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小班教师随笔

时间:2023-06-26 13:40:28 随笔 我要投稿

小班教师随笔(精选15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别人写的随笔吧?随笔其实就是日常生活中对一些事件的想法,及时捕捉,随手记录下来。什么样的随笔堪称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师随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教师随笔(精选15篇)

小班教师随笔1

  在当今这个社会咱们的孩子生活在一种愉悦的时代一来伸手二来张口。每次在我的耳边总是有家长在唠叨着,教师孩子吃饭很挑食,在家里都是哄着他求着他才肯吃一点,可怎样办才好呢

  其实在也是一样,能够说咱们这个中班年龄段每一天吃饭也分成好几种类型。第一个类型是每一天不用教师提醒能保证把碗里的饭菜都吃的很干净。第二种类型先是观察这天吃饭合不合自我的胃口;这第三种类型干脆来了一个大转变和教师开始讨价还价,找一系列的借口来推掉自我能少吃一点是一点来到达自我的.目的。在咱们班里每一天吃午餐总是有那么小部分孩子从开始一向吃到最终结果还是一样,那么这些孩子到底在干什么呢

  在咱们班级现常有这样的现象发生,小语是个帅气的小男孩,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巴,笑起来脸上还露出两个小酒窝,是个蛮可爱的小男孩,可是他每一天中午吃饭就是个大难题啦不管咱们怎样去哄他,说好话给他听就是无动于衷,每一天就是在耗时刻,我每次看到他拿勺子时慢吞慢吞的把一粒一粒米饭放在嘴巴里,这几粒饭在嘴巴里可有好长时刻好嚼呢;等过了一会儿他眼睛又开始东张西望等到其他小兄弟姐妹吃的差不多时,他还是没有吃完。不仅仅有小A状况类似也有小智他先看到这天的菜是什么菜,看着菜合不合口,她每一天吃饭先是把饭吃完,然后看到不钟爱的菜就开始用勺子一点点的在抠,当教师说你赶快把这个菜吃下去时,她说教师呀我这个菜真地不钟爱吃可不能够不吃;在咱们的鼓励下他开始慢慢的尝试,可过了没过多久,她又不动勺子。我每一天看着他们这样也真的很无奈有时和家长聊起,得知家里每一天要喂很长的时刻。

  从以上这两个孩子的身上发现有不一样的点一个是吃饭慢,而另一个孩子是看菜是否对胃口。总之这他们都不爱动手吃饭,爱挑食,但家长在家又代替的太多,可每次他们又想在幼儿园和其他小兄弟姐妹一样能够愉快的进餐不好挑食。

  《3—6岁儿童领悟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教师要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给予孩子肯定,不好正因做不好而一切代替。指南中还提出要引导幼儿学习并领悟一些自理的基本要求。可是在这两个事例中我也开始琢磨,找一些原因的存在。我开始反思我也有做的不足之处,有时看到他们实在是太慢太慢我只好帮忙开始喂了,可一喂他就大口大口的吃,这就表现出孩子的本性,其实他不是不会吃,也不是慢而是要等着教师来喂。这就证明了有些孩子在家时过于照顾,而导致孩子的懒惰。还有一小部分的孩子挑食咱们想了一个办法,把爱挑食的孩子和不爱挑食的孩子座在一齐得到一些帮忙。

小班教师随笔2

  教师真诚相待,同唱歌、齐跳舞、共同游戏,孩子们玩中学,学中玩,我们教中学,学中教,双方始终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

  虽然时时有烦人的“官司”,始终擦不尽的鼻涕,永远系不完的鞋带,可精灵般的眼睛,嗲声嗲气的童音,纯真无瑕的笑脸,却让我们心智明晰,心神俱醉,心悦诚服。冬天,因弹琴冻红了手,他们抢着“暖”我;夏天汗流满面,他们轮着“擦”我;感冒了,他们心疼地“送水喂药”;疲劳了他们像模像样地“按摩”;……一个个激动的神情,一双双稚嫩的小手,一颗颗真诚的心,使我自豪,永远幸福。

  有人说幼儿教师是“高级保姆”,吃喝拉撒都要管,充其量是世界上最没地位的老师;有人为了弥补财政的透支首先想到了“卖”幼儿园。也许,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但能让孩子们在学习之乐,生活之乐,和谐之乐中健康成长,只要精心“播种、栽培”我们就能收获人才。走路不稳、吐字不清、一问三不知、为了不上幼儿园能哭上个把月的小不点,三年后为知识丰富,有一定解决问题能力的神气的小学生,特别是那目光呆滞、歪着肚子,流着口水的智障儿童,在幼儿我们的关怀下,终于破土成长,淀出希望的花朵,我们能不感到喜悦、幸福呢?

