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育随笔(集合)
在学习和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随笔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可以抒情、叙事或评论。什么样的随笔堪称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育随笔,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教育随笔 篇1
很多时候,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大人的引导,但更重要的是,大人需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奋斗,才能真正成长!我们小班的瑶瑶真可爱。他有一双大眼睛。当他微笑时,他露出两个小酒窝。他很害羞。老师一叫他的名字,他总是歪着头朝我笑咪咪。当他来到花园时,他妈妈让他打个招呼,他害羞地低下头,什么也没说。他喜欢躲在母亲身后,用母亲的大腿偷偷地笑。午饭时,他总是吃得很专心,一粒米也不掉下来,也不跟别人说话。他一吃完,就会微笑着悄悄地把空碗拿给我。我说你很棒。给他一颗五角星,他歪着头咯咯地笑了起来。当孩子们在户外发展广场上搭建积木时,他们很有进取心,大胆地拿着积木和其他材料,大胆地建造,但姚瑶胆小地拿着几个积木站在原地。从这些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出姚明是一个非常胆小的孩子。
在孩子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之后,我认为这可能与孩子家庭的教育有关。因此,在一次家长会上,我与孩子的母亲进行了一些沟通。我从与母亲的交流中了解到,姚明在家时,大人对他照顾得太仔细了。虽然家里有个兄弟,但他们从不相信他会和他一起玩。在积木时,他们总是不放手,让他不要把事情搞砸,所以他们在玩的`时候不敢乱来。虽然是在农村,但大人们总是不让姚和其他孩子一起玩,因为有一个院子,他可以独自在院子里玩,完全与外界隔绝。他的母亲说,他的孤僻性格与他们家的教育方式有关,但他不肯放手。他总是害怕这个和那个,一时间,他害怕弄脏,一时间,他害怕弄坏东西,一时间,他害怕受伤。
因此,我认为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合作。仅仅依靠教师是不够的。虽然姚姚在学校学习很慢,但他仍然可以完成学业,但他在家里有依赖性。父母应该学会放手,让他大胆地做他想做的事。纲要指出:"尊重和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垄断,,鼓励和引导儿童尝试独立和照顾自己,“由于父母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任何孩子都有不同的个性和能力。父母可以利用这种情况,掌握孩子在这一时期的心理特点,在确保孩子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当孩子完成一项工作时,父母应该给予适当的肯定和赞赏。当孩子的存在价值和自我工作能力得到肯定时,他们也会感到无比的兴奋和喜悦,这将大大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学会与同龄人交流,大胆表达自己,这对孩子未来的成长一定更有帮助。
大班教育随笔 篇2
创造家园共育的有利环境
《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明白、支持与主动参与,并用心支持、帮忙家长提高教育潜质。”为了让各位家长能更多地了解幼儿园,能与幼儿园更好的互动,创造出家园共育的有利环境,常家幼儿园于10月9日上午召开了全体幼儿家长会。
会上王园长与家长们在我园对幼儿的教育方式上与家长们进行了交流,发放了家长问卷调查表,真诚地期望在互坚信任、尊重、支持的基础上实现家园共育,真正为孩子创造整体与谐的教育环境。
各班老师也做了精心准备,热情接待每一位家长。会议结束前,各班班主任把班级的'基本状况作了简要的说。其次详细的说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卫生保健、目前的班级状况等重点工作。最后,就家园如何配合更好的教育好孩子做了详细的探讨。
会后,家长们又参观了幼儿园各个活动室,班主任分析了每一位幼儿的特点与领悟生活状况,还重点说了本学期开设的课程、教学目标及一日生活安排,使家长更加了解孩子的幼儿园生活。同时也向家长提出了配合幼儿园工作的一些推荐与要求。
