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重阳节随笔

时间:2023-06-16 10:05:24 随笔 我要投稿

重阳节随笔【精】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没少接触或者看到经典的随笔吧?随笔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具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想要更多的了解随笔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重阳节随笔,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重阳节随笔【精】

重阳节随笔1

  今天,我听奶奶讲了重阳节的来历和故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

  重阳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就是重阳节。重阳节在秋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每到重阳节,我国都有登高赏秋,敬老的传统。故而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

  我国唐朝的大诗人王维,曾作过一首关于重阳节的诗,名叫《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描绘了在重阳节这个传统节日作者对亲人的加倍思念。

重阳节随笔2

  九日山下的丰州,是原泉州清源郡的治所,现为南安县的一个小镇,离泉州城区约九公里。镇南金鸡溪(晋江上游)畔的九日山,是旧时州府船舶司“祭天祈风”(祷告出海船舶一帆风顺、一路顺风,兼风平浪静、风调雨顺之意)的地方。中学时代则是我们远足、野炊(现称露营、烧烤)的首选所在,当年荒山上除了东、西、北三峰,那些模糊不清的“摩崖石刻”外,寺庙道观全没了。现在山脚下的延福寺重建了,而且富丽堂皇;西台(又名高士峰,据说是唐代诗人秦系隐居于此)的顶峰也发现了一尊高4。5米,宽1。5米,袒胸盘坐莲花的佛像石刻,今筑有硬山式屋顶的石亭一座。经考证是五代十国时期陈洪进首倡刻就的石佛造像,西峰始称石佛山;东峰或称东台,也“挖掘”出唐代一位叫姜公辅的`宰相,相传是贬谪泉州,曾一度浪迹山林,不知所终,这里一度被叫做姜相峰。又因形似麒麟,俗称麒麟山;北峰也叫北台,连接东西两峰,山峦叠翠,空谷幽泉,俗称白云坞,遗有一处菩萨泉古迹。

  现已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名录的九日山(门票10元,接下去可要大涨价喽),为什么叫做“九日山”?而不是像山脚下的“旭山”村一样的称呼呢?

  我翻查了一些资料和口头传说,最“离谱”的说法是:后羿射下的那“九个落日”,掉在了此处(和火焰山是孙悟空大闹天宫,打塌丹炉所致相类似);最“真实”的说法是:曾有一道人,从德化县的戴云山徒步,走了九日而至(按一些老人的估算,考虑到当年的路途坎坷,也用不了九天,还不包括按走捷径小道计算);大家比较“统一”的说法是:晋末“衣冠南渡”的古人,保留中原重阳节登高避邪的习俗,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来此登高瞻远,追思故土。

  至于旭山村和九日山的渊源,我觉得应该并不矛盾,只是称呼九日山村总没有旭山村叫起来的顺口。

重阳节随笔3

  年年重阳,岁岁重阳,重阳九九,九九重阳,秋风徐徐,菊花飘香,迎来了又一个重阳佳节。

  这样一个温馨的时刻,多么希望能和你在一起的,跟国庆中秋一样度过,可因为相隔太远、工作繁忙等诸多原因不得不一次次错过。距离失去了多少次和你相聚的时光,此时此刻,心里真不知道该是何种滋味。

  这一点点希望,也成了心中很久以来的奢望,只能隔屏相望,能多陪陪,多聊聊,说说话,也就放心了,知足了。看着画面中一对对的鸳鸯,望着那些双双蹒跚的步履,听着那一声声无奈的叹息,一时间心里怯怯的、酸酸的,才想起我们已经变老了——

  为了生活和工作,为了那些前程和自己的`家,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习惯了用问候去探望你的频率,只能在想的时候打个电话发个信息,问候平安,减少我对你的思念和牵挂:哦,我们又有些日子没联系了,

  哎——

  多想和你絮叨絮叨,说开心的事,说身边的琐碎,说生活里的不顺,说心里的烦闷,或许也是一种安慰,虽然不如愿,却依然还是岁岁的在期盼着。

  我们累了倦了之时,心灵是温暖的港湾,最安稳的栖息地。不图做多大贡献,只图一辈子就这样平平安安,有时间好好说说话、聊聊天;留点心思怜惜,了却心愿,在生活中少留点遗憾。

  菊香飘逸,岁岁重阳,今又重阳,祝知己红颜快乐,平安健康,幸福如意!