  也许,幼儿教师物质收入不算丰厚,但人们满足了感情和谐、融洽的需要。把一片真情捧给孩子,孩子们一腔热血报忠心,这才是人世间最真挚的感情。父母离异的孩子得到教师的悉心照顾,悄悄地说:老师,我可以叫你一声妈妈吗?快上中学的`小学生常回园看望老师,调皮地道一声:老师好;参工多年,小有成就的青年巧遇老师,激动地喊:老师,你还认识我吗?我是……;毕业十几年甚至数十年的同学回园聚会,由衷地说:谢谢您,老师!幼儿园可能换貌,学习过程也许消淡忘,可师生之情却越来越深。

  也许,幼儿教师不能享受荣华富贵,但我们只要热爱生命,热爱事业,热爱孩子,在护理和教育的过程当中,在同孩子们尽情游戏时,会从孩子身上唤起已经泯灭的童心,忘却自身的年龄,变得年轻和质朴,自己未曾记忆的无忧无虑的天真快乐的童年,在孩子们身上得到“复演”。我常常忘记自己的年龄,甚至很少穿正统服装,经常有人羡慕地说:幼儿教师永远年轻。是的,我们永具童心。

  幼儿教师,人类进步的奠基石,是儿童成长的启明星,默默照亮一方天空,毫无疑问同样照亮了自己。幼教工作是辛苦的,情系祖国未来,但苦中有乐,其乐无穷。所以说,幼儿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幸福的人。

小班教师随笔3

  整个活动以孩子们的操作为主,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活动过程体现了幼儿在前,老师在后的学习方法。首先让幼儿自己自由的进行排序,然后让孩子自由的进行展示,在孩子展示的基础上,老师加以总结。活动的目的基本达到,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按简单规律排序,个别幼儿还能自己设计规律对物体进行排序。虽然一些能力弱的幼儿似乎没有按规律排序,没有达到活动目标,但是,他们今天通过自己的尝试、探索、发现有规律的排序,通过欣赏他人的作品,感知了物体的规律美,在今后的`活动中,他能将今天的收获和感知表现出来,这样就达到了目的。从本次活动中使我感悟到,孩子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幼儿都达到同一个标准,只能力求让每一个幼儿主动在自己的水平上得到发展。

  我认为我们要认识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比如这次的排序活动,以往我们都习惯于比较一组物体的外部特征的差异或数量的差异来进行有规律的排序,而忽视了日常生活中和游戏中存在的规律。因此我在日常活动中我让幼儿在玩积木时或在排队时进行有规律排序的活动,在小结时又引导幼儿发现规律,使孩子知道在生活中和游戏中也存在有很多规律,所以这个活动的目的不仅是使孩子学习按规律排序,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寻找规律、发现规律。

小班教师随笔4

  今年我带的是小班,是一群刚入园的小宝贝们,这些宝贝们非常可爱,个个都招人喜欢,我可喜欢他们了,跟他们在一起,我每天都过得很幸福快乐,可最近,我发现他们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含手指,班里也有几个家长跟我反映他们在家里也有含手指的习惯,孩子父母想尽了各种办法也没有管用,希望我们在幼儿园里帮孩子们改掉这个坏习惯。

