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保育员教育随笔

时间:2023-05-16 19:52:03 随笔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保育员教育随笔汇编1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看到过不少让自己印象深刻的随笔吧?随笔是散文的一种,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想看看大家都在写什么样的随笔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保育员教育随笔,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保育员教育随笔汇编15篇

保育员教育随笔1

  小朋友入园第二周了,在开学来的几天里,我发现大多数孩子在上学期培养出来的生活常规、卫生习惯、生活自理等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都不存在了,我心中真是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举例来说一说吧:

  镜头一:进餐时,只见兵兵、璇璇、宁宁、皓皓、佳佳、曼曼、浩浩、源源等好几名幼儿坐着不动,在等待着饭喂到嘴里。

  镜头二:午睡时,只见兵兵、璇璇、曼曼、浩浩、平平、可可、开开等好几名幼儿在床边坐着不动,在等待着鞋、衣服、裤子脱去。

  镜头三:活动结束了,老师带着幼儿到活动室外进行户外活动时,只见活动室的地面上有果壳、有纸屑、有五颜六色的糖纸。

  这一幕幕的镜头真是打翻了我心中的五味瓶,心中是什么味都有了,同时也提醒我本学期来的工作更为重要了,尤其是家长工作,对,是家园同步教育。为此,我进行了反思。

  首先是家长的思想转变

  “孩子还小呢,他能做什么啊,以后大了再学吧。”“你看,我在家又没什么事,孩子又小,还是我来吧。”“谁有时间等啊,孩子动作又慢,还是我来做吧。”

  家长们的想法我都能理解,但不支持,孩子是小,正因为孩子小,我们更需要从很小的事教起,从很小的事来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让孩子自己吃饭、自己大小便、自己穿脱衣物等等,这些生活中的小事,常常被家长们容易忽略,而正是这些小事、这些被忽略的事是孩子们要学会的事,一个人的自理能力是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任你的知识再渊博,没有自理能力只会被社会淘汰。而自理能力从什么地方来呢?就从孩子身边很小很小的事开始的。做家长的千万不要小看自己的孩子,只要你放手让他做,也许刚开始时衣服穿反了,扣子扣错了,只要你能让他坚持下去,他的小手一定会非常灵巧的,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孩子小,就一味地包办代替,家长应该知道,在集体中,每个孩子都是差不多大的,也许正因为你的包办代替,才让你的孩子在各方面的成长发育不如别的小朋友了,因此本学期开家长会时,我要注重讲一讲,请家长们放手、放手、再放手。让我们的孩子自己去尝试,给孩子们生活中的体验吧,请不要剥夺孩子体验的乐趣吧。

  其次是家长的配合工作

  现在每一家都只有一个孩子,家中就出现了几位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的现象,而我们班是小小班,在家里更是宝贝的不得了,于是就出现了吃饭有人喂、衣服有人穿脱、大小便有人把的现象。上一学期,我们在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加大了培养力度,到学期结束时,全班42名孩子中已有80%的孩子能独立为自己服务了,可经过一个假期,我们的工作变成了“O”,这是什么概念呢:一个学期+一个假期=O。因此,这学期我要进一步开展好家长的配合工作,向家长们说明我们在幼儿园是怎样培养孩子的,例如在幼儿园我们要求孩子会独立用餐的同时,还要求不挑食,不把饭粒撒在桌上地上,能干净地、安静地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不够可以来添,吃完饭要记得用纸巾擦嘴。把要求对家长说明、道清,让家长明白、清楚,在家里也能这样要求。这些要求对家长看起来很简单,但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是很不容易的。而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让不容易变成容易,只有家庭与幼儿园的共同教育才能完成目标。

保育员教育随笔2

  这天起床叠被子,浩浩小朋友对旁边的雨雨说:“喂,你快来给我叠叠被子!”听完这句话,我忽然意识到当今的孩子,在家都可以说“娇生惯养”“说一不二”,不免把这种不良习惯带到园。我反复的告诉自己,其实这种现象的.出现也很正常,我要做的就是在日常活动中,帮助这样的孩子改正。

