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随笔作文

时间:2023-08-20 09:04:51 随笔 我要投稿

实用的随笔作文4篇【热】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随笔作文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的随笔作文4篇【热】

随笔作文 篇1

  三尺讲台挥洒的是您的汗水;鬓角白发耗尽的是你的青春;眼角皱纹饱含的是您的希望;脸颊泪水见证的是您的喜悦。“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句诗文勾起了我的无限遐想,我爱老师!

  老师,一个多么伟大的词。仿佛是一提起就令人肃然起敬、心生触动,却又无法言明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难忘的一段校园时光,我渐渐领悟了这种情怀,那便是无私奉献。

  夏日炎炎,烈日炙烤着大地,就像在惩罚忤逆他的子民。我们早已忍受不了这种闷热的环境,纷纷亮出法宝---电动小风扇,来祛除暑意。舒适享受间,蓦然看见讲台上满头大汗的您,心中倍感心酸,老师啊!您将毕生心血奉献给讲台,将终生知识传授给我们,眼看着自己的孩子渐渐懂事,慢慢成熟,却很快就要面临离别,看着辛勤培养的学生一批又一批毕业离开,这是痛并快乐着的骄傲啊!您依然的默默无言,诠释了教育的无私奉献。

  老天变脸总是比我们翻书还快,刚才还晴空万里,转眼就狂风骤雨呀!千万别来上课啊,老师!您不来这是我们最大的希望了。我们在心里默念着,您前几天就犯了风寒,可仍然坚持着要陪着我们,今天天气转凉,我们担心您的身体吃不消,都期盼着您能休息一天。可当上课铃响起,您的身影又出现在我们的教室里。淋湿的头发乱七八糟地贴在头上,裤腿也被打湿了一大截,溅上了星星点点的泥痕。看着老师您径直走向讲台,手一挥“上课”。任它外面电闪雷鸣,风急雨骤。泪水迷朦住了我的双眼,您的敬业让我们刻骨铭心。

  总是听同学抱怨初三的学业太繁重,太辛苦,如同进入炼狱一般难熬,不知他们是否想过在背后一直支持我们、鼓励我们、陪伴我们的老师。他们一直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本分,还要为我们排忧解难。清晨他们披星而来,夜晚他们载月而归。精彩的课堂便是他们劳动的最好见证。台灯下奋笔疾书的我们正在为未来而奋斗时,是否注意了轻声提醒我们早点休息的`老师,所以,何时何地不要忘记永远有您在陪着我们。老师的辛勤付出何时计较过回报?

  一幕幕情景汇聚在一起,成了比山高、比海深的一句:我爱老师。这才懂得,原来郁积在心中的情结名为:感动。为您的无私而感动;为您的敬业而感动;为您的辛勤而感动;为我们在一起共度的美好而感动。

  又见枝头吐新芽,校园中芳草萋萋。但我们不会忘记,是那抖落枝头的落红,使那芳草萋萋。

随笔作文 篇2

  父亲今年已届72岁高龄。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书虫”。

  父亲有一个令人费解的习惯——“读”书。只要手中有书,必定旁若无人,口随眼动,振振有声,抑扬顿挫。时常,还能听到他长时间“读”书而出现停顿吞咽的声音。看他戴着黑框老花镜,一字一句从口中读出,那种痴痴的样子,我极为不解。有时候忍不住在父亲“读”书正酣之时打断他:“人家都是安静地看书,您却总是大声朗诵,不口渴吗?不觉着累吗?不怕吵着人家吗?”可他总是煞有介事地答道:“读书就是要大声‘读’,不读出声还能叫‘读’书吗?”弄得我无言以对。回味着他的话,或许还真有些道理,想想我们每次临考之前,哪次不都是通过大声朗诵以增强记忆呢!

  记得我小时候,姐姐从省城捎回一本《宋氏三姐妹》。父亲如获至宝,爱不释手地念了一遍又一遍。夏夜纳凉之时,父亲经常为我们娓娓讲述书中的精彩情节与点滴趣闻。可是,这段好景在我以优异成绩考入镇重点初中之后便结束了。入初中没多久,适逢学校打算组建图书馆。由于经费非常紧张,学校无力添置藏书,便发动学生自愿捐书,多多益善。作为积极分子的我,回家后翻箱倒柜,竟然也“搜刮”出近二十本。其中,自然包括父亲最喜爱的《宋氏三姐妹》。为此,三年初中生涯,我没少听父亲的念叨与埋怨。我很是后悔和自责,可脸皮儿又那么薄,终于没敢找老师把书要回来。