  可用什么办法帮孩子们改掉这个坏习惯呢?真巧,今天下午有一节课是认识手指的活动,我给每个孩子的手指上画上五官,并起上名字,让他们和手指娃娃做好朋友,要爱护它们,不能咬或含它们,那样手指娃娃会不舒服的,接着我又告诉孩子们手指娃娃都有哪些本领,孩子们听得可认真,借此机会,我又问孩子们一个问题:“手指娃娃做了那么多事情,那么它们的`身体脏吗?”孩子们积极的回答起来,我又请孩子们看了看自己的小手脏不脏,并让孩子们在显微镜下观察,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手指里藏了许多用肉眼看不到的细菌,我告诉他们:“如果这些细菌吃到我们嘴里就会生病。”还讲了一些含手指带来的危害,希望孩子们不要把手指含在嘴里。

  从那以后,孩子们含手指的习惯明显减少了,对于那些不再含手指的孩子们及时给予鼓励,一周下来,我班孩子们含手指的习惯慢慢改掉了,我真替他们高兴。

小班教师随笔5

  有人说幼儿教师的工作是辛苦的,是的;幼儿教师的劳动是琐碎的,是的;幼儿教师的工作是细致的,是的。

  当你走进孩子的心灵,你会发现很多、也会得到很多、感悟很多。

  “三、八妇女节”我开展了爱妈妈、爱奶奶、爱姥姥、阿姨的活动,延伸到爱所有的其他人。竟有幼儿不仅想到老师,还“蜂拥而上”给老师捶背、捏肩、一群小天使开心地笑着,扑过来、这时满身的疲惫化为幸福;

  当孩子入睡时,看到他们熟睡的稚嫩的小脸,我的心里和他们一样洋溢着幸福。再多的辛苦疲惫已化为心底深深甜甜的爱。

  昨天我们开展了“开汽车”的游戏:我当“交警”,幼儿当“司机”。当“交警”一声令下“绿灯”,汽车“嘀嘀”地叫着,向前开去,开到“交警”身边时,调皮的“小司机”竟撞我屁股,“有人撞交警屁股了!”更多的小调皮“嘀嘀”叫着,向我撞来、小调皮们哈哈大笑,洋溢着满脸的`幸福快乐!“有人违反交通规则,我会把车扣下的!”“嘀嘀”叫着,又开走了。

  想让幸福的阳光沐浴自己吗?那就去爱他们吧,爱他们让你走进他们的心灵,解读他们的童心,享受他们带来的快乐、幸福。用自己的目标,学会安静体会生活,敏锐感悟幸福。热爱这份工作,在教学中感悟幸福、快乐!

  爱孩子等于爱自己!

小班教师随笔6

  最近一段时间孩子们的午睡总让我感应头痛,这群淘气的孩子们嘻嘻哈哈、说说笑笑,一进午睡室从东跑到西,在床上打滚等。纷歧会儿起诉声连绵不停,谁在推人,谁还没脱衣服谁又在讲话了。老师高声喊也不起效果,帮这个盖被又帮那个,边劝说着,想让各人平静下来开始睡觉。可那几个淘气的孩子还磨磨蹭曾的。可是凭据幼儿的生理、年龄特点午睡有益幼儿的身心康健。从医学保健角度分析:幼儿睡眠时,身体各部位和脑及神经系统都在进行调治,氧和能量的消耗最少,利于恢复疲劳,内排泄系统释放的生长激素比平时增加3倍。所以,睡眠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幼儿的生长发育、身体康健、学习状况。

  在幼儿园午睡是孩子们统一的运动,可在孩子们看来,一旦睡下了。就束缚了讲话、运动的自由。因此,他们想方设法要在睡前说完想说的话,趁老师没看见做完自己想做的事,真的!当我们感受到孩子们太烦、太闹、太吵的时候,不妨反思一下自己是否理解孩子们、满足孩子们的需要。设身处地为孩子们着想一下,多释放一些时间与空间给孩子们,孩子们也会配合老师的事情。只要你用心去做了,就一定有好的收获。

  而对于我们老师来说,在孩子们的一日生活中,教会他们学会集美娱乐场,照顾好他们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善于视察他们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要实时勉励他们,知道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和他们做真正的好朋友,他们才会信任你,愿意把心里的话告诉你,愿意和你做种种游戏。