  首先,我觉得得以身作则,每当我有事情需要孩子帮我时,我都会有意识的说:请xxx小朋友帮老师干什么,好吗?说完之后马上说谢谢。其次,我通过收集各种各样的故事,视频给孩子播放,让孩子们通过有趣的故事知道大家都是平等的,对待别的小朋友要礼貌等。最后,在一日活动中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我相信孩子们这些纯真的心灵已慢慢接受了这种“礼貌”。

保育员教育随笔3

  开学至今,我们班小朋友也开始有了头绪,明白什么时候应当做什么了。哭闹的小朋友也基本没有了,所有小朋友慢慢地变得有秩序了。

  今日的户外活动教师带他们去玩滑滑梯,小朋友一听说去滑滑梯,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小朋友们边笑着边整齐的.排好队伍开始向滑滑梯走去,到了滑滑梯之后,教师说了一些游戏规则后,孩子们便排着队开始玩滑滑梯了。小朋友玩的可开心了,有的钻过塑料山洞滑下来,有的在那里钻用麻绳编织的悬空洞。突然,我听见一个小朋友在喊:“你走呐!”我上前一看,原先是一个女孩子堵在了山洞门,“豆豆,你为什么可是去啊?”她说:“我怕。”我听了之后说:“你看,妞妞都过去了,你也能过去的!”然后妹妹妞妞就在对面喊:“豆豆,你快过来!”可是豆豆还是不敢爬过山洞。妹妹妞妞一看豆豆可是来,转身就走了。豆豆一看妹妹走了,立刻就哭了起来,说:“妞妞,等等我,等等我。”我这是说道:“你不走过去,妞妞心都急死了。”只见豆豆一边抽泣着一边爬过山洞,可是因为心急爬的太快,一只鞋子被网洞勾住了,拔不出来了,我立刻上前帮了她一把让她顺利的穿上了鞋子。妞妞一见豆豆正在爬,就回头继续喊:“豆豆加油,豆豆加油!”最终,豆豆爬过了山洞。豆豆自我也很开心,笑着对我说:“我胜利了!”“对,豆豆胜利了!”两姐妹又之后玩起了滑滑梯。

保育员教育随笔4

  自开学到现在虽说不是很长,但对每个孩子性格的了解我觉得还是一个不小的工程。表面上看,许多孩子在幼儿园表现得活泼、可爱、好动、爱说,或者内向、斯文、不主动等等性格,但其实少数极个别的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和她本来的性格有着很大的“两面性”。我们班的.小朋友就是其中一例。

  我对孩子做了大致的了解,熟悉她的老师说言言比较内向,平时不爱表现,也很少与人交流。开学前家访时碰巧她和她的妈妈出去了没见着。但家长会上她的妈妈和我说言言其实是个很爱讲话、很爱表现自己的,在家里就她一个人说起来没个完。带着对言言“两种反差很大的表现”这个疑问,在一个周末我们三位老师去她家作了详细了解和观察,结果正如她妈妈所说的,她是个爱说爱笑,闹个不停的孩子,一点没有对我们老师戒备的那种心理表现,和在幼儿园的那个言言相比真是判若两人。她和我们说起在动物园看各种动物的事,还向我们表演学动物叫声,兴奋得夸夸其谈,把在幼儿园学的歌大声地唱给我们听,还讲一些特别幼稚的话逗得我们大笑。

  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孩子性格的“两面性”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么小的孩子难道还能长时间的抑制自己“本来就很开朗活泼”的性格吗?我想在以后的班级活动和日常教学中对言言再仔细观察引导。

保育员教育随笔5

  每个幼儿园都必不可少的就是早操活动。

  这是一天中新的开始。

  在刚开始走到工作中的第一所私立幼儿园那得园长还特意手把手的教我们的早操,记得她告诉我们一定要面带微笑,再一个就是要动作到位。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喜欢。

