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随笔作文

时间:2023-05-27 15:55:58 随笔 我要投稿

【必备】随笔作文汇编7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随笔作文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必备】随笔作文汇编7篇

随笔作文 篇1

  适逢周六,天阴,坐桌前无所事事,冥想,悟理。

  秋风戏叶,云弄苍天。持笔桌前,无可书焉。忆往昔,尝闻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之豪言壮语!心向之,可如今,虽心存远志,而奈何身负书山题海,不可言矣。

  吾欲乘风破浪,踏遍黄沙海洋,纵然千难万阻,虽遍体鳞伤,亦不枉人活一世!吾所欲,至天,无可遮我眼,至地,无可埋我心,至众生,都明白我意,至那诸佛,皆烟消云散!

  予常思,人生百般道路,皆通一般结局否?

  吾梦焉,一花之:吾欲飞,天亦开路;吾欲海,水亦双分;无忧无虑,天下再无可拘我之物,再无可管我之人,再无我到不了之处,再无我做不成之事,再无我战不胜之人!

  吾尝视一景,海上银光万般闪烁,悬山高崖,立一石猴,呆立,眺目远方。世界如此乎?及目之处,无边无界,吾却无可前行一尺?

  吾木然前行,万卷压身,虽可停息,亦不能停,停,亦为败,亦为辱!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心若浮沉,浅笑安然。

  吾为谁?吾从何处来?欲去往何方?

  持手中之笔,书天下之苍凉,无奈何矣。

随笔作文 篇2

  最近看了几集根据都梁的军旅小说《亮剑》改编的同名电视连续剧。被电视剧里主人公李云龙所体现出来的精神所振颤,片中刻画出了一个可以媲美“石光荣”、“姜大牙”的军人李云龙,他身经百战,性情暴烈,表现出一种铁血军人的气势。这里八路军不再是攻无不克的神兵天将,而是打得漂亮说得明白的人间铁军。

  中国人强调仁,包括对敌手。所以大敌当前,很多人逃之夭夭并美其名曰:保存实力。但李云龙说:“古代剑客和高手狭路相逢,假定这个对手是天下第一剑客,你明知不敌该怎么办?是转身逃走还是求饶?当然不能退缩,要不你凭什么当剑客?这就对了,明知是个死,也要宝剑出鞘,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这就叫做亮剑”。

  任何一支团队都要有自己的传统。传统是什么?传统是一种性格,是一种气质。这种传统和性格是由这支团队组建时首任长官的性格和气质决定的。他给这支团队注入了灵魂,从此不管岁月流失,人员更迭这支团队灵魂永在。这就是魂。中国人现在太需要一种敢为人先的精神,一种勇立潮头不倒的精神,一种敢想敢说敢做的精神,一种铁嘴铜头橡皮肚的精神了。一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逢敌亮剑当自强。剑锋所指,所向披靡!亮剑精神,就是我们的魂。

  和平年代的.亮剑精神,应该是强国面前不卑不亢的国家形象,应该是团结拼搏、奋勇争先的民族风貌;应该是敢于攀登,善于啃硬骨头的不畏艰难的英雄主义精神。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把振兴中华作为己任,每个人都为自己的祖国竭尽全力,民族崛起指日可待,中华民族必将岿然屹立于世界之林!和平年代,不再需要我们以命相搏,但,英雄主义精神绝不能丢!亮剑,是在金钱权势面前保持纯洁高尚的情操;亮剑,是在攀登科学技术高峰时遇挫折不气馁、敢于向科学最前沿发起猛攻;亮剑,是在国内国际经贸战场上的斗智斗勇寸利必争;亮剑,是在思想领域和其他意识形态的坚定不动摇;亮剑,就是在中华民族崛起的征程中,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什么样的艰辛,我们都敢于面对它,研究它,战胜它,哪怕失败一千一万次!