小班教师随笔7

  小小班的曾俊长得胖嘟嘟的,可爱极了,曾俊像大多数男孩子那样调皮,你看,老师在前面摆小椅子,曾俊可忙了,趁老师不注意从后面接着把小姨椅子摞起来,老师问他:“曾俊啊,你把小姨子摞起来,小朋友们怎么做啊?”他就格格的笑,午饭结束了,老师忙着收拾桌子,拖地,小朋友们在图书角看图书,小曾俊看老师拖完地了,他就故意在还未干的地面上跑来跑去,看着自己留下的小脚印得意洋洋。小女孩子墨戴了漂亮的蝴蝶结,他趁子墨不注意把小姑娘的蝴蝶结摘下来别在自己头发上。曾俊啊,咱可是男孩子,怎么能带蝴蝶结呢,以后可不许这么调皮了。

  就这样调皮的孩子,胆子却很小,第一次发祥曾俊胆小是在一次户外活动时,我和兰兰老师带领小朋友在院子里玩游戏,当大家玩的很投入很开心时。天空突然有晴变暗,还刮起了大风,像是要下雨了,不一会儿,就电闪雷鸣,真的要下雨了,我和兰兰老师连忙组织孩子回活动室,没想到小家伙们看到这样的天气居然高度兴奋,欢呼着,跳跃着,期待着下雨,全然不顾我和兰兰老师的'着急,只有曾俊,抱着我哇哇大哭:“老师老师,下雨了下雨了,快跑!快跑。”这真是我和兰兰老师没想到的,这么调皮的孩子居然怕下雨。再次证实曾俊胆小是在一次公开课上,那天,镇上组织的教研活动在我们园进行,活动中有一节兰兰老师的公开课,当听课的老师走进活动室,兰兰老师刚组织好活动秩序,教室里一片安静,小家伙们看那么多老师来听课,都特别好奇,一双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盯着兰兰老师,都想好好表现自己,突然一种与气氛不和谐的声音在活动始终飘荡,是曾俊的哭声:“老师老师,怕怕怕,要干什么啊,这么多人。”我抱起他:“曾俊啊,都是老师,不怕,老师们听说曾俊是好孩子,就来看曾俊上课了,曾俊一定要乖啊。”看着孩子可爱又可怜的样子,把听课的老师也逗乐了,我们都知道曾俊胆小,却没想到曾俊连远处传来的鞭炮声也害怕,那天刚睡起床,不知道哪里在放鞭炮,本来已经穿好鞋子的曾俊,听到鞭炮声,鞋子都没来得及脱就躲进了被窝。哈哈哈哈,调皮的曾俊,你也够胆小得了,以后可要勇敢点啊,别忘了你是小小男子汉,加油!老师相信你。

小班教师随笔8

  我们幼儿园在早上孩子们吃完早点以后都会点名,点到名字的小朋友就会大声喊“到”。小朋友喊“到”可有意思了,赵环喊的“到”很不清楚,介于到和赵之间的音。石芳君喊的声音很细但很高。王耀辉喊“到”的声音又粗又大,李秉洋喊“到”的声音又细又小。杨婧涵喊“到”的时候,还会把“到”拐个弯喊,逗得小朋友们哈哈大笑。张晓坤小朋友喊完“到”以后总喜欢左右看看,看到没人注意他就立刻坐下。从小朋友喊“到”的声音里,就能知道这个孩子的'性格,而且不用看就能分辨出是谁的声音。但也有的小朋友,开始喊“到”的时候并不是很顺利的,是经过一番努力才喊的“到”。

  我们班有个小男孩名叫王锦浩,这个小朋友个性很强,遇到他不愿做的事情就什么也不说了。这天,我点到他的名字时,他一动也不动,我连喊了三遍,他还是没有任何表示,于是我说:“咱们班没有王锦浩是吧?那我在他的名字上画个记号,今中午就不分他的饭了。”说完我偷偷看了他一眼,这一招也不管用,他还是没有任何反应。于是我又说:“王锦浩,你不会说话是吧?不喊“到”中午就不用吃饭了。”说完我又点了一遍他的名字,他还是不出一点声音,当时我的火就上来了,刚想发作但转念一想,对这样的孩子不应该批评,批评反而不管用,于是我走过去,蹲下身子对他说:“你是不是觉得害羞,不好意思喊?你跟老师一块喊好吗?”我看到他点了点头,于是我和他一起喊“到”,但这一次他的声音很低,我对他说:“下次高一点老师和小朋友就都能听到了,当我再一次点他的名字时,他终于喊的声音大一点了,他喊完以后,孩子们自觉地给他鼓掌了,我也及时表扬了他,从此以后,在喊到的时候,就能听到他响亮的声音了。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有些时候我们应该改变教育方式,试着和孩子谈心,消除他心中的顾虑,这样也许会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走到孩子的心里!

