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随笔作文

时间:2023-06-03 10:43:41 随笔 我要投稿

实用的随笔作文汇总九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随笔作文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实用的随笔作文汇总九篇

随笔作文 篇1

  第一次杜培根随笔集是刚上初一的时候,那时是因为它是课本指定的课外读物之一。记得第一次读培根随笔集时,可能是由于年龄还小,我并没有领悟到其中的哲理,反而觉得很闷。第二次翻开这本书,是因为父亲,他认为我长大了,是应该学会如何做人的时候了,于是我便再次翻开了这本书。

  为了能更好的理解这本书我还特地查了一下培根的背景:培根于1561年出生于伦敦,是伊丽莎白女王手下一位高级政府官员的次子。他十二岁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但是三年后中途辍学,未获得学位。他从十六岁开始给英国驻巴黎大使当一个时期的官员。由于18岁时父亲的绞死,未能给他留下什么财产,他开始攻读法律,二十一岁时找到一个律师的职业。他的政治生涯就是在此后不久开始的。二十三岁时他被选为下议院议员。伊丽莎白女王于1603年去世,培根成为她的继承人詹姆斯一世国王的顾问。虽然詹姆斯拒不采纳培根的劝告,但是他却赏识培根,在詹姆斯统治期间,培根在政府步步高升。1607年培根成为法务次长,1618年被任为英国大法官,一个与美国法院院长大体相等的职务;同年被封为男爵;1621年被封为子爵。

  但是乐极生悲,培根随后便大难临头。作为一个法官,培根当面接受诉讼当事人的“礼物”,虽然此事非常普遍,但是却显然违反法律。他在议会中的政敌正想抓住这个机会把他赶下台去。培根招供了,被判了徒刑,关押在伦敦塔,终身不得担任任何公职,同时,还被罚了一笔巨款。国王不久就将培根从狱中释放出来,免除了对他的罚款,但是他的政治生涯已告终结。现在到处都有高级政客因受贿或以其它手段来践踏公众的信任而被捕的例子。当这样的人被捕时,他们往往起诉为自己辩护,声称每个其他人也都在行骗。如果认真对待这种辩护,看来那就意味着行骗的政客会逍遥法外,除非惩罚事有先例。培根服罪的话却与众不同:“我是这五十年来英国最正义的法官,但给我的定罪却是这两百年来议会所做的最正义的谴责”。有这样一种积极而充实的政治生涯,似乎就无暇去做任何其它事情。但是培根不朽的名气和在本册中占有的名次皆因他的哲学著作,而不是他的政治活动。

  他的第一部重要著作《随笔》最初发表于1597年,以后又逐年增补。伯特兰·罗素说他是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培根随笔集》是他的代表作,也是西方名著中的经典著作。历史上位高权重又著书立说的人并不少,但培根的思想在欧洲那个还未结束中世纪的黑暗的年代,已具有自由主义的萌芽。他在《随笔集》里的“论宗教统一”、“论帝王”、“谈革新”或“论有息借贷”等章节中提出的独到观点许多为后来的资产阶级思想者所采纳,吹响了反攻封建制的号角。即使培根本人仍以巩固王权的角度出发想要改良上层建筑存在的弊端,但他的思维却没有仅限制在一个保守的崇奉信条的圈子里,他站在一个评览世事的高度,对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主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从他优美并且务实的行文间可以发现,培根对某些主题的分析还残存有贵族化的观念,但已在尽力从一个就事论事的原则狭隘袒陈见解了,时而借用格言警句画龙点睛,令得短小的评论鲜活丰满。碍于时代和阶层的局限,偏颇之处在所难免,然而《随笔集》里处处闪耀尊重本性的光芒,层层流露睿智深邃的真知灼见,使培根的作品仍为今所爱。

  《随笔集》中包含许多洞察秋毫的经验之谈,其中不仅论及政治而且还探讨许多人生哲理。但是培根最重要的作品是论述科学哲学的.可以说克弗朗西斯·培根是一位真正的现代哲学家。他的整个世界观是现世的而不是宗教的(虽然他坚信上帝)。他是一位理性主义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经验论者而不是诡辩学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者而不是理论家。他那渊博的学识连同精彩的文笔与科学和技术相共鸣。