  血性男儿,勇于亮剑。于今而言,在中国大地,英雄主义精神,不是多了,而是太少太少!作为当代的青年,我们不能把历史忘记,更不能把党一脉相承的精神忘记!做一个有血有肉的男人!

随笔作文 篇3

  情似游丝,人如飞絮。泪珠阁定空相觑。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

  雁过斜阳,草迷烟渚。如今已是愁无数。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

  ——周紫芝

  这阙清丽婉曲的宋词,诉说着一个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

  杨柳岸,清溪畔,时光拨响了别离的清弦。他和她久久伫立,难舍难分,执手相看,无语凝咽。

  他是风流才子周紫芝,她是青楼名妓李玉娘。官宴上的一次邂逅,铸就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彼时,周紫芝一介书生,穷困潦倒。玉娘甘愿用自己的钱,赎身从良,生死相随。许是周紫芝沉稳的性格和不凡的谈吐打动了玉娘的芳心,也许根本不需要什么理由,爱了就是爱了。爱他,就甘愿天涯相随,甘愿患难与共。

  在一起的日子里,她为他亲手煮羹汤,为他穿线做衣裳,并悉心照顾他的家人。任劳任怨,无怨无悔。

  可是,在男人的生命中,除了要有携手红尘的女人,还要有光耀门楣的功名。周紫芝终究是血性男儿,他不甘碌碌无为一生,不甘穷困潦倒一生,他决心踏上仕途之旅。

  红尘中,有花开,就会有花落;有团圆,就会有别离。世事沧桑,爱情路上也总难逃脱别离的宿命。

  只要是别离,哪怕是短暂的别离,也足以令人心中凄恻弥漫。

  那日,玉娘伫立在别离的江畔,思绪万千,惆怅满腹。一颗心儿浸在别离的苦痛里无以言表。

  缭乱的离愁,就像漫空漂浮的游丝,拂之不去。心中深爱的人,就像漫天飞舞的柳絮,漂泊不定。泪眼朦胧中,一叶兰舟载着绵长的思念飘向远方,飘呀、飘呀,直飘向玉娘眼睛触不到的远方。

  不知何时,太阳已将柔光披拂于西山之上。斜晖脉脉,碧水悠悠。玉娘久久地伫立在杨柳岸边,任丝柳轻柔地拂过如玉的面颊,任斜阳拉长娇倩的身影。

  玉娘的心犹如被掏空了般,空荡荡的。仿佛,那叶飘走的小舟,带走了所有的快乐和希冀,她的眼睛写满了哀伤和幽怨。伸手,拂过掌心的柳枝多像他昔日双手相牵的温柔。万丝烟柳,竟无法系住飘远的兰舟;万千柔情,竟无法挽住匆匆离开的脚步。

  今日一别,何日再见?又或许,纵然他日相见,君是否又会铭记奴家的容颜?

  夕阳将最后一束柔光倾泻到群山之上。蓦然抬头,一排大雁引吭悲鸣,飞向了远方。莫非,大雁也在寻觅远方的伴侣吗?

  烟雾覆盖了沙洲,草树迷离。如今,离愁郁积,多得不可胜数。周紫芝走了,带着玉娘深深的思念,乘舟飘走了。从明天开始,玉娘要习惯一个人的生活,独自迎来日出,独自送走夕阳,独自烹茶煮饭,独自侍养双亲。

  明天的事情姑且不去思量,可是,今晚的寂寞该如何熬过?没有你的夜晚,世界漆黑冰冷;没有你的世界,生活就是一座荒城。远方到底有多远?是千里之外?还是万里之遥?