小班教师随笔9

  每个孩子都喜欢玩积木,可每个孩子也会不由自主地把积木扔到地上,有的小朋友甚至在地上踩来踩去而若无其事。每当看到这种情景我就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大声地吼道:“小朋友们请把地上的积木捡起来好吗?”,尽管如此大声地吼,也不会起到多大的作用,也就是那几个胆小的孩子会很不情愿地从地上捡起一块积木而已。怎么办呢?我突然想到:在学前教育网上看到一篇《凳子也会痛》的文章,文章里说了关于小朋友们不爱惜小凳子的事情,作者用小凳子的口吻说:“请小朋友们好好爱惜我,你们整天使劲拖我,我会痛的”孩子们听后就完全该变了对小凳子的态度。我就想:“我也可以用这个方法呀!”。

  今天和往常一样孩子玩着手中的积木,那几块躺在地上的积木时不时地被踩上几下,我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做了一个“嘘”的'手势,孩子们立刻注视着我,我就装作神秘地说:“小朋友,你们听见了吗?”孩子疑惑地摇了摇头,我接着说:“我听见积木在哭呢?他们还说不愿意和你们做朋友了,因为你们经常把它们扔到地上,你说你们应该怎么办呢?”,孩子们立刻就弯下腰去捡积木了。笑笑小朋友还对着被捡起来的积木说:“不要哭了啊”。

  其实,教育孩子就是需要我们多用心的,如果一个方法不起作用就要换种方发,当你改变方式之后就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

小班教师随笔10

  我发现有趣的科学活动能较长时间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能有效的调动幼儿的探索欲。同时我也发现,在一般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科学活动常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注重科学结论的传输,忽视发展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但是科学教育真正的意义在于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探究科学的能力。

  其实幼儿科学教育是整个科学教育体系的起始阶段、基础环节。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可以萌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好奇心,积累科学经验,掌握一些初步的技能,为以后的学校科学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我觉得我们的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要根据社会的需要、幼儿自身的特点而精心设计,使幼儿在活动中充分的进行探究、操作,并在动手、动脑过程中积累科学知识和技能。

小班教师随笔11

  表扬也是鼓励

  我班的小不点壮壮聪明伶俐、活泼可爱,但却是个“捣蛋鬼”。一会儿把小朋友打哭了,一会儿抢小朋友的玩具,一会儿折树枝、采花叶,一会儿又把尿撒到小朋友的脚上。说他“无恶不作”一点也可是分。为此,我们班三位教师使出浑身解数,费劲心机,却收效甚微

  今日午睡时,孩子们把鞋子脱在走廊内走进了寝室,壮壮最终一个脱鞋子。他看到小朋友都进了寝室,便拿起了一双女孩的凉鞋,刚想把鞋子扔出去被我看到了。我灵机一动,何不表扬他一下呢?于是我笑着说:“壮壮,你是不是想把小朋友的鞋子拿出去晒晒太阳?”这个小机灵鬼说:“我看到这鞋子上有水,想放到外面晒晒。

  ”我顺势表扬了他一翻,然后把一朵小红花贴到了他的手背上,对他说:“壮壮这么懂事,你看,小红花都笑了。”他望着手背上的小红花高兴的笑了,睡觉时脸上还始终挂着微笑。

  从这以后,我每次看到他有要捣乱的苗头,都会“变坏为好”及时表扬他。如看到他要打小朋友,我会说:壮壮真是讲卫生的好孩子,要帮小朋友把身上的.土拍干净;看到他想摘花我会说:壮壮要给花捉虫子,大家要向他学习哟;看到他抢小朋友的玩具我会说:壮壮要把自我的玩具跟小朋友换着玩……每次还要奖给他一个小贴图。

