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随笔作文

时间:2023-06-02 10:20:49 随笔 我要投稿

随笔作文集合五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随笔作文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随笔作文集合五篇

随笔作文 篇1

  美,是开满了彼岸花的河岸。生生相错,永不相随,有叶无花,有花无叶,但有时我会想,彼岸花又为何是离别呢?只因为它是地狱之花、接引之花,盛开在黄泉路上的花,在路上蔓延着,成为那唯一的一道风景。

  美,是黄昏时在山间传来的声声钟鼓。声音是那么的明亮、那么的清脆,不像别的.“鼓”,那么低沉、那么无趣,而那道光、那道黄昏时的暮光抚在我的身上,是那样温暖、舒适。

  美,是小巷里撑着纸油伞走过的丁香般的女子。在细雨如烟,悠长寂寞的一条小巷中走过,夜把秋叶穿成串,成串的秋叶在空中飞舞,我不知丁香在这季节中是否逝去,但在我心里,那个小巷中的她依旧盛开着,那气息,从南方飘过北方,在从北方飘入我的心田里。

  美,是从秋叶的飘零中,我读出了季节的交换。只因在红花凋谢中,我感到了时光的匆匆;在大树的年轮里我悟到了岁月的变迁;在春雨的淅沥中,我读懂了生命的感叹。

  美,是晨光熹微走到暮色四合,从春花到秋月,我低声说:“所有的一切美,都不是偶然,只是那年正好遇见你,故事才会悄然铺开。”

  美,是如果有来生,我愿做沙漠中一棵孤独的树,远离人群、远离纷争、远离人心、远离黑暗,直到叶落、花谢,直到那一个永恒!

随笔作文 篇2

  习作讲评课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我们班的孩子原本怕写习作,但因为有了习作讲评课,孩子们每次都会很认真地写好习作。期待能在大屏幕上看到自己的习作。

  习作讲评课虽然每次只能讲三、四个问题,没能将孩子的一篇文章从头到尾的改好了,但细想想:以前孩子写了一篇文章,我们也花了很多的时间修改。可能也会进行优秀文章的展示,问题文章的讲评。但孩子们能记住多少呢?而讲评课我一节课一篇习作讲三个问题,一学期下来就二十几个问题,一学年上下来,可以说孩子们的问题就已经不多了。如果从三年级开始这么弄,上到四年级的时候,孩子们的文章至少是通顺合理的,我们所要做的可能就是锦上添花了。

  但这次的习作讲评课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漫画环节的设置。这一环节的设置原本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轻松欢快的环境中了解抓人物特点的重要,但拘于孩子们绘画水平的差异,绘画并不成功,而且较多孩子模仿老师,画“打羽毛球”,这样子一来,这一环节就显得没有意义。更有学生上课的时候趁漫画环节起哄,丑化班中同学,引起哄闹。这一方面与孩子平时的纪律教育有关,一方面也是因为平时很少在语文课上把孩子放开,使得他们一旦放了,很难收回。所以根据班级情况,这一环节可以有所变动。

  2、缺少静思默想的'时间。在讲病例的时候,只有请了个别孩子来说一说该怎么修改这些问题,其他孩子们看似都会了。但在具体动手修改的时候,却又是情况多多。看来孩子们的掌握至少是不牢固的。下次可以将每个病例印几张纸,以小组为单位,或者同桌为单位,想一想,动手改一改,可能面向的面更广,孩子们记得也就更清楚了。

随笔作文 篇3

  自水仙凌凌远去,寒梅闭门谢客之后,冬姑娘也飘然远行,只有些山间乡野处的残雪还微蕴着冬的气息。春的到来一向都有些悄然,春意犹如杜工部笔下的春雨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总在不知不觉时使草树吐翠、芳郊绿遍、百花争艳、浓郁树色阴阴见,但在春姑娘将她的绚烂多彩尽现于你的双目之前,给人的却是“燕子不来春寂寞”的感觉。在这段日子里,我往往被充斥于天地之间的那种孤寂所渲染,内心深处难免会感觉有些落寞。此时的我喜欢听一些诸如《春江花日夜》,《梅花三弄》之类的古典音乐,任它轻扬婉转的乐声带我神游物外,用心灵去品味那一幅幅美不可言的风景画。心里自然也不再孤寂;抑或是到校园随意走走,舒散一下心身,心情自然也就变得比较轻松、明朗。

  我隐约记得清明节就在这几日中,刚才翻了一下日历才知道就是今天。望着窗外灿烂的春光,我忽然很想家,很怀念家乡的清明节。

  家乡清明,虽比不上垂柳、烟雨、杏花的江南韵味那样浓郁,但也有些“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味道,总有些“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诗情画意。此时若外出踏青,自是别有一番韵味的。

  我在每年的这个时节都会出去游玩散心。走在田间的小路上,迎着那如丝如烟的春雨,带着伞却不需撑开,感受着那混和着泥土芬芳的清新的吹画不寒的杨柳风,欣赏着那翠绿的麦苗、娥黄的嫩柳、雪白的梨花,望着不远处依然在嬉戏和觅食的小燕子……

  就这样边走边欣赏,此时的我只凭自己的感觉的引领而前行。不知不觉间,我已行至护城河的一座小桥上,凭栏而望。河两岸的美景尽收于眼底:河两岸的小草早已吐翠,犹如巨大的绿地毯沿河而去,其间夹杂了许多美丽的各色小花,而白的、黄的居多。俯视桥下轻缓流淌的墨绿的春水,心中竟忽地记起战国末期的易水之畔的悲壮之事,不禁感慨万千。此时的我虽不能像五柳先生那样“临清流而赋诗”,但已情不自禁的引吭高歌,“风萧萧兮……”

  不经意间,光线渐渐暗了下来。回望天际,美丽而温馨的夕阳正悄悄的淡淡地散去。玉溪生曾在游五丈原时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此虽佳句,但终不免有些消极忧伤。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八九,要常想一二才能过得幸福潇洒。莫不如“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显得更为洒脱些了。

  在这样的氛围里,心情变得十分欢悦,胸中顿觉豪情倍增。心想:原来生活竟是如此美好,还有什么值得让我终日郁郁寡欢的呢?生活中还有什么样的困难不能解决,人生中又有怎样的坎坷不能走过的呢?