重阳节随笔4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国庆节的喜悦还未褪尽,转眼又到九月九重阳节。自古以来,重阳就是思念的节日,登高望远、怀念故人。如今,重阳节被赋于新的寓义,为老年节。关爱老人,关心长辈,已成为整个社会倡导的美德与责任。

  单位的老人也在今天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仪式。庆祝大会、游园会、聚餐,活动丰富多彩——。仪式上,到来的老人也有八八九九,行动敏捷、健步如飞的;红光满面、声若洪钟的;拄着拐杖、颤颤抖抖的;但都是一样的神清气爽、精神矍铄。搀扶着一位老人,问:“老伯,今天开心吗?”“开心!当然开心!”言语间,眼睛眯着只剩下两条缝了。席间,大家碰杯、欢笑、手舞、足蹈,宛如一朵朵绽放的老年花,灿然而美丽。

  我笑了,我看到了多年后的自己——

  最美夕阳红,老人们年轻过,有过青春,有过追求,有着对社会的贡献,容颜在时光的海中被描绘成沟沟坎坎,每一道,都刻着深深的印记深深地爱呀!看到了吗?携手相搀的老人在风景中轻轻走过,笑容的脸慈祥的脸,于是感动、释然;年约六旬的老人身着大红的运动服在晨曦中奔跑的'身影,于是羡慕、振奋;当然也有流浪在街头的老人,孤苦无依,一脸人生的苦涩,和那渴望相助的眼,于是揪心、难过。

  想起了家中的老人。我们一天一天成熟,他们也在一天一天衰老,思念和担忧的心时常动在心头。没有奢求,只有渴望,一句问候,一个电话,他们只想与子孙辈多一些相聚的时刻,知道孩子们的生活,为每一个亲人祈福。只要孩子们过的好,心中就无所牵挂了。这就是老人,给我们整个世界的人,此父此母、彼父彼母,都是那样的值得尊敬呀!只要有时间,多陪陪老人,干点活也好,聊聊天也好,他们绽放的笑颜就是我们心中的欣慰!我想。

  有一天我们也会老去,那又是什么样子。人生如镜,对照人生,让尊老之花盛放,让老人们笑在重阳,笑在每一天吧。

  此刻,把最美丽的祝福送给全天下的老人家!

  快乐,幸福,笑口常开!

重阳节随笔5

  今天重阳节也是老人节,我和妈妈打算去给外公外婆家送礼物。可是,送什么礼物好呢?这个问题我和妈妈想了很久,最后我们决定给外公和外婆做一顿饭来当礼物。因为我们觉得以前都是外公外婆做饭给我们吃,这次就让我们给外公和外婆做一顿饭。说干就干,我和妈妈来到菜市场,我们卖了一只鸭子,还有其它的菜,就到外公外婆家去了。

  我们一进门就对外公外婆说:“外公外婆,我祝福你们节日快乐!”

  “今天我们来给你们做饭,你们只需等着吃饭就可以了。”我又说。

  “好好好,你们做饭。”外公外婆笑着说。

  我和妈妈先把鸭子洗干净,放在沙?里面烧,再在?里抄了一些菜就好了,我们把外公外婆叫下来吃饭,我们一会儿吃饭,一会儿聊天,外公说:“今天我真开心!”谢谢桐桐和妈妈一起给我们做饭。“”外公外婆你们喜欢我以后经常和妈妈一起给您们做饭。“我说。外公外婆异口同声地说:”喜欢。“我们大家都笑了