  后来,我顺利地进入大学,继而读研、读博。在外求学期间,虽然跟父亲的相处时光甚少,然而,偶尔回家还会感受到老人家对《宋氏三姐妹》的念念不忘。谈起其书其事,竟然还是如数家珍。博士毕业之后,我进入了人民出版社,经济上不再如学子时候那般囊中羞涩,于是就琢磨着给父亲买一本《宋氏三姐妹》。这时,我才发现原来《宋氏三姐妹》是由东方出版社出版的`,东方出版社正是人民出版社的副牌。我很幸运地从责编老师那里获赠了一本市面上早已售罄的《宋氏三姐妹》。抚摸着熟悉的封面,心情既激动又喜悦!我当即把书给父亲寄了过去,随寄的还有一个放大镜。后来,姐姐告诉我,父亲收到书,小心地捧在手上,口中喃喃道:“就是这本书,就是这本书……”我顿感欣慰,心底升起一股从未有过的轻松。

  前两年回老家过春节的时候,无意之中,我听到父亲与我那刚上初中的侄子的一段谈话。大意是父亲让侄子跟他的同学好好说一下,先还一本书,另外一本书过两天看完了再还。我心头一怔一乐。“怔”的是想起了自己刚上初中时候把父亲的书捐给了学校,而现在我的侄子也上了初中,却是替他借书;“乐”的是,这么多年来父亲阅读的习惯还完美地保持着。后来,我那颇感无辜的侄子告诉我,自己经常跟同学交换着图书来看,每次,只要被我老父亲发现,必定会打一个书“劫”,等他看完才还。毕竟已是古稀之年,父亲“读”书的进度慢了下来,常常延期还书,害得侄子经常要颇费口舌跟同学解释。

  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书虫”。我常常想:若非幼时家境贫困而过早地走上了为家庭生计而奔波的艰辛之路,或许,父亲会有另外一种不同的人生。

随笔作文 篇3

  过年啦,过年啦!小孩子们都穿上新衣服。里面装满了压岁钱。你100,我50,孩子们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脸上洋溢着愉快的笑容。孩子们最喜欢过春节:收红包、摆年酒、拜亲戚、穿新衣……到处洋溢着过年的气氛。孩子们跑啊,跳啊,乐此不彼。

  正月初一那天,所有店铺都大门紧闭,因为都去走亲戚了嘛!家家户户都在摆年酒,亲戚朋友都围在圆桌上吃饭,有说有笑。

  除夕就更热闹了。家家户户的年菜都已经摆上桌,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新衣服。门外那红红的'对联格外醒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一声接一声。出远门的人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不回来吃年夜饭的。

  正月初六许多店铺都陆续开张。但是那天生意不会太好。因为好多人走亲戚还没有走完呢!

  元宵节一开始,春节又一个高潮开始了。晚上家家户户都吃着汤圆。热腾腾的汤圆吃完后,便都去逛街了。此时大街上早已人山人海。熙熙攘攘的人群来来往往。放眼望去大街上人头攒动。许多店铺里都挤满了人。

  眨眼间,春节就过去了。孩子们又该背起书包去上学了,大人们又该去各自的岗位工作去了

  过年就是这样隆重,我们的民风民俗永远也不会改变。

随笔作文 篇4

  坐在书桌前,手捧着一本自己最心爱的书,渐渐开始阅读起来。

  风吹过窗边的桂花树,带了一阵阵清新,时不时还有小鸟的乐声,树叶的伴奏声,构成一首奇妙的乐章。好久没有这么轻松、愉悦地阅读一本书,在学校期间,没有过多的时间去阅读课外读物,每天过着三点一线重复的校园生活,既枯燥但又有意义。

  窗外的阳光懒懒地洒进,纵身一跃,便跃到了我的眼前,在字里行间中最为耀眼。早晨的朝霞金灿灿的,与黎明前的天空分割出一条诱人的分界线,与飞机的尾烟构成一幅多彩的图画;大雁依旧南飞,寻找它们冬日的归宿。

  书中的小人物仿佛从纸上跳跃出来,深深地印在脑海中,他们正在欢快地舞蹈着,伴随着优美的乐曲,轻快的步伐。犹如隔离了城市的喧嚣,空气中弥漫着香味,这一天,在书中过去了。

  夜晚,夜空中繁星点点,皎洁的月光照亮了书桌的一角,继续读着白天还未看完的书,累了,困了,抬头望一望夜空,星星在陪伴的我,月亮照耀了前方黑漆漆的道路,为晚归的人们点亮了一盏明灯。手指在书间划过,好好享受着假期带来的'愉快,真的从未如此放松过,这感觉,太美妙了。

  假期结束的临近,不得不暂时放下心爱的书,投入到收假的状态来,迎接着新一轮的挑战,渐渐缩短与他们的差距。

  此时,微风拂过带了一丝的寒意。

【随笔作文】相关文章:

随笔的作文05-29

随笔作文05-27

随笔的作文06-27

《培根随笔》随笔05-17

中秋随笔作文02-12

停电随笔作文05-21

关于随笔作文06-05

秋日随笔作文08-15

夏日随笔作文09-12

清明随笔作文09-12