随笔作文 篇4

  那时的我们年轻,羞涩,有自己的爱却不肯说,不想让别人知道,喜欢偷偷摸摸地关注TA,以为自己的'经历独一无二,以为自己的初恋美到一碰就碎,可是却不知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却在楼上看你。在我们用欣赏的眼光看着别人的时候,也有人在用同样欣赏的眼光看着我们。

随笔作文 篇5

  闲暇无事,煮粥一次,记于此,随笔之意不在叙,只是杂话人生几句。

  知道天寒,明明温水不冻手的,但依旧选择冷水,以其淘米,反复三次,将米静置于一旁。

  记起,曾与人争论,如今我仍固执,所谓正能量,过多也无益。许是我心黑暗,不习惯那阳光。一直觉得,劝积极乐观的话并无用,悲观者并不会被轻易改变。

  实际,精神麻木后,所有言语伤害都会不痛不痒,非得刺激神经,方可清醒。突然觉得,有人厌恶冷水,也许是明知可令自己清醒,才如此。人,活得糊涂点,并不大坏。但我希望能看清世事,也许有人要诬陷心机重,却不必在意了。

  除坚持以冷水冻手外,淘米本也是一种蜕变过程。倘若我们在变化中,抛弃了杂质,也丢失了一部分优势,这太正常不过了,大可不去在意其间得失多少。

  我想,所谓干净与纯洁是不同的:孩子可以纯洁,但未必干净。纯洁,是一张白纸,以童真为塑料膜保护;干净,更像是在旧房间里的草稿纸,无论本身是否整洁,但始终不染世俗的尘埃。纯洁,大多孩子具备,而干净,则是一种人性的馈赠。

  如果能做一粒被淘过的米,那淘米水则是我的老酒与故事,我也将以干净、温柔善待世界。

  淘过的米,需要静置片刻,这叫过渡。

  再剥瓜子仁,虽然麻烦,但结局是美好的。做什么事,也许是为享受过程,但现实很多都只是为了一个美好的结果。我们需要的,是最基本的'保障,努力不让自己失望:耕耘,并不一定有好收获。实际是,欺瞒自己,相信世间皆琉璃,好像天空不会暗。

  一小勺食用油,瓜子仁也变得油腔滑调。所谓圆滑世故,在某种程度上,相处的感觉比与毫无处世经验者相处的感觉要好,因为大多人都喜欢跟会说话的人相处,而不是那些情商低的、容易伤到自己的人。将瓜子仁与食用油搅拌均匀后,一股香味飘来,你看,多诱人,正如上面所言吧。

  倒水入锅,送入电饭煲,开始煮粥,时长约一小时。

  不知为何,突然想到孙悟空在太上老君炼丹炉里的情节,那一粒粒米,也在经历同样的高温浩劫。它们将在其中疯狂地翻腾,也会慢慢沉下去佛系地等待。待等时机成熟,它们便会绽开灿烂花朵――软而烂,真正以柔待人。

  因为记挂着我的悟空,我守在一旁,活像唐僧一般,不止地念叨着,偶尔也打开锅盖,问候一声:“众泼猴,休得无礼,早日修炼得道,为师等你。”话音刚落,我便将那碗早已准备好的糖水倒进去:“一定要做碗甜甜的粥。”不久后,我又将带着一股油香的瓜子仁撒进去。

  等待是一门艺术,很显然我并没有学会:时而捻着窗帘线头缠绕在手指上,幻想自己轻弹着琵琶;时而看向窗外冷清清的街道,怀念去年的热闹。

  盛粥一碗,我细细品尝:甜却淡,于我而言近乎无味,那瓜子仁也失了油香。粥稠得刚好,看样子算成功。

  结果与预想不同,思来想去,倒也接受了事实,且悟出了一些自认为颇为深奥的道理:粥者,若社会染缸,其间,圆滑者未必圆滑,甜蜜者未必甜蜜,真真假假,遮遮掩掩,真面目总归要藏匿。

  我们本也如此,戴着面具做人,无法做到完全的真实,但所展现的,一定是尽量能够融入社会某处的形象。就像粥里的瓜子仁与糖,并不能改变这碗粥原本的味道,我们只会是社会中的一份子,个体微不足道。

  但我愿做粥中糖,有自己一份甜;愿做粥中瓜子仁,有自己一份香;愿做粥中米,有自己一份贡献,说不定,还会是最美味的那粒,如星辰点缀夜空般,装饰着某一个人的梦……

【随笔作文】相关文章:

随笔作文05-27

随笔的作文05-29

《培根随笔》随笔05-17

下雨了随笔作文05-23

幸福随笔作文05-10

随笔岁月作文05-11

再见随笔作文05-14

随笔喜欢作文05-22

军训的随笔作文06-03

《培根随笔》作文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