  更让我一惊的是我们的幼儿园早操质量比之前的更有意义更有分段性。

  细心地孟主任还将早操环节分别制定了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了解了个体差异也懂得了不同年龄段的能力情况。

  我们班的孩子是从新开始学的一样的.基础在教他们的时候绝大多数的孩子对我们的早操是很感兴趣的。看到老师在做示范时并没有要求孩子去做,看到孩子们蠢蠢欲动的小心情,真是美滋滋的。在班上李老师给小朋友讲了做早操的好处可以帮助小朋友锻炼身体这样小朋友的身体才不会轻易地就感冒啦。所以我们每天都要早早的来到幼儿园锻炼身体。

  不仅让孩子知道早操可以锻炼身体,对于班里大多数的女孩子来将会被园里的孟阿姨选上去跳舞蹈我想孩子们还是会很期待的。

  说了这么多最重要的还是老师带操的情况。首先,早操的动作要熟练然后,动作要标准最后就是要面带微笑的去感染孩子。

  在孩子进行早操的同时要跟孩子用眼神来交流,让孩子觉得他很棒以此鼓励。还可以用表扬的方式去让孩子喜欢上我们的早操。达到两全其美的效果。

保育员教育随笔6

  “老师,今天小瑞午睡睡着了吗?”这个星期里,小瑞妈妈几乎每天都要问同样的问题。原因是,孩子在家从来不睡午觉,妈妈很是担心,想了解孩子每天在幼儿园里的这段时间是怎样渡过的。

  其实,对于我来说,小瑞的午睡还真让人头疼。小瑞很调皮,中午从不乖乖睡觉。在床上,他的小手总是忙个不停,而且身子总翻来覆去,使床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仿佛旁若无人,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中。每天我总要费很大的精力去哄他睡觉。

  又到午睡时间了,别的孩子都已经安静地睡着了,我忽然听到一个轻轻的嘀咕声,是小瑞。我走到他床旁边,轻声对他说“小瑞最乖了,快睡吧。”他轻轻地点点头,闭上了眼睛。过了几分钟,床又晃了起来。只见小瑞的身子正翻来覆去,时不时嘴里还发出吹气声。我走到他旁边,低声说:“小瑞,你今天睡着了,我就第一个喊你起床,还送你小礼物,好不好?”他又笑眯眯地点点头。

  可是没多久,一阵轻微的'歌声传到了我的耳朵里,是小瑞在唱歌。为了不让小瑞干扰到其他孩子,我决定喊他起床。于是,我第三次来到小瑞床边,还没等我说话,他就笑嘻嘻地跟我说:“周老师,我们来拉勾,拉了勾我就睡觉。”说完还主动地伸出了小手。看着他那期待的眼神,我伸出手跟他拉起勾来,最后还刻意用大拇指盖了一个“印章”说:“盖了章一百年都不能变,快睡吧。”“好的,我一定睡。”说完他立即转身躲进被子闭上了眼睛。这次小瑞一会儿就睡着了。

  孩子从小没有养成午睡的习惯,一下子要改变孩子的作息时间,是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小瑞的事让我知道习惯也是可以改变的,需要逐步的培养,关键要找到一个入口点,孩子在拉钩以后有了很大的责任感,相信孩子会带着这个小小的约定慢慢的改变。

  对于午睡不易入睡的幼儿,我采用软硬兼施的办法,有的幼儿不吃“软”的一套,给他们施加适当的压力,如:奖罚制度,奖励孩子比较感兴趣的小贴画、小礼物,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我对幼儿说:”聪明的孩子多睡觉长脑子”老师要看看哪个小朋友要做聪明的孩子。”孩子们哪个不想做聪明的孩子呢,这样一来,小朋友们都乖乖地入睡了,个别难入睡的幼儿在老师的轻声提醒下也能安然入睡了。

保育员教育随笔7

  海硕调进我所带的中一班,我的心悬了起来。听别人介绍,海硕好动,个性强,是个比较难带的孩子。

  从海硕迈进中一班这个集体,我开始了对他全方位的观察,因为我知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的细致观察,是闯入幼儿心扉的第一步。