本次家长会不仅仅拉近了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家园共育,还对幼儿园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起到了用心的促进作用。
大班教育随笔 篇3
我们班的吕涵鑫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只要是他坐的位置,每天都会有说话声,就算是上课也是这样,我一次次的示意他不要说话,可他也只是安静几分钟,不一会又开始说了,为此我很闹心,怎样才能让他不说话,安安静静的上课这成了一个老大难。我试过了好多办法,比如说:给他调位置,帮他找一个安静听话的孩子做同桌。让他自己一个人到前面学......可是不管怎样,他总是能在老师不注意的时候去和别的小朋友说话,有时候还回去故意打小朋友,虽然不疼,可是他却打扰到了别的小朋友学习,就会有这个那个小朋友要来告状......对此我真的有点无计可施了。
这天中午吃完饭,其他小朋友都在安静的喝水,只有他一边和别的小朋友打闹,一边有说有笑的,我本来想训斥他,可转念一想,每次我的训斥他都只是安静那么几分钟,为什么我不试试用其它的方法呢?于是我对他说:“吕涵鑫,你喝完水了吗?”他点点头,“那你来帮老师把水盆端过来好吗?”他有点诧异的看看我先是一愣,然后就高兴地去了洗手间把水盆端了过来。我笑呵呵的对他说:“老师要擦桌子你来帮老师端水盆,好吗?”他开心的点了点头。我一边擦桌子一边说:“以后老师每天都要找一个听话的孩子来帮老师端水擦桌子,每天都要找一个负责任的值日生,小朋友们说好不好?”孩子们听完后都异口同声的说:“好!”“今天的值日生是吕涵鑫,明天会是谁就不一定了,老师要找表现好的'哦”孩子们一听全都挺起了腰板端坐在小板凳上。
通过这件事,看得出来,吕涵鑫是个闲不住的孩子,既然他喜欢劳动,那我就将计就计,每次有事情的时候,如:收发图画纸,分小彩贴,帮老师拿本书等...小事情,我会第一个就找他,时间一长,吕涵鑫就成了我的“小跟班”,有时候不用说他就知道,哦...该发书了,哦...。该收本子了...就这样他从一个孩子们眼中的那个“小捣蛋”,变长了现在的“劳动小能手”。上课时他也不大声说话了,有问题就主动举手问......
孩子的改变让我知道,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他的优点,与其让他墨守成规,不如让他发现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越是外表看似调皮的孩子更需要老师和家人的关爱和照顾,就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来为孩子撑起属于他们的一片天地吧!
大班教育随笔 篇4
一天在晨间谈话的时候,我问小朋友们:“两天不见了,你们最想谁啊?”我本以为他们会说最想老师了,但是他们大都却说:“我最想郑以乐了。”我表示很悲哀地问道:“难道你们都不想我的吗?”“老师,我最想你了。”唐嘉琪立刻接道。“我也想你的。”此时一个接一个的声音响起。“真的吗?我也很想你们的。”我说。之后,我又问道:“那这个假期,爸爸妈妈有没有带你们去哪里玩了吗?”“我去了大润发。”“我去台湾风情园。”“我去了……”我笑着说:“那你们都去那里玩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啊?一个一个说啊。高唐俊雨,你来说说看。”“我去玩了……”这是一个很开心也很搞笑的一次晨间谈话。
本以为两天不见,小朋友们上课也会比以前乖一点的.,但是没想到啊,我才刚开始上课,下面有好些个小朋友都在跟旁边的小朋友讲话。于是,我走过去轻轻摸了摸这些个小朋友的头,意思是让他们专心上课。但是没过多久,他们又开始讲起了话来。这次,我再也忍不住地说:“在讲什么啦?两天没有见了,有好多话想跟旁边的小朋友讲是哇啦?但是此刻是上课的时候,等会下课了,你们再跟旁边的小朋友讲好不好啊?其实我也有很多话想跟你们说,但是我忍住了等到下课再跟你们讲。”接下来,我又继续上课了。在这两天中,每次上课都这样,小朋友都还处在放假的兴奋中,上课总喜欢和旁边的小朋友讲话,好象就有说不完的话似的。应对这样的状况,我不能放纵,要让他们认识到,此刻已经上学了,不再是放假的时候了,上课也就应有上课的样貌,不能随随便便讲话了,讲话要举手,老师允许了,才能够说话。所以,应对讲话厉害的几位小朋友,我让他们站了起来,先站个十分钟,然后,让他自己认识到上课的时候是不能够随便讲话的,最后让他当着全班小朋友的应对我做了一个保证:“以后我上课再也不随便讲话,想要讲话先举手,上课认真听老师说……”
对于大班的孩子,我们试着让他们学会自己意识到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而不能一味地任由他们或者严厉批评。
大班教育随笔 篇5
这学期开伙食以来,孩子们刚开始表现得异常的兴奋,对吃饭总是那么的期待,而且吃得很香很有味,但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自己吃饭应该没有太多的困难,不用老师那么的“照顾”。