重阳节随笔6

  时光转瞬即逝,不知不觉中又一年的重阳节到了,九九重阳,代表着天长地久,也代表着尊老、敬老、爱老。

  无非给老人们捶捶背,推推腰,或者是帮着干点家务,除了这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不会再让我们干些什么了。平常,老人们总是最疼我们。有好吃的自己舍不得吃就留给我们;有好喝的自己舍不得喝就留给我们;我也从没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经常给自己添件新衣,却拿来儿女穿旧了的衣服穿;也从没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很挥霍的买许多贵重的东西从来都是能省下就省下,却把剩下的`钱给我们买零食;更没见过爷爷奶奶哪一天接我放学误了点,常常就是有病也要挺着,不让我们在校门口干着急。

  秋天天气转冷,奶奶总是问我:“穿那么少,冷不冷?”这时我便会不耐烦地转过头去,烦躁的说上一句:“不冷不冷。”心里还不住的埋怨奶奶太罗里吧嗦!往往我来不及听爷爷说完这句话,就插上一句:“知道了,知道了!”就觉得整天听着一句话,耳朵都快听出茧子来了。

  归根结底就是要理解老人,尊敬老人。想想哪个老人不想得到晚辈的重视与尊重呢?虽然我们不可能有太多的资金与精力去给全体老年人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园,但我们可以从身边的老人做起,用自己一点一滴的爱去感动他们。

重阳节随笔7

  明天天就是九九重阳了,这是一个和还算年轻的我几乎无关的节日。只是在这个节日即将到来的时候,对着秋日暖阳我想到了一些人和事。

  一、我的已走到另一个世界的一位邻居大爷爷

  这是一位和我没一点亲戚关系,不过却是我家曾经的房东,而且对我很不错的一位邻居爷爷。他已经走了好几年了,那家我们曾一起居住过的明代就存在的四合院(据说是)早已更换了好几次新主人。只是每次途径那座已显沧桑衰旧的院落时总会情不自禁的想起这个院里曾经住过的人和发生过的事。这位大爷爷和我的爷爷一样都是受过很好教育的有素质的明白老人。他曾经是六七十年代很受尊重的售货员,据大爷爷和我闲聊时说他的老师曾经还有北师大毕业的。他喜欢孩子们读书,记得刚得知我也要到市里混日子而在市里又举目无亲时,大爷爷就告诉我他的孙子和孙女的单位和家大概都在哪个方位,尤其是他的孙女离我要去工作的地方还非常近,让我没事去他孙女家坐坐。虽然到如今我也没去过他孙女家,但当时心里很是感激。这位大爷爷每有好吃的总会给我们送些(当然我娘做了好吃的也会给他们老俩口送点),有一次他孙子过年给这位老人带回了龙井茶,老人非让我也喝一杯,知道我喜欢喝红豆稀粥,老俩口一旦做了就会给我端过一碗。而每次老人侍弄的花儿有新品种或打了花骨朵或有新开放的,就会喊我过去看看。后来我上班回家老人和邻居打麻将还让我给顶个人。后来我结婚了,也是从那个院子里走的,当时那位爷爷还健在。如今我的孩子都已八岁了,可那位大爷爷已不在人世了。而那个曾经见证了我苦难日子和高考没落榜还有结婚大喜的院子如今也已成为斜阳里的一抹回忆了。

  二、我年岁已高和渐高的亲人

  我的奶奶早在99年就与世长辞了,我的`91岁的爷爷也已于今年四月作别人间。我们不大的家族里年岁最高的一位老人就是我本家的四爷爷了,而这位八十来岁的四爷爷也在我爷爷过世后没几天一下子成了不晓人事的病人。这是一位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在全县都很有名的老中医,他曾经得过重病几乎走了但又坚持活下来而且后来还活的非常健康,可是,这次,我的这位四爷爷却到如今都没有转好的迹象。

