

  活动结束后,我陷入了沉思中,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经常会面对幼儿独特的想法和创意的举措,只是常常在不经意间就被我们给忽略了。细想起来,在他们大胆、童真、稚气的想法背后,优惠有多少智慧的火花呢?身为教师的我们,千万不要小看了孩子们,而是要善于在幼儿的一举一动中发现他们富有创造性的思维,并适时地给予积极有效地支持与评价。除此之外,教师还应给孩子提供主动探索的机会和条件,发挥同伴群体的相互模仿,相互影响,相互欣赏,相互激励的作用,促进幼儿更加活泼、健康、独特的成长!

  反思:让我们时刻拉近与孩子的距离

  上传:饶宇?更新时间:20xx—7—914:11:02

  每次带孩子到户外活动时我们班的孩子总喜欢抢占排头,喜欢插队。目的是想跟老师牵手当小班长,以“老师”的身份在前面带队。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站队抢排头的孩子们越来越多。

  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满足孩子们的心愿,我想出了一个办法。站队前,我对孩子们说:“请把你们的小手伸出来”。孩子们高兴的.伸出自己的小手,我走到他们身边,一一握一下他们的手,亲切地在他们的耳边说一句:“你的小手真干净”。或者说:“你的小手热乎乎的……”孩子们笑了,高兴的也在我耳边说一声:“你的手也热乎乎的。”或者说:“你的手和我妈妈的手一样大。”“我爸爸的手比你的大……。”随后脸上露出得意和满足的表情。我说:“站队吧!”话声刚落,孩子们个个忙着找位置,很快就站好了对,没有抢排头的了。先抢一阵,再站队的现象彻底地消失了。

  “一个好的教育家,应该是半个心理学家。”此时,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认识。孩子们抢排头,主要是想站在老师身边和老师亲近,引起老师的注意,通过皮肤接触,感受老师对自己的关爱。老师主动给孩子们一些抚慰性言语和动作,是迅速缩短教师与孩子们的距离,亲近孩子们,满足他们愿望的好方法。

【老师教育随笔】相关文章:

老师教育随笔09-23

教育老师随笔02-03

老师教育随笔09-29

老师的教育随笔05-08

中班老师教育随笔09-24

老师课堂教育随笔07-22

老师是镜子教育随笔08-25

大班老师教育随笔01-06

2022老师教育随笔01-15

幼儿老师教育的随笔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