大部分的孩子在吃饭过程中都很自觉,只要有饭粒掉了都会自己捡起来或擦干净。但我们班的'芳芳,每次饭一端到他的桌子上,无论是什么食物,总会吃掉在桌子上、衣服上、地上,总感觉他哪里吃漏了,有时让他自己擦干净还越擦越脏,这大班的孩子是不是我们觉得他能力应该够了,不会掉这么多饭粒、食物。芳芳习惯于左手拿勺子,而且拿勺子的方法也不对,每次吃饭都要提醒他几次,经过几个星期,他有时竟能把桌面保持得很干净,这时,给予他一个正面的表扬,饭粒终于掉少了一些。
其实,孩子的能力不是我们以为他该这样就这样,我们不能以我们自己内心的那种认为的发展能力去衡量孩子的能力,成长有快慢,我们要理解,更要支持和帮助他们慢慢成长起来。
大班教育随笔 篇6
“小淘气”的转变
欣欣是咱们班有名的“小淘气”活动课上不光自我有好多小动作,还总是去打扰别的小兄弟姐妹,孩子们常告他的状,我多次对他进行严厉地批评教育,但都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这个孩子令我头疼,但一向没找到好的办法令他改变。
有一天,我看见电风扇上很脏,我就在桌子上放上椅子,才能够得着,我爬上去站在那里心里怦怦直跳,生怕摔下来,心里这样想就更紧张了双腿也颤抖起来,突然我感到椅子不再晃了,低头一看是欣欣两只小手使劲的`扶着椅子,那股认真劲真让人感动,我想想平时对他那么凶,可孩子呢、、、、、、我眼睛湿润了。
我下来,向他竖起了大拇指说:“欣欣,你真懂事,老师多谢你了”,并在他脸上亲了一下。
也许以前从没这样夸过他,他脸腾地一下红了,转身走了。
从那以后,奇迹出现了,上课欣欣听话了,偶尔也犯小错误,但一触到我赞许的目光,他立即坐好,活动时,他也个性钟爱和我在一齐,邀请我做游戏,从他那带着稚气的脸上我看得出他的内心充满了激动和自信。
老师不经意的表扬,对孩子来说太珍重了,也许会改变孩子的生命、、、、、、真是奇迹!
大班教育随笔 篇7
爱是真正的老师
偶然间,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爱是最好的老师》,感觉不错,文章是这样的:
“许多年前,有一个叫约翰霍普金的教授给他的毕业生布置了这样的作业:去贫民窟,找200个年龄在12岁到16岁之间的男孩,调查他们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然后预测他们的未来。
“那些学生运用社会统计学知识,设计了问题,跟男孩们进行了交谈,分析各种数据,最后得出结论:那些男孩中有90%的人将有一段在监狱服刑的经历。
“25年后,教授给另一批学生也布置了一个作业:检验25年前的预测是否正确。学生们又来到贫民窟。以前的男孩都已经长大成人了。有的还在那里住着,有的搬走了,还有的已经去世了。但最终学生们还是与原先的200个男孩中的180个取得了联系。他们发现其中只有4人以前进过监狱。
“为什么那些男孩住在犯罪多发的地方却有这么好的成长记录呢?研究人员感到很纳闷也很吃惊,之后他们被告知:有一个老师当年教过那些孩子……
“透过进一步调查,他们发现75%的孩子都是一个妇女教过的。研究人员在一个“退休教师之家”找到了那个妇女。究竟那个妇女是怎样把良好的影响带给那些孩子的?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些孩子还记着那个妇女?研究人员迫切地想明白这些问题的答案。“不明白,”妇女说,“我真的`回答不了你们。”她回想起多年前和孩子们在一齐的情景,脸上浮起了笑容,自言自语地说:“我只是很爱那些孩子……”
爱是一个生命喜欢另一个生命的情感、是一种平等关系、是整体接纳、是无条件的、不求回报的,这样的爱才能够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孩子并深刻地影响他们。当孩子体会到我们的爱时,他们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回馈给我们,即使我们不能满足孩子的物质愿望,他们依然会爱我们。因为,这时他们已经明白,他们拥有了世界上最珍贵的礼物,那就是远比物质更值得人珍惜的――真实的爱。
我们在工作中,给予孩子无限的爱,才能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享受到成长的幸福,才能让家长心存感激,也许我们在工作中有过份的举止,有过激的言行,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了伤害,给家长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爱是一笔无形的资产,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只有对别人付出爱,才能得到更好的回报。不要把爱的方式当*。而给他们真实的需要,真正的爱!