  再下来就是我母亲她们这辈的人了。我从来没想过我的母亲会成为家族里年岁渐大到快成为最高长辈的人。虽然她的身体还好,可是明显近一两年大不如前些年了。去年和今年母亲还病过一两次,虽然好了以后她依然一如既往的勤快坐不住,但连母亲自己都不得不承认,有点老了,干的活多了开始感觉到累了。这一点我们兄妹四个都看出来了,所以前年母亲说想跟着佛堂的师傅善人们去五台山走一个星期,我们全体大力支持。现在,只要母亲愿意干的事,我们没人拦着了,只要她身体硬朗心情好就好。因为我们不想再有子欲孝而亲不在的巨大遗憾了。

  三、感悟

  人这一辈子,说长也长,说短也短,不知不觉间我们就从咿呀学语的孩童一天一天地被岁月的凿刀雕凿成一个个老人,就像这四季的轮回,就像这秋天的叶子在秋风渐起中一天天飘零。用农村人的话说就是人和这庄稼一样,一茬一茬地,用书上看过的话说,人就像天上的星星。人走了,就像流星划过天空。

  四、苏格拉底最后的话:

  死亡可能是以下两种情形其中之一:或者完全没有知觉的虚无状态,或是人们常说的一套,灵魂经历变化,由这个世界移居到另一个世界。倘若你认为死后并无知觉,死亡犹如无梦相扰的安眠,那么死亡真是无可形容的得益了。如果某人要把安恬无梦的一夜跟一生中的其他日子相比,看有多少日子比这一夜更美妙愉快。如果这就是死亡的本质,永恒不过是一夜,倘若死亡一如人们常说的那样,只是迁徙到另一个世界,那里寄居了所有死去的人,那么,我的诸位朋友,法官,还有我什么事情比这样来的更美妙呢?

  五、我还年轻,我不想去想关于自己年岁渐老后的情形,一切冥冥之中自有定数。

  只是我想不管未来多苦多难,我都要坚强的面对,为了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等我老了时,我希望我的丈夫能一直陪我到最后一天看如血的落日,看满树的金黄。

  最后,愿天下的老人都安康。

重阳节随笔8

  现在的人呐,总问:“今天几号了?”“这是几月啊?”这里的几月和几号,恐怕就是公历的几月几号吧。公历是通用的,没错,但也不能忘了老祖宗留下的历法啊,很多同学都问:“今天几号啊?”于是有人答道:“26日。”竟无人说是9月9日。好不容易有个人说了,我顺便搭了句重阳节,他居然说重阳节是公历的。真不知,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是不是要遗忘在我们这个时代了,我们也许就成了千古罪人了。

  今天是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每个中国人都该记住的节日,也是每个中国人都该传承下去的节日。在这天,人们要漫山遍野插茱萸来表达他们对节日的热爱。大部分人在这天都会登高,这就是我们的风俗习惯。

  重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为什么是传统节日呢?因为它包含着我国悠久的`民族文化,是我国民族风情的高度凝聚,这样的节日,怎么能忘记?

  中秋、端午、重阳等节日,是我们的精魂。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万不可忘了老本啊!如果一个国家连自己的根基都没了,那么遇上狂风暴雨还怎么自力更生!我们这个千年屹立不倒的祖国,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有着风格各异的传统风情,不可否定,我们的民族是个优秀的民族,我们的祖国是个有志气的国家,万不可因为崇拜他国而抛弃了自己埃

  说这些,不是想攻击他国,也不是想提高我国文化,只是想告诉人们,在接受他国文化的同时,千万别丢了自己!!

重阳节随笔9

  我的思念,是不可触摸的网。我思念亲友,回忆往昔,怀念生命中流淌过的岁月,朦胧着玫瑰色的斑斓,闪烁着粉红色的'光彩,点缀着淡紫色的忧伤,或坦然,或瑰丽,亦或沉痛。

  人生没有假如,時光难再倒流。在生命的单程线里,邋邋遢遢的也罢,积极向上也好,都随着宇宙的运转都滚滚向前。只是有的人惜时如金,一生勤勉,给后人留下了诸多的回味;有的人却揮霍了青春“留来”了岁月,至老一无所获。想起前几天的一句话:“我们对年龄的恐惧,其实并不在于年龄增长所带来的苍老,而是恐惧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仍然一无所得。”想想自己,捋捋长须,不禁赫然一声长叹!