  海硕喜欢画画,在绘画课上安静、专心,不会拿筷子的小手,握起水笔姿势正确,用笔流畅,画画的布局、涂色,超出了中班年龄幼儿的水平。我表扬他,并把他的画贴在范画的位置上。海硕通过绘画技能的展示,得到了同伴的掌声。在其他活动中,也就能和大家步调一致了。

  一天,我发现海硕在拿着一盒水彩笔发呆,我拿过水彩笔劝他去喝点水。喝水后,海硕又重拿起那盒笔,打开后一枝一枝的.看,我没去打搅他。事后,我问他:“那是你的笔吗?”“不是”。“是不是喜欢那盒笔?”海硕点点头,并沮丧的说:“我的笔没水了,画的画不好看,”看海硕那麽喜欢漂亮的水笔,我及时与联系,得到家长的配合,为海硕添置了多色的水笔。

  又一日,小朋友在看动画片,海硕双手堵耳,嘴中尖叫,当我向他摆手时,他大声说:“我不爱看电视——”我让他换个看不见电视的位置,玩些好收的玩具。隔了几天,当小朋友又看电视时,我提前安排海硕玩玩具,可海硕不领我的好意,搬了椅子往前挤,不但安静的看电视,还随电视节目发出咯咯的笑声。我明白了:海硕看电视是有选择的,前几天看的是现代版的有打斗的动画片,而今天看的是有趣的“鼹鼠的故事”,不同的内容,海硕有不同的反映。

  通过对海硕的观察和看到海硕一天一天的进步,我想到:要通过观察,找到孩子的优势,并把它作为切入点,走近孩子,建立感情,增强孩子的自信,才能进一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集体观念和规则意识。

  同时,根据孩子的需要选择内容,满足孩子的不同兴趣,这也是因人施教的重要方面。通过观察,我们还能适时的提示家长,配合教育工作,达到家园共育。

  因此,观察幼儿是教师必备的能力。

保育员教育随笔8

  户外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有的玩沙包、有的玩跳绳、有的玩皮球……院子里热闹非凡,生机勃勃,到处都是孩子们的笑脸,开心的笑声,就连最内向的xx小朋友脸上也乐开了花,像只小蝴蝶在院子里飞舞。

  由于xx小朋友是从外地转过来的,性格内向,很少与同伴接触,一日活动中,总觉的这孩子少了些童稚,多了些忧郁,在集体中显得郁郁寡欢,因此户外活动时,她总是自己躲在一个角落,不愿跟其他的小伙伴一块做游戏,一块活动,很多的活动技巧也掌握不了。我常用爱的眼光去看他,用温暖的手去牵她的'小手,摸摸她的头,用宽阔的双臂去拥抱她,并且让班里的孩子们都去接近她,跟她做游戏,教她跳绳、玩球等。一天,孩子们告诉我:“老师,xx会跳绳了!”真让人惊叹啊!于是我高兴的抱起她:“你太棒了,继续努力!”xx的眼睛里放出了平时不多见的兴奋之光,笑脸也生动起来。我又不失时机的在全班孩子们面前表扬了她,还让她跳绳给大家看,从此以后,xx时不时不地展示跳绳的本领,很多花样技巧让她跳的很轻松自如,别的活动也随之增进,整个人都变了,变得爱说爱笑,活泼自信。

  这件事,让我看到表扬在幼儿教育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形成自己肯定与自我欣赏的良好心态。同时,让我意识到不管哪一个孩子,都需要爱,需要温暖,尤其是来到我们集体中,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真诚的伸出援助之手,一切都会变得那么美好!