大班教育随笔 篇8
大班的孩子正处于发展想象力的时期,常常把想象力与现实相混淆,幼儿园的教师和父母应帮忙孩子渡过这一真假难辨的年龄阶段,但当孩子确定在撒谎时,就须引起成人的注意了。
那么,怎样对待撒谎的孩子呢?
首先,成人要识别真假谎言,如果孩子确实说谎,就要以浅显的例子帮他认识错误,例如用故事《狼来了》来教育孩子。
其二,成人要多关心和爱护孩子不要在人多的.场合指责孩子,更不要因为应对孩子的错误姑息、迁就,甚至弄巧成拙。
其三,成人要避免给孩子制造说谎的机会。
大班教育随笔 篇9
一天在晨间谈话的时候,我问小朋友们:“两天不见了,你们最想谁啊?”我本以为他们会说最想老师了,可是他们大都却说:“我最想雷飘飘了。”我表示很伤心地问道:“难道你们都不想我的吗?”“老师,我最想你了。”王文豪马上接道。“我也想你的。”此时一个接一个的声音响起。“真的吗?我也很想你们的。”我说。之后,我又问道:“那这个假期,爸爸妈妈有没有带你们去哪里玩了吗?”“我去了大润发。”“我去台湾风情园。”“我去了……”我笑着说:“那你们都去那里玩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啊?一个一个说啊。王峰林雨,你来说说看。”“我去玩了……”这是一个很开心也很有趣的一次晨间谈话。
本以为两天不见,小朋友们上课也会比以前乖一点的,可是没想到啊,我才刚开始上课,下面有好些个小朋友都在跟旁边的.小朋友讲话。于是,我走过去轻轻摸了摸这些个小朋友的头,意思是让他们专心上课。可是没过多久,他们又开始讲起了话来。这次,我再也忍不住地说:“在讲什么啦?两天没有见了,有好多话想跟旁边的小朋友讲是哇啦?但是现在是上课的时候,等会下课了,你们再跟旁边的小朋友讲好不好啊?其实我也有很多话想跟你们说,但是我忍住了等到下课再跟你们讲。”接下来,我又继续上课了。在这两天中,每次上课都这样,小朋友都还处在放假的兴奋中,上课总喜欢和旁边的小朋友讲话,好象就有说不完的话似的。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不能放纵,要让他们认识到,现在已经上学了,不再是放假的时候了,上课也应该有上课的样子,不能随随便便讲话了,讲话要举手,老师允许了,才可以说话。所以,面对讲话厉害的几位小朋友,我让他们站了起来,先站个十分钟,然后,让他自己认识到上课的时候是不可以随便讲话的,最后让他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对我做了一个保证:“以后我上课再也不随便讲话,想要讲话先举手,上课认真听老师说……”
对于大班的孩子,我们试着让他们学会自己意识到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而不能一味地任由他们或者严厉批评。
大班教育随笔 篇10
这天陈仁智小朋友这天突然问我:“苏老师,我们上一年级,你还教我们吗”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转眼间三年即将过去,还有一个多月你们就要幼儿园毕业了,心中真是不舍,回顾你们刚来幼儿园那段时间,每一天都要从你们的爸爸妈妈手里把你们“抢”过来,你们一大班人在教室哭得翻天覆地,老师嘴皮没停过的哄你们,与你们玩游戏,教你们知识。与你们的三年朝夕相处,我们建立了母子般的感情。每一天早上,老师都会等待在门口,迎接你可爱的笑脸;
傍晚,目送你离去的身影,好像小鸟归巢,一天的疲惫也随之消失。也许,偶尔犯小错误的你也曾受到过老师的批评,可老师打心眼里是疼爱你的,因为你是老师的好孩子。三年里你们的.变化太多了,高了!壮了!漂亮了!也懂事了!再过一个多月你们就要背上小书包,快乐、自信地跨入小学的门槛。祝贺你们,孩子,你们长大了,前面的天空是那么高、那么宽、那么美!展开你那坚韧的双翅吧,勇敢地去翱翔!我真心的期望你们在未来的路上越走越好!