  在我有的放矢的表扬中,壮壮逐渐改掉了坏毛病,连他的家长也反映他在家表现越来越好了。夸奖孩子是十分必要的,我们不要吝啬表扬。“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以后我一向用这句话指导我的教育实践。

小班教师随笔12

  开学到现在已经三个月了,在和孩子们相处的这些日子里,对于他们的语言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的确,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关系以及认知水平有限,在语言表达上多数不完整,有的幼儿甚至只会使用一些简单的词或词组来与别人进行交流,在语言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匮乏,因此,对小班幼儿进行语言方面的培养,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语言是十分重要的。

  一、创设宽松的语言环境引导幼儿主动表达

  我首先从生活上关心孩子,让他们感受到安全感,从而产生依恋,让他们在自由、宽松安全的环境下,就会想说,敢说,喜欢说。我常常通过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小的'环节和幼儿谈话,引导幼儿主动表达。面对那些生活自理能力较弱的孩子,编一些浅显易懂、朗朗上口的儿歌来帮助他们。如“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手指搓搓,小手变干净了”,使孩子在学习洗手的同时练习念儿歌,发展了语言。

  二、引导幼儿积极探索,在主动求知中学习语言

  给每一位幼儿都提供“说话”的机会,鼓励每一个能主动发言的幼儿,不论孩子当时说的对与否,都首先肯定幼儿积极主动地态度,当孩子得到老师的肯定之后,自信心增强“说”的欲望增强。鼓励孩子养成说前先想的习惯,把想和说有机结合起来。针对幼儿说话不连贯,经常是一问一答的情况,可以采取提供连贯性的词语成句子的方法,使幼儿把问题割裂开来的思维连贯起来。如:在讲述活动中让幼儿用“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把一句话讲完整。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和完整性。让孩子在不经意的同时学习发展语言,平时举手发言也要求幼儿用关联词语把一句话讲完整运用这些方法训练幼儿思维的逻辑性,使他们初步掌握按照顺序、有条理地说一段的方法。

  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应渗透于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是日积月累的一个过程。不但要给幼儿创设语言环境,支持幼儿语言的发展,还要关注幼儿语言在一日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各种手段与方式,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小班教师随笔13

  春天来了,我要与孩子们进行美工制作活动——美丽的花园。我精心准备了活动材料,在制作方案中,我想好了如何启发幼儿用不同的方法装扮出美丽的`花园。

  突然,一个念头在我的脑海里浮现,为什么我总是想着让孩子们按照我的想法与要求去做呢?为什么不去充分发挥孩子们的创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呢?为什么不让他们自己去想去做呢?于是,我决定是一次。

  在组织活动时,我让孩子们自由选择材料、分组,在我的鼓励、支持下,孩子们都积极的动手做起来,在近25分钟的制作过程中,孩子们都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孩子们在完成之后,拿着自己装扮的作品与小朋友共同欣赏、介绍。

  请大胆的将你信任而支持的目光投给孩子们吧,你将获得一份惊异的收获。

小班教师随笔14

  昨天和孩子们一起享受了一顿鸡蛋大餐。孩子们都兴奋地对我说:“老师,原来蛋蛋可以做出那么多好吃的东西呀!”在上这节课的前一天,我就通知家长明天为孩子准备一份蛋制品。家长收到校讯通后,都在班级的QQ群里讨论,他们都说,最简单还是给孩子准备超市里买得到的。如:咸鸭蛋、皮蛋等。我看了他们的`讨论后,怕大家都为孩子准备咸鸭蛋、皮蛋等。这样活动的效果就达不到了。于是,我就建议家长辛苦一点,为孩子烧一道有蛋的小菜。这样孩子们尝起来味道会比较好,而且他们会骄傲地对同伴说:“这是我妈妈或奶奶、外婆帮我烧的。可好吃了!”家长们都接受了我的建议,决定露一手,为孩子精心烹饪一份蛋制品。

  第二天,孩子们都高高兴兴地带来了家人为自己准备的蛋制品。我们的家长真能干,为孩子准备的蛋制品品种真多呀!孩子们看得都眼花缭乱了。有做成汤团的,有鸡蛋蛋糕的,有蛋饺的、有番茄炒蛋的……。我是让幼儿自己来介绍带来的蛋制品是谁做的。用哪些原料来做的。然后让孩子们品尝各种蛋制品。孩子们吃得非常开心。一边吃一边说:“谢谢ⅹⅹ妈妈、谢谢ⅹⅹ奶奶……”蛋做的东西真好吃!