  玉娘的心湖被别离的狂风吹得汹涌起伏,难以平静。

  周紫芝也并非薄凉之人,玉娘的心情和担忧他也十分清楚。况且,他是真心喜欢玉娘的,玉娘对他的付出和爱,他了然于心。

  自别后,他对玉娘的`思念并不比玉娘对他的思念少。分别时的画面成了他心中永远抹不去的风景,时常在脑海中一幕幕回放。

  周紫芝研磨提笔,写下一阕《踏莎行》:

  情似游丝,人如飞絮。泪珠阁定空相觑。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

  雁过斜阳,草迷烟渚。如今已是愁无数。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相爱的人总是能洞悉对方的心。这阕词,将依依的别离,深深的思念描绘得淋漓尽致。

  “怎的人如天上月,虽暂缺,有时园。”这世界很难数清有多少情非得已,难以预测有多少聚散别离。

  多么希望,生活之舟只载团聚,不载分离;只载欢愉,不载愁郁。

  红尘深处,最暖人心的是和亲爱的人在一起,粗布素衣,清茶淡饭,一起看花开花落,一起听林间鸟鸣。无论晨曦,亦或黄昏,简朴的房舍中都飘荡着舒心的笑声,弥漫着醉人的温馨。若能如此,人生足矣!文/映日清荷

随笔作文 篇4

  闲暇无事,煮粥一次,记于此,随笔之意不在叙,只是杂话人生几句。

  知道天寒,明明温水不冻手的,但依旧选择冷水,以其淘米,反复三次,将米静置于一旁。

  记起,曾与人争论,如今我仍固执,所谓正能量,过多也无益。许是我心黑暗,不习惯那阳光。一直觉得,劝积极乐观的话并无用,悲观者并不会被轻易改变。

  实际,精神麻木后,所有言语伤害都会不痛不痒,非得刺激神经,方可清醒。突然觉得,有人厌恶冷水,也许是明知可令自己清醒,才如此。人,活得糊涂点,并不大坏。但我希望能看清世事,也许有人要诬陷心机重,却不必在意了。

  除坚持以冷水冻手外,淘米本也是一种蜕变过程。倘若我们在变化中,抛弃了杂质,也丢失了一部分优势,这太正常不过了,大可不去在意其间得失多少。

  我想,所谓干净与纯洁是不同的:孩子可以纯洁,但未必干净。纯洁,是一张白纸,以童真为塑料膜保护;干净,更像是在旧房间里的草稿纸,无论本身是否整洁,但始终不染世俗的尘埃。纯洁,大多孩子具备,而干净,则是一种人性的馈赠。

  如果能做一粒被淘过的`米,那淘米水则是我的老酒与故事,我也将以干净、温柔善待世界。

  淘过的米,需要静置片刻,这叫过渡。

  再剥瓜子仁,虽然麻烦,但结局是美好的。做什么事,也许是为享受过程,但现实很多都只是为了一个美好的结果。我们需要的,是最基本的保障,努力不让自己失望:耕耘,并不一定有好收获。实际是,欺瞒自己,相信世间皆琉璃,好像天空不会暗。

  一小勺食用油,瓜子仁也变得油腔滑调。所谓圆滑世故,在某种程度上,相处的感觉比与毫无处世经验者相处的感觉要好,因为大多人都喜欢跟会说话的人相处,而不是那些情商低的、容易伤到自己的人。将瓜子仁与食用油搅拌均匀后,一股香味飘来,你看,多诱人,正如上面所言吧。

  倒水入锅,送入电饭煲,开始煮粥,时长约一小时。

  不知为何,突然想到孙悟空在太上老君炼丹炉里的情节,那一粒粒米,也在经历同样的高温浩劫。它们将在其中疯狂地翻腾,也会慢慢沉下去佛系地等待。待等时机成熟,它们便会绽开灿烂花朵――软而烂,真正以柔待人。

  因为记挂着我的悟空,我守在一旁,活像唐僧一般,不止地念叨着,偶尔也打开锅盖,问候一声:“众泼猴,休得无礼,早日修炼得道,为师等你。”话音刚落,我便将那碗早已准备好的糖水倒进去:“一定要做碗甜甜的粥。”不久后,我又将带着一股油香的瓜子仁撒进去。