重阳节随笔10

  晚上,焓突然想起还非常高兴的告诉妈妈:昨天老师问今天是什么节呀?小朋友一起回答是重阳节。老师又问:重阳节是什么节日呀?全班只有我一个人知道回答是“老人节”。老师表扬了我,说我很棒呢!其实就是早上送焓时,妈妈看了眼手机,上面显示重阳节,然后就随口说了,今天是重阳节呀。焓还就记住了。发现往往无意中说的话,焓都能记的很清,看来以后在说话聊天时要注意方式喽。

  焓还告诉我们,我们班里的小朋友看到MissWang时都不能抱老师,还有扑向老师,因为老师肚子里有个小宝宝,要是碰到他了,小宝宝就会受伤的.怪不得早上老师迎送孩子们时不再亲切的拥抱,而改为击掌了。

重阳节随笔11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又到重阳,我还没有彻底的老去,但衰老是终究会到来的盛宴。曾经在这个多彩的世界走过,那是怎样的奇妙!

  史铁生在地坛的余辉中感悟生命,不论生有怎样的艰难,它都是美丽的`,为什么不能善待自己、他人,怀着美好的心来感念上帝的恩赐?

  经历心灵上极度的绝望之后,我才知道自己的狭隘、幼稚、可笑,但这也是我的财富,它至少教会我如何坚持下去。

重阳节随笔12

  我班来了一个新生叫x平,她刚刚来到新环境,性格尤其内向,上活动时,她更表现的非常紧张,不能大胆唱歌,时常显得胆怯,害羞。可当每次下课,别的小朋友都在玩的时候,只有她坐在位上边看书边叽里咕噜的在说着什么。

  我看出了她的心思,趁一次机会,我把她叫到了我的面前,和她说:“x平,你唱歌的声音最好听,你信不信?”她害羞的告诉我:“老师,我唱歌真的很好听吗?”我说:“你不信的话,老师把你的歌声录在手机上,你自己来听听好吗?”说完,她立刻用她的小手捂住了她的小脸,我把她的小手轻轻的.拿开,对她说:“x平,你一定能行。

  ”到了上课时间了,我把x平唱的歌放给全体小朋友听,并且,说:“这是x平唱歌的声音,你们觉得她唱的好听吗?”大家异口同声说:“好听”我请小朋友为她鼓掌,我让孩子们热情的围着、拉着她和她一起玩游戏,使她感受到集体玩的乐趣,她终于接受了新的家园!

重阳节随笔13

  “整容”的重阳节

  重阳节长什么样?赏菊、登高、嗅战地黄花分外香,温一壶菊花酒,承欢父母膝下,表达孝心,此为重阳之原貌。只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重阳节的容貌发生了变化,它与其他的节日越长越像,如同按相同的模子“整了容”。

  其实,节日们原本各具容貌。比如屈原沉身汩罗有了端午,貌为忠义;介子推殒命火海有了寒食,貌为志洁。又比如,“千里共婵娟”是中秋之貌,“遍插茱萸少一人”是重阳之貌。不管状貌如何,其背后都有强大的精神支柱支撑,给人以精神上的慰藉和心灵上的洗涤。可是令人感到痛心的是,这些节日的'原貌早已不复存在,人们似乎都忘记了节日的真正意义,而统一用“假日”来作为唯一的纪念方式。

  看看被“整容”的重阳节,如今有多少人能体会到“菊花须插满头归”的心境?被“整容”的重阳节,失去了独特精神容貌的重阳节,还是“孝道”的载体吗?莫非在一些人的心中,回家是其次,而闲逛狂购、游山玩水才是他们的本意?我想,倘若心中无孝,即使每天都是法定假期,也不会给“空巢老人”带来温暖,那只会给他们带来另一种形式的“空巢”。

  试问,到底是谁给重阳节之类的节日“整了容”,使当今社会陷入一种“节日三百,一言以蔽之,日‘放假’”的尴尬局面呢?