小班教师随笔15

  《我来摸一摸》这是一节小班的科学活动,重点是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冷热、软硬、粗糙、光滑等不同的特征。难点是引导幼儿去摸一摸各种东西,大胆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在材料准备环节,首先,我为幼儿准备了丰富的材料如:冷热水各一瓶、一块海绵、一块木头积木、一张砂纸,为幼儿摸一摸,感受物体的不同特征的活动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活动开始后,我用“魔盒”吸引住幼儿,请幼儿去摸一摸,探索物体的不同特征。我把准备好的材料如:热的、冷的水各一瓶;砂纸一张;积木、海绵各一块放在墨盒里让幼儿用手去摸一摸、捏一捏来感知它们各自之间的相对的属性。再准备一些材料放在小朋友的桌上,让其感受物体性质。发现有的幼儿一人就拿着几样不同的教具,其他的幼儿有的只能摸到一种的教具,有的甚至没能摸到教具。我去询问个别幼儿触摸物体的感受,幼儿根本就说不出来,在感受、比较操作实验这些方面幼儿是初次接触,还不知道怎么样正确地去感受。

  其次,师幼共同交流感知到的物体特征。在介绍冷热特征的东西时,幼儿一触摸就能很好的说出来,我发现幼儿对于冷热的生活经验比较丰富,因此,没有做过多的讲解,只是将幼儿的一些经验进行了提升。而对于软硬的东西,在幼儿触摸过这些东西以后,我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幼儿一开始说不出,我就把海绵从一角慢慢地往手心攥,海绵开始变形了,这时有幼儿说“软软的”,幼儿感知到了物体软的特征,我马上把木头积木也拿在手里也做攥的动作,幼儿发现积木没有没有攥到手心里去也没有变形,问:“为什么不能攥到手心里去?也不变形?”幼儿说:“太硬了”,我及时把软、硬的词请幼儿来说一说,并请幼儿来用手摸一摸,感受了海绵的`“软”和积木的“硬”特征。通过这种方法,幼儿很快就分清了软和硬。在介绍粗糙和光滑的时候,发现幼儿对粗糙的东西的认识经验比较少,摸完以后也是说不出,因此,我向幼儿介绍了粗糙和光滑东西的特点,如:“粗糙的东西,手摸在上面给人毛毛的感觉,而光滑的东西摸上去,很舒服,有种滑滑的感觉。”为了让幼儿感受到“光滑”和“粗糙”的感觉,我再一次请幼儿去摸一摸砂纸,鼓励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在整个活动中,我采用带问题去探索,先分散,再集中讲解,再分散探索的形式。

  这样幼儿就会从无意识的触摸转为有意识的触摸,幼儿记忆得会更牢。最后,请幼儿感知自己身上东西以及教室里不同物体的特征。幼儿摸摸自己的衣服说是“软软的”,摸摸衣服上的纽扣幼儿说出了“硬硬的”等等,充分感知物体的冷热、软硬、粗糙、光滑等不同的特征。

  不足的是,有的幼儿去摸一摸各种东西,让其大胆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感受的时候还是显得比较胆小,不敢去摸也不愿说说自己摸的感受。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们要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小班教师随笔】相关文章:

小班教师随笔12-06

小班教师的随笔04-18

教师小班随笔05-10

小班教师的优秀随笔10-27

幼儿小班教师随笔11-28

小班教育的教师随笔02-28

小班教师教学随笔04-26

小班每月教师随笔04-26

小班教师的教育随笔04-28

小班开学教师随笔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