保育员教育随笔9

  岁月匆匆而逝,似乎只是弹指一瞬,一学期的工作就要结束了。在这学期中,本人的角色虽然平凡,但对工作认真负责,和两位老师相处融洽,把我们中一班搞得有声有色,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望着渐渐成长的孩子们,从他们身上让我感受到一种自豪感。回顾这一学期来所经历的事,工作虽然很忙、很累、但忙得很充实。近半年的集体生活,使孩子们学会了很多,各方面的进步也不错。

  这学期我是中一班的保育员老师离开了熟悉的生活环境,面对陌生的新班级总是充满了惶恐和害怕。这时候,我把每个孩子都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从心底里关心爱护他们。还有好多小朋友是从别的幼儿园转过来的,对他们的生活照顾就要更多、更细。我以亲切的语调、温暖的拥抱、细致的照料、友善的笑容来吸引幼儿,让幼儿很快地适应了新班级、新幼儿园的生活。哪个小朋友有了一点点进步,我们就及时地表扬他。对个别能力弱的'小朋友,我和其他教师分别指导他们怎么拿调羹,怎么吃饭等等,有时还鼓励小朋友,老师先喂几口,接下来自己吃。吃得棒的小朋友,奖励小贴画等等。我还及时和家长进行交流,把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告诉家长,同时希望家长配合教师,在家里也对孩子进行自理能力的培养,放手让孩子自己吃饭,不挑食,巩固在幼儿园养成的好习惯。渐渐地,孩子们的进餐情绪好转了,都喜欢吃饭了,能够自己独立的把饭菜吃完,有的孩子还会主动要求添饭。

  孩子的变化,让我从心底里感到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

  在卫生保健方面,认真执行卫生保健制度,严格执行消毒工作。我坚持做好室内环境和玩具的消毒工作,把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作为卫生保健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我们的努力,有效的控制疾病的传播,确保了幼儿的健康。 培养幼儿饭前便后洗手,饭后擦嘴,漱口的良好习惯,督促幼儿多喝水。由于我们班幼儿是中小混龄班,自理能力有稍差的,因此在大小便时都要给予帮助,有的还经常把小便解在裤子上,这时我就给他们换上干净的衣裤,把湿裤子洗好。午睡起床,一个个摸小朋友的额头,有发烧的幼儿及时送到医务室处理。

保育员教育随笔10

  凡是认识丁健康的老师,都知道这个孩子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语,但通过一件事,我重新认识了这个孩子。

  在上周,我跟孩子们还在做游戏,不知哪个小朋友说了一句:“老师,有臭味!”紧接着,又有好几个孩子来到我跟前说,于是,我就问;“哪个小朋友拉在裤子里了?”没有孩子回答。我正想挨个小朋友检查,这时丁健康红着脸说:“老师,我肚子不好,拉在裤子里了”我说:“没关系,来老师帮你洗洗去!”于是,我就带他到厕所旁,蘸上温水给他洗腿,洗脚,并给他换上裤子。接着,这个孩子就对我有说有笑,还跟我说:“我肚子不好,可能是在家吃梨的'事,以后我不吃了,老师!”我听后感到很高兴,以前不言不语是丁健康竟和我谈心了,更令我高兴的事从这件事以后,每次我上课,他都是坐的端端正正的,听得可认真了,还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我觉得我给他擦腿、擦脚这件事起了作用,他觉得老师就像妈妈一样。

  通过这一件小事,我觉得孩子的心对老师敞开了,不再是自我封闭、我行我素了

保育员教育随笔11

  我们班的王一潇小朋友因阑尾炎做了手术,此刻还躺在家里休息,已经好多天没来上学了,我们决定团体去看王一潇。

  周五上午,我们乘坐校车出发了,天气虽然有点冷,可今日的太阳还是露出了灿烂的笑脸,像是欢迎我们去看王一潇似的。校车穿过市里向金玉米公司驶去。大树和美景从眼前飞过,勤劳的清洁工在忙碌地打扫着卫生。孩子们雀跃不已,齐唱欢快的歌曲,不知不觉到了王一潇小朋友家的楼下。