  《随笔集》中有大部分的篇章都是脍炙人口的,如《论友谊》中,“得不到友谊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将是一片沙漠,因此那种乐于孤独的人不是属于人而是属于兽的。”这句话将“喜欢孤独的人不是野兽便是神灵”和“一座城市如同一片旷野”这两句谚语概括起来,而且十分之精湛,令人折服。然而他在《论友谊》中的另一句话也是我们所熟悉的:“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句话将友谊的真正含义描写了出来,而且使我们切身体会到,即使刚刚吵完架的朋友看到了这句话,也回不由自主地想对对方道歉,因为友谊对我们来说,真的是太重要了,然而培根又将友谊的真谛描写的那么自然,无论是谁,都不会否认这两点。

  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在这数十篇随笔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论美》。这是一篇关于“美”的经典之作,语言简洁,内涵深刻,充满哲理。“美”本身是个很广泛的问题,本文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内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美德重于美貌,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能真正发出光辉。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形体是一个人的整体形象,体形。颜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脸部,是局部的。而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

  《培根随笔集》的许多篇目都是催人上进的,他在教导父母怎么对儿女时,颇有见地地指出:“父母对子女在管教上要严,在钱财上宜松,这才是上策。”他在教导父母怎么教儿女最好时告诫人们:“人们(父母、教师或仆人无不如此)往往不够明智,怂恿子女在年幼时互相攀比,以至成年时兄弟失和,家无宁日。”培根认为,孩子的可塑性最大,家长宜及时为他们确定将来从事的职业并加以培训。也不可过分

  迁就儿女的心愿,以为他们会为早年的爱好而奋斗终生。如果子女有强烈的爱好和超人的天赋,则不妨顺其自然。培根还说“子女是父母的辛劳苦中带甜,也给他们的不幸雪上加霜。子女加重了父母对生活的忧虑,却也减轻了父母对死亡的恐惧。”只用了两句话就把父母与儿女的关系说得那么透窃,难怪雪莱评价他,“培根的文字是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感情一动人的美感,他的论叙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他在指导人们怎么读书时,颇有见地地指出:“有些书可只读其章节,有些书可大致浏览,有少量书则须通篇细读,并认真领悟。”他在指导人们读什么书最受益时告诫人们:“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物理学使人深沉,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培根认为,读书可以使人心旷神怡,增趣添雅,成才益智,就连身体上的各种痛苦,都可以通过读适当之书而令其开豁。

  培根的话语既使人们开阔了眼界,也能使人们顿悟.全书立意高远,描述了培根先生一生的种种经历,不得不看。

  它就是我们人生这本书的“卷首语”。

随笔作文 篇2

  大家一定都 知道清明节吧!这不,清明节就要来临了。家家户户都在准备青团,当然也不了我们家喽!

  一大早,接到外婆的通知,早点过来帮忙包青团,当我们到了外婆家的时候,外公外婆早已准备好材料了。

  首先,我们把揉好的青面粉团,搓成一个个不大不小的小圆球,然后到了最关建的部份了,那就是“挖坑”,“坑”即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得大小适中。我照关外婆 的样子,先用大拇指在面团的中心,搓一个小洞,然后用食指和大拇指并用,一点一点儿地从上往下,把原先那个点儿大的洞越挖越大。“呀”我成功喽!我兴奋地叫到。当我把它递给外婆装馅时,外婆连连称赞,让我信心十足。爸爸也不甘示弱,耍起了他的绝技——东北二人转。爸爸手拿两个面团,开始用手指转上几圈,开始那个球还是慢慢 扩大,最后居然离开了爸爸的.指尖,不偏不倚地落在了爸爸的掌心上而且完好无损,真叫人赞吧不已。

  最后,开始印花纹了,我自告奋勇地举手,外婆签应了。我把一个个胖乎乎的青团放入青团印中,用手摁一下,再用力往桌一敲,一个带有花纹的青团,就立刻立在了桌子上,真叫人眼饭馋。