大班教育随笔 篇11
俗语说:“千人千脾气,万人万模样。”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每天面对的是几十张不同面孔的幼儿,同时也是穿梭在几十种不同的性格中。
王泰森小朋友是班内一个比较腼腆内向的孩子,一看这个孩子,你会认为他是个安静乖巧的孩子,但接触长了会发现,其实不然,也许正是因为他的孤僻,所以总会出现过激行为。孩子集中如厕时,他会趁人不注意,打一下小朋友的头或拍一下小朋友的背,这时就会有小朋友告他的状:“老师,王泰森打我。”追究原因,王泰森会很无辜地说:“老师,我没有打人。”其实,老师明白,这也许是王泰森对小朋友表示友好的一种方式,只是有些粗鲁罢了,但这样的行为毕竟是不对的,老师必须对其进行教育引导。让他学会和小朋友友好相处,体验和小朋友一起游戏的快乐。
说到游戏,又出现了王泰森的有一大危险之处,当一起玩玩具时,他会因为争抢某一玩具而张口咬人,作为老师,必须保证孩子的`在园安全,当发现孩子的这一行为,我们必须及时教育。而面对老师的质问,王泰森没有感到害怕,他会和老师表白,慢悠悠的对老师说:“老师,他抢我的玩具了。”
其实,老师明白,在王泰森的心里,他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地方不对,他喜欢这个小朋友所以他会拍他一下,用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他抢我的玩具,所以我咬他一下来维护我的利益。
在孩子与孩子的交集里,其实并不存在明明白白的是与非,面对各种性格的幼儿,老师最需要做的就是保证每名幼儿的心都不受到伤害,妥善解决孩子存在的偏激行为,保护他那幼小的心灵。
大班教育随笔 篇12
生活自理,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但现在的大部分孩子,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
我教的大班幼儿刚刚转入就餐幼儿园,在自理能力方面明显不如其他就餐三年的大班幼儿,一个小小的鸡蛋皮便折射出幼儿自理能力的强弱,我班幼儿有很多小朋友不会剥,闹出了很多笑话。魏会宇小朋友拿到鸡蛋后站那不动,问老师:“老师,这个应该怎么弄呢?”牟炳旭小朋友拿到鸡蛋站那不动,我说跟其他小朋友学,还是不动,然后教他先往桌上碰一下,他便碰一下,揉碎皮,他用力过猛,一下捏碎了,蛋黄都出来了,扫了一地,最后勉强吃完了。还有反应快的.小朋友边看边学,皮随剥的不干净,但是总也会了。第二次吃的时候情况明显好转,都会剥了,吃的也干净了。
一个小小的鸡蛋皮难住了这帮孩子,让我更是惊叹,这些心肝宝贝们在家里都是什么样的生活,真正地小皇帝小公主,但却让他们丧失了最好的锻炼机会,这需要我们这些大人深省,什么才是对孩子好,怎样才是爱孩子,该放手时就放手,大胆让孩子们做吧,他们会做的很好。
大班教育随笔 篇13
我经常带孩子们去室外感受风的存在,体验与风游戏的快乐。在快乐的游戏中,有的孩子问我:“老师,为什么有的时候有风,有的时候又没有风呢?”“为什么有时刮大风,有时刮小风呢?”“风向标是怎么回事?”……为了解答孩子们的问题,让他们对“风”有个简单的认识,我开展了“风”的系列活动。“风的游戏”是其中的一部分。
首先进行的是玩风车的游戏。孩子每人折一只纸风车,然后随着《大风车》的音乐在室外游戏,想办法让风车转起来:孩子们有的跑起来,有的用嘴吹,有的找来硬纸板使劲扇,小小的风车都转起来了。看着转动的风车,孩子们笑了。佳佳跑到我身旁问我:“老师,为什么一跑风车就转呢?”还未等我开口,月月抢先说:“因为一跑就有风,有了风,风车就会转。”盟盟说:“为什么一跑就会有风呢?”“上次老师讲‘空气在哪里’时告诉我们,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是空气,我们一跑,空气一定会动,空气一动就会有风。”听了小智的回答,我竖起了大拇指。