  我想,商家的手里握了一把“手术刀”,毁了其精神容貌,赋予其物质容貌——将节日与商品挂钩。过度包装的月饼、奇形怪状的粽子……诚然,节日的物质容貌丰富了,可它的精神容貌却皱纹横生,美丽不再。

  除此之外,作为消费者的我们也难辞其咎。我们的精神是否在日益萎缩?传统节日背后的传统美德是否正在被我们逐渐忘记,以至于我们只能在被“整容”的重阳节里借着“假期三天”用“快递”的物质来表达孝心呢?

  干山万水挡不住孝心的启程。与其幻想通过增加法定假日来增加回家的次数,倒不如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省亲之旅。有孝心,无关假期。真孝子,时刻可以尽孝!

  “整容”前的重阳节似一只木舟载着“孝”从历史长河上游缓缓驶来,若想它继续驶向彼岸,便请整回它原本的容貌吧。

重阳节随笔14

  古往今来,写出咏叹重阳诗篇的多半是上了年岁的游子,可见重阳是游子的思亲日,是人生不惑之年以后的岁月感悟日。重阳,九九归一,是沧桑岁月的重叠、是人生暮年的象征。

  水流云在。多少感叹沧桑岁月的'诗人,也不知几经轮回仙体何在,然九九重阳却依然流传。近年来,不知是何人主张,定重阳节为“敬老节”确实是“聪明”之举。

  往昔重阳登高思亲,虽寓有敬老涵义,但毕竟没有明确是“敬老节”,追根溯源大概有以下原因。一是中国从孔孟的儒家思想统领精神世界以来,忠君敬老是人们的道德准则,从出生到老去都不会违逆,年年岁岁敬老如斯,何需定一个“敬老节”?再就是重阳登高思亲感叹岁月,情感复杂寓意深刻,何以冠一个“敬老”就可了得?

重阳节随笔15

  人间百善孝为先,九九重阳今又至。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今年10月13日,我国迎来了第一个法定“老年节”。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现新时代少先队员风采,四(2)班同学积极响应参加了“敬老月”活动,召开了“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主题队会。

  红领巾,胸前飘,队员们热情高涨,交流了自己搜集的`重阳节小知识,不仅知道了古时候每到这一天,民间都会举办丰多彩的庆祝活动:登高山、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还知道了由于九月九日还有着“长久长寿”的喜庆含义,所以重阳节也成为人们尊老敬老、孝敬长辈的节日。诗歌朗诵《孩子,我想对你说》勾起了大家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思念,想起了小时候他们对自己的无微不至的关爱。而一项关于对祖辈了解多少的小调查则让队员们感到了浓浓的愧疚之情。原来总是爷爷、奶奶给自己过生日,可自己很少主动为他们庆祝生日,原来总是外公、外婆追在身后让自己吃水果,可自己却很少洗给他们吃,原来他祖辈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好……所以队会上,大家讨论承诺要做到:每天向家中祖辈问好;每天主动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学习自觉努力,家庭作业认真独立完成,不用家长督促;每天能主动地和长辈聊天,不对长辈发小脾气;不做让长辈为自己操心着急的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这深秋之时,队员们心中铭记了“敬老、爱老”,进一步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受到了一次震撼心灵的教育。

【重阳节随笔】相关文章:

重阳节随笔08-10

重阳节随笔10-30

重阳节的随笔10-27

重阳节随笔作文11-21

重阳节初中随笔12-01

热重阳节的随笔12-07

有关重阳节随笔11-30

初中重阳节随笔11-29

学生的重阳节随笔03-16

重阳节实践随笔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