  就这样,一个个青团就做好了,有甜的也有咸的。尝了一口,那味道真让人难以忘记。

随笔作文 篇3

  暑假里我在街上看见一件事,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

  那是一个星期三的上午,爸爸开车送我去补习班,当我们走到中医院时,我看见了这样一起交通事故。两个骑电车的男子撞在了一起,两辆车其中一辆倒在地面上,青年男子捂着眼在哭,中年男子躺在地上,膝盖上全是血,我闻见那名青年男了身上有一身酒气,听旁边的人说,是那个中年男子让青年男子赔钱,那名青年男子很无奈,已经气出来了,他只好打120让医生来了,医生来了连忙救治,救护车打开后仓,把担架拉出来,然后把那名中年男子抬上担架,插上氧气。这时中年男子拿出电话给家人打电话让家人过来。等他家人来了之后,去和那名青年男子交谈,谈了半天,最后对那名青年男子说”不用赔了,只要你把医药费拿出来就行“。青年男子同意了。这时120把后仓门关了就掉头走了。这件事虽然不是很严重,但是引起了我们思考,我觉得男子不应该喝酒。

  我看着那辆远去的.救护车心想,如果人人都遵守交通规则,不喝酒,事情也不会发生。

  我建议大家开车不要喝酒,喝酒不要开车。只要人人遵守交通规则,事故自然也就不会发生了。

随笔作文 篇4

  时光匆匆地流过,带走的是青春,留下的是成熟。

  我不知道青春的内涵,却能感到青春的存在。它若虚若实,存在于我能感受却无法理解的虚无中。

  虚无,是囊括一切的,包括生命。或许这不应该是我现在要担心的,可我还是感到悲哀。或许生命便是如此,在开始给人以欢乐,在结束给人以淡漠。生时欢乐,死亦淡漠。而欢乐与淡漠有时好似一体,形成无知般的漠视。

  就如孕妇分娩时,众人在庆幸这个小生命的来临,或在劝慰刚经历生育之痛的母亲,却忘记了世界上另一个生命的消失,这是无知,也是漠视。又如老人乘鹤归去时,亲人在哀悼他的离去,来宾在安慰断肠的人,却不知亡者在另一个地方获得了新生,这亦是无知,亦是漠视。婴儿的第一次啼哭,或许便是在庆祝新生,迎接未来;又或是在忆念曾经,告别过去。对此,我能感受,却无法言语。就如我对这世界一般,亦如世界对我一般。

  这一夜,我的思绪涌动,磨了两个小时,无论如何都睡不着。外面的天空是如此的浓黑,好似墨鱼的汁,似乎光明从未存在过,希望从未来临过一样。街道是如此的寂静,时不时一辆车驶过,就像在平静无波的水面突地投入一粒石子,那波痕格外显眼,但其实,汽车的声音较之白天并未增大或减小。对此,我虽然知道,却无法理解。或许这就是寂寞吧,可寂寞又怎么会出现在我身上呢?我始终不能理解。

  本想要祛除内心那苦闷的情绪,而点开了歌单,选了佛歌《大悲咒》,心想:佛教最是静心,其乐曲应该更胜一筹吧。但却不曾想到,听着这歌,我内心里的情绪却愈发沉淀,愈发浓厚。对此,我不懂,也不愿懂。心里好似有个声音在隐隐告诉我:若懂了,便成熟了。

  其实,我惧怕着成熟。生怕成熟之后,内心会偏离我的初衷,相悖而行。我懦弱的,恐惧着。与此同时,我的内心也存在着一丝祈望,祈望着现实如我幻想的那般美好。

  虽然我没遇见过新闻上那样在我看来非常夸张的'黑暗,但它真实存在着。它存在于着这个世界,区别于常见的夜空,它遮蔽的、污染的、腐蚀的是人们的内心。无知令我感到恐惧,可智慧有时却让我更加恐惧——揣着智慧装无知,还有比它更加可怕的事吗?这需要自己去领悟。

  突然的,我又想起了命运。让许多人恨的同时,又被许多人爱着——恨的,是苦难的人;爱的,是幸福的人。而我似乎是中立的——命运眷顾我时,我感谢着它;可是当它遗弃我时,我又禁不住地恨着它。我无法控制我的情绪,就如我不能控制我的命运一样。无言的仰望着天空,星星何时能脱离轨道?