为了让孩子们进一步感受风是怎样形成的,我用课件向幼儿展示了一个有趣的动画情境:一只可爱的小鸭扇动翅膀在跳舞,它身旁的小蚂蚁对它说:“你的翅膀真好,能变出风,让我感到凉凉的。”然后,我问孩子们:“除了小鸭翅膀能变出风,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变出风呢?”孩子们各抒己见,说出了书、电扇、空调、针管、打气筒等物品。接着,我又说:“请你用这些东西变出风来给大家看。”我事先准备了塑料瓶、硬纸板、图书、气球、针管、吸管、迷你小电扇、小飞机等材料,引导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尝试变风,并交流不同的玩法。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艳艳,起先她选用针管来回推,发现风不明显,她就将气球口套在针管口上攥紧再推,这时她发现气球一鼓一瘪,便将自己的发现告诉了小石,小石很感兴趣,两人一起玩了起来。此时,我也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游戏中,适时引导孩子们深入游戏,并让他们将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
最后,结合孩子们的需求,我设计了“让它们跳个舞”的游戏。投放的材料有:挂在窗棂上的纸彩链、柳条、花朵,放在水中的小帆船,放在下面有进气口的纸箱里的气球……活动中,孩子可以自选工具“送”风,让喜欢的东西“跳舞”。有的孩子用小扇子为柳条送风、为纸屑送风,有的用吸管为小船送风,最让他们感兴趣的就是为气球送风了,他们用力扇纸箱口,风传到气球处,气球便会上下飞舞起来……孩子们在玩中获得了知识,在探索中增长了才干。他们根据游戏中的发现及生活经验,联想到风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活动在“我、泡泡与风儿共游戏”中暂告一个段落,但孩子们对风的探究、发现还在继续。
大班教育随笔 篇14
有一天,我想让孩子们在户外活动中尝试自由活动,便说:“今天请小朋友自由活动,不过活动的时候老师有几个要求:一是玩的时候注意安全,不追逐打闹,不猛跑猛停,防止摔伤。二是要在老师的周围活动,不跑到远处去,让老师看得见。三是有什么事及时向老师汇报。小朋友能做到吗?”
“能!”孩子们顿时欢呼雀跃起来。
一会功夫,孩子们便各自开心的玩了起来,我仔细观察了一下,他们有的在做小组游戏,有的蹲在地上打卡,有的.在藏猫猫,有的在玩大风吹,有的在自己打篮球……活动结束的时候,孩子们意犹未尽,纷纷对我说:“老师,明天还让我们自己玩吧。”
没想到,一次看是随意的自由活动却收到了这么好的效果,仔细反思这次组织的自由活动,给了我很多的启示,其实孩子们的组织力及想象力是挺丰富的,以后要多给还孩子这样的机会,让他们充分的展示自己。
【大班教育随笔】相关文章:
[精选]大班教育随笔07-23
大班教育随笔09-12
大班的教育随笔08-12
大班的教育随笔04-06
大班教育随笔12-30
大班教育随笔(精选)08-04
大班幼师教育随笔04-10
大班保育教育随笔04-10
幼儿大班教育随笔04-13
教育随笔大班简短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