  等待是一门艺术,很显然我并没有学会:时而捻着窗帘线头缠绕在手指上,幻想自己轻弹着琵琶;时而看向窗外冷清清的街道,怀念去年的热闹。

  盛粥一碗,我细细品尝:甜却淡,于我而言近乎无味,那瓜子仁也失了油香。粥稠得刚好,看样子算成功。

  结果与预想不同,思来想去,倒也接受了事实,且悟出了一些自认为颇为深奥的道理:粥者,若社会染缸,其间,圆滑者未必圆滑,甜蜜者未必甜蜜,真真假假,遮遮掩掩,真面目总归要藏匿。

  我们本也如此,戴着面具做人,无法做到完全的真实,但所展现的,一定是尽量能够融入社会某处的形象。就像粥里的瓜子仁与糖,并不能改变这碗粥原本的味道,我们只会是社会中的一份子,个体微不足道。

  但我愿做粥中糖,有自己一份甜;愿做粥中瓜子仁,有自己一份香;愿做粥中米,有自己一份贡献,说不定,还会是最美味的那粒,如星辰点缀夜空般,装饰着某一个人的梦……

随笔作文 篇5

  在人生中选择并不是越多越好,文中富商给了儿子很多的选择,儿子做做这个,又做做那个,结果一事无成,然而奥特加知道自己只能摆地摊,从摆地摊的生活中得到启示,最后成为了富豪。原来一个穷一个富,由于富豪的儿子没有坚持总是换这个换那个,最终一事无成。而那个穷人的儿子,有着一颗坚持的心最终成为了富人。所以选择越多并不是一件好事,想要成功一定要有坚持。所以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要有坚持,不管有多大的困难都应该坚持,到最后总会有成功。短文的最后一句话让我懂得了知识:“其实人生中,选择并非越多越好,因为多了反而拿不定主意,无法坚持到底。反而那些没有选择,只得一条路走到黑的人,最终成功了。”是呀,我们应该从小就树立起坚持的心,长大了,在学习中不用害怕;生活中不用害怕;做事也不用害怕。总之只要养成了坚持的好习惯什么都不用怕,只不过不要用在错误的地方就行了。在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一篇课文叫《厄运打不挎的.信念》文中谈迁写好的书稿在复印的前一夜被偷了,他并没有被这个厄运打挎,又重新站了起来,更加认真地写书。谈迁也具有这样的精神,而我们总是因为一点点痛苦、难的事就要退缩,我们应该学习这样的精神。在历史中还有许许多多的人都是这样,比如爱迪生、李时针、司马迁……我们也应该像他们一样,才会取得成功。

随笔作文 篇6

  一瞬间,繁花踏遍谁容颜;

  一念情,岁月脱落苍荫忆。

  乘风的挂念,在悠悠中朦胧;伤痛的回忆,苍荫中挂戴。远方的亲人,不知怎样,旨一席温润,穿梭点滴。

  迸溅的水花打扰了悠长的忆潋,轻揉一阕,随风呢喃。划破的长痕,发丝所遮盖;心中的素年,泪晓云悼。

  今,暮念,月凝止,更深秋林,彳亍于馥郁,凭嗅闻思,唯有念,悲泪,愁。秋乡的牵挂,彼人的故事,浮动在墨色之中,唯繁花中梦醒,空城不眠。寸土之上,踏声默默,暗香中神伤,语殇折煞世人,一同沉错在寂寞的斑斓中,荒芜轮回的.砾。

  墨色的祭奠,时光静止,烟花冷眼,疲倦的归依,宿命的痛苦,还有多少往事被尘所埋,还有多少过客从生命中匆匆流逝,所有的千殇,总留下一丝值得令人回忆的线索,可当真正去独立翻开时,就只剩了眼泪。

  冷漠的青苍,孰能扶起渺小的疤,不再彷徨中被梦魇抚摸?