  夜,更加浓烈,如同罪恶的颜色般令我担忧。凉,渗入心底,好似秋天的滋味般令我冰寒。空,四顾无人,恰如嫦娥的孤独般令我恐惧。

随笔作文 篇5

  又是一年中秋节,晚上,一轮圆月高高地悬在半空中,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赏月、吃月饼,有说有笑。

  去年,也是这样的金秋时节,外公外婆不远千里地来到我们家。因为爸爸妈妈工作繁忙,他们几乎包下了所有的活儿。洗衣、做饭、炒菜……他们每天拖着疲惫的身躯,五点多就起床去买菜、散步。看着他们每天都郁郁寡欢,其实我深知,两个身在异乡的老人,哪一天都过得不安心。因为语言不通,他们在这里没有一个朋友;去买菜时,还要担心被骗。望着天上越来越圆的月亮,他们多么想回家乡,回到那熟悉的小镇上啊!最终,爸爸妈妈拗不过他们的'请求,送他们上了回乡的火车。离别之际,妈妈和外婆相拥而泣。我知道,这是一个远嫁的女儿父母亲的不舍之情,外婆那浑浊的双眼中也藏尽了无奈。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因为在这一天,月亮是圆的,亲人们也会聚在一起。望着天上滚圆的月亮,我不仅想起了远在异乡的外公外婆,他们是否也和邻家的老人们在一起赏月呢?

  今年暑假的时候,外婆生病卧床不起的消息传到了妈妈耳中,爸爸便带着我们开车千里回到了外婆家。当我们一窝蜂地冲向那破旧的小屋里,外婆挣扎着起床,眼中的泪花泛着欣喜。“来,我给你们煮了鸭汤!”外公端出了一盘汤。小小的一碗汤里,不知藏了多少老人对儿女归家的喜悦。

  “你傻想什么呢?”妈妈的声音把我拽回了现实中。我回过神来,吃了一口月饼,对着天上的月亮默问,外公外婆,你们还好吗?月亮温柔地眨眨眼,就好像外婆关爱的眼睛。

随笔作文 篇6

  仰慕过太阳的襟怀,感喟过月光的含蓄,赞叹过雷电的气势,执迷过花朵的瑰丽。几度春秋,春秋几度。而今,我单单喜欢独坐窗前,沉醉于你的怀抱,静静地享受你——柔和的小风的抚慰。

  你当然比不上阳光热烈,赛不过月亮圆满,逊色于雷电的呐喊,更缺乏花朵的娇艳。可爱的小风呀,请回答我,你可是来自那辽阔的草原?要么,我身处异乡,为什么却总能闻到盐碱土那咸咸的香味,总能听见父母心底的呼唤,总能看见兄弟姊妹嬉戏的场面,还有我“星星”翘首期盼的往往返返。噢!这就足够了。小风,我们有奇缘,知道吗?

  自从第一次邂逅,我就不再诅咒春的矫揉造作,也不再厌恶夏的华而不实,秋的哗众取宠倒觉的合理,冬的苍白无有也更换了含义。明白吗?小风,一切都是因为有你。柔柔的小风,你是我生活的情趣,你使我的.生活焕发了生机,充满希冀。

  你也有个怪脾气,有时候居然捎点雨的气息。当然,我不在乎。我知道,那是相思的泪滴。你也带来过土的微粒,我理解,那时呼唤的手臂。

  呵!和煦的小风,请为我理一理散乱的头发,请把那根最长的拿下,带回去交给我故乡的妈妈,并转达一个女儿的知心话——女儿自有女儿的报答。

  呵!多情的小风,请吻一吻我的颊,并接受我的回吻,带给村头盼姊归来的那个小黄毛丫。

  呵!醇香的小风,是否记得有个故事没有结尾?

  请捎上我心底的旋律,当你经过那颗星旁,要对他轻言细语。

  小风哟!你快快的去吧!记住,停下来歇歇脚,别累着。

随笔作文 篇7

  春,生机萌动,世间最美的不是春花,是萌芽;希望破土而出,秋实,在春的田野种下。

  在这个热情洋溢、充满希望的春的季节里,在学校的组织下,我们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远足活动。中午,同学们在高扬的五星红旗下进行宣誓,炎炎烈日丝毫没有减轻同学们对于远足活动的期待,一张张纯真的面孔,一颗颗炽热的心,是对朝阳的向往,对新春的希望。

  往返长达16公里的远足活动象征着我们将要面临的.人生道路,或平坦大道,或泥泞曲折。一路上,不仅仅有同学们的欢乐嬉戏放声高歌;沿途中,同学们脸上惊叹的表情,无不表现出大家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祖国繁荣强大的敬仰。16公里的远足毕竟艰难,但大家一如既往的微笑是擦干汗水后继续努力的勇气,犹如新春的希望,仿佛那最美的萌芽。

  所有的艰难困苦并不能使我们倒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而我想说:让所有的艰难困苦一起来吧,因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坚定自己的信仰,一路上磕磕绊绊又如何。为了梦想,夜卧晚半,梦别星辰,脚踏实地,凌云舍我其谁!