  一潇的爸爸、妈妈热情地迎接了我们。小一潇有些瘦了,可还是很精神。平时最顽皮的他,此时居然也有些害羞了。班里的小朋友可开心了,纷纷拿出自我的礼物。子涵小朋友拿出苹果,期望王一潇吃一个苹果后身体更加健康;泽远拿出小卡片,祝愿一潇健康欢乐,期望一潇小朋友早点回幼儿园跟小朋友们玩。更有意思的是,林方舟小朋友,她是一潇的好伙伴,见了一潇居然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一本正经地问:“你生病了,为什么不躺在床上?”孩子们相互问候着一潇,虽然话语有些拘谨,却掩饰不住孩子们的兴奋和激动。小一潇渐渐放开了,拿出自我的'玩具跟小伙伴们玩了起来。看着兴奋的孩子和开心的一潇,我们这些大人们真不忍心去打扰他们。我回过头去,一潇妈妈的眼里已浸满了泪水。多么感人的一幕啊!一潇的爸爸举起相机,挡住自我的脸,记录下这难忘的瞬间。

  回来的路上我在想,这可真是一次不一样寻常的旅行啊,孩子们懂得出如何爱别人,深深体会到了班团体大家庭的温暖。生活时时都有教育的契机,只要我们用心发现,都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保育员教育随笔12

  户外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有的玩沙包、有的玩跳绳、有的玩皮球……院子里热闹非凡,生机勃勃,到处都是孩子们的笑脸,开心的笑声,由于琪琪性格内向,很少与同伴接触,一日活动中,总觉的这孩子少了些童稚,多了些忧郁,在集体中她总是自己躲在一个角落,不愿跟其他的小伙伴一块做游戏,一块活动,很多的活动技巧也掌握不了。

  我常用爱的`眼光去看他,用温暖的手去牵她的小手,摸摸她的头,用温暖的双臂去拥抱她,并且让班里的孩子们都去接近她,跟她做游戏,教她跳绳、玩球等。一天,孩子们告诉我:“老师,琪琪会跳绳了!”真让人惊叹啊!于是我高兴的抱起她:“你太棒了,继续努力!”琪琪的眼睛里放出了平时不多见的兴奋之光,笑脸也生动起来。我又不失时机的在全班孩子们面前表扬了她,还让她跳绳给大家看,从此以后,琪琪时不时不地展示跳绳的本领,很多花样技巧让她跳的很轻松自如,别的活动也随之增进,整个人都变了,变得爱说爱笑,活泼自信。

  这件事,让我看到鼓励在幼儿教育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形成自我肯定与自我欣赏的良好心态。

保育员教育随笔13

  “卷起袖,淋湿手,抹上肥皂,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手指缝搓搓,手上泡泡冲干净,小手甩三下。”这是从小班的教室里传出来的歌声,原来小班小朋友在盥洗室开心的洗着手呢。他们边唱边认真的洗着手,小心翼翼的决不把水弄到自己的衣服上和地板上,因为他们知道只有正确洗手,把手洗干净,不把水弄开来才是老师和阿姨喜欢的乖宝宝。

  回想起几个星期前这些孩子刚到幼儿园的情景,真是历历在目。每当饭前便后,或者小手脏了,他们都要去洗手,每次洗手回来不是这个衣服袖口湿了,就是那个衣服湿了,有的还会把裤子也弄湿,那地板上更是不用说了,满地都是水,可是自己的手呢却还是脏的,不是没洗干净,就是手上还有肥皂泡泡。面对这个问题,想到平时领导要求的保育员有责任教会幼儿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于是我在幼儿洗手的环节中,放下其他的工作,在孩子边上督促他们,洗手时要注意什么,水龙头开得小一点,洗完手把小手在水池里甩甩,把水甩掉。为了跟上老师的教学要求,我先到老师哪儿了解了正确的洗手方法,学会了洗手儿歌,然后再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教,通过几天的努力,大部分孩子都学会了正确的洗手方法。刚想对孩子的洗手松口气,可是几天后地上的水又多了,有的孩子衣服又开始湿了,尤其是浩浩和晨晨,他们是2个很聪明的孩子,早就学会了正确的洗手方法,为什么这几天他们的衣服会湿掉呢?还有地上的水是不是也是他们两个弄出来的呢?通过观察,我发现晨晨总是先去洗手,而且他会把水龙头开得很大,而浩浩呢,看见晨晨去了,也马上跟着,两个人在盥洗室里,开心的谈论着,还不时的打打水仗,由着那水溅到衣服上,溅到地上。于是我就过去告诉他们,“我们小朋友洗手的时候应该把水龙头开得小一点,洗手的时候不要光顾着讲话玩耍,我们要讲到游戏区去,一边玩一边讲这不是很好吗?”孩子们听了我的话,乖乖的点点头。