  不停地呼喊,不停地追逐,可等待的只是你的一个回眸,没有太多希望,也不敢有过多的奢求,但凡尘墨客中,能留有你的印迹。

  静湖幽似梦,花凋孤醉魂。茸茸草帘,枯藤拂袖,蒙蒙烟灰,昏鸦迷乱。

  冷屏的冰焰,青瓦的秃墙,朦胧的面纱挡住被时光剥落的容颜,一夜白发犹现,却只能在梦中呼喊,被偷走的记忆,只留后人祭奠。

  打捞起的露珠,凝成郁结,瞬刻破风逐流......

  墨色的泪,沉默的祭奠,诉衷,品暖。

随笔作文 篇7

  读《培根随笔全集》有感:说到培根,谁都会想起他那句遐迩传扬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的确,当今社会,知识才是最宝贵的财富。在这个暑假,趁着闲暇时间,我有幸拜读了他的著作——《培根随笔全集》。那一篇篇短小精悍的文章,犹如当头棒喝,击醒了不知多少梦中人。

  培根,他是命运多舛的一个人,生在官宦之家的他,年幼时就受尽了功名利禄的熏陶,长大后也就顺理成章的走上了仕途之路,然而,在经历浮沉的宫廷政变后,他最终被罢去官职。在沧桑的岁月里,他的人生受尽了苦难的历练,也就越显得芬芳。读他的文章,就像在听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赐教,须耐心倾听,反复揣摩。《培根随笔全集》就是一个例子。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美德如同名贵的香料,焚烧碾碎时最显芬芳。……而厄运则最能发现美德。"信手拈来的一句话,甚是耐读,索性将它摘下来。细细咀嚼一番后,竟被我品出几分味道来,我想不仅厄运能发现美德,它还能使自己更透彻的看待自身缺点。

  今年八下期末考试的结果已尘埃落定,自己马失前蹄了。在听到消息的那一刻,如晴天霹雳,本还抱有一丝渴望,但在那一通电话之后,便都无处寻觅了。等自己反应过来,顷刻间泪水翻涌而出,像泄了堤的洪水,再也止不住。我哭了,自记事起自己是很少哭的',因为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太委屈了,可没人容我倾诉。那好几个日日夜夜只有我最清楚,"我努力了!"我敢说。而其也得到了收获,模拟考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八上那次我也失利了,我多想打个咸鱼翻身仗呀!对这次的胜利,我已经"蓄谋"很久了,可事与愿违。在那几日,我极度消沉,堕落,不敢和同学通电话,上网也常隐身。闷闷不乐几日后,父亲终于发话了,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话,我懂,谁都懂。但必须有个前提,那就是找"错因",正如诸葛亮所说:欲思其成,必虑其败。不然再多的失败也不足为奇,同时也是徒劳的。经过这一次的惨训,我悟出了两个对自己而言的真理:

  一、在考试前必须调整心态,不能沉迷于昔日的成就;

  二、在今后考试中必须注意的一点,汇成一句话是:"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意思是说能做到的人一定是"说到做到"的人,但说得到的人不一定做得到。我属于后者。考试前,我刻意的去复习了英语,做足了表面功夫,看似勤奋,却不然,我还未深入的去复习,那时有太多的"柱子"挡在我面前。

  相通这些后,我便不足为奇会得此结果了。再说,经过这一番深思,尚且也对得住那"八二"二字(英语考试得了八十二分)。

  现在回眸这件事,心中还为有些遗憾和委屈。但豁达些看待这件事,纵观历史,谁无遇到过点小挫折呢?本书的主人公培根不就是吗?只要我们在犯错中得到进步,不也是好事,也就应了那句话:"吃一堑,长一智。"

  

【随笔作文】相关文章:

随笔的作文05-29

随笔作文05-27

《培根随笔》随笔05-17

初中随笔作文03-21

夏日随笔作文09-12

清明随笔作文09-12

我的随笔作文09-12

随笔初中作文09-13

感想随笔作文09-11

随笔优秀作文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