  一步一个脚印,也许你会说如此简单,“脚印”不仅仅是那轻轻一掠,过后便再无你走过的痕迹;我想说的是,深深地使每一个脚印都真真切切的存在。“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所有的收获都是点滴的积累。

  趁着青春还在,趁着遥远的未来还没来,放下无奈,拾起豪迈,用我们尚且稚嫩的臂膀拥抱青春的现在,用我们尚且瘦弱的双肩托起青春的未来!

随笔作文 篇8

  记得秋天刚刚和我们打招呼时,我们仍然穿着T穴在太阳底下汗流浃背,蝉也好象没有因为季节的更换而停止鸣叫,反而更猖狂了。天空中白云依旧,甚至不用多久就可以把整个蓝天都覆盖,丝毫没有秋天特有的万里无云。

  太阳也高高地挂在天上,光芒依旧,耀眼,灼热,好象它还不甘就此减弱自己,仍然和夏日一样威严。然而这样的天气就在一夜之间变了,昨天还挂着豆大的汗珠的我们,今天就因为突如其来的冷空气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除了呼啸的狂风好象还比昨日多了一分寂静,耳边不在有此起彼伏的丝丝声。

  以前讨厌这声音,而现在终于消失之后心中又觉得空荡荡的,仿佛缺了什么东西,有些落空。仰望天空,现在的蓝天也不曾像昨日那样被云朵重重包围,反而变得一碧如洗,只有孤零零的几片白云还守在这个地方,眼前突然觉得明朗了许多。平时骄傲的太阳今天也放下了自己的.权威,黯然了许多,不在给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酷热,也不在那么夺目。

  可是当它不在给我们带来温暖之后,我们只能不停地向自己冰冷的手呵气,脖子也紧紧缩在衣服里,只为惜日那分从来没有珍惜过的温暖。变了,就在一夜之间,所有身旁熟悉的一切多变地那么陌生,难以适应。

随笔作文 篇9

  年轻的梦如一枚枚肥皂泡泡,在阳光的照耀下,五彩斑斓,只一阵风,啪,就爆裂在空中,啐了你满脸的泡沫。

  只记得很小很小的时候,去大姑家里,两个表哥正直青春年少,大表哥面容俊秀,身材颀长,神似小虎队里的吴奇隆,面带淡淡的忧伤。二表哥圆脸阔嘴,胖胖的身材,一脸的憨厚。两个表哥待我和姐姐极好,大姑夫还会做一手好菜。所以我们是多么喜欢和哥哥们一块。尤其是大表哥,笑起来,眼睛如一泓清泉,很帅很帅的样子。依稀还记得大表哥叫着我的小名开玩笑:“麦玲,让我看看你的`牙掉几颗了?”我就会咧着自己豁牙的嘴,开心的笑。那时我就想长大了一定要找个大表哥那样的男朋友。

  随着年龄的长大,喜欢在心里种下自己的秘密,在无人的时刻翻出来细细的品尝,带着青涩的甘甜。那一幕幕美好的场景入我梦里来。骑单车的男孩,白衣黒裤,载着一袭白裙的女孩,穿梭在宽阔的马路上,任由阳光透过叶子跳跳托托的洒落在两人的身上,淡淡野花菜香,和着清脆的笑声,真美,美的清澈和纯真!

  没有等来白马,我家那人儿是一个黑脸膛的粗人!而那少时的梦也已渐行渐远,依稀还记得俊秀的大表哥眼里一泓清泉:麦玲,让我看看你掉了几颗牙?那个圆脸的丫头就咧着嘴巴笑了!

【随笔作文】相关文章:

随笔的作文05-29

随笔作文05-27

《培根随笔》随笔05-17

劳动随笔作文03-25

假日随笔作文05-07

幸福随笔作文05-10

随笔岁月作文05-11

随笔的作文【热】04-13

窗的随笔作文05-24

心事随笔作文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