  我们班的悦悦是一个能力比较弱的小朋友,而且她的身体也不是很好,开学到现在一半的时间是在家里的.(因为她的父母会在吃完饭后带她回家),所以更导致她的许多能力比别人差。洗小手不会卷袖,不会正确的用肥皂,甩手也是随便甩根本没考虑到应该甩在哪儿。当我发现这种情况后,为了让悦悦也能和大家一起发展一起进步,我和老师商量,每次洗手我们就留一个在旁边教她,把洗手过程分成几段,每一段都配上儿歌的内容,我总是耐心的一遍一遍教,一遍不行教两遍,直至悦悦学会为止。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们耐心的帮助下,悦悦小朋友学会洗手了,而且也学会唱洗手歌了。

  “卷起袖,淋湿手……”听着那幼稚清脆的童声,看到地上是那么的干干净净,每个小朋友的衣服也都是干干的,手也洗得干干净净,我也终于松了口气,脸上露出欣慰的笑。

保育员教育随笔14

  孩子的情绪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假如一个孩子经常生活在充满微笑的环境下,就能健健康康活泼的成长。相反,如果经常粗暴地对待孩子,那么孩子的身心健康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以微笑的形象出现在孩子的脑海里。在幼儿园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镜头:早上来园时,在教室的门口老师蹲下身微笑的迎接幼儿来园,温柔的拥抱每一个孩子;孩子们就会马上就会从家长的身边跑过来,冲进老师的怀里,微笑的对老师说一声:“早上好!”这时家长才会微笑着转身放心的离开。调查发现,一个人早上收到的情绪,会影响一天的心情和工作状态。

  笑,是可以传染的。无论是微笑,还是大笑,笑脸相迎,总会让人心情愉悦,愿意与你沟通、交流、分享自己的愉悦。

  笑是一种感情的沟通,是感情的一种传递方式。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又应如何向孩子、家长和身边的人传递和表达这种愉悦的情绪呢?

  首先,笑与眼睛相结合。当你在微笑的时候,你的眼睛也要“微笑”,否则,给人的感觉是“皮笑肉不笑”。例如:当孩子和你交谈时,你用带着微笑的眼神去倾听幼儿的话语,就会使他们感到放松愿意与你交谈,拉近师幼之间的距离。

  其次,笑与语言相结合。微笑着说“早上好”、“你的声音真好听”、“做的.真好”。不要光笑不说或光说不笑。例如:在孩子回答问题时,光用微笑的眼神肯定幼儿的回答的不够的,还应对幼儿的回答给出相应的评价。如“你的想法真好”、“原来还可以这样做”、“你的回答真有新意”等。

  最后,笑与动作相结合。笑与正确的身体语言相结合,才会相得益彰,给人的印象。例如:当幼儿互相帮助时,作为教师可以微笑着抚摸幼儿的头说:“你们互相帮助来完成真好,下次你们可以帮助其他小朋友,我相信你们会做的更好!”

保育员教育随笔15

  绿绿的草地上,快乐游戏的一群人——漂亮清纯的女生,天真可爱的宝宝,是姐姐带着弟妹,还是多年前大杂院里的大带小?

  猜出来了吗?他们是快乐的幼儿教师和他的天使般的宝宝。

  陪伴天使般孩子成长的幼儿教师们,沉浸在对自身工作热爱和对自身教育天职的责任中。期望自己能培养出一个又一个小天才。期望孩子们在长大后有一对可以任他们翱翔的坚实的翅膀。因此,经常在不知不觉中沉浸在对教案的反复推敲之中,以及抓紧点滴时间向孩子传递知识之中。

  在繁忙的工作之中,他们习惯了站在教师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习惯了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幼稚的孩童。怀着成人的担心,教师的责任心,他们不停的纠正孩子的行为。就这样,一心为孩子好的教师,天天和一群盼望成长的孩子们“斗智斗勇”,有时还要承受家长的不解与埋怨。

  究竟哪里出了问题?

  “走进童心世界”这一响亮的口号,引导幼儿教师们重新反思,审视自己的'教育工作。是呀,教育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使教育者逐步改变着对教育的认识:从传统的师道尊严,到尊重,理解孩子,把孩子看做一个完整的人,发展中的人。从一刀切的统一要求到因材施教。从片面的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到关注孩子的需要。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孩子的主体地位并存。

  观念的转变使教师们越来越关注孩子们的所思所想,期望通过自己对孩子细致的观察,了解孩子不同的个性,兴趣与需要。期望在对孩子充分了解后提供恰当的帮助。支持孩子的发展。并随着孩子的发展需要不断调整教育策略。使教师真正成为孩子的学习伙伴,共同解决困难的合作者,不断学习的引领者。

  在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引领下,教师们从新的角度开始了新的思考:我们的孩童时代是怎样的?那时的我们最需要什么?什么事情令我们感到最快乐?是什么填满了我们快乐的童年生活?

  他们努力闭上眼睛寻找记忆中的童年,回想当年的情景,聆听当时的声音。当他们再次睁开双眼,眼中跳动着孩童目光中的晶亮与透明:“我小时候最爱玩跳绳,一下课就像剑一样往外跑”“我小时跳皮筋最棒,大家都爱和我一头儿”“我小时候一玩沙包就忘记回家,我妈一叨叨我就烦”……

  是游戏填满了他们快乐的童年,让他们学会了与同伴交往,遵守规则,愉悦了他们的身心,使童年色彩斑斓。为了游戏,他们曾想尽办法与唠叨的老妈、严格要求的老师周旋。

  现在他们长大了,成为了严格要求的老师,他们谨记成人,教师的职责,在遗失了自己童年之梦的同时,还煞费苦心的规范着孩子的梦,抹去孩子缤纷色彩中的不调和色,挑出孩子喧闹旋律中的不规则音符。

  与童年的亲密重逢,使幼儿教师们感受到童年阶段不只是成年的准备期,他们应该与孩子共同为其成年做准备的同时,使孩子尽情享受童年本身的乐趣。

  于是出现了文章开头那快乐的游戏场景:教师在游戏中感受了自己童年的“过去时”,理解了孩子童年的“现在进行时”。教师们在快乐的游戏中体会:以一颗童心去贴近童心,理解童心,以一颗童心来引导童心。

  看着放下师道尊严的教师们,看着尽情玩耍和自己一样疯的教师们,孩子们开心的笑了,笑声中,他们觉得老师变小了,自己长大了,老师是自己的“哥们”“伙伴”了!

  家长朋友们,照片上孩子的笑脸打动您的心了吗?您是否也和我们有着同样的困惑呢?

  请您也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吧,想想自己犯下的可爱的小错误,想想儿时的自己对家长的评价和期望。

  试着每天清晨给孩子一个天真的孩子般的笑脸,试着关心,关注孩子感兴趣的事,试着和孩子们一起游戏一起学习,试着理解孩子们那幼稚可笑甚至是错误的想法。

  家长朋友们,让我们在生活中,在与孩子朝夕相伴的日子里,走进童心世界,尊重,理解孩子,成为孩子的朋友,伙伴和孩子共同成长。

【保育员教育随笔】相关文章:

保育员教育随笔保育员的教育随笔范文04-20

保育员教育随笔03-23

保育员的教育随笔03-24

保育员的教育随笔06-27

教育随笔:保育员05-17

保育员小班教育随笔04-05

保育员小班教育随笔02-18

教育随笔保育员小班12-28

保育员中班教育随笔02-07

中班保